郁南东坝生态示范村工作总结080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郁南县东坝镇龙塘村创建国家级
生态示范村工作总结
近年来,龙塘村镇委镇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以创建环保生态村作为工作切入点,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村建设步伐,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基本情况
龙塘村是郁南县东坝镇的一个行政村,也是革命老区村。

全村总面积10.2平方公里,人口4076人,896户,辖3个自然村29个村民小组。

全村无害化公厕和垃圾屋20个,沼气池120个,建成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

建成区环境质量评价为:深冲水库达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大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区域环境噪声质量优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区昼间标准。

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75%以上,制定了《村规民约》、《卫生管理规定》等制度,村的巷道平坦,硬底化率达95%,学生和村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98%,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准则要求,近5年来没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

2009年,全村实现地方生产总值0.35
亿元,比增12.6%;农村人均纯收入6119元,比增7.5%。

龙塘村在96年、98年、2000年、2002年、2004年连续多年被市评为“先进基层组织”,2001年-2004年被县评为“先进基层组织”。

2001年,龙塘中心村被评为“云浮市中心村建设示范村”;2002年,龙塘村党支部被省评为“模范党支部”,获省“十面红旗”殊荣。

2009年,获“广东省文明村”称号。

二、主要做法
(一)高起点规划,构筑生态村发展框架
生态村规划是促进生态村合理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是生态村创建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

2003年,我们村聘请有关专家对全村重点是村委所在地——龙塘中心村进行了规划编制,对村街未来发展进行了合理布局,形成了《龙塘生态村总体规划图》、《龙塘生态村建设规划图》和《龙塘生态村规划说明书》。

对龙塘生态村的土地利用、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生态环境与景观风貌、基础设施、环保及环卫设施、防灾减灾等作出了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描绘了我们村令人憧憬的发展蓝图.
(二)高质量建设,创建现代化农村优美环境
按照规划设计,我们村开展了大规模的村街建设和环境治理:一是全村所有街道和通自然村公路全部进行了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修建了长300米、宽14米的高标准水泥路面中心大街,修环村水泥路8000米,拓宽过境县道2公里,便
利了交通,现在每天由龙塘开往肇庆、广州等地的班车有10多班次;同时,安装标准式路灯120盏,引进10多种优质观赏树种,村内路旁绿化栽植树木3万株,放眼望去,到处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二是完善教育配套设施。

对龙塘初级中学进行扩建改造,征地200多亩,建起一幢四层20室的新教学大楼以及一幢四层16套的教师宿舍大楼和师生饭堂,建成400米的环形跑道运动场一个,水泥篮球场一个,添置一批教学仪器和设备。

此外,还建立了一所占地20亩、设备齐全的完全小学,从而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

三是完善医疗卫生配套设施建设。

兴建东坝镇医院龙塘分院,并按照镇级医疗的标准配足医疗设施和医务人员,解决了附近近3万人的就医问题。

四是兴建自来水厂,使村民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解决了群众喝水难的问题。

五是新建了一个总面积5000平方米,集舞台、篮球场和其它娱乐设施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广场,为丰富群众的文化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六是扩建村农贸市场,每逢圩日,人头攒动,交易红火。

七是兴建一个面积400多平米的污水处理池,新修全长400米的硬底化下水渠,实现了雨污分离,并高标准新建两座无害化公厕。

八是全村安装830户程控电话,基本实现了家家通。

建起了村电视转播台,实现了有线电视户户通;建起了藏书10000余册的高标准图书阅览室、卡拉OK娱乐室、文体活动室。

成立了科普协会,图书室常年免费向村民开放,极大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现在,我们村学校、医院、银行、
商场、市场、广播电视等城镇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街道整洁,楼宇鳞次栉比,环境绿化美化。

(三)发展蚕桑特色农业,促进生态经济快速发展
我们村坚持围绕生态促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和庭院经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围绕“山”字作文章,山下建桑园,发展种桑养蚕,改变群众传统种植观念,逐步淘汰木薯、番薯等低值作物,全力扩大蚕桑面积,全村现有桑园面积1600亩,种桑养蚕户700多户,占全村七成以上,2009年蚕茧总收入700多万元,人均近2000元。

为使村民熟练掌握养蚕技术,村委每年都聘请专家进村办种桑养蚕培训班,并现场为村民指导,释疑解难。

为解决蚕茧销路问题,村里发动能人进村开办了中型丝棉被厂,解决了群众后顾之忧,又培植了税源。

山上种果种高脂松,25度山坡地基本上种荔枝、龙眼、无核黄皮等高效高产高值经济作物,在高山上造林种高脂松,既创造了财富又绿化了环境。

同时,村里鼓励村民在庭前屋后斩棘除杂,种菜种果,发展庭院经济,拓展增收渠道。

(四)强抓卫生管理、民事调解力度,发展生态环境
在物质生活逐步提高的同时,我们村并没有忽视村民的生活质量问题。

村领导班子意识到,进一步规范村民的日常行为和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是村发展的必然需求。

为此,结合本村实际,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开展了“村容环境管理、村民道
德规范管理、强化治安管理”和评选“十星级文明户”的三管理一教育活动,着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村内建设规划、街道整治、花草树木管理、园林景点美化成为每个村民的共同责任和自觉行动。

设立了治保会、健全了民调组织,形成了民事纠纷的调解机制、做到了农村治安有人问,不安定因素有人管,社会矛盾有人解,增强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能力。

成立了村环卫所,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对全村的卫生环境进行治理整顿,在村内已建垃圾池5个,每天有垃圾清运车辆及时将垃圾运走,改善了以往垃圾遍道、塑料带满街飞的景象。

制定村规民约,规定不准乱堆柴草、粪便,实行家畜圈养等各项措施,对典型户进行表彰,采取以先进促后进的拉、帮、带的方法。

现在,我们村环境容貌秩序和村民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社会风气焕然一新,治安状况焕然一新,村街安定团结,庭院环境优美,村民安居乐业,为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

(五)政治文明建设开明规范
村两委会在村庄整治工作中充分发挥堡垒作用,做到勤政廉洁,政治开明,工作规范,起到了表率的作用。

(1)村务规范。

村级组织工作制度健全,村级重大决策程序完善,制定了《村务公开制度》、《村级财务监督制度》等,规范了村级管理。

同时对各种资料归档管理,档案保管齐全,村级财务委托镇会计中心代理,严格现金管理,每张支出单据
由财务民主监督小组审核,并及时张榜公布。

(2)组织建设。

村级支部和村委班子坚强有力,勇于开拓,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干部既能独立工作,又能团结协作,在新农村建设中能真正起到骨干作用,一是强核心。

针对我村建设的重点工作,村党支部认真协调好两套班子的关系,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民主集中。

二是强素质。

以党员活动室为阵地,通过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大喇叭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选送年轻有为的青年到各类培训班参加学习。

三是强管理。

村党支部做到全村共所一盘棋,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选举。

工作统一协调,运行有序。

四是强实力。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规范盘活集体资金,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保持集体经济收入,增加村民收入。

2009年村级集体收入达到17万元。

(六)强化生态村创建工作组织领导
在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中,县、镇主要领导多次进村入户进行调研走访,出点子、谋路子、提要求,市卫生监督所“十百千万”工作全年驻村抓实了创建的各个环节,镇委镇政府更是把龙塘村的文明生态创建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派出一名镇班子成员和2名干部常年驻村指导村建设和创建活动,村“两委”班子把创建工作和经济工作放在同等位置来抓,小处着手抓落实,细微之处求精神,保证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主要成效
几年来,通过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我们圆满实现了既定目标,生态村创建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生态经济快速发展。

在文明生态村创建中,我们从提高科学种养入手,确立了“种桑养蚕+蚕茧加工+高效经济林”的发展思路,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7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000多元,绿色生态经济模式成为广大农户的共识。

2、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生态村的创建加快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推进了文明生态村的创建。

大家纷纷行动起来,整柴垛、建圈舍、清垃圾、扫院落、搞绿化,一场以革除陋习、改善环境的热潮在我村悄然兴起。

3、农民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生态村创建改变了广大农民传统的生活习惯。

我们在组织、激励农民用双手美化环境的同时,组建了道德评议会、妇女禁赌会等自治组织,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星级养殖户”创建评比活动和科技、文化、卫生三到户活动,学科技、学文化、学政策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参与创建活动、共建美好家园的意识明显增强,形成了党员带群众、大户带小户、人人讲文明的良好风气。

东坝镇龙塘村民委员会
2010年8月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