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1998年真题

合集下载

中医综合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综合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综合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中医综合是中医学科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综合考核学生对中医理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下面将针对中医综合历年考试真题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医综合知识。

一、题目一:阐述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解析: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其基本原则包括辨证求因、辨证论治、针对病因、因证治病等。

辨证求因,即通过全面而综合的分析,寻找疾病的根本原因,找到病因后再针对不同证候进行治疗。

辨证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医治。

在具体的实践中,中医辨证论治主要依靠望、闻、问、切四诊方法。

其中,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脸色、舌苔、舌质等来了解其体质。

闻诊通过听取患者的呼吸声、咳嗽声等来判断病情。

问诊则是医生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信息。

切诊是通过按摩患者的脉搏来判断其病情。

综合四诊的结果,医生可以确定患者的病因及证候,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题目二:列举中医常用的中药材及其功效。

解析: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常用的中药材种类繁多,具有各种不同的功效。

以下列举几种常用的中药材及其功效:1. 人参:具有补气、健脾、益肺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和脾胃功能不强的病症。

2. 黄芪:具有益气固表、补中益气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气虚血脆、脾胃虚弱等疾病。

3. 当归:具有补血养血、活血通经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和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

4. 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肾、益精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肾阴不足和血虚等症状。

5. 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热毒引起的内病外病。

通过合理地使用这些中药材,能够帮助患者调养身体,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题目三:简述经络与腧穴的关系及其作用。

解析:经络和腧穴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中医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经络是人体内经脉的总称,包括经络、络脉、络穴等。

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主要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五络脉等。

1998年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

1998年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

[真题] 1998年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A型题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

第1题:雷丸用于驱虫,宜A.研末服从B.与其他药同煎C.另炖D.先煎E.后下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出自《中药学》第十章驱虫药,要求考生了解雷丸的特殊用法。

在煎煮中药时,对于某些有效成分不易溶出的贝壳、甲壳及矿石类药物如石决明、龟甲、磁石等,必须先煎,对于某些含挥发油的芳香性药物如薄荷、砂仁等,久煎而致香气挥发,药效损失,应该后下。

雷丸为多孔菌科雷丸菌的菌核,既非贝壳、甲壳、矿石类药物,亦不是芳香性药物,故备选答案D、E是错误的。

雷丸含有一种蛋白酶,为驱虫的有效成分,受热(60℃左右)则药效丧失而无驱虫作用,既不能与其他药同煎,也不能另炖,故备选答案B、C亦是错误的。

雷丸用于驱虫,必须研末服,故本题最佳答案为A。

第2题:具利水通淋、通乳作用的药物是A.萆?ZB.木通C.石韦D.地肤子E.泽泻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出自《中药学》第六章利水渗湿药,要求考生掌握木通和泽泻、熟悉革?Z和石韦及了解地肤子的作用。

木通具有利水通淋、泻热和通乳作用,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泻热作用,革?Z具有利湿浊、祛风湿作用,石韦具有利水通淋、止咳作用,地肤子具有清热利水、止痒作用。

总结以-l:五味药物的功效,唯木通具有利水通淋、通乳作用,故本题最佳答案为B。

第3题:白术不能A.补气B.健脾C.发汗D.利水E.燥湿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出自《中药学》第十七章补虚药,要求考生掌握白术的功效。

白术性味甘苦而温,专人脾胃二经,甘温补中,苦可燥湿,故为补气健脾要药,亦为燥湿常用药物,脾气得健则水湿可利、肌表可固,故又有利水、止汗功效;至于安胎作用,亦是取其补气健脾之功。

由此可见,白术功能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而无发汗作用,故本题最佳答案为C第4题:解表药的药味多为A.苦味B.甘味C.辛味D.咸味E.酸味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出自《中药学》第一章解表药,要求考生掌握解表药的药性特点。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998年(二)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998年(二)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998年(二)(总分31, 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型题是一组试题(2至4个)公用一组A、B、C、D、E五个备选。

选项在前,题干在后。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个选项可供选择一次,也可重复选用,也可不被选用。

考生只需为每一道题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A.广义的质量概念B.一切按PDCA循环办事C.大环套小环互相促进D.把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纳入到标准、规章制度中去E.一切以预防为主1.PDCA循环法的工作步骤之一是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0.5答案:D2.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是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0.5答案:B3.PDCA循环法的特点之一是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0.5答案:C4.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之一是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0.5答案:E[解题思路] 本题出自《综合知识与技能)(上)中药实用知识与技能第三篇第一章第二节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一切按PDCA循环办事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PDCA循环的4个阶段8个步骤中的总结(A)阶段第七步是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纳入到标准、规章制度中去,巩固取得的成果,防止问题重复发生。

PDCA循环法的特点包括①大环套小环互相促进;②不断提高;③推动PDCA循环的关键在于A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包括:一切以预防为主,一切为用户服务,一切用事实数据说话。

故1题正确答案为D,2题为B,3题为C,4题为E。

“许”义为A.大约,表约数B.姓C.允许D.处,处所E.夸耀5.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0.5答案:D6.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色黑,长可尺许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0.5答案:A7.偶然治差一病,则昂首戴面,而有自许之貌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0.5答案:E[解题思路] 本题出自《华佗传》。

2000年考研中医综合科目试题及标准答案(B型题)

2000年考研中医综合科目试题及标准答案(B型题)

2000年考研中医综合科目试题及标准答案(B型题)答题说明(73~98)A,B,C,D,E是备选答案,73~98是考题。

答题时注意,如果这道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请将A写在答题纸上;如果这道题只与答案B有关,则请将B写在答题纸上;余此类推。

每个答案可以选择一次或一次以上。

A、哕B、握C、忧D、咳E、栗73、肝之变动为74、肾之变动为A、益火补土法B、金水相生法C、抑木扶土法D、培土制水法E、泻火补水法75、肾阳虚不能温脾,以至脾阳不振,其治疗宜采用76、肾阴不足,心火偏亢,以致心肾不交,其治疗宜采用A、戴眼反折瘛从,绝汗出B、耳聋百节皆纵,目辕绝系C、口目动作,善惊妄言D、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E、中热嗌干,善溺心烦,舌卷卵缩77、足太阳之脉终绝,可见78、足太阴之脉终绝,可见A、极细极软,按之欲绝B、脉细如线,应指明显C、举之无力,按之空虚D、极软而沉细E、浮而细软79、弱脉的脉象是80、微脉的脉象是A、午后热甚B、口干舌燥C、头胀身重D、小便不利E、脉象沉涩81、上焦病证的临床表现,多见82、下焦病证的临床表现,多见A、泻痢后重B、水肿胀满C、食积不消D、脚气肿痛E、疟疾寒热83、槟榔配木瓜治84、槟榔配木香治A、天南星配生姜B、甘草配甘遂C、石膏配牛膝D、丁香配郁金E、藜芦配白芍85、相畏的配伍是86、相使的配伍是A、黄芩、黄连、黄柏B、黄芩、黄连、栀子C、黄芩、连翘、甘草D、黄芩、黄柏、栀子E、黄芩、栀子、连翘87、黄连解毒汤与清瘟败毒饮中均含有的药物是88、普济消毒饮与凉膈散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解表化湿,理气和中B、清热化湿,理气和中C、宣畅气机,清热利湿D、行气降浊,宣化寒湿E、温中行气,燥湿除满89、连朴饮的功能是90、鸡鸣散的功用是A、温胆汤B、茯苓丸C、滚痰丸D、小陷胸汤E、清气化痰丸91、胸脘痞闷,按之则痛,或咳痰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者,治宜选用92、胸脘痞闷,喘咳痰稠,大便秘结,或惊悸癫狂,舌苔黄厚,脉滑者,治宜选用A、芍药汤加味B、白头翁汤加味C、神犀散D、连理汤E、葛根芩连汤加味93、下痢赤白,肛门灼热,腹痛,里急后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宜选用94、发病急骤,壮热烦躁,下痢鲜紫脓血,腹痛如绞,里急后重,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数,宜选用A、痰气郁结,气机不畅B、气滞血瘀,痰凝正虚C、气郁痰火,阴阳失调D、气机逆乱,阴阳失调E、气虚下陷,清阳不升95、癫狂的主要病机是96、厥证的主要病机是A、河南《原病式》B、《丹溪心法》C、《景岳全书》D、《儒门事亲》E、《金匮要略》97、"无虚不作眩"是哪一部书首先提出的?98、"无痰不作眩"是哪一部书首先提出的?答案73、B 74、E 75、A 76、E 77、A 78、D 79、D 80、A81、A 82、D 83、D 84、A 85、A 86、C 87、B 88、C89、B 90、D 91、D 92、C 93、A 94、B 95、C 96、D97、C 98、B【。

199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307中医综合考研参考书详解

199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307中医综合考研参考书详解

199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307中医综合考研参考书详解46.温经汤的功用是:A.温经散寒,养血祛瘀B.活血祛瘀,温经止痛C.温经活血,通络舒筋D.温经止痛,疏肝通络E.以上都不47.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用是:A.益气生脉,温经散寒B.益气温经,散寒止痛C.益气养血,温经通脉D.温经散寒,养血通脉E.益气温经,和血痛痹48.吴茱萸汤、小建中汤、理中丸三方均具有的功用是A.温中化湿B.温中补虚C.温中降逆D.健脾止泻E.缓急止痛49.方药配伍中寓“清金制木”之义的是:A.桑菊饮B.泻白散C.凉膈散D羚角钩藤汤 E.镇肝熄风汤50.镇干熄风汤中少佐茵陈,意在:A.清泻肝热B.疏解肝郁C.疏肝泄热D.清热利湿E.以上都不是51.败毒散中配伍少量人参,意在:A.益气补虚B.扶正祛邪C.益气固表D.使祛邪不伤正E.以上都不是52.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郁郁微烦呕吐不止,心下满痛大便不解,舌苔黄厚脉弦有力者,治宜选:A.大承气汤B.小承气汤C.大柴胡汤D.小柴胡汤E.调胃承气汤53.汗出恶风,面色晄白,舌淡苔白,脉浮虚软者,治宜选用:A.补中益气汤B.桂枝汤C.牡蛎散D.玉屏风散E.以上都不适宜54.气阴不足,症见体倦气短,口渴多汗,舌燥咽干,脉虚细者,治宜选用:A.生脉散B.消暑益气汤C.当归补血汤D.竹叶石膏汤E.白虎加人参汤55.患者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疼痛,头昏胀痛,咳嗽痰粘,鼻流浊涕,胸闷泛呕,心烦口渴,不欲多饮,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治宜选用:A.藿香正气散B.银翘散C.川芎茶调散D.玉枢丹E.新加香薷饮56.哪部著作指出:“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薄之火自内攻之则鸣”?A.《景岳全书》B.《河间六书》C.《内外伤辨惑论》D.《医学心语》E《医宗必读》57.寒哮病久,发时喉中痰鸣如鼾,声低,气短不足以息,咳痰清稀,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淡白,脉沉细者,治宜选用:A.小青龙汤B.紫金丹C.苏子降气汤D.参蛤散E.金匮肾气丸58.下列哪项不是肺账危重时的临床表现?A.心慌动悸B.面唇紫绀C.肢体浮肿D.咳吐脓血E.嗜睡昏迷59.表证过汗,风病误下,疮家误汗,致使外邪侵入,津液耗伤,筋脉失养,皆可致痉,此种误治致痉的理论始于何书?A.《黄帝内经》B.《金匮要略》C.《诸病源侯论》D.《景岳全书》E.《张氏医通》60.治疗气厥实证的最佳方剂为:A.四磨汤B.五磨饮子C.六磨汤D.逍遥散E.大七气汤61.偏头痛的病机多为:A.肾虚精髓不足B.气血亏虚,不荣于脑C.外邪侵袭,阻遏络道D.瘀血阻滞脑络E.肝经风火上扰62.突然昏厥不省人事,目合口张,手撒肢冷肢体软瘫,汗出甚多,二便自遗脉微欲绝者,首选:A.独参汤B.参附汤C.生脉散D.回味回阳汤饮E.参附汤合生脉散63.胁痛的辨证要点,当以何者为主?A.肝胆B.气血C.虚实D.表里E.阴阳64.阳黄初起见表证者,治宜选用:A.小柴胡汤B.甘露消毒丹C.大柴胡汤D.麻黄连翘赤小豆汤E.以上均不适宜65.患者腹大坚满,脘腹撑满,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舌边尖红,苔黄腻,脉弦细滑,治宜选用:A.实脾饮B.滋水清肝饮C.中满分消腕D.木香顺气丸E.胃苓汤66.患者心悸,头晕乏力,面色无华,神疲倦怠,舌质淡红,脉象细弱,治疗最佳方剂为:A.天王补心丹B.安神定志丹C.归脾汤D.桂枝干草龙骨牡蛎汤加味E.人参养荣汤67.患者水肿十年,反复发作,日轻夜重,下肢肿甚,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呼吸急促,张口抬肩,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甚,最佳治疗除利水外,还应:A.温肾健脾B滋阴固肾 C.温肺散寒 D.温阳化瘀 E.温肾纳气68.以下哪项不是癃闭的病因病机?A.膀胱湿热B.肺热壅盛C.心火亢盛D.肝郁气滞E.中气不足69.患者遗精频作,心烦少寐,口渴口苦,口舌生疮,小便热赤浑浊,大便溏臭不爽,舌苔黄腻,脉象濡数,宜选用:A.天王补心丹B.三才封髓丹C.知柏地黄丸D.导赤丹E.程氏萆薢分清饮70.治疗瘀结血瘀之痿病,宜用何法?A.疏肝理气,化痰祛瘀B.理气舒郁,化痰消痿C.理气活血,化痰消痿D.化痰散结,活血化瘀E.活血化瘀,祛痰消痿71.下列哪一项不是治痿的主要病因?A.心火亢盛,水火不济B.湿热浸淫,气血不运C.肺热伤津,津液不布D.脾胃亏虚,精微不输E.肝肾亏损,筋髓不荣72.患者劳累后即见低热已五年,近旬每日上午低热,伴头痛头晕,倦怠乏力,舌淡苔薄,脉细弱,证属:A.阴虚B.气虚C.血瘀D.阳虚E.肝郁二、B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A、B、C、D、E5个备选答案,如果该题只与答案A有关请将A写在答题纸上,以次类推,每个答案可以选择一次或者一次以上A.左肾右命门说B.两肾统称命门说C.“七节之旁,中有小心”说D.“命门者,目也”说E.命门为水火之宅说73.《难经》关于命门的论点是:74.《内经》关于命门的论点是:A.元神之府B.精明之府C.中精之府D.血之府E.孤府75.三焦为:76.脉为:A.戴眼反折瘛疭B.耳聋百节皆纵,目寰绝系C.口目动作,善惊妄言D.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E.中热嗌干,善溺心烦,舌卷卵缩77.足少阳之脉终绝,可见:78.足太阴之脉终绝,可见:A.肾阳心衰B.湿邪困脾C.脾肾阳虚D.外邪侵袭E.脾胃湿热79.头面先肿,继而波及全身,小便短少,发热恶风者,多因:80.全身水肿.肿势较缓,肢体困重,脘闷纳呆,苔白腻者,多因:A.睡眠露晴B.瞳仁散大C.瞳仁缩小D.目窠内陷E.目窠肿81.脾虚,清阳不升,可见:82.绿风内障可见:A.开窍醒神,清热止痛B.开窍辟秽,化浊止痛C.开窍醒神,活血散结D.开窍宁神,化湿和胃E.开窍辟秽,温散止痛83.苏合香的功效是:84.樟脑的功效是: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恶E.相反85.石膏配牛膝属于:86.黄连配木香属于:A.平肝潜阳,镇静安神,收敛固涩B.平肝潜阳,熄风止痉,收敛固涩C.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D.平肝潜阳,镇静安神,化痰软坚E.滋阴潜阳,镇静安神,化痰软坚87.牡蛎的功效是:88.龙骨的功效是:A.芍药,当归B.当归,生地C.生地,木通D.木通,黄芩E.黄芩,栀子中医综合《汤头歌》辛温解表剂【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1998年全国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1998年全国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1998年全国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中药药事管理与法规试题(1-140)中药药事管理与法规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A.行政处分、民事调解、停业整顿B.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C.经济责任、领导责任、吊销文号D.停产整顿、行政赔偿、债务清查E.行政处罚、经济赔偿、没收药品2.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检验具有的特点是A.生产联系性、预防控制性、把关保证性、自我监督性B.产品创新性、生产联系性、把关保证性、自我监督性C.产品安全性、预防控制性、把关保证性、自我监督性D.生产联系性、预防控制性、疗效确切性、自我监督性E.生产联系性、药品仲裁性、把关保证性、自我监督性3.我国主管药品商标注册和管理部门是A.卫生部 B.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C.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D.国家专利局E.国家技术监督局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是A.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戒毒药品、毒性药品B.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戒毒药品、放射性药品C.麻醉药品、戒毒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D.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麻醉药品E.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依赖性药品5.进口药品的监督管理工作依据的法规是A.《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B.卫生部颁布的《进口药品管理办法》C.卫生部核发的《进口药品注册证》D.卫生部核发的《进口药品许可证》E.卫生部颁发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6.药品生产企业对各类人员进行《规范》培训,其目的A.掌握多种生产技能,进行考工定级B.减少并杜绝生产过程中差错和污染药品C.提高管理、专业技术水平、晋升职称D.提高人员素质,提高企业社会效益E.提高人员素质,提高企业的知名度7.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形式有A.价格保护、商标保护、中药品种保护、新药保护。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998年(三)_真题-无答案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998年(三)_真题-无答案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998年(三)(总分26,考试时间90分钟)一、X型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一切以预防为主的涵义包括A. 优良的产品是设计制造出来的B. 优良的产品是依靠完工后检验出来的C. 以管结果为主D. 以管因素为主E. 把不合格品消灭在它形成过程之中2. 中药学论文撰写要求A. 具有科学性B. 结论要尊重事实,用资料和数据说话C. 结论应是正文各项结果的简述D. 具有首创性E. 具有逻辑性3. 具有“前往”义的词是A. “感往昔之沦丧”的“往”B. “欲诣扶桑,无舟莫适”的“适”C. “是故传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的“至”D. “至於相合而之他藏,致他疾者”的“之”E. “必穷其所之”的“之”4. 实证多出现在A. 邪盛与正盛之时B. 邪盛与正衰之时C. 邪盛与正气未衰之时D. 邪衰与正盛之时E. 邪衰与正衰之时5. 以下哪几种说法不正确A. 原辅料在进入一般生产区操作间前可不脱去外包装B. 复方混合提取所用原料应按一次投料量备料C. 前处理车间的每个操作区域可以处理一种以上原料D. 提取车间的每个操作区域可以存放多个处方的所有原料药材E. 前处理清洗干净的中药材可烘干或室内外自然干燥6. 属于通假字的是A. “觇宝气辨明珠”的“觇”,通“见”B. “津津然谭议也”的“谭”,通“谈”C. “能使良医得蚤从事”的“蚤”,通“早”D. “博支机之石”的“博”,通“搏”E. “非天明莫洞”的“明”,通“才”7. Itisemployedinthetreatmentofpaininthechest,stomach,andabdomen,injuriesduetoimpact,fractures,contusionsandstrains,painduetobloodstasis,dysmenorrhea;andpostpartumabdominalpain.According totheabove,whatdoesthedrugtreat?A. 胸痛B. 腹痛C. 关节疼痛D. 痛经E. 产后腹痛8. 矿物类毒性中药品种包括A. 轻粉B. 红粉C. 红升丹D. 白降丹E. 马钱子9. 设备的保养包括A. 一级保养B. 二级保养C. 日常保养D. 三级保养E. 四级保养10. Duringelectrophoresiscirculatewateroranothersuitablecoolingliquidthrough themetalplatepreventthetemperaturefromrisingabove15℃Inatmospheresofhighhumidity,condensati onofmoisturemayoccuron thesurfaceofthelayerofmediumAiftheventilationoftheboxandcoolingarenotadequatelycontrolled. Whichofthefollowingshouldbeemployedtopreventthetemperaturefromrisingabove15℃?A. 使水循环流经金属板B. 使合适的冷液体循环流经金属板C. 将室温控制于15℃以下D. 将室温控制于15℃左右E. 将电泳装置置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下11. ThismedicationisbesttakenwithmealstoPreventstomachupsetSwallowthetabletswhole. Donotcrushorchewthemsincetheyaredesigedtoreleasethemedicationslowly.关于该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 吞服B. 不要嚼烂C. 空腹使用D. 缓慢吞下E. 使用时喝大量开水12. 基本病机可概括为A. 邪正盛衰B. 阴阳失调C. 气血失常D. 经络失调E. 津液失常13. 纯水是指A. 生产用水B. 去离子水C. 注射用水D. 蒸馏水E. 实验用水14. “黄耆本出绵上者为良故名绵黄耆非谓其柔韧如绵也今图经所绘宪州者地与绵上相邻也”的错误断句处是A. 良B. 耆C. 韧D. 也E. 绘15. 亡阴证临床上可出现A. 神志失常B. 畏寒股冷C. 汗热而粘D. 大汗淋漓E. 脉微欲绝16. 在“牡桂叶似枇杷叶狭长于菌桂叶一二倍其嫩枝皮半卷多紫而肉中皱起肌理虚软谓之桂枝”中,正确断句处依次是A. 批把叶B. 倍C. 肉D. 起E. 虚17. “市”作动词用的句子有A. 其参犹来中国互市B.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C. 虹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D. 市人以其异,皆笑之E. 清居市而不为市之道18. 腰膝酸软,舌淡脉弱者,可见于A. 肾阳虚证B. 肝肾阴虚证C. 肾气不固证D. 肾阴虚证E. 肾不纳气证19. 以下哪几项是对药物性味的描述?A. taste:verysweetB. faintlyastringentC. slightlyaromaticD. thebarkisnotbitterE. actionanduse:bitter20.Theleaf,greyishgreentobrowngreen,thinfragileleaflets,lanceolate,mucronate,asymmetricalatthebase.该叶的特征包括下列哪几项:A. 灰绿至棕绿色小叶B. 叶片薄而易碎C. 披针形叶D. 卵圆形叶E. 叶基不对称21. 商业企业质量验收人员对下列情况有权拒收或提出拒收意见A. 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的药品品种B. 假药、劣药及无注册商标的药品C. 外包装无条形码的药品D. 无出厂合格证或化验报告的产品E. 说明书、包装及其标志内容不符规定的品种医古文22. “(当归)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正与唐诗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又不归之旨相同”的正确断句处是A. 意B. 名C. 诗D. 人种E. 时23. 心阳虚证和心气虚证的共同表现为A. 心悸怔忡B. 胸闷气短C. 畏寒肢冷D. 动则加剧E. 面色(白光)白24. 英文药品说明书中常见“适应症”的表达法有A. ActionandUseB. IndicationC. UsesD. PrincipalIndicationE. IndicationandUsage25. 咳嗽少痰,痰中带血,舌红少津,脉数者,可见于A. 肺阴虚证B. 邪热壅肺证C. 燥邪犯肺证D. 肺肾阴虚证E. 肺气虚证26. 精气夺则A. 病实B. 病寒C. 病虚D. 病热E. 病在里。

199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307中医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分析

199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307中医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分析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不可
113. 四神丸可以治疗:
114. 吴茱萸汤可以治疗:
A. 黄芩黄芪汤
B. 补中益气汤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不可
115. 大便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短气,便后疲乏,便质并非干硬肛门坠胀不舒者选:
116 下利日久,便质稀薄,夹有白冻脱肛者宜选:
A. 黄连温胆汤
B. 半夏天麻白术汤
C. 两者均有关
D. 两者均无关
103. 癃闭的病机与哪项有关?
104. 淋证的病机与哪项有关?
A. 鼻衄齿痛
B. 口歪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
105. 手阳明大肠经证可见:
106. 足阳明胃经可见:
A. 宣降肺气
B. 温肺化痰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107. 桔梗配伍杏仁的功效是:
108. 白芥子配伍陈皮的功效是: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不可
99. 思虑过度,则影响:
100. 肝疏泄失常,则影响:
A. 尿量增多
B. 尿量减少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不可
101. 肾的蒸腾气化失常,可见:
更多资料下载: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102. 肺的宣发肃降失常可见:
A. 中气下陷
B. 肾阳虚衰
122. 脏与腑互为表里的主要依据是:
A. 经络循行路线阴阳相对 B. 经络循行相互络属 C. 生理病理密切相关 D. 解剖部位临近或直接相通
123. 肺与肾在生理方面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
A. 精气的生成 B. 呼纳的协调 C. 宣发肃降的协调 D. 水液代谢的协调
124. 元气的生理功能是:

《中药综合》真题及答案(网友回忆完整版)

《中药综合》真题及答案(网友回忆完整版)

《中药综合》真题及答案(网友回忆完整版)2015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真题及答案最佳选择题(共40分,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中医理论认为“症”、“证”、“病”含义不同,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CA.感冒B.咳嗽C.风寒犯肺D.鼻痒喷嚏E.恶寒发热2.根据阴阳相互关系,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属于阴阳的EA.相互交感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3.具有调节汗孔开合作用的气是DΛ.营气B.宗气C.元气D.卫气E.真气4.称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CA.带脉B.冲脉C.任脉D.督脉E.阴维脉5.某男,20岁,身体偏热,多动,好兴奋,其体质类型应辨为BA.偏阴质B.偏阳质C.瘀血质D.痰湿质E.阴阳平和质6.依据七情内伤致病的理论,悲哀太过常导致CA.气上B.气结C.气消D.气下E.气乱7.中医诊断用以分辨邪正盛衰的纲领是DA.阴阳B.表里C.寒热D.虚实E.气血8.根据常见辨证论治的理论,时行感冒的治法是CA.辛温解表B.辛凉解表C.清热解毒D.益气解表E.清热凉血9.可参考喘证辨证论治的西医疾病是DA.上呼吸道感染B.多种神经症C.慢性肾脏疾病D.肺源性心脏病E.胃食管反流病10.某男,62岁。

患胸痹5年,胸痛胸闷,胸肋胀满,唇舌紫暗,脉涩。

其证当属于EA.寒凝心脉B.痰瘀痹阻C.气虚血瘀D.心肾阳虚E.气滞血瘀11.某女,35岁。

胃痛胀满,暧腐恶食,矢气后痛减,医生辨为饮食停滞证,治宜选用的中成药BA.良附丸B.保和丸C.左金丸D.四神丸E.健脾丸12.某女,55岁。

头痛10年,久治不愈。

痛如针刺,固定不移,舌紫,脉细涩。

治宜选用的方剂是CA.补阳还五汤B.川茸茶调散C.通窍活血汤D.羚角钩藤汤E.龙胆泻肝汤13.某女,49岁。

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痛,胸闷暧气善太息。

舌苔薄腻,脉弦。

医生诊断为郁证,其中医症候是EA.气滞血瘀B.肝阳上亢C.心脾两虚D.痰气郁结E,肝气郁结14.某男,28岁,患座疮,症见面部粟诊累累,色红,疼痛,时有脓包,口干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998年(二)_真题-无答案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998年(二)_真题-无答案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998年(二)(总分31,考试时间90分钟)一、B型题是一组试题(2至4个)公用一组A、B、C、D、E五个备选。

选项在前,题干在后。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个选项可供选择一次,也可重复选用,也可不被选用。

考生只需为每一道题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A.广义的质量概念B.一切按PDCA循环办事C.大环套小环互相促进D.把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纳入到标准、规章制度中去E.一切以预防为主1. PDCA循环法的工作步骤之一是2.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是3. PDCA循环法的特点之一是4.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之一是“许”义为A.大约,表约数B.姓C.允许D.处,处所E.夸耀5. 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6. 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色黑,长可尺许7. 偶然治差一病,则昂首戴面,而有自许之貌A.三焦B.肺C.肾D.脾E.肝8. 调畅气机的是9. 贮藏先天精气的是10. 气体交换的场所是11. 化生后天精气的是12. 元气运行的通道是A.压片设备B.干燥设备C.粉碎设备D.一步制粒机E.提取设备13. 各部位应受热一致,外界空气要过滤净化输入的设备是14. 有循环回流装置的设备是15. 应有自动恒温系统和极限报警装置的设备是16. 物料进出口应安装磁性装置的设备是“卒”义为A.士卒B.走卒C.死亡D.最终E.同“猝”突然17. 卒行其言18. 卒然遭邪风之气19. 仓卒之间,何所趋赖“庶”义为A.庶民百姓B.希望C.庶事D.庶物E.近似20. 庶几病者观之,得以印证21. 庶几幽室一灯22. 用之凡庶,其欺已甚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23. 人体的生长发育依赖气的24. 津液变成尿液依赖气的25. 控制汗、尿的排泄量依赖气的26. 维持正常体温依赖气的27. 抵抗外邪入侵依赖气的A.36小时内B.48小时内C.72小时内D.24小时内E.15日内28. 因质量问题一次造成损失价值4~5万元的事故,写出事故报告,报企业有关部门的时间是29. 发生质量问题一次造成损失价值5万元以上的事故,事故部门向企业质量部门写出事故报告的时间是30. 性质恶劣,造成人员死亡的事故,向上级报告的时间是31. 出口产品因质量问题造成事故,影响很坏,查明原因、详细写出调查报告的时间是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阳病治阴D.阴病治阳E.阴阳双补32. 补阴时适当配以补阳药称33. 补阳时适当配以补阴药称34.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是35.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是36. 扶阳以制约阴寒即是A.进料水→预处理(砂滤、活性碳吸附)→出水B.锅炉蒸汽→冷凝→蒸馏→冷凝→出水C.进料水→预处理→阳离子交换→阴离子交换→出水D.纯水→蒸馏→冷凝、冷却→蒸馏水→微扎过滤→出水E.自来水或井水37. 去离子水的制备方法是38. 蒸馏水的制备方法是39. 注射用水的制备方法是Test assays can useA.whole animalsB.blood and **ponentsC.in vivo and tissue culture cellsD.isolated organs and tissueE.ampnees找出对应的英文40. 血液及其成分41. 整体动物42. 体内及其组织培养细胞43. 离体器官和组织The following test must be needed for assay Belladonna Extract by G. C.A.Chromatography systemB.System suitabilityC.Standard curveD.Internal standard solutionE.Sampling找出相应的英文44. 色谱系统45. 系统适应性试验46. 内标物溶液47. 标准曲线“间”义为A.时间不长B.间隔C.时间D.悄悄地E.病愈48. 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49. 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50. 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A.生虫霉腐B.潮解C.挥发D.熔化E.升华51. 樟脑易52. 松香易53. 薄荷油易54. 青盐易55. 人参易Usual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are: A.orallyB.by intra venousC.per rectoD.locallyE.by lumbar找出相应的英文56. 常用的给药方法有口服给药57. 常用的给药方法有直肠给药58. 常用的给药方法有局部给药59. 常用的给药方法有静脉注射A.开泄B.收引C.上炎D.粘滞E.干涩60. 寒邪的特性是61. 湿邪的特性是62. 燥邪的特性是。

1997年中医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1997年中医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1997年中医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A2型题 2. B1型题 3. C型题 4. X型题1.“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A.阴阳对立B.阴阳互根C.阴阳平衡D.阴阳转化E.阴阳制约正确答案:E解析:张景岳《类经附翼.医易》:“镇之以静”,即以静镇之。

动静分阴阳,动为阳,静为阴,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故就能以静制约动。

“胜之以阳”,即以阳胜之。

阴盛者,可以用阳来制约。

说明了动与静、阴与阳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2.“培土生金”的理论基础是A.五行相乘B.五行相生C.五行相克D.五行相侮E.母病及子正确答案:B解析: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和“实则泻其子”,具体方法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和“金水相生”。

根据相克规律制订的治法是抑强扶弱并用,都是一补—泻,补泻兼施。

五行相乘、五行相侮和母病及子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关系,不能作为治疗原则和方法的依据。

3.肺主通调水道的功能依赖于A.肺主一身之气B.肺司呼吸C.肺主宜发肃降D.肺朝百脉E.肺输精于皮毛正确答案:C解析:通调水道指肺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

4.辅助心脏,对血液运行具有推动和调节作用的是A.胃的生理功能B.肺的生理功能C.肝的生理功能D.脾的生理功能E.肾的生理功能正确答案:B解析:肺能够辅佐心君治理调节全身的功能活动,体现在调节呼吸、气的运动、血液运行和水液代谢四个方面。

5.“肝肾同源”的主要依据是A.厥、少二阴之气相通B.相火同寄于肝肾(同为相火所寄)C.肝肾同居于下焦(精血互生互化)D.精血相互化生(疏泄与封藏之间相反相成)E.肝肾之阴相通正确答案:D解析:“下焦司肝肾之属”,肝肾同居下焦,肝肾之阴相通,足厥阴肝与足少阴肾之气相通,关系密切。

6.脾主升清的确切内涵是A.脾的阳气主升B.脾以升为健C.脾气散精,上归于肺D.与胃的降浊相对而言(升已而降,若雾露之溉)E.脾输布津液,防止水湿内生正确答案:C解析:脾具有向上输送水谷精微和津液的作用。

1991~2012年中医综合历年真题及答案讲解

1991~2012年中医综合历年真题及答案讲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历年真题及答案(1991年——2012年)199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一、A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阴阳之间存在着:A. 对立制约B. 互根互用C. 互为消长D. 平衡协调E. 互相转化2. 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A. 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B. 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C. 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D. 肺主治节的生理功能E. 肾主藏精的生理功能3. 肺为“水之上源”的主要依据是A. 肺的通调水道的功能B. 肺具有布散水液的功能C. 肺具有输精于皮毛的功能D 肺为脏腑之华盖 E. 饮入于胃……上归于肺4.“乙癸同源”应归属于:A. 肝和心的关系B. 肝和肺的关系C. 肝和肾的关系D. 肝和牌的关系E. 肾和牌的关系5.“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基础是A. 气能生津B. 津能化气C. 气能摄津D. 津能载气E. 气能行津6. 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则渗注于:A. 经别B. 别络C. 浮络D. 孙络E. 奇经7 《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酸”则:A. 脉凝泣而变色B. 皮搞而毛拔C. 筋急而爪枯D. 肉胝皱而唇偈E. 骨痛而发落8.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内风”的机理均属于:A. 体内气机的逆乱B. 体内阴血的不足C. 体内阳气之变动D.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E. 体内筋脉失常9.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的经脉是A. 手少阴心经B. 任脉C. 冲脉D. 足阳明胃经 E 足太阴脾经10. “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属于:A. 逆治法B.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C. 阳中求阴,阴中求阳D. 扶阳配阴,扶阴配阳E 以上都不是11. 李士材的《诊家正眼》把脉象分为多少种?A. 24 种B. 28 种C. 27 种D. 32 种E. 36 种12. 望色十法中“夭”是指:A. 色惨B. 色闭C. 色开D. 色深浓E. 色枯楠13. 腐苔主病与哪一项无关?A. 食积B. 痰浊C. 湿温D. 肝痈E. 下疳14. 多食易饥, 大便漉泄是A. 食积不化B. 脾胃虚弱C. 肝牌不和D. 胃火亢盛E. 胃强脾弱15. 天亮咳甚属于:A. 寒湿B. 肾亏C. 脾虚D. 燥热E. 肺实16. 下列哪种脉象不主实证?A. 革脉B. 滑脉C. 结脉D. 肾脉E. 弦脉17. 解索脉的特征是A. 脉在筋肉之间,脉搏极迟慢B. 脉在筋肉之间,连连数急,三五不调C. 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D. 脉在皮肤,如虾游水E. 以上都不是18. 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属于:A. 足厥阴肝经病证B. 足太阴脾经病证C. 足少阴肾经病证D. 足少阳胆经病证E. 足太阳膀胱经病证19. 少阴热化证的心烦不寐是因:A. 热扰胸脯B. 热扰心神C. 内有燥屎D. 肝阳上亢E. 水亏火旺20. 温病上焦病证不见以下哪个症状?A. 口渴B. 谵语C. 肢厥D. 瘛疭E. 脉浮数21. 哪味药可治痹痛、疥癣?A. 麝香B. 牛黄C. 冰片D. 苏合香E. 菖蒲22. 蜀漆的来源是A. 漆树的枝叶B. 泽漆的全草C. 黄常山的嫩枝叶D. 干漆的加工品E. 田三七的根23. 蟾酥内服一次用量是A.0.015~0.03 克B.0.3~0.6 克C.0.1~0.2 克D.0.002~0.004 克E. 以上都不是24. 我国最早记载制成乌头碱结晶的文献是A. 《本草纲目》B. 《本草蒙荃》C. 《炮制大法》D. 《白猿经》E. 《本草备要》25. 地龙的功效是A. 息风、平喘、祛风湿B. 息风、利尿、退黄疸C. 息风、利尿、退虚热D. 息风、安神、平喘咳E. 息风、平喘、通经络26. 栀子的归经是A. 心、肺、胃、三焦经B. 心、肝、胃、肺经C. 心、肺、胆、膀胱经D. 心、胃、肝、胆经E. 心、胃、肺、膀胱经27. 清肝养血明目退翳的药物是A. 谷精草B. 密蒙花C. 青葙子D. 菟丝子E. 沙苑子28. 固精缩尿兼能涩肠止泻的药是A. 金樱子B. 桑螵蛸C. 覆盆子D. 赤石脂E. 乌梅29.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苦味药的作用A. 清热泻火B. 泄降逆气C. 引药下行D. 通泻大便E. 燥湿坚阴30. 既能燥湿止带,又能消肿排脓的药是A. 乌贼骨B. 白蔹C. 白芷D. 苍术E. 白果31. 下列方剂的组成药物中含有生地黄的是A. 阳和汤B. 炙甘草汤C. 六昧地黄丸D. 泰山磐石散E. 玉女煎32. 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三方功用各有所长,其中紫雪丹长于:A. 清热B. 解毒C. 豁痰D. 开窍E. 镇痉33. 犀黄丸的功用是A. 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B. 清热解毒,化痰软坚,消散瘿瘤C. 解毒消痛,化痰散结,活血祛瘀D. 疏风清热,化痰散结,凉血消肿E. 行气活血,祛湿化痰,软坚消癥34. 苇茎在千金苇茎汤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是νA. 清肺泄热B. 生津止渴C. 化瘀排脓D. 润肺排痰E. 利湿消痈35. 肝郁血虚,脾失健运。

1995年中医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1995年中医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1995年中医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A2型题 2. B1型题 3. C型题 4. X型题1.“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A.阴虚阳亢B.阴阳两虚C.阳盛伤阴D.阴盛伤阳E.阳虚阴盛正确答案:E解析:阴虚阳亢、阴阳两虚、阳盛伤阴和阴盛伤阳,或为阴虚,或为阴阳两虚,或为阳热亢盛,或为阴邪偏盛,都不是纯阳虚的病变,故都不宜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

2.确立“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的理论依据是A.阴阳对立制约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互为消长D.阴阳相互转化E.阴阳协调平衡正确答案:B解析:阴中求阳是治疗阳偏衰的方法,阳中求阴是治疗阴偏衰的方法,是补阴的基础上配合补阳,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在阴阳相互促进原理指导下,在补阴或补阳的基础上配合补益对方的方法,就可达到更佳的补阴或补阳的目的。

3.肝火犯肺,属于A.子盗母气B.母病及子C.相乘D.相侮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解析:首先要认清的是两脏为相生关系,还是相克关系,然后再分析其传变顺序。

沿相生关系传变的为母病及子,逆相生关系传变的为子病犯母;沿相克关系传变的为相乘,逆相克关系传变的为相侮。

肝在五行属木,肺在五行属金,金能克木,肺能克肝。

4.“肾者,胃之关也”,主要是针对A.肾主宰水液代谢的作用B.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作用C.肾司二便的作用D.肾的固摄作用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解析:肾主水,主管水液代谢,是依靠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作用实现的。

肾中精气的气化作用失常,则关门不利,引起尿少、水肿等变化。

5.《素问.上占天真论》中所说“丈夫五八”在生理上的表现是A.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B.肾气衰,发堕齿槁C.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D.肾脏衰,形体皆极E.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正确答案:B解析:“(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199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307中医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

199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307中医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

A. 大黄
B. 牛膝
C. 桃仁
D. 柴胡
151. 喘脱的病机主要为:
A. 肺气欲竭
B. 脾虚痰盛
C. 心肾阳衰
D. 阳虚水泛
152. 肺痿的病因为:
A. 肺气不降
B. 肺气虚冷
C. 肺气壅盛
D. 肺燥津伤
153. 肺痨病理的特点为:
A. 以阴虚为主 B. 可导致气阴两虚 C. 甚则阴损及阳 D. 病可及心,气虚血瘀
132. 寒热证的互相转化,可反映:
A. 邪盛正衰
B. 正盛邪衰
133. 但头汗出的原因有:
A. 中焦湿热
B. 上焦邪热
134. 寒邪客肺证的特点是:
A. 咳嗽突然发作
B. 痰稀色白
135. 风邪致病的临床表现有:
A. 身重而痛
B. 皮肤瘙痒
136. 辛味药的作用是:
A. 发散
B. 行气
137. 下列哪些是咸味药的作用:
7
马燕冬 男
医学博士
8
吴青 女
硕士
9
都立澜 女
教育学硕士
中医医史
10
段晓华 女
文献学博士
职称
研究方向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针灸文献 中医古籍文献语言 中医文献 中西医药学的比较研究 中医文化 历代著名医家学术思想及临 床经验研究 中医学术史研究 英语教学研究 英语教学研究
A. 温中散寒
B. 暖肝降逆
C. 益气补虚
D. 和胃止呕
148. 苏子降气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半夏、苏叶
B. 生姜、大枣
C. 前胡、厚朴

1999年中医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1999年中医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1999年中医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A2型题 2. B1型题 3. C型题 4. X型题1.“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A.阴虚阳亢B.阴阳两虚C.阳盛伤阴D.阴盛伤阳E.阳虚阴盛正确答案:E解析:阴虚阳亢、阴阳两虚、阳盛伤阴和阴盛伤阳,或为阴虚,或为阴阳两虚,或为阳热亢盛,或为阴邪偏盛.都不是纯阳虚的病变,故都不宜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

2.下列不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的是A.呼、笑、歌、哭、呻B.筋、脉、肉、皮毛、骨C.青、赤、黄、㈠、黑D.角、徵、商、宫、羽E.酸、苦、甘、辛、咸正确答案:D解析:五声为呼、笑、歌、哭、呻,形体为筋、脉、肉、皮毛、骨,五色为青、赤、黄、白、黑,五味为酸、苦、甘、辛、咸,五音为角、徵、宫、商、羽。

3.在五脏变动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肝之变动为握B.心之变动为笑C.脾之变动为哕D.肺之变动为咳E.肾之变动为栗正确答案:B4.临床常见的心火引动肝火之心肝火旺证,届于A.相乘B.母病及子C.子病犯母D.相侮E.反克正确答案:C解析:肝在五行属木,木能生火,故肝为心之母,心为肝之子,由心火引动肝火的心肝火旺,属子病犯母。

5.肺主通调水道的功能依赖于A.肺主一身之气B.肺司呼吸C.肺主宣发肃降D.肺朝百脉E.肺输精于皮毛正确答案:C解析:通调水道是指肺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

6.连结“肺主呼吸”和“心主血脉”的中心环节是A.经脉的相互连结B.气血的相互关系C.心主营,肺主卫之间的相互作用D.宗气的贯通和运行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解析: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宗气贯心脉,走息道,具有主司呼吸和推动血行的功能,是连结“肺主呼吸”和“心主血脉”的中心环节。

7.在脾胃的相互关系中,最根本的是A.脾燥胃湿,燥湿相济B.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C.胃主纳谷,脾主磨谷D.脾主升清,胃主降浊E.胃为水谷之海,脾为胃行其津液正确答案:D解析:脾胃同居中焦,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主升清,“脾以升为健”;胃主降浊,“胃以降为和”,一升一降,相互为用,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中医综合历年真题分科考点

中医综合历年真题分科考点

中医综合历年真题分科考点索引91-07第一篇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绪论【K】辨证论治 02/1【K】形与神俱,不可分离 02/4【K】金元四大家 04/1【K】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界的统—性 05/1 【K】整体观念 06/1第二章阴阳五行【K】对立制约02/2【K】培土生金97/2【K】事物五行归类92/3、99/2、01/1【K】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和五脏阴阳属性的划分04/71/72【K】五行确立的治疗方法96/75/76、00/75/76【K】五行相乘01/121【K】五行相侮03/2【K】五行学说07/3/4/106、06/3、06/106【K】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02/73/74、04/3、05/3【K】五行学说指导治疗06/4【K】五脏变动96/73/74、99/3、00/73/74【K】五志相胜00/2【K】相克关系传变95/3【K】相生关系传变99/4【K】阳偏衰的治疗95/1、99/1/13【K】阳中求阴02/3【K】以五行特性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02/121【K】阴偏衰的治疗97/13、98/14、00/14【K】阴阳的基本概念92/1【K】阴阳对立制约92/2、97/1、03/1【K】阴阳关系91/1【K】阴阳互根04/2【K】阴阳偏寄的治疖95/2【K】阴阳学说01/1、07/2、06/2、05/2【K】阴阳属性01/73/74第三章藏象【K】藏象学说 93/121、06/5/6/7/107、07/5/6/7/107/152【K】胆 96/123、00/123【K】肺的功能 97/3、97/4、99/5、03/4、05/4 【K】肝的生理特性 92/5、02/6【K】脾的功能 93/3、95/9、97/6、98/4、05/106【K】肾的功能 92/6、93/12、99/121、03/5、05/5【K】肝肾关系 91/4、92/8、95/8、97/5【K】命门 93/73/74、03/71/72【K】脾肾关系 99/122、04/114【K】脾胃关系 92/9、99/7、03/8【K】脾与肝的关系 02/122【K】脾主升清 07/115【K】魄 95/7、03/9【K】三焦、脉 92/73/74、98/75/76【K】三焦的功能 96/1、01/122、05/10【K】上焦功能 92/7、93/11、04/13【K】中焦的功能 93/5、99/8【K】肾中精气盛衰与生长发育生殖的关系92/4、95/5、98/1、01/2【K】肾主藏精 98/5、00/4【K】肾主纳气 91/121、96/122、00/121、02/7【K】肾主水 95/4、03/6【K】四海 99/9【K】天癸的化生 93/13、04/12【K】通调水道 91/3、02/5【K】五脏功能与水谷精微的转输和布散95/126【K】五脏关系 93/122、96/121、00/122【K】六腑生理特点 95/11【K】脏腑相关 98/122、98/123【K】小肠的功能 93/4、95/6、98/6、00/3【K】女子胞 01/4【K】心肝关系 95/75/76、99/123【K】心开窍于舌 91/122、95/125、98/121【K】心肾关系 99/124【K】心主神 95/10【K】心主血脉与心主神志的关系 91/2、03/3第四章气、血、津液【K】津血关系97/7、04/116【K】津液代谢02/8【K】津与液的区别97/122【K】气的分布97/75/76【K】气的功能91/123、97/121、01/124【K】气的生成04/122【K】气血关系93/123、97/123、98/127【K】气血津液气的功能05/76/77、06/8/9/108、07/8/9【K】气血津液气气的生成05/6【K】气与津液的关系91/5【K】卫气功能03/7【K】血液运行98/3【K】元气、卫气的功能92/75/76、97/73/74【K】元气的功能98/124、01/123【K】宗气功能93/2、96/125、99/6、00/5、01/3第五章经络【K】经络学说 07/10/11/108/110/153【K】奇经的功能 91/6【K】经别的功能 04/11、05/7/8【K】别络的功能 05/7【K】经筋的生理功能 01/5【K】十二经脉的循行 92/10、98/7、00/8、05/80/81【K】十二经别的生理功能 03/111【K】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 92/11、97/10【K】十二经筋 92/12、02/9【K】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 95/13【K】十二经脉的别络的分布 97/8、98/8【K】十二经脉交接规律 02/123【K】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06/76/77【K】十二经脉 06/109【K】手少阴与足太阳经别的循行 04/10【K】手太阳小肠经的循行 96/2【K】阴维脉的循行 96/3【K】胃经、肝经、冲脉、任脉的循行 99/10【K】阴维脉的循行 00/6第六章病因与发病【K】病因分类 01/6【K】病因疠气 05/109【K】病因学说内伤七情 06/12【K】病因学说外感六淫 07/76/77【K】病因与发病 07/12/13/111【K】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96/4【K】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97/124、98/9、00/9、01/125、03/112【K】火热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00/124【K】七情内伤 96/5、01/8、03/11 【K】湿邪、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93/77/78【K】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01/7 【K】痰的病证特点 93/8、99/78、02/124 【K】五味偏嗜 91/7、01/9、02/10、03/12 【K】瘀血的形成原因 02/125第七章病机【K】胆的病机 99/125【K】胆的功能失调 04/113【K】发病原理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05/10【K】肺气虚损病机 95/127、04/111 【K】风气内动 98/11【K】肝的阴阳气血失调 04/6【K】肝风内动 93/128【K】寒从中生 92/123、93/6、96/6、00/12 【K】津液病机 91/124、92/122、96/13、00/125、02/126【K】经络病机 96/10、96/77/78、98/77/78、00/77/78、01/12、02/11、02/12、04/8【K】脉的功能失调 92/128、93/126、99/126、01/127【K】脑的功能失调 96/126【K】女子胞病机 92/124、95/129、04/117 【K】女子胞生理功能失调病机 91/126、97/128、98/126【K】脾的阳气失调 96/8【K】脾气虚损病机 93/127、97/126、00/126、01/128【K】气逆 02/13【K】气血关系的失常 04/9、96/7 【K】三焦气化失司 95/130【K】肾的阴阳气血失调 99/12、01/13 【K】亡阳 03/114【K】胃的病机 91/125【K】胃火 02/127【K】胃气虚 01/126【K】五脏病机 93/124、03/116【K】邪正盛衰 96/14、97/11、00/13、01/10、04/5【K】心的阳气失调 97/125、99/127 【K】心的阴阳气血失调 96/9 【K】心肾不交 92/127【K】心血不足 96/12【K】心血瘀阻病机 95/128【K】阴偏盛 95/123、96/11、02/14、03/113【K】阴阳格拒 00/1【K】阴阳失调 01/11【K】脏腑病机 92/125、93/9、95/124、97/77/78、99/128、02/75/76【K】阻阳失调 04/7第八章防治原则【K】反治 91/10【K】因时制宜、既病防变 92/77/78【K】因时制宜 93/10【K】因时制宜、治未病 99/75/76【K】因人制宜 06/113、07/113【K】调整阴阳 96/127、02/128、05/14、06/110、07/156【K】反治 03/117【K】正治反治 04/73、06/80/81【K】治则治病求本因地制宜 05/78/79第二篇中医诊断学第一章绪论【K】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95/14/20、96/15、97/14、98/19、99/14、02/15、05/15第二章望诊【K】望神——失神的表现 00/16、01/129【K】望姿态 92/15、97/81/82【K】望头面五官 06/115【K】望齿 95/17【K】望齿龈 07/176【K】望口唇形态的意义 02/77/78【K】望面色 95/15【K】望面色——白色主病 97/18【K】望面色——病色交错 95/16【K】望面色——黑色主病 99/129【K】望面色——面部的五脏分属部位01/14【K】望面色——面部色诊的意义 98/17【K】望面色——青色主病 96/17、98/16、02/129【K】望面色——五色主病 93/15/129、03/15、04/118、05/16【K】望目 06/15/17【K】望目——“五轮学说” 01/15【K】望目——目态主病 95/131、96/18、98/81/82、02/16、07/114【K】望皮肤 93/79/80、95/79/80、97/27、01/77/78【K】望皮肤——润枯 00/15【K】望皮肤——阴斑和阳斑的鉴别97/133【K】望色十法 07/80/81【K】望舌 05/17、06/16/114、07/157/158【K】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 98/15、99/15/23、02/18【K】望舌色——青紫舌的成因 03/118【K】望舌色——紫舌的主病 04/119【K】望舌苔的临床意义 04/75/76【K】望舌苔——黑苔的临床意义 05/18【K】望舌苔——脾胃湿热与胃的气阴两伤的舌苔征象 02/79/80【K】望舌苔——苔质 92/18、98/24、04/15【K】望舌态——短缩舌的成因 92/129、93/130、99/130【K】望舌态——强硬舌的主病 01/130【K】望舌形 96/132、00/128、01/16【K】望舌形——裂纹舌的成因 95/132、02/131【K】望舌质——舌色 92/17、96/19、97/20、00/17、03/16【K】望舌质——舌态 03/17【K】望下窍——疝的成因 00/131【K】望小儿络脉长短的意义 95/81/82【K】望小儿食指络脉 97/19、02/130、05/82/83【K】望小儿指纹 07/14【K】望形体的临床意义 04/14【K】望排泄物 07/23【K】望诊专著 07/162第三章闻诊【K】异常语言的临床意义 92/130【K】太息的病机 95/18【K】白喉咳嗽的特点 97/15、99/17【K】顿咳的特点 03/18【K】顿咳的临床表现 07/115【K】不同原因所致咳嗽的临床表现02/19【K】辨别异常语言的临床意义 97/17、01/133【K】语言异常的表现 98/21、05/84/85 【K】寒湿咳嗽的特点 98/23【K】独语的病机 99/16【K】病态呼吸所包含的种类 00/18 【K】错语的概念 02/132【K】小儿夜啼的原因 02/133【K】嗅气味 06/18【K】闻声音 07/15第四章问诊【K】不同原因所致头痛的特点 97/22 【K】头痛部位与经络的关系 96/20 【K】问二便 06/116、07/16【K】问大便——大便异常的意义 98/25、04/18、05/20【K】问大便——脾胃虚弱泄泻的临床表现99/22【K】问大便——伤食积滞所致腹泻的特点03/19【K】问大便——湿热痢疾的特点 03/119 【K】问大便——大便溏泄的临床意义93/132【K】问带下 03/120【K】问腹部——腹痛的临床意义 00/19 【K】问寒热 05/19、06/19【K】问寒热——发热的类型及其病机95/19【K】问寒热——发热的临床表现96/81/82【K】问汗——但头汗出的临床意义92/131、95/133、98/133【K】问汗——盗汗的概念 04/16【K】问汗——战汗的临床意义 02/20 【K】问家族史的意义 99/19【K】问口渴与饮水 02/81/82【K】问口味的临床意义 92/79/80、02/17 【K】问食欲与食量 97/26【K】问食欲与食量——多食易饥的临床意义 95/134【K】问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的常见证候 01/131 【K】问睡眠的临床意义 05/115【K】问睡眠——失眠的病机 97/134【K】问胁部——胁痛的病机 93/19【K】问月经 99/18、04/19/120、05/26、07/116/159【K】问疼痛 03/14、06/20、07/17/24、07/82/83第五章切诊(脉诊和按诊)【K】按俞穴的变化及异常反应 92/23【K】病脉的临床意义 01/79/80/132【K】病脉的主病 92/20/21、93/20、97/21【K】病脉的脉象特征 00/79/80、04/20、05/21/117【K】病脉脉形特点及鉴别 99/20【K】促脉的主病 00/20【K】动脉的主病 96/26、01/18【K】怪脉(真脏脉)的脉象表现 92/22【K】候“虚里”的意义 00/21【K】缓脉的临床意义 98/128【K】七绝脉 96/135【K】七绝脉的脉象特征 02/21、03/20【K】切诊脉诊 06/21/22/23/24、07/18/19/20/160【K】切诊真脏脉 06/82/83【K】濡脉的主病 96/21【K】实脉的脉象特点 95/21【K】弦脉的主病 97/132、99/131【K】相兼脉象的主病 99/81/82、01/20【K】相似脉的鉴别 99/21第六章八纲辨证【K】八纲辨证 03/121【K】八纲辨证寒热 06/25【K】八纲辨证阴阳 06/26【K】八纲——寒热错杂与寒热真假的表现05/86/87【K】八纲相兼辨证 03/77/78【K】八纲——虚实真假 05/22【K】辨证 07/117【K】辨证八刚辨证 07/21/22【K】表里证的鉴别 97/24【K】表证的临床特征 04/121【K】表证与里证的症状共同点 99/132【K】寒热辨证 97/79/80【K】寒热错杂的表现形式 92/25【K】寒热真假鉴别要点 93/27、00/133【K】寒热转化的机理 98/132【K】实寒证的临床表现 01/19【K】实证的病机 96/14【K】亡阳汗出的特点 03/122【K】亡阳证的表现 93/22【K】虚热证的表现 00/22【K】虚实辨证 04/77/78【K】虚实夹杂证的概念及类型 97/130【K】虚证——五脏虚的表现 92/81/82【K】阴虚证的辨证 03/21【K】阴证的特征 04/122【K】阴证舌象表现 95/23第七章病因辨证【K】伤暑症状表现 93/25【K】火淫证候的临床表现 95/136、97/23【K】凉燥与温燥的鉴别 96/130、98/27【K】风淫病证的特点 98/135【K】瘟黄证候表现 00/24【K】冒湿的临床表现 00/132【K】寒淫证候表现 01/21【K】暑淫证候表现 03/22【K】湿淫证候特点 04/21【K】七情证候 05/23【K】六淫致病的特点 05/24【K】风淫证候 06/28【K】湿淫证候 06/84/85第八章气血津液辨证【K】气病辨证 93/24【K】气随血脱的概念 93/133【K】气随液脱的病机 96/13【K】气逆证——肝气逆的表现 96/22【K】津液不足证的临床表现 97/25【K】水液停聚——水肿的病因 98/79/80【K】津液病辨证——痰证 99/77/78【K】血虚证与血瘀证的共同症状 00/25【K】津液不足证的临床表现 00/134【K】气逆证的表现 02/13【K】血瘀证的成因 03/23【K】气逆证一易出现气逆证的脏腑03/24【K】气血辨证 04/123【K】气血津液辨证气虚证、气陷证 06/27【K】津液辨证——痰证 06/86/87【K】气血津液辨证津液病辨证 06/117 【K】气血津液辨证 07/118第九章脏腑辨证【K】肺与大肠病辨证 97/129【K】肺与大肠病辨证——大肠湿热证的临床表现 92/134、93/135【K】肺与大肠病辨证——风寒束肺,寒邪客肺,饮停于肺,痰湿阻肺四证的比较92/26【K】肺与大肠病辨证——风寒束肺证与寒邪客肺证的鉴别 01/134【K】肺与大肠病辨证——寒邪客肺证的临床表现 98/134【K】肺与大肠病辨证——寒邪客肺证与饮停于肺证的鉴别 00/26【K】肺与大肠病辨证——饮停于肺的表现96/129、01/23【K】肝与胆病辨证 95/135【K】肝与胆病辨证——胆郁痰扰证的临床表现 02/23【K】肝与胆病辨证——肝火上炎与肝阳上亢证表现 96/79/80、01/135【K】肝与胆病辨证——肝经湿热下注的临床表现 99/24【K】肝与胆病辨证——肝血虚证 99/133 【K】肝与胆病辨证——肝阳化风的临床表现 92/133【K】肝与胆病辨证——肝阳上亢的头痛特点 04/17【K】肝与胆病辨证——肝阴不足证的表现93/21【K】肝与胆病辨证——肝阴虚证与肝阳上亢证表现 01/81/82【K】脾与胃病辨证——寒湿困脾与湿热蕴脾证的临床表现 03/75/76【K】脾与胃病辨证——脾不统血证的临床表现 92/132【K】脾与胃病辨证——脾气虚弱与寒湿困脾证的鉴别 02/22【K】脾与胃病辨证——脾气虚证与脾阳虚证的异同 03/123、04/26【K】脾与胃病辨证——脾胃辨证95/83/84、97/77/78 【K】脾与胃病辨证——脾虚下陷证的成因03/124【K】脾与胃病辨证——胃阴虚证的辨证要点 03/25【K】脾与胃病辨证——中气下陷证的表现95/137【K】肾与膀胱病辨证——膀胱湿热的表现95/22【K】肾与膀胱病辨证——肾不纳气的临床表现 04/25【K】肾与膀胱病辨证——肾精不足证的临床表现 96/27、01/13【K】肾与膀胱病辨证——肾气不固的辨证95/25【K】心血虚证与肝血虚证的鉴别 04/22【K】心与小肠病辨证——不同病因所致心脉痹阻证的致病特点 01/22【K】心与小肠病辨证——痰浊蒙蔽心窍所致神志改变的特点 98/20【K】心与小肠病辨证——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三证的鉴别 96/23【K】心与小肠病辨证——心气虚的辨证98/18【K】心与小肠病辨证——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的鉴别 04/24【K】心与小肠病辨证——心血虚证的表现96/12【K】心与小肠病辨证——心血瘀阻的成因95/128【K】脏腑辨证 07/119/120/161【K】脏腑辨证——肝阴不足与肝阳上亢的共同表现 05/25【K】脏腑辨证肝与胆病的常见病证06/119【K】脏腑辨证——脾肾 04/124【K】脏腑辨证——脾肾 05/116【K】脏腑辨证脾与胃病的常见病症06/118【K】脏腑辨证一一肺病辨证 05/118【K】脏腑辨证——脏腑兼证的表现05/119【K】脏腑兼证 93/81/82、99/79/80【K】脏腑兼证——肺肾阴虚的临床表现96/133【K】脏腑兼证——肝脾不调 02/24【K】脏腑兼证——脾肺气虚的临床表现02/25【K】脏腑兼证——脾肾阳虚的临床表现01/24、04/23【K】脏腑兼证——心脾两虚证的临床表现02/135第十章其他辨证方法【K】足太阴脾经的病证表现 95/26、00/27【K】足少阴肾经病证 02/26【K】带脉病证的临床表现 96/134、99/26【K】经络病证的表现 99/135【K】手厥阴心包经病证表现 01/25【K】辨证经络辨证 05/27【K】厥阴病证表现 92/135【K】少阴寒化证的表现 93/134【K】少阴热化证的表现 98/129【K】厥阴病证的表现 99/134、00/23【K】少阴病证的临床表现 00/130【K】太阴病证的表现 01/26【K】六经辨证 96/24、06/121、07/25【K】三焦辨证 07/26【K】上焦病证与下焦病证表现 00/81/82【K】下焦病证的表现 96/128、05/121【K】中焦病证的表现 97/131、01/27【K】营分证的表现 96/25、98/131【K】血分证的表现 95/27、00/135、05/28【K】气分证的表现 03/26【K】卫气营血辨证 06/120第三篇中药学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解表药【K】白芷的功效 91/30【K】中药的入药部位 92/136【K】解表药和清热药的功效 95/36【K】解表药的功效 92/143、96/84/85、97/87/88、01/85/86【K】菊花的功效 96/136【K】宣发或肃降肺气、利尿消肿的中药98/139【K】白芷的功效 01/38【K】牛蒡子的功效 02/30、03/27【K】菊花和桑叶功效的异同 04/28【K】荆芥的功效 05/35【K】解表药薄荷 06/31【K】辛温解表药的功效 07/32/165第三章清热药【K】栀子的归经 91/26【K】密蒙花的功效 91/27【K】生地和玄参的功效 91/109/110 【K】白鲜皮的功效 92/29【K】郁金和栀子的功效 92/83/84 【K】赤芍和白蒺藜的功效 92/109/110 【K】清热药的功效特点 91/137、92/138、93/141【K】夏枯草的药用部位 93/34【K】白头翁和马齿苋的功效 93/109/110 【K】地骨皮、黄柏、牡丹皮的功效95/109/110【K】青蒿主治证 95/142【K】治疗肝火目赤的药组 96/30【K】鱼腥草和紫草的功效 96/87/88 【K】白鲜皮的功效 97/35【K】知母和青蒿的主治 97/109/110 【K】丹皮的功效 98/34【K】利胆退黄药的种类 98/37【K】清肝明目药的种类 98/39【K】黄芩不同炮制品的功效 99/33 【K】苦参和椿皮的功效 99/85/86 【K】清实热、退虚热的药物 99/139 【K】知母的功效 00/33【K】牡丹皮和地骨皮的功效 01/107/108 【K】天花粉和蒲黄的药用部位 02/83/84 【K】牡丹皮和赤芍的主治证 02/137 【K】有止血作用的药物 02/141【K】金银花、连翘的主治特点 03/29 【K】地骨皮、黄柏、牡丹皮的功效03/99/100【K】可致腹泻的药物 03/126【K】止呕的药物 03/128【K】生地黄的性味 04/29【K】蒲公英与紫花地丁功效的不同点05/36【K】清热药鱼腥草 06/32【K】清热药胡黄连 06/33【K】清热药天花粉 02/31、07/33第四章泻下药【K】泻下药的使用方法 91/135【K】巴豆的使用剂量 93/30【K】治疗阳虚便秘的药物 93/139【K】不同类型便秘的治疗方法 95/85/86【K】通利二便的中药 96/137【K】芦荟的功效 97/136【K】中药的药用部位 99/138【K】既可清肝又可通便的中药 99/140【K】治疗便秘的不同药组 01/28【K】泻下药的用量 03/28【K】芫花的功效 03/30【K】泻下药的炮制方法 04/127【K】泻下药大黄 99/34、00/38/141、02/33、06/34【K】泻下药甘遂 98/29、07/34第五章祛风湿药【K】祛风湿清热的中药 92/34、97/38【K】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中药92/139【K】治疗风湿热痹的中药 93/142【K】豨莶草的功效 98/35【K】南北五加皮的药用区别 99/137【K】白花蛇的主治证 03/31【K】秦艽的功效 03/81/82【K】海桐皮的功效 04/30【K】海风藤的功效 05/38【K】祛风湿药利水渗湿药 06/129第六章化湿药【K】香薷的主治证 99/32【K】止呕的中药 01/33【K】厚朴的功效 01/35【K】苍术与厚朴的应用 05/90/91【K】化湿药佩兰、苍术 06/90/91【K】化湿药藿香 07/122【K】芳香化湿药的归经 07/166第七章利水渗湿药【K】木通和冬葵子的功效 91/83/84【K】茯苓和远志的功效 95/87/88【K】木通的主治证 96/34【K】茯苓和薏苡仁的功效 99/83/84【K】泽泻的性味功效 00/32【K】石韦的功效 02/34【K】易致呕吐的中药 02/140【K】关木通的使用注意 03/32【K】茯苓的功效特点 04/31【K】药物功效的共同点 05/127【K】利水渗湿药薏苡仁 06/35【K】常用利水渗湿药的性味 07/35第八章温里药【K】吴茱萸的主治证 91/136【K】吴茱萸的常用配伍 04/32【K】附子的主治证 93/36【K】桂枝、干姜、五味子、细辛的主治特点 97/139【K】母丁香的别名 99/35【K】桂枝、干姜、苏子、细辛的主治特点00/142【K】小茴香的功效 03/33【K】花椒的应用 05/125【K】温里药:丁香;理气药:刀豆 06/36第九章理气药【K】乌药的归经 92/32【K】橘皮的功效 93/39【K】舒肝和胃的中药 93/143【K】大腹皮的功效 96/33【K】川楝子的归经 96/35【K】乌药的归经 97/37【K】枳实的功效 97/137【K】理气药的性味 98/32【K】荔枝核的药物来源 00/40【K】甘松的功效 00/41【K】枸橘和青皮的功效 00/136【K】薤白的主治证 01/30【K】乌药的功效 01/36【K】柿蒂的性味 02/35【K】川楝子的主治证 03/34【K】薤白的应用特点 05/30【K】药物的归经 05/39【K】常用理气药药性功效 07/124/167第十章消食药【K】山楂的首载书籍 00/34【K】山楂的归经 04/33【K】消食药神曲 06/37第十一章驱虫药【K】槟榔的功效 92/35、97/39【K】贯众的主治证 95/143【K】槟榔配木瓜及木香的治疗作用00/83/84【K】川楝子、槟榔的功效 04/34【K】苦寒药物的使用注意 05/126 【K】驱虫药雷丸 06/38【K】使君子的使用注意 07/163第十二章止血药【K】地榆和小蓟的功效 92/87/88 【K】中药的药用部位 92/140【K】具收敛止血作用的药 96/139 【K】阿胶的功效 97/31【K】地榆和小蓟的功效 97/83/84 【K】大蓟的功效 00/37【K】茜草不同炮制品的功效 01/34 【K】白茅根的主治 02/85/86【K】紫珠的主治证 04/35【K】艾叶的应用特点 05/29【K】大蓟与小蓟的共同应用 05/40 【K】止血药侧柏叶 06/39【K】常用止血药的药性功用 07/36第十三章活血化瘀药【K】虎杖的功效 92/31、97/36【K】治疗筋骨折伤的首选药组 92/33 【K】马钱子的用量 92/36【K】大黄和虎杖的共同功效 93/33 【K】五灵脂的功效 93/37【K】治疗乳汁不下的药物 93/38【K】乳香、没药的功效 95/38【K】活血行气的中药 96/36【K】红花和番红花的不同点 96/37 【K】益母草的功效 96/38【K】川、怀牛膝功效的不同点 97/33 【K】延胡索的药用部位 99/36【K】续断的功效 01/37【K】五灵脂的使用注意 02/36【K】益母草和虎杖的功效 02/138 【K】鸡血藤和当归的功效 03/130 【K】牛膝的功效 04/81/82【K】川芎的功效特点 05/41【K】药物功效的共同点 05/128【K】郁金的功效 06/40【K】常用活血化瘀药与驱虫药 07/86/87 【K】常用活血化瘀药与补益药 07/168 第十四章化痰止咳平喘药【K】马兜铃和瓜蒌的药用部位 92/142 【K】治疗瘰疬痰核的药组 95/139 【K】天南星的功效 96/31【K】化痰软坚散结药 96/138【K】黄药子的使用注意 97/28【K】百部的功效 00/31【K】泻肺平喘的中药 00/139【K】胆南星的功效 01/29【K】瓜蒌的功效 01/32【K】既止咳又止呕的中药 01/137【K】白芥子的使用注意 02/37【K】半夏的归经 03/35【K】化痰药的主治病证 04/36【K】白芥子、白附子的功效 04/79/80【K】桔梗的功效 05/129【K】前胡、旋覆花 06/92/93【K】枇杷叶 07/37第十五章安神药【K】龙骨的归经 93/28【K】镇心安神药的种类 95/35【K】合欢皮的功效 00/25【K】朱砂的炮制方法 02/28【K】酸枣仁的功效 03/36【K】琥珀的用法 04/37【K】朱砂 06/122【K】常用中药的主治病症 07/38 38第十六章平肝息风药【K】地龙的功效 91/25【K】牡蛎、鳖甲的功效 91/81/82【K】牡蛎和龙骨的功效 98/87/88、06/41【K】凉肝熄风的中药 92/40【K】白僵蚕和蜈蚣的功效 92/85/86【K】天麻和全蝎的适用症 93/35【K】既散外风,又熄内风的中药 93/137【K】刺蒺藜的功效 95/40/144【K】石决明的功效 96/9、01/142【K】白僵蚕和蜈蚣的功效 97/85/86【K】代赭石的功效 00/30、01/141【K】天麻的功效 00/39【K】珍珠的功效 02/38【K】羚羊角、天麻、钩藤的共同点 04/38第十七章开窍药【K】蟾酥的用量 91/23【K】麝香的功效 97/138、07/125【K】樟脑的主治证 92/37、97/40【K】苏合香和樟脑的功效 98/83/84【K】苏合香的主治证 03/37【K】有毒的开窍药 01/143【K】牛黄、熊胆的共同功效 02/32【K】石菖蒲的主治 91/21、02/39【K】具开窍作用的中药 04/128【K】常用开窍药 06/123第十八章补益药【K】补益药的使用注意 91/133【K】补益药的功效 95/140【K】益胃生津的中药 91/138【K】山药的功效 92/30、06/126【K】属于百合科的中药 92/137【K】专治脾、肺气虚的药组 93/29【K】杜仲和续断的功效 93/83/84【K】麦冬和石斛的功效 93/85/86【K】麦冬的功效 99/39【K】阿胶的功效 95/37【K】治疗肺肾虚喘的药组 95/141【K】菟丝子的功效 96/40【K】治疗肾不纳气虚喘的药物 96/141【K】西洋参的功效 98/33【K】葫芦巴的药用部位 98/38【K】甘草的归经 98/40【K】甘草的炮制方法 99/38【K】甘草的使用注意 02/40【K】甘草的解毒作用 04/129【K】能补肾温脾的药物 98/142、00/137【K】红参的用量 99/37【K】平补肺脾肾三经的药物 99/136【K】补肝肾、祛风湿的中药 99/143【K】纳气平喘的药物 00/140【K】治疗阴虚盗汗的药物 01/136【K】鹿茸的使用注意 01/139【K】石斛、覆盆子的主治证 02/41【K】补肺胃之阴的药物 02/139【K】人参和黄芪的共同点 03/38【K】人参的配伍 97/142【K】党参的功效 01/140【K】黄芪的主治证 04/39【K】黄芪、白术 06/42【K】金樱子的功效 03/39【K】肾不纳气虚喘的药物 03/129【K】桑椹与麦冬的功效 05/92/93【K】补气药 06/128【K】紫河车 07/39第十九章收涩药【K】金樱子的功效 91/28【K】乌贼骨的功效 92/39、00/29 【K】五味子的功效 93/138、95/39、99/141、05/124【K】五味子和五倍子的主治证 96/85/86 【K】五倍子的药材来源 00/28【K】涩精止遗、涩肠止泻的中药 96/140 【K】乌贼骨的功效 97/30【K】敛肺止咳药物 98/140【K】敛肺涩肠的中药 02/143【K】补脾涩精的中药 99/142【K】补肾固涩的中药 01/138【K】补敛并俱的中药 04/130【K】乳香的功效 95/34【K】常用收涩药的功效 06/124、07/123 【K】芡实的功效 07/129【K】中药七情配伍关系 07/178第二十章涌吐药【K】蜀漆的来源 91/22【K】涌吐药的用量 96/142【K】过量可引起呕吐的药物 97/141 【K】常山的功效 07/126第二十一章攻毒杀虫止痒药【K】大风子和土茯苓的主治证 93/87/88 【K】明矾的功效 95/33【K】雄黄的成分 99/40【K】雄黄的使用注意 01/31【K】含水银的制剂 02/142【K】只供外用的中药 04/131【K】土荆皮的使用注意 05/37【K】蟾酥的使用注意 07/128第二十二章拔毒化腐生肌药【K】升药的功效 96/41【K】治疗梅毒常用药 98/138【K】外用敛疮生肌的药物 03/131【K】硼砂的功效 92/38、07/127第四篇方剂学第一章总论【K】“八阵”、“八法”的出处 92/41、02/87/88【K】“十剂”的内容 96/144、99/41 【K】《景岳全书·古方八阵》的内容 97/42 【K】《医方考》对方剂学的贡献 00/42、05/49【K】最早按病证分类的方书 01/41【K】方剂的分类 06/43/44【K】方剂的组成变化 95/147、03/41【K】方剂的组方原则 04/51【K】方剂学发展概况 07/40【K】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07/130【K】方论的源流 97/41【K】汗法的概念 00/143【K】蒿芩清胆汤的使用 05/53【K】煎药法 07/131【K】丸剂的特点 92/144【K】选择剂型的依据 96/145【K】影响方剂功用、主治的因素 98/143【K】治法的概念及治法与方剂的关系96/143【K】治法与方剂的关系,以及组方原则95/145【K】佐药的含义 99/144第二章解表剂【K】败毒散的功用 92/47、97/47、07/133【K】败毒散与三仁汤的主治 93/91/92【K】败毒散中人参的配伍意义 98/51【K】补益剂、解表剂、治燥剂和解剂06/134【K】甘草在麻黄汤中的配伍意义 98/145【K】桂枝汤的用法 92/148、04/49【K】解表剂、清热剂和解剂治燥剂 06/55【K】解表剂、清热剂、祛湿剂和解剂07/135【K】升麻葛根汤 06/52【K】银翘散 06/50【K】解表剂、治燥剂和祛痰剂 06/56【K】九味羌活汤的功用 98/45【K】九味羌活汤的主治 00/51【K】九味羌活汤的组成 05/43【K】桑菊饮的主治 92/54【K】升麻葛根汤的配伍意义 93/145【K】香薷散、加味香薷饮主治的鉴别93/89/90【K】新加香薷饮的主治 98/55、00/55、01/150【K】银翘散和桑菊饮的组成 97/45【K】再造散的主治 99/54【K】再造散的组成 03/43、04/40、07/170【K】止嗽散的主治 91/40、00/52第三章泻下剂【K】麻子仁丸的组成 91/140、98/44【K】麻子仁丸的功用 07/42【K】大承气汤的用法 96/146【K】新加黄龙汤的组成 97/44、01/144【K】增液承气汤、新加黄龙汤的功效鉴别05/44【K】大黄牡丹汤的功用 03/48【K】大黄在大黄牡丹汤中的配伍意义97/48【K】黄龙汤、四逆散、逍遥散三方的组成99/87/88【K】温脾汤与实脾散功用的共同之处00/148【K】济川煎的主治证 00/149【K】泻下剂、治燥剂 06/54【K】石膏汤的功用 07/43【K】十枣汤的主治证 07/137第四章和解剂【K】半夏泻心汤的功用 98/144【K】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的组成01/45【K】薄荷在防风通圣散、养阴清肺汤中的配伍意义 95/91/92【K】柴胡在小柴胡汤、四逆散中的配伍意义 95/89/90【K】大柴胡汤、凉膈散的组成 02/89/90【K】大柴胡汤的主治 98/52【K】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的组成 99/145【K】小柴胡汤的用法 03/52【K】小柴胡汤的主治 07/180【K】小柴胡汤和大建中汤的组成 03/132【K】防风通圣散、葛根芩连汤的功用04/83/84【K】防风通圣散的功用 02/49【K】防风通圣散的配伍 05/51【K】防风在痛泻要方中的配伍意义96/47【K】葛根芩连汤的运用 97/146【K】常用和解剂 06/130【K】生姜泻心汤的组成 01/44【K】四逆散和痛泻要方 07/90/91 【K】四逆散的配伍意义 92/147【K】四逆散和健脾丸的组成 03/134 【K】五积散的配伍意义 93/48【K】逍遥散、加味逍遥散、黑逍遥散的比较鉴别 05/45【K】逍遥散的配伍意义 00/50【K】逍遥散的主治 91/35第五章清热剂【K】白虎汤的用法 97/149【K】白头翁汤的功用 99/46【K】大黄在凉膈散、大黄牡丹汤中的配伍意义 98/91/92【K】当归六黄汤的功用 99/45【K】当归六黄汤的组成 96/42【K】导赤散证病机 00/54【K】甘草在白虎汤中的配伍意义 99/148 【K】甘草在仙方活命饮、当归四逆汤的配伍意义 92/89/90【K】瓜蒌根在仙方活命饮中的配伍意义93/47【K】黄连解毒汤、凉膈散、龙胆泻肝汤、血府逐瘀汤的组成 01/87/88【K】黄连解毒汤、清瘟败毒饮、普济消毒饮、凉膈散药物组成 00/87/88【K】黄连解毒汤与茵陈蒿汤的组成02/145【K】黄连在左金丸的配伍意义 98/146 【K】藿香在泻黄散中的配伍意义 93/146 【K】凉膈散与防风通圣散的组成 92/146 【K】龙胆泻肝汤、清胃散、凉膈散的组成98/89/90【K】龙胆泻肝汤的组成 02/44【K】普济消毒饮的配伍意义 95/149 【K】青蒿鳖甲汤、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的组成 96/148【K】青蒿鳖甲汤的主治 95/53【K】青蒿鳖甲汤的组成 99/42【K】清骨散的组成 06/132【K】方药配伍 07/172【K】常用方药配伍和主治证候 07/44 【K】常用方剂主治证候 07/47【K】常用方剂的配伍 06/96/97【K】常用方剂组成 06/133 【K】清暑益气汤的运用 04/44【K】清胃散与普济消毒饮的配伍意义03/137【K】清瘟败毒饮的主治 01/53【K】清瘟败毒饮的组成 97/43【K】清营汤、新加黄龙汤、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的组成 92/145【K】芍药汤的功用和配伍特点 05/46【K】芍药汤与白头翁汤的鉴别使用00/93/94【K】升麻、柴胡在普济消毒饮中的配伍意义 99/150【K】四妙勇安汤的组成 92/45、03/42【K】天花粉在仙方活命饮、贝母瓜蒌散中的配伍意义 03/83/84【K】苇茎在千金苇茎汤中的配伍意义91/34、97/51【K】五味消毒饮的功用 04/135【K】犀角地黄汤的加减用法 92/149【K】仙方活命饮、四妙勇安汤、五味消毒饮、凉膈散的组成 00/47【K】仙方活命饮与普济消毒饮的组成00/46【K】泻白散的主治 01/51【K】泻黄散的组成 93/43【K】银花、连翘在清营汤中的配伍意义99/149【K】玉女煎、血府逐瘀汤、独活寄生汤、镇肝熄风汤的组成 02/147【K】玉女煎的主治与病机 95/51【K】玉女煎的组成 98/42、02/42【K】竹叶石膏汤、温经汤、麦门冬汤的组成 96/147【K】竹叶石膏汤的主治 91/36、01/50第六章祛暑剂第七章温里剂【K】犀黄丸的功用 91/33【K】犀黄丸的组成 93/44【K】厚朴温中汤、大建中汤的功用05/94/95【K】大建中汤、小青龙汤的组成 04/133【K】大建中汤的用法 95/43【K】小建中汤、当归补血汤的主治96/91/92【K】通脉四逆汤、乌头桂枝汤的主治96/93/94【K】五味子在回阳救急汤中的配伍意义97/148【K】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用 98/47【K】吴茱萸汤、小建中汤、理中丸的功用98/48【K】吴茱萸汤的功用 98/147【K】吴茱萸汤的主治证 05/137【K】吴茱萸汤与小建中汤的组成 99/44【K】生姜在吴茱萸汤中的特殊用法及吴茱萸汤的组成 96/89/90、02/46【K】当归四逆汤、生化汤的配伍 03/135【K】甘草在四逆汤中的配伍意义 03/136【K】回阳救急汤的运用 04/48【K】附子粳米汤的主治 04/54【K】暖肝煎组成 05/54【K】常用方剂的功效 07/169【K】阳和汤的组成 99/43第八章表里双解剂第九章补益剂【K】炙甘草汤的组成 91/31【K】归脾汤的主治 91/37【K】一贯煎的组成 92/43、98/43【K】一贯煎、越鞠丸的配伍 99/91/92【K】一贯煎、金铃子散、天台乌药散、镇肝熄风汤的组成 01/147【K】一贯煎的主治证候 05/48【K】参苓白术散、一贯煎的配伍特点04/85/86【K】大补阴丸的功用 92/46【K】胶艾汤的主治 92/52【K】炙甘草汤中生地的特殊用量 93/45【K】参苓白术散的配伍意义 95/151【K】补中益气汤的配伍特点 97/55【K】当归补血汤的配伍意义 97/147【K】当归补血汤的主治 00/150【K】生脉散的主治 98/54【K】生脉散的功用 02/148【K】大补阴丸的主治 99/52【K】麦味地黄丸的主治 00/56【K】炙甘草汤、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的组成 00/14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涓尰缁煎悎鐪熼1998骞?/p>涓€銆丄鍨嬮1銆併€婄礌闂蜂笂鍙ゅぉ鐪熻銆嬩腑鍏充簬鈥滀笀澶竷鍏€濆湪鐢熺悊涓婄殑琛ㄧ幇鏄?br> A锛庨槼姘旇“绔簬涓婏紝闈㈢劍锛屽彂楝撴枒鐧?br> B锛庤偩姘旇“锛屽彂鍫曢娇妲?br> C锛庤倽姘旇“锛岀瓔涓嶈兘鍔紝澶╃櫢绔紝绮惧皯D锛庤偩鑴忚“锛屽舰浣撶殕鏋?br> E锛庝笁闃宠剦琛颁簬涓婏紝闈㈢殕鐒︼紝鍙戝鐧?br>2銆侀槾闃充笉鑳界浉缁寸郴锛屽彲鍑虹幇A锛庨槼鑳滃垯鐑紝闃磋儨鍒欏瘨B锛庨槼铏氬垯瀵掞紝闃磋櫄鍒欑儹C锛庨槾鐩涙牸闃筹紝闃崇洓鏍奸槾D锛庨槾鎹熷強闃筹紝闃虫崯鍙婇槾E锛庨槾铏氬垯闃充孩锛岄槼铏氬垯闃寸洓3銆佸琛€娑茶繍琛屽叿鏈変績杩涘拰鍒剁害璋冭妭浣滅敤鐨勬槸A锛庡績B锛庤偤C锛庤劸D锛庤倽E锛庤偩4銆佽劸涓诲崌娓呯殑纭垏鍐呮兜鏄?br> A锛庤劸鐨勯槼姘斾富鍗?br> B锛庤劸浠ュ崌涓哄仴C锛庤劸姘旀暎绮撅紝涓婂綊浜庤偤D锛庝笌鑳冪殑闄嶆祳鐩稿鑰岃█(鍗囧凡鑰岄檷锛岃嫢闆鹃湶涔嬫簤) E锛庤劸杈撳竷娲ユ恫锛岄槻姝㈡按婀垮唴鐢?br>5銆佸湪鑲句富闂棌鐨勫姛鑳芥椿鍔ㄤ腑锛屾渶鍏锋湁鐢熺悊鎰忎箟鐨勬槸A锛庣撼姘斿綊鑲撅紝淇冭繘鍏冩皵鐢熸垚B锛庡浐鎽勪簩渚匡紝闃叉浜屼究澶辩C锛庡浐鎽勬按娑诧紝闃叉姘存恫娴佸けD锛庡浐鎽勭簿姘旓紝闃叉绮炬皵鏁eけE锛庢憚绾抽槼姘旓紝闃叉闃虫皵娴秺浜庝笂6銆佲€滃埄灏忎究鍗虫墍浠ュ疄澶т究鈥濈殑鐞嗚渚濇嵁鏄?br> A 锛庤偩鍙镐簩渚匡紝鏁呭埄灏忎究鍗冲彲浠ュ疄澶т究B锛庝腑姘斾笉瓒筹紝婧蹭究涓轰箣鍙橈紝鏁呬簩渚跨浉鍏?br> C 锛庢贰娓楀埄姘达紝鍒欒劸闃冲緱鍋ヨ€屽ぇ渚垮疄D锛庝簩渚夸箣婧愬潎鏉ヨ嚜灏忚偁鐨勬硨鍒竻娴?br> E锛庡埄灏忎究鐨勮嵂鐗╂湰韬叿鏈夋娉讳綔鐢?br> 7銆佷笅杩扮粡鑴夌殑寰杩囩▼涓紝鍝粍缁忚剦缁忚繃姘旇A锛庤冻灏戦槾涓庤冻澶槼B锛庢墜灏戦槼涓庤冻灏戦槼C锛庢墜闃虫槑涓庤冻闃虫槑D锛庤冻鍘ラ槾涓庤冻澶槼E锛庤冻闃虫槑涓庤冻灏戦槼8銆佸崄浜岀粡鑴夌殑鍒粶閮芥槸浠?br> A锛庤兏鑳岄儴鍒嗗嚭B锛庡ご闈㈤儴鍒嗗嚭C锛庡洓鑲㈣倶鑶濅互涓嬪垎鍑?br> D锛庡洓鑲㈣倶鑶濅互涓婂垎鍑?br> E锛庡洓鑲㈡湯绔垎鍑?br>9銆佸瘨閭嚧鐥咃紝鐥囪鑲綋灞堜几涓嶅埄锛屾槸鐢变簬A锛庡瘨涓洪槾閭紝鏄撲激闃虫皵B锛庡瘨瀹㈣倢琛紝鍗槼琚亸C锛庡瘨鎬у嚌婊烇紝鐥归樆缁忚剦D锛庡瘨鎬ф敹寮曪紝绛嬭剦瀛€?br> E锛庡瘨閭叆閲岋紝鐩翠腑涓夐槾10銆併€婄礌闂风敓姘旈€氬ぉ璁恒€嬫墍璇粹€滃懗杩囦簬鐢樷€濆垯A锛庤倽姘斾互娲ワ紝鑴炬皵涔冪粷B锛庡ぇ楠ㄦ皵鍔筹紝鐭倢锛屽績姘旀姂C锛庤劸姘斾笉婵★紝鑳冩皵涔冨帤D锛庡績姘斿枠婊★紝鑹查粦锛岃偩姘斾笉琛?br> E锛庣瓔鑴夋伯寮涳紝绮剧涔冨ぎ11銆併€婁复璇佹寚鍗楀尰妗堛€嬭鈥滃唴椋庘€濅骇鐢熶箣鏈虹悊涓?br> A锛庝綋鍐呮皵鏈轰箣閫嗕贡B锛庝綋鍐呴槼姘斾箣鍙樺姩C锛庝綋鍐呴槾琛€涔嬩笉瓒?br> D锛庝綋鍐呯瓔鑴変箣澶卞吇E锛庡懆韬粶鑴変箣澶辨俊12銆佲€滃疄鈥濈殑鐥呮満鍙樺寲鏈€鏍规湰鐨勬柟闈㈡槸A锛庨偑姘斾孩鐩?br> B锛庤剰鑵戝姛鑳戒孩鐩?br> C锛庢皵琛€鐦€婊炴槑鏄?br> D锛庢按娑茶串绉繃鐩?br> E锛庣棸娴婂婊炶繃鐩?br>13銆佲€滄晠姘寸梾鑰咃紝涓嬩负椹歌偪澶ц吂锛屼笂涓哄枠鍛间笉寰楀崸鈥濈殑鐥呮満鏄?br> A锛庤偩鐥強蹇冿紝姘存皵鍑屽績B锛庤劸鑲鹃槼铏氾紝姘存箍娉涙互C锛庤偤鑴炬皵鍖栧け鍙革紝娲ユ恫鍋滅НD锛庤偩鐥呭強鑲猴紝瀛愮梾鐘瘝E锛庤偩鐥呭強鑲濓紝姣嶇梾鍙婁簬14銆佲€滆瀵掍箣鑰岀儹鑰咃紝鍙栦箣闃粹€濓紝鏄寚A锛庨槼鐥呮不闃?br> B锛庨槾涓眰闃?br> C锛庡瘨鍥犲瘨鐢?br> D锛庣儹鑰呭瘨涔?br> E锛庣敤瀵掕繙瀵?br>15銆佽垖娣$櫧鑰岃嫈鐏伴粦锛屽共鐕ュ鍒猴紝鍒箣鍗冲噣锛屼富鐥呮槸A锛庢皵闃翠袱铏?br> B锛庢皵铏氱儹缁?br> C锛庤鐕ユ触鏋?br> D锛庣儹缁撴触浼?br> E锛庨槼铏氬瘨鐩?br>16銆佸皬鍎垮嚭鐜伴珮鐑紝闈㈤儴闈掔传锛屽挨浠ラ蓟鏌便€佷袱鐪夐棿鍙婂彛鍞囧洓鍛ㄤ负鐢氾紝寰€寰€灞炰簬A锛庤鐑榾婊?br> B锛庤偩闃磋€楃C锛庢皵婊炶鐦€D锛庡姩椋庡厛鍏?br> E锛庢箍鐑啅钂?br>17銆佸鐥呬汉闈㈣壊鐨勮瀵燂紝棣栧厛搴旀敞鎰忛壌鍒?br> A锛庝富鑹蹭笌瀹㈣壊B锛庡父鑹蹭笌鐥呰壊C锛庝富鑹蹭笌鐥呰壊D锛庡鑹蹭笌鐥呰壊E锛庡杽鑹蹭笌鎭惰壊18銆佸績姘旇櫄鐨勮〃鐜伴櫎蹇冩偢姘旂煭澶栵紝涓昏杩樻湁A锛庨潰鑹茶媿鐧?br> B锛庣湬鏅曞仴蹇?br> C锛庤兏闂锋睏鍑?br> D锛庤兏闂峰ご鐥?br> E锛庡け鐪犲姊?br>19銆併€婁笁鎸囩銆嬩竴涔︼紝涓轰綍浜烘墍钁?br> A锛庡紶浠嬪B锛庤春鍗囧钩C锛庡懆瀛︽捣D锛庡懆瀛﹂渾E锛庣綏娴?br>20銆佺棸娴婅挋钄藉績绐嶇殑绁炲織鏀瑰彉鐨勭壒鐐规槸A锛庣媯瑷€銆佽暗璇?br> B锛庣鏄忋€佺棿鍛?br> C锛庢偛浼ゆ鍝?br> D锛庣儲韬佷笉瀹?br> E锛庣枒铏戜笉瀹?br> 21銆佽█璇交杩熶綆寰紝娆茶█涓嶈兘澶嶈█锛屼负A锛庨敊璇?br> B锛庤暗璇?br> C锛庣嫭璇?br> D锛庡ず姘?br> E锛庨儜澹?br>22銆佷綇闄㈢梾妗堝簲褰撳湪鍏ラ櫌鍚庡灏戝皬鏃跺畬鎴?br> A锛?灏忔椂B锛?2灏忔椂C锛?4灏忔椂D锛?6灏忔椂E锛?8灏忔椂23銆佸瘨婀垮挸鍡界殑鐗圭偣鏄?br> A锛庡挸澹伴噸娴?br> B锛庡挸澹版竻鑴?br> C锛庡挸澹板鐘悹D锛庡挸澹颁綆寰?br> E锛庡挸澹扮揣闂?br>24銆佽姳鍓ヨ嫈涓荤梾涓?br> A锛庤劸鑳冩皵铏?br> B锛庤儍闃翠笉瓒?br> C锛庤儍涓儹鐩?br> D锛庤儍姘旈槾涓よ櫄E锛庤儍闃存灟绔?br>25銆佸ぇ渚垮厛骞插悗婧忥紝澶氬睘A锛庤劸姘旇櫄寮?br> B锛庤倽閮佷箻鑴?br> C锛庡懡闂ㄧ伀琛?br> D锛庢箍鐩涗激鑴?br> E锛庨婊炶偁鑳?br>26銆佽韩鐑笉鎵殑琛ㄧ幇锛屽鐢变簬A锛庤劸姘旇櫄鎹?br> B锛庨槾缁忛儊鐑?br> C锛庡鎰熼鐑?br> D锛庢箍閬忕儹浼?br> E锛庨槼鏄庤厬瀹?br>27銆佸噳鐕ヤ笌娓╃嚗鐨勫叡鍚岀棁鐘舵槸A锛庤剦娴暟B锛庤垖鐧借€屽共C锛庢湁姹?br> D锛庡挸鍡?br> E锛庡彛娓?br> 28銆佹垜鍥芥渶鏃╄杞芥彁鐐间箤澶寸⒈缁撴櫠鐨勬枃鐚槸A锛庛€婅倶鍚庢柟銆?br> B锛庛€婂懆鏄撳弬鍚屽銆?br> C锛庛€婇亾钘忋€?br> D锛庛€婄櫧鐚跨粡銆?br> E锛庛€婇綈姘戣鏈€?br>29銆佹郴涓嬭嵂涓湁鏁堟垚鍒嗕笉婧朵簬姘达紝瀹滀汉涓告暎鐨勮嵂鏄?br> A锛庤姃纭?br> B锛庣暘娉诲彾C锛庣伀楹讳粊D锛庣壍鐗涘瓙E锛庣敇閬?br>30銆佷笅鍒楀摢椤逛笉灞炰簬姘寸伀鍏卞埗娉?br> A锛庣叜B锛庤捀C锛庣倷D锛庢番E锛?img src="tu/0803/yjs/zy98.1.gif">31銆侀娆¤杞界鏇插姛鏁堢殑鍖昏嵂钁椾綔鏄?br> A锛庛€婂崈閲戞柟銆?br> B锛庛€婄鍐滄湰鑽夌粡銆?br> C锛庛€婃柊淇湰鑽夈€?br> D锛庛€婅嵂鎬ц銆?br> E锛庛€婇鐤楁湰鑽夈€?br>32銆佷笅鍒楄嵂涓櫎鍝」澶栧潎灞炲瘨鍑夎嵂鎬?br> A锛庡窛妤濆瓙B锛庨潚鏈ㄩC锛庢灣瀹?br> D锛庨潚鐨?br> E锛庨儊閲?br> 33銆佽ˉ姘斿吇闃淬€佹竻鐏敓娲ワ紝棣栭€?br> A锛庡北鑽?br> B锛庤タ娲嬪弬C锛庢矙鍙?br> D锛庡お瀛愬弬E锛庣巹鍙?br>34銆佸噳琛€涓嶇暀鐦€锛屾椿琛€涓嶅姩琛€锛屽張鑳介€€鏃犳睏楠ㄨ捀鐨勮嵂鏄?br> A锛庤丹鑺?br> B锛庣櫧钖?br> C锛庣敓鍦?br> D锛庝腹鐨?br> E锛庨儊閲?br>35銆佹棦鑳界椋庢箍銆侀€氱粡缁滐紝鍙堣兘闄嶅帇銆佽В姣掔殑鑽墿鏄?br> A锛庣嫭娲?br> B锛庣█鑾惰崏C锛庣粶鐭宠棨D锛庡繊鍐棨E锛庢瀵勭敓36銆佷笅鍒楀摢椤逛笉灞炰簬鈥滃崄鍏弽鈥濈殑鑽墿A锛庣敇鑽夊弽鐢橀亗B锛庝箤澶村弽璐濇瘝C锛庤棞鑺﹀弽鍗婂D锛庣敇鑽夊弽澶ф垷E锛庝箤澶村弽鐡滆拰37銆佷笅鍒楀摢缁勪笉瀹屽叏鏄埄鑳嗛€€榛勮嵂A锛庢爛瀛愩€侀粍鏌忋€佺Е鑹?br> B锛庡ぇ榛勩€侀緳鑳嗚崏銆佽嫤鍙?br> C锛庨儊閲戙€佽檸鏉栥€佺櫧椴滅毊D锛庡瀭鐩嗚崏銆佽尩闄堛€侀噾閽辫崏E锛庢煷鑳°€侀粍鑺┿€佸窛妤濆瓙38銆佽懌鑺﹀反鐨勫叆鑽儴浣嶆槸A锛庢灉瀹?br> B锛庢牴C锛庣瀛?br> D锛庡彾E锛庤姳39銆佷笅鍒楀摢椤逛笉灞炰簬娓呰倽鏄庣洰鐨勮嵂缁?br> A锛庢鍙躲€佽強鑺?br> B锛庨潚钁欏瓙銆佸瘑钂欒姳C锛庡鏋崏銆佸喅鏄庡瓙D锛庤敁鑽嗗瓙銆佽胺绮捐崏E锛庣唺鑳嗐€佸鏄庣爞40銆佷笅鍒楀摢椤逛笉鏄敇鑽夌殑褰掔粡A锛庤劸B锛庤偤C锛庤儍D锛庤倽E锛庡績41銆佺敇鍛宠嵂鐨勪綔鐢ㄦ槸A锛庤ˉ鐩娿€佸拰涓€佹鼎鐕?br> B锛庤ˉ鐩娿€佸拰涓€佸埄姘?br> C锛庤ˉ鐩娿€佸拰涓€佹俯闃?D锛庤ˉ鐩娿€佸拰涓€佺紦鎬?br> E锛庤ˉ鐩娿€佸拰涓€佹鍜?br>42銆佺帀濂崇厧鐨勭粍鎴愯嵂鐗╂槸A锛庣敓鍦般€佺巹鍙傘€侀害鍐€佺煡姣嶃€佺墰鑶?br> B锛庣啛鍦般€佺巹鍙傘€侀害鍐€佺煡姣嶃€佺墰鑶?br> C锛庣敓鍦般€佺啛鍦般€侀害鍐€佺煡姣嶃€佺墰鑶?br> D锛庣敓鍦般€佺啛鍦般€佺巹鍙傘€侀害鍐€佺煡姣?br> E锛庝互涓婇兘涓嶆槸43銆佷笅鍒楁柟鍓傦紝缁勬垚鑽墿涓惈鏈夊湴榛勭殑鏄?br> A锛庝竴璐厧B锛庤妽鑽堡C锛庡綊鑴炬堡D锛庡綋褰掕ˉ琛€姹?br> E锛庡綋褰掑洓閫嗘堡44銆佷笅鍒楀悇椤逛腑锛屼笉灞炰簬楹诲瓙浠佷父缁勬垚鑽墿鐨勬槸A锛庢灣瀹?br> B锛庡帤鏈?br> C锛庡ぇ榛?br> D锛庡綋褰?br> E锛庤妽鑽?br>45銆佷節鍛崇緦娲绘堡鐨勫姛鐢ㄦ槸A锛庡彂姹楁暎瀵掞紝瀹滆偤骞冲枠B锛庡彂姹楄В琛紝娓呯儹闄ょ儲C锛庤В鑲屽彂琛紝璋冨拰钀ュ崼D锛庤В琛ㄨ牪楗紝姝㈠挸骞冲枠E锛庡彂姹楃婀匡紝鍏兼竻閲岀儹46銆佹俯缁忔堡鐨勫姛鐢ㄦ槸A锛庢俯缁忔暎瀵掞紝鍏昏绁涚榾B锛庢椿琛€绁涚榾锛屾俯缁忔鐥?br> C锛庢俯缁忔椿琛€锛岄€氱粶鑸掔瓔D锛庢俯缁忔鐥涳紝鐤忚倽閫氱粶E锛庝互涓婇兘涓嶆槸47銆侀粍鑺鏋濅簲鐗╂堡鐨勫姛鐢ㄦ槸A锛庣泭姘旂敓鑴夛紝娓╃粡鏁e瘨B锛庣泭姘旀俯缁忥紝鏁e瘨姝㈢棝C锛庣泭姘斿吇琛€锛屾俯缁忛€氳剦D锛庢俯缁忔暎瀵掞紝鍏昏閫氳剦E锛庣泭姘旀俯缁忥紝鍜岃閫氱椆48銆佸惔鑼辫惛姹ゃ€佸皬寤轰腑姹ゃ€佺悊涓父涓夋柟鍧囧叿鏈夌殑鍔熺敤鏄?br> A锛庢俯涓寲婀?br> B锛庢俯涓ˉ铏?br> C锛庢俯涓檷閫?br> D锛庡仴鑴炬娉?br> E锛庣紦鎬ユ鐥?br> 49銆佹柟鑽厤浼嶄腑瀵撯€滄竻閲戞不鏈ㄢ€濅箣涔夌殑鏄?br> A锛庢鑿婇ギB锛庢郴鐧芥暎C锛庡噳闅旀暎D锛庣練瑙掗挬钘ゆ堡E锛庨晣鑲濈唲椋庢堡50銆侀晣鑲濈唲椋庢堡涓皯浣愯尩闄堬紝鎰忓湪A锛庢竻娉勮倽鐑?br> B锛庣枏瑙h倽閮?br> C锛庣枏鑲濇硠鐑?br> D锛庢竻鐑埄婀?br> E锛庝互涓婇兘涓嶆槸51銆佽触姣掓暎涓厤浼嶅皯閲忎汉鍙傦紝鎰忓湪A锛庣泭姘旇ˉ铏?br> B锛庢壎姝g閭?br> C锛庣泭姘斿浐琛?br> D锛庝娇绁涢偑涓嶄激姝?br> E锛庝互涓婇兘涓嶆槸52銆佸線鏉ュ瘨鐑紝鑳歌儊鑻︽弧锛岄儊閮佸井鐑︼紝鍛曞悙涓嶆锛屽績涓嬫弧鐥涳紝澶т究涓嶈В锛岃垖鑻旈粍鍘氾紝鑴夊鸡鏈夊姏鑰咃紝娌诲疁閫夌敤A锛庡ぇ鎵挎皵姹?br> B锛庡皬鎵挎皵姹?br> C锛庡ぇ鏌磋儭姹?br> D锛庡皬鏌磋儭姹?br> E锛庤皟鑳冩壙姘旀堡53銆佹睏鍑烘伓椋庯紝闈㈣壊鍜g櫧锛岃垖娣¤嫈鐧斤紝鑴夋诞铏氳蒋鑰咃紝娌诲疁閫夌敤A锛庤ˉ涓泭姘旀堡B锛庢鏋濇堡C锛庣墶铔庢暎D锛庣帀灞忛鏁?br> E锛庝互涓婇兘涓嶉€傚疁54銆佹皵闃翠笉瓒筹紝鐥囪浣撳€︽皵鐭紝鍙f复澶氭睏锛岃垖鐕ュ捊骞诧紝鑴夎櫄缁嗚€咃紝娌诲疁閫夌敤A锛庣敓鑴夋暎B锛庢竻鏆戠泭姘旀堡C锛庡綋褰掕ˉ琛€姹?br> D锛庣鍙剁煶鑶忔堡E锛庣櫧铏庡姞浜哄弬姹?br>55銆佹偅鑰呰韩鐑紝寰伓椋庯紝姹楀嚭锛岃偄浣撻吀閲嶇柤鐥涳紝澶存槒鑳€鐥涳紝鍜冲椊鐥扮矘锛岄蓟娴佹祳娑曪紝鑳搁椃娉涘憰锛屽績鐑﹀彛娓达紝涓嶆澶氶ギ锛岃垖鑻旇杽榛勮€岃吇锛岃剦婵℃暟锛屾不瀹滈€夌敤A锛庤椏棣欐姘旀暎B锛庨摱缈樻暎C锛庡窛鑺庤尪璋冩暎D锛庣帀鏋腹E锛庢柊鍔犻钖烽ギ56銆佸摢閮ㄨ憲浣滄寚鍑衡€滆偤浣撳睘閲戯紝璀嫢閽熺劧銆傞挓闈炲彥涓嶉福锛岄瀵掓殤婀跨嚗鐏叚娣箣閭紝鑻ュ鍑讳箣鍒欓福锛涘姵娆叉儏蹇楋紝楗鐐欏崥涔嬬伀鑷唴鏀讳箣鍒欎害楦b€?br> A锛庛€婃櫙宀冲叏涔︺€?br> B锛庛€婃渤闂村叚涔︺€?br> C锛庛€婂唴澶栦激杈ㄦ儜璁恒€?br> D锛庛€婂尰瀛﹀績璇€?br> E锛庛€婂尰瀹楀繀璇汇€?br>57銆佸瘨鍝梾涔咃紝鍙戞椂鍠変腑鐥伴福濡傞季锛屽0浣庯紝姘旂煭涓嶈冻浠ユ伅锛屽挸鐥版竻绋€锛岄潰鑹茶媿鐧斤紝姹楀嚭鑲㈠喎锛岃垖娣$櫧锛岃剦娌夌粏鑰咃紝娌诲疁閫夌敤A锛庡皬闈掗緳姹?br> B锛庣传閲戜腹C锛庤嫃瀛愰檷姘旀堡D锛庡弬铔ゆ暎E锛庨噾鍖偩姘斾父58銆佷笅鍒楀摢椤逛笉鏄偤鑳€鍗遍噸鏃剁殑涓村簥琛ㄧ幇A锛庡績鎱屽姩鎮?br> B锛庨潰鍞囩传缁€C锛庤偄浣撴诞鑲?br> D锛庡挸鍚愯創琛€E锛庡棞鐫℃槒杩?br>59銆佽〃璇佽繃姹楋紝椋庣梾璇笅锛岀柈瀹惰姹楋紝鑷翠娇澶栭偑渚靛叆锛屾触娑茶€椾激锛岀瓔鑴夊け鍏伙紝鐨嗗彲鑷寸棄銆傛绉嶈娌昏嚧鐥夌殑鐞嗚濮嬩簬浣曚功A锛庛€婇粍甯濆唴缁忋€?br> B锛庛€婇噾鍖鐣ャ€?br> C锛庛€婅鐥呮簮鍊欒銆?br> D锛庛€婃櫙宀冲叏涔︺€?br> E锛庛€婂紶姘忓尰閫氥€?br>60銆佹不鐤楁皵鍘ュ疄璇佺殑鏈€浣虫柟鍓備负A锛庡洓纾ㄦ堡B锛庝簲纾ㄩギ瀛?br> C锛庡叚纾ㄦ堡D锛庨€嶉仴鏁?br> E锛庡ぇ涓冩皵姹?br> 61銆佸亸澶寸棝鐨勭梾鏈哄涓?br> A锛庤偩铏氱簿楂撲笉瓒?br> B锛庢皵琛€浜忚櫄锛屼笉鑽d簬鑴?br> C锛庡閭镜琚紝闃婚亸缁滈亾D锛庣榾琛€闃绘粸鑴戠粶E锛庤倽缁忛鐏笂鎵?br>62銆佺獊鐒舵槒浠嗭紝涓嶇渷浜轰簨锛屾棩鍚堝彛寮狅紝鎵嬫拻鑲㈠喎锛岃偄浣撹蒋鐦紝姹楀嚭鐢氬锛屼簩渚胯嚜閬楋紝鑴夊井娆茬粷鑰咃紝棣栭€?br> A锛庣嫭鍙傛堡B锛庡弬闄勬堡C锛庣敓鑴夋暎D锛庡洓鍛冲洖闃抽ギE锛庡弬闄勬堡鍚堢敓鑴夋暎63銆佽儊鐥涚殑杈ㄨ瘉瑕佺偣锛屽綋浠ヤ綍鑰呬负涓?br> A锛庤倽鑳?br> B锛庢皵琛€C锛庤櫄瀹?br> D锛庤〃閲?br> E锛庨槾闃?br>64銆侀槼榛勫垵璧疯琛ㄨ瘉鑰咃紝娌诲疁閫夌敤A锛庡皬鏌磋儭姹?br> B锛庣敇闇叉秷姣掍腹C锛庡ぇ鏌磋儭姹?br> D锛庨夯榛勮繛缈樿丹灏忚眴姹?br> E锛庝互涓婂潎涓嶉€傚疁65銆佹偅鑰呰吂澶у潥婊★紝鑴樿吂鎾戞弧锛岀儲鐑彛鑻︼紝娓翠笉娆查ギ锛屽皬渚胯丹娑╋紝澶т究绉樼粨鎴栨簭鍨紝鑸岃竟灏栫孩锛岃嫈榛勮吇锛岃剦寮︾粏婊戯紝娌诲疁棣栭€?br> A锛庡疄鑴鹃ギB锛庢粙姘存竻鑲濋ギC锛庝腑婊″垎娑堜父D锛庢湪棣欓『姘斾父E锛庤儍鑻撴堡66銆佹偅鑰呭績鎮革紝澶存檿涔忓姏锛岄潰鑹叉棤鍗庯紝绁炵柌鍊︽€狅紝鑸岃川娣$孩锛岃剦璞$粏寮憋紝娌荤枟鏈€浣虫柟鍓備负A锛庡ぉ鐜嬭ˉ蹇冧腹B锛庡畨绁炲畾蹇椾父C锛庡綊鑴炬堡D锛庢鏋濈敇鑽夐緳楠ㄧ墶铔庢堡鍔犲懗E锛庝汉鍙傚吇鑽f堡67銆佹偅鑰呮按鑲?0骞达紝鍙嶅鍙戜綔锛屾棩杞诲閲嶏紝涓嬭偄鑲跨敋锛岃叞鑶濋吀杞紝鐣忓瘨鑲㈠喎锛屽懠鍚告€ヤ績锛屽紶鍙f姮鑲╋紝鑸屾贰鑳栨湁榻跨棔锛岃剦娌夌粏鐢氾紝鏈€浣虫不娉曢櫎鍒╂按澶栵紝杩樺簲A锛庢俯鑲惧仴鑴?br> B锛庢粙闃村浐鑲?br> C锛庢俯鑲烘暎瀵?br> D锛庢俯闃冲寲鐦€E锛庢俯鑲剧撼姘?br>68銆佷互涓嬪摢椤逛笉鏄檭闂殑鐥呭洜鐥呮満A锛庤唨鑳辨箍鐑?br> B锛庤偤鐑鐩?br> C锛庡績鐏孩鐩?br> D锛庤倽閮佹皵婊?br> E锛庝腑姘斾笉瓒?br>69銆佸績鎮稿仴蹇橈紝澶辩湢澶氭ⅵ锛屽ご鏅曪紝涓ゆ棩骞叉订锛岃偄浣撻夯鏈紝鏈堢粡閲忓皯鑹叉贰锛岃垖璐ㄦ贰锛岃剦缁嗗急鑰呰瘉鍚?br> A 锛庡績鑴句袱铏?br> B锛庤倽闃翠笉瓒?br> C锛庡績鑲濊铏?br> D锛庤倽琛€涓嶈冻E锛庡績鑲句笉浜?br>70銆佹不鐤楃棸缁撹鐦€涔嬬樋鐥咃紝瀹滅敤浣曟硶A锛庣枏鑲濈悊姘旓紝娑堢棸绁涚榾B锛庣悊姘旇垝閮侊紝鍖栫棸娑堢樋C锛庣悊姘旀椿琛€锛屽寲鐥版秷鐦?br> D锛庡寲鐥版暎缁擄紝娲昏鍖栫榾E锛庢椿琛€鍖栫榾锛岀鐥版秷鐦?br>71銆佷笅鍒楀摢涓€椤逛笉鏄嚧鐥跨殑涓昏鍘熷洜A锛庡績鐏孩鐩涳紝姘寸伀涓嶆祹B锛庢箍鐑蹈娣紝姘旇涓嶈冻C锛庤偤鐑激娲ワ紝娲ユ恫涓嶅竷D锛庤劸鑳冧簭铏氾紝绮惧井涓嶈緭E锛庤倽鑲句簭鎹燂紝绛嬮珦涓嶈崳72銆佹偅鑰呭姵绱悗鍗宠浣庣儹宸?骞达紝杩戞潵姣忓彛涓婂崍浣庣儹锛屼即澶寸棝澶存檿锛屽€︽€犳棤鍔涳紝鑸屾贰钖勭櫧锛岃剦缁嗗急銆傝瘉灞?br> A锛庨槾铏?br> B锛庢皵铏?br> C锛庤鐦€D锛庨槼铏?br> E锛庤倽閮?br>B銆佸瀷棰?/b>A锛庡乏鑲惧彸鍛介棬璇?br> B锛庝袱鑲炬€诲彿鍛介棬璇?br> C锛庘€滀竷鑺備箣鏃侊紝涓湁灏忓績鈥濊D锛庘€滃懡闂ㄨ€咃紝鐩篃鈥濊E锛庡懡闂ㄤ负鈥滄按鐏箣瀹呪€濊73銆併€婇毦缁忋€嬪叧浜庡懡闂ㄧ殑璁虹偣鏄?br>74銆併€婂唴缁忋€嬪叧浜庡懡闂ㄧ殑璁虹偣鏄?br> A锛庡厓绁炰箣搴?br> B锛庣簿鏄庝箣搴?br> C锛庝腑绮句箣搴?br> D锛庤涔嬪簻E锛庡搴?br>75銆佷笁鐒︿负76銆佽剦涓?br> A锛庢埓鐪硷紝鍙嶆姌锛岀槢鐤?br> B锛庤€宠亱锛岀櫨鑺傜殕绾碉紝鐩櫒缁濈郴C锛庡彛鐩姩浣滐紝鍠勬儕濡勯潚D锛庤吂鑳€闂紝涓嶅緱鎭紝鍠勫櫕锛屽杽鍛?br> E锛庝腑鐑棇骞诧紝鍠勬汉蹇冪儲锛岃垖鍗峰嵉缂?br>77銆佽冻灏戦槼涔嬭剦缁堢粷锛屽彲瑙?br>78銆佽冻澶槾涔嬭剦缁堢粷锛屽彲瑙?br> A锛庤偩闃宠櫄琛?br> B锛庢箍閭洶鑴?br> C锛庤劸鑲鹃槼铏?br> D锛庡閭镜琚?br> E锛庤劸鑳冩箍鐑?br>79銆佸ご闈㈠厛鑲匡紝缁ц€屾尝鍙婂叏韬紝灏忎究鐭皯锛屽彂鐑伓椋庤€咃紝澶氬洜80銆佸叏韬按鑲匡紝鑲垮娍杈冪紦锛岃偄浣撳洶閲嶏紝鑴橀椃绾冲憜锛岃嫈鐧借吇鑰咃紝澶氬洜A锛庣潯鐪犻湶鐫?br> B锛庣灣浠佹暎澶?br> C锛庣灣浠佺缉灏?br> D锛庣洰绐犲唴闄?br> E锛庣洰绐犺偪81銆佽劸铏氾紝娓呴槼涓嶅崌锛屽彲瑙?br>82銆佺豢椋庡唴闅滐紝鍙A锛庡紑绐嶉啋绁烇紝娓呯儹姝㈢棝B锛庡紑绐嶈緹绉斤紝鍖栨祳姝㈢棝C锛庡紑绐嶉啋绁烇紝娲昏鏁g粨D锛庡紑绐嶅畞绁烇紝鍖栨箍鍜岃儍E锛庡紑绐嶈緹绉斤紝娓╂暎姝㈢棝83銆佽嫃鍚堥鐨勫姛鏁堟槸84銆佹鑴戠殑鍔熸晥鏄?br> A锛庣浉椤?br> B锛庣浉浣?br> C锛庣浉鐣?br> D锛庣浉鎭?br> E锛庣浉鍙?br>85銆佺煶鑶忛厤鐗涜啙灞炰簬86銆侀粍杩為厤灏忚尨棣欏睘浜?br> A锛庡钩鑲濇綔闃筹紝闀囬潤瀹夌锛屾敹鏁涘浐娑?br> B锛庡钩鑲濇綔闃筹紝鐔勯姝㈢棄锛屾敹鏁涘浐娑?br> C锛庡钩鑲濇綔闃筹紝杞潥鏁g粨锛屾敹鏁涘浐娑?br> D锛庡钩鑲濇綔闃筹紝闀囬潤瀹夌锛屽寲鐥拌蒋鍧?br> E 锛庢粙闃存綔闃筹紝闀囬潤瀹夌锛屽寲鐥拌蒋鍧?br>87銆佺墶铔庣殑鍔熸晥鏄?br>88銆侀緳楠ㄧ殑鍔熸晥鏄?br> A锛庤妽鑽€佸綋褰?br> B锛庡綋褰掋€佺敓鍦?br> C锛庣敓鍦般€佹湪閫?br> D锛庢湪閫氥€侀粍鑺?br> E锛庨粍鑺┿€佹爛瀛?br>89銆侀緳鑳嗘郴鑲濇堡涓庢竻鑳冩暎鐨勭粍鎴愯嵂鐗╀腑鍚?br>90銆侀緳鑳嗘郴鑲濇堡涓庡噳鑶堟暎鐨勭粍鎴愯嵂鐗╀腑鍚?br> A锛庢硠鐑郴缁?br> B锛庣牬鐦€娉荤儹C锛庢郴涓嬫敾绉?br> D锛庢郴鐑€愭按E锛庨€氫究娉荤伀91銆佸ぇ榛勫湪鍑夎唸鏁d腑鐨勭敤鎰忔槸92銆佸ぇ榛勫湪澶ч粍鐗′腹姹や腑鐨勭敤鎰忔槸A锛庡ぇ鏌磋儭姹?br> B锛庢郴蹇冩堡C锛庨粵铔ゆ暎D锛庨緳鑳嗘郴鑲濇堡E锛庢粙姘存竻鑲濋ギ93銆侀蓟琛勶紝鐩湬鑰抽福锛岀儲韬佹槗鎬掞紝涓ょ洰绾㈣丹鑰咃紝棣栭€?br>94銆佸悙琛€锛岃壊绾㈡垨绱殫锛屽彛鑻﹁儊鐥涳紝蹇冪儲鏄撴€掕€咃紝棣栭€?br> A锛庨粍鑺缓涓堡B锛庤ˉ姘旇繍鑴炬堡C锛庨檮瀛愮悊涓父D锛庨鐮傚叚鍚涘瓙涓?br> E锛庝竵棣欓€忚唸鏁?br> 95銆侀鍚庤剺鑵硅儉鐥涳紝鏈濋鏆悙锛屾毊椋熸湞鍚愯€咃紝棣栭€?br>96銆侀暱鏈熼ギ椋熷檸濉烇紝闈㈣壊鍜g櫧锛屽舰瀵掓皵鐭紝娉涘悙娓呮稁鑰咃紝棣栭€?br> A锛庣獊鐒朵粏鍊掞紝鏄忎笉鐭ヤ汉锛屽彛鍙舵稁娌紝涓ょ洰涓婅锛屽洓鑲㈡娊鎼愶紝閱掑悗澶存槒涔忓姏B锛庣獊鐒朵粏鍊掞紝鏄忎笉鐭ヤ汉锛屽懠鍚告皵绮楋紝鍥涜偄鍘ュ喎锛岀Щ鏃惰嫃閱掞紝閱掑悗濡傚父浜?br> C锛庨」鑳屽己鐩达紝瑙掑紦鍙嶅紶锛屽洓鑲㈡娊鎼愶紝鎴栬鏄忚糠D锛庣媯涔辨棤鐭ワ紝鍠ф壈涓嶅畞锛岃簛濡勬墦楠傦紝涓嶉涓嶇湢E锛庣簿绁炴姂閮侊紝娌夐粯鐥村憜锛岃鏃犱鸡娆★紝鍠滄€掓棤甯?br>97銆佺棲璇佺殑琛ㄧ幇涓?br>98銆佺櫕璇佺殑琛ㄧ幇涓?br>C銆佸瀷棰?/b>A锛庡績涓荤蹇?br> B锛庤劸涓昏繍鍖?br> C锛庝袱鑰呭潎鍙?br> D锛庝袱鑰呭潎涓嶅懙99銆佹€濊檻杩囧害鍒欏奖鍝?br>100銆佽倽鐤忔硠澶卞父鍒欏奖鍝?br> A锛庡翱閲忓鍔?br> B锛庡翱閲忓噺灏?br> C锛庝袱鑰呭潎鏈?br> D锛庝袱鑰呭潎鏃?br> 101銆佽偩鐨勮捀鑵炬皵鍖栧け甯稿彲瑙?br>102銆佽偤鐨勫鍙戣們闄嶅け甯稿彲瑙?br> A锛庝腑姘斾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