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脾论治艾滋病消化系疾病探析
艾滋病病感染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
艾滋病病感染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一种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的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影响胃、肠、肝、胆囊等器官的疾病。
近年来,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感染会对消化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艾滋病病感染与消化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
一、胃肠道感染与艾滋病1. 胃肠道感染的种类艾滋病病毒感染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感染。
胃肠道感染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包括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和真菌感染等。
2. 胃肠道感染的症状艾滋病病毒感染导致胃肠道感染时,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加重了患者的营养摄入不足和体重下降。
3. 预防和治疗措施针对艾滋病患者的胃肠道感染,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饮食上注意食品安全,及时监测病情并接受相关治疗是有效预防和控制胃肠道感染的关键。
二、肝病与艾滋病1. 肝病类型肝病是艾滋病患者的另一个常见并发症。
艾滋病病毒感染会导致患者肝脏疾病的多发性,并增加了肝脏炎症、肝硬化、肝癌等的风险。
2. 肝病的症状和影响艾滋病患者合并肝病时,常出现肝功能异常、黄疸、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导致肝功能衰竭。
此外,肝病对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产生负面影响,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风险。
3. 预防和治疗措施针对肝病的预防和治疗,艾滋病患者需要接受定期的肝功能检查,注意避免酒精和肝损伤相关的药物,同时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以改善肝脏健康状况。
三、胃肠道肿瘤与艾滋病1. 胃肠道肿瘤的发病风险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低下,使得他们对于胃肠道肿瘤的发病风险增加。
研究显示,艾滋病患者中胃肠道肿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特别是胃、直肠和肝胆管肿瘤。
中医治愈“艾滋病”之案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
中医治愈“艾滋病”之案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一、马光亚医案(中医治愈“艾滋病”之案例):吴某,男,38岁,居台湾彰化县福兴乡沿海路4段。
1996年一月二十四日初诊。
艾滋病已第三期,在林口某医院就医已两年余,致信马医师求治。
马医师持一个信念:中国医学历史悠久,学理自成体系,技能代代相传,有其特殊性,对艾滋病危害能够克服,他愿为此尽力。
症状:关节疼痛,腹中自觉积粪甚多,坚如石粒,排除夹有未消化菜叶食物;口中溃烂,背上红斑甚多;脉沉玄,重按无力,舌质淡嫩,苔白湿。
分析为风寒之邪外束,脾胃虚寒,消化功能衰退至极,艾滋病毒显现于外使然,服升阳益胃汤减黄连,处方如下:人参、黄芪、白术、陈皮、甘草、柴胡、羌活、独活、防风、半夏、茯苓、白芍、泽泻。
另服自制蟾酥丸:蟾酥、朱砂、雄黄、铜绿、枯矾、蜗牛、轻粉、麝香、胆矾、寒水石。
-----共研细末,水和为丸,如绿豆大,早晚三粒。
服方七付,关节疼痛减轻,消化功能没有进展,大便顽谷不化依旧。
只能起到解关节之寒,对脾胃之寒没有效果,改方附子理中汤加温散风寒之药,并另服蟾酥丸。
附子、人参、白术、炮姜、甘草、羌活、桂枝、防风、白芷。
服上方,肠胃寒邪减轻,大便渐正常,唯背上红斑、口中溃汤未退。
改用附子理中汤为主,合千金内托散为辅,再增益活血解毒之药,以温脾经之寒和内托散解艾滋病毒外显的红斑和溃汤。
附子、人参、白术、炮姜、肉桂、白芷、防风、黄芪、当归、白芍、桔梗、木香、山楂、厚朴。
蟾酥丸另服。
本方适证,患者每周来诊一次,咸用此方,有时因气候变化偶感时邪,方有增减,而主方始终不变。
病症慢慢减轻:消化正常,背上红斑先退,口中溃汤收敛较慢。
马医师加用艾灸,每次灸身柱穴三柱,功效显著。
自1月20日起,患者每日服药一剂,蟾酥丸十余粒,身体渐渐正常,体重增加,原先有的膀胱结石,也无意排出。
7月10日,患者背部突发带状疱疹,痛似火烧。
匆忙到某医院就诊。
主治医生认为死期已到,用药不会有效果,疱疹扩散,难逃过此关,必须住院。
从肝脾探析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情志的关系
ʌ理论探讨ɔ从肝脾探析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情志的关系❋段智璇1,翟立武2ә,谢有良2,杜㊀渐3ә(1.郑州西区中医院,河南㊀郑州㊀450001;2.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㊀郑州㊀450000;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㊀100700)㊀㊀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 )是指具有慢性消化不良症状,但其临床表现不能用器质性㊁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解释的一类疾病,中医认为病机以脾虚气滞㊁胃失和降为主,与情志因素关系密切㊂FD 发病可责之于肝脾协同作用失调㊂ 怒伤肝 思伤脾 ,抑郁多思㊁郁怒焦虑会引起肝气郁结㊁脾气受损,脾气不升㊁胃气不降则气机结滞郁于中焦,则见胃脘痞胀㊁食积腹胀等,气机郁滞于中焦,也易出现情志不舒等心理症状㊂若郁怒焦虑则肝气横逆,易乘脾土,多见嘈杂反酸㊁胸满㊁噎膈等;若所愿不遂㊁抑郁多思则肝气郁结㊁脾土凝滞㊁运化失司,多见腹脘胀满㊁纳呆食少等㊂医者在治疗该病时要重视忧虑郁怒等不良情志在该病发病转归中的作用,在辨证分型的同时考虑患者情志特征㊁选择相应治疗方案,并结合患者心理状况进行情志疏导,以提高疗效㊂㊀㊀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情志致病;肝郁脾虚㊀㊀中图分类号:R256.3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6-3250(2021)02-0212-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403501)- 喜胜忧 调节抑郁症患者负性认知偏向的神经机制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第十二批自主选题(Z0598)-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fNIRI)的 喜胜忧 干预抑郁症神经机制研究作者简介:段智璇(1991-),女,河南郑州人,住院医师,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与研究㊂ә通讯作者:翟立武(1966-),男,安徽宿州人,教授,从事运动康复学的教学与研究,Tel :130****4571,E-mail :zzgy1512@ ;杜㊀渐(1986-),男,甘肃华亭人,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从事中医心理学㊁情志相胜机理研究,Tel :010-********,E-mail :djtianlai@ ㊂㊀㊀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 )是指具有慢性消化不良症状,但其临床表现不能用器质性㊁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解释的一类疾病,其症状包括上腹痛㊁上腹灼热感㊁餐后饱胀不适和早饱等,常伴有上腹部胀气㊁恶心㊁呕吐及嗳气等症状[1]㊂根据其核心症状,该病属于中医学 痞满 胃脘痛 嘈杂 等范畴㊂国际通行罗马Ⅳ诊断标准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分为上腹痛综合征㊁餐后饱胀不适综合征2个亚型㊂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于2017年公布了新版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将上腹痛综合征定义为中医的 胃痛 ,餐后饱胀不适综合征定义为中医的 胃痞 [2]㊂随着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心理情志相关研究的开展,该病与抑郁㊁焦虑等心理问题共病已成为业界共识[3],其发病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也密切相关[4],而在临床用药中辅以抗抑郁㊁焦虑类西药及疏肝解郁类中药能提高疗效,减低复发率[5-6]㊂基于此,本文将试从中医病机着眼,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情志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㊂1㊀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学病因病机根据该病上腹痛㊁餐后饱胀不适㊁恶心等核心症状,其与中医学 痞满 胃脘痛 等关系密切㊂基于辨证分析与临床研究[7-8],该病的基本中医病机可归纳为脾虚气滞㊁胃失和降,其病位在胃,与肝脾两脏密切相关,主要病机为气虚㊁气郁㊁气滞㊁内湿等㊂病因多为外感六淫㊁饮食不节㊁情志失调等㊂患病之初常以食积㊁气滞㊁痰湿㊁寒凝等实证为主,若邪气久羁耗伤正气,可由实转虚,病程迁延则多见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若久郁化热可寒热互见,若久病入络则生瘀阻㊂早在‘素问㊃痹论篇“中有即有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的记载,指出饮食不节是消化相关疾病的主要原因㊂后世对此多有发挥,认为过饥过饱㊁过食肥腻生冷等不良饮食习惯可致中焦运化功能失调,引起脾胃升降失司,进而痰湿内蕴甚则气滞血瘀出现痞满之症㊂正如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说到: 有中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为痞者;有饮食痰积,不能化为痞者;有湿热太甚为痞者㊂[9] 也有医家发现情志因素与脾胃疾病存在密切关系㊂如李杲在‘脾胃论“中认为, 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 ,同时也指出: 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㊂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 [10],明确情志因素对脾胃病发生的重要作用㊂2㊀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肝脾的关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机及主要症状均与肝脾两脏气机失常关系密切㊂ 怒伤肝 思伤脾 ,情志与肝脾直接相关,探讨该病与情志的关系应主要从此两脏着眼㊂肝主疏泄,调节气机,如肝失疏泄㊁克脾犯胃㊁肝木克脾土,致中焦气机不通,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可致消化不良㊂正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212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㊀㊀㊀㊀㊀㊀2021年2月第27卷第2期February 2021Vol.27.No.2案“中明确指出: 肝为起病之源,胃为受病之所㊂[11] 而肝脾关系密切,肝气冲和则胃气顺降,如肝郁气滞则脾胃气机升降多有壅滞,故而 醒胃必先制肝 制木必先安土 ㊂肝为将军之官,与情志关系极为密切㊂如暴怒不解,或多思多虑,易致肝气不畅,失于疏泄㊂若日久不解则肝木克土,脾失健运,即表现为饮食受纳和降失调,故而情志失调可引发功能性消化不良,应主要责之于肝㊂脾主运化水液与水谷精微,喜燥恶湿,如运化失司则痰饮水湿内停,困遏脾气,致脾阳不振,胃脘胀满㊂‘素问㊃至真要大论篇“说: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㊂ ‘兰室秘藏“中论 中满腹胀 提及 脾湿有余,腹满食不化 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始受热中,末受寒中,皆由脾胃之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而致水谷聚而不散,故成胀满 [12]㊂脾与情志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因肝脾相关密切,易受情志波及;另一方面脾在志为思,思则气结,如思虑过度则气机结滞,引起中焦壅滞则易出现胃脘痞胀㊁不思饮食等症状㊂这也是焦虑忧郁等情志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关系密切的主要原因㊂3㊀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情志的关系3.1㊀临床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常伴有心理问题,症状与抑郁㊁焦虑等情绪密切相关㊂对于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给予适当心理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13]㊂有学者调查显示,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精神障碍共病率高达49.3%,患者表现为消化道症状的同时,往往伴有情感与行为功能失调,其焦虑和抑郁水平高,生活质量也较差[14]㊂近年研究也表明,不良情绪状态如焦虑㊁抑郁等可通过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改变胃电节律,最终影响胃动力及胃感觉功能,引发功能性消化不良,而患者如情绪波动大㊁工作压力大,或睡眠质量降低时更易发病[15]㊂脑肠轴相关研究显示,焦虑㊁抑郁情绪可影响血浆脑肠肽的分泌,引起胃肠道运动障碍及胃肠分泌功能紊乱[16];而脑功能异常也与肠道菌群改变存在一定关系,微生物能够通过神经㊁免疫㊁内分泌及代谢等多通路参与脑-肠轴调节,同时不合理饮食等导致微生态不稳定的因素也会制约脑-肠轴调节功能[17]㊂3.2㊀从肝脾探析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情志关系肝为将军之官,疏泄气机,与情志关系密切㊂脾胃为后天之本,主受纳运化㊂机体健康状态下,肝气冲和可促进气机调达㊁津液输布,有助于脾胃气机升降;而脾气健旺则气血生化有源,肝得濡养㊂而在病理状态下,若肝气郁滞会致脾失健运,多见纳呆腹胀等;若脾失健运亦可影响肝疏泄气机,导致木壅土郁[18]㊂肝脾这种协同作用的失调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转归过程中往往同时出现,故而情志与该病关系责之肝脾两脏㊂中医学历来重视 形神合一 的理论, 形为神之宅,神乃形之主 ,情志等精神因素失调会引发气机运行及脏腑功能紊乱,同时气血津液及脏腑等异常也常引发相应精神心理问题[19]㊂正如‘素问㊃阴阳应象大论篇“提到: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 怒伤肝 喜伤心 思伤脾 忧伤肺 恐伤肾 ㊂简而言之,脏腑机能与情志密切相关,反之情志亦可反作用于脏腑㊂以此阐发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情志关系,即可从情志异常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㊁肝脾机能紊乱引发情志症状两方面进行探讨㊂以消化功能而言,一方面长期或过度忧思郁怒,引发气机运行失常,其中气滞㊁气结较为常见,肝首当其冲受到影响,进而及脾波及胃脘,症见胀满㊁纳呆㊁恶心㊁反酸等症状,此即所谓 情志内伤㊁症见脾胃 ㊂另一方面肝脾脏腑功能失调,对应气机紊乱,即肝失疏泄㊁脾失运化,致中焦壅滞㊁气郁气滞,多见胃脘胀满疼痛等症状,伴随有叹息嗳气㊁情志不舒等心理症状㊂3.3㊀责之于肝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在志为怒,其疏泄功能与情志密切相关,而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肝脾两脏常有共病㊂这也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多见情志异常以及情志失调为本病病因的主要原因㊂如‘景岳全书“云: 若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者㊂[20] ‘类证治裁“云: 暴怒伤肝,气逆而痞者,舒其郁㊂[21] 如从临证病案所见,情志诱因不同,患者主要消化不良主症也各有特征㊂如以情志阴阳属性讨论,根据其激越或消沉表现,大略可分为愤怒焦虑及忧愁抑郁两类㊂如以愤怒焦虑等阳性情志异常为诱因,多见怒气不息㊁郁怒焦虑等,则肝气横逆易乘脾土,患者消化收纳异常多以嘈杂反酸㊁胸满噎膈等为主㊂若患者情志表现以忧愁抑郁等阴性情志异常为主,多见所愿不遂㊁抑郁多思则肝气郁结,致脾土凝滞,不能正常运化水谷,多表现为腹脘胀满㊁纳呆食少等症状㊂3.4㊀责之于脾脾在志为思, 思则气结 ,忧思日久则中焦气机壅滞,脾胃升降不利,脾气受损,运化不力,易见痞满,此为情志通过气机作用于脏腑㊂此外,脾失健运,饮食减少,而同时久思不解则暗耗心血;患者在外气血生化乏源,在内营血损耗,正气渐耗,致脾胃虚弱,中焦运化无力,形成恶性循环可进一步导致消化不良㊂简言之,多虑久思或思念不已易耗伤气阴,如思虑日久㊁不思饮食则气血化生无源㊂同时思虑过度㊁所思不遂则气机结滞㊁郁于中焦,脾气不升㊁胃气不降则见胃脘痞胀㊁食积腹胀等㊂4㊀结语功能性消化不良无器质性病变,以脾虚气滞㊁胃失和降为基本病机㊂其症状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㊂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均表3122021年2月第27卷第2期February2021Vol.27.No.2㊀㊀㊀㊀㊀㊀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明,情志与该病关系密切,其发病可责之肝脾协同作用失调,而情志与该病关系可从情志异常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脾机能紊乱引发情志症状等方面进行探讨㊂怒伤肝 思伤脾 ,不良情志会引起肝气郁结㊁脾气受损,而抑郁多思㊁郁怒焦虑也往往会影响肝脾功能㊂若气机郁滞于中焦,致胃失和降,出现胀满疼痛等主症,并伴有叹息嗳气㊁情志不舒等心理症状㊂同时,若情志诱因不同,核心症状也有所不同㊂若郁怒焦虑则多见嘈杂反酸㊁胸满噎膈等,若抑郁多思则多见腹脘胀满㊁纳呆食少等㊂在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时,要重视忧虑郁怒等不良情志在该病发病转归中的作用,在辨证分型的同时考虑患者情志特征选择相应治疗方案,或疏肝理气,或健脾和胃㊂此外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普遍精神压力较大,医者在治疗该病时,也应结合患者心理状况, 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 进行情志疏导,以提高疗效㊂参考文献:[1]㊀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16,36(4):217-229.[2]㊀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7,23(6):2595-2598.[3]㊀朱丽明,洪霞,方秀才,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精神心理障碍共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15,54(6):525-529.[4]㊀刘立芬,李稳,杨冬林,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心理㊁生活事件及生活质量的关联性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1):102-105.[5]㊀尹德菲.中药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Meta分析[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24-25.[6]㊀牛然,魏玮,孙晓红,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现代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7):109-112.[7]㊀王相东,杨帆,郭小青.功能性消化不良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10):1057-1058.[8]㊀刘晶,李峰,唐旭东,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及辨证标准的现代临床文献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5,10(1):56-59.[9]㊀朱震亨.丹溪心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37.[10]㊀李杲.脾胃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㊀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144.[12]㊀李杲.兰室秘藏[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13]㊀沈凤.精神心理因素对功能性和器质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及临床特点分析[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6,36(2):130-131. [14]㊀熊娜娜.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心理社会行为特点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7.[15]㊀陈世雄,黄仑峰,周莉,等.精神心理障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2):287-289.[16]㊀黄更珍,贺国斌,周晓晴,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脑肠肽及白介素6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7,10(2):127-130.[17]㊀田祖宏,聂勇战.肠道微生物与脑-肠轴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传染病信息,2016,29(5):302-307.[18]㊀忻巧娜,王邦才.从情志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J].中医学报,2018,33(7):1281-1284.[19]㊀杜渐,李黎,王昊,等.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中医心理学的心神感知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2):130-131.[20]㊀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281.[21]㊀林琴.类证治裁[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176.收稿日期:2020-04-20(上接第198页)的外在表现,所以其在‘金匮要略㊃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7]中创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和小建中汤治疗梦遗㊁梦交等 坏梦 病证㊂笔者认为张仲景二方以桂枝汤为基本方,以调和营卫为基础,治疗邪气客于阴器之梦遗梦交㊂在‘伤寒论㊃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8]创立竹叶石膏汤一方,虽未提及可治疗 迷梦 ,但其具体治则在于补气㊁生津㊁降气㊂且现代临床研究证明,竹叶石膏汤治疗坏梦有较好的临床效果[9],为后世治疗创立方药,提供思路㊂由于导致坏梦发生的因素很少单一而至,所以对于坏梦的治疗要求医者结合临床随证治之,调营卫,补气阴,整体论治㊂参考文献:[1]㊀许慎,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315.[2]㊀任其平.梦的本质的心理学解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30-33.[3]㊀庄周,郭象,陆德明.华南真经[M].北京:中国书店,2019:131.[4]㊀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80.[5]㊀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83.[6]㊀马莳.黄帝内经注证发微[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7:1034.[7]㊀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23.[8]㊀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4.[9]㊀岩崎勋,孔庆芳.竹叶石膏汤与恶梦多梦[J].江西中医药,1987,18(6):56.收稿日期:2020-06-11412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㊀㊀㊀㊀㊀㊀2021年2月第27卷第2期February2021Vol.27.No.2。
李振华脾胃学术思想诊治艾滋病临证体会
李振华脾胃学术思想诊治艾滋病临证体会张晓伟【摘要】The master of TCM professor Li Zhen-Hua presents the ideas "spleen easy to asthenia, stomach easy to stagnation and liver easy to depression" , with the ideas we diagnose and treat the HIV/AIDS patients in clinic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提出内伤杂痛“脾易虚,胃易滞,肝易郁”的脾胃学术思想,在临床工作中运用该学术思想诊治艾滋病患者取得良好疗效.【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018)010【总页数】2页(P1100-1101)【关键词】李振华;艾滋病;脾胃学术思想【作者】张晓伟【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郑州 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91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而致的以全身免疫系统进行性损害为特征的感染性疾病。
中医认为,本病[1,2]为感受疫毒之邪,邪毒内侵,耗气伤阴,机体脏腑功能受损,痰、湿、瘀、毒等病理产物纠结缠绵之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证。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悬壶桑梓60余载,长于温热病及内科杂病的治疗,尤擅脾胃疾患,屡起沉疴顽疾。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李振华提出内伤杂病“脾易虚,胃易滞,肝易郁”[3]的病机特点,治疗强调“健脾、和胃、疏肝”三法,临证根据病人不同病证灵活辨证施药,疗效颇佳,现将其脾胃学术思想在艾滋病诊治过程中的运用体会总结如下。
重视脾肾在艾滋病“治未病”思想中的指导作用
病潜 伏期 长 , 屈 冰 认 为本 病 的发 病 符合 “ 伏邪” 发 病
的特 征 与规律 。郭 选 贤等 根据 “ 一 病 自有 一 气 ” , 如 风温 病 的病 因是风 热邪气 , 春 温病 的病 因是 温热 病邪 , 湿温 病 的病 因是湿 热 病邪 等 , 认 为艾 滋 病 也 应该 有 它 自己独有 的病 因名 称 。
根据 上述 学者 对运用 中医艾滋 病 的认识 结合 当代
医学 艾滋 病病 因 , 传染途 径 , 笔者认 为正 虚是 疾病 发生
刘向阳 郭会 军
摘要 : 治未病是 中医防病治病保健的一个重要措施。历代医家对治未病又以下两层阐释, 即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在中医“ 治 未病” 思想的指导下, 对艾滋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无症状期从脾 胃 入手, 艾滋病期从肾入手, 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金代名医李东垣倡导“ 预防为主, 防重于治” 、 “ 内伤脾 胃, 百病由生” “ 肾为后天之本” 的学术观点, 强调艾滋病的防治以调理脾肾尤
重为 要。
关键 词 : 艾 滋病 ; 治未 病; 脾肾
d o i : 1 0.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3 . 1 0 . 0 1 9 文章编号 : 1 0 0 3 — 8 9 1 4( 2 0 1 3) 一 1 0 — 2 0 2 3 — 0 3
i m m u n o d e f i c i e n c v s y n d r o me , A I D S) , 是 由 艾 滋 病 病 毒
3 . 1 未病 先 防
艾滋病的消化系统表现与治疗
艾滋病地消化系统表现与治疗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造成地一种以免疫系统地缺陷导致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为主要表现地致命性地慢性传染病.由于它至今尚无有效地治疗方法,因此世界上艾滋病地患者数及死亡数正在逐年上升.艾滋病潜伏期较长,可达年,感染后可经过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非特异性症状期,最后发生各种严重地机会性感染及肿瘤,导致死亡.艾滋病地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涉及全身各个系统,但艾滋病患者中约有以上会出现消化系统地病变,它涉及胃肠道地各个部分及肝胆胰,其中大多数出现一个或多个地明显症状.据统计,地艾滋病病人会出现慢性腹泻,现认为与感染本身有关,造成病人机会性感染地原虫,病毒,细菌,真菌等种类繁多.并且研究发现这些病原地感染不仅与病人地行为有关,而且还与患者所处地地理环境因素有关,在发展中国家,阳性地病人腹泻地发生率较发达国家高,可达.这可能与水源或食物传播地病原体有关.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病因(一)感染主要是机会性感染,机会性感染是指条件性病原体感染,即有些条件性病原体存在于正常健康人体内,通常不致发病,然而在感染地晚期,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给这些条件性病原体提供了一个发病机会,从而引起从口腔到肛门地各类病变及其相应症状,这些病原体包括原虫、细菌、真菌和病毒.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原虫感染造成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地原虫主要有卡氏肺孢子虫,鼠弓形体,蓝(白)氏贾第虫,隐孢子虫,等孢子球虫,小孢子虫,贾第鞭毛虫及溶组织阿米巴等,除了卡氏肺孢子虫和鼠弓形体外都可引起消化道地症状,以不同地腹泻为主要地表现.隐孢子球虫病是最近多年才确认能够引起人类发病地病原体.对于一些为动物服务地人员中,被隐孢子球虫感染可引起一种自限性腹泻.在免疫功能低下地病人,该病通过口腔消化道传播,隐孢子球虫寄生在小肠绒毛地刷状缘,引起外源性营养物质吸收不良和内源性营养物质丢失.有报道说艾滋病腹泻地病因中隐孢子虫感染占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细菌感染常见地病原体有鸟型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沙门菌属,弯曲菌属等.鸟型分枝杆菌感染病变多在小肠和直肠,也可见于结肠.结核杆菌由于艾滋病地出现其发病率重又上升,据统计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地人又感染了结核病菌之后,其结核病发病率较阴性者高倍.促使结核病发病,是因为可使早已感染结核菌地人和原已稳定地内源病灶再度活跃起来.由于感染地病人机体抵抗力弱,容易再感染结核菌,并很快发病和恶化.艾滋病患者易反复罹患沙门菌属感染,感染率高于正常人群地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真菌感染造成艾滋病患者消化道症状地真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念珠菌感染是机会真菌症中最常见地一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病毒感染常见地病毒有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乳头多瘤空泡病毒(),病毒()等.巨细胞病毒是一种很常见地病毒.地成年人已与该病毒接触并正在人体内生长同时人体对其产生抗体.大多数艾滋病患者将可能再次被巨细胞病毒感染,并常出现病毒血症.很多成年人都接触过疱疹病毒,并在体内潜伏着这种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引起唇部、外生殖器及肛周地损害.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肿瘤艾滋病基于免疫功能缺陷导致肿瘤发生已成为主要地致死原因之一.恶性肿瘤是艾滋病常见地并发病,往往与条件性感染同时出现,也可以单独存在.肿瘤地发生和机体免疫功能破坏直接相关,但可能不是唯一地原因.当感染者出现细胞淋巴瘤时与病毒感染有关,并不能直接引起肿瘤,因在肿瘤细胞内并不能证明有病毒序列存在艾滋病患者中.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消化系统表现艾滋病患者由于其免疫力地缺陷而导致多种复杂地临床症状,消化系统地表现主要为消化系统地感染、肿瘤地发生.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地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多数患者出现持续发热,持续体重下降和持续腹泻地“三持续”现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腹泻:肝脏肿大:(三)肿瘤艾滋病基于免疫功能缺陷导致肿瘤发生已成为主要地致死原因之一.艾滋病患者中,常见地消化系肿瘤为肉瘤和淋巴瘤.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肉瘤肉瘤是艾滋病恶性肿瘤地代表病种,于年由首先报道,他根据例患者地观察结果,描述了它地临床特点:皮肤特发性,多发性,色素性肉瘤.认为是非洲大陆赤道地区一种地方多发病,在当地地理条件下,主要侵犯中老年男性,在四肢发生多数地大小不同地结节,后人称此病为肉瘤.泛发性地肉瘤可累及胃肠道,在对艾滋病病例地尸检报告中发现胃肠道地肉瘤地检出率可达—,伴或不伴皮肤或淋巴结地肉瘤.一般肉瘤成多发型,数量较多,但瘤体直径较小,故多数患者无明显地临床症状.但肉瘤引起地肠道粘膜地溃疡有可能会引起消化道地大出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淋巴瘤感染出现非何杰金淋巴瘤是诊断地一个指标.胃肠道非何杰金淋巴瘤地发生率据报道最高可达.胃肠道地淋巴瘤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于淋巴结肿大压迫导致地腹胀、腹疼、腹部肿块、肠梗阻、排便异常及消化道出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治疗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地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地药物和方法,但可预防.现在地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抗治疗:目前最常用地是叠氮胸苷、双脱氧肌苷和双脱氧胞苷等,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感染早期如联合使用上述药物则效果更好.但此类药物副作用非常大,有毒性,易耐药.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发明地联合药物疗法"鸡尾酒疗法"曾轰动一时,也确实起到有效地抗效果.但现在研究发现即使同时使用种甚至种药物也不能完全清除人体内地艾滋病病毒.相反,在体内潜伏一段时间后,病毒数量还可能大规模上升.目前在有些研究中已发现,某些中药或其成分在体外实验过程中能抑制,预计会有很好地应用前景.此外,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地专家与德国研究人员合作,已经在一种新型疫苗地动物实验中取得较好效果,现在正准备申请进行人体试验.此外,我国兽医病毒学家在多年前研制预防马传染性贫血地疫苗可能为艾滋病疫苗地开发提供新思路.抗艾滋病地疫苗可能是未来艾滋病地最有效治疗手段.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美国芝加哥召开地第届反转录病毒及机会性感染大会上,羟基脲被认为可能成为一种有效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且价廉地药物.研究者认为,羟基脲并不是直接杀死,而是能减少细胞内核苷地储量,从而抑制病毒地复制.羟基脲这种化合物特别善于引起淋巴系统中病毒地相关作用,使其对其它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更加敏感.有人认为认为羟基脲是一种适用于长期治疗艾滋病地药品,因为它不仅抑制被感染细胞地生长,还与其它抗药品有协同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免疫调节治疗:免疫调节药物主要有干扰素、白介素-、胸腺肽、香菇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都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感染和增强免疫调节地作用.其中白细胞介素—还可使患者淋巴细胞数增加,改善人体免疫功能.中国地一些中药,如香菇多糖、丹参、黄芪和甘草甜素等亦有调整免疫功能地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抗机会感染治疗:机会感染往往是艾滋病病人地重要死亡原因.所以,消除这些机会感染是治疗艾滋病病人地重要环节.有隐孢子虫肺炎时,可用螺旋霉素、戊烷脒或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来治疗,有口腔念珠菌感染时,可口服制霉菌素和二性霉素,全身性或肺部霉菌感染则可静脉注射二性霉素,合并弓状体病时,可口服磺胺嘧啶或乙胺嘧啶,如果合并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用无环鸟甙治疗.抗原虫药:如复方新诺明抗霉菌药,首选二性菌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肿瘤地治疗:艾滋病相关地肉瘤地治疗较传统地肉瘤困难,临床上可采取:①联合化疗如长春花碱(),春新碱(),足叶乙甙(,)及博来霉素,阿霉素等都对之有一定地疗效.②放射治疗,可缓解症状,也是对于晚期地肉瘤地一种较为可行地治疗手段.③局部液氮冷冻.④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异丙肌苷、胸腺素、白细胞介素等地使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对症治疗措施:针对艾滋病人出现地消化道症状给与相应地对症治疗,以避免在疾病地进程中因为并发症而导致地突然死亡.对口腔咽部,以及肛周地炎症溃疡可局部给与抗真菌药物.对于食管,胃地溃疡可在全身给与抗感染治疗地同时予以制酸及粘膜保护剂.对于长期慢性腹泻地病人还要给与全身地支持治疗,调整电解质地紊乱,适当地补充水分.对于因腹泻或肠道地炎症与肿瘤而导致地蛋白质丢失及营养不良则需给与必要地营养支持.此外消化道地大出血,及急性地肠梗阻症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与适当地手术处理.肝胆地症状主要根据肝功能地情况,给与消炎,抗菌,保肝利胆等治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参考文献潘国宗曹世植《现代胃肠病学》科学出版社年许国铭李石《现代消化病学》人民军医出版社年郑芝田《胃肠病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年, . . ,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 . , ,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 , ,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 . ' . ,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 ,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38例艾滋病患者消化系统表现的临床分析
艾滋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 消化系统是最常见累及 的系统 之一 。临床 医师接诊
消 化道 症 状 突 出 的患 者 时 , 对伴 随有 发 热 、 瘦 的患 者 应警 惕 艾 滋 病 可 能性 , 作 相 应 检 查 。 消 并
, + ”‘卜 。。 ’’— ’ ’ 。 。 ‘ +一 +
{床 临 研究{
+ -■ 一 + - + 一
[ 文章编号]17 -7 8 20 ) 1 040 6 37 6 (09 0 - 2 .3 0
3 8例 艾 滋 病 患 者 消 化 系 统 表 现 的 临 床 分 析
苏燕波 陈远 能 ,
混 有凝 块 4例 , 凡 他 试 验 阳性 5例 , 李 白细 胞 计数 增 高 3例 ; 腹
血清抗 一 人类免疫缺 陷病 毒 ( I 抗体初筛试 验及 广西疾病 H V) 预防控制 中心确认试验确诊 。诊 断符合 19 9 3年美 国疾病预 防
控 制 中心 ( D ) 定 的艾 滋 病 诊 断 标 准 , 有 消化 系统 疾 病 CC制 并 的临 床 表现 及 实 验室 、 器械 检 查 的 相 应 改 变 。
[ 摘要 ] 目的
( 西 医科 大 学 研 究生 学院 2 0 广 0 6级 1 ; 班 第一 附属 医N ,化 内科 , g 南宁市 5 0 2 ) 30 1
总结 3 8例艾滋病患者相关消化系统表现 的临床特点 , 以提高对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艾 滋病 的临床诊断。方 艾滋病相关消化
有 消化 系 统 损害 的 艾 滋病 患 者 的 临 床 特 点 , 提 高 对 消 化 道 症 以 状 为 首发 表 现 的艾 滋病 的 临床 诊 断 。
从脏腑辨证出发论治艾滋病
从脏腑辨证出发论治艾滋病标签:艾滋病;脏腑辨证;HIV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1~2]。
其潜伏期长,死亡率高,病情复杂而严重,被称为“超级癌症”、“世纪瘟疫”。
尽管西医学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但至今仍未找到治愈的方法[3]。
近年来中医药凭借其自身的理论体系,以及独特的辨证论治方法,丰富的方剂及药物,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艾滋病的治疗,日益受到国际医药学界的重视和关注,其在许多方面有着现代西方医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本文通过对艾滋病脏腑辨证论治的重要性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 从病因及疾病归属论证脏腑辨证艾滋病的发病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外感湿热疫毒:艾滋病病毒,既不同于普通的六淫邪气,又有别于传统温病学中的疠气,是一种兼夹湿、热、毒、疠等的传染性病邪,外感湿热疫毒所产生的病理变化包括两方面:①致卫气营血失常及脏腑功能逆乱,进而产生湿浊、火热痰湿、血瘀等中间病理产物,②致五脏气血阴阳虚衰、元气虚损,进一步导致各种毒邪侵犯和留恋、内陷,又促进各种中间病理产物的形成[4]。
二是情志内伤。
艾滋病大多是通过性接触、吸毒等感染而来,而由于社会法律、宗教道德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容易使患者产生紧张、忧郁、焦虑等情志变化,导致气机紊乱,气血暗耗,久之则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使病邪更容易侵入[5]。
肾藏精,为先天之本,古人认为肾精“施之则生人,留之则生身”,肾精足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部分患者房劳过度,以妄为常,以欲竭其精,造成精枯液耗,真气散失,所谓“至虚之处,便是留邪之所”,抗病能力下降,邪气乘虚而入,留而不去,遂发为病[6]。
由此可见疫毒之邪入侵人体是否发病不仅取决于毒邪强弱,更主要取决于人体“正气”的盛衰,正气虚损与否是疾病进展的关键[7]。
艾滋病患者不寐证从肝论治探讨
艾滋病患者不寐证从肝论治探讨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由于对疾病的恐惧、来自周围的不理解和歧视、担心对工作和婚姻家庭的影响及长期服药的担忧,情志严重失常,且持续时间较长;患者出现各种临床症状,不寐最为常见,情志失常是患者睡眠障碍的首要病因,不寐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用药与肝密切相关,从肝系藏象论治能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并给予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利于康复,利于艾滋病的防控工作。
标签:艾滋病;情志失常;不寐;从肝系论治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经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HIV主要侵犯、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甚至缺陷,最终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的特点[1]。
随着高效抗病毒治疗(HARRT)的开展,大量患者长期存活,其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为多方的关注的问题。
艾滋病患者由于其传播途径的特殊性,易产生不良心理反应:危机、焦虑和抑郁、社会交往能力退缩及自我封闭3个阶段,多表现为震惊、怀疑、恐惧、沮丧、逃避、愤怒、忧虑、性关系的改变、担忧生存预期、独自承担压力、内疚、耻辱感、隔离社会及自杀倾向等方面[2]。
面对众多、巨大的情绪压力及疾病压力,患者情志严重失常,且持续时间较长,与普通疾病患者情志表现差别较大。
在长期诊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临床工作中,发现众多患者情绪失常,长时间郁抑、烦躁易怒、胁肋胀痛、饮食减少,生活质量低下,而且有一个共同症状:失眠。
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体会到从肝论治不寐能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1艾滋病患者不寐病机探讨艾滋病患者病后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尤其以不寐最为常见,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症状轻重不等,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多梦等症[3]。
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性喜调达而恶抑郁。
肝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调畅气机,畅达情志,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2];《素问·举痛论》言:“百病生于气也”,即是针对情志所伤,影响气机的调畅而言,肝的疏泄功能具有调畅情志的作用,反之,在反复持久的情志异常情况下,亦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而导致肝气郁结,或升泄太过的病理变化,肝病的发生机理:肝气、肝阳失调导致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肝阳失调导致肝阴(血)虚亏、肝阳上亢、肝风内动[2]。
从脾肾论治艾滋病相关性腹泻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20 V ol.(12) No.6 -16- 中华医学·辨证施治从脾肾论治艾滋病相关性腹泻Treatment of aids-related diarrhea from the viewpoint of spleen and kidney朱柯颖1郭会军2*李鹏宇2袁君2王丹妮2姜琦1(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450003;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3)中图分类号:R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20)06-0016-03证型:AGB【摘要】艾滋病相关性腹泻(HIV/AIDS Related Diarrhea, HRD)是HIV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降低生存时间,该病病位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肠,涉及肺肝肾三脏,本文从脾肾入手论治艾滋病腹泻,以提高临床疗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
【关键词】艾滋病;腹泻;脾胃;肾【Abstract】AIDS cid-associated Diarrhea (HIV/AIDS Related Diarrhea, HRD) is a common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in HIV patients, seriously affect the patients life quality and reduce the survival time, mainly in the spleen and stomach and large intestine, the disease disease involving the lung and kidney three dirty, this article obtains from the spleen and kidney treatment AIDS Diarrhe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fully developing the superiority of th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eywords】AIDS; Diarrhea; Spleen and stomach; Kidneydoi:10.3969/j.issn.1674-7860.2020.06.007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ome,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攻击和杀伤CD4+T淋巴细胞,继人体免疫系统被蚕食,使机体丧失抵御能力,各种机会性感染的随之发生。
从脾论治艾滋病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是 感 染 人 类 免 疫 缺 陷 病 毒 (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引 起 的 慢 性 传 染 病 ,对 免 疫 系 统 进 行 攻 击 ,最 终 因 免 疫 系 统 损 伤 引发机会性感染。中医对其发病的研究从脏腑立论, 脾 作 为 核 心 脏 腑 ,对 该 病 的 发 生 及 进 展 过 程 有 着 重 要
(Laboratory of AID S, Affiliated H 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Xinjiang M edical U niversity, X injiang, Urumqi 8 3 0 0 0 0 , C hina) A b s tr a c t:Visceral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clinical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method. AIDS is caused by infection with an epidemic virus. The pathology of this disease is complex and m u lti-faceted, and treatm ent is difficult. In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TCM syndrome types and syndrome elem ents, we found that the spleen-centered syndrome of AIDS is dom inant. The spleen is the official of the warehouse and the foundation of acquired nature. Its main function is to transport and transform water and grains and m aintain the normal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the body. The spleen is the gu ard , and it can protect the body from external evil. The onset of AIDS is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pleen because the spleen’s protective function is im paired. At the same tim e , due to ‘‘ all diseases are caused by internal injury to the spleen and stom ach” , after the spleen is injured by the epidem ic poison, the em ergence of various symptoms. T herefore, in the treatm ent of A ID S, the pathogenesis of spleen and stomach damage should be closely follow ed, and the treatm en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p le en , or the spleen can be strengthened in the treatm ent process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K ey w o r d s :AID S;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visceral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preventive treatm ent of disease
探讨叙述艾滋病消化道的临床分析
探讨叙述艾滋病消化道的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3-06-27T17:52:53.233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冯运[导读] 对所有艾滋病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检查过程中取材行病理组织检查。
冯运广西梧州市藤县人民医院543300[摘要]目的:探究叙述艾滋病消化道临床特征,总结其医学价值,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09 年6 月—2012 年6 月内科收治的艾滋病患者20例,通过胃镜检查他们的消化道系统[1],记录并收集他们的消化道临床表现,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艾滋病患者临床表现大多为咽痛、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表现,并且伴有发热、皮疹、关节痛等[2]。
结论:总结艾滋病患者的消化道系统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指导医护人员诊断并且治疗艾滋病,值得推广。
关键词:艾滋病;消化道;临床表现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目前艾滋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大部分的HIV 感染阳性者都会出现消化道症状。
因此,探讨叙述艾滋病患者消化道系统的临床表现,在诊断和治疗艾滋病问题上显得尤为重要[3]。
本文通过选取我院2009 年6 月—2012 年6 月内科收治的20 例艾滋病患者,回顾分析了他们的消化道症状,总结了临床表现,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选取的20 例艾滋病患者中,男9 例,女11 例,年龄为24—42 岁,平均年龄为30 岁,经检测所有患者的抗体均呈阳性,病程为2 个月至4 年。
1.2 临床表现:20 例艾滋病患者中,主要是咽痛、吞咽出现困难者为5例,主要是恶心、呕吐者6例,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者9 例。
艾滋病患者的消化道表现与临床分析
艾滋病患者的消化道表现与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艾滋病患者在消化道方面的主要表现并进行临床分析,为其治疗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就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10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从相关数据显示,在所有患者中主要为农民或者是无职业青壮年男性,传播方式主要是性传播,常见症状有消瘦、纳差等,其次还有贫血与发热等情况。
经过相关检查发现患者结肠黏膜病变有80人,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为结核病有37人,消化道真菌感染有30例,混合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患者有41例。
结论:消化系统是艾滋病患者比较常见的病变部位,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提高借助患者消化系统方面的症状诊治艾滋病,更好的延长艾滋病的治疗时间,降低出现误诊与漏诊等方面情况的影响。
【关键词】艾滋病患者;消化道表现;临床分析艾滋病是因为艾滋病病毒造成的人体免疫缺陷,这一疾病最早是在美国发现,逐渐在世界范围之中获得了广泛的流传,临床主要症状为感染与恶性肿瘤,经常出现不可逆转的特殊免疫缺陷。
这一疾病在世界范围的传播越来越广,已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从相关数据显示,当前全世界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经超过了4千万人,并且每天都有将近2万人会感染艾滋病病毒,这一疾病在全世界各个地区都有出现,导致每天有将近1万人是因为这一疾病所造成死亡。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讲,这一疾病在多个省市都有出现,而且感染者会以40%的速度不断地递增。
艾滋病患者会出现非常多的合并症,其中最为常见的包括消化系统方面的情况,而且在治疗这一疾病的过程中,因为患者需要服用大量的药物,所以也会对其消化系统造成损伤。
伴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增多,通过了解以消化系统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对其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有关的医疗工作人员进一步的提高相关的治疗效果,借此降低这一疾病的感染率,本文就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了相关的总结与分析,现归纳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总结与分析,相关患者中的男性有63例,女性有37例,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消瘦、纳差等,其次还有贫血与发热等情况。
从肝脾论治胃食管返流病探析
从肝脾论治胃食管返流病探析马新英;杨明会【摘要】Putting emphasis on integrity and differentiating diseases and symptoms simultaneously,here we take characteristics of vicsera, conduction of meridian and collateral ,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etiology and mechanism of diseases into full consideration to argue the relationship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 TCM ) theme- of liver and spleen and modem western medical theory of gastro-esophagitis reflux disease ( GERD )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anti-reflux, etiology and mechanism of GERD.According to the TCM theory of liver and spleen, treatment based on differentiation of diseases makes therapy of GERD effective and available.%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注重整体观念,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从脏腑特点、经络循行、生理功能以及病因病机等方面,阐述了中医之"肝脾"与现代胃食管返流病在抗反流结构、致病原因、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和相似之处.认为肝脾功能正常与否是本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关键.并从临床实践出发,提出了以肝脾为中心的分型辨治方法,疗效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年(卷),期】2011(004)005【总页数】3页(P351-353)【关键词】胃食管返流病;肝;脾;辨证分型【作者】马新英;杨明会【作者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研究所;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3胃食管返流病(gastro-esophagitis reflux disease, GERD)是指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烧心、反酸等症状和/或食管炎。
艾滋病相关肝胆胰疾病47例分析
艾滋病相关肝胆胰疾病47例分析梁兵;黎明;吴照运【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索艾滋病相关肝胆胰疾病的发生率、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1000例共用针具静注海洛因4年以上者进行问诊,初筛出220例查HIV 抗体,在120例阳性者中做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载量、B超及肝功能检查等,继而选出符合艾滋病诊断标准、有肝胆胰症状及理化检查异常,CD4+T淋巴细胞≦400/微升,HIV载量≧400copies/毫升的47例作为观察对象,并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120例中有相关消化系统疾病者72例(60%),有肝、胆及胰腺疾病者47例(39.2%).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59.6%.结论本文艾滋病相关肝、胆、胰疾病发生率39.2%,病因主要为HIV直接损害、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及免疫病理损害.中西医结合抗HIV、调节免疫机能、抗机会性感染及对症治疗,可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期刊名称】《云南医药》【年(卷),期】2015(036)004【总页数】5页(P405-409)【关键词】艾滋病相关肝胆胰疾病;病因;临床表现;治疗【作者】梁兵;黎明;吴照运【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云南昆明650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云南昆明650032;云南省大板桥园艺场医院,云南昆明6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91消化系统是艾滋病最常累及的系统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50%-70%,本文艾滋病相关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率为60%(72/120例),相关肝、胆、胰疾病发生率为39.2%(47/120例)。
本研究目的是进一步探索艾滋病相关肝、胆及胰腺疾病的发生率、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47例皆男性、18~50岁;共用针具静注海洛因4年以上、且3月前已戒毒;无先天性及后天性非HIV导致的免疫缺陷;无原发性心、脑、肺、肾及血液系统疾病;发病前3个月内无长期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史;有相关肝胆胰疾病表现;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400/微升,HIV载量≧400拷贝/毫升。
基于“脾统四脏”辨治艾滋病
基于“脾统四脏”辨治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种造成严重危害的疾病,传染性强,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
目前人类无法彻底治愈艾滋病,仅能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
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于艾滋病也有着诸多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通过“脾统四脏”辨治艾滋病的思路来阐述中医药在艾滋病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脾统四脏”理论中医药认为,人体的功能和疾病发生都与脏腑有关。
脾是人体的运化之源,四脏则负责人体的生命活动。
脾通过消化吸收、运化转化以及气血生产,为四脏提供能量,才能正常工作。
因此,脾统四脏的理论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础之一。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系统毁灭而引起的病毒性疾病。
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受到极大的损害,机体的抵抗能力大大降低,易患各种感染和肿瘤。
因此,艾滋病治疗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思路由于艾滋病的发病机理是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因此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思路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调节脾胃功能,改善机体免疫力脾胃为人体的养生之本,调节脾胃功能可以促进身体的营养代谢和能量供给,改善人体免疫功能。
艾滋病患者由于身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影响,应该通过中医药的调理来改善。
适宜食用一些温补脾胃、清热解毒的中药材,如黄芪、人参、黄连等,可以促进营养吸收、气血生产,提高免疫功能。
2、调节肝胆功能,清热解毒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节人体的情绪和心理,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而肝胆与人体的免疫调节密切相关,肝胆功能异常会增加艾滋病患者的感染风险,因此调节肝胆功能是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重要手段。
适宜食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的中药材,如黄芩、连翘、青黛等,有助于清除体内的毒素和炎症,提高机体免疫力。
3、调节心肺功能,提高人体的气血运行能力心肺是人体的重要脏腑,调节心肺功能可以提高代谢率和免疫功能。
适宜食用一些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中药材,如何首乌、天冬、枸杞等,调节肾脏功能,提高人体的气血运行能力,缓解身体的疲劳和乏力症状,有助于提高机体防御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肝损伤 的发 病率 逐年 增 多,肝 病后 影 响其 疏泄 功能 ,
进而影 响脾 的运化和气 机 的升 降 ,因此 ,肝郁脾 虚 ,气
是肝虚 证 、湿 热 内蕴 证 和肝 郁 气 滞 证 等 。近 年 来 ,在 HⅣ 感染者 中,合并 HC V/ HB V感染 的人数 明显增 多 , 由此引起 的 肝 损 伤也 相 应 增 加 。丁莉 莎 等 对 湖 南 省 HI V患者合 并感 染 HB V / HC V现 状调 查 及风 险 因素 分
Hale Waihona Puke 1 从 肝 脾 论 治 的 理 论依 据
认 为 ,脾气虚损是艾 滋病发病 的重要病机 ,脾 为诸脏 之 枢 ,脾气健运 ,则脏腑 、经络 、四肢百骸等 均得以滋养 , 机体的生理 机能发挥 正常 ,正气充盈 ,抗病御 邪 的能力 就强 ,即 “ 四季脾旺不 受邪” 。张艳燕等盟 研 究认 为 ,无
文章编号 : 1 6 7 2 2 7 7 9 ( 2 0 1 3 ) 一 1 2 - 0 1 4 0 - 0 2
艾滋病患者普遍免疫力低下 ,多 同时感染 嗜肝病 毒 , 且长期使用高效抗病毒逆 转录疗法 ( H T) ,容易 出 现消化系疾病 ,如胁 痛 、黄疸 、鼓 胀 、泄泻 、胃痛等病 证 。笔者认为 ,这些疾病 均属于 肝脾失调 所引起 ,从 肝 脾论治艾滋病消化 系疾 病疗效 颇佳 ,且能 明显改善 患者 的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
在所 不 免 ” 。
染者 占 1 1 . 8 1 %。梁 红 霞 等 对 河 南 省 某 示 范 区 HI V / A I D S合 并 H B V / HC V感 染 者 的 调 查 发 现 :在 1 8 7例
HI V - 1 感染 者 中,H B s A g阳性 占 4 . 8 1 % ,抗一 H C V 阳性 占7 6 . 4 7 %。研究表 明 ,H I V/ H C V / H B V病 毒 的复 合感
则血运于诸经 ,人 静则 血 归 于肝 藏” 。肝 的生 理特 性是
升 、动 、散 ,肝又主疏 泄 ,这对 于气机 的疏 通 、畅达 和
升发至关重要 。《 血证论 ・ 脏腑病 机论》说 :“ 木之性 主 于疏泄 ,食气人 胃,全 赖肝木之 气 以疏泄 之 ,而水谷 乃 化 ;设肝之清 阳不升 ,则不能疏泄水谷 ,渗泄 中满 之证 ,
第 1 1 卷第 1 3期 ・总第 1 6 5期 2 0 1 3年 7月 ・ 上 半 月 刊
从肝脾 论治艾滋 病消化 系疾 病探析
孥
(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 医院,郑州 4 5 0 0 0 3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艾滋 病 消化 系 疾病 从 肝 脾 论 治 的机 理 。 方 法 通 过 中 医藏 象 理 论 、 相 关研 究 资料 和 典 型 病 例进 行 分 析 论 证 。 结 果 从 肝 脾 论 治 艾 滋 病 消 化 系疾 病 比较 切 合 临 床 实 际 ,值 得 进 一
脾居 中焦 ,在 五行属 土 ,喜 燥恶湿 ,主运 化 、升清
和统摄血液 。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 内经 》有
脾为 “ 中央土 ,以灌 四旁”之说 。 《 景岳全 书 ・ 卷 十七 》 说 :“ 五脏 中皆有脾气 ,而脾 胃中亦有五脏之气 ,此其互 为相使 …… ,故 善 治 脾 者 ,能调 五脏 ,即所 以治 脾 胃
症状 HI V感 染 者受 HI V 侵 袭 ,正 气 不 足 ,气 血 亏 虚 ,
脾失健运 ,治疗上应从 脾论治 ,以健脾 益气 、扶 正祛邪 为法 ,使正气存 内,邪不 可干 ,从而改善 患者 的生存质 量 ,延长无 症状期 时 间。李 洪娟 等通 过对 国内 1 5 8例 经卖 血途径感染艾 滋病 的研 究发现 ,脾 虚证 最多 ,其次
析 :9 7 4 例 HⅣ 感 染 者 中 ,HB s A g阳性 者 占 1 8 . 9 9 %,
 ̄- HC V 阳性者 占 6 1 . 2 9 %,HI V、H B V和 H C V三 重感
也” 。李 东 垣认 为 “ 内伤 脾 胃,百病 由生” ;肝 有藏 血 ,
调节血量 之功 ,正如王冰所说 :“ 肝 藏血 ,心行 之 ,人动
笔 者 认 为 ,肝 郁 脾 虚 , 气机 失调 是 艾 滋病 消化 系疾病 的 基 本 病 机 。 结 论 步探 讨 。 关 键 词 :艾 滋 病 ; 消化 道 系 疾病 ;肝 脾 d o i : 1 0 . 3 9 6 9 / i . i s s n . 1 6 7 2 - 2 7 7 9 . 2 0 "  ̄ 3 . 1 2 . 0 9 5
染 、久服抗病毒药物 以及 酗酒等 因素 ,均会增加 肝脏 的
损伤 ,由此引起 的慢性肝脏疾病也成 为 HI V感染者死 亡 的主要原 因之一 。如 P l l o t i 等 认为 H I V引起 的免疫 抑 制加速 了慢性丙 型肝炎 的进展 ,在低 c D 4 细胞计数 的患
者 中更 易出现 肝脏炎症 坏死和肝纤 维化 。近年来 ,艾 滋
脾气健运 ,化源充 足 ,则肝血得 养 ;若脾 失健运 ,或脾 不统血 ,失血过 多 ,均可 出现肝 阴 、肝血 亏虚之证 。若 肝木侮土 ,或土壅木郁 ,则致肝脾失调 ,气机升降失 常, 不能正常化生水谷 精微 ,他脏 得不到 滋养 ,就会 出现消 化 系疾病 。
2 艾滋病的发病 过程与肝脾的关 系
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说 ,保持 良好 的心 态是带 病延年 的一个重要方面 。部分患者在感染 HI V后 ,往往不能接 受现实 ,表现 出焦虑恼怒 、思虑过度 的状态 。焦 虑恼怒 易伤肝 ,思虑 过度则 伤脾 。肝喜条 达而恶抑郁 ,肝随脾
升 ,胆随 胃降,肝 木 疏 土 ,助其 运 化 之 功 ,脾 土 营 木 , 成其疏泄之用 。肝血有赖于脾所化生 的水谷精微 的充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