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地理一轮提升训练5 地球的结构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课下能力提升(五)地球的结构 湘教版必修1
课下能力提升(五) 地球的结构(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2题。
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④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的传播只能通过液体B.④和③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C.④和③传到①时,波速明显减小D.①②之间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2.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A.地幔和地壳 B.岩石圈和地壳 C.地幔和地核 D.地壳和地幔北京时间2015年7月28日5时41分,印度尼西亚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
据此回答3~4题。
3.本次地震发生在地球的( )A.岩石圈B.软流层C.下地幔 D.地核4.地震有时会引发海啸,地震和海啸对哪个圈层影响最小( )A.岩石圈 B.水圈 C.大气圈 D.生物圈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回答5~7题。
5.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6.图中M和N位于的地形区分别是( )A.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汾河谷地D.四川盆地、大别山区7.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处为(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面 D.软流层中部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回答8~10题。
8.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9.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10.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2015年9月14日当地时间9:43,日本南部九州地区阿苏山的一个火山口突然爆发,喷出的浓烟达2 000米。
完成11~12题。
2015届高考地理新一轮总复习真题重组集训(考情+趋势+真题+明确)自然地理 2-1 地球的圈层结构
【高考领航】2015届高考地理新一轮总复习真题重组集训(考情+趋势+真题+明确)自然地理 2-1 地球的圈层结构湘教版题组一地球的圈层结构(2011·全国文综)读下图,完成下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解析:选D。
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此处是岩浆的发源地,故选D项。
(2010·XX地理)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
回答下题。
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解析:选A。
这些蔓延的火山灰是岩浆喷出地表到大气中,之后经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
故迁移的起始圈层是大气圈,终了圈层是岩石圈。
正确选项为A。
题组二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1.(2012·XX文综)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解析:选C。
火山地貌的岩石构成主要是喷出岩,故A项错误;丹霞地貌是红色砂岩经流水侵蚀而成,而流纹岩属于岩浆岩,故B项错误;岩溶地貌是可溶性的沉积岩——石灰岩经流水作用而形成的,故C项正确;花岗岩常被风化成球状,故D项错误。
(2010·XX地理)地壳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形成了矿物,矿物组成了岩石。
回答2~3题。
2.大多数变质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 )A.表面有大量气孔B.具有明显层理构造C.含有动植物化石D.矿物颗粒定向排列解析:选D。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具有致密坚硬的特点。
表面有大量气孔的属于以玄武岩为代表的喷出岩,具有明显层理构造和含有动植物化石的为沉积岩。
【3年高考2年模拟】2015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地球的圈层结构练
【3年高考2年模拟】2015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地球的圈层结构选择题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
读图回答下题。
1.(2014浙江余姚中学质量检测,6,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在海洋中常常缺失B.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C.②是软流层D.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 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2012年8月6日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展开为期两年的火星探测任务。
据此并结合下表完成下面两题。
行星 距太阳 (地球=1) 质量 (地球=1) 体积 (地球=1) 表面平 均温度 自转 周期地球 1.00 1.00 1.00 22℃ 23小时56分 火星 1.52 0.11 0.15 -23℃24小时37分2.(2014浙江余姚中学第一次质量检测,1,2分)寻找有机物的存在是好奇号的主要任务之一。
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火星与地球相比( )A.有相近的距日距离和自转周期B.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相同成分的大气C.有相近的体积和质量D.有岩石、土壤和大量的液态水3.(2014浙江余姚中学第一次质量检测,2,2分)当成功降落至火星表面时,好奇号已经离开了( )自转周期轨道倾角大气压力(atm)甲行星42小时24°0.001乙行星20小时12°0.8丙行星12小时65° 1.2地球 24小时23.5° 1.08.(2013山东莱州一中,1)丙行星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为( )A.23.5°—90°B.25°—90°C.65°—90°D.67.5°—90°9.(2013山东莱州一中,2)甲、乙、丙三行星中,昼夜温度差别最大与最小的行星分别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丙、乙10.(2013山东莱州一中,15)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B.大陆地壳较薄,大洋地壳较厚C.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第二节地球的运动选择题2013年7月20日,我国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三颗小卫星。
地球的结构练习题
地球的结构练习题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由多个层次和结构组成。
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对于理解地球的形成和地质现象至关重要。
下面将通过练习题的形式,带大家深入了解地球的结构。
题目一:地球的层次结构请依次列出地球的内部层次结构,并简要描述每一层的特征和特点。
答案:1. 地壳: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厚度约为5-70千米。
地壳分为大洲壳和海洋壳,相对较薄。
2. 地幔:地球的中间层,厚度约为2,900千米。
地幔主要由硅酸盐矿物构成,温度和压力较高,在地幔中存在着流动的岩浆运动,与地壳有密切联系。
3. 外核:地球的液态层,厚度约为2,300千米。
外核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是地球磁场形成的主要来源。
4. 内核:地球的内部核心层,直径约为2,440千米。
内核主要由固态的铁和镍组成,温度和压力非常高,是地球内部最热的区域。
题目二:地球内部的热力构造请简要解释地球内部的热力构造以及其对地球表面地质现象的影响。
答案:地球内部的热力构造主要由地球的自身热量和地球内部运动产生。
地球的内部热力以及地幔对流造成的地壳板块移动,导致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质现象。
其中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地壳板块的形成与运动等。
地球内部的自身热量来自于地球的原始热量以及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生的热能。
地幔的岩浆运动和地壳板块的运动是由地球内部的热量不均匀分布产生的。
地壳板块的相互碰撞形成了地震带,而地壳板块的俯冲与分裂则导致了火山的喷发。
通过研究地球内部的热力构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质现象以及预测地震和火山活动。
题目三:地球的磁场解释地球磁场的形成原因并探讨其重要性。
答案:地球的磁场是地球内部运动产生的一个现象。
地球内部液态的外核中存在着流动的电流,这些电流产生了磁场。
外核电流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量,通过热对流的方式形成了液态外核中的环流电流。
地球磁场的重要性非常大。
首先,地球磁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地球免受太阳风暴和宇宙射线的伤害,维护了地球生命的存在。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地球的结构)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3)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高空,产生“极光”现象。 (4)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三) 地球的结构 [感性认知——试一试] 1.读图1填写相应内容,认识地球的内部圈层。
2.读图2填写下列内容,认识地球的外部圈层。
(2)运动特征同近向圆性性::绕绕日日公公转转方的向轨都道是形自状西近向似东圆形 共面 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4.将下列内容正确连线,认识地球的特殊性。
[理性归纳——记一记]
1.宇宙的三大特征 (1)物质性——由天体组成。 (2)运动性——天体相互吸引、绕转构成天体系统。 (3)层次性——天体系统是有层次的。
次图中的位置是
(A)
(2)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
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解析:第(1)题,天体系统的范围由小到大是:D地球和月球 构成C地月系,C和其他行星等构成B太阳系,比太阳系高一 级的是A银河系,所以据图判断A正确。第(2)题,日地距离影 响最大的是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地球表面的大气层是因为 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而存在的,所以C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1)A (2)C
考点一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考什么·怎么考]
1.(2017·潍坊检测)旅行者1号(Voyager 1)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 空探测器,于1977年9月5日发射。目前可能已经飞出太阳 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但至今为止只发现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素能-高效题组演练:1-1-2地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天体M可能是()①水星②火星③天王星④金星⑤木星⑥土星A.②⑥B.④⑤C.②③D.①④2.图中箭头显示了行星运动的()A.共面性B.同向性C.近圆性D.同质性3.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②没有坚硬的地表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④体积和质量很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第1题,天体介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故应为水星或金星。
第2题,图中两箭头表示M天体和地球的运动方向一致。
第3题,天体M距太阳比地球近,表面温度过高,不利于液态水的存在,同时天体M也不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答案:1.D 2.B 3.C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
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
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称为“绿色聚宝盆”。
据此回答4~5题。
4.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5.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地球内部解析:第4题,浅层地能主要存在于地表数百米内,在陆地地壳深度范围内。
第5题,浅层地能埋藏浅,主要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少量来自地球内部。
答案:4.A 5.A6.读地壳与地幔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E+D+C是_______,F+E+D+C是________,A+B+C合称________。
(2)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3)被认为是岩浆发源地的圈层是________层,在图中用字母________表示。
(4)莫霍界面是字母________表示的两层之间的界面,古登堡界面是字母________表示的两层之间的界面。
山东省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能力提升训练5 地球的结构
课时提升演练(五)地球的结构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的特征B.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C.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最中间的一层D.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2.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B.B所在的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C.A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D.E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3.结合下图(图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判断,下列关于上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波通过①②界面时,波速都有明显的变化B.在D、E两圈层,既能检测到横波、又能检测到纵波C.地震波通过①界面时,纵波速度增加、横波速度降低D.地球的内部、外部圈层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答案:1.D 2.C 3.A解析:第1题,地壳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最外侧的一层,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
第2题,图中的A圈层是大气圈,它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C圈层是地壳,它只是岩石圈的一部分;E圈层是地核,而岩浆来源于上地幔。
第3题,图中①②分别表示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不管是横波还是纵波,经过这两个界面时波速都会有明显的变化。
4.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地点是()A.A点B.B点C.C点D.D点答案:A解析:地壳的厚度与露出地表的部分高度呈正相关,陆地上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地震波从莫霍界面传播到测定点的时间越长。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5~6题。
5.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6.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答案:5.B 6.C解析:根据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特点结合图示,可知圈层①为地壳,其中海洋部分较薄,大陆部分较厚;圈层②为地幔,其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圈层③和④是地核,其中③为外核,可能由液态物质组成,④为内核,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五讲 地球的结构创新学案 必修1
第五讲地球的结构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考核要求必考加试知识体系预览1.地球的内部圈层①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的特点②岩石圈的范围ba2.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及特点b考点地球的内、外部圈层(必考)[考点梳理]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的特点(b)(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①地震波的分类B纵波: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波速较快A横波:只在固体中传播,波速较慢②特点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地震波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③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A为横波、B为纵波,两者在经过C莫霍面时明显加速;在经过D古登堡面时,A完全消失,B波速明显下降。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①地壳:位于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平均厚度约17千米。
其厚度变化规律是: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厚度越大;海拔越低,厚度越小。
②地幔:介于地壳与地核之间的圈层,其下界面在距地表2__900千米深处。
其上层物质具有固态特征。
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且自上而下铁、镁的含量逐渐增加。
③地核:位于古登堡面以下,可能是由极高温、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组成。
其中E为外核,横波不能传播,表明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F为内核,呈固态。
2.岩石圈的范围(a)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做岩石圈。
3.地球的外部圈层及特点(b)(1)大气圈①含义:包裹地球的气体层,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
②特点:随高度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
③上界:高度为2__000~3__000千米。
(2)水圈①状态: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②分类:按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3)生物圈①分布: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中。
②作用:由地壳、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共同组成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生物是这个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考点突破]地球的内部圈层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思维训练 1.5地球的结构 湘教版必修1
1.5地球的结构(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5×4=60分)读下面“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回答1~3题。
1.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2个B.3个C.4个D.5个2.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A.生物圈B.水圈C.岩石圈D.地壳3.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A.岩石B.瀑布C.花草树木D.大气1~3.解析第1题,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大气圈。
第2题,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属于水圈。
第3题,生物圈是自然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答案 1.C2.B3.C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4~6题。
4.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5.B圈层是一个( )A.不连续、有规则的圈层B.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连续、有规则的圈层D.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6.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0多米④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4~6.解析按距离地球表层由远到近,地球圈层可分为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其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即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
结合图示A、B、C及与大气圈的位置可判断A为生物圈,B为水圈,C为岩石圈;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中,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由于生物圈是生命存在的主要场所,故可称之为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答案 4.D5.B6.D7.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练
【优化探究】2015高考地理(人教新课标全国通用版)一轮复习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一、选择题2012年8月18日,以“瓜乡铜城·古韵伽师”为主题的中国·新疆第三届伽师瓜文化旅游节盛装开幕。
伽师瓜果肉丰厚、质细味美,被称为“中国瓜王”、“西域珍品”。
目前新疆具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还有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等。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地发展瓜果种植的共同区位优势是( )A.充足的光照B.丰沛的降水C.肥沃的土壤D.广阔的平原2.青藏高原发展农业生产与图中四地共同区位优势相同,其成因主要是( )A.地势高B.降水少C.纬度低D.白昼长【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瓜果种植的突出优势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第(2)题,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答案】(1)A (2)A3.下图是黄果树瀑布图,该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2个 B.3个C.4个 D.5个【解析】黄果树瀑布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个圈层。
【答案】 C(2011·海南高考)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
下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4-5问题。
4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5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植被少C.地势高 D.云雨少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光合有效辐射数值高,因此农业生产潜力大。
第5题,乙地位于河套平原,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甲地位于四川盆地,云雨天气和大雾天气较多,太阳辐射弱,因此乙地PAR值高于甲地。
答案4D5D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6~8题。
6.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的圈层结构限时规范特训 新人教版
【金版教程】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圈层结构限时规X特训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2012·XX高考改编]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读图回答第1题。
1. 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可能来自()A. 上地幔B. 下地幔C. 内核D. 外核解析: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火山喷发物来自这里。
答案:A读地球圈层结构图,回答2~3题。
2. 地震波自下而上通过c、d之间的界面后()A. 横波和纵波增速B. 横波和纵波都减速C. 横波加速、纵波减速D. 横波减速、纵波加速解析:受物质密度的影响,地震波自下而上通过c、d之间的界面——莫霍界面后,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减小了。
答案:B3. 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b表示的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故又叫岩石圈B. 水循环只在b所代表的水圈上运动C. a所代表的大气层,其底部的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D. 生物圈的核心部分是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下部和地壳的表面解析:a所代表的大气层,其底部的对流层能量主要来自地面,故该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答案:C地球的圈层可分为外部和内部圈层两个部分,外部和内部圈层共同以地心为圈层的中心,故又称为同心圈层。
读长白天池(西北坡)景观图片,回答4~5题。
4. 图片中反映出的圈层有()①大气圈②岩石圈③水圈④生物圈⑤地幔⑥地核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⑤解析:图片中有云、湖泊、岩石、植被,故反映出的圈层有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答案:A5. 长白山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来自于()A.地核B.地壳C.软流层D.岩石圈解析: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顶部,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之一。
故C选项正确。
答案:C读图,回答6~7题。
6. 岩石圈包括()A.地壳和地幔B.地壳和软流层之上C.地壳和水圈的一部分D.地壳、地幔和地核解析: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位于软流层之上。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分层练习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时分层集训(六) 地球的圈层结构(建议用时:40分钟)(第251页)A组跨越本科线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
读图,回答1~3题。
1.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B.横波在②层传播速度比③层快C.②是软流层D.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2.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A.莫霍面以上部分B.①②的全部和③的顶部C.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D.①②③的全部3.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大的地方是( )A.莫霍面附近B.上、下地幔之间C.古登堡面附近D.内、外核之间1.D 2.B 3.C[第1题,①层和②层位于莫霍面以上属于地壳。
第2题,岩石圈的范围是指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第3题,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大的地方在古登堡面附近,此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明显下降。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4~5题。
【2979002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①和②之间是古登堡界面C.在深约2 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D.地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5.某地地下3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会感到(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B.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颠簸C.P波,上下颠簸D.S波,左右摇摆4.C 5.C[第4题,由图可知,横波在到达液体处就消失了,纵波的传播速度也突然降低;①和②之间是莫霍界面;上地幔中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第5题,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因而三者都会感到纵波(P波),且上下颠簸。
](2018·昆明模拟)下图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6~7题。
6.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厚度自南向北增加B.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海拔最高C.断层分布的区域均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两地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7.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10 km处可以表示( )A.海平面B.莫霍面C.岩石圈底面D.古登堡面6.D7.B[第6题,两地相对高差是指海拔的差值;地壳厚度是莫霍面以上的高度,而不同地区的地壳厚度不同,则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1.4《地球的结构》(湘教版)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特点及划分依据。
2.了解地球外部圈层及其相互关系。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自主预习1.划分:科学家通过对①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②地壳、③地幔和④地核三个主要圈层。
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⑤莫霍面和⑥古登堡面。
2.地壳: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
地壳平均厚度约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⑧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可达⑨60~70千米。
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
3.地幔: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⑩地核之间的圈层。
地幔上层物质具有固态特征。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做⑪岩石圈,平均厚度为100~110千米。
⑫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4.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即古登堡面所包围的球体。
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
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⑬液态或熔融状态,一般认为地球内核呈⑭固态。
思考当某处发生地震时,附近有明显震感的城市中,街道上的行人与湖中船上的人的感觉是否一样,为什么?答案不一样。
处于街道上的行人首先感到地面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晃动,因为陆地上纵波、横波都能通过,且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处于行船上的人只能感到上下颠簸,因为水只有纵波能通过。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探索地球内部圈层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热点。
探索地球内部圈层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进入地球内部观察,虽然这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是不可行的。
假如你乘坐一辆既能耐高温高压,又能穿透坚硬岩石的微型汽车,正进行一次穿越地心的科学探险活动。
下图是“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假如汽车上的车载仪表和各种感应器记录下了沿途的见闻,那么:(1)地壳的组成物质主要是什么?(2)软流层是在上地幔上部还是上地幔顶部,为什么有人认为它是岩浆的发源地之一?(3)外核的物质状态是什么?为什么?答案(1)地壳的组成物质主要是岩石。
(2)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解题技巧 双基达标)自然地理 第五讲 地球的结构
第五讲地球的结构以景观图形式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2011·全国文综卷)读下图,完成下题。
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解析:地球的内部圈层从地表向内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
图中所展示的是火山喷发的情景,即该山为火山,是由火山喷发物堆积而形成的山,其矿物主要来自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
一般认为,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答案: D地球内部圈层部分的考查一般以选择题为主,分析时主要抓住以下几点:(1)地壳的厚度不均,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33千米;大洋地壳薄,平均厚度为7千米,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
(2)岩石圈不同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3)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成为岩石圈和其他圈层的分界线,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以景观图形式考查地球的外部圈层(2010·江苏地理卷)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
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意在考查考生对大气环流这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解题时要注意冰岛位于北极圈附近,该地附近有副极地低气压带;同时,冰岛位于欧洲的西北部,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必然受到西风的影响。
第(2)题,主要考查了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对自然界物质循环运动的理解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提升演练(五)
地球的结构
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的特征
B.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
C.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最中间的一层
D.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
2.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
B.B所在的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
C.A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
D.E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3.结合下图(图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判断,下列关于上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波通过①②界面时,波速都有明显的变化
B.在D、E两圈层,既能检测到横波、又能检测到纵波
C.地震波通过①界面时,纵波速度增加、横波速度降低
D.地球的内部、外部圈层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答案:1.D 2.C 3.A
解析:第1题,地壳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最外侧的一层,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
第2题,图中的A圈层是大气圈,它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C圈层是地壳,它只是岩石圈的一部分;E圈层是地核,而岩浆来源于上地幔。
第3题,图中①②分别表示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不管是横波还是纵波,经过这两个界面时波速都会有明显的变化。
4.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地点是()
A.A点B.B点
C.C点D.D点
答案:A
解析:地壳的厚度与露出地表的部分高度呈正相关,陆地上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地震波从莫霍界面传播到测定点的时间越长。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5~6题。
5.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B.②圈层
C.③圈层D.④圈层
6.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答案:5.B 6.C
解析:根据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特点结合图示,可知圈层①为地壳,其中海洋部分较薄,大陆部分较厚;圈层②为地幔,其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圈层③和④是地核,其中③为外核,可能由液态物质组成,④为内核,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2014·济南模拟)安徽黄山山体主要由垂直节理发育的花岗岩构成。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
黄山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
读猴子观海,回答7~8题。
7.构成黄山山体的花岗岩的成因类型是()
A.喷出型岩浆岩B.沉积岩
C.侵入型岩浆岩D.变质岩
8.形成“猴子观海”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形式是()
A.风化、侵蚀作用B.搬运作用
C.沉积作用 D.岩浆活动
答案:7.C8.A
解析:第7题,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的,属于侵入型岩浆岩。
第8题,花岗岩垂直节理发育,易受外力风化、侵蚀。
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某些有用的矿物富集形成了矿产。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9~11题。
9.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A.①②B.④⑤⑧
C.②④D.③⑥⑦⑨
10.图示各相关地质作用中,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
A.②B.③
C.⑦D.⑨
11.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变质岩能形成新的岩浆
答案:9.A10.B11.A
解析:第9题,煤炭是地质史上有机质被掩埋在地壳中并经过长期石化过程而形成的,与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无关。
第10题,大理岩是石灰岩(沉积岩)受热(与岩浆接触)变质而成的。
第11题,并不是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它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12~13题。
12.通常能找到化石的岩层是()
①花岗岩②石灰岩
③砾石层④页岩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13.“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情景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A.页岩地区B.砾石层地区
C.石灰岩地区D.花岗岩地区
答案:12.B13.C
解析:第12题,沉积岩中一般含有化石。
由图中褶皱与断层可看出二者都没有影响到砾石层,说明砾石层形成年代很晚,不可能形成化石。
第13题,诗句所描述情景为喀斯特地貌,多分布于石灰岩地区。
当地时间2012年4月24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熔岩滚滚。
埃特纳火山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为欧洲最高活火山。
图甲表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图乙为某种地貌景观照片。
读图,回答14~16题。
14.图甲中的序号可以表示意大利火山喷发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15.与图乙中地貌景观成因类似的地质作用是() A.②B.③
C.④D.⑤
16.山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理岩遇岩浆热液作用而形成的。
新疆南部是我国重要的山玉产区,图甲中能表示山玉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14.B15.B16.D
解析:第1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②表示岩浆的喷出,可以形成火山。
第15题,图乙中地貌景观为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山前冲积扇,图甲中③表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第16题,由山玉“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理岩遇岩浆热
液作用而形成的”可知,山玉属于变质岩,图甲中a为侵入型岩浆岩,b为喷出型岩浆岩,c为沉积岩,d为变质岩。
雁荡山为浙江省著名的旅游地,其中在不同时期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地层中发育的多级岩嶂、岩槛瀑布尤为独特。
下图为该类景观发育过程中的某三个阶段。
读图,回答17~18题。
17.构成该地景观的主要岩石是()
A.大理岩B.岩浆岩
C.沉积岩D.变质岩
18.该类景观的发育过程及主要内力作用是()
A.③②①地壳下沉B.②①③地壳下沉
C.②①③流水侵蚀D.②①③地壳抬升
答案:17.B18.D
解析:第17题,由题干可知形成该地景观的主要岩石为岩浆岩。
第18题,图示景观主要是由地壳抬升、河流侵蚀而形成的。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
读图,回答19~20题。
19.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①外力作用②地壳运动
③岩浆活动④变质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0.图中各类岩石形成的顺序由早到晚正确的是()
A.A、D、G、B、F B.B、E、D、A、F
C.G、B、A、E、D D.G、F、B、D、A
答案:19.C20.C
解析:第19题,图中有沉积岩,故有外力作用,①正确;岩层褶皱变形是由地壳水平运动所致,②正确;A、D为岩浆岩,
故有岩浆活动,③正确;E为变质岩,故有变质作用,④正确。
第20题,沉积岩地层下老上新,形成顺序G早B晚;岩浆穿透沉积地层G、B,形成岩浆岩A;变质岩E是岩层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的,在岩浆岩A形成之后,又有新的岩浆穿透变质岩形成岩浆岩D。
21.读北美地壳厚度等值线图(单位:千米),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世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________ 千米。
大陆地壳厚度与大洋地壳厚度有何差异?
(2)图中A处的地壳厚度为__________ ,B处地壳的厚度为__________。
(3)说出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
答案:(1)33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2)45~50千米30~35千米(3)西部、东部山地比较厚,中部较薄,大陆向大洋的过渡地区较薄。
解析:第(1)题,主要为所学基础知识,记住相关知识即可回答。
第(2)(3)题,根据相邻等值线之间闭合等值线区域的特征“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以判断出A处的地壳厚度介于45~50千米,B处的地壳厚度介于30~35千米,进一步可推断出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