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法硕考研-法理学简答题——古代法制的发展
中国古代法制的特点和发展
中国古代法制的特点和发展摘要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是人治型文化,在人治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类法治文化——它不是法治的,但却与法治存在类似之处,这就是法制型文化。
中国古代法制是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相伴的,是一个完善更新有所损益的过程,并且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过程中不断进益的新的人类文明特征,由于中国古代类法制文化存在根本缺陷及其他社会原因。
尽管如此,但它的人道主义精神涵括民商内容的立法,以及行政司法领域的特性,都对当今工具理性泛滥的西方、特别是对推进法治建设的中国,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礼法结合,一准乎礼与西方古代法律同宗教相生相伴不同,中国古代法制深受儒家学说和伦理纲常的影响。
其显著的特征是把维护“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礼教作为立法、司法的宗旨,要求法律“一准乎礼”。
礼的精神是亲亲、尊尊,即维护“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人伦关系。
礼起源于氏族社会的祭祀活动和习俗,礼法关系始终是中国古代法制的主题。
西汉初,引礼入律已开其端。
叔孙通制定朝仪制度,就吸收了周礼的朝觐之礼等礼制。
两汉时期,通过经义折狱、以经释律和引礼为法,儒家思想在法律领域中逐步取得了正统地位;皇亲贵戚和大臣犯罪奏请皇帝裁夺的“上请”制度、父子相隐的诉讼原则被广泛运用。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法制沿着礼法结合的道路不断完善的重要发展时期。
曹魏依照“尊尊、贵贵、亲亲”原则,首创“八议”入律。
西晋贯彻“尊卑、长幼、亲疏有别”原则,开创了依服制定刑罚的先例。
北魏加入了“存留养亲”和“官当”条目。
北齐为了强调“忠君”、“孝亲”原则,将“十恶”列为“名例”之首。
《唐律疏议》“一准乎礼”,成为封建律典的楷模。
宋代以后,各朝效法唐制,立法和司法都贯彻了“礼法结合”、“一准乎礼”的精神。
儒家礼教纲常对法律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法律充满了浓厚的伦理色彩。
礼教纲常被奉为立法和司法的指导思想,“明礼以导民”、“德主刑辅”、“明刑弼教”成为法制的基本原则。
法律硕士笔记重点详解之法制史
法律硕士笔记重点详解之法制史导论中国法制发展史概述一、中国早期法制二、战国以后的古代法制(封建法制时代)三、近现代法制第一章奴隶制法律制度第一节中国法的起源一、中国国家与法起源于夏朝公元前21世纪夏启建立夏王朝时,中国的国家和法律制度即正式形成。
中国国家和法起源于夏朝的建立,其主要依据在于:1.夏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世袭专制帝王。
2.夏已开始按地域划分统治区域。
这是国家产生依据3.夏朝已建立了完备的国家机器,包括军队、职官、监狱以及贡赋制度。
4.夏朝还形成了以国家强制力为直接后盾的法律制度。
二、中国国家与法起源的特点中国国家和法的形成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主要是:A氏族起源色彩B集权统治C与道德结合D刑事法规发达第二节法制指导思想一、夏、商法制指导思想神权法思想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法制指导思想(一)王权神授(二)天讨与天罚二、西周法制指导思想西周统治者修正了传统的神权政治学说,并确定了周王朝新的统治策略,(一)“以德配天”:“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要敬天、敬宗、保民。
(二)“明德慎罚”:实施德教,用刑宽缓,统治者把道德教化与刑罚镇压结合起来,形成了西周时期“礼”、“刑”结合的法制特色。
(三)“刑罚世轻世重”:是指应根据时世的变化来确定用刑的宽与严、轻与重,具体内容是“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
(四)西周法制指导思想的影响“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法制观的历史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为以“礼法结合”为特征的中国封建法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春秋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无占统治地位的指导思想,政治保守派从社会混乱不堪的现实出发,提出了新形势下的“礼治”路线,主张“为国以礼”,“以礼明是非”。
政治革新派则极力倡导“君臣上下贵贱皆以法”和“事断于法”坚决要求打破宗法的等级秩序与维护这种秩序的法律制度,试图创造新型的法制来取代奴隶社会的礼制。
第三节立法活动一、夏、商立法概况在夏、商两代,调节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除夏王、商王发布的各种命令以外,主要表现为不成文的习惯法。
法律硕士法制史简答题汇总
法硕考试需要记忆的法制史简答题1、为什么说我国法律起源于夏代。
答:中国国家和法起源于夏代,其主要依据在于:1.夏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世袭专制帝王。
2.夏已开始按地域划分统治区域。
夏启在夺取政权以后,进行了一系列征伐战争,并把所征服的地域划为“九州”,设“九牧”为九州的地方长官,开始形成新的国家行政区划。
3.夏朝已建立了完备的国家机器,包括军队、职官、监狱以及贡赋制度。
4.夏朝还形成了以国家强制力为直接后盾的法律制度。
2、简述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
(家道中落)答:1.浓厚的宗法氏族血缘色彩。
2.以家长制的集权统治为基本统治方式。
3.法律与道德相互结合,界限不清。
4.刑事法规相对发达,而民事法规相对落后。
礼与刑的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出礼入刑;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的概念:维护血缘宗法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以及言行规范的总称。
礼的内容:抽象的精神原则——亲亲尊尊;具体的礼仪形式——五礼(吉凶军宾嘉)。
周礼的性质和作用:礼作为一种积极的规范,已具备法的性质和作用。
1、具备法的基本特征: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强制性;2、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起着实际的调整作用。
3、简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答:“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中国古代法律中一项重要原则,源于《礼记•曲礼》,始于西周。
作为一项法律原则,“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所强调的是平民百姓与贵族官僚之间的不平等,强调官僚贵族的法律特权。
所谓“礼不下庶人”,说的是庶人以下“遽于事而不备物”,既忙于生产劳动,又不具备贵族的身份和礼所要求的物质条件,因而不可能按各级贵族的各种礼仪行事,这些礼也不是为他们设立的。
但这绝不意味着庶人可以不受礼的约束,因为礼所强调的是等级差别,天子有天子的礼,诸侯有诸侯的礼,不能僭越,任何越礼的行为都要受到惩罚,对庶人更是如此。
所谓“刑不上大夫”,原指大夫以上贵族犯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某些宽宥,在适用刑罚时享有某些特权,比如,对贵族一般不处以残损身体的肉刑(即肉刑不上大夫);必须处死者在郊外秘密执行;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等等。
中国法律史考研知识点归纳
中国法律史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法律史是考研法学专业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它记录了中国古代法律的演变过程以及对中国法律文化的影响。
学习中国法律史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法律制度的理解,还有助于我们掌握法学理论和实践。
本文将对中国法律史考研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商周时期的法律制度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发展的起点。
在商周时期,古代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法律制度,包括刑法、民法、婚姻法等。
商周时期法律的特点是以礼治法、重视乡约,礼法之争也是法律史上的重要内容。
二、秦代法律制度秦代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法律进行了大规模的统一和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制定了《律令》和《律历》两部法律典籍,对后世法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隋唐法律制度隋唐是中国法律史上的黄金时期,隋唐时期的法律制度相对健全,并有显著进步。
唐代的法律有许多影响深远的典籍,如《隋律》、《唐律》等。
此外,隋唐时期还涌现了众多有才华的法学家和法律思想家。
四、宋代法律制度宋代法律制度相对稳定,依然保持了隋唐时期的一些制度,并有所改进。
宋代的法律发展在刑法、民法、诉讼法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
宋代《大宋律例》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法律典籍之一。
五、元明清法律制度元明清时期,中国的法律制度逐渐趋于稳定,并开始与西方法律体系接触和交流。
元明时期的法律制度比较保守,清代的法律制度虽有一定程度的创新,但整体上仍然传承了明代的法律体系。
六、近代以来的法律发展近代以来,中国的法律发展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法律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与建设,涌现了众多法学家和法律思想家。
目前,中国的法律制度已经日渐完善,与国际接轨。
综上所述,中国法律史考研知识点的归纳包括商周时期的法律制度、秦代法律制度、隋唐法律制度、宋代法律制度、元明清法律制度以及近代以来的法律发展。
了解中国法律史的重要内容及其演变过程,对于考研法学专业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古代法律知识点总结
古代法律知识点总结导言自古以来,法律一直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古代法律体系在各个文明古国逐步完善,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古代法律虽然有所差异,但都包含了一些共同的基本知识点。
本文将对古代法律知识点进行总结,以期读者对古代法律有更深入的理解。
1. 古代法律的起源和基本概念古代法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产生。
在早期社会,人们为了协调社会关系和维护秩序假设了一系列规则和制度,这些规则和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了法律。
古代法律主要包括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各个方面,是古代社会的基本规范和制度。
2. 古代法律的特点古代法律相对于现代法律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例如宗教性、仪式性和权威性。
古代法律往往受当时宗教信仰的影响,法律规定和制度往往与宗教信仰紧密相连,而且具有极强的仪式性,执行时往往会经过庄重的仪式;此外,古代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往往依赖于王权或贵族的权威,法律具有极强的权威性。
3. 古代法律的发展历程在古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发展历程各不相同。
古代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国、希腊、罗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古代法律发展历程。
例如,古埃及法律以《汉谟拉比法典》为代表的美索不达米亚法律、古代印度的《摩拉》和《阿耆尼莫》、古代中国的《礼记》和《大戴礼记》等都体现了各自古代法律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轨迹。
4. 古代法律的法律制度和体系古代法律体系包含着丰富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
古代埃及的法律制度体现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古代印度的法律制度强调阶级地位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古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以封建制度和礼制为基础,形成了严密的封建法律体系。
而在希腊、罗马等国家,古代法律体系则以城邦法和论语法为主要特征。
5. 古代法律的法律思想和学说古代法律思想和学说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法律思想和学说。
例如,古代埃及法律思想强调王权的神圣性;古代印度法律思想则强调宗教和宗教教义对法律的影响;古代中国法律思想以儒家、道家和法家三大学说为代表,其中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学的历史期末重点总结
法学的历史期末重点总结一、古代法学的发展古代法学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
希腊的法学主要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对法律思想的影响,还有希腊城邦的法律制度的形成。
罗马法学是以罗马法典最为著名,通过罗马帝国的扩张和疆域的统一,罗马法被广泛应用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二、中世纪法学的兴起中世纪法学主要受到基督教教会的影响。
教会制定了《教会法典》,成为全欧洲最重要的法律文书。
此外,还有宗教学者托马斯·阿奎那对法律思想的贡献,他将哲学和神学与法律相结合,影响了中世纪法学的发展。
三、近代法学的形成近代法学是在欧洲启蒙运动的推动下形成的。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自由和法律平等,成为法学思想的重要基石。
众多法学家如蒙台奇埃、孟德斯鸠、霍布斯、洛克等提出了自己的法律思想,并对当时欧洲的法律体系进行了批判。
四、现代法学的发展与分支现代法学基于前人的经验和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主要有自然法学、实证法学、法律形式主义和法律实体主义等不同的学派和观点。
其中自然法学主张法律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和普遍道义;实证法学注重对法律实践的观察和研究;法律形式主义认为只关注法律的形式,而不关注法律实效;法律实体主义则认为法律应该关注实质而不是单纯的形式。
五、当代法学的发展趋势当代法学在不断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有着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法学正在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如法社会学、法心理学、法经济学等。
此外,法学还面临一些挑战,如全球化带来的法律多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法律运行方式的影响。
六、中国法学的发展中国法学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有诸子百家的法家思想。
中国传统法学主要有法律解释学派和法家学派。
近代以来,中国法学在接受西方法学思想的同时也保留了自身的特点,如民族法学和社会主义法学。
当代中国法学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面临了法治建设和人权保障等一系列重大的问题与挑战。
七、法学研究方法的演变法学的研究方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演变。
法考和法硕的法制史
法考和法硕的法制史一、引言法制史是法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它研究了法律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对于法考和法硕考生来说,掌握法制史的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和应试能力,还可以加深对法律制度的理解和运用。
本文将从概念、历史演变、法制史对法考和法硕的重要性等方面,对法制史进行全面、详细、深入地探讨。
二、概念解析2.1 法制史法制史是研究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和法律思想的发展的学科,它探究了法律制度的起源、发展、变革和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研究法制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律制度是如何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下的法律体系。
2.2 法考和法硕法考是指司法考试,是中国国家司法部主管的全国性考试。
法考是法律从业者的必经之路,合格后才能取得律师、法官等从业资格。
法硕则是法学硕士研究生的简称,是深入学习法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一个阶段。
三、历史演变3.1 古代法制史古代法制史起源于远古时期的部落社会,当时的法律制度以习惯法为主。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法律制度逐渐趋于完善,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法典和制度,如《汉律》、《宋律》等。
这些法典和制度对中国古代法制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2 近代法制史近代法制史主要指中国自19世纪以来的法律发展史。
这一时期,中国法律制度受到了西方法律文明的影响,先后出现了平民法、商法、刑法等一系列现代法律制度。
近代法制史是中国法律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理解当代中国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3.3 当代法制史当代法制史主要涉及中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的法律制度演变。
建国后,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
这些法律对中国法制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为中国法律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法制史对法考和法硕的重要性4.1 提高学习和应试能力通过学习法制史,可以加深对法律历史演变和法律思想发展的理解,提高法律从业者的学习和应试能力。
法律考试中常常涉及到相关法律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熟悉法制史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中国法律史考研知识点总结
中国法律史考研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法律的发展历程1. 夏商周三代法律的发展夏代,以宗法制为主要特征,通过宗法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以确保社会稳定。
商代,已出现初步的刑罚制度和司法制度。
周代,以"封建地主"和"天职大王"为主,建立了一套“三公九卿”的制度,制定出现了一些刑法和刑具。
2. 秦汉法律的发展秦朝统一前期,制定了一套严苛的法律,在统一后期逐渐弱化。
汉代制定了一些重要的法典,如《汉律》和《盐铁律令》,在司法制度上有了较为完善的规划。
3. 魏晋南北朝法律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主要以著作家编著的法律文献和官员的案例解析为主要内容,法律起着发展和完善的作用。
4. 唐宋法律的发展唐宋时期法律有了更加完善的制度,宋代有了更多的法律文献和案例,宋律对罪犯的处分和刑具等细节都有详细规定。
5. 元明清法律的承袭和发展元明清时期,法律依旧承袭和发展了前代法律,有《大元律》、《大明律》和《大清律》等重要法典相继问世,对民事、刑事、官制、婚姻家庭等方面都有了相当详细的规定。
二、古代法律的体制1. 宗族法制夏商周时期,以宗族法制为主要制度,通过宗族对成员进行约束和控制,保障社会秩序和家族利益的继承。
2. 地方法制在一些地方,有自己特殊的司法制度和刑事制度,比如刑门制和各地规定的一些刑罚决断制度等。
3. 君权法制在中国古代,君权法制占据了主导地位,即以君权为核心的统治制度,法律权利通常掌握在朝廷和皇帝手中。
4. 官制法制官制法制在中国古代司法制度中起着重要作用,官员的权利和义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律的实施和发展。
三、古代法律的功能1. 统治和管理古代法律作为一种规范行为的工具,主要功能是用以统治和管理社会生活,那么具有一定的管制和规范作用。
2. 维护秩序古代法律能够通过规范的制裁和约束手段,及时阻止和制止一些犯罪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3. 保护权益古代法律还能通过制定规则和限制条款,保护弱势群体和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法制史期末总结
法制史期末总结法制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历史阶段中法律制度发展和演变的学问,其研究对象包括法律形式、法律制度以及法律思想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各个时期的法律制度和思想发展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到法律制度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和意义,对于今天的法制建设也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下面就本次法制史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
一、古代法制的发展古代法制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东方法制和古代西方法制。
古代东方法制以中国、印度和巴比伦等地为代表,主要特点是法治与儒家思想相结合,以重视德行教化为核心理念;古代西方法制则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为代表,主要特点是法制的理性化和世俗化,法治与人权意识相结合。
这两大体系的法制发展都对今天的法制建设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古代中国的法制发展中,封建时代的法律以禁止和训诫为主,重点在于德行教化;而在秦汉时期,以法治为主导,实行严酷的法律制度,对于统一中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唐宋时期的法制发展则更加注重人权意识的提升,法律制度开始以保护人民权益为出发点。
明清时期虽然法律制度相对完善,但法治的实施并不充分,存在着很多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法制在古代西方具有重要的地位。
古希腊的法制以雅典为代表,它主要以民主制度为基础,法治与公民的平等权利相结合,为西方法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古罗马的法制则更加注重法律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为以法律文本为基础的法律制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近代法制的发展近代法制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欧洲法制和美洲法制两个方面。
欧洲法制的发展受欧洲启蒙时代思想的影响,以法治和人权为核心理念,通过对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发展,逐步建立起以法律为基础的现代社会。
法国大革命是欧洲法制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以《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为代表,明确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并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来保障这些权利的实施。
美洲法制发展的历程则比欧洲法制更为早期,美洲的法制发展可以追溯到殖民时期。
北美殖民地时期,英国的普通法和荷兰的罗马法都对美洲法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法制史法考
中国法制史是指中国古代至现代的法律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对于参加法律考试的人来说,掌握中国法制史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理解和应用现行法律的基础。
在中国法制史的学习中,可以按照古代法律、封建法律、现代法律的时期划分,以下是一个大致的概述:1. 古代法律:古代中国的法律体系有很多变迁和演化,其中包括了先秦法律、秦汉法律、隋唐法律等。
例如,《周礼》、《礼记》等古代经典中有一些法律规范,而秦朝出现的《秦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刑法。
2. 封建法律:封建社会的法律体系规定了封建王朝的国家制度和法规。
例如,明清时期的法律被纳入《大清律例》和《典章制度》。
3. 现代法律: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开始引入西方的法律制度,形成了现代化的法律体系。
近代时期中国经历了清朝末年的新法和维新法、民国时期的宪政法和民法典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等。
在备考法律考试时,建议学生重点掌握古代法律制度的演变、封建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现代法律体系的主要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可以参考相关的法学教材、法律史专著和法律考试指南来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国法制史的知识。
此外,可以通过模拟考试和解析真题来提高对法制史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继续准备中国法制史法考的话,以下几点建议可能有助于您的复习:1. 学习基本概念和框架:了解中国法制史的基本概念、核心制度和历史演进框架是建立知识体系的基础。
重点学习各个历史时期的法律体系、法典和法规的要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2. 研究重要法典和法规:学习一些重要的法典和法规,如《唐律疏议》、《清乾隆大律》等,重点掌握它们的内容、编纂背景、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3. 理解法律制度的演进: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法律制度的演进,比如古代的家族法、封建法、民法、刑法等,以及现代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了解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的历史演变过程。
4. 关注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研究法律制度的变迁不能脱离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2017年司法考试二卷《法制史》第四章知识点
2017年司法考试二卷《法制史》第四章知识点大家做好准备迎接司法考试了吗?诚意整理“2017年司法考试二卷《法制史》第四章知识点”,只要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总会有丰硕的收获!欢迎广大考生前来学习。
2017年司法考试二卷《法制史》第四章知识点第四章秦朝的法律制度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学习要求:了解秦朝法制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创新点。
把秦的法制与社会变化与秦朝的灭亡联系起来考察,总结秦王朝二世而亡的教训。
一、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二、从《云梦秦简》看秦朝的立法概况三、秦朝法律的主要内容四、秦朝的司法制度五、秦朝法制的发展结果一、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继续以韩非的法、术、势为核心的法学思想为立法指导思想。
侧重于1、缘法而治2、法令由一统(立法权统一、法律内容的全面统一和司法的统一)3、适用重刑主义。
二、从《云梦秦简》看秦朝的立法概况(一)•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十一号秦墓发掘中,出土了大量记载秦法律令的竹简,称之为“云梦秦简”。
“云梦秦简”共一千一百多枚,内容非常丰富,绝大部分是秦的法律令文书。
•据考证,十一号秦墓的主人叫“喜”,曾任一些与司法有关的职务。
他生前根据工作的需要,抄录部分秦律的条文和有关的法律令文书,这些法律大多是战国末期秦国的法律,但秦朝建立后基本沿用。
二、从《云梦秦简》看秦朝的立法概况(二)1、律:律是国家正式制定、颁布的成文法典。
主要的秦律有《秦律十八种》、《效律》及《秦律杂抄》等。
2、令:令是秦朝政府针对一时之事以国家名义颁布的单项法规。
3、式:式是朝廷统一颁布的规定官吏审理案件的准则以及审讯笔录、现场勘验笔录、查封笔录等法律文书程式的法律文件。
主要为《封诊式》。
4、法律答问: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对秦律进行解说。
5、廷行事:是国家中央一级司法机构的“行事”成例,具有“判例”之意。
6、其它:程、课等。
三、秦朝法律的主要内容(一)(一)刑事法制1、秦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责任年龄的确定:以身高确定责任年龄。
中国古代历史的法律制度
中国古代历史的法律制度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法律制度是中国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至今,中国法律制度的演变和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本文将从古代法律的起源、法律制度的演变和法律执行的方式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历史的法律制度。
一、古代法律的起源中国古代法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代和周代。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在商朝时期,封建君主制逐渐形成,君权神授的理念被确立。
根据商代的法律制度,法律主要体现在礼制和律令中,法律的性质以神圣法为主。
周代则进一步完善了法律制度,制定了《周礼》以及一系列刑律,法律有了更为明确的规范。
二、法律制度的演变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政权的更替,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
秦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中统一的封建帝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就包括了法律制度的统一。
秦朝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典,统一了各地的法律规范,确立了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法律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
刘邦建立了汉朝后,延续了秦朝的法律制度,并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创新。
汉朝制定了许多重要的法典,例如《汉律》和《食货律令》等,为后来的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
三国时期和隋唐时期,中国法律制度进一步发展。
三国时期制定了“九品中正制”和“平重设”,对官员的选拔和考核进行了规范。
隋唐时期则实行了更加健全的法律制度,唐朝制定了《大唐律》和《唐律疏议》,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刑律体系。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发展的最后阶段。
明朝制定了《大明律》和《大明仪规》等法典,清朝进一步完善了法律制度,制定了《大清律例》和《大清律历》等法律文件。
这些法律的制定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完善打下了基础。
三、法律执行的方式中国古代法律执行的方式主要有官法和乡约两种。
官法是由中央政权对全国范围内的法律纪律进行统一管理,执行者为官员。
乡约则是由地方社会共同约定的法律规范,执行者为乡里人自己。
在官法方面,古代中国采用的是官府设立域治之制,地方官府设立孟署,专门负责管理司法事务。
中国古代法治发展的历程
中国古代法治发展的历程中国古代法治发展的历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在中国古代,法治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成就。
在先秦时期,中国的法治建设主要集中在礼仪法律方面。
周公制定的《周礼》是先秦时期比较完备的一部法律典籍,它规定了各种官职制度、礼仪习俗和刑律惩罚等内容。
此外,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人无善恶”和荀子提出的“法胜于德”也对法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同时,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法学家和法家思想代表人物,如慎到、韩非、李斯等人,他们的学说对后来的法治理论和制度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汉唐时期是中国法制的建设和变革进入到一个高峰时期。
在汉唐时期,中国法制建设和变革的重要程度不仅体现在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定方面,还涉及到了司法、审判、文书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在汉代,由太常掌管的御史台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机构,具有专门监察官员和司法机关的职责。
同时,汉代还开创了“命案必须之制”,即审判案件时必须遵循法律规定进行案件调查和判决。
这一制度的形成标志着中国的司法制度开始建立起来。
在唐代,中国的法制建设进一步发展,在刑罚的执行和文书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唐朝的法律制定和执行更加注重公正和严谨,唐初的《刑统》和唐玄宗的《律历》都是比较重要的法律典籍。
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法制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在法学理论方面,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洪邁的《夷堅志》等著作,都对中国法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的法制建设和变革继续深入发展,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在法学理论方面,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被誉为中国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不仅记录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还涉及到了许多法律制度和案例。
洪邁的《夷堅志》则是一部关于妖怪、巫术等民俗和法律相关内容的著作,对于研究中国中古时期的法律和社会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法治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学家、思想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推动了法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2017法硕考研法制史高频考点详细解析之秦汉立法活动
2017法硕考研法制史高频考点详细解析之秦汉立法活动一、战国时期的立法概况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也是封建法制的初创时期,与七大诸候都开展了变法活动,进行大量的法制建设工作,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李悝在魏国制定《法经》以及商鞅对秦国法制的重大改革。
(一)《法经》1.概念。
(考试大)《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它是战国初期魏国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法的基础上制定的,在中国封建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2.主要内容。
从篇目结构上来看,《法经》共有六篇:一为《盗法》二为《贼法》三为《网法》四为《捕法》五为《杂法》六为《具法》。
其中《盗法》、《贼法》是关于惩罚危害国家安全、危害他人及侵犯财产的法律规定。
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所以将《盗法》和《贼法》列在法典之首。
《网法》也称《囚法》,是关于囚禁和审判罪犯的法律规定。
《捕法》是关于追捕盗、贼及其他犯罪者的法律规定,《网》《捕》二篇多属诉讼法的范围。
第五篇《杂法》是关于“盗贼”以外的其他犯罪与刑罚的规定,主要规定了“六禁”,即淫禁,狡禁,城禁,嬉禁,徙禁,金禁等。
第六篇《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等法律原则的规定,起着“具其加减”的作用,相当于近代法典中的总则部分。
3.历史地位。
《法经》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在中国封建立法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二)商鞅变法1.概述。
公元前359年,继李悝在魏国变法、修《法经》之后,法家著名代表人物商鞅在秦国也实施了变法改革,这是战国时期封建法制发展过程中又一次意义重大的法制改革。
此次变法以其更为广泛的内容和更为重大的历史影响而在中国封建法律发展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史称“商鞅变法”。
2.变法的主要内容。
从法律角度看,商鞅变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改法为律,扩充法律内容。
(2)运用法律手段推行“富国强兵”的措施。
(3)用法律手段剥夺旧贵族的特权。
历史法学知识点梳理总结
历史法学知识点梳理总结第一章:古代法学古代法学是法学发展的起点,它是从古代社会的实践中慢慢形成的。
在远古时代,人们以部落和氏族为单位生活,法律规范的制定是在这种社会结构下完成的。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法律规范是通过习惯和传统形成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法规越来越多,法律体系逐渐形成。
一、古代法学的演变过程1.早期法律的习惯与传统在早期的社会中,法律规范主要靠习惯和传统的方式形成和传承。
人们根据祖先的传统习惯来判断是非对错,这是古代人类社会最简单、最直接的法律规范。
2. 古代社会的法律制度在古代社会,法律制度非常简单,基本由当时的统治者根据实际情况和社会需要制定,类似于今天的政策法规。
3. 古代法学的发展古代法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法律规范的渐趋完善和法律体系的逐渐确立。
在古代,法学开始有了一些理论方面的探讨和研究。
二、古代法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1. 古代法学家古代法学史上有许多杰出的法学家,如孟子、孔子、韩非子等,他们在古代法学的发展历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孟子在尚同、富民上提出了“是非”概念,孔子则在仁义礼智忠信五行上提出了教化思想,韩非子则在法家思想上有了很有影响力的理论。
2. 代表作品古代法学的代表作品有《孟子》、《孔子》、《韩非子》等,这些作品不仅在道德、政治和法律方面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同时还是中国古代法学的重要代表作品。
第二章:近代法学近代法学有中国与西方两大体系,中国近代法学是伴随着近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而兴起,西方近代法学则是源自欧洲,并在欧洲的殖民地迅速得到传播和发展。
一、中国近代法学的发展中国近代法学的发展主要包括清朝末年的海防开放、洋务运动时期的法律学习与法律传播、近代法理学与法学研究、法学教育的发展等四个阶段。
1. 清末海防开放清朝末年,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中国开始进行海防开放运动,这对近代法学的引进和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 洋务运动时期的法律学习与法律传播洋务运动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进行变法的一次尝试,对法律学的学习与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后来的中国近代法学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代法律制度及其变革
古代法律制度及其变革在古代社会,法律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和公正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古代法律制度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法律制度也随之不断地变革。
一、古代法律制度的基础古代法律制度以礼教为基础,礼教以孔子的《礼记》为代表,其宗旨是规范人们的行为,倡导道德、谦虚、忠诚、奉献等价值观。
当时的法律是由贵族间口头传承和记录下来的,称为律法,也有地方或民间出现的以惩罚为主的散行。
随着政治中心的不断迁移和国家的统一,公法逐渐取代私法,律法被正式编纂成法典,而不再局限于宗法制的地方风俗。
二、秦汉法制的变革秦朝时期,秦始皇通过一系列政治和法治手段,取代了较为松散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而且也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如法家之父韩非所编的《韩非子》、申鉴所编的《石渠宝笈》、李斯所编的《秦律疏》等等。
汉朝时期,刘邦颁布了《九章律》,成为继秦律之后的又一部法典,不仅规定了惩罚措施,而且司法程序也得到了规范。
汉武帝时期颁布了《狱官考工记》,其使司法播信于天下。
三、唐代法律制度的推进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此时期出现了派律者。
它发展了以刑为主的法律制度。
唐玄宗时期,颁布了《唐律疏议》,奠定了唐代的刑法基础。
隋唐时期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法律文件,如《唐会要》、《大唐陈规》、《御览封禅录》等。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刑律案例书籍,如《弘治元年调天下狱》、《明清百姓避罪录》等等。
这些书籍都对中国法律制度的起草、修订、审理过程和司法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明清法制的变革明朝李时中编的《大明律》,是中国古代刑法典中规模最高的一部,共包括三千九百余条法律规定。
而清朝时期的《大清律》,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刑法典中数量和内容最为全面的一部。
这一时期的法律制度呈现出了多样化、分层化的特征。
法律的制定不仅限于官方,而且民间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多元化法律制度。
在法律的执行方面,基于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不同的地区和民族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司法实践,同时也对中国法制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国古代法律文化。
一、封建时代的法律制度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可以追溯到封建时代,尤其是在商周时期。
此时的法律主要体现在礼法和典章制度中。
礼法以周礼为代表,规定了社会的等级秩序和行为规范。
典章制度则是对特定领域进行的法律安排,如田地的分配、祭祀的规定等。
二、秦汉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
秦始皇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如《秦律》和《律历》等,建立了集权的法律制度。
随后,刑法逐渐完善,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刑律和佃户法等明确的法律制度,为后来的法律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唐代法律制度的全面完善唐代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
唐太宗进行了一系列的法治改革,废除了秘密刑法,推行了公开审判制度,实施了裁判、刑罚和律条的明确和公正。
唐代还创立了科举制度,为官员选拔提供了公正的法律基础。
四、宋代的法律制度变革宋代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宋代,法律制度逐渐向细化和人道化发展。
宋代的法律主要体现在《宋刑》中,其中注重保护民众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
在科举制度方面,宋代进一步完善,并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
五、明清时期的法律制度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延续和发展时期。
明代制定的《明律》为后来的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规定了明确的罪刑法规和刑罚执行程序。
清代继承了明代的法律传统,并进一步完善了刑法和律法。
六、古代法律文化的特点和影响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有以下几个特点:重视礼法思想、强调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重视社会秩序与稳定。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社会稳定和国家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结语:通过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知识点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中国古代法律文化。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还能够为现代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程法硕,国内领先的法硕法学辅导机构,法硕考研,首选凯程!
第 1 页 共 1 页 2017法硕考研:法理学简答题——
古代法制的发展
1.
简述古代法制的发展?答:①人类最初法律脱胎于原始氏族规范。
②世界迄今保持最早的成文法典: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③西方奴隶制法代表:罗马法、古希腊法。
古罗马法:罗马奴隶制国家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立法(共1000余年)。
公元前449年《十二铜表法》:古罗马以原习惯法为基础的第一部成文法。
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国法大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反映简单商品经济关系。
英国:仍然承认封建法,保留大量封建法各国法律发展史:法国:不承认旧法效力,在承认罗马法基础上重新制定德国、日本:带有浓厚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法中国:社会主义法以革命根据地时的法律为基础摧毁国民党法律基础上建立的
凯程法硕优势:
凯程法硕辅导经验丰富,每年都有大量学员考取北大、清华、人大、中国政法、贸大、中财、北师大、中央民族大学、社科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等院校,在凯程官方网站有他们的经验谈视频,同学们可以查看,相信他们的经验对每位同学都有很大的帮助。
对法硕参考书、就业、择校、分数线、备考指导等不清楚的同学,可以查看凯程的官方网站,可以联系咨询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解答。
凯程法硕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
很多机构说自己考了多少人,亮出来多少经验谈,但是几乎没有机构把自己学员的经验谈视频亮出来,凯程有实力把凯程学员部分学员视频经验谈亮出来,体现凯程的绝对优势。
详细请查看凯程官方网站法硕栏目。
凯程简介: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1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中传等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索玉柱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