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新版心肺复苏指南与2005年旧版区别(表格)

合集下载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的最新标准比例表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的最新标准比例表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的最新标准比例表成人1-8岁儿童婴儿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法仰头举颏法仰头举颏法人工呼吸2次有效呼吸(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2次有效呼吸(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2次有效呼吸(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呼吸频率10-12次/分钟(约5-6秒钟吹气一次)10-20次/分钟(约3-5秒钟吹气一次)10-20次/分钟(约3-5秒钟吹气一次)检查循环颈动脉股动脉肱动脉按压位置胸部胸骨下切迹(胸口剑突处)上两指胸骨正中部位或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乳头连线下一横指按压方式两只手掌根重叠两只手掌根重叠/一只手掌根2指(以环绕胸部双手的拇指,二人法)按压深度4-5cm 2-3cm 1-2cm按压频率100次/分100次/分100次/分按压通气比30:2(单人或双人)30:2/单人或15:2/双人30:2/单人或15:2/双人潮气量比500ml-600ml 每公斤/8ml(约150ml-200ml) 30ml-50mlCPR周期2次有效吹气,再按压与通气五个循环周期CPRAED有AED设备条件情况下,请先使用AED除颤一次,然后进行5个周期CPR不推荐使用心肺复苏2005国际指南主要内容早在1947年美国Claude Beek教授首次报道对一室颤患者电除颤成功,以后除颤器材不断改善;Peter Safer 1958年发明口对口人工呼吸,因为简单易行、潮气量大而被确定为呼吸复苏的首选方法;60年代时,William Kouwenhoven等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文章,被称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

口对口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按压的结合,配以体外电击除颤法,构成现代复苏的三大要素。

1966年-全美复苏会议成为心肺复苏术1992 – AHA CPR指南2000 –第一部国际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正式发表2005 –修订CPR及ECC指南。

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一)心脏本身病变直接引起:即为心源性冠心病:80%,尤其以不稳定性心绞痛(UP)、急性心肌梗塞(AMI)最为多见,二者又合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其它心肌病、心肌炎、瓣膜性疾病以及恶性心律失常等,占20%(二)非心脏原因引起:1、急性物理化学因素对心肌的损伤,如中毒、溺水、自溢、触电等。

比较2005年版与2010年版成人心肺复苏的不同之处

比较2005年版与2010年版成人心肺复苏的不同之处

专题讲座作业比较2005年版与2010年版成人心肺复苏的不同之处改变一:2010年版心肺复苏新指南将2005年版心肺复苏:成年人及儿科病人(包括儿童及婴幼儿,但不包括新生儿)的基本生命支持程序从“A-B-C”(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改变为“C-A-B”(即: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理由:(1)、心脏骤停最高存活率均为有目击者的心脏骤停,关键操作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

(2)在A-B-C程序中,当施救者开放气道以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寻找防护装置或者收集并装配通气设备的过程中,胸外按压往往会被延误。

(3)C-A-B程序可以尽快开始胸外按压,同时尽量缩短通气延误时间。

(4)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没有由任何旁观者进行心肺复苏。

新規定是,传统CPR一開始应立即压胸30下,再進行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

此方式適用成人及兒童,但新生兒不宜,新生儿复苏还是遵照2005年版: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原因:窒息性心跳骤停,按压:通气=3:1改变二:去除“看、听和感觉呼吸”判断意识时(1)、没有反应;(2)、没有呼吸(或仅仅喘息),启动EMSS。

改变三: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1)、按压速率至少每分钟100次。

(2)、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5厘米: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4厘米,儿童大约为5厘米)。

(3)、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4)、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5)、避免过度通气。

补充:1、“生命链”延长至5环节新指南将“生命链”由原来的4个环节延伸为5个环节:一、迅速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二、早期实施CPR,强调胸部按压。

三、快速除颤。

四、有效的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五、全面的心脏骤停复苏后期救治。

如果能有效地实施这些环节,则目睹的院外室颤(VF)所致的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率可达约50%。

然而,无论是院外还是院内,VF所致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远低于这一数字,且差别甚大,可从5%到50%。

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文版)

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文版)

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文版)《2010`AHA CPR&ECC 指南》新亮点《2010`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已经公开发表,该指南框架结构与《2005`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基本相似。

经过五年的应用实施,有相应的调整!几个最主要变化是:1.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1)尽早识别与激活EMSS;(2)尽早实施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的CPR;(3)快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2.几个数字的变化:(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分改为“至少100次/分”(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30:2)(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7)维持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3.整合修改了BLS和ACLS程序图2010新亮点:《2010`心肺复苏&心血管急救指南》《2010`AHA CPR&ECC指南》《2010`AHA CPR&ECC指南》成人CPR操作主要变化如下:突出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保证胸外按压的频率和深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避免过度通气,保证胸廓完全回弹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6、避免过度通气CPR操作顺序的变化:A-B-C→→C-A-B★2010(新):C-A-B即: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2005(旧):A-B-C即: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生存链的变化★2010(新):1、立即识别心脏骤停,激活急救系统2、尽早实施CPR,突出胸外按压3、快速除颤4、有效地高级生命支持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2005(旧):1、早期识别,激活EMSS2、早期CPR3、早期除颤4、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CLS)应及时识别无反应征象,立即呼激活应急救援系统。

2010心肺复苏(CPR)指南解读

2010心肺复苏(CPR)指南解读

心脏骤停后治疗
• 1. 恢复自主循环后优化心肺功能和重要器 官灌注 • 2. 转移/运输到拥有综合心脏骤停后治疗 系统的合适医院或重症监护病房 • 3. 识别并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ACS) 和其他可逆病因 • 4. 控制体温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5. 预测、治疗和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 这包括避免过度通气和氧过多。
• 大多成人突发非创伤性心跳骤停的原因是 心室颤动 • 除颤时间的早晚是决定能否存活的关键 • 每延迟电除颤一分钟,其死亡率增加7%~ 10%
简化成人BLS流程
施 救 者 应 同 时 获 得 两 点 信 息 施救者应同时获得两点 信息:患者有无反应以 及有无呼吸或呼吸是否 正常 如果医务人员在10秒钟内 没有触摸到颈动脉搏动, 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 AED
2005旧
2、未经培训的施救者实 施单纯胸外按压的CPR即 “用力按,快速按”
没有针对经过培训 和未培训的施 救者给出不同建议
心肺复苏程序:A-B-C更改为C-A-B
2010新
胸外按压(C)
2005旧
评估呼吸 开放气道(A) 人工呼吸(B)
开放气道(A)
人工呼吸(B)
胸外按压(C)
更改的理由

2010 年(新指南)胸外按压先于通气的原因 •
生存链中添加第5个新环节强调心脏骤停后治疗
新增两个部分:“心脏骤停后治疗”及“培训、实施和团队”
继续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2010新
按压频率至少为100次/分
2005旧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以每分钟大约100次 的频率按压
更改的理由
• 心肺复苏过程中的胸外按压次数对于能否 自主循环(ROSC)以及存活后是否具有 良好神经系统功能非常重要。

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的最新标准

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的最新标准
脉搏检查(步骤5)
对于非专业急救者,如果意识丧失的患者没有呼吸,就可假定为心脏停搏。对于专 业急救者,可以用较长时间来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脉搏,而决定脉搏存在与否也是有困难的。专 业急救者检查脉搏时间不超过10秒。如果在10秒内不能确定脉搏,就开始胸外按压。
紧急吹气而不行胸外按压(仅限专业急救人员步骤5A)
2. 解除异物气道阻塞
在 FBAO 出现严重体征时,急救者必须迅速解除阻塞。如果是轻度阻塞,患者在用 力咳嗽,则不要影响患者的自主咳嗽和用力呼吸。仅在患者的咳嗽变得安静,呼吸困难显著, 以及伴有喘鸣或者意识丧失等严重阻塞体征时,才采取解除梗阻措施。
如果患者表现为呼吸极度困难,立即启动 EMS 系统。如果现场有多名急救者,一名 拨打急救电话,其他人员尽力解除阻塞。联合使用背部拍打、腹部推拿及胸部推拿可提高救 治成功率。
异物气道阻塞(窒息)
1. 识别异物阻塞气道
识别阻塞气道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将 FBAO 与晕厥、心脏病发作、癫痫及其他一些 可引起突然呼吸窘迫、紫绀或者意识丧失的急症中区别开来很重要。患者可能双手抓颈部, 表现出窒息的体征。迅速询问“是窒息吗?”如果患者点头回答,而不能用语言表达,这表明患者 是严重的气道阻塞。
复苏体位 复苏体位适应于已经具备正常呼吸和有效循环的无意识患者。复苏体位可维持患
者气道通畅,减少气道阻塞和误吸的危险。最理想的复苏体位是稳定的、接近真正侧卧、头 部稳定及胸部没有压力限制呼吸。
一、2005年指南中的主要变化
(一)有效的心脏按压心脏停搏时要求急救人员要“用力而快速地按压”,按压频率达100 次/分,且按压后要使胸廓完全恢复到正常位置,按压/放松时间大致相等。同时尽量减少中断胸 外按压时间。为了快速确定按压位置,可采取两乳头连线中点的办法,此点在2000年指南中未 着重强调。 (二)CPR 按压/通气比建议从婴儿至成人,所有单人 CPR 时,按压/通气比均为30:2。而2000 年指南中建议成人 CPR 按压/通气比为15:2,而婴儿和儿童 CPR 时,按压/通气比为5:1。 (三)人工呼吸每次人工呼吸应为1秒钟以上,急救人员应见到胸部起伏,为避免过度吹气或过 用力,在吹气前不要深吸一口气。而2000年指南中,仅建议有氧或无氧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 秒或1~2秒。 (四)现场电除颤需电除颤时,只给1次电击,而后即进行 CPR,应在给过5组30X2的 CPR(约 2分钟)后,再检查患者的心律。2000年指南中对需“电击”的心脏骤停患者,给连续3次电击, 其间不进行 CPR,并在电击前后都要检查心律。 (五)建议自动体外除颤(AED)可用于1岁以上儿童,但尚证据不足以建议或反对 AED 用于 1岁以下婴儿。 二、基本生命支持最为重要 (一)单人院前急救的程序先确定成人患者有无反应,确定已无意识,要“首先打急救电话”, 目的是求救急救人员,并带来 AED。对无反应的婴儿或儿童,应“首先行 CPR”,先做5个循环 或2分钟 CPR 后再求救。这与最可能导致猝死的原因有关,如患者突发心脏性猝死,需要尽快 使用 AED。如果患者可能是因缺氧(窒息性)导致的猝死,如溺水,应先进行5个循环的 CPR。

2010心肺复苏(CPR)指南解读(1)

2010心肺复苏(CPR)指南解读(1)

心肺复苏的意义
•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 • 70%以上的猝死发生在院前 • 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CPR-BLS,并于8分钟内 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ALS),则病人的生存 率43% • 强调黄金4分钟:通常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 有32%能救活,4分钟以后再进行心肺复苏,只 有17%能救活。
2010新 2005旧
成人胸骨按下至少5厘米; 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 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 一(婴儿大约为4厘米, 儿童大约为5厘米)
成人胸骨按下 约4—5厘米; 婴儿和儿童将胸部按下 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 或一半
生存链的变化
2010年成人生存链
1.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 2.尽早CPR,并强调胸外按压 3.快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2010心肺复苏指南
心肺复苏
• 心肺复苏(简称CPR,即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当人突然发
生心跳、呼吸停止时,必须在4至8分钟内建立 基础生命维持,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 应,直到建立高级生命维持或自身心跳、呼吸 恢复为止,其具体操作即心肺复苏. • 是针对濒死病人最基本、最重要而且最紧迫的 医疗急救技术,无论内外妇儿、医生护士或者 普遍市民,统统都应该熟练、正确地掌握。
人工呼吸
• 人工呼吸:送气时捏鼻,呼气时松开,见胸廓 抬起即可,送气量400-600ml
复苏的有效指征
1.按压时能扪到大动脉搏动,收缩压在 8kPa 以上。 2.面色、口唇、甲床、及皮肤等色泽转红; 散大的瞳孔缩小。 3. 吹气时胸廓上抬,可恢复到肺泡呼吸间 或有自主呼吸。 4.意识逐渐恢复,昏迷变浅,可出现反射或 挣扎。 5.有尿。 6.心电图波形有改变。

2005CPR与2010比较

2005CPR与2010比较

Eearly CPR
ALS
Defibrilation
尽早高级 生命支持 尽早 除颤
尽早 CPR 尽早
气管插管 支持 生 7-10%
1’
AHA >20% CPR 高 1’ 4’
复苏分期
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 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 ACLS) 延续生命支持(Prolonged Life Support, PLS)
按压频率:100次/分钟 按压深度:成年病人4-5cm。 判断按压是否有效,如有两名抢救者 ,则一人按压有效时,另一人应能触 及病人颈动脉或股动脉脉搏。
有效气道建立之前,按压: 有效气道建立之前,按压:通气为 30: 完成5个周期。 30:2,完成5个周期。 再检查循环体征,如无循环体征, 再检查循环体征,如无循环体征,继 续行CPR 续行CPR。
取消一听二看三感觉
2005(旧)B判断呼吸时要求一听 有无呼吸,二看有无胸廓起伏,三 感觉有无气流。 2010(新)取消以上内容。
理由
按照新的CAB顺序对于没有意识呼吸停止 或不能正常呼吸的成人,如果10秒内扪不 到脉搏应首先给予胸外按压,因此呼吸的 评估应放在CA后并且简单化。 实际操作中判断意识、触摸颈动脉和评估 呼吸可同时完成,没有必要复杂化以免延 误抢救时间。
临床表现
• • • • • 意识突然丧失; 面色苍白或转为紫绀; 瞳孔散大; 颈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 部分病人可有短暂而缓慢叹气样或抽气样呼吸或 有短暂抽搐,伴头眼偏斜,随之全身肌肉松软。
心停搏
15秒 15秒 30秒 30秒 30-60秒 30-60秒 4 分 5 分 意识丧失 呼吸停止 瞳孔散大 糖无氧代谢停止 脑内ATP枯竭, 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停止 ATP枯竭

成人2005心肺复苏与2010心肺复苏在急救中的对比探讨

成人2005心肺复苏与2010心肺复苏在急救中的对比探讨

成人2005心肺复苏与2010心肺复苏在急救中的对比探讨【摘要】成人2005年cpr与2010年cpr在急救中应用对比分析显示,2005年cpr较2010年cpr,在抢救过程中,可以缩短抢救时间,同时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可以在急救医生的电话指导下进行施救,等待急救医生到达现场。

可以大大的提高患者的生存希望。

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胸外按压(c)【中图分类号】r4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382-011 与2005主要变化1.1 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1.1.1 早期识别与呼叫;1.1.2 早期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的cpr;1.1.3 早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1.1.4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1.1.5 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1.2 几个数字的变化:1.2.1 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改为“至少100次/min”。

1.2.2 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1.2.3 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1.2.4 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

1.2.5 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1.2.6 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无脉电活动(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1.2.7 维持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1.2.8 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1.2.9 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2 多数院前心脏骤停患者无法在早期开始4分钟内接受治疗在早期需要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来产生血流,为细胞膜提供生成有效节律所需的部分能量。

新旧CPR指南对比

新旧CPR指南对比

新指南不建议在心脏骤停时常规实施环状软 骨按压。
2010 建议-电学疗法
如果有条件, 施救者用 AED 对 1 至 8 岁的儿 童进行除颤时,应尽可能使用儿童剂量衰减 器系统的 AED。如果不能获得上述功能的 AED, 施救者应使用标准 AED。 对于婴儿 (<1 岁) ,最好使用手动除颤仪。如果无法获得手 动除颤仪,则使用有儿童剂量衰减系统的 AED 更为理想。如果上述类型的机器均无法 获得,可使用无剂量衰减器的 AED。
2005 建议
如果有条件,施救者应对 1-8 岁的儿童 使用具有儿童剂量衰减系统的 AED。 如 果施救者对心脏骤停的儿童实施 CPR 但没有小儿剂量衰减功能的 AED, 则应 使用标准的 AED。 尚无足够的证据来反 对或建议对 1 岁以下的婴儿使用 AED。
更改理由
对于婴儿和儿童,有效除颤的最低剂量尚不明确;安全除颤可允 许的最高剂量也未明确,但已知大于 4J/kg(最大可达 9J/kg)的 剂量可有效地为儿童和动物儿童模型去颤而无明显副作用。相对 较高剂量的 AED 已成功地用于对心脏骤停的婴儿实施除颤而未 出现明显副作用。
2010 年 CPR&ECC 指南与 2005 年 CPR&ECC 指南的不同点比较
W2010 建议 基础生命支持(BLS) 2005 建议 更改理由
● 对于大部分的心脏骤停来说,心肺复苏的关键和首要因素是 胸外按压和尽早除颤。 ● “C-A-B”的步骤可以使胸外按压尽早开始,而通气只是稍稍 延后至第一个循环的胸外按压完成。 ● “A-B-C”步骤可能是院外心脏骤停者接受旁观者 CPR 的比 例不到 1/3 的原因,因为“A-B-C”是从最难的操作开始,即 打开气道并提供呼吸复苏。 实施“看、听和感觉”具有不一致性且耗费时间。 CPR 期间,每分钟实施的胸外按压次数是恢复自主循环以及存活 后维持良好神经功能的重要决定因素。大部分研究表明,复苏时 提供较多的按压次数会提高存活率,而较少的按压次数与存活率 下降相关。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完整版)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完整版)
④按压定位要准确,按压时手指不能用力、手掌不能移位。 ⑤ 按压需均匀、连贯、有节奏地进行,切忌突然急促地撞击。
胸外按压不当可发生: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肋骨及肋软骨脱离、气胸、血胸、肺挫 伤、 肝或脾脏撕裂及脂肪栓塞等并发症。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 胸外按压禁忌症:
严重的胸廓畸形,张力性气胸,多发肋骨骨折,心包填塞,胸 主动脉瘤破裂等,都不适合行胸外按压,以免加重病情,可改用开胸 行胸内心脏按压。
婴儿:约4cm, 至少为胸部厚度的1/3
频率≧ 100次/分 频率≧ 100次/分
e. 环境要求
除非患者处于危险环境或者其创伤需要外科处理,不要搬动患者, 确定环境安全后,实施心外按压; 患者应以仰卧位躺在硬质平面(质的胸外按压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高品质的胸外按压注意事项
心脏呼吸骤停的可逆原因
5H 5T
心肺复苏终点的问题
心肺复苏终点的问题
院前基础心肺复苏的终止:
抢救人员开始心肺复苏后,应持续至发生以下情况: 1. 恢复有效的自主循环; 2. 治疗已转交给高级抢救队伍接手 ; 3. 抢救人员由于自身筋疲力尽不能继续复苏、继续复苏
将置抢救人员于非常危险境地时; 4. 发现提示不可逆性死亡的可靠和有效的标准(尸僵、
强调了心肺 复苏术中脑 和神经系统 功能的恢复, 诞生了心肺 脑复苏的新 标准
发展为心肺 复苏学,每 隔5年更新 心肺复苏指 南
心肺复苏急救成人生存链
基础生命支持
高级气道管理 药物治疗 有效监测
高级生命支持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终点的判断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如何识别心跳骤停 1. 意识丧失无反应
用阿托品

新版心肺复苏指南与旧版区别表格

新版心肺复苏指南与旧版区别表格
2、仅建议旁观者可以在指导下行胸外按压。
1、明确:如果旁观者没有经过心肺复苏术培训,可以提供只有胸外按压的CPR。 即“用力按,快速按”,在胸部中心按压,直至受害者被专业抢救者接管。
2、训练有素的救援人员,应该至少为被救者提供胸外按压。
3、另外,如果能够执行人工呼吸,按压和呼吸比例按照30:2进行。
2010新版心肺复苏指南与2005年旧版区别
2005年旧版指南
2010年新版指南
生存链
的变化
1、早期识别,激活EMSS
2、早期CPR
3、早期除颤
4、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CLS)
1、立即识别心脏骤停,激活急救系统
2、尽早实施CPR,突出胸外按压
3、快速除颤
4、有效地高级生命支持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4、在到达抢救室前,抢救者应持续实施CPR
2005年旧版指南
2010年新版指南
胸外按压先于通气
成人心肺复苏,首先开放气道,检查是否有正常呼吸,2次通气后再做30次胸外按压,如此循环
胸外按压先于通气
(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7)维持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2005年旧版指南
2010年新版指南
取消一听二看
几组数字的变化
(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分改为“至少100次/分”
(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

2005国际心肺复苏(CPR)最新标准

2005国际心肺复苏(CPR)最新标准

2005国际心肺复苏(CPR)最新标准理论资料2005年11月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国际心肺复苏联合会正式公布了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以下简称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在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基础生命支持(BLS)得到进一步的重视,特别强调了有效不间断胸外按压的意义。

该标准对按压通气比值、按压通气循环周期、按压通气参数等CPR核心技术都作了重大修订,并提倡AED的普及使用。

(具体修改内容见如下2005年最新国际心肺复苏标准比例表)随着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实施,原先2000版心肺复苏标准中的按气通气15:2和按压通气四个循环必将废除和停止执行,掌握和运用新指南势在必行。

心肺复苏术,国际用语: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简称:CPR。

心脏骤停(如心脏疾病、心肌梗塞、触电、溺水、中毒、矿难、高空作业、交通事故、旅游意外、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所造成的心脏骤停),而现场第一目击者采取呼救、心肺复苏术等紧急救助措施。

在采取现场心肺复苏术A、B、C三大步骤:即A---气道开放。

B--- 人工呼吸。

C---人工循环(胸外按压),有条件可采取D---自动体外除颤。

而现场抢救人员,必须要规范标准进行心肺复苏术A、B、C、D步骤抢救,才能使病人生命在最短时间获救。

因此,医疗卫生医务工作者及广大群众必须要学会心肺复苏技术。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的最新标准比例表成年人1-8岁儿童婴儿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法仰头举颏法仰头举颏法人工呼吸2次有效呼吸(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2次有效呼吸(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2次有效呼吸(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呼吸频率10-12次/分钟(约5-6秒钟吹气一次)10-20次/分钟(约3-5秒钟吹气一次)10-20次/分钟(约3-5秒钟吹气一次)检查循环颈动脉股动脉肱动脉。

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

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

除颤器的应用: 1)体位:患者平卧于病床上,将胸前衣物解 开并移走其他异物,特别是金属类的物品, 如项链、纽扣等。 2)电极板的准备:电极板上均匀涂上导电糊, 或包裹4—5层纱布后在盐水中浸湿。 3)电极板的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右锁骨内 侧正下方,另一电极板放在左乳头的左下方, 两个电极的距离至少在10cm以上。
忠告

在抢救病人时,一定要做到“急、准、稳”, 无论你做得如何,记录时一定要正确!
结束语

急救技术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公益性活 动,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安康 为本,生命至上。人类渴望安宁,世界呼唤 平静。希望大力推广急救知识,做到人人敢 救,人人能救,自救是本能,救助他人是良 知!心肺复苏是患者见上帝的最后一道关口, 希望我们把这道关把好,让生命之花在我们 手中再次绽放!
的电击,能量级别应至少为4 J/Kg,但不超过10 J/Kg或者成人最
大剂量
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早期除颤在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复苏中 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类患者能存活的 要素包括:有医护人员及早到达现场; 及早心肺复苏;及早除颤;及早加强治 疗。
除颤必须及早进行的原因:
1)大部分(80%—90%)成人突然非创伤心 跳骤停的最初心律失常为室颤; 2)除颤是对室颤最有效的治疗; 3)随着时间的推移,除颤成功的机率迅速下 降,每过1min约下降7%—8%; 4)室颤常在数分钟内转变为心脏停搏,则复 苏成功的希望很小。
胸外按压的幅度
2010(新):应将成人胸骨按压至少5厘米,按压时能触到大动脉 搏动为有效,或看监护仪波形。比赛按要求做,但临床工作要因 人而已,例如:抢救恶液质病人按压时造成肋骨骨折 ;抢救游泳 馆一溺水患者按压太浅不起作用…..;儿童按压幅度应至少为胸部 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 4厘米;儿童:5厘米) 2005(旧):应将成人胸骨按下大约4至5厘米 ,将儿童胸部按

新版新生儿心肺复苏指南的进展与不同

新版新生儿心肺复苏指南的进展与不同
重视细节和技巧
新版指南对心肺复苏过程中的细节和技巧进行了强调,要求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更加注重细节和技巧的掌握。
实践应用的不同
实践应用更加广泛
新版指南更加注重实践应用,对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和指导。
强调团队协作
新版指南强调团队协作在心肺复苏中的重要性,要求医护人员之间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心肺复苏任务 。
设备更新与普及
新版指南可能涉及到新的设备和技术,这些设备和技术需 要得到及时的更新和普及,以保障复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未来展望
进一步推广和培训
未来需要加强新版指南的推广和培训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 和技能水平,促进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设备研发与创新
鼓励相关领域的设备研发和创新,以满足新版指南的需求,提高复 苏的效果和安全性。
04
新版指南的挑战与展望
面临的挑战
临床实践差异
新版指南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不同地区、医院和医生 之间的临床实践差异,这会影响指南的推广和执行效果。
培训和教育不足
新版指南需要医护人员接受充分的培训和教育,以确保他 们能够正确掌握和执行相关操作。然而,目前培训和教育 资源可能存在不足,难以满足需求。
新生儿心肺复苏指南是针对这一操作的标准操作规范,旨在 提供准确、科学、实用的操作指导,以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 全。
指南的重要性
01
新生儿心肺复苏是紧急处理措施 ,需要在短时间内正确实施,因 此操作指南对于保证操作的有效 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02
正确的操作指南能够提高医护人 员的操作水平,减少操作过程中 的错误和疏漏,从而降低新生儿 的死亡率。
肺复苏,提高抢救成功率。
强调团队合作

新版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新版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2010操作标准)美国心脏学会(AHA)2010国际心肺复苏(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1](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分改为“至少100次/分”(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7)维持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6、避免过度通气CPR操作顺序的变化:A-B-C→→C-A-B心肺复苏 =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 胸外按压 + 后续的专业用药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1/2。

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

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

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CPR按ABC进行。

先判断患者有无意识。

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手指甲掐压人中穴约五秒,如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

这时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钮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使患者仰头抬颏,用耳贴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

A(airway):保持呼吸顺畅B(breathing):口对口人工呼吸C(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A保持呼吸顺畅昏迷的病人常因舌后移而堵塞气道,所以心肺复苏的首要步骤是畅通气道。

心肺复苏-新旧指南对比分析共53页PPT

心肺复苏-新旧指南对比分析共53页PPT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3
心肺复苏-新旧指南对比分析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分改为“至少100次/分”
(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
(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2005年旧版指南
2010年新版指南
胸外按压先于通气
成人心肺复苏,首先开放气道,检查是否有正常呼吸,2次通气后再做30次胸外按压,如此循环
胸外按压先于通气
2、气道开放后,通过“一听二看三感觉”来评估呼吸。
3、评估没有呼吸心跳后,再进行胸外按压!
1、CPR中不再有“一听二看三感觉”。
2、30次胸外按压后,单人抢救者开放被救者的气道,并给予2次通气。
2005年旧版指南
2010年新版指南
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
1.、没有区别抢救者是否受过培训。
2、仅建议旁观者可以在指导下行胸外按压。
(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7)维持RO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2005年旧版指南
2010年新版指南
取消一听二看
三感觉
1、开放气道是实施CPR的前提。
1、明确:如果旁观者没有经过心肺复苏术培训,可以提供只有胸外按压的CPR。即“用力按,快速按”,在胸部中心按压,直至受害者被专业抢救者接管。
2、训练有素的救援人员,应该至少为被救者提供胸外按压。
3、另外,如果能够执行人工呼吸,按压和呼吸比例按照30:2进行。
4、在到达抢救室前,抢救者应持续实施CPR
2010新版心肺复苏指南与2005年旧版区
2005年旧版指南
2010年新版指南
生存链
的变化
1、早期识别,激活EMSS
2、早期CPR
3、早期除颤
4、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CLS)
1、立即识别心脏骤停,激活急救系统
2、尽早实施CPR,突出胸外按压
3、快速除颤
4、有效地高级生命支持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几组数字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