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课件:23 马说(共24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件:23.马说 (共24张PPT)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件:23.马说 (共24张PPT)
字词解释: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一食或尽粟一石 执策而临之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虽有千里之能
两马并驾 有时 面对 犹,尚且; 等同,一样 只是 即使
注意这几个句子的翻译: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 之间。 (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 仆役的手下受到辱没,(和普通 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 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
写作背景
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
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尽 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 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 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
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
“伯乐不常有”之叹。
请同学们自由诵读一遍,思考 下面的问题:
继续思考下面的问题:



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有哪些遭遇?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 之间。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除此以外,谁还要为千里 马负责?



伯乐 文中哪句话对伯乐的作用做了充 分的说明? 世人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 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A、成才的关键在于有 无伯乐 B、成才的关键在于有 无日行千里的能力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 相当于“吗”
邪:通“耶”,表疑问, 能
一词多义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 食之不能尽其材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连词,表转折,但是 连词,表修饰,不译
吃,动词
通“饲”
喂养,动词
难道(表反问) 恐怕(表推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3《马说》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3《马说》ppt优质课件

其真不知马也。
骈死于槽枥之间
难道,表反问语气 恐怕,表推测语气 “的”,结构助词 指代“千里马” 无意义,调节音节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ppt精品课件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 里马著称。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想要和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ppt精品课件
本文看似信笔写来,实则有严 密的逻辑。你能说说文章在结 构上的特点吗?
精讲领悟
第 一 段 第 二 段
第 三 段
提出论点:
ppt精品课件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论述:千里马和伯乐的依 赖关系
进一步论 证:
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痛斥食马者无知, 得出结论:其真不知马也(主旨)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ppt精品课件
交流展示
• 对有疑问的词句提问。 • 翻译竞赛
ppt精品课件
祗辱: 只是辱没 并列而死 有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且 一样 怎么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才美不外见: 正确的方法 虽有千里之能: 虽然
骈死:
或: 且 : 等:
面对
ppt精品课件

1、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是什么?如果没有 伯乐千里马会怎么样?
简析: 文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突出强调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 探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 千里称也。

_ 八年级下册 23.马说 课件(24张PPT)

_     八年级下册   23.马说 课件(24张PPT)

壹 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 1.比喻论证: 本文以马为喻,谈的是人 题,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识才之
贰 食马者比喻昏庸的统治者。 2.事实论证: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 提出事实,说明有千里马没有伯乐还是 千里马。
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 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采 了什么写作方法?借千里马难 伯乐, 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 不识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现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 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

乐 精 于 鉴 别 马 匹 优 劣 的 人 , 也 称
为伯乐。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
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
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
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
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 论体裁,通常以托物寓意 的手法,陈述作者对社会 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文 韩 愈
《 马
——
虽:虽然。 美:美好的素质。 见( xiàn ):通“现” 且:尚且,提出程度更
作为衬托,后常跟何 等:等同,一样。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
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
句 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
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 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 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 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
不按照正确方法鞭打它,喂
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 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 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 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

——
括义
韩 愈
《 马 说 》
文中的千里马、伯乐、 比喻了什么?
千里马 伯乐 食马者
人才 识别人才的 不识人才,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部编版)第23课《马说》PPT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部编版)第23课《马说》PPT课件(共51张PPT)

说明本文寓意
千里马:人才 伯乐: 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的领导者 食马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
的统治者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 揭露“食马者”“不知马”。 • 揭露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
埋没人才。
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首先提出全文论点,接着从正反两 方面对论点作概括论述,第二段进一步 从反面展开论述,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 重要性。第三段对“食马者”进行辛辣 的嘲讽,结尾再次强调造成不合理现象 的原因,是“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主 旨,并与开头的论点照应。
3、元世祖忽必烈慧眼识英才:
• 元世祖看他处世练达,办事果断, 为人稳重,足智多谋,就决定破格 提拔他。安童知道后就推辞道: “现在大元虽然安定了三方,但江 南尚未归朝廷,臣年少资轻,恐怕 四方会因此而轻视朝廷,还请陛下 另请高明。”元世祖主意已定,毫 不动摇,说:“朕思之熟矣,无从 逾卿。”于是,元世祖就把安童提 拔为中书右丞相。安童一生都身居 要职,直到四十九岁因病去世,共 为元世祖效力三十一年,为元初国 家的稳定和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唐宋八大家”之首 “文起八代之衰”
10
广东潮州 韩文公祠
11
广东潮州 韩文公祠
12
写 作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
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
背 景 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
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 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 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 张建幕下,郁郁不得志,所 以作《马说》,发出“伯乐 不常有”的感叹。
朗读正音: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 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 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 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pián lì zh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23《马说》课件 (4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23《马说》课件 (40张ppt)

其能/千里也 ! sì xiàn
shí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
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
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同“衹”(只),
只、仅。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擅长相马的人
日行千里的马
奴仆
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⑴食马者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⑵且/欲与常马等 /不可得,安求/其能 /千里也 !
⑶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解释加点的词语 ⑴故虽( 即使)有名马 ⑵骈(并列 )死于槽枥之间 ⑶不以(因为)千里称也。 ⑷一食或(有时)尽粟一石 ⑸食(通“饲”,喂)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⑹才美不外见(通“现”,)显现 ⑺且(况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⑻安(怎么)求其能千里也 ⑼策(驾驭 )之不以(按照)其道 ⑽执策而临(面临)之 ⑾其(难道,表反问语气)真无马邪? ⑿其(大概,表推测语)气真不知( 识别 )马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23《马说》课件 (40张ppt)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 版课件 优质课 课件免 费课件 PPT伯乐千马 Nhomakorabea里
千里马 马




食马者
小结
祗辱于······称 痛惜 也
食马者······外 愤怒 见
策之不······无 嘲讽 马
朗读课文,注意节奏
马 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
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
槽cáo枥lì之马间之,千不里以者/,s千h一í里食称/也或。/尽sù粟一shí石;s食ì马者/不pi知án其

第23课《马说》课件(共24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3课《马说》课件(共24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研读一段
2、朗读课文第一段,然后用原文回答问题 。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 如何?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研读一段
3、作者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们认为到底是先有千里马,还 是先有伯乐呢,为什么?
就普通马来说,先有马,然后才有对马的认识及认识吗的人。对千 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 来,只是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 识别就成为前提了。
探究内容
2、作者这样写千里马究竟有什么用意呢?
文章托物寓意,借写“马”的遭遇,发表对人才的看法。 在韩愈看来: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应该: 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之充分施展才干。 (发现、培养、重用)
拓展学习
关于“马”的成语非常多,你凭记忆说出多少这样的成语?
千军万马、塞翁失马、青梅竹马 金戈铁马、戎马倥偬、声色犬马 走马观花、指鹿为马、天马行空 心猿意马、马到成功、万马奔腾 龙马精神、车水马龙、蛛丝马迹 老马识途、厉兵秣马、一马当先 牛头马面、马革裹尸、一马平川 马首是瞻、万马齐喑、兵荒马乱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称“郡望 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文学家、思想家、 教育家。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 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有《韩 昌黎集》。
认识作者
了解一下内容,加深对作者的认识。
韩愈被贬潮州刺史时,那里的一条江里有很多鳄鱼,鳄鱼常吃过江的人,人们叫它做“恶 溪”。一天,一个百姓被鳄鱼吃掉了。韩愈知道后,就命令手下的人设坛祭鳄、宰猪杀羊,决 祭祀鳄鱼。在渡口旁边的一个土墩上,摆上祭品,点上香烛,韩愈面对大江说:“鳄鱼!鳄鱼! 韩某到这里来做刺史,为的是保土庇民。你们却在江里祸害百姓。如今姑念你们无知,不加 惩处,限你们在三天之内,移除大江,归去大海。否则,严加惩处!”从此,江里再也没有看 见鳄鱼,所有的鳄鱼都出海到南洋去了。现在,人们把韩愈祭鳄鱼的地方叫做“韩埔”,渡口 叫“韩渡”,又叫“鳄渡”,还把大江叫做“韩江”,江对面的山叫做“韩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 马说 课件(共4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 马说 课件(共44张PPT)

奴仆。
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 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 受到屈辱,(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吃一次。
有时。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
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 yé
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同“衹(只)”,只、仅。 马槽。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今 天 让 我 们 来 一 起 学 习 唐代的韩愈 的 《马 说》, 看 看 他 对于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 有 怎 样 的认识。
1 学习目标
2 知识必备

3 初读:晓畅文意

4 再读:感受遭遇

5 朗读:体会语气 6 思考探究

7 课堂小结
8 虚词迁移练习
9 作业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重 点) 2.结合具体文句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难点) 3.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
材:_才__能__、__才__干__________________
(9)执策而临之
执:_持__,__握__,__拿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虚词 其
速记口诀:“其”代他(她/它)那和自己,反问推测或祈使。
①食之不能尽其材 人称 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它(们)”“他/他/它(们)的” 代词 ②不得志,独行其道 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自己的”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3《马说》优质PPT课件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3《马说》优质PPT课件

探究
策之不以其道(表现)→辱于奴 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知马 食之不能尽其材(表现) →力不 (结论) 足,才美不外见→欲与常马等不
可得(被埋没)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探究
作者在结尾运用设问这一修辞方式, 自问自答,这在全篇中有什么作用? “不知马”这个结论有什么含义?
结句收束全文
探究
韩愈资料(一): ①25岁中进士。 ②文起八代之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③有大量诗文作品:《马说》《师说》《进学解》《早 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是一代语言巨匠,其语句形成成语的有:一视同仁、 异曲同工、垂头丧气、袖手旁观、弱肉强食、落井下石、 牢不可破、杂乱无章、名存实亡、再接再厉…… ⑤留下大量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祗辱骈槽枥邪

xiàn
lè sì
策 外 见 伯 乐 食马者
shí sù
一食或尽粟一石
诵读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 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 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 里也?
艺术特色
千里马 伯乐
托物寓意
寓指有才能的人。 寓指识才的人。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 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
板书设计
伯乐决定千里马的命运
第1段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人才常有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者常无

食马不知马马被埋没
第2段 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

2019年人教部编版八下语文课件: 23 马 说(共24张PPT)

2019年人教部编版八下语文课件:  23 马 说(共24张PPT)
句子中加点词语。 (1)骈.死.于槽枥之间[ (和普通马)一同死 ]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相当,相同 ) (3)策.之不以其道( 这里作动词,用马鞭驱赶 ) (4)执策而临.之( 面对 ) (5)是.马也( 代词,这 ) (6)安.求其能千里也( 怎么,哪里 )
A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 B.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才美不外见 D.食之不能尽其材
C.召忽死之.
已而之.细柳军
D.生我者.父母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6.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成器, 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机。
(2)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鲍叔不认为我没有羞愧之心,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羞耻, 而以功名不能显扬于天下为羞耻。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食__不__饱__,__力__不__足__,__才__美__不__外__见__。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陕西中考改编)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①,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 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 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 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②死之,吾幽囚受辱,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贾(ɡǔ):做买卖。②召(shào)忽:齐人。 与管仲一起事奉公子纠,公子纠被杀后召忽也自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犹,尚且。 )
(5)才美不外见( 同“现”,表现。 )
(6)策之不以其道 ( 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
名师导练
(7)执策而临之( 面对。 ) (8)食之不能尽其材( 才能、才干。) (9)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通晓。 ) (10)其真无马邪(表示加强诘问的语气。) (1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但是,却。 ) (1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顺承连词,来。)
A.虽有千里之能/能以径寸之木
B.故虽有名马/故外户而不闭
C.才美不外见/芳草鲜美
D.食不饱,力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名师导练
二、句子翻译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_____世__上__有__了__伯__乐__,_然__后__才__会__有__千__里__马__。____________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____千__里__马__是__经__常__有__的__,可__是__伯__乐__却__不__经__常__有__。________
名师导学
1.背景解读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 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 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 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 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 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 之叹。
名师导学
2.内容梳理(用原文语句填空)
(2)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 ___千__里__马__常__有_____,______而__伯__乐__不__常__有______。
名师导练
2.文言词汇选择。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不 相同的一项是( A )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虽有佳肴,弗食
B.安求其能千里也/安能辨我是雄雌
C.故虽有名马/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是马也/是鸟也
名师导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 一项是( B )
23* 马说
考点链接
1. 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主要实词 和虚词的用法 学 习 2.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 目 标 3.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 思想情感
考点链接
【考点1】理解古代文体“说”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可以记事,也
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其
主要特点是一事一议,要求作者写出对社会
3.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___因__此__,_即__使__是__很__名__贵__的__马__也__只__能__在__仆__役__的__手__下__受____ ___屈__辱__,_(__和__普__通__马__)__一__同__死__在__马__槽__里__,不__以__千__里__马____ ___而__著__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识人才、任用人才的人;食马者喻指愚妄 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以千里马不遇伯乐 考 比喻贤才难遇明主。 点 链 【考点4】体会文章的讽刺手法 接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辛辣地讽 刺了食马者的愚妄和浅薄,流露出作者怀才不 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 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 烈愤慨。
8.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难__道__)__真__的__没__有__千__里__马__吗__?_其__实__是__他__们__真__不__识__得___ __千__里__马__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导练
三、内容理解
1.内容理解默写。 (1)文中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 _世_有__伯__乐____,_____然__后__有__千__里__马______。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名师导练
一、字词解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故虽有名马( 所以。 )
(2)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
(3)是马也( 这,这样的。 )
考 点
生活中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或对某种现象的 看法。
链 接
【考点2】体会文章托物寓意的写法 文章描述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刻画了食
马者的浅薄、愚妄和无知,痛斥了当时的统
治者不能识别和重用人才,表达了作者的愤
懑不平,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行为
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考点链接
【考点3】体会比喻的修辞手法 文中的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识别人才
名师导练
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__日__行__千__里__的__马__,吃__一__次__或__许__能__吃__下__一__石__粮__食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喂__马__的__人__不__懂__得__要__根__据__它__日__行__千__里__的__本__领__来__喂__养__它__。
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__想__要__跟__普__通__的__马__相__等__尚__且__办__不__到__,又__怎__么__能__要__求______ __它__日__行__千__里__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 意。 ____用__马__鞭__赶__它__,_不__按__照__(__驱__使__千__里__马__的__)__正__确_______ ____方__法__,_喂__它__,__却__不__能__让__它__竭__尽__才__能__,它__鸣__叫__,_______ ____却__不__能__通__晓__它__的__意__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