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幻灯片资料

合集下载

新课改基本理念大全

新课改基本理念大全

新课改基本理念大全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要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通过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潜质达到教育目标,要善于发展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其提高,不要唯成绩论、唯表现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3、课程结构:每门课程的内容如何兼顾知识、儿童和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涉及课程标准和教材尤其是教科书的编写。

4、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5、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6、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它包括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

7、积极主动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8、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提出基本要求。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PPT课件 1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PPT课件 1

二.评价对象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1.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目标应是多元的.
2.对教师的评价 包括对教学前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
能和准备情况. 3.对课程内容的评价
课程的设置应精简化,现代化,实用化,操 作化相结合.
三.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1.按评价的依据分: 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
2.按评价信息收集的途径分: 问卷法,行为观察法,成果分析法;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4、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关乎命运。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26、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27、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28、有时候,生活不免走向低谷,才能迎接你的下一个高点。

29、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功能的创新
国家课程标准是国民在某一方 面或领域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反 映的是国家对国民素质的最低要求, 面对的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以 及课程管理的问题。制定的是大多 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的水平。
课程目标的创新
1、价值取向的创新: 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将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学 生基本素质的提高置于课程目标 的核心位置。

44、仁慈是一种聋子能听到、哑巴能了解的语言。

45、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46、在浩瀚的宇宙里,每天都只是一瞬,活在今天,忘掉昨天。

47、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48、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49、人往往会这样,顺风顺水,人的智力就会下降一些;如果突遇挫折,智力就会应激增长。

新课程改革ppt课件

新课程改革ppt课件

2021精选ppt
20
练习题
6、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 念,这句话包含着三层含义:1)以学生发展为本; 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7、新课改的教师角色转变
在对待师生的关系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学与研究的关系上,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上,教师是课程的开发建设者 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上,教师是社区型开放教师
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得新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交流合作等四大能力
2021精选ppt
6
新课改的目标 (重点)
5、建立于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考评机制
过去:选拔甄别功能 改革后:即发挥教育评价学科学习目标,又发挥其
促进学生一般发展、教师水平提高、课程更新,改
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与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的配合,处理好和 家长间的合作关系
2021精选ppt
18
练习题
1、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______。
A.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B.以学生发展为本
C.探究自主性学习
D.转变旧的学习教学方式
2、教师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改强调________ 和________
3、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 做到( )
2、哪一组符合情感体验目标陈述方式:( )
A. 说出、表演、展示 B. 设计、制作、创作
C. 感受、参加、养成 D. 解释、完成、背诵
3、与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一致的是( )
A.以教师的视角反思 B.教学设计留白
C.培养求异思维
D.教学过程预设性强
2021精选ppt

新课程理念 PPT课件

新课程理念 PPT课件
创造性)
35
二、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 有利于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
个性的发展。 两个层面的开发:
1、对既有的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 (体现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诠释) 2、开发出新的校本课程。
36
三、教师作为研究者 有利于教育理论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学实践的
提高
一方面,“专家”的传统角色日渐消亡,正在 转化为更加谦虚的顾问角色,与实践者一起进行 反思与行动。
21
3、 课程标准主要服务于评价,是对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质量、学校 教育质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价的依据。
4、 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 者。
5、课程标准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质量的主要标志,它统领课程的管 理、评价、督导与指导,具有一定的严肃性与正统性。
22
起初是恶言相向,拳打脚踢,然后是 拿出斧子和锤子,对着受害人头部猛砸。 顿时,受害人血肉模糊,当场死亡。而两 名凶手则收起凶器,不慌不忙地在附近的 水池边洗掉手上的血迹,若无其事地走开 了。
9
发生在三个十二三岁孩子身上的惨剧。 受害者田田(化名),是河南省长垣县某中学 一名初一学生, 痛下杀手的则是他的两位同学。 事情起因很简单:田田此前把自己的500元压 岁钱借给他的同学程程(化名),但此后多次讨要 都被程程以各种理由推托。今年5月4日,田田再 次找程程讨要,结果发生口角,把程程惹怒。随 后,程程找来另一名同学,带着斧子和锤子,将 田田叫到男厕所,对田田痛下杀手,悲剧就这样 发生了。
间所形成的关系形态。
以往课程改革比较关注课程内容的增加或减少,即教材的改编。 而新课程结构的调整主要围绕增加或减少何种课程要素,以及确定各 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如新课程增加了综合课程,校本课程的价 值和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改变过于强调承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才能,获取新知识的才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才能以及交流与合作的才能。

新课程强调学科知识的综合化,注重知识、情意、才能的一体与整合。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进步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根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开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进步学生的根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才能、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开展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心,要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要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通过挖掘学生潜能、进步学生潜质到达教育目的,要擅长开展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其进步,不要唯成绩论、唯表现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开展空间。

生本教育理念:尊重每个学生,使之充满自信,抬头走路;相信每个学生,相信他们通过努力,会发现自己的潜能;关爱每个学生,保持其脆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每个学生,帮助其合理设计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方式;欣赏每个学生,为他们的每个进步而喝彩。

3、课程构造:每门课程的内容如何兼顾知识、儿童和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涉及课程标准和教材〔尤其是教科书〕的编写。

4、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根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根底。

它表达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根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的、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5、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详细施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展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新课改和课程标准ppt课件

新课改和课程标准ppt课件

三、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 ,分别提出“阶段目标”, 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2、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四个方面” 及“综合性学习 ”。 4、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
总目标
四、课程目标与内容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
一、新课改背景
1、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 工人。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改变“文盲”的传统内涵,“文盲”一词 将不再单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 的知识和技能的人。强调终身学习,学习经济;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国际竞争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 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人类的生存发展面临困境: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 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 问题。
三、新课改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对待自我:反思 问 题:谈谈你对“经验 + 反思 = 教师成长”这一公
式的理解与体会。 1、是波斯纳提出的;这句话反映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
一般途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规律。 2、经验是重要资源,反思则是教师摆脱封闭、僵化教学
设计,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3、教师应在实践基础上提高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能
4、体验性:身体参与,直接经验 (做题) 5、问题性:问题引发求知欲,问题意识是发现学习、
研究学习的重要心理机制
六、综合实践活动
要点:是必修课,小学3年级起开设,每周3节,集中分
散开设均可
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

新课改培训PPT课件

新课改培训PPT课件
※ 建立教材编写资格的立项审核制度 人员、经费,编写思路、样章,独创性
※ 建立教材审定、审查制度 审查委员库 立项 审查 出版 实验
※ 教材选用的民主决策程序 教材评价公告制度 教材选用委员会
※ 教材质量跟踪评价制度
语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对课程的关注由最早的学制,到课程教 学计划,再到教学大纲与教材,对课程的实 施以及评价方面关注不多。
3、有关课程目标的讨论还没有涉及。 4、课程结构只作了微调。 5、课程越来越专门化、专业化。 6、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还有待深入。
关于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
高中课程结构的变化
“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 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 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一)有效教学内涵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 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 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和促进了 学生内在的发展与全面发展,包括知识、 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 方面的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 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实施策略
教师在课堂里发生的行为按功能划分主要有两个 方面:管理行为与教学行为。
2003) 启动各学科教材的编写与审定(2000年至
今)
首批38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启动实验 (2001年9月)
各地扩大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实验(2002年 开始)
开始国家与地方的教师培训(2001年开始)
9
对课程标准修改展开讨论(2003年开始) 启动高中课改实验(2004年,四个省) 第一批课改毕业生(2004年9月) 2011年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编制,2012年
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 现在教科书、课程计划(旧称教学计 划)和课程标准(旧称教学大纲)中;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ppt1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ppt1

课程结构的创新
一、课程类型的创新 1、减少分科课程的比重,加大综合课程的比 重; 2、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明确规定选修课程在课程结构中的地位; 4、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地位在课程结构中 得到保障。
二、课程内容的创新
1、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2、课程内容的人文化;
3、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4、课程内容的生活化。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康乐一中 白承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课程与教育观念的转变
1、学校是教育改革的中心、科学探究的中心; 2、课程是经验; 3、教材是范例; 4、教室是实验室; 5、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 6、教师即研究者; 7、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 8、家长是教育伙伴。
新课程与发展的基本理念
1、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 2、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 3、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4、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5、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新课改的总目标
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 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 育。
新课程的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 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3、改变课程内容过于繁、难、偏、旧和过于 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4、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课程目标的创新
1、价值取向的创新: 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将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学 生基本素质的提高置于课程目标 的核心位置。
2、表述方式的创新:
新课程“从知识与技 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 规范课程目标。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ppt2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ppt2

实施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 术语解释 案例
新研制的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全面体现课程功能;
案例:
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能领会 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 见与人交谈(语文标准) ; 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 食本等,以及现在报刊上的各种广告资料,感受计划 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历史标准); 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解影响气候的 主要因素、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 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的习惯(地理标准);
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目标之五
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 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 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目标之六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
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
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
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课程改革的目标
● 培养未来的人才
均衡性——全面发展
综合性——和谐发展
选择性——自由发展
目标之三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
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
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
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具有丰富的个性: 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愿望和能力; 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 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民族和国际意识; 正确认识自我,善于开展反思与批判; 自觉地关心社会、关注自然、关爱自我;
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音乐 艺术
美术 综合实践
外语
语文
语文
语文
数学
数学
数学
体育
体育
体育
音乐
音乐 艺术 音乐
艺术
艺术
美术
美术
美术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
外语
外语
外语
地方与学校编制的课程
2、与现行课程的比较(七至九年级)
七 思想 政治 语文 数学 外语
现行课程


思想 政治
思想 政治
语文 语文
数学 数学
外语 外语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声和光) 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 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音 的途径。 了解超声波的应用实例。 举例说明建筑物中是如何防治噪音的。
五、新课程的结构调整
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
课程管理:单一的自上而下的集权管理,不 适合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二、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关注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 的根本理念和灵魂。 1、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
1、
2、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承认学生是 发展的、有潜力的、有差异的人,是活泼的具有 独立个性的人。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种子萌发可能 需要的条件,例如水、空气、温度、阳光、肥料、土 壤等。设计实验,实际操作实验,搜集实验数据和资 料,分析验证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有那些?
可以参照下列各项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能力进 行评价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共24页PPT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共24页PPT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8/1
第六次课程改革
• 1981年,教育部对78年《草案》的小学部分作了修 订,将“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恢复历地 课,增设劳动课,外语课改为有条件的学校在四、 五年级开设。84年提出“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教学计 划的安排意见”,对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的数学、 外语等课程提出不同的要求。
2020/8/1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从三个方面分析: • 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 现行课程面临的现实问题 •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势
2020/8/1
(一)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第一次课程改革
•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全国没有统一的教学 计划,各地以1941年的《六年制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 案》为蓝本,进行必要的修改并实施;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理念
思考: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验;2002年 秋季启动省级实验区;2003年修订计划与标准; 2004年正式颁布义务教育课程计划;2005年秋 季起始年级原则上进入新课程。
★新课程改革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 ★新课程设计着重考虑了哪些因素?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 1961年这套教材陆续发行,供试验10年制的学校 选用。
2020/8/1
第四次课程改革
• 1963年在总结1958年教育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后, 教育部根据中央《两个条例》,重新制定《全日 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确立了以“双基 ”为重点的课程模式,编制了相应的教学大纲和 教材。
• 1964年初,毛泽东发表关于中小学教育的“春节 讲话”,提出“学制可以缩短”,“课程可以砍 掉一半”,接着又开展了“文化大革命”。1963 年新的教学计划及各科的教学大纲、教材,并没 有全面实行。
2020/8/1
第七次课程改革
• 1990年国家教委颁发《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 调整意见》,注意克服原计划文理科课程比例不 够合理的情况,加大选修课比重。
• 1996年颁行《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稿 ) 》。1997年秋季在天津、江西、山西进行试验 。
• 2000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 试验稿修订)》,并在全国10多个省市试验。 2002年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再 次修订,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第三次课程改革
• 195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转发教育部党组《关于编 写普通中小学和示范学校教材的意见》。教育部 开始重新编写中小学通用教材。
• 1960年下半年,人教社根据缩短学制、提高程度 的指示精神,编写10年制中小学教材。目的是“ 去掉重复、繁琐、少慢差费……脱离政治,脱离实 际(生产和师生水平)、教材中陈腐落后和不科 学的部分。
2020/8/1
第五次课程改革
• 1978年,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教育部制定了《全 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实行草案〉,规定小 学五年,中学五年。《草案》及配套教学大纲和 教材,汲取国际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进 行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改革。
• 这套教材1977年开始编写,各科教材的第一册从 1978年秋就开始向全国供书。这套教材对于拨乱 反正、正本清源,提高教学质量,稳定社会秩序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克林顿:8岁儿童会阅读;12岁少年会上网;18岁 青年上大学。布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 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首次推行国家课程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1999年颁布新一轮国家课 程标准,提出精神、道德、社会与文化四方的发展 目标以及交往、快速处理问题、信息技术、改进学 习、解决问题与共同学习六项技能。
2020/8/1
(二)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在新的历史时期,现行课程确实存在 一些有悖于素质教育要求、有悖于教 育规律的问题。
• 课程目标的理想与现实产生严重的偏离 • 课程内容偏多偏难偏高且与课程目标偏离 • 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不容乐观 • 考核方式单一,结果处理不当
2020/8/1
课程改革:世界性话题
• 根据小平“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 精神,8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 教学计划》,规定从高二开设选修课,并将劳技课 列入正式课程,首次提出并开始形成文理分科、高 二分流的办学模式。
2020/8/1
第七次课程改革
• 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义务教育法》,刚成立的 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修订后的18个学科的教学大 纲,各科教材又作了一次大修订。
• 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 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92年更名为 “课程计划”,首次将小学、初中课程统一设计 ,分“六三制”和“五四制”,将全部课程分为 学科类与活动类,还留有空间让地方开设课程。 据此,编写形成了24个学科义务教育教学大纲, 92年与修订后的课程计划同时正式颁行。
• 韩国:1997年开始课程改革,强调实验、学习、 讨论、自由活动、社区服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
习活动,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0/8/1
(三)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1、全球化趋势
• 课程目标:培育“在全球化社会生存的人”应具 备的素质——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国际观念、 尊重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环保意识等。
2020/8/1
课程改革的历史启示
• 课程改革总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课程 改革是一种持续的行为,一个不断完善的过 程,也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
• 对课程的关注也是一个过程。最早关注的是 学制,然后是课程教学计划,再次是教学大 纲和教材,对课程实施与评价方面重视不够 。
• 有关课程目标的讨论还没有设计;课程结构 只是做些微调;课程越来越专门化与专业化 ;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还有待深入。
• 1950年教育部颁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和《中等 学校暂行校历》。1951年8月政务院颁发了改革学制 的命令,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 段制,中学修业6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这个学 制执行起来当时比较困难。
• 1952年2月教育部颁发《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学计 划》。1952年公布《小学暂行规程》、《中学暂行规 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行的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 2学020/8课/1 程的政府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