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精品】

合集下载

第4—6单元(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第4—6单元(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教案:第4—6单元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10以内的数字进行简单的计算。

2. 学生能够认识并熟练使用加法和减法运算符。

3. 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如加法和减法应用题。

4.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第4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 第5单元:认识加法和减法运算符3. 第6单元:解决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问题教学步骤:第4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讲解:向学生讲解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如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的借位等。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一些简单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5单元:认识加法和减法运算符1. 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符的作用。

2. 讲解:向学生讲解加法和减法运算符的表示方法,如“ ”表示加法,“-”表示减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加法和减法运算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一些简单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6单元:解决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问题1. 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解决加法和减法问题的重要性。

2. 讲解:向学生讲解解决加法和减法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如先确定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数,然后运用加法和减法运算符进行计算。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解决加法和减法问题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一些简单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观察学生对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了解学生对加法和减法运算符的理解程度。

3. 通过课堂练习和应用题的解答,评估学生解决简单加法和减法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通过练习题和应用题的解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学校名称:科目名称:小学数学课程类型:国家课程教材来源:青岛出版社适用年级:一年级授课时间:1课时设计者:【单元目标确定的依据】课标要求:1.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这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图形与几何”知识的起点,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左手、右手,也对上下、前后等方位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对于方位的相对性却比较陌生,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应该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加强对方位相对性的学习。

【学习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能辨认上下、左右、前后,初步学会运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通过体验生活情境,发现左右的相对性,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经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初步积累有关方位的直观经验,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点:能正确辨认左右。

学习难点: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实施策略】知识技能:1.结合现实情境,辨认上下、左右、前后。

2.初步学会运用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数学素养:1.空间观念。

通过对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应用意识。

在应用方位词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在现实有趣的活动中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科德育:1.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主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重视亲身体验,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新知。

2.通过左右手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互相团结、互相帮助。

3. 通过左右手的学习,引导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2024年秋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整理和复习(教案)

2024年秋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整理和复习(教案)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科书P85~87“整理和复习”、“练一练”以及“数学游戏。

▶教学目标1.梳理本单元知识内容,让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序数含义、组成等知识,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

2.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对11~20各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有条理、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3.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间的联系的认识,从而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1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自主建构知识间的联系,整体把握20以内数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

一、知识回顾1.单元知识梳理。

师: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情预设】引导学生梳理本单元知识,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了10根小棒捆成一捆,10个一就是1个十;我认识了11~20各数,会读写各数,知道了它们的组成;我会给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我会比较数的大小;我会计算十加几、十几加几、十几减几、十几减十……师:你们说得非常好,学习这么多的知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梳理一下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知识回顾,让学生建立初步的知识体系,为后面系统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动手制作“知识图”。

师:(课件出示××整理的“知识图”)同学们请看,这是××同学制作的“知识图”。

我们来看看这张知识图上有哪些知识,××是怎样将它们排列起来的?【学情预设】预设1:我从××整理的“知识图”中看到了我们学习过的十加几,十几减几以及十几减十的计算。

预设2:我还发现整理了数位表,十位上的数是1,个位上的数是3,表示13这个数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预设3:我也有发现,在××的“知识图”中,有我们学习过的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求12和16之间有几个数,通过图示我知道了这两个数之间有3个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认位置》知识点讲义+典型例题【含答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认位置》知识点讲义+典型例题【含答案】

知识点回顾一、主要内容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引导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例如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苹果的上面是鸡蛋,鸡蛋在苹果的上面。

2、辨别左右方位(1)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明确判断左右的基本方法,例如:发言举右手,写字、抛物时通常也是用右手。

(2)设计活动: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手,右边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逐步掌握知识。

3、当涉及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时,只要求学生把自己作为判断的主体,通过观察辨认位置关系(1)左右关系,只要求学生以自己的左右手为标准说明相关情境中的物体哪个在哪个的左边,哪个在哪个的右边,不要求学生说明相关情境中人或动物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

(2)前后关系,只要求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说明自己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不要求学生说明具体情境中两个物体的前后关系。

如桌上放了一个台灯和一个笔筒,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不宜用前后来表达。

二、基础题1.画一画2.想一想,连一连三、易错题1.家在哪里,连一连优选精练一.选择题(共5小题)1.如图中,小兰的后面是( )A.小强B.小东C.小丽2.我们上下楼梯都要靠( )走。

A.两边都可以走B.右边C.左边3.从左边数,猴子坐在的第( )节车厢里。

A.第2节B.第3节C.第4节4.我用( )手拿。

A.左B.右C.无法判断5.观察图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鸭子的上面B.的下面有鸭子和小鱼C.大鸭子的右边有2只小鸭D.小鱼在的下面二.填空题(共10小题)6.看一看,填一填。

(1)小华排在最 面,小强排在最 面。

(2)小丽从前数和从后数都是第 。

7.我会排队。

前面有 只小动物,后面有 只小动物。

排第 ,排第 。

后面有 只小动物。

8.在横线上填“上”、“下”。

(1)小鸟在小猴的 面。

(2)小兔在小猴的 面。

(3)小鸟在小兔的 面。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1 准备课2 位置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4 认识图形(一)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 11~20各数的认识* 数字乐园7 认识钟表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9 总复习第1课时认识图形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34、35页内容及第37、38页练习八的第1、2、3小题。

内容简析通过实物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并知道这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并会识别。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教学重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

教法与学法1.本课时教学时教师要精心组织好课堂活动,如:摸一摸。

让学生在摸一摸的活动中认识这些物体的名称,感知这些物体的特点;再如:说一说。

在感知物体特点的基础上,把物体的特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说出它的名称,以此来强化学生对特征的掌握。

提前准备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巩固对立体图形特征的理解,并通过找出身边与之相同的物体,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多媒体课件展示法:播放课件,画面出现机器人:同学们,你们好!我叫特特,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我身上有好多东西,与大家今天学的知识相关,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大家快在我身上找一找吧!由此导入本课课题。

【品析:利用课件展示机器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极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 组织活动,激趣导入:教师布置摆图形活动,每4人为一组,每个小组把准备的物体如:小水杯、牙膏盒、乒乓球等,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可以拼成机器人、小桌子、小火车等。

让每一组学生展示拼成的图形,教师首先给予肯定和表扬,最后提出问题:你们拼成的图形里都有哪些物体?都是什么样的?由此导入本课课题。

【品析:通过组织拼图形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大量的感性材料中,逐步抽象出立体图形,并感知它们不同的特征。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案教学内容:认识图形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积木,图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包装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各种图形的画面。

)师:看!老师这里有一些不同的图形,想知道它们能变成什么吗?(把图形组合成机器猫)今天,机器猫想和同学们一起来上课,你们愿意吗?机器猫最喜欢玩积木了,你们喜欢吗?想玩吗?二、展开活动,提出问题1.师: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堆积木,现在,你们就一块玩一玩吧!(分小组活动)2.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玩到这里吧。

老师有个建议,能不能把手中的积木先分类,再整齐地放好呢?3.师:请各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想把这些积木按什么来分类?分成几组?4.小组汇报。

(请学生将积木分组的情况一一展示。

有的按颜色分组,有的按大小分组,还有的按特点分组……)师:这节课我们就按他们这一组的分法来学习。

(出示按形状分的图形)(认识图形)三、引导体验,合作探究(一)正方体的认识1.师:你们把这几块形状相同的积木放在了一起,谁知道它们的形状叫什么?(出示正方体积木)2.贴图并板书“正方体”。

3.请你拿一块形状是正方体的积木,用手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我们通过摸,感觉到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4.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当学生发现正方体有6个面时)提问:你是怎样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的?能上来给大家数一数吗?5.师:还有的同学说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

大家看一看,是不是一样?小结:我们通过观察,知道了正方体有6个面。

而且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

(6个面一样大)6、你在哪里见过正方体呢?(二)长方体的认识1.师:这些积木的形状是正方体吗?(出示长方体积木)师:这些积木的形状叫什么?贴图并板书“长方体”。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测试题-苏教版(含答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测试题-苏教版(含答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测试题-苏教版(含答案)【例1】小美住在小琪家的上面,小琪住在小兰家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把她们的名字写在阳台上。

解析:仔细读题可以发现,小美家和小兰家都是在和小琪家作比较,根据“小琪住在小兰家的楼上”可知,小琪家比小兰家高,又因为“小美住在小琪家的上面”,即小美家比小琪家还要高,所以小美家最高,小琪家在中间,小兰家最低。

解答:
【例2】排在最前面的是()号车,最后面的是()号车,一共有()
辆车,是第()名,与它相邻的两辆车分别是第()名和第()名。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知道哪面是前,哪面是后,根据题意可知,车头的方向的前,车尾的方向是后,所以排在最前面的是3号车,排在最后面的是4号车,一
共有5辆车。

驾驶的车从前往后数排在第3位,所以它是第3名,与它相邻的两辆车分别是它前面的1号车和它后面的5号车,1号车从前往后数排第2,
所以是第2名,5号车从前往后数排第4,所以是第4名。

解答:3 4 5 3 2 4
【例3】填一填。

在的()面,在的()面。

在的()面,在的()面。

解析:仔细读题发现,在最中间,另外四种物品都是以为参照物进行方位描述的。

在的上面,在的下面。

在的左面,在的右面。

解答:上下左右。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1)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1)

一、选择题1.下列图形不是一类的是()。

A. B. C.2.滚得最快的是哪一个?A. B. C.3.用一定不能画出()。

A. B. C.4.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个。

A. 2B. 4C. 6D. 85.看图,数出图形的个数正确的是()A. 3B. 4C. 56.正方体是()。

A. 我六个面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B. 我有六个面全是长方形C. 我有六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7.________是长方体. ()A. B. C. D. 8.________是圆柱. ( )A. B. C. D.9.下面立体图形中,谁最容易滚动()。

A. 长方体B. 球C. 正方体10.树上桃子的个数用0表示的是()。

A. B. C. D. 11.下面是正方体的是()。

A. B. C. D.12.选择题(1)下图中()是圆柱。

A.B.C.(2)下图中()是球。

A.B.C.(3)下图中()是长方体。

A.B.C.13.请你帮助小红把放错的物品找出来.()A. B. C. D.14.下面图形是长方体的是()。

A. B. C.15.我们用可以画出()。

A. B. C.二、填空题16.长方体有________个,正方体有________个,球有________个,圆柱有________个。

17.我会认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18.数一数,填一填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

19.数一数、填一填。

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20.数一数。

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

21.看图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圆柱比正方体多________个。

正方体比球少________个。

22.数一数,填一填。

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精品课程整体规划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精品课程整体规划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精品课程整体规划一、教材内容及作用:“认识图形(一)”是教育部审定2012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为了分散难点,这一单元只是安排了立体图形的认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物体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4中立体图形;二是会用同样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三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丰富,儿童的形状知觉就逐步发展。

上小学后,随着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将这种知觉经验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所以教材把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编排在平面图形之前,是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

(二)学情分析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关于形状,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感知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需要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而且每一个物体都有一些基本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材质等等。

研究表明,形状是物体的一个主要特征。

儿童在感知熟悉的物体时,首先注意的是物体的形状,他们对形状等外部特征明显的物体,表现出强烈的认知兴趣。

也就是说儿童从出生不久,就产生形状知觉,形状知觉是儿童认识物质世界的重要途径,对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有重要意义。

再加上儿童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运动的,这有利于增进他们对所处环境的认识,为将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实我校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是六左右岁,年龄偏小,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还非常弱,分组活动不容易组织。

另外,据我课前调查,学前班虽然也认识过这些图形,但很多孩子将“长方体”说成“长方形”,将“正方体”说成“正方形”,也有将“圆柱”说成“长方形”的,将“球”说成“圆”的更多,所以教学目标不能定得太高。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1)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右图中有()个。

A. 4B. 5C. 62.数一数,下图是由()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A. 7B. 5C. 63.用能描出()图形。

A. B. C.4.用一定不能画出()。

A. B. C.5.下面图形中与其他图形不是同类的是()。

A. B. C.6.有()个小正方体。

A. 5B. 6C. 77.这个长方形由()个搭成。

A. 4个B. 3个C. 2个8.正方体是()。

A. 我六个面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B. 我有六个面全是长方形C. 我有六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9.________是长方体. ()A. B. C. D.10.下面立体图形中,谁最容易滚动()。

A. 长方体B. 球C. 正方体11.下面图形是圆柱的是()。

A. B. C.12.选择叠得最稳的物体.A. B. C. D. E.13.下面图中,________是球。

( )A. B. C. D. 14.请你帮助小红把错的物品找出来,是( )A. B. C. D.15.下面的4幅图中,哪一个图形与其他三个不一样.( )A. B. C. D.二、填空题16.填一填。

长方体________个正方体________个圆柱________个球________个17.数一数。

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18.数一数,填一填。

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19.数一数,填一填。

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

比多________个。

20.数一数,填一填。

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21.填一填,注意把数写漂亮。

22.数一数。

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23.要搭成一个大正方体,你知道下面的积木中至少还少几个小方块吗?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24.数图形。

(2024秋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认识数位、写数》教案

(2024秋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认识数位、写数》教案

第四单元 11~20的认识4.3 认识数位、写数【课题名称】第3课时认识数位、写数【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77页。

【教学目标】1.通过辨“11”活动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进一步感受位值制。

2.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掌握读、写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十位和个位,会看图写11~20各数。

教学难点:体会位值制的意义。

【课前准备】1.教师:教具:小棒、计数器。

教学课件:《》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学具: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数数。

教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1~20各数,同桌两人一起按顺序从11数到20,再从20数到11。

学生按要求数数。

2.摆数。

教师:请你用学具摆出11,怎样摆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来呢?预设1:学生摆出1捆小棒(把10根小棒捆成1捆)和1根小棒。

预设2:学生摆出1摞小正方体(把10小正方体放1摞)和1个小正方体。

预设3:学生摆出1摞圆柱(把10个圆柱放1摞)和1个圆柱。

3.设疑。

教师:我们能用小棒,小正方体、圆片表示出11,但是问题来了,现在只有2个颜色一样、大小也一样的小棒,小正方体、圆片,还能表示11吗?预设:学生意见不一致,有人认为能,有人认为不能,请几个代表到前面来进行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预设1:我觉得2个颜色一样、大小也一样的小棒,小正方体、圆柱只能表示2,不能表示11。

预设2:我觉得可以把其中1个小棒,小正方体、圆柱看成10,另一个看成1。

教师:是呀,长得都一样,怎么能让所有人都知道到底谁是10、谁是1呀?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继续学习11~20各数。

【设计意图】复习数数,用小棒摆出11,再让学生思考“2个颜色一样、大小也一样的小棒,小正方体、圆柱还能表示11吗”来引出新课。

二、交流实践、探究新知。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认识和书写数字1-50;–能够进行数字1-50的顺序排列;–能够识别并书写加法和减法算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游戏、实物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数字1-50的认识和书写;•加法和减法算式的书写和理解。

2. 难点:•排列数字1-50,掌握其规律性;•怎样将数字运用到实际物品数量的表示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数字卡片让学生认知数字1-50,并进行互动问答。

2. 学习新知识(15分钟)•教师介绍和书写数字1-50,并让学生跟读;•引导学生利用数字卡片互相组队,顺序排列数字1-50。

3. 合作探究(20分钟)•分组让学生合作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练习,借助物品进行实际操作;•学生互相交流,发现规律,并总结加法和减法的相关知识。

4. 拓展应用(10分钟)•利用竞赛游戏形式,巩固数字1-50以及加法和减法算式。

5. 总结反馈(5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四、课堂作业1.用纸板制作数字卡片1-50,并整理好;2.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数字1-50书写示例加法算式示例减法算式示例1 1+1=2 2-1=12 3+2=5 4-2=2………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其中游戏形式深受学生喜爱,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对数字运算规律理解不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练习和巩固。

下节课将增加口算练习的环节,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以上为教案内容,希望能够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完善。

【精品课件】2024年秋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 认识图形(一)《认识图形(一)》教学课件

【精品课件】2024年秋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 认识图形(一)《认识图形(一)》教学课件

知识运用
仔细观察,连一连。
知识运用
数一数。
( 4 )个 ( 1 )个 ( 2 )个
( 4 )个
知识运用
我说你猜
根据描述,猜一猜我说的是 什么图形,挑战成功可获得一次 拆红包的机会。
课堂游戏
圆正上长圆正下长鼓方圆鼓方圆小六一淘张样气脸大, 滚平放相来平倒对滚滑一两去滑推面不一就费个滚力样动。
零食一份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精品课件
第4单元 认识图形(一)
认识图形(一)
学习目标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通过对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使用,感受到数学和生活息息 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பைடு நூலகம்
情境导入 按形状分一分?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长方体 纸箱
衣柜
圆柱 电池
空调

你身边哪些物体 球形灯具与这些排形球状相同?
冰块
正方体 积木
合作探索
动手操作,摸一摸。
1. 摸一摸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它是什么样的。
2. 摸一摸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它是什么样的。
3. 比一比

,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4. 摸一摸 和 ,你发现了什么?
免作业一次
+5分
课堂小结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小朋友们,再见!

2022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经典练习卷(答案解析)(2)

2022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经典练习卷(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下列图形不是一类的是()。

A. B. C.2.下面哪个图形与其他图形不是同一类。

A. B. C.3.A. B. C.4.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个。

A. 2B. 4C. 6D. 85.要拼成一个大正方体,下图至少还要再加()个。

A. 5B. 6C. 76.看图,数出图形的个数正确的是()A. 3B. 4C. 57.________是球.()A. B. C. D.8.________是正方体. ()A. B. C. D. 9.________是圆柱. ( )A. B. C. D. 10.树上桃子的个数用0表示的是()。

A. B. C. D. 11.下面是正方体的是()。

A. B. C. D.12.选择题(1)下图中()是圆柱。

A.B.C.(2)下图中()是球。

A.B.C.(3)下图中()是长方体。

A.B.C.13.()A. B. C.14.请你帮助小红把放错的物品找出来.()A. B. C. D. 15.我们用可以画出()。

A. B. C.二、填空题16.数一数,填一填。

在上图中,一共有________个图形,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

17.数出下面图形的个数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18.数一数、填一填。

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19.填一填,注意把数写漂亮。

20.长方体有________个。

正方体有________个。

球有________个。

圆柱有________个。

21.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

一共有________个图形,比多________个。

22.数一数,填一填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23.数一数,填一填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案

四、认识图形(一)第1课时认识图形【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一)”这部分内容是小学几何图形学习的开端,也为后面“分类”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认识图形(一)”所认识的是四种最常见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看一看”“分一分”“玩一玩”“摸一摸”“搭一搭”等活动,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直观几何体的不同形状,并知道相应的名称,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好玩,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所以他们喜欢通过操作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从而获得对物体特征的理解。

但是,由于生活背景、知识及经验的不同,学生对物体特征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学生已经能够认识物体的特征,有的学生却还不知道。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经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物体,已经有形状方面的初步感知和体验,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会太困难,但是要他们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初步感知图形的特征并能辩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拼、画、摆等操作,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难点: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探究新知→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感知它们的特征↓↓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巩固新知↓↓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数学王国里的小宝贝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里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什么不同的。

(组内学生轮流说学具)【探究新知】1.分一分。

人教版(2024新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11~20各数的组成和读法》精品课件

人教版(2024新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11~20各数的组成和读法》精品课件
人教版1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1~20各数的组成和读法
优教·数学
我们已经认识了0、1、 2、3、4、5、6、7、8、 9、10这几个数字。
还有比10更大的数吗? 我想肯定有。
例1.抓一把 ,数一数有多少根。
例1. 先数出十根小棒,捆成一捆。
10个一,就是1个十
接着数下去。1个十 1个一 Nhomakorabea11
读作:十一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0个一 读作:十
2个十 读作:二十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1~19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 一组成的,个位是几就读作十几。 20是由二个十组成的,读作二十。
1.填一填。
_2_个十
2.写一写,读一读。
十位 个位
( 10 )
十位 个位
( 19 )
3.看图写数。
( 16 )
( 16 )
十位 个位
( 16 )
4.填一填。
1.16里面有( 1 )个十,( 6 )个一。 2.一个十和八个一组成的数是( 18 )。 3.二个十合起来的数是( 20 )。 4.17和19中间的数是( 18 )。
1个十 2个一
12
读作:十二
1个十 3个一
13
读作:十三
1个十
2个一
12
读作:十二
1个十
3个一
13
读作:十三
1个十和几 个一合起来 是十几。
1个十 5个一
( 15 )
读作:_十_五_
1个十 9个一
( 19 )
读作:_十_九_
添上1根
2019 末尾的0不读
读作:二十
1.填一填。
_1_个十和_2_个一 _1_个十和_6_个一

深圳市高级中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深圳市高级中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滚得最快的是哪一个?A. B. C. 2.数一数,下图是由()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A. 7B. 5C. 63.下面哪个图形与其他图形不是同一类。

A. B. C. 4.下面图形中与其他图形不是同类的是()。

A. B. C.5.A. B. C.6.要拼成一个大正方体,下图至少还要再加()个。

A. 5B. 6C. 77.看图,数出图形的个数正确的是()A. 3B. 4C. 58.哪个是圆柱。

()A. B. C. .9.请你帮助小红把放错的物品找出来.()A. B. C. D.10.________是圆柱. ( )A. B. C. D. 11.下面是正方体的是()。

A. B. C. D.12.()A. B. C.13.选择叠得最稳的物体.A. B. C. D. E.14.________是正方体.A. B. C. D.15.下图中,有________个球。

( )A. 2B. 3C. 4D. 5二、填空题16.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17.数出下面图形的个数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18.数一数,填一填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

19.填一填,注意把数写漂亮。

20.________个, ________ ,________个,________ .21.数一数,填一填。

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

22.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23.数一数,填一填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

24.要搭成一个大正方体,你知道下面的积木中至少还少几个小方块吗?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25.数图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处理及补充练习
回家和爸爸或妈妈做做猜物体的游戏。




谁的手儿巧




熟练分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教具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设计
复备
一、做游戏:我摸你说与我说你摸。
1、教师课前把各种形状的物体装进口袋,从口袋摸出物体,让学生说出是什么形状的。
2、教师说出一种形体的名称,让学生从口袋里摸出相应的实物。也可以由学生说名称,学生摸实物。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4题






通过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重点
难点
重点: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
难点:会判断是哪种图形。
课次
课题
主要内容
1
认识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形体有初步的认识,能分辨它们的形状。
2
练习课
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课堂教学设计
本学期第29课时
难点:正确分辨它们的形状
教具
学生自己准备各种各样的纸盒、易拉罐、球。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一袋装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的物品的袋子。
教学过程设计
复备
一、自由活动
师生谈话:同学们,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盒子、积木,你一定非常想看看其他的小朋友都带来什么东西,是吗?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一段时间,自由活动,可以看看自己小组的同学带来什么,也可以到别的小组去看看,好吗?
4、自主练习第2题
5、猜一猜
三、全课总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什么时候可以用到我们所学的知识?”
先让学生观察每一副图,能看到几个面,分别说出是那几个面,再让学生涂上不同的颜色。然后,接着训练学生涂右面、上面、前面的颜色。
出示一个实物模型的一部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猜猜这是一个什么模型?并说说为什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习题处理及补充练习
请你在家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并说给爸爸妈妈听。




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课堂教学设计
本学期第30课时
课题
谁的手儿巧练习课
主备人
卢学英
本单元第2课时
课型
练习课
授课时间
复备人
王丽娜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2、各小组反馈搭积木的情况。
3、教师组织大家来欣赏每个小组的作品。
教学过程设计
复备
根据大家分类的情况,鼓励学生给他们起个名字。学生有可能在幼儿园已经认识他们的名字,教师要给予鼓励。
四、猜一猜
教师:“我们认识的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猜一猜哪种形状的物体滚得最快?”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验证。小组汇报结果。
课题
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
主备人
卢学英
本单元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复备人
王丽娜




1、通过实物操作,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形体有初步的认识,能分辨它们的形状。
2、在观察和触摸中,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表象,培养初步空间观念。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简单的实践能力。




重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形体有初步的认识
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
单元名称
谁的手儿巧
需用总课时数
2课时




1、通过实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2、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身边与立体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
二、搭积木
师:你想用这些东西干什么?
师:下面我们就比一比,谁的手儿巧?(出示课题:谁的手儿巧)
学生活动
三、看一看,分一分
1、师:刚才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发挥想象力,你们搭得真棒,真是一群小建筑师。现在请小朋友认真观察你们都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积木?
2、师:你能把用的积木按他们的形状分分吗?
学生活动
1、分小组合作搭积木,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利用学具动手摆一摆,说一说。
2、自主练习第5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从中找出规律,然后独立画在书上。
先让学生观察第一组为什么圈出“白菜”,再按照这一提示依次把下面三组圈出来。
教学过程设计
复备
3、自主练习第6题
先让学生照着练习中提供的形状想一想,再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摆出其他的形状,然后想象着数出方块的个数,并交流各自的数法。
五、找朋友
教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模型。提出问题“你能从教室中找到它们的朋友吗?”“在生活中你还能找到他们的朋友吗”?
六、课后作业:
(1)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2)小组汇报分类情况。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分。
(3)教师小结,统一意见
(4)起名字。
根据大家分类的情况,鼓励学生给他们起个名字。学生有可能在幼儿园已经认识他们的名字,教师要给予鼓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