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西师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数学西师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数学西师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数一数,认识基数2. 比一比,认识序数3. 25的分与合4. 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5. 认识人民币6. 认识图形7. 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详细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比较、加减法运算、人民币和图形的认识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概念,能熟练地进行数的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数的比较、加减法运算、图形的认识重点:数的概念、加减法运算、人民币的认识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图片、多媒体课件、实物(如人民币、图形等)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或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数的概念、比较、加减法运算等基本知识。

3. 实践情景:设置实践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例题讲解:针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5.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2. 内容: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列出重点知识、公式、方法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数一数,填空:10个苹果,又来了3个,一共有多少个?(2)比一比,选择:下列哪个数最大?5、7、32. 答案:(1)13个(2)7(3)铅笔:0.5元,橡皮:0.3元,练习本:1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开展数学竞赛、实践活动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数学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具体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应用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设计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清晰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教学内容应紧扣教材章节,同时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进行适当拓展。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3篇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3篇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3篇下面是我收集的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3篇,供大家赏析。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1教学方法1、通过学生说一说、做一做突破教学难点,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通过学生观察、自主学习来突破重点,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根据2-6的乘法口诀求商,接下来老师想看看你们的算说的能力了:看图说算式。

点击课件出示练习。

2、同学们真棒,那么,你们能根据乘法算式说出除法算式吗?(点击课件出示练习)小结:观察这几道乘法算式:他们都是关于什么的乘法口诀呢?这节课我们继续一起来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设计意图:由简单的、有提示性的问题引入,采用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回顾了所学知识,而且为学生搭设了中间问题,起到了桥梁、铺垫的作用,为学习新知打下了基础,并为学生顺利解决后面问题提供了保障。

二、教学新课:同学们真棒,今天老师请来一位电影明星,他为人聪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爱开动脑筋,排除困难,同学们猜猜他是谁?(喜洋洋)今天喜洋洋不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还给我们带来许多宝物呢?但同学们必须开动脑筋,闯关才能取得宝物哦。

同学们再过一个多月就是“六一儿童节”,那么同学们你们是怎样庆祝的?看来同学们都很会庆祝哦﹗看,老师和同学们为了欢度这个节日正在布置教室呢?看看他们多开心呀,咦,同学们都带来了什么?(点击课件,个别举手描述)(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出图中的大意)(一)观察教学情景图,学会搜集信息从上往下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那些关于数学的信息呢?(引导学生说出两个已知条件,)1、我们做了一些彩旗。

2、做了49颗星,平均分给7个小组。

3、带来了27个气球,每9个摆一行。

(二)根据信息提出适当的问题根据上面的信息,你想帮他们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①做了49颗星,平均分给7个小组,这题缺了什么?(问题)那么谁帮他加上问题呢?②我们做了多少面彩旗呢?你知道吗?请同学数彩旗?出示课件,这图是什么意思?(7个8是多少)那有多少面彩旗?教师板书:7×8=56(面)(三)根据问题解决问题1、二年级的小朋友能够根据图片整理信息提出问题那我们就一起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好不好?出示“有56面小旗,挂成8行,”课件这道题可以解答了吗?(不能)缺了什么?(问题)请同学们给它添上个问题?“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几面?”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想的呢?教师要引导:我们该怎么列式解答呢?) 板书:56÷8=()你们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把充分的学习时空交还给学生。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4篇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4篇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4篇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让学生巩固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应用克和千克,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并学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目标解析: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比较抽象,在复习克和千克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估测的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

在复习简单推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巩固克和千克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巩固旧知,引入新知(一)回顾复习过程请学生回忆已经复习过本学期的哪些内容,对这些知识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复习克和千克、推理这两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反思的平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复习克和千克1.梳理。

(1)说一说,你在水果店买东西时都见过什么?(2)计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单位?质量单位有哪些?2.直观感受。

(1)看到1克和1千克,你会想到什么?(2)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约是1克或者1千克?(3)实物展示:1片口香糖约重1克,2袋500克的盐重1千克。

3.进率关系。

(1)已经明确了克和千克是质量单位,那么克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呢?(2)说一说多少块口香糖加在一起和2袋500克的盐同样重?4.测量。

(1)测量物体的轻重要用到什么?测量时要注意什么?(2)说一说自己所认识的秤。

5.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二第7题。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时重点说一说第3小题,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7题。

要求学生课前调查,填写调查结果,课上根据调查结果解决问题。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篇】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篇】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篇】导读:本文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怎么写?小编整理了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乘法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4、对学生进行爱树护树的教育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教学准备小棒一、出示第1页主题图,学生观察。

提出数学问题,怎样列算式?教师板书加法算式。

二、情境引人,探究引新1、出示第2页情境图,提问:看图,你想知道什么?怎样才能知道一个植了多少棵树?2、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板书:1+1+1+1+1+1+……+1=322+2+2+……+2=328+8+8+8=324+4+4+4+4+4+4+4=323、提问:刚才的计算中,你们有什么感受?4、学生观察算式,小组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连加法、加数相同、得数相同等)5、教师:都是几个几相加。

6、学生看算式,说说几个几相加(4个8相加)7、教师:求4个8或8个4相加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乘法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二、互动探索1、介绍乘法读法、写法(1)4个8和8个4相加的和用乘法怎样表示呢?板书:8×4 4×8(2)比较加法和乘法有什么不同?2、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3、学习例2(1)学生操作,按老师的要求摆:每次摆3根摆6次,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算式,还可以怎样列?你是怎样想的?(2)小组讨论:观察例1、例2各个加法算式、乘法算式,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乘法计算?三、课堂活动1、课堂活动第1题。

2、课堂活动第2题。

小组活动四、课堂小结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8+8+8+8=32(棵)3+3+3+3+3+3+=18(棵)4+4+4+4+4+4+4+4+=32(棵)3 * 6=18(棵)8 * 4=32(棵)6 * 3=18(棵)或4 * 8=32(棵)因数因数积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一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感受用乘法解决求相同加数连加的和更简便。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全套】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全套】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全套】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数的认识(第13节)认识100以内的数,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整十数和整百数的读写方法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 第2章:数的运算(第46节)加法运算:整十数与整十数相加,整十数与一位数相加减法运算:整十数与整十数相减,整十数与一位数相减解决加减混合运算问题3. 第3章:几何图形(第79节)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学习图形的拼组和分类理解图形的对称性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比较大小和加减运算能够识别和描述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勇于面对和解决问题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2.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简单的加减运算和应用题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算盘几何图形卡片、七巧板2. 学具:练习册、铅笔、橡皮彩色笔、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计数器、数字卡片等教具,引导学生探索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通过七巧板、几何图形卡片等,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图形特征2. 例题讲解:以具体例题形式,讲解1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讲解几何图形的拼组和分类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相互讨论、解答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点评,鼓励积极发言、主动思考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及时纠正错误六、板书设计1. 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整十数、整百数的读写方法2. 数的运算:加法、减法运算规则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3. 几何图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拼组和分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读写100以内数,比较大小完成加减运算练习题描述和分类基本的几何图形2. 答案:依据教材和课堂讲解,提供正确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结合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1)1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强化学生对进位和退位概念的理解,通过实物操作、教具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进位和退位的过程。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乘法的初步认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乘法的初步认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乘法的初步认识︳西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乘法的初步认识 | 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第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

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乘法的概念,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以及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小棒、图片等。

学具:练习本、笔、小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数量,引导学生发现物品数量之间的关系。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乘法的概念和意义,讲解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乘法的运算规律。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4.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乘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乘法的初步认识概念: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运算方法:a×b = c(a和b分别是乘数和被乘数,c是积)例题:3×4 = 12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请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妈妈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果肉,一共有多少个果肉?答案:3×2 = 6(个果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乘法的掌握程度,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倍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3~94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十八第1题。

【教学目标】1经历两个数量的比较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能用算式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结合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同伴合作,对为什么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分析解释,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3初步体会“倍”是作为一种用于比较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教师:(请两位同学站起来)我们可以怎样对他俩进行比较?学生1:×高,×矮。

学生2:×轻,×重……教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两个量进行比较。

(多媒体出示数学书和桌子比较的情境)教师:比较它们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桌子长,数学书短。

教师:估计一下,桌子的长度有几本数学书那么长?学生1:……教师:到底是几本呢?我们一起来量一量。

(1本2本3本4本)(闪动)教师:当桌子的长度有4本数学书那么长时,就可以说:桌子的长度是一本数学书长度的4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倍”。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有了它,我们就能用“倍”来比较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比一比,仔细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如图:逐步出示1杯酸奶,1袋饼干,再加上2杯,天平从不平衡到平衡)学生1:1袋饼干相当于(等于包含)3杯酸奶的质量。

教师:你能用“倍”来说明饼干和1杯酸奶质量间的关系吗?学生2:饼干的质量是1杯酸奶质量的3倍。

教师:接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出示左图)学生1:1尾鱼的质量相当于6杯酸奶的质量。

学生2:1尾鱼的质量是1杯酸奶质量的6倍。

教师小结:当一个量里含有几个这么多时,我们就说这个量是它的几倍。

二独立探究,合作交流1猜测并证明6是3的几倍教师:刚才比较了长度,比较了质量,我们接着比,你们看谁来了?教师:猜一猜,猫的只数是青蛙的几倍?学生1:2倍。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文案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文案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文案教案文案:数学上册教案 -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教案一:认识数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数的概念,并学会用汉字读写数目。

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案二:数的比较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数的大小关系的观察和比较能力,学会用“大于”“小于”“等于”等词语进行数的比较。

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互动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达到愉快学习的效果。

教案三:数的组成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数的组成,学会将一个数拆解成若干个数的和。

通过实物、图片等具体形象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的概念,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教案四:数的排列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数的排列和顺序的观察和比较能力,学会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词语进行数的排列。

通过游戏、拼图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教案五:数的连续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数的连续性,学会通过数的连续关系进行计算。

通过数轴、环节等工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的连续性,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案六:数的分解和组合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数的分解和组合的概念,学会将一个数拆分成若干个数相加。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数的分解和组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并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案七:数的加减法本节课旨在教授学生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实物、图片等具体形象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并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

教案八:数的应用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安排,学生可以逐渐建立起对数学的兴趣并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整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乘法与除法的基本概念。

2. 认识图形:平面图形的识别和分类,观察物体。

3.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4. 时、分、秒:认识时间单位,时刻的读写,简单的时间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概念,图形识别,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及时间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法和减法的运算,乘法与除法的概念,图形的识别和分类,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时间的读写和计算。

2. 教学重点:加强学生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黑板、粉笔、教学挂图、模型、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圆规、剪刀、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数苹果游戏,让学生分组数苹果,比较哪组数的快。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例题讲解。

例如:讲解加法运算时,出示例题:3 + 4 =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例如:让学生分组画图形,并讨论图形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数的认识:用卡片展示整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运算。

2. 认识图形: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图形,标注名称。

3.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展示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如统计表、条形图等。

4. 时、分、秒:画出时钟模型,展示时间的读写和计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10 + 8 = ? 15 6 = ? 3 × 5 = ? 9 ÷ 3 = ?(2)图形题:画出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三角形。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针对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

教材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字0-100的认识和比较。

2. 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3. 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4. 时间和日历的研究。

5. 有关长度、重量和容量的量度。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认识和读写数字0-100。

2. 教授基本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计算方法的能力。

3. 帮助学生认识和区分不同的平面图形,并能在日常中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 让学生学会理解和使用时间和日历,能够描述各种日常活动的时间顺序。

5. 引导学生了解长度、重量和容量的基本概念,掌握一些基本的量度方法。

三、教学方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通过各种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合作研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实践教学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安排根据教材的单元划分和课时安排,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数字0-10的认识和研究。

2. 数字10-20的认识和研究。

3. 数字20-100的认识和研究。

4. 加法和减法运算。

5. 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6. 时间和日历的研究。

7. 长度、重量和容量的量度。

每个教学内容都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五、教学评价为了准确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1. 日常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了解学生的研究态度和研究进度。

2. 作业评价:通过布置适当的作业,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测验评价:定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8篇)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8篇)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8篇)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8篇)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的: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外表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能通过直观观察比拟出角的大小。

3、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角,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历,增强动手操作的才能。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称。

教学难点: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三角尺一个,小棒4根,两根硬纸条,一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一个拼图形的游戏。

〔1〕拿出四根小棒,你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2〕拿走一根,你又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3〕假如再拿走一根,剩下的2根小棒,又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呢?〔4〕谈话:仔细看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二、联络生活,感知探究1、感知角谈话:小朋友,喜欢做手工吗?看,这两位小朋友正在做手工呢!〔出例如1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的图形?引导: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让我们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纸片、闹钟〕谈话:这些物体中都有角,我们把角请下来,好吗?引导:三角尺中也有角,拿出你的三角尺,指一指它的角〔指生上台指,师指导角的指法〕,咱们感受一下,用手心摸摸尖尖的点有什么感觉,顺着点往这儿摸,再顺着点往这儿摸,谁来说说有什么感觉?如今我们把这个角描下来好吗?谈话:请同学们自学角的相关内容,认识角的各局部名称。

这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为了说明这个角两条边张开的大小,通常会在角上做一个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第一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二章:表内乘法;第三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第四章:观察物体;第五章:100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第六章:简单的统计。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 掌握表内乘法,理解乘法的概念,并能解决实际问题;3.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其特点,能进行简单的图形分类;4. 培养观察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5. 熟悉1000以内的数,掌握其加减法运算;6. 学会简单的统计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表内乘法运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观察物体的角度,10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简单的统计方法。

2.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加减法和乘法运算,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培养观察能力,理解统计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PPT,计算器,图形卡片,观察物体模型,统计图表;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的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4. 小组讨论:针对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6.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2. 板书布局:合理布局板书,使板书内容层次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10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2)表内乘法练习题;(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识别与分类题;(4)观察物体题;(5)100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6)简单的统计题。

2. 答案:针对作业题目,给出详细的解答过程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适当的拓展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024年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全套】

2024年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全套】

2024年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全套】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数的认识(1.11.4节)教学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组成、数位的认识等。

2. 第2章:加法和减法(2.12.5节)教学加法的计算方法、减法的计算方法、加减法混合运算、加减法的应用等。

3. 第3章:乘法与除法(3.13.4节)教学乘法口诀、乘法计算、除法计算、乘除法的应用等。

4. 第4章:几何图形(4.14.3节)教学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分类、图形的拼组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认识、加减法、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减法混合运算乘除法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2.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和运算方法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分类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算器几何图形模具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题册计算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故事、设置问题等方式,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例题讲解: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讲解,结合实际例题进行示范。

3. 随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2. 内容:数的认识、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等知识点的关键词和关键句。

例题、练习题、答案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应用题等。

2. 答案:对作业题目进行详细解答,方便学生对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拓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引入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重点在于对教材内容的精准把握和合理编排。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模板(1)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模板(1)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模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涉及第五章《加法和减法》的第三节《两位数的加减法》。

具体内容包括两位数的加法运算规则、两位数加法竖式的写法、口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规则,熟练运用竖式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口算和笔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运算。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规则和竖式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学生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课件展示小明去超市购物的情景,提出问题:“小明买了一个35元的玩具和一个27元的文具,他需要支付多少钱?”2. 例题讲解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规则,以35+27为例,引导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演示竖式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1)46+25(2)58+34(3)应用题:小华有38个糖果,小明给他送来22个糖果,小华现在有多少个糖果?4. 口算方法教学教师示范口算方法,学生模仿练习,提高计算速度。

六、板书设计1. 两位数的加法2. 内容:(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规则(2)竖式计算方法(3)口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课后练习第1、2题。

(2)应用题:小强有45个足球,他的朋友送给他28个足球,现在他有多少个足球?2. 答案:(1)略(2)小强现在有73个足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规则,能熟练运用竖式计算方法。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进位概念的理解,以及口算方法的熟练程度。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布置一些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题目,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包括:1.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运算。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教案模板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教案模板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教案模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涉及第六章《表内乘法(一)》的13节。

详细内容包括:乘法意义的引入,乘法口诀的学习与应用,以及乘法表内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能够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乘法口诀的记忆与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表内乘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乘法表挂图、乘法口诀卡片、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乘法口诀卡片、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游乐园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去游乐园玩过吗?你们知道游乐园里的过山车一次可以坐几个人吗?”2. 新课导入根据学生回答,引出乘法概念:“过山车一次可以坐4个人,如果有3辆过山车,那么一共可以坐多少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

”3. 例题讲解讲解乘法口诀,并以乘法表为例,引导学生学习乘法运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5页的练习题,巩固乘法运算。

六、板书设计1. 乘法意义的引入:过山车实例2. 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3. 表内乘法示例:2×3=6,3×4=12,……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教材第16页第13题。

(2)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一个苹果2元钱,买3个苹果需要多少元钱?2. 答案(1)第1题答案:①4×3=12,②5×4=20,③3×5=15。

(2)第2题答案:6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乘法口诀学习中的困难,及时进行针对性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乘法现象,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确保与教材章节紧密对应,同时详细列出具体内容,以便教师明确教学目标。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案: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五章第一节《认识时间》。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钟面上的数字和刻度,认识时、分、秒,学会读写时间,以及进行简单的时间推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读写时间。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钟面的认识,时间的读写。

难点:时间的推算,以及理解“分钟”和“秒”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钟面模型、挂钟、电子表、计时器。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注意到的钟面和时间。

2. 讲解钟面:向学生介绍钟面的结构,解释数字和刻度的含义。

3. 认识时间:讲解时、分、秒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时间的流逝。

4. 读写时间:教授时间的读写方法,进行随堂练习,纠正学生的错误。

5. 时间推算: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时间推算,如“几点几分”、“几点几秒”。

6.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时间推算练习,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钟面的认识数字和刻度时、分、秒时间的读写时间推算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时间的小短文。

答案:略2. 请画出一个钟面,标出数字和刻度。

答案:略3.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一次实际的时间推算练习。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时间的基本概念和读写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家庭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拓展延伸,了解更多关于时间的知识,如不同计时单位之间的换算等,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二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具体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运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运算,以及相关的应用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并熟练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学生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课件展示小明和小红去超市购物的场景,提出问题:小明买了35元的文具,小红买了23元的零食,他们一共花了多少钱?2. 例题讲解(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运算。

35 + 23 =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运算。

35 23 = ?3. 随堂练习(1) 34 + 22 = ?(2) 45 32 = ?4. 学生互动(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是什么?(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是什么?六、板书设计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35 + 23 = 582.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35 23 = 12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练习本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题目。

(2)应用题:根据生活情景,提出一个两位数加两位数或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问题,并解答。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见练习本。

(2)应用题答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运算规律,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版教案(精编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版教案(精编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版教案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版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版教案1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各个知识点,对读、写、组成、比较等各知识点有个系统的回忆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2、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重点:对万以内数的读、写、比较等知识进行回忆与整理。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数的基本概念1、计数单位(1)按顺序说出我们学过计数单位。

(2)最小的一位数是几?同时它又是一个计数单位——个。

(3)提问:①的两位数是多少?比99多1的数是多少?②的三位数是多少?和的三位数相邻的四位数是多少?③的四位数是多少?和的四位数相邻的五位数是多少?(4)提问:仔细观察,这些计数单位之间都有什么关系?2、数位及数位顺序表(1)提问:这些计数单位能不能随意排列?为什么?(2)小结:这些计数单位必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下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就叫做数位。

比如:计数单位“个”所站的位置就叫做“个位”,“十”所站的位置叫做“十位”,……构建“数位顺序表”。

(4)提问:这个数位顺表,你们能记住吗?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1位是什么位?第2位是什么位?第4位呢?第5位?(二)复习“写数、读数、数的组成及数的大小比较”1、写数:用两个0,一个6,一个9你能组成哪些数?(可任意组合,没有位数限制)2、读数:(1)读出这些数(2)总结:数中间有两个0时,也只读一个0,如6009。

在写数时,这两个0只写一个,不行?在这里,0是用来占位的。

3、把组成的数按顺序排列总结:(1)位数不同,位数多数的大。

(2)位数相同,从位比起,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位上的数相同,就比后面的一位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课件www.5yk一表内乘法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乘法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4、对学生进行爱树护树的教育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教学准备小棒一、出示第1页主题图,学生观察。

提出数学问题,怎样列算式?教师板书加法算式。

二、情境引人,探究引新、出示第2页情境图,提问:看图,你想知道什么?怎样才能知道一个植了多少棵树?2、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板书:+1+1+1+1+1+……+1=322+2+2+……+2=328+8+8+8=324+4+4+4+4+4+4+4=323、提问:刚才的计算中,你们有什么感受?4、学生观察算式,小组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连加法、加数相同、得数相同等)5、教师:都是几个几相加。

6、学生看算式,说说几个几相加(4个8相加)7、教师:求4个8或8个4相加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乘法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二、互动探索、介绍乘法读法、写法(1)4个8和8个4相加的和用乘法怎样表示呢?板书:8×44×8(2)比较加法和乘法有什么不同?2、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3、学习例2(1)学生操作,按老师的要求摆:每次摆3根摆6次,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算式,还可以怎样列?你是怎样想的?(2)小组讨论:观察例1、例2各个加法算式、乘法算式,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乘法计算?三、课堂活动、课堂活动第1题。

2、课堂活动第2题。

小组活动四、课堂小结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8+8+8+8=32(棵)3+3+3+3+3+3+=18(棵)4+4+4+4+4+4+4+4+=32(棵)3*6=18(棵)8*4=32(棵)6*3=18(棵)或4*8=32(棵)因数因数积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一第1-5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感受用乘法解决求相同加数连加的和更简便。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问题意识。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含义,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小棒一、基本练习、读出算式,说名称3×72×56×43×42、摆一摆,说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每次摆4根小棒,摆3次。

每次摆2根小棒,摆4次。

每次摆3根小棒,摆5次。

3、看图写算式。

练习一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全班交流。

二、发展练习、看图写算式。

练习一第2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②小组交流。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看图填算式,再读一读。

练习一第3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②全班交流。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3、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4.看图填数。

练习一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5、练习一第5题。

学生独立填写,全班交流。

三、游戏活动。

同桌活动。

摆一摆,说一说。

每堆摆5个●,摆了4堆。

——————5×44×5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一6-9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感受用乘法解决求相同加数连加的和更简便。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问题意识。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含义,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一、复习导入。

说说下面乘法算式的意义。

3×72×56×43×4二、指导练习.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6题。

先让学生看左图,弄清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

再让学生看右图,弄清图意。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第七题。

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

尤其注意第3小题,使学生明白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

3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8题。

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明确连线的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

4.指导完成练习一的第9题。

引导学生看清图意,选择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进行思考。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

板书设计.2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

2、熟记2的乘法口诀。

3、会用2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4、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不要用一次性筷子教学重难点会用2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教学准备小棒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小朋友,你们吃饭用什么工具?……2、引入新课二、学习例1、学生操作填表。

用小棒模拟筷子,一双一双地摆,摆出9双。

边摆边数,一双2根……然后填6页的表。

2、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2双筷子有多少根吗?怎样求3双筷子有多少根?4双呢?……9双呢?板书:2+2=42+2+2=6……2+2+2+2+2+2+2+2+2=183、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接上面板书如:2+2=2×2=4……2+2+2+2+2+2+2+2+2=2×9=184、这些乘法口诀有什么共同点?揭示课题:板书2的乘法口诀5、学习编口诀。

①观察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2×2等于几?教师:2乘2等于4,可以用二二得四这句口诀表示。

“二二”表示“2乘2”,“得四”表示“2乘2”的结果是4。

板书:二二得四②小组活动。

说说2×32×42×5……2×9乘法算式的结果,再说说2×32×42×5……2×9的口诀。

③反馈,板书口诀。

教师:从2×5开始,得数是两位数,为了口诀顺口,将口诀中的“得”字去掉,说成“二五一十”,把后面几句编一编。

④你怎样记住这些口诀?(相邻两句口诀间的关系)记一记口诀。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三、学习例2、出示情境图,看图提出数学问题。

2、共有几个人在滑冰?算式怎样列?2×4用哪句口诀?4×2呢?3、教师小结:2×4和4×2都用口诀二二得四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五、课堂活动、教材9页第1题。

摆一摆、说算式、说口诀。

2、游戏。

教材9页第2题。

同桌活动,对口令板书设计,2的乘法口诀2+2=2*2=4二二得四2+2+2=2*3=6二三得六2+2+2+2=2*4=8二四得八2+2+2+2+2=2*5=10二五一十2+2+2+2+2+2=2*6=12二六十二2+2+2+2+2+2+2=2*7=14二七十四2+2+2+2+2+2+2+2=2*8=16二八十六2+2+2+2+2+2+2+2+2=2*9=18二九十八,2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3以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

2、熟记1的乘法口诀。

3、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小棒一、复习引入、对口令①教师说算式,学生说口诀。

②教师说口诀,学生说算式。

2、摆小棒,说算式,说口诀。

每次摆2根,摆3次。

每次摆2根,摆6次。

……3、引入新课。

二、学习例3、摆小棒。

一根一根地摆,边摆边说,1个1、2个1、……9个12、根据摆的情况,说算式。

1个1是1、2个1是2、……9个1是9板书:1×1=1×2=2×3=3……×9=9观察算式,你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3、编口诀。

①小组活动,你能编出这些乘法的口诀吗?组长记录。

②全班反馈。

教师板书: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九得九4、全班交流讨论,说一说如:“一二”是表示什么?“得二”又表示什么?同桌交流。

5、记口诀。

①你怎样记住这些口诀?②熟记口诀。

三、课堂活动说算式,对口诀。

×3————一三得三……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板书设计的乘法口诀×1=1一一得一×2=2一二得二×3=3一三得三……×9=9一九得九,2的乘法口诀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练习二教学目标、熟记1、2的乘法口诀。

2、会用1、2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3、能用口诀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记1、2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会用1、2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一、基本练习、对口令,同桌游戏。

①说算式,对口诀。

②说口诀,对算式。

2、摆一摆,说算式,说口诀。

每次2根,摆3次。

……二、巩固练习、看图填表。

练习二第1题①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②小组交流。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每空用的哪句口诀?2、把口诀写完整,再读一读。

练习二第2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②反馈填空的情况。

③自由读口诀。

3、算出各题的得数,并说出口诀。

练习二第3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4、分别把2乘1,2,3,……9的积圈起来。

练习二第5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5.填写符号。

第5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

6.第6题。

口算7、解决数学问题。

练习二第7题。

①学生读题,小组活动。

②在书上填出算式。

②全班交流。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三、发展练习练习二第6题。

小组活动,交流讨论。

全班交流。

四。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的思考题。

板书设计3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材第13—14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

2、熟记3的乘法口诀。

3、会用3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教学难点:会用3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小棒一、创设情境、出示主题图。

小朋友们早早地来到美丽的校园,欢快地跳起绳,锻炼身体。

2、小朋友,从画面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二、学习例1、填表。

学生独立填表。

2、你用什么方法算出3个组、4个组……9个组分别有多少人?还可以用什么方法?3、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吗?学生独立写出乘法算式。

小组交流板书:3×3=93×4=12……3×9=27教师:这些算式的结果同学们都是根据统计表得到的,如果能编成口诀就容易记了,我们就一起来编3的乘法口诀。

板书4、根据前面编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你会编3的乘法口诀吗?①小组活动。

编出口诀,组长记录。

②反馈。

汇报编出口诀情况。

板书:三三得九三四十二……③提问:“三四”表示什么?“十二”表示什么?④你怎样记住这些口诀?⑤自由读口诀,记口诀。

三、学习例2、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