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三国--品味寓意
品三国读后感
品三国读后感品三国读后感10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品三国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品三国读后感1在大多数人心中,曹操都只是一个狡诈阴险、杀人无数的政治人物,这当然要归功于罗贯中了。
但是,读过《品三国》的我却能打保票的说:“这不是历史上的曹操。
”曹操是宦官出身,这令士人从骨子里看不起他,但他19岁举孝廉,20岁当上了洛阳北部尉。
在洛阳任职期间,他造五色大棒,又在大门边挂10根,大告洛阳:“谁犯了法,不管你是谁,一律依法办事。
”可这发出几个月,蹇硕的叔叔便犯了禁夜令。
曹操毫不含糊,大手一挥,斩!这体现了他的“公”。
后代理兖州牧,以兖州为根据地,优待俘虏,出奇谋,大破黄巾。
他还大力屯田,把土地献给国家,送给流民,这是他的“勇”与“谋”。
但若要称霸一方,只有“公”和“勇”是不行的,这必须有一群人帮你。
曹操迎天子到许县,又发《求贤令》,广收人才,他不像袁绍一般,只招名人;也不像刘表一样有贤人而不能用。
郭嘉弃袁绍奔曹操;毛玠只身奔曹。
为什么?只因曹操海纳百川。
他又心胸宽广,不计过往——陈琳骂他祖宗三代,但曹操却看重其才,不斤斤计较;魏仲叛他,他却能理解魏仲的苦楚。
他比刘备更仁义,因为他知道别人的苦处;他比孙权更会用人,他是有才就用,不论出身。
所以连“亲刘贬曹”的罗贯中也不得不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也充分体现了曹操与他手下人的“和”。
我相信若在太平盛世,曹操定能是一位能臣。
可此刻却在乱世,此时汉朝分崩离析,献帝流亡,这时必须有一个人站出来为大汉收拾这一烂摊子。
袁绍不行,他心胸太过于狭窄;孙坚不行,他此时毫无威望;刘表和刘璋也不行,他们只能偏安一方;刘备更不行,此时他只能寄人篱下。
只有曹操,他打挟天子以令诸侯,众人不敢与之争锋,征袁绍,大败之;诛吕布,使其斩;战袁术,逼其死。
《品三国》读后感15篇
《品三国》15篇《品三国》15篇《品三国》1 我很爱看《三国》,其中我喜欢智勇双全的姜维,喜欢求贤假设渴的刘备,喜欢赵云的勇猛,更喜欢诸葛亮的智慧。
说实话,我最敬仰的人是诸葛亮。
在书中,他有些仙风道骨,半仙半人,足智多谋,几乎百战百胜,极会调兵遣将,知天文,晓地理,神机妙算,几乎无所不通。
在《借东风》中,他先走一步,让周瑜计策失败,同时还让成功,在华容道中他网开一面,这么多的事能是巧合吗?不,不能。
是他头脑中有一种思维和逻辑,有虚拟的事情构造。
最主要的是读书多,知道很多的知识才行。
在书中他还会些仙术呢。
我还很敬重徐蔗,是他推荐才能,要不然诸葛亮一生也等不到刘备,这就是“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我很爱看《三国》,品《三国》,能悟出许多道理。
《品三国》2 三国,是一曲英雄的赞歌。
看了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后,我对三国中的英雄有了新的认识。
就说曹操吧!以前,我对曹操的印象是残忍、凉血、奸诈、霸道、大胆又有智慧的”奸雄“,是一个十足的”“,其霸道和残忍程度,足以和狼戾贼忍、暴虐不仁的董卓相媲美。
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充分的表达出了他的大胆;荀是曹操的头号谋士,想出过很多计策,帮曹操打了不少胜仗,和曹操出生入死,后来因为反对曹操不忠于汉室的行为而被赐死,这足以说明曹操是一个忘恩负义、凉血和残忍的人;建安第十六年,曹操讨伐西凉马超,用离间计使马超内部起了内杠,害的韩遂的手臂都被马超砍掉了,这不就说明了曹操是一个奸诈又有智慧的人吗?但看了《品三国》之后,我对曹操的印象有了大大的改观,他幽默,他豁达,它洒脱,他不拘小节、率真幽默,《品三国》中说:曹操他常常穿薄绸做的衣裳,带着一顶丝绸做的便帽去会见宾客,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什么顾忌,有时说到快乐出,便笑弯了腰,一头埋在桌子上的杯盘里,弄得帽子上都是汤汤水水,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出曹操的不拘小节,率真幽默,在他征讨马超、韩遂时,和韩遂在战场上约见,韩遂的士兵都争先恐后的看曹操,曹操便大声说:”你们是想看曹操吧?我和你们一样,也是个人,没有四只眼睛两张嘴,只不过多了点智慧!“这话说的很实在,也很得意,表达出了他的幽默、豁达、洒脱。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易中天品三国》是由易中天主持的节目所整理出来的一本关于三国历史的书籍。
通过读这本书,我对三国历史的了解更加深入,也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多的思考。
首先,我要说的是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作者将三国历史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史书中选取了大量的资料,再结合自己的分析和见解,将这段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
无论是战略布局、兵法运用、政治手段,还是英雄豪杰、文化传承、社会变迁,都被作者透彻地剖析和阐述。
这些内容的丰富性,让读者可以从各个角度来了解三国历史,更加全面地认识这段历史的复杂性和独特之处。
其次,我觉得这本书的观点独到,很有启发性。
易中天先生是一个极富才华、见识高超的历史学者,他通过对历史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观点。
他对于各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解读,很有自己的主见。
例如他对于刘备的评价,认为他虽然算不上英雄,但却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对于曹操的评价,认为他具有非凡的战略智慧和才略。
这些观点的独到性,让我对这些历史人物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易中天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问题,让读者对于这段历史产生更多的思考。
他提出的“孔明之谜”、“社会动员之谜”等问题,引发了我对于历史和人性的思考,让我对于三国历史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另外,我觉得这本书的语言流畅、通俗易懂。
易中天的文字娓娓道来,思路清晰,文笔流畅,让人读起来非常舒服。
他用平实的语言,将那些复杂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讲述得非常简单明了,不觉得枯燥乏味,反而能够深入人心。
他的语言通俗易懂,一本带有学术性质的书籍,却像是一本通俗读物,适合各个层次的读者阅读。
总之,我觉得《易中天品三国》是一本非常好的历史读物。
它不仅让我对于三国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还让我产生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读完这本书,我对于三国那段历史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于那些曾经忠诚、勇敢、智慧的历史人物也有了更深的敬佩。
希望通过读这本书,更多的人能够对于三国历史产生兴趣,了解这段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品三国读后感(精选24篇)
品三国读后感(精选24篇)品三国读后感(精选24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品三国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品三国读后感篇1《品三国》就像一本跌宕起伏的小说,让我能够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领略三国风云人物的风采。
《品三国》是由厦门大学教授根据自己独特的视角编写出来的一本佳作。
2006年易中天做客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了“汉代风云人物”系列讲座。
他独辟蹊径,“妙说”历史,巧妙地运用“俗不可耐”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品三国》里面又很有很有味道的句子。
“看历史,必须历史地看。
没有前因,就没有后果。
只看‘名’,不看‘实’,咬文嚼字,死抠字眼,那不叫‘严谨’,只能叫‘钻牛角尖’。
”我也觉得是这样,如果需要深究某件事或者某个人,就必须联系前后、仔细推敲,不能根据某一点就武断地得出结论。
再看一句,“当我们赞美和欣赏那些乱世英雄的时候,不要忘记那时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这句话小小地震撼了我一下,没错啊,很多时候,我经常被那些豪杰人物的出色风采所吸引,却经常忽略那些最低层人民他们所承受的苦难。
拿破仑是一名出类拔萃的英雄人物,我们应该佩服他,但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为拿破仑出生入死的士兵们,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那些士兵促成了拿破仑的光辉。
最后再看一句,“袁术最蠢的地方,还是他在大家都想当皇帝,又都不敢挑头的时候,迫不及待地当了出头鸟。
要知道,出头的椽子是要先烂的。
尤其是在群雄割据、势力相当的情况下,谁挑这个头,谁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袁绍他们懂这个道理,因此尽管心里痒痒的,也只好忍住。
曹操更是心里透亮。
孙权劝他称帝,他一眼看穿孙权的鬼心眼,说着娃娃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
袁术却不懂。
他以为只要他一抢先,便占了上风,别人就不敢怎么样了。
没想到皇帝的称号不是商标,抢先注册的结果只能是玩火自焚。
品《品三国》
品《品三国》
《百家讲坛》广告曰:“坛坛都是好酒”。
打开《品三国》却不似酒坛,而更像打开了一个咸菜缸。
猛一看,粗糙甚至污浊,但品尝起来却越嚼越有味。
正如咸菜,不仅是乡下人的饭桌必备,也是城里人的家常便菜,《品三国》不仅受到高学历人群的好评,也得到普通百姓的喜爱。
易中天以调皮的文风、调侃的语气来正说历史,斧民间曲解为正,澄三国迷团为清,征古书遗物旁证史实,引百家之言争鸣疑点。
治学之严谨,论证之严密,章句可鉴。
有人批评易中天在《品三国》里的调侃,不乐意听到他“‘诺’就是今天的‘OK’”等语,也不愿看到他评书式的“戏说”。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偏见,是一部分习惯了学问的严肃面孔者的本能抵制。
学问不应只是“文化人”自我真爱、互相品评的“藏品”,它理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走向民间、服务大众。
而《品三国》正是在保持学问的灵魂即严谨的前提下,卸了些浓妆淡抹,换了身休闲平衣,走下高高在上的书阁,走到更多人中间。
《品三国》的销量证明了他的生命力,但有人说这种销量是以降低学问品味,一味迎合民众为代价换来的,智者无言,当大街小巷热议三国,男女老少品评历史之时,我们应该问的是:这普通民众的品味提升应该归功于谁呢?
作者:李铸涛。
《品三国》读后感 14篇
《品三国》读后感 14篇《品三国》读后感篇1近日受周围的读书热潮的影响,也捧起了儿子的那本《易中天品三国》,使我重新认识了曹操,认识了一个真实的曹操,认识了一个了不起的曹操。
之一,曹操是个深谋远略的人。
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董卓、袁绍、袁术三个乱石枭雄在对待皇帝的事情上做出三种决策:董卓废立、袁绍另立、袁术自立。
而曹操确是把现任皇帝迎接到自己的根据地,客客气气地供奉起来,打出“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旗号。
曹操在动乱之中,走此决策,真是高明之至!尽管他被对手冠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骂名,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面对昏庸的朝政,流离失所的皇帝,曹操能站出来扶皇帝一把,充当皇帝的保护神,让他过点安生日子,这已经不容易了!而且,曹操至死也没有称帝,从形式上他一直还是汉丞相,没有违背当初许下的诺言。
我认为曹操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如果是我,恐怕早就做不到了……之二,曹操是个善于用人的好老板。
曹操所处的是一个乱世,人心浮动,道德沦丧,人与人之间缺乏诚意和信任,但是曹操却能广聚人才,直到曹操去世为止,他的核心谋士以及各级掾属共有一百多人。
易中天先生用八句话概括了曹操的用人之术。
一,真心实意,以情感人;二,推心置腹,以诚待人;三,开诚布公,以理服人;四,言行一致,以信取人;五,令行禁止,以法制人;六,设身处地,以宽容人;七;杨人责己,以功归人;八,论功行赏,以奖励人。
最佩服曹操的便是“焚烧书信事件”。
曹操大败袁绍于官渡以后,袁绍的大量辎重、珍宝、图书都落入曹操手里,其中就包括己方一些人暗地里写给袁绍的书信。
曹操二话不说,下令一把火把它们烧个干净。
那些暗中勾结袁绍的人,原本担心要追究的,现在都把提到嗓子眼的心又放回肚子里去了,对曹操更是佩服与感激。
曹操自己的解释是这样的:袁绍强盛的'时候,连我都自身难保,何况大家呢!这话也只有曹操能说到做到吧,这样不仅让那些心怀鬼胎的人疑窦冰释,便是没什么瓜葛的人也会为曹操的宽宏大量和设身处地所感动。
2024年品三国读后感_8
2024年品三国读后感2024年品三国读后感1(约1330字)今年暑假,夏的焦躁依然。
然而升上了毕业班,面临人生的一个关口的时候,我多了一份思索。
每天在烈日下赶往辅导班,每晚在大堆的习题里,找着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不知道,我会狂躁成怎样?把作业撕了,还是罢了?是躲进自己的小窝,从此拒绝外面的一切,还是把自己放在历史的河里,挤成肉酱,苦心志,饿体肤,去做一个若干年后人们心目中的赫赫人物?就在这当儿,我遇到了易中天,他的作品——《品三国》。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魏、蜀、吴三国鼎立。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段关于群雄逐鹿的记忆。
它是一段历史,它是一段演义,它更是一幕精彩的话剧。
它是三国,是东汉与西晋间的一段无法删去的插曲,是“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典型。
我是一个小女生,自小对历史并不感兴趣,觉得那只不过是一段枯燥无味的文字记载,甚至连《三国演义》,我都不曾完整的看完过一遍。
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各种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的出现,我对历史也渐渐萌生出了一种好奇,然而,这种好奇却像风中的蜡烛,刚点着就灭了。
而这已不是因为没兴趣了,只是因为看不懂。
偶然间,在书店的专柜上发现了易中天老师的《品三国》,便抱着尝尝鲜的心情买下了。
《品三国》顾名思义是易老师对三国的见解,易老师以近代视角,以故事说历史,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非常形象的为读者重现了三国时尔虞我诈、战火纷飞的场景。
而品这本书,使我对历史的好奇又一发不可收拾的萌发了出来。
易老师在这本书中花了不少的笔墨来阐述他对曹操的认识和看法。
曹操,无疑是三国中最让人难读懂的人,由他的性格就能看出,两种相对反面的性格能集于一身,但又不会觉得矛盾。
我对于曹操的认识,最开始似乎是林俊杰的《曹操》中那个“一心要那荆州,用阴谋,阳谋,明说,暗夺,淡薄”的曹操,然后便是电视剧中那个阴险狡诈的小人。
然而我们总是习惯于把王朝的兴衰、事业的成败、历史的更替和事情的对错都归结为个人的原因,归结为某个领袖人物和主导人物个人品质的优劣好坏。
【高考作文】一壶《三国》酒,品味需千年
【高考作文】一壶《三国》酒,品味需千年《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堪称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
这部作品以其宏伟的叙事、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哲理内涵,留下了举世瞩目的艺术印记。
它如同一壶珍藏千年的美酒,需要细细品味才能领悟其中的深意。
品味《三国演义》如同品味一壶千年老酒,需要细细品味。
我们要品尝其中的历史滋味。
《三国演义》以公元184年的黄巾之乱为起点,描绘了东汉末年乱世的历史背景。
通过详尽的历史描写和丰富的历史人物,将历史真相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腥风血雨和封建社会的动荡不安。
也可以看到人物在这个时代中的宿命和坚持的信仰,更能够理解历史对于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我们要品味其中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丰满而独特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为经典的当属刘备、曹操、孙权等。
他们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心理。
比如刘备,他一心想要统一天下,但却陷入了自己的矛盾之中;曹操则是个事业心极强的人,但也有爱家的一面;而孙权则是个明智果断的领导者。
通过对于这些人物形象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人性,也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成败与命运,对于我们的人生也有一定的启示。
我们要品味其中的哲理内涵。
《三国演义》中渗透着丰富的哲理内涵,这些哲思不仅有励志的内容,也有为人处事的道理。
比如“人心难测,天下危机”、“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相知相惜,相忍相隐”等等。
这些句句经典的语句,不仅赋予了作品更加深入人心的艺术魅力,也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相应的启示和指导。
《三国演义》这壶千年老酒,其中的历史滋味、人物形象以及哲理内涵的丰富,使得我们在品味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思考和启发。
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于这壶老酒的品味,我们不仅能够对中国古代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更能够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这对于培养我们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责任感,以及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思维深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品三国》读后感8篇
《品三国》读后感8篇《品三国》读后感1早就听说过《易中天品三国》这本书如何如何地好,于是把书借来,偶尔翻翻几页。
没料想书中曹孙刘三家的斗争深深地吸引了我,渐渐地,《品三国》成为我的床头读物,每天晚上仔细地翻上几页,仿佛三国战场历历在目。
一部三国史,记载了无数英雄驰骋沙场的睿智与骁勇。
没有三国演义的传奇色彩,品三国以朴实的语调为读者掀开真实三国的帷幕。
易中天教授对三国人物的独到见解是最让人着迷的。
曹操、刘备、孙权如何从无到有经营自己的政权,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事实上,很多企业家以及领导者喜欢读三国,正是其中有许多难得的领导的智慧。
而正是这种智谋的交锋,才成就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领导的先决要素当然是领导人的素质,离开领导人谈领导是无稽之谈。
三国的领导人主要是谁,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董卓,袁绍都是三国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董卓野蛮跋扈,结果被下属吕布杀了;袁绍刚愎自用,后来惨遭背叛,兵败官渡之战。
这两个人后来都没有好下场。
反观曹操,他攻打张绣时轻敌,结果损兵折将,于是自罚,没有推卸责任;曹操北征乌桓险胜,他并没有得意忘形,反而嘉奖阻止他征站乌桓的谋士,明明白白赏罚,结果成为中原北方的霸主;再看刘备,以义证天下,与关羽、张飞坐则同席,寝则同塌,名为君臣,实为兄弟,于是雄踞于荆州;少主孙权,谨慎隐忍,招贤纳士,用鲁肃、纳吕蒙、收陆逊,使吴国人才没有断流过,最后临江而治,与魏国、蜀国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从中不难发现,领导人的素质是吸引人才的关键,董卓和袁绍是祸起萧墙,相比之下,曹操、刘备和孙权吸引了一大批人才,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
有了领导人还不够,还必须有战略方针,才能建立企业的框架。
深谋远虑的曹操早已与他的谋士顾问制定了长远的路线:首先奉天子以令不臣,然后夺取北方政权,进而趁势沿江南下,统一全中国。
然而理想并不总是和现实完全一致,但这并不能否认曹操战略的正确性;与此同时,为了阻止曹操扩张的野心,刘备和孙权分别在诸葛亮和鲁肃的建议下几乎同时确立了三分天下,联合抗曹的路线,刘备甚至早已在隆中与诸葛亮草拟统一天下的战略方针—首取荆、益,联吴抗曹,三分天下,待天下有变,三路分兵,一统中原。
品三国读书心得
品三国读书心得
《品三国》是一部以三国历史为背景的历史小说,作者是罗贯中。
这本书通过对三国历史的再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斗争、军事冲突和人性的复杂。
在阅读《品三国》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政治风云变幻,以及人物之间的勾心斗角。
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在书中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他们的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时,书中的情节紧凑,文笔优美,让人读起来兴致盎然。
通过阅读《品三国》,我不仅了解了三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还深刻体会到了人性的复杂和政治斗争的残酷。
书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都充满了智慧和智谋,让我受益匪浅。
总的来说,阅读《品三国》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历史文学之旅。
通过这本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斗争和人性的复杂,也更加珍惜和理解了当下的和平生活。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历史小说,更是一部启迪人心的文学作品。
我相信,这部书会给每个读者带来不同的感悟和启发。
形象象征与文化符号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寓意解析
形象象征与文化符号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寓意解析形象象征与文化符号: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寓意解析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古代长篇小说,它以描绘三国时期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主,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通过对三国演义中各个人物形象的分析与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和文化符号。
本文将通过对曹操、刘备、孙权三位关键人物的解析,揭示其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象征和文化符号。
曹操作为三国演义中的重要角色,其形象象征着权谋和智慧。
曹操是一个既有政治手腕,又有军事才能的杰出人物。
在小说中,曹操以其聪明才智和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成功地征服了许多敌对势力,并建立了强大的政权。
曹操的形象象征着一个聪明能干、善于权谋的战略家。
他周密的计谋、深思熟虑的决策以及机智应变的能力,使得他成为三国演义中的代表性权谋人物。
刘备则被赋予了仁义和道德的形象象征。
刘备是一个忠诚、仁义并且有着高尚品德的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始终秉持着仁爱之心,对待手下将士如同自己的家人,给予他们宽容和尊重。
他注重道德伦常,尊重礼法,以自己高尚的品德感染并凝聚了一大批忠诚于他的人。
因此,刘备形象象征了一种仁义和道德的风范,成为了三国演义中崇高、正直的代表。
孙权作为三国演义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其形象象征着胆识和领导才能。
孙权是一个有魄力和决断力的领导者。
他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总能保持冷静并作出明智的决策。
孙权有着出色的统治才能,他善于借助他人的智慧和能力,使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和稳定。
孙权在小说中的形象象征着一个胆识超群、睿智果断的领导者,他的才能和胆识使他成为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文化符号。
通过对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位关键人物形象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不仅仅是历史人物的再现,更是蕴含着各种寓意和文化符号。
这些人物形象代表了不同的品质和价值观,如智慧、仁义、胆识等,从而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象征和代表的角色。
同时,这些形象也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念,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
三国演义的服饰与饮食文化
三国演义的服饰与饮食文化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形象而广为流传。
在这部小说中,服饰与饮食文化是不可忽视的元素,它们不仅是展现人物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点。
一、服饰文化在三国演义中,各个人物的服饰往往与其身份和地位密切相关。
以刘备为例,他是蜀国的创立者和主要领导者,他的服饰一直以朴素为主,体现了他的仁德和谦虚。
与之相对的是曹操,他作为魏国的奠基人,他的服饰则更加豪华和庄重,以彰显他的权威和威严。
此外,三国演义中还描绘了各种不同的服饰风格。
例如,南蛮王孟获的服饰以独特的图案和鲜艳的颜色为特点,反映了南方地区独特的风俗和文化。
而吕布则以锦绣华丽的战袍和骑士装束为标志,彰显了他的英勇和豪迈。
此外,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描写宴会和军队阵容的场景,这些场景中的服饰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宴会上,各方豪杰争相展示自己的华服和珠宝,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财富。
而军队阵容中的战袍和盔甲则是士兵们的标志,也是他们战斗士气的重要来源。
二、饮食文化在三国演义中,饮食文化也得到了充分的描写。
宴会和筵席是人物交流和联络感情的重要场合,也是展示地位和财富的重要途径。
在这些场合,各种珍馐美味被摆上宴席,如鲍鱼、翅膀、熊掌等高档食材。
同时,酒也是宴会上必不可少的饮品,不同人物的品酒方式和酒量也成为他们形象的一部分。
除了宴会,三国演义中还描写了军队的饮食情况。
在军队中,士兵们通常以粗粮和简单的菜肴为主食,以满足他们的体力需求。
同时,军队中也有专门的厨师和饲养员负责烹饪和供应食物,以确保士兵们的体力和士气。
总结起来,三国演义中的服饰与饮食文化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点。
服饰不仅是人物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反映了当时各地区的风俗和文化差异。
饮食文化则展示了不同场合和身份的人物的饮食习惯和品味。
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描写,三国演义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样的古代文化景观。
【高考作文】一壶《三国》酒,品味需千年
【高考作文】一壶《三国》酒,品味需千年《三国演义》是一本历史小说,以三国时期为背景,描写了这一时期的人物、事件以及政治斗争。
这本小说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历史巨著。
而这本小说酿造的“酒”,那更是一壶需要千年品味的佳酿。
首先,《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是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而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和动荡的时期之一。
这时期的政治、军事和社会制度发生了极大的变革,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
而《三国演义》通过对这一时期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写,深入探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并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特点,如孝道、忠诚、诚信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其次,《三国演义》深刻地表现了人类的本质和情感。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着丰富的人性,他们的行为、情感和决策都深刻表现了人类的本质和情感。
例如,诸葛亮的才华和忠诚,曹操的权谋和胆略,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猛、刘备的仁义等等都展现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人类情感的丰富性,这些对于文学和人文学科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再次,《三国演义》酿造的“酒”中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这部小说中的很多事件都是基于传统的中国文化理念来展开的,如谋略、义理、忠义等都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这些元素贯穿了全书,使得小说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绝佳代表。
最后,《三国演义》这壶“酒”需要千年品味,因为这个作品本身的思想深度和表现形式都非常丰富和复杂。
人们需要不断去品味和领会其中的深意,得到不同的收获和感悟。
同时,因为这个作品的地位和影响,它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这壶“酒”是一门需要千年品味的佳酿。
从历史、人性、文化角度来看,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希望更多人能够了解和品味其中的魅力,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
三国成语故事寓意
三国成语故事寓意【引言】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英勇、智慧和谋略的时代。
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这些成语故事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还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智慧。
本文将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成语故事进行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寓意和现实中的应用价值。
【成语故事一:曹操败走华容道】赤壁之战后,曹操败走华容道,遭遇关羽的伏兵。
虽然关羽曾受曹操恩惠,但在国家大义面前,关羽仍然果断地擒拿曹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在困境时,要学会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能因私废公。
【成语故事二:刘备三顾茅庐】刘备为请教诸葛亮三次上山访求,体现了刘备真诚求贤的精神。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真诚地对待人才,善于发掘和重用人才。
【成语故事三:孙权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为夺回荆州,答应将妹妹嫁给刘备,但最终仍未能收回荆州,反而损失了大量兵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战略决策失误会导致严重的后果,领导者要慎重对待每一次决策。
【成语故事四:关羽大意失荆州】关羽在荆州之战中,因过于自信和大意,导致荆州失守,自己也丧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骄兵必败,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敌人,要保持警惕。
【结论】三国时期的成语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智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这些故事中汲取经验教训,指导自己的行为。
例如,在国家利益面前,我们要学会放弃私情;在选拔人才时,要真诚对待,善于发掘和重用人才;在决策时,要慎重对待,避免战略失误;在战争中,要保持警惕,以防敌军突袭。
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品三国读后感
品三国读后感品三国读后感1今天,我读了一本易中天的书,叫做《品三国》。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许多不知道的事,比如说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是“老奸巨猾、大逆不道、谋权篡位”的曹操。
他为什么被人们说成奸臣?难道就因为他说了一句“宁教我负天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难道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这一本书中,给予了我们明确的答复。
先说说他的那句“名言”。
虽然世人皆知,但却不是他说的,而是罗贯中改出来的。
曹操原来说的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是针对于他误杀吕伯奢一家的事而说的,带有“被逼、无奈”与“歉意”。
而“宁教我负天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则是狂妄的,自大而又自私的。
所以说,曹操在这点上不算奸险。
在说“挟天子以令诸侯”。
当时天下大乱,他那么做完全都是出于迫不得已与政治需要。
如果这时间,孙权、刘备称帝岂不更奸?诸如此类的事,在这一本书中还有许多,多读一读它,在生活中,你会更加机智,识破一些骗术:在学习中,会让你更加聪颖。
总之,它不仅说了三国,评为三国,也讲了我们的生活。
在增长知识的的同时,也会开阔我们的视野。
品三国读后感2最近,读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重新让自己走进三国,找回几乎遗忘干净的三国故事的记忆。
与其中人物作又一次的近距离接触。
对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人物有了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
其实以前我对枯燥的历史,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是有畏惧感的,但读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有意思,特别是他常用现代的一些俗语和事例来解释三国中的人物和典故,通俗易懂,感觉挺新鲜还很有趣:比如他把刘备这一帮人比作一个集团,认为刘备集团好比一个很有前途的民营企业,可惜缺少一个能干得CEO,搞不清自己得主打产品和营销路线,因此生意做得平平淡淡。
诸葛亮好比一位超一流的职业经理人,可以让企业起死回生,但没有自己的公司,他自己也不想当老板,所以他们两人就一拍即合了。
[易中天品三国]品三国
[易中天品三国]品三国第一篇品三国:《品三国》读后感空闲之余,久闻易中天之《品三国》一书。
阅之,作者用现代的眼光解读三国的历史,且让我对三国这段历史更加产生了兴趣。
易老师用通俗幽默的词语,认真的历史态度,公正的对每个历史人物的解析。
使我明白了真正历史上的三国,也使我对三国中的历史人物有了新的了解,三国里面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曹操。
在看之前曹操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冷酷奸诈的历史形象,当然也是受了小说的原因,看了之后使我对真正历史上的曹操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当然曹操最让我佩服得是他的用人才能。
放眼当今社会的大小企业,在用人方面是一个很重要的一关,这就是为什么人力资源是那么的重要,如果一个企业不会用人的话,那么这个企业将是一个失败走向灭亡的企业,同时也在告诉我们什么是人才?如何去发掘人才,保证人才能够为我所用,能够死心塌地的为企业着想,曹操的前期为什么会那么快的迅速壮大,就是因为曹操能够发现人才,并尊重人才,能够让这些人发挥他们的才能,给他们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能够采纳好的建议为自己所用,而且赏罚分明,这些成就了曹操身边不缺少有才干的谋士为他出谋划策,并死心塌地的跟随曹操,一个企业是一样的,靠什么壮大,靠的是人才,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够做到人才为我所用,不能够吸引人才,留不住人才,那么这个企业将是一个失败的企业。
无论在什么时代人才是多么的重要,一个真正的人才可以使企业迅速的发展并壮大起来,一个企业如果想做到这几点那么就要在文化上、制度上、管理上表现出整体的形象,首先一点就是要让员工信服,靠什么让员工信服,不只是单靠的工资,最重要的是企业的信誉和企业的发展潜力,有没有自己真正的一套企业文化,有没有好的管理制度,要做到人为我所用,就首先要管好人,要让员工信服,要让员工真正的看到企业的发展潜力,而不是意味的唱高调子,这样只能是一时的效果,但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为直接影响了企业在员工心目的形象,企业靠什么传播,靠什么吸引人才,靠的是实力以及信誉,如果你在员工的心中把这两样都给毁了,还谈什么企业文化,还谈什么发展,一切都是空的。
商品三国开场白演讲稿
【精品文档】
商品三国开场白演讲稿
三国的故事之所以代代传扬,是因为人们欣赏诸葛亮的智力、曹操的魄力、孙权的定力、刘备的耐力……
公元22019年赤壁那场战火已经熄灭,公元2019年奥运圣火已经点燃,战争已不属于华夏,竞争也换了平台,但智慧的光芒却能穿透182019年的时空,给今人以借鉴的乐趣和创新的启迪。
21世纪初叶,一场前所未有的创新风暴正在席卷全球,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一场更猛烈的经济革命近在咫尺、迫在眉睫、再所难免,巨变之前谁占先手?巨变之中谁主沉浮?巨变之后谁领风骚?这是这个时代最严峻的课题。
让我们站在历史与未来的分水岭上,用三国的摩石去修磨现代商战之利剑,共同指向充满财富诱惑的商海深处!世界是平的,历史也是平的;蓝海是战略,三国更是战略;细节能决定成败,气节本身就是成败……。
让我们用东西方两种文化,把市场机遇、团队创业、企业文化、品牌树立、低成本扩张、人才开发、创新决策……几乎所有关键性商业智慧,在高密度的笑声中汇入听众的心扉!
WBSA主席史宪文教授以他那种特有的评书加朗诵的语言风格,说出上述台
词,演播厅里迅速掀起一股“热浪”。
三国演义最喜欢的句子
三国演义最喜欢的句子
《三国演义》是一部广为流传的经典小说,描写了三国时代诸多精彩故事。
作为一部长篇巨著,其中有许多富有哲理、语言精炼的佳句。
我最喜欢的一句是:"且行且珍惜"。
这句话出自诸葛亮在五丈原写下的《出师表》,寓意人生短暂,当珍惜当下。
无论是在战争岁月还是和平年代,这都是一句值得铭记的人生箴言。
另一句我很喜欢的是:"孔明曾谓吾:'不先渡河,伐吴大计必无成'。
"这句话出自周瑜之口,突出了诸葛亮的远见卓识。
尽管后来形势逆转,但这句话生动地展现了孔明的战略眼光。
《三国演义》中凝聚了古人的智慧结晶,有很多值得品味的经典语句。
我避免直接引用过多原文,但希望以上分享能抛砖引玉,勾起您对这部巨著的浓厚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能人作者: 史宪文发表日期: 2009-08-21 14:39 复制链接对能人呢?你得去追。
什么叫“追”?走枝儿加个自己的“自”,那“自”还少了一块儿。
那意思是“你得失去一点自我,去追能人”。
不失去点儿自我,能人你追不上。
你若追能人,就得自动矮三分,态度上得谦虚点儿,自尊上多少得失去点儿,即使你不能像人家刘备那样去给人才下跪,也得能弯下腰。
若像主子叫奴才那样的态度,任何能人都不会搭理你。
自矮的人是伟大的,自高的人是渺小的。
不仅在态度要失去一些自我,在权威上也要失去一点儿自我,不能把“能人”当成“实人”用,能人是有治理企业的主观见解的,不能被动地执行老板的意志,他们普遍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认为通过企业发展证明自己的想法、价值,比其他任何回报都重要。
“求”贤人作者: 史宪文发表日期: 2009-08-21 14:37 复制链接说这贤人怎么能够得到?招聘招不来,你得去求。
什么叫“求”呢?你看这“求”字怎么写的?那中间就像一个“水”字,不是水,像“水”,上面一个“一”,再一个“点”,拼凑起来的意思是“你得有一点水平”,起码得“像似有一点水平”。
你没有足够的水平,这贤人你是求不来的。
你若是像张飞那样去求人家,把贤人捆来,命令人家:“你是贤人,你来帮帮我吧!”谁能帮你呀?有道是“捆绑不成夫妻”,勉强也不能成伙伴。
那得具有什么样的水平才能求来贤人呢?大体上说,识人、识相、识货,三“识”。
首先,你需要具体地给贤人下个定义,贤人最怕主人把自己和庸人放在一起,贤人最在乎主人心目中把自己与谁放在一个数量级上,就像开会邀请专家一样,被邀请的专家会问主办者还请了哪些专家,关心和谁并坐在主席台上,这就是所谓的“识人”。
所谓“识相”,就是知己,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配得上贤人,哪些方面还欠缺,有缺欠不要紧,只要自知就行。
你总不能没有品牌、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我既不想出钱,也不想出力,您帮助我赚大钱”,那贤人会反问你“这样的好事没有,若有,我还能帮助你吗?反正也不用出钱出力”。
最后就是“识货”,也就是要给贤人恰当的待遇,按照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理论,给贤人搭配待遇套餐,所给的待遇既不浪费,也不勉强,恰到好处。
真正的贤人不会提出非分的要求。
这就是对贤人的“求”。
“问”真人、至人、圣人作者: 史宪文发表日期: 2009-08-21 14:35 复制链接说真人、至人、圣人,你可以问他,却不能招来。
你既求不来,也没有必要招聘他们做常任,因为他们的最大价值在于智慧、见识,关键时刻得到他们的点拨就行了。
所以,你可以“问”,会问、善问即可。
你有什么难题可以问问他们。
那怎么才算“问”呢?“问”字怎么写的?一个“门”字,里面加个“口”字,你若想问高人,你得到门里问,起码得在饭店里预定个雅间,得关上门问,万不能在大街上,随便说:“我有一个问题解决不了,你能不能给我出个主意?”人家理你吗?人家不会理你,即使给你点拨一下也不是真心,敷衍了事,随便得来的主意万不可用。
况且在市面儿上你也见不着这些真人、至人、圣人。
这些人大多淡薄名利,远离闹世,爱求清净,往往常住一个固定的、不起眼儿的地方。
所以,“问”的第一要义是“讲究场合”,尊重感是第一位的,只有足够的尊重,才能获得人家的真话,获得人家的真经。
俭人是什么人?作者: 史宪文发表日期: 2009-08-19 17:02 复制链接俭人厉行节约,因为节约而勤奋,开源也许不能,节流却是他们的习惯,这类人才就是企业的日常工作骨干。
惠人是什么人?作者: 史宪文发表日期: 2009-08-19 17:00 复制链接惠人是那种善解心结,和风细雨排解心郁的人。
沟通乃团队之魂,沟不通无以成团,行不连无以成队。
管理的最大期待是通过别人去完成任务,惠人未必亲为,但他们能号召左右,照顾前后,理顺上下,把命令转化成公益,把任务转化成乐趣。
此类人才适合做职能经理。
实人是什么人?作者: 史宪文发表日期: 2009-08-19 16:59 复制链接实人任劳,执行力极强,计划过程总能抓住始终,与时间赛跑,与任务竞争,立如松,行如风,以忘我的境界带动他人,犹如扮演劳改犯,工作成为乐趣。
任劳难得,任怨更贵,总把批评当收获,总把返工当进步,委屈只有一个理由——努力尚欠火候。
此类人才适合做项目经理。
巧人是什么人?作者: 史宪文发表日期: 2009-08-18 15:01 复制链接巧人是悟性极高,着眼原理脉络,直接针对机理要处,物物相谐,理理相通,只要解析一个机关,就能触类旁通。
心灵可贵,手巧更是难得,即使土法上马,也能缔造精制,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是完美主义者的追求,小节显大美,简单而到位,是总工程师的上佳人选。
能人是什么人?作者: 史宪文发表日期: 2009-08-18 15:00 复制链接能人是“不辱使命”者,只要领命,就一定能完成任务,不打折扣。
能人是办法多的人、心态积极的人、乐观向上的人、创造性极强的人、永不言败的人,在困难的时候总能看到希望,胜不骄,败不馁,勇往直前,是总裁的上佳人选。
贤人是什么人?作者: 史宪文发表日期: 2009-08-18 14:59 复制链接以实用主义概括之,就是“胸兵百万”,他们眼界特别宽广,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经营资源,拿今天的职位讲,非常适合做CEO。
他们胸中自有的百万兵,实际上就是他们的主意,他们的思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落实到个人就业能力上,思维、主意、创意、策划……就是第一生产力。
所谓“人才资本”就是指人才头脑中的智力资源,可以增强企业资本的质量。
小节显大美,简单而到位,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是完美主义者的追求。
真人能给你打工吗?作者: 史宪文发表日期: 2009-08-17 10:48 复制链接真人能给你打工吗?曹操天生就是创世的料,不会寄人篱下的。
至于曹操是否属于真人,该当别论。
他后来的表现离真人还有相当的距离,不属于500年才出一个的伟人。
即使他是至人,也不能给你打工,至人是继往开来的跨时代的能力非常强的人,他们的才能发挥不受时代所限,不可能委曲求全。
人才“九流”作者: 史宪文发表日期: 2009-08-17 10:46 复制链接借“三教九流”一词,我们也把现代企业人才分为“九流”,按照“人才用人才”的顺序分,有这么九流、九类:真人、至人、圣人、贤人、能人、巧人、实人、惠人、俭人。
什么是“真人”?在曹操把袁绍打败了以后,前来捧臭脚的人不少,当然也有真心来助兴的。
电视剧里安排了三个老头儿,其中一个代表说:“丞相,桓帝的时候就有人预言,后50年当有真人出于此地,以今年记来,正好是50年。
”也就是说,曹操就是当时的真人。
《黄帝内经》上讲,什么是真人?“独立守神,提挈天地”,也就是开天辟地之人。
《黄帝内经》中说,高人分四等,也就是四大类——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这四大类,算是“四流”。
那么再往下排,还有“五流”人才。
贤人之后是什么人?俗话说“贤能”,所以接下来第五流人才就是“能人”。
能人之后呢?俗话说“能工巧匠”,就是巧夺天工的人,所以,接下来第六流人才是“巧人”。
巧人之后呢?俗话说“实干加巧干”,所以,接下来第七流人才就是“实人”。
实人之后呢?俗话说“实实惠惠”,所以,接下来第八流人才就叫“惠人”。
惠人之后呢?成语说“惠而不费”,所以,最后一种人,第九流人才就是勤俭节约这种人,叫做“俭人”。
这九流人才,前后并没有高低之分,不能简单地说“真人”比“俭人”更有价值。
办企业,这九类人都很重要,只是因为前者往往比后者更稀缺,人才供应更少,所以列在前面的人才显得更有价值。
品味寓意作者: 史宪文发表日期: 2009-08-04 15:57 复制链接我们看《三国演义》电视剧片头的主题歌。
第一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我不知道大家听了这句歌词有什么体会,好像是描写了一个自然现象。
但是你要深入品味它,这里头就大有寓意。
是什么力量把英雄全部淘尽的呢?是滚滚的长江吗,不是;是长江里的水吗,也不是;是水里的浪吗,还不是;是浪里的花!仅仅水浪的一个花儿就把英雄淘尽了,你说这浪的花儿怎么有这么大的力量?!我们换个话题——世界上什么力量最伟大?我们看的见摸的着的,最柔弱的,也是最坚强的是什么?是水!水无形,它到了什么形的水道,什么形的容器就着什么形,很柔软,很迁就,但是青山遮不住它,毕竟东流去。
它也是最坚强的。
无论什么东西,若像水那样去,那么它的力量就是最伟大的。
一个人要像水那样去,那样发展,他就会自然成为英雄。
市场营销的根本是什么?作者: 史宪文发表日期: 2009-08-05 16:32 复制链接首先,我们应当体会一下这“分分合合”的时代,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我们不难发现,分合的时代就是链接的时代,它的特征是“链接”。
今天,我们这个时代也是分合的时代,我们仍然在倡导着链接——生态链、技术链、产业链、供应链……社会是由各种有形的链和无形的链连接起来的,人在链上,链在环上,“分不离链,合不落环”,这就是链接的时代的景象。
所以,我们的事业需要环环相扣,才能合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的业务必须链环灵活才能应对时代的分解。
让市场到眼前,让客户来找你,这就是市场营销的根本。
何谓市场链?作者: 史宪文发表日期: 2009-08-05 16:34 复制链接这市场也具有鲜明的链接特征,WBSA(世界商务策划师联合会)按客户的20来个消费心理属性,为了好记,结合中国的生肖文化,把市场分解成12属性,12种客户典型属性与我们中国的12生肖配比,非常相象,基本和谐。
客户有属牛的、属虎的、属兔的,等等。
客户走到你眼前作者: 史宪文发表日期: 2009-08-05 16:41 复制链接⏹第一步——“用得上”,即客户不会买用不上的产品。
⏹第二步——“买得起”,客户没钱,也不能买。
⏹第三步——“信得过”,他得信得过你这个牌子,信得过你的良心,那他才能买你的产品。
⏹第四步——“看得中”,这款式得行,款式要看得中。
最后第五步——“急着用”,不急着用他还不买。
可见客户走到眼前很不容易。
但是不管什么样的客户,最终都得走到这个路上来。
这叫“WBSA市场整合的路线图”,也就是说,市场最终要合到这个路线上。
什么是营销?作者: 史宪文发表日期: 2009-08-07 17:27 复制链接营销就是用扎实与创新两只手去抓住市场链的根本。
按照这个市场链,你若不去创新,那就不行了,你必须得创新思维,创造行动,才能抓住这市场链上的某个环节。
客户12属之分合作者: 史宪文发表日期: 2009-08-07 17:33 复制链接如果是属鼠的客户,你需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创新呢?得用“重点法”去创新。
所谓的“重点法”,就是说你的产品有十个特点,其中九个特点必须忍着不说,你只能说出一个,突出一个特点。
你把这一个特点送到客户眼前,就极有可能使你的客户快速地走完这五步,来到你的眼前,来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