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中初三九年级数学上册23.2.1__中心对称(人教版九年级上)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2.1《中心对称》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2.1《中心对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2.1《中心对称》是中心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主要介绍了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性质及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并能运用中心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对平面几何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际运用中心对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把握不准,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并能运用中心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性质及运用。
2.难点: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的证明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总结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实例,制作PPT。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剪纸、城市规划等,引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一个中心对称图形,分析其性质,并制作PPT进行展示。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指导。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2《中心对称》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2《中心对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2.2节《中心对称》是中心对称图形部分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以及如何通过中心对称来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图形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数学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平面几何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中心对称图形的理解和运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逐步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2.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
3.能够运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2.中心对称图形的判定方法。
3.如何运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中心对称图形的课件,包括图片、实例和动画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中心对称图形的实例,用于讲解和练习。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直尺、圆规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这个图形有什么特殊性质?”让学生回顾平面几何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2.呈现(10分钟)讲解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动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1中心对称(教案)
-理解中心对称的实质:学生往往容易将中心对称与轴对称混淆,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明确两者的区别。
-判断中心对称图形:学生可能在判断复杂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时遇到困难,需要教授一些识别技巧和辅助方法。
-应用中心对称解决实际问题:将中心对称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时,学生可能不知如何下手,需提供具体的案例和指导。
-中心对称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学生可能缺乏创新意识,难以独立设计出具有中心对称美的图案。
举例:
-对于难点的突破,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1.对比中心对称和轴对称,通过直观演示和图例分析,强化学生对中心对称实质的理解。
2.提供一系列图形,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折叠、标记等方法判断其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
3.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如平面坐标系的图形变换、建筑物布局等,指导学生运用中心对称的性质进行求解。
-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中心对称图形的每一点关于对称中心都有对应的另一点,且两点之间的线段被对称中心平分。
-学会识别中心对称图形:能够识别常见的中心对称图形,如正方形、圆形、线段等。
-应用中心对称进行图形变换:掌握如何利用中心对称对图形进行旋转、翻折等变换。
举例:讲解中心对称的定义时,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教具或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心对称的过程。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中心对称的定义和性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区别,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中心对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坐标平面上找到对称中心。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通过折叠和旋转正方形,观察中心对称的基本原理。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2.1中心对称教学设计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中心对称的定义、性质和寻找对称中心的方法。
2.归纳要点:
-中心对称是平面几何中的一种重要对称性;
-中心对称图形具有独特的性质,如对称中心唯一、对应点距离相等等;
-寻找对称中心的方法有观察法、解析法等;
-中心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如设计图案、解决实际问题等。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的方式,发现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2.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中心对称的知识;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直观演示中心对称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
4.引导学生运用中心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学生在寻找对称中心、判断中心对称图形时的思维方法,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
3.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对中心对称知识的应用能力,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2.提出问题: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3.学生回答:图案通过对称轴进行折叠或旋转,两边完全一致。
4.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对称性——中心对称。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轴对称知识,然后介绍中心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2.讲解中心对称的定义:在平面内,存在一个点,使得该点与平面内任意一点关于这个点对称,这样的对称性称为中心对称。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问题进行反馈和指导。
九年级数学上册 23.2.1 中心对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3.2.1 中心对称一、教学目标1.理解中心对称的定义.2.探究中心对称的性质.3.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及其应用.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理解中心对称的定义. 探究中心对称的性质.四、教学难点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及其应用.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从A旋转到B,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角是多少度呢?2.从A旋转到C呢?3.从A旋转到D呢?(二)讲授新课探究内容1:(1)观察实例(教科书图23.2-1,23.2-2),(2)回答问题:其中一个图案绕点O旋转180°,你有什么发现?线段AC与BD相交于点O,OA=OC,OB=OD,把△OCD绕点O旋转180º,你有什么发现?(3)引导学生得出中心对称的概念归纳中心对称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º,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点O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活动内容2:1、如教科书图23.2-3,旋转三角板,画关于点O对称的两个三角形:(1) 画出△ABC;(2) 以三角板的一个顶点O为中心,把三角板旋转180º,画出△A′B′C′2、让学生在作图的基础上思考:(1)分别连接对应点AA′、 BB′、CC′.点O在线段AA′上吗?如果在,在什么位置?(2) △ABC与△A′B′C′全等吗?为什么?(3) △ABC与△A′B′C′有什么关系?(4)你能从中得到什么结论?归纳:(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三)重难点精讲例1 (1)已知A点和O点,画出点A关于点O的对称点A'.解:第一步:连接AO,第二步:延长AO至A',使OA'=OA,则A'是所求的点.(2)已知线段AB和O点,画出线段AB关于点O的对称线段A' B' .简记为:一连接;二延长;三截取等长;四连线(3)如图,选择点O为对称中心,画出与△ABC关于点O对称的△A′B′C′.△A′B′C′为所求作的三角形(四)归纳小结把握中心对称的定义并掌握旋转的性质,同时注意一下两点:(1)对称点的确定:旋转180º实际上是三点共线,我们可以以此来确定对称点和对称中心;(2)作图要规范,正确.(五)随堂检测1.判断正误:(1)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是全等形,但全等的两个图形不一定是轴对称的图形.()(2)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是全等形.但全等的两个图形不一定是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3)全等的两个图形,不是成中心对称的图形,就是成轴对称的图形. ( ) 2.如下所示的4组图形中,左边数字与右边数字成中心对称的有( )A.1组B.2组C.3组D.4组3.如图,已知△AOB 与△DOC 成中心对称,△AOB 的面积是6,AB =3,则△DOC 中CD 边上的高是( )A.2B.4C.6D.84.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和点O ,画△A′B′C′,使△A′B′C′和△ABC 关于点O 成中心对称.【答案】 1. √,√,× 2.D 3.B4.A BC D O六.板书设计23.2.1 中心对称中心对称旋转性质作图步骤:注意事项:七、作业布置课本P66练习1、2练习册相关练习八、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2.1《中心对称》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2.1《中心对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中心对称》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中心对称的性质和运用。
本节内容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中心对称的定义,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中心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对平面几何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操作来巩固。
此外,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心对称的定义,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2.能够运用中心对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心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2.中心对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探索中心对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探索中心对称的性质。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学生对中心对称的应用。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重要的概念和性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天安门、蝴蝶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的共同特点,引发学生对中心对称的思考。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引入中心对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例,如将一张纸折叠后,对折线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引导学生探索中心对称的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如对称轴的性质、对称点的性质等。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2.1《中心对称》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2.1《中心对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3章《中心对称》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心对称的定义,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和运用,能运用中心对称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对平面几何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中心对称的概念,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能运用中心对称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中心对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黑板、粉笔。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直尺、圆规、三角板。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如天安门、蝴蝶、脸谱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你想到了什么几何概念?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给出中心对称的定义,并用几何画板展示中心对称的性质。
同时,让学生尝试解释中心对称的概念,并找出生活中的中心对称现象。
3.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中心对称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中心对称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关系,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1《中心对称》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1《中心对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2.1节《中心对称》是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性质。
这一节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学生后面学习对称变换、坐标与图形的变换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图形的变换、对称性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可能会对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能运用中心对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性质。
2.教学难点: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的证明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等软件,展示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变换过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对称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从而引出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3.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索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教师进行讲解和总结。
4.应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让学生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巩固所学知识。
23.2.1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
∠A′C′B′,∠AOB=∠A′OB′.
【跟踪训练】 1.下列说法:①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一样; ②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必须重合;③形状、大小一样的两个 图形成中心对称;④旋转后能够重合的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其中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B )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解析: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经过旋转后能够重合,②不 正确;绕点旋转180°后能够重合的两个图形才成中心对称,当
(1)对称中心是______,点 A 的对称点是______; (2)指出图中相等的线段与相等的角(各写 4 组).
思路点拨:中心对称是旋转的特例,如果两个图形的对称 点连成的线段都经过某一点且被该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 于这一点成中心对称. 解:(1)O A′ (2)AB=A′B′,BC=B′C′,AC=A′C′,OA=OA′, ∠BAC=∠B′A′C′,∠ABC=∠A′B′C′,∠ACB=
图形. 3.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 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 中心对称图形. 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____________
4.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探究:如图 23-2-1 在
ABCD 中,
图 23-2-1
△COD 关于点 O 成中心对称,△AOD 与 (1) △AOB 与________ △COB 关于点 O 成中心对称; ________ (2)△ABD 与________ △CDB 关于点 O 成中心对称,由这两个成中 中心对称图形 . 心对称的三角形组成的 ABCD 是_____________ 归纳:中心对称是指两个图形间的位置关系,中心对称图 形是指一个图形所具有的性质.
图 D12
CA′C′A.
【跟踪训练】 3.如图 23-2-5,△ABC 与△PMN 是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
九年级数学上册 23.2 中心对称 23.2.1 中心对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考察学生对旋转性质的理解
考查学生动手探究的能力
教
学
过
程
4、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画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的性质:
作法:(1)连结OA、OB、OC、OD;
(2)分别以OB、OB为边作∠BOM=∠CON=∠AOD;
(3)分别截取OE=OB,OF=OC;
(4)依次连结DE、EF、FD;
即:△DEF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如上右图所示.
果,所以,我们可以经过旋转设计出美丽的图案(下图).
1.中心对称.
思考:(1)如左图,把其中一个图案绕点O旋转180°,你有什么发现?
(2)如下右图,作出A,B,C三点关于点O的对称点A′,B′,C′,依次连接A′B′,B′C′,C′A′,就可得到与△ABC关于点O对称的△A′B′C′.
三:巩固练习
考查学生的作图能力和对本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
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
书
设
计
23.2.1中心对称.
1.中心对称、对称中心
2.中心的对称点.
2.中心对称的性质.
如下图,三角尺的一个顶点是O,以点O为中心旋转三角尺,可以画出关于点O中心对称的两个三角形:
第一步,画出△ABC;
第二步,以三角尺的一个顶点O为中心,把三角尺旋转180°,画出△A′B′C′;
第三步,移开三角尺.
因为中心对称的两个三角 形可以互相重合,所以△ABC与△A′B′C′是全等三角形.
中心对称
课题:23.2.1中心对称.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2《中心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3.教师布置作业:结合生活实际,寻找身边的中心对称现象,并思考如何运用中心对称性质解决问题。
4.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几何图形的奥秘。
五、作业布置
1.必做题:
(1)课后习题第1、2、3题,巩固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及运用。
3.创新实践:
(1)利用中心对称性质,设计一个简单的游戏规则,要求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2)与同学合作,制作一个中心对称的实物模型,如剪纸、折纸等,展示中心对称的美。
4.作业要求:
(1)作业需独立完成,确保解题过程的正确性和书写的规范性。
(2)创新实践作业可以与家长、同学共同完成,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表达、沟通,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激发创新思维。
在此基础上,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围绕以上三个目标展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和空间想象力,对轴对称图形有了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入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学生能够更容易地接受并掌握相关知识。然而,由于中心对称与轴对称在性质和表现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学生在区分和运用时可能会产生混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此外,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23.2.1-中心对称》课件
1.了解中心对称的概念
问题1 (1)如图,把其中一个图案绕点 O 旋转 180°,你有什么发 现?
旋转后两个图案能够互相重合
问题1 (2)如图,线段 AC,BD 相交于O,OA=OC,OB=OD.把 △OCD 绕点 O 旋转 180°,你有什么发现?
旋转后的△OCD与△OAB重合
问题2 你能说说上述两个旋转的共同点吗? (1)图形中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点 O)
B
简记为:一连接;二延长;三截等;四连线.
3.应用中心对称性质画图
(3)如图,选择点 O 为对称中心,画出与△ABC关于点 O 对称 的△A'B'C'.
解:(3)作出A、B、C三点 关于点O的对称点A',B',C', 依次连接A'B',B'C',C'A', 则 △A'B'C'即为所求.
4.练习、巩固中心对称的性质
(1)如图,以顶点 A 为对称中心,画一个 与四边形 ABCD 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2)如图,已知△ABC 与△DEF成 中心对称, 点 A 和点 D 是对称点,画出对称中心 O.
5.课堂小结
(1)什么是中心对称?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 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即中心对称)
(2)旋转的角度是多少?(180°)
(3)两个图形是什么关系? (旋转180°后能够重合)
△AOB与△COD关于点O对 称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 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 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 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这两个图形在旋转后能重合的对应点叫做关于对称中心的对称点.
23.2.1中心对称 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九上
证明:∵△ABO与△CDO关于O点中心对称,
∴BO=DO,AO=CO,
∵AF=CE,∴AO-AF=CO-CE,∴FO=EO,
FO EO ,
在△FOD和△EOB中,∠FOD ∠EOB,
DO BO ,
∴△FOD≌△EOB(SAS), ∴DF=BE.
随堂练习
3. 如图,已知AD是△ABC的中线,画出以点D为对称中心,与△ABD
称中心平分.(即对称点与对称中心三点共线)
2.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知识讲解
知识点1 中心对称的定义及性质
【例 1】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图形中,左边图形与右边图形成中心对称的
有(
A.1组
)
B.2组
C.3组
D.4组
知识讲解
知识点1 中心对称的定义及性质
解析:将选项中左边图形沿着某一点旋转180°能与右边图形重合的
②同样可得:BD=B′D,CD=C′D;
③连接A′B′、B′C′、C′D,则四边形A′B′C′D为所
求的四边形,如图所示.
知识讲解
知识点2 中心对称作图
(1)这两个图形是否成中心对称?如果是,对称中心是哪一点?如果不
是,请说明理由.
(2)如果是中心对称,那么A、B、C、D关于中心的对称点是哪些点?
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F=∠CPM﹣∠PMF=α﹣β,
∠MCD=∠CDE﹣∠DMC=α﹣β,
∴∠F=∠MCD.
课后小结
中心对称的定义
及性质
定义
定义相关
性质
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作图
作图形关于某点对
称的图形
找出对称中心
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九年级数学上册23.2.1中心对称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本课小结
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A
O B
C
C1 B1
A1
轴对称 1 有一条对称轴 ——直线
中心对称 有一个对称中心 ——点
2 图形沿轴对折(翻转 180°) 图形绕中心旋转 180°
3 翻转后和另一个图形重合 旋转后和另一个图形重合
本课小结
概念
旋转角是180°
中心对称 性质
1.对称中心与两对称点三点共线; 2.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图形重合,那么重就说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重点对合称或中心对称;这个
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A称点.
课堂探究
C
D
O
B
A 填一填: 如图,△OCD与△OAB关于点O中心对称 ,则__O__是对称 中心,点A与__C___是对称点, 点B与__D__是对称点.课堂ຫໍສະໝຸດ 究归纳总结B'
A
O
A' B 简记为:一连接;二延长;三截取等长;四连线.
典例精析
(3)如图,选择点O为对称中心,画出与△ABC关于点O 对称的△A′B′C′.
C B′
A
A′
O
B
C′
△A′B′C′为所求作的三角形
典例精析
考考你 如图,已知△ABC与△A′B′C′中心对称,找出它们的对称中 心O.
C
B A
A′ B′
(2)△ABC≌△A′B′C′
(1) OA=OA′、OB=OB′、 OC=OC′
典例精析
性质应用
例1 (1)已知A点和O点,画出点A关于点O的对称点A'.
A
O
A'
第一步:连接AO, 第二步:延长AO至A',使OA'=OA, 则A'是所求的点.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1中心对称
23.2.1中心对称知识点1.中心对称的概念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度,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也称。
这个点叫做,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
2.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特征(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且被平分。
(3)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其对应线段位置关系是或,数量关系是。
3.画已知图形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1) 画一个点关于某点(对称中心)的对称点的画法是:①先连接与。
②延长取。
(2) 画一个图形关于某点的对称图形的画法是:①先找出图形中的几个特殊点(如多边形的顶点、线段的端点,圆的圆心等)。
②画出各点关于某点的点。
③顺次连接各。
一.选择1.下列两个电子数字成中心对称的是()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有()①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接对称点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②关于某一点成中心对称的两个三角形能重合;③两个能重合的图形一定关于某点中心对称;④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同一点,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成中心对称;⑤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线段互相平行或共线。
A.1个B.2个C.3个D.4个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的是()A.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B.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重合;C.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重合;D.旋转后能重合的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4.下列描述中心对称的特征语句中正确的是()A、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接对称点的线段不一定经过对称中心。
B、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称中心不一定平分连接对称点的线段。
C、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接对称点的线段经过对称中心,但不一定被对称中心平分。
D、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接对称点的线段一定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5.如图(1),将一张正方形纸片经两次对折,并剪出一个菱形小洞后展开铺平,得到的图形是图(2)中的哪一个 ()(1) .(2)6.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的纸片对折两次,然后剪下一个角,为了得到一个钝角为120° 的菱形,剪口与第二次折痕所成角的度数应为( )A. 15°或30°B. 30°或45°C. 45° 或60°D. 30°或60°7.如图,将△ABC 绕点C (0,-1)旋转180°得到△A'B'C ,设点A'的坐标为(,)a b ,则点A 的坐标为( )(A )(,)a b -- (B )(,1)a b --- (C )(,1)a b --+ (D )(,2)a b ---二 填空8.下列图形中符合中心对称的意义的是__①矩形 ②菱形 ③平行四边形 ④等腰梯形⑤等边三角形 9.上图中的△A ′B ′C ′是由△ABC 绕点P 旋转180°后得到的图形,根据旋转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 PA 与PA ′的数量关系是__。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1中心对称
23.2.1中心对称知识点1.中心对称的概念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度,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也称。
这个点叫做,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
2.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特征(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且被平分。
(3)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其对应线段位置关系是或,数量关系是。
3.画已知图形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1) 画一个点关于某点(对称中心)的对称点的画法是:①先连接与。
②延长取。
(2) 画一个图形关于某点的对称图形的画法是:①先找出图形中的几个特殊点(如多边形的顶点、线段的端点,圆的圆心等)。
②画出各点关于某点的点。
③顺次连接各。
一.选择1.下列两个电子数字成中心对称的是()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有()①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接对称点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②关于某一点成中心对称的两个三角形能重合;③两个能重合的图形一定关于某点中心对称;④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同一点,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成中心对称;⑤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线段互相平行或共线。
A.1个B.2个C.3个D.4个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的是()A.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B.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重合;C.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重合;D.旋转后能重合的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4.下列描述中心对称的特征语句中正确的是()A、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接对称点的线段不一定经过对称中心。
B、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称中心不一定平分连接对称点的线段。
C、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接对称点的线段经过对称中心,但不一定被对称中心平分。
D、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接对称点的线段一定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5.如图(1),将一张正方形纸片经两次对折,并剪出一个菱形小洞后展开铺平,得到的图形是图(2)中的哪一个()(1).(2)6.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的纸片对折两次,然后剪下一个角,为了得到一个钝角为120° 的菱形,剪口与第二次折痕所成角的度数应为()A. 15°或30°B. 30°或45°C. 45° 或60°D. 30°或60°7.如图,将△ABC 绕点C (0,-1)旋转180°得到△A'B'C ,设点A'的坐标为(,)a b ,则点A 的坐标为( )(A )(,)a b -- (B )(,1)a b ---(C )(,1)a b --+ (D )(,2)a b ---二 填空8.下列图形中符合中心对称的意义的是__①矩形 ②菱形 ③平行四边形 ④等腰梯形 ⑤等边三角形9.上图中的△A ′B ′C ′是由△ABC 绕点P旋转180°后得到的图形, 根据旋转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 PA 与PA ′的数量关系是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例
题
【例1】如图,选择点O为对称中心,画出点A关于点O 的对称点A′;
A O A′
【解析】 (1)如图,连结AO,在AO的延长线上截取 OA′=OA,即求得点A关于点O的对称点A′.
例
题
【例2】如图选择点O为对称中心,画出 与△ABC关于点O对称的△A′B′C′.
如图,线段AC,BD相交于点O,OA=OC,OB=OD,把△OCD绕
点O旋转180°,你有什么发现?
D A
可以发现,△OCD与△OAB
重合.
B
O
C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 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 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中 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例如,图中△OCD和
(1)以顶点A为对称中心;
(2)以BC边的中点为对称中心. F B B C
N
A
G A
.
O
C D
M
E
D
2.如下图,点A、B为河塘两对岸的两座村庄,为了测量两 村庄间的距离,因条件限制,不能经过河塘直接测量.请
你想一想,能否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A
B
【解析】由于测量时不能经过河塘,这就需要将两点(两庄) 在不改变AB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移动到适当位置.
数学不可比拟的永久性和万能性及它对时间 和文化背景的独立性是其本质的直接后果. ——A•埃博
23.2
23.2.1
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
1.了解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关于中心的对称点等概念及 应用这些概念解决一些问题. 2.运用旋转知识作图,•旋转角度的变化,•设计出不同的
美丽图案来引入旋转180°的特殊旋转──中心对称的概
念,并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如图,把其中一个图案绕点O旋转180°,你有什么发现? 答:两个图案能够完全重合在 一起.
首先在河塘岸边适当的位置取一点C(如下图),连接AC、
BC(使保持AC、BC不经过河塘),分别将AC、BC延长到点 A′、B′,使AC′AC,BC′BC;得到线段AB关于点C的中心对称 图形A′B′,根据中心对称的特征有A′B′ AB,所以测出A′B′两点间的距离,就是A、B两点间的距离, 也即两村庄间的距离。
△OAB关于点O对称,点C与点A是关于点O的对称点.
探究
如图,旋转三角板,画关于点O 对称的两个三角形: 第一步,画出△ABC; 第二步,以三角板的一个顶点O为中心,把三角板旋转 180°,画出△A′B′C′; 第三步,移开三角板. 这样画出的△ABC 与△A′B′C′关于点O对称。分别连接 对称点AA′、BB′、CC′.点O在线段AA′上吗?如果在, 在什么位置? △ABC与△A′B′C′有什么关系?
C
B′
A O A′
B C′
【解析】如图,作出点A,点B,点C关于点O的对称点 A′,B′,C′,依次连接A′B′,B′C′,C′A′, 就可以得到与△ABC关于点O对称的△A′B′C′
跟踪训练
1.画出下面图形关于点O 对称的图形.
O
2.图形中的两个四边形关于某点对称,找出他们的对称 中心.
o
1.画一个与已知四边形ABCD中心对称图形.
A
B
C
B′
A′
3.(金华·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若△ABC与
△A1B1C1关于点E成中心对称, 则对称中心E点的坐标是
.
【解析】由中心对称图形对应点的连线交于一点,可知E点的 坐标是(3,-1). 答案:(3,-1).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需要我们掌握:
1.中心对称及对称中心的概念;
2.关于中心对称的的概念及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C A B A C
B
O
B′
A′
C′
C A B
O
B′ C′ A′
我们可以发现:(1)点O是线段AA′的中点; (2)△ABC≌ △A′B′C′,上述发现可以证明(1). 点A′是点A绕点O旋转180°得到,所以点O在线段AA′上 ,且OA=OA′,同样地,点O也是线段BB′和CC′的中点.
C A
B
O
B′ C′
A′
(2)在△AOB与△A′OB′中, OA=OA′,OB=OB′,∠AOB=∠A′OB′, ∴△AOB ≌ △ A′OB′ ∴AB=A′B′.
同理
BC=B′C′,AC=A′C′.
△ABC ≌ △ A′B′C′
归纳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经过对 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