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课堂用
《采薇》教案
《采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采薇》的背景和主题。
2.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3.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2. 难点: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复杂情感。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 《采薇》的背景和主题,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2. 诵读法: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全诗,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蕴含的情感,以及作者如何表达这些情感。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介绍 《诗经》和 《采薇》的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 《采薇》的内容和主题,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3. 学生朗诵: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全诗,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蕴含的情感,以及作者如何表达这些情感。
5.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6.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 《诗经》中的诗歌,分析其主题、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 《采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并体会到诗歌中蕴含的复杂情感。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得教学效果较好。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采薇》微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采薇》微教案范文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美感。
3.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朗读与情感的融入。
3. 课文道理的理解与实践。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课文情感的把握与表达。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让学生齐读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2. 自学生字词,让学生组内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义,巩固记忆。
4. 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诗歌的美感。
5.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6.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点评指导,提高朗读水平。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享学习感悟。
3. 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道理是什么?如何在生活中实践?5.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运用生字词编写一个小故事,明天分享。
三、教学评价1. 课后检查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朗读表现,评价学生的朗读水平。
3. 听取学生代表的发言,了解学生对课文道理的理解与实践。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与发展。
教师还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采薇》。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4. 学生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5. 课后作业评价表。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024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1采薇教学设计+教案+素材新人教版
5. 合作与交流能力:在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互动交流,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古诗词学习的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采薇》的学习内容,包括诗句解读、案例分析等。
强调古诗词在文化传承和个人素养提升中的作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采薇》中的某一句或某一节,进行仿写或创作,以加深理解和应用。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古诗词朗读与感悟: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采薇》,掌握其韵律节奏,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有更深刻的体会,增强了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 创作背景的把握:理解《采薇》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项挑战,教师需要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画面。
举例:在解读“是用之行,是用之止”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用”字的古代用法,联系上下文,解释其表达的是对生活节律的遵循。同时,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帮助学生构建《诗经》时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加深对创作背景的理解。
2. 诗词意境的理解:学生能够理解《采薇》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如“薇亦作止”所蕴含的季节变化和生产活动关联。通过学习,学生对古人的生产生活场景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提高了对古诗词意境的领悟能力。
3. 文化背景的融入:学生对《诗经》的背景和地位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认识到《采薇》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自豪感。
《诗经·采薇》公开课教案
《诗经·采薇》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介:《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1.2 诗歌背景:《采薇》是《诗经》中的一篇,属于“雅”部分,描写了一位女子采集薇蕨的情景。
1.3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采薇》,了解《诗经》的历史背景及文学特点,感受诗歌的意境和韵律,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第二章:《采薇》诗文解析2.1 诗文逐句解析: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采薇》的诗文,解释生僻字词,阐述诗句的含义。
2.2 诗歌意象分析:分析《采薇》中的自然意象,如“采薇”、“薇蕨”、“草长莺飞”等,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2.3 诗歌主题探讨:讨论《采薇》中所表达的主题,如女性的劳动美德、对自然的敬畏等,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内涵。
第三章:诗歌艺术特色分析3.1 韵律分析:讲解《采薇》的韵律特点,如“四言”、“五言”等,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3.2 修辞手法解析:分析《采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培养学生对文学修辞的认知。
3.3 诗歌表现手法探讨:探讨《采薇》中的表现手法,如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引导学生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
第四章:课堂互动与实践4.1 诗句接龙游戏:学生分组进行诗句接龙游戏,增强对诗歌的记忆和理解。
4.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诗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体会诗歌的情感。
4.3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程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经》的重要性和文学价值。
5.2 课后拓展:推荐学生阅读《诗经》中的其他优秀诗歌,如《关雎》、《桃夭》等,扩大知识面。
第六章:小组讨论与分享6.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针对《采薇》中的某一特定主题或意象进行深入讨论。
6.2 分享成果: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6.3 教师点评:教师对各组的讨论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采 薇》教案优秀5篇
《采薇》教案优秀5篇《诗经》两首《采薇》教案篇一教案示例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结合课文下的注解疏通文字。
教学难点对诗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一导语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特别是在卷帙浩繁的古代文学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诗歌财富。
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李清照等等这些伟大诗人的名字,几乎已是家喻户晓,他们的许多优秀诗句在今天已是脍炙人口。
饮水思源,当我们顺河而上追其源头时,便会看到那闪烁着耀眼光辉的起点,这起点就是作为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
今天,就让我们一道来探究一下这源头里的无穷奥秘吧!二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一)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前的提示短文以及注释①,可设计问题帮助学生尽快掌握重点知识:1.《诗经》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生活?2. 既然是诗,为何后来又被改称为《诗经》呢?3.《诗经》是按照怎样的体例编辑的?教师明确:1.(略)2.此乃主要是汉代学者认为《诗经》为儒家创始人孔子所编辑,故将此视为儒家经典,因此,称其为《诗经》。
3.(略)(二)教师补充介绍:《诗经》中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教材第30页练习中对此有解释)。
下面重点解释“比”和“兴”。
高中旧教材中曾选用了一首《硕鼠》便是运用了”比“的手法的非常典型的诗。
其诗作者将奴隶主喻为大老鼠。
诗人发出了”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的愤怒控诉;《伐檀》中有一句“河水清且涟漪”,可将它当作“兴”的使用,即作者言黄河之水是“假”,控诉剥削者的行径是“真”;另外,《关雎》一诗的开头两句诗,更是典型的“兴”。
作者言“鸟情”为是的言“人情”;再有,就是本单元第七课《孔雀东南飞》一诗中的开篇那两句诗:“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亦是如此。
根据对上述解释的理解,同学们在学习完《氓》这首诗后,做一做课后练习第二题。
三引导学生阅读预习提示,了解三首诗的基本内容(以便于更好地疏通文字)思考问题:1.三首诗写的各是什么内容?2.从提示的文字中看,你对那首诗更感兴趣?为什么?四导读全诗,疏通文字(一)教师范读(或放录音,或放多媒体课件)1.学生给生字注音2.体会诗的朗读节奏(二)学生自读,并结合课下注解掌握诗中词义。
课文《采薇》的教案
课文《采薇》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采薇》;(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领会课文的大意;(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2)领悟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采薇》;(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领会课文的大意;(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的理解;(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3. 启发式教学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采薇》的文本;2. 相关生词和难点的解释;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课文《采薇》的作者和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2)学生自行查找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并尝试解释。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分享各自的见解。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2)解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3)阐述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5. 实践环节:(1)让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采薇》;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采薇》完整教案
《采薇》完整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采薇》;2. 能够理解《采薇》的诗意和主题;3. 能够分析《采薇》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和背诵,感受《采薇》的音乐美和节奏感;2.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3. 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验和感悟《采薇》所表达的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2. 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升文化素养;3. 培养对诗歌的敏感度和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歌背景介绍1. 介绍《采薇》的作者和创作背景;2. 解释诗歌中的生僻词语和古代文化知识。
2.2 诗歌朗读和背诵1.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采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感;2. 引导学生进行背诵,培养记忆力and 语感。
2.3 诗歌内容解析1. 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理解诗意;2. 解读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1.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入《采薇》的学习;2.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形式和结构。
3.2 诗歌朗读和背诵1. 带领学生朗读《采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感;2. 引导学生进行背诵,培养记忆力and 语感。
3.3 诗歌内容解析1. 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理解诗意;2. 解读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3.4 小组讨论和分享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2. 邀请学生代表进行分享,培养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1. 评价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情况;2. 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小组讨论表现。
4.2 作业评价1. 评价学生提交的诗歌解析作业;2. 评价学生的诗歌创作或仿写作业。
4.3 学生自我评价1.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2.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第五章:教学拓展5.1 诗歌创作和仿写1.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2.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仿写,模仿《采薇》的风格和手法。
采薇教案_精品文档
采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采薇这首古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2.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采薇》诗歌的背景和作者介绍。
2. 《采薇》诗歌的韵律和用词特点。
3. 《采薇》诗歌的欣赏和表演。
三、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以及学生对诗歌的看法和喜好。
2. 课堂讲解(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采薇》这首古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为学生呈现一幅能让学生想象的画面,讲述古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表达。
3. 合作研读(20分钟)学生分为小组,合作研读《采薇》诗歌的内容和形式。
老师为每个小组分发《采薇》的诗歌原文,并指导学生阅读、讨论和解析。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诗歌分段,找出韵律和用词特点。
4. 合作表演(25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优秀的诗段进行合作表演。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选择合适的表演方式和形式,可以是朗诵、歌唱、舞蹈等。
同时,学生还可以准备一些道具和服装,以便更好地展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5. 展示与评价(15分钟)每个小组依次进行表演,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点评。
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提高他们对《采薇》诗歌的欣赏能力。
6. 总结与展望(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演和讨论进行总结,并对下一堂课的内容进行展望。
四、教学资源1. 《采薇》的诗歌原文。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道具和服装,用于学生的合作表演。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合作研读讨论是否积极活跃,是否能够准确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学生的合作表演是否能够准确传达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是否能够打动观众。
3. 学生的评价和点评是否准确、客观,是否能够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反馈。
4. 学生对《采薇》诗歌的欣赏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对古代诗歌的兴趣是否增加。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了解《采薇》的背景和作者之前,先进行一些预热活动,如观看有关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视频,以增加学生的兴趣。
《采薇》课堂版
最终我还是咬着牙,头也不回地 走了……我仿佛又听到了孩子深情的 呼喊,我仿佛又看到了妻子眼中的泪 水、父母眼中的期盼。这一去啊,生 死难料;这一去啊,归期何时!“人 生自古伤离别”,那春风中轻拂的杨 柳啊,道不尽我内心依依惜别的深情 和满腹的无奈。
薇菜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外敌入侵,战
事连连,我们刻苦练兵,奋勇杀敌,野菜为生, 一年又一年。今天我终于可以踏上回家的路了, 可是我的心却怎么也无法高兴。来的时候,青 春年少,而此时,由于连年的征战奔波,艰苦 的岁月在我的脸上写满了沧桑。来时的老乡, 军营的战友,如今已死伤大半,北方寒冷的大 地成了他们永远的归宿。那一座座光秃的墓冢 啊,只有夜晚那清冷的月光才能为他们披上凄 凉的外衣。千里之外无数个残缺不全的家庭, 亲人们期盼团圆的眼神将是一种最令人伤痛的 永恒。主题Leabharlann 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 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 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 对故乡的思念。
审美感悟
1.比兴手法
以“薇”的从“作”到“柔” 到“刚”的生长过程,暗示时间 的流逝和戍边的漫长。
2.注重细节 通过对战车、战马,象弭、鱼
服,劳累奔波,饥渴难当的描写表 现战争的残酷。
我是一名归途的士兵 大雪纷纷扬扬,我拖着连年征战的疲 惫走在回乡的路上。 年年盼归,日日思乡的我,在回家时
没有常人的兴高采烈,内心却是绵绵不尽 的伤痛。想起了我当年服役离家的时候, 孩子亲密地拉着我的手,瞪着一双大眼睛 询问着我的归期;妻子为我精心打点好了 行囊,送了一程又一程;年迈的双亲相互 搀扶着,呆呆地站在村口,站成了我心中 永恒的风景。
悲和哀,可见戍卒归家途中是百感交集的。 长久的戍边生活 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 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
《采薇》课堂教案
《采薇》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采薇》。
(2)理解《采薇》的诗意,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采薇》的诗歌形式和语言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采薇》。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采薇》。
(2)理解《采薇》的诗意,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采薇》的诗歌形式和语言特点。
2. 教学难点:(1)理解《采薇》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
(2)分析《采薇》的诗歌形式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采薇》的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关注《采薇》的诗歌形式和语言特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采薇》,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采薇》的诗意和意境。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采薇》的情感,感受诗的美。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采薇》的诗意、意境和诗歌形式。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采薇》。
2. 结合注释,解释《采薇》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
3. 分析《采薇》的诗歌形式和语言特点,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采薇》的诗意、意境和诗歌形式,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馈。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采薇》的意义和美感。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诗句分析诗歌形式和语言特点。
《采薇》课堂教案
《采薇》课堂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采薇》。
2. 理解《采薇》的诗意和主题,掌握其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采薇》的意境和情感。
2.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采薇》所表达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
2.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采薇》《采薇》是《诗经》中的一篇,描写了采摘薇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2.2 生词和句子1. 生词:薇、采摘、嫩绿、微风、芳草、羊群。
2. 句子:例如:“薇菜嫩绿,微风拂面。
”、“羊群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诗经》的内容,提醒学生《采薇》是《诗经》中的一篇。
2. 提问:大家对《采薇》有什么了解?3.2 朗读和背诵1. 让学生朗读《采薇》,注意发音和节奏。
2. 引导学生背诵《采薇》,加深对诗文的记忆和理解。
3.3 分析课文1. 让学生逐句解读《采薇》,解释生词和句子的含义。
2. 引导学生讨论《采薇》的诗意和主题。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朗读和背诵作业1. 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和背诵《采薇》。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4.2 写作作业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采薇》的感受或解读。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的朗读、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
5.2 作业评价1. 检查学生的朗读和背诵作业,评价其准确性和流畅性。
2. 阅读学生的写作作业,评价其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互动式教学1.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6.2 情境教学1. 利用图片、音乐等资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和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采薇》:融思政入课堂的一次探索
《采薇》:融思政入课堂的一次探索《采薇》是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的瑰宝,诗人在其中描绘了自然风光和生活情感。
在当今的教育课堂中,如何将这部古代名篇融入到思政课堂中成为了一种新的探索。
本文将从《采薇》诗歌的特点、思政教育的需求和融合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采薇》诗歌的特点《采薇》是我国春秋时期的经典之作,它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的风光和人类的情感。
诗中描绘了美丽的薇草,又寄托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流逝时光的哀叹,是一首充满着对自然、生命和时光的歌颂和反思的诗篇。
《采薇》以其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深受人们喜爱。
二、思政教育的需求思政教育是当今教育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当今社会,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困惑,思政教育成为了教育中的一种必需。
传统的讲述式教学容易令学生显得依赖性强,缺乏主体性。
如何使思政教育更丰富、更生动、更有效成为了一种新的探索。
三、融合的方法将《采薇》融入思政教育课堂,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古人的智慧和对于生命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具体的融合方法:1. 文学赏析结合思政教育通过文学赏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领悟《采薇》中的意境和情感。
通过诗歌的朗诵和解读,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和对于生活的感悟。
教师可以结合时事和社会现象,让学生通过《采薇》的赏析深刻思考当代社会的问题,将古代诗歌和当代社会进行有机的结合,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当代社会,培养正确的社会思想。
2. 个人情感表达与思想交流通过《采薇》的赏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于诗歌的情感和对于生活的理解。
可以让学生以小组或者个人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使学生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理念交流。
《采薇》公开课教案
《采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采薇》。
(2)理解《采薇》的内容,掌握其主题思想和文学特点。
(3)了解诗经时期的社会背景和音乐舞蹈艺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提高学生对《采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智慧,提升个人修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采薇》。
(2)理解《采薇》的主题思想和文学特点。
2. 教学难点:(1)《采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汉语用法。
(2)诗经时期的社会背景和音乐舞蹈艺术。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采薇》的文学特点、主题思想和社会背景。
(2)互动法:小组讨论、探究,增强学生对《采薇》的理解。
(3)欣赏法:欣赏《采薇》的音乐、舞蹈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采薇》的文本、图片、音乐、舞蹈等。
(2)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经时期的社会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诗经》的地位和特点。
(2)介绍《采薇》的出处和背景。
2. 讲解内容:(1)讲解《采薇》的文学特点:赋、比、兴等。
(2)分析《采薇》的主题思想:战争与和平、爱情与婚姻等。
3. 分组讨论:(1)分组讨论《采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汉语用法。
(2)探讨《采薇》在诗经时期的社会背景和音乐舞蹈艺术。
4. 欣赏与实践:(1)欣赏《采薇》的音乐、舞蹈艺术。
(2)组织学生进行《采薇》的朗读和背诵。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采薇》。
3. 调查了解《采薇》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分享给同学。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朗读、背诵和赏析文章。
采薇公开课教案设计
采薇公开课教案设计一、课程目标:1. 了解《采薇》这首古诗的背景及意义。
2. 学习并掌握古诗中的重点字词。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4. 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采薇》全文解析。
2. 古诗中的关键字词解释。
3. 朗读和背诵练习。
4. 创作练习:以《采薇》为灵感,进行诗歌创作。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采薇》的背景、意义及关键字词。
2. 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
3. 朗读法: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培养语感。
4. 背诵法: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5. 创作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诗歌创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采薇》的背景及意义。
2. 讲解古诗中的关键字词,解释其含义。
3. 分组朗读《采薇》,指导朗读技巧,培养语感。
4. 组织学生进行背诵练习,检查背诵效果。
5. 分享《采薇》的感悟,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
6. 布置作业:以《采薇》为灵感,创作一首诗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讨论情况。
2. 朗读和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诗歌创作的质量和创意。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六、教学资源:1. 《采薇》全文文本。
2. 古诗解析资料。
3. 关键字词解释卡片。
4. 朗读和背诵指导音频。
5. 诗歌创作模板。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布置:保持教室干净整洁,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
2. 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音响等设备,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3. 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文本资料和创作纸张。
八、教学安全:1. 注意学生的朗读和背诵安全,避免声音过大伤害听力。
2.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书写工具,防止意外伤害。
3. 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九、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古诗知识竞赛,提高学习兴趣。
2. 邀请诗人或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采薇》课堂实录及反思(4)
《采薇》课堂实录及反思(4)《采薇》课堂实录及反思师:下面这些加点的字怎么解释?【教师板书】彼尔维何(花盛的样子)维棠之华(同“花”)彼路斯何(同“辂”,大车)【师生互动】师:请同学们听我朗诵全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教师朗诵全文】师:请同学们齐读全诗再回答刚才的问题:这首诗主题是什么?生: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师:何以见得?生:“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生: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师:说说看生:“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生:我认为更主要的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师: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生:“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师:这几位同学都能扣住关键句来分析主旨,做到言之有据,很好!其实把他们三个人融合起来,互相补充就较全面了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朗读前三章,其他同学请思考:这三章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教师投影思考题,点一名学生朗读前三章】【学生朗读前三章】【学生读毕,其他学生鼓掌】师:读得不错,尤其是节奏把握较好,四字一句,二字一顿,低沉缓慢同学们发现了这三章在章法上的特点没有?生:这里采用的是《诗经》惯用的起兴手法,“薇”是故乡田野里常见的植物,自然由物及人,引起了浓浓乡愁于是,深切的乡情融入熟悉的“薇”中思乡怀亲的情感是抽象的,但是,当把它化作故乡的一株野花、一棵大树、一条小河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山水草木时,就具体形象了师:谈到了起兴,很中肯,还有呢?生:重复!师:是重复吗?生:反复!前三章都以“采薇采薇”开头,都有“曰归曰归”1234567下一页。
《采薇》的课堂教学实录
《采薇》的课堂教学实录《采薇》的课堂教学实录《采薇》描写了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思乡之苦的戍边士兵在归家途中的所思所想。
1、新课导入(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
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
为什么?让我们到我国文学的源头和西方文学的源头中去体验一下这种美好的情感吧!2、背景知识《诗经》和“〈诗经〉六义”师:请同学们将搜集到的关于《诗经》和“〈诗经〉六义”的知识和大家分享生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结,12下一页《采薇》的课堂教学实录6、探究艺术特色巧用叠字叠句,或抒忧愤感情,或描摹事物状态,或绘自然景物的特征,都非常准确优美,富有形象性和表现力,声调和谐,增添了语言的艺术魅力。
7、交流延伸⑴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表达你对“乡愁”的新的体验。
⑵将你的诗先在小组交流,修订后,再在全班交流。
⑶课后搜集更多的表现乡情的诗歌散文作品,将你最感动的一篇拿到班上与同学分享感受。
拓展阅读:采薇原文与翻译采薇原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用,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
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
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
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
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
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采薇 优秀教案
采薇优秀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采薇这首古文诗的背景和作者2. 掌握采薇这首古文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3. 学会分析采薇这首古文诗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4. 提高学生对古文诗的欣赏能力和对古代文化的理解教学准备:1. 采薇原文及翻译2. 课堂展示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 学生课本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投影仪将采薇这首古文诗的原文及翻译呈现在课堂上,并提问学生是否了解采薇这首古文诗的背景和作者。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带动课堂气氛。
二、课文解析(15分钟)让学生跟读采薇这首古文诗的原文,并解释其中出现的生词和语法结构。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并与课文进行比对。
三、语言分析(2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采薇这首古文诗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例如,师心自用的偶数句,交头接耳的对数句等。
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分组合作,寻找并总结诗中的修辞手法。
四、情感抒发(15分钟)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借助所学的语言分析和情感理解,将采薇这首古文诗创作成朗诵或表演。
通过表演,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意境。
五、课堂总结(5分钟)让学生归纳总结采薇这首古文诗的主旨和表达方式,并鼓励他们就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发言和交流。
教师做适当评价和点拨。
六、拓展延伸(15分钟)为了增加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采薇这首古文诗的背景和作者。
学生可以自行查找资料,介绍给全班,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七、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学习到的知识,撰写关于采薇这首古文诗的读后感或相关主题的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并注重对古文诗的欣赏与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设计这个优秀教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全面了解采薇这首古文诗的背景和作者,掌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分析诗中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并能够通过创作和表演将诗歌的情感进行抒发。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和作业布置,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初中采薇教案
初中采薇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采薇》,使学生了解诗经的历史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解读诗歌、品味语言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与解析。
2. 诗中意象的理解和表达手法的分析。
教学难点:1. 诗中古代文化背景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体会。
教学准备:1. 教材《采薇》。
2. 相关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诗经的兴趣,可以播放一些诗经的音乐或者相关的视频资料。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诗歌,诗歌的作用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采薇》,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采薇》的历史背景。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对诗中的意象或者表达手法进行分析。
2. 各组汇报分析结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四、教师讲解(15分钟)1. 针对学生的分析,教师进行点评,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
2. 教师对诗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如古代文化背景的理解,诗歌意境的体会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采薇》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采薇_讲课实用(教学课堂)
•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 靡(mǐ):无。猃狁(xiǎn yǔn):我国古代西北 边区民族。
•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 不遑:没有功夫。遑:暇。启居:指坐下来休息。
古人席地而坐,坐时双膝着地,臀部贴在小腿上叫"
居";上身伸直,臀部离开脚后跟的叫"启"。
优质教资
14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家靡室,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优质教资
5
典故
《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 殷乱,天下宗周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 不是周栗,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 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 所以采薇也借指隐居生活。
优质教资
6
古诗词例句 孟郊《感怀》(之五):“举才天道信,首阳
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现 坚守节操。
优质教资
12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
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优质教资
13
•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 薇(wēi):今名野豌豆苗。作:起,生长出来。 止:句尾语气词。
•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 莫:古体"暮"字。这句大意是:要回去要回去,而 一年又快完了,(总是回不去)。
采 薇
优质教资
1
释题
1.采薇选自《诗经》中的: 小雅
2. 《小雅》是什么乐歌? 宫廷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
所谓正声雅乐。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
功颂德为主;多为贵族所作,表现
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
3.“薇”是:野菜,即野豌豆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与景的交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 自《诗经》始,杨柳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歌咏的对象。 《小雅· 采薇》篇里的句子,不仅富有节奏音律之美,而 且开创了杨柳怀人的先河,在后世的诗词之中,青青杨
柳枝成为牵绊游子、离愁别绪的象征性植物。垂柳枝条
千万条,软柔下垂,随风飞扬,婀娜多姿,为文人墨客 喜爱,多见于具有雅趣意境的诗画中。每当古人送别离 人时,杨柳便出现在渡口、驿站、城外,杨柳多情,似 要挽留行人。每当古人怀人思亲时,杨柳出现在亭台楼 榭,杨柳依依,似乎解人意。
三、“隋堤柳”。李商隐《隋宫》中云:“于 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以柳吊古, 发年华易逝、世事频更之感慨。韦庄“无情最 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就是对六朝的 怀故发思。
四、“宛城柳”。 贺铸诗云:“宛溪 杨柳,依旧青青为 谁好?”以柳喻相 思春情。吴文英有 “一丝柳、一寸柔 情”词句。欧阳修 的“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更是 妙笔生花,以柳暗 示爱情初萌的欢悦。
重章叠唱.
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 唱。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 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 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思归主 题;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 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 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
情景交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 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 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 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 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 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 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 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 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 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 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 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 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 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 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 ”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 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 ,士兵才会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
第四章分析
彼 尔 维 何 ?维 常 之 华 。 那 通薾花盛开样 助词 同棠棣 什么花儿开得盛? 棠棣花开密层层。 彼 路 斯 何 ?君 子 之 车 。 语气词 将军 什么车儿高又大? 高大战车将军乘。 高大的战车 戎 车 既 驾 ,四 牡 业 业 。 战车 驾车 公马;母叫牝pì 高大雄壮样 n 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 岂 敢 定 居 ? 一 月 三 捷 !
八、“金雪柳”。 李清照《永遇乐》 中云:“铺翠冠 儿、拈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以柳妆扮,更添 女儿几分娇美。 常言道“清明不 戴柳,红颜成皓 首”,就是这个 道理。
课堂小结
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 悴的戍卒,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 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 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 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战争是残 酷的,战争带给人们的回忆是痛苦的。 从古到今,人们对战争的态度都是厌 恶和反感的,相信大家都是热爱和平, 并且会尽力去维护和平的。
第二章分析
采 薇 采 薇 ,薇 亦 柔 止 。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未长大。 曰 归 曰 归 ,心 亦 忧 止 。 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真牵挂。 忧 心 烈 烈 ,载 饥 载 渴 。 忧心如焚 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太苦啦。 又…………又 我 戍 未 定,靡 使 归 聘!
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防守 问
结构分析
1-3章:抗击外族 思归 仇敌 重章叠句 赋兴手法 艰辛 思归
久不得归
4-5章:艰难征途
细节描写
兴手法
战事不息
第6章:战后存者 凄凉 悲苦
情景交融
踏上归途
通假字 “暮”,年末,年尾 岁亦莫止 彼尔维何
维常之华 “薾”,花盛开的样子 “棠”,棠棣; “花”,花朵 “辂”,战车 “急”,紧急
概括《采薇》每章内容 • • • • •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玁狁之故” 难归的原因 “忧心烈烈” 军旅的忧苦 “忧心孔疚” “一月三捷” 作战的情况 “玁狁孔棘” “我心伤悲” 归来的悲伤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 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 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首四句,以薇菜渐次 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 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恨、思家与盼归的心情。 “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 生的主要原因。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 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 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 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第六章分析
昔 我 往 矣 ,杨 柳 依 依 。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随风而动 今 我 来 思 ,雨yù 雪 霏 霏 。 纷纷 语助词无义 下雪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行 道 迟 迟 ,载 渴 载 饥 。 缓慢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我 心 伤 悲 ,莫 知 我 哀 ! 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边地怎敢图安居? 一月要争几回胜!
第五章分析
驾 彼 四 牡 ,四 牡騤騤Kuí。
马强壮样 驾车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 君 子 所 依 ,小 人 所腓féi 。 靠车 遮蔽 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 四 牡 翼 翼 ,象弭mĭ 鱼 服 。 整齐熟练 象骨饰弓 鲨鱼皮做的箭袋 四匹马儿多齐整,象骨饰弓鱼袋挂。 岂 不 日 戒 ,玁 狁 孔 棘! 急 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诗经》名句辑录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 卫风 》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 王风 采葛》 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 卫风 硕人》
采 薇
重点字词读音
岁亦莫(暮)(mù)止 孔棘(急)(jí ) 靡盬(gǔ) 小人所腓(féi) 雨(yù)雪霏霏
猃狁(xiǎn yǔn) 载(zài)饥载渴 四牡騤騤(kuí ) 象弭(mǐ)鱼服
二、疏通语句
文本知识把握
第一章分析
采 薇 采 薇 ,薇 亦 作 止 。 语气词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经发新芽。 曰 归 曰 归 ,岁 亦 莫 止 。 语气词 同暮 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靡 室 靡 家 , 玁狁xiănyŭn之故。 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春秋称狄,战秦汉称匈奴 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 Mĭ无 不遑huáng启居 , 玁 狁 之 故 。 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闲暇
——“杨柳依依”既是写春季,更是写离情; “雨雪霏霏”既是写冬令,更是状思愁。 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 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惜 别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 和内心的悲苦,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 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露出,含蓄隽永,余 味无穷。
彼路斯何
玁狁孔棘
词类活用 名作动 雨雪霏霏 古今异义 薇亦作止 句尾语气词 靡使归聘 问 忧心孔疚
我行不来 今我来思 很/痛苦 回家
四牡翼翼 行列整齐动作熟练的样子 语气词
探讨:
这首诗表现了士兵怎样的情感?
表现了士兵在离乡出征岁月里的艰苦 生活和内心伤痛,抒发了战争给他们 带来的痛苦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五、“沈园柳”。陆游《绝句》云: “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以柳怀人、伤情难诉。
六、“章台柳”。韩翊诗云:“章台柳、 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以柳暗喻其 宠妓。“眠花卧柳”、“烟花柳巷”,柳 即指落入烟花的妓女。
七、“寒食柳”。据《荆楚岁时记》载: “寒食日,皆折柳插门。”张炎诗云: “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以柳 寄思亲恋乡之情。倪瓒“旧家应在,梧桐 霞井,杨柳藏门。”以柳感怀游子乡情。
一、“左公柳”。清人杨昌浚在赞誉骁骑 将军左宗棠的诗中云:“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以柳示春,绿柳就是 春天的标志。
二、“灞陵柳”。 李白诗云:“秦楼 月,年年柳色,灞 陵伤别。”唐人送 别,折柳相赠,意 欲“挽留”。柳与 “留”谐音,象征 友情绵长,永志不 忘。清人周志蕙名 句“古渡欲牵游子 棹,离亭留赠旅人 鞭”,就是描摹折 柳赠别之俗的。
第三章分析
采 薇 采 薇 ,薇 亦 刚 止 。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经变老啦。 硬、老 曰 归 曰 归 ,岁 亦 阳 止 。
十月 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 王 事 靡 盬gŭ,不 遑 启 用 。 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 休止 忧 心 孔痛苦,生怕从此难回家。
• 十五从军征 •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 •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 雉从梁上飞。 •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烹谷持作饭, 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 泪落沾我衣。 •
《诗经》名句辑录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诗经 周南 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诗经 小雅 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诗经 王风 黍离》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依依:树枝柔弱随风飘拂的样子。
•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来思:指归来时。思,语末助词。雨雪:下 雪。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 迟迟:缓慢的样子
•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第六章
现实的哀伤 今昔之对比 现实的困境
• 归途:痛定思痛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 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 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 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 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 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 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 且“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归乡的路 依然那么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