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历史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广播型网络 (2)点到点传播型网(pointto-point)
(1)电路交换网络 (2)报文交换网络 (3)分组交换网络 (4)混合交换网络

按照网络拓扑结构
(1)星型网络 (2)环型网络 (3)总线网 (4)树型网 (5)网状型网
按网络作用范围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远程联机系统 、计算机互连网络 、 标准化网络 、高速综合化网络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1.3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4 Internet 的发展与应用 1.5 网络标准化组织
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60 年代初期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 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互连的计算机网络; 60 年代后期多个主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 连的计算机网络; 70 年代中期的具有统一网络体系结构、遵 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 90年代后的高速、综合化计算机网络。
(1)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 (2)城域网(Metropolis Area Network,简称MAN) (3)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 公共电话网 即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速度9600bps~28.8kbps,经压缩后最高可达 115.2kbps,传输介质是普通电话线。 综合业务数字网 即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 专线 即Leased Line,在中国称为DDN。 X.25网。 帧中继 即Frame Relay。 异步传输模式 即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4)网际网

认识计算机网络

认识计算机网络

认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当今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是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存在,我们可以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众多便利。

本文将从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发展历程、组成结构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解析。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是由若干结点(节点)通过通信链路互连起来,实现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它的出现使得多台计算机之间能够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从而形成了全球范围的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ARPANET,而现代互联网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得以普及。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计算机网络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层面主要包括计算机(节点)、通信介质和网络设备等;而软件层面则包括网络通信协议、网络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等。

计算机网络按其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以及互联网等不同种类。

各种不同的网络结构和协议相互配合,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的高效运行。

三、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教育、商业、社交媒体、通信等各个方面。

在教育领域,计算机网络提供了多媒体教学平台和远程教育等方式,使得学习更加便捷高效。

在商业领域,电子商务和在线支付等应用方便了人们的购物和交易。

社交媒体的兴起更加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信息传递变得更为迅速。

此外,计算机网络在科学研究、军事通信和医疗健康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计算机网络的用户,我们也要注意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

随着网络犯罪的不断增多,我们需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护,保护个人信息不被盗取和滥用。

总结起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便利。

它极大地推动了信息社会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相信计算机网络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1. 介绍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2. 计算机通信初期- 第一阶段:点对点连接(1960年前)这个时期主要是通过方式线或电报线实现两台计算设备之间的直接连接。

- 第二阶段:多路复用技术(1960-1974年)多路复用技术允许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个物理链路,并且可以同时进行数据传输。

3. ARPANET与互联网诞生- ARPANET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是美国军方资助下研究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广域网,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运行并逐渐扩大规模。

- TCP/IP协议栈发明者Vint Cerf 和 Bob Kahn 提出TCP/IP 协议栈, 它定义了在ARPANET上如何封装、发送和接收数据包,并确保它们能够正确地到达目标地址,这也奠定了今天互联网基础架构所使用的核心协议。

4. 网络拓扑结构演进a) 总线型拓扑结构b) 星形拓扑结构c) 环状和网状拓扑结构5. 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 商业化网络服务提供商(ISP)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不断增加,出现了许多专门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上网服务的ISP。

- Web浏览器与万维网(World Wide Web, WWW)Tim Berners-Lee 发明了Web浏览器,并创建了WWW这一基于超文本的信息系统,这使得广大公众可以更方便地使用Internet资源。

6. 移动通信技术对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影响a)2G、3G、4G移动通信标准7. 物联网(IoT)时代下计算机网络演进8. 区块链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应用附件:1)ARPANET原始设计图纸(PDF格式)2)TCP/IP协议栈详解(Word文档)法律名词及注释:- ARPANET:美国军事部资助建立起来并运行至今最早期间接连接全球范围内各种类型电子设备之先驱性因特尔封包交换物理架構。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一、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概要随着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后的十多年时间内,由于价格很昂贵,电脑数量极少。

早期所谓的计算机网络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而产生的,其形式是将一台计算机经过通信线路与若干台终端直接连接,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方式看做为最简单的局域网雏形。

最早的Internet,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立的。

现代计算机网络的许多概念和方法,如分组交换技术都来自ARPAnet。

ARPAnet不仅进行了租用线互联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而且做了无线、卫星网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其结果导致了TCP/IP问世。

1977-1979年,ARPAnet推出了目前形式的TCP/IP体系结构和协议。

1980年前后,ARPAnet上的所有计算机开始了TCP/IP协议的转换工作,并以ARPAnet 为主干网建立了初期的Internet。

1983年,ARPAnet的全部计算机完成了向TCP/IP的转换,并在 UNIX(BSD4.1)上实现了TCP/IP。

ARPAnet在技术上最大的贡献就是TCP/IP协议的开发和应用。

2个著名的科学教育网CSNET和BITNET 先后建立。

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规划建立了13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及国家教育科技网。

随后替代了ARPANET的骨干地位。

1988年Internet开始对外开放。

1991年6月,在连通Internet的计算机中,商业用户首次超过了学术界用户,这是Internet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Internet成长速度一发不可收拾。

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第一代:远程终端连接时间:20世纪60年代早期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主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键盘和显示器)分布在各处并与主机相连,用户通过本地的终端使用远程的主机。

只提供终端和主机之间的通信,子网之间无法通信。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阶段(局域网)时间:20世纪60年代中期多个主机互联,实现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计算机网络历史和发展

计算机网络历史和发展

计算机网络历史和发展1、1969年,为了能在爆发核战争时保障通信联络,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 资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分组交换试验网ARPANET ARPANET,连接美国四个大学。

,连接美国四个大学。

,连接美国四个大学。

ARPANET ARPANET 的建成和不断发展标志着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纪元。

发展标志着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纪元。

阶段主要技术成果:1972年,ARPAnet 在首届计算机后台通信国际会议上首次与公众见面,并验证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可行性,由此,面,并验证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可行性,由此,ARPAnet ARPAnet 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ARPAnet 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 协议簇的开发和使用。

协议簇的开发和使用。

19801980年,年,ARPA ARPA 投资把TCP/IP 加进UNIX(BSD4.1版本版本))的内核中,在BSD4.2版本以后版本以后,TCP/IP ,TCP/IP 协议即成为UNIX 操作系统的标准通信模块。

作系统的标准通信模块。

19821982年,年,Internet Internet 由ARPAnet ARPAnet,,MILNET 等几个计算机网络合并而成,作为Internet 的早期骨干网,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 ARPAnet 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2、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计算机网络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网络应运而生,如MILNET MILNET、、USENET USENET、、BITNET BITNET、、CSNET 等,在网络的规模和数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一系列网络的建设,产生了不同网络之间互联的需求,并最终导致了TCP/IP 协议的诞生。

协议的诞生。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在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各行各业都能够看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子,这充分说明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20世纪50年代)第二阶段:多个自主功能的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形成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60年代末)第三阶段:形成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70年代末)第四阶段:向互连、高速、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计算机网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1.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时,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为了自身的安全,在美国本土北部和加拿大境内,建立了一个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AGE(译成中文为赛其系统),进行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

人们把这种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称做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

该系统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计算机网络的雏形,因此也称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

60年代初美国航空订票系统SABRE-1就是这种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典型应用,该系统由一台中心计算机和分布在全美范围内的2000多个终端组成,各终端通过电话线连接到中心计算机。

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的典型结构是计算机通过多重线路控制器与远程终端相连,如图1-1-2所示。

图1-1-2 单机系统的典型结构示意上述单机系统有以下两个主要缺点:(1) 主机既要负责数据处理,又要管理与终端的通信,因此主机的负担很重。

(2) 由于一个终端单独使用一根通信线路,造成通信线路利用率低。

此外,每增加一个终端,线路控制器的软硬件都需要做出很大的改动。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在当今这个高度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简单的信息传递到复杂的全球互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创新和突破。

20 世纪50 年代,计算机技术刚刚起步,那时候的计算机体型巨大,功能有限,且通常是孤立运行的。

然而,随着需求的增长,人们开始思考如何让这些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

这便是计算机网络最初的萌芽。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建立了ARPANET,这被公认为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开端。

ARPANET 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在军事领域实现资源共享和分散指挥,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生存能力。

它采用了分组交换技术,将数据分割成一个个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这一技术大大提高了网络的效率和灵活性。

在 20 世纪 70 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各种网络协议开始出现,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TCP/IP 协议。

TCP/IP 协议的出现使得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和网络能够相互连接和通信,为互联网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0 世纪 80 年代,个人计算机(PC)的普及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

局域网(LAN)技术逐渐成熟,以太网成为了最常见的局域网标准。

企业和机构开始建立自己的内部网络,以实现文件共享、打印机共享和数据交换等功能。

同时,广域网(WAN)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使得不同地区的计算机网络能够相互连接。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互联网迎来了爆炸式的增长。

万维网(WWW)的出现使得互联网变得更加易于使用和普及。

人们可以通过浏览器轻松地访问各种网站,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和开展商业活动。

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在线购物等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在 21 世纪初,无线网络技术开始崭露头角。

WiFi 技术的普及让人们摆脱了网线的束缚,能够在家庭、办公室和公共场所自由地接入网络。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历史大事件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历史大事件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历史大事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史上,涌现了许多重要的大事件。

这些事件推动了网络技术的创新和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本文将介绍其中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历史大事件。

1. ARPANET的建立(1969年)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立了最早的计算机网络——ARPANET。

ARPANET是一个分布式网络,最初由四个节点连接而成,为冷战时期的军事通信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ARPANET的建立标志着互联网的雏形诞生。

2. TCP/IP协议的诞生(1974年)1974年,由Vinton Cerf和Robert Kahn等人创建的TCP/IP协议正式发布。

TCP/IP协议成为了互联网通信的标准协议,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数据传输和互联互通。

TCP/IP协议的诞生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至今仍然是网络通信的基础。

3. 域名系统(DNS)的引入(1983年)1983年,DNS系统被引入计算机网络。

DNS系统是将域名与IP地址相互映射的系统,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域名来访问网站,而无需记忆复杂的IP地址。

DNS的引入极大地简化了互联网的使用和管理,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上网体验。

4. 万维网的发布(1991年)1991年,蒂姆·伯纳斯-李发布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

万维网是一种基于超文本的信息归档和检索系统,使得信息的浏览和传播更加方便。

万维网的出现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互联网的广泛关注和应用,推动了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

5. 互联网的商业化(1995年)1995年,互联网商业化迅速发展,标志着互联网从学术和军事领域走向商业化应用。

此时,著名的在线销售平台亚马逊和拍卖网站eBay相继成立,开创了电子商务的时代。

互联网的商业化为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6.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2007年)2007年,苹果公司发布了第一代iPhone,标志着移动互联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一、介绍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互联起来,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二、计算机网络的起源⒈背景在计算机网络出现之前,人们主要借助传统的通信手段如方式、等进行信息交流,但这种方式受限于时间和空间,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交流需求。

⒉早期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美国军方和学术界开始研究计算机网络,以便更好地进行军事和科研工作。

最早的计算机网络是采用分组交换的方式,通过方式线路连接多台计算机,实现数据的传输。

三、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⒈分布式计算系统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开始普及,分布式计算系统迅速发展。

此时的计算机网络主要用于连接主机和终端,实现资源的共享。

⒉局域网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数量和用户数量的增加,局域网迅速兴起。

局域网采用高速缆线连接同一地点的计算机,实现快速的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⒊广域网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广域网得到了迅猛发展。

广域网可以连接不同地区和国家的计算机网络,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⒋无线网络的兴起21世纪初,无线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无线网络不受空间限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络连接,实现便捷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四、计算机网络的未来发展趋势⒈物联网的发展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设备和物品将与互联网连接,形成庞大的物联网系统。

物联网将为人们提供更便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⑸G网络的普及5G网络的普及将带来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为大规模数据传输和高质量视频通信提供更好的支持。

⒊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将为计算机网络带来新的应用场景,如虚拟会议、虚拟实验室等。

附件:本文档附件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时间表、相关图片和统计数据。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网络中立性:网络中立性是指网络服务提供商不能对特定内容或应用提供不同的带宽或访问速度。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在各个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本文将从历史、应用和未来发展三个方面来探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一、历史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

那时,ARPA网作为第一个分组交换网络,在美国军事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接着,在上世纪70年代,随着局域网的出现,计算机网络开始进入商业应用阶段。

而互联网的诞生则标志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迈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二、应用领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在教育领域,网络技术使得远程教育成为可能,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参加课程。

在医疗领域,远程医疗系统使得医生可以通过网络远程诊断患者,大大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

在商业领域,网络技术使得电子商务成为现实,人们可以在线购物、支付和交流。

在社交领域,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分享生活。

三、未来发展在未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将继续迎来新的发展。

首先,5G技术的普及将进一步提升网络的速度和带宽,为更多创新应用提供支持。

其次,物联网的发展将实现物品之间的互联互通,推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

另外,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使网络智能化,减少人为干预,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也将给计算机网络带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结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分组交换网络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

它在教育、医疗、商业和社交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随着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未来将更加广阔。

我们期待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继续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精选]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

[精选]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

[精选]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地面防空系统中的雷达和武器系统的终端设备是各自独立分散的,为了分享有限的信息资源,提高指挥效率,便将它们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

这个时期的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终端之间联系无序,且与主机之间没有实行任何资源共享。

第二阶段: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苏冷战更加激烈,美国为了加强防空力量,建立了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

它由分布在各地的若干个计算机站组成,各个计算机站之间为互连系统,通过电话线路互联,但各个计算站是各自独立的。

这个时期的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通信功能取代了计算功能,网络对资源的管理功能有限。

第三阶段:三级结构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国防部建立了第一个分组交换网PSN(Packet Switched Network),它以传输数据为主的通信网。

这个时期的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将计算机网络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通信子网负责数据的传输和转发,而资源子网负责数据处理和作业服务。

这种网络结构对后来的因特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第四阶段:因特网的诞生20世纪90年代初,因特网(Internet)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因特网是由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全球性的计算机集合而成。

它利用各种协议进行通信,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

因特网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因特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轻松地获取和交换信息,同时也促进了电子商务、在线娱乐、在线教育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的不断进步。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因特网的规模不断扩大,覆盖了全球范围内的各种网络,包括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

这些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通信和信息共享。

同时,因特网也逐渐成为了商业和科研的重要工具,带动了各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它深深地嵌入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正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我们可以轻松地与世界各地的他人交流,获取海量的信息,进行远程工作以及享受在线娱乐等等。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带您了解这个领域的演变过程。

1. 起源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

当时,人们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并通过基于电话线路的串行通信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这种简单的网络通信方式奠定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

2. 分组交换网络20世纪60年代,分组交换网络的概念被提出,并迅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在分组交换网络中,数据被分割成较小的数据包,并通过互联网协议(IP)进行传输。

这种方式能够提高网络的效率和可靠性,并加速了网络的发展。

3. ARPANET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启动了一个名为ARPANET的项目,该项目旨在建立一个分布式的、鲁棒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用于支持军事研究和其他学术合作。

ARPANET的诞生是计算机网络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它被视为现代互联网的先驱。

4. TCP/IP协议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TCP/IP协议被开发出来,成为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TCP/IP协议奠定了信息在网络中传输的标准规范,使得不同计算机之间能够相互通信和交换数据。

TCP/IP协议的诞生使得计算机网络开始快速发展起来。

5. 互联网的普及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逐渐走出实验室,开始在学术界和商业界得到广泛应用。

人们可以通过电脑和调制解调器(Modem)连接到互联网,这标志着互联网开始走向大众化。

6. 网络智能化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和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开始追求更加智能化的网络。

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的发展,使得网络能够更高效地传输数据,并实现更高级别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7. 无线网络的兴起21世纪初,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无线网络开始兴起。

无线局域网(WLAN)和蜂窝网络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通过无线方式接入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历史解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历史解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历史解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历史解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现代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早期的ARPANET到如今的互联网,计算机网络技术经历了多个阶段和重要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历史进行解析,并探讨其对社会的影响。

一、ARPANET的诞生和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启动了一项计划,旨在建立一种能够支持分布式计算的计算机通信网络——ARPANET。

1969年,ARPANET正式建成,并连接了四个大学的计算机。

从此,ARPANET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起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ARPANET不断发展壮大,连接的用户和节点也逐渐增加,为后来的互联网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互联网的崛起与普及上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开始逐渐崭露头角。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通信。

互联网不再只是学术界和军事领域的专属网络,而是向社区、企业和个人开放。

19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可谓成果斐然,人们开始使用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在线聊天等功能。

互联网的普及不仅推动了信息的传递速度,也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加速了社会的信息化进程。

三、移动互联网的兴起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全面来临。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移动电话已经问世,但因其基础设施的限制以及成本问题,普及率较低。

直到21世纪初,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3G、4G等移动网络的推出,人们开始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网。

移动互联网实现了随时随地的网络连接,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取得各种信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移动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商业模式,衍生出了共享经济、在线支付等新的商业形态。

四、物联网的崛起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和管理各种物理设备与对象的网络。

它将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和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以物为节点的网络连接。

计算机网络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信息传递到资源共享,从在线娱乐到远程工作,计算机网络的影响力无处不在。

然而,这一强大的技术并非一蹴而就,它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网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50 年代。

当时,计算机还是庞大而昂贵的设备,主要被用于科研和军事领域。

为了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人们开始尝试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工作。

这便是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在早期的计算机网络中,主要采用的是“终端主机”模式。

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如电传打字机)与中央主机进行通信。

这种模式下,主机承担了大部分的计算和数据处理任务,终端设备仅仅负责输入和输出。

虽然这种网络结构简单,但效率低下,而且一旦主机出现故障,整个网络就会陷入瘫痪。

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分组交换技术。

分组交换技术将数据分成若干个较小的数据包,并通过网络中的节点进行存储和转发。

这种技术大大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为计算机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0 世纪 70 年代,局域网(LAN)开始兴起。

局域网通常覆盖较小的地理范围,如一个办公室、一栋建筑物或一个校园。

常见的局域网技术包括以太网和令牌环网。

以太网以其简单、高效和低成本的特点,迅速成为了局域网的主流技术。

在 20 世纪 80 年代,计算机网络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人们对网络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网络协议和标准,如 TCP/IP 协议。

TCP/IP 协议的出现使得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和网络能够相互通信,从而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网络——互联网(Internet)。

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它使得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和便捷,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等方式获取和分享信息。

同时,互联网也为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社交媒体等新兴应用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计算机网络发展史计算机网络是人类社会日益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今天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创造之一。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下面将会分别介绍。

第一阶段:计算机网络的起源196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约瑟夫·卡尔奇罗克和列纳德·克莱克设计出了第一台计算机,名为“TX-2”。

而在同一时期,美国国防部正寻求一种新的通信方式,以保证分散部署的军队之间的通信联络。

于是,美国国防部在1969年创造了第一个计算机网络——阿帕网。

阿帕网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开发的,旨在将分散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以便共享信息和资源。

这个计算机网络通过一种叫做“分组交换”的技术,将数据分成小的数据包,然后在互联网上传输,以保证数据的高效传输。

这个技术最初是由保罗·巴洛(Paul Baran)在1960年开发的。

第二阶段:中心化计算机网络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机网络技术迎来了一个重大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称为中心化计算机网络。

在这种计算机网络中,一个主要的中心计算机连接多个外围计算机,这些外围计算机通过一个高速网络与中心计算机连接。

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协调、集中管理网络,同时也能避免“网络阻塞”现象的出现。

第三阶段:分布式计算机网络20世纪80年代以后,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开始兴起。

这种计算机网络架构的特点是所有计算机都可以互相通信、互相发掘和接收资源和数据,不需要中心化的服务器来控制整个网络。

这样的网络架构在信息时代的爆发中迅速转型,并且变得日益普遍。

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给互联网的应用带来了重大影响。

1989年,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发明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这个发明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超文本页面(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HTML)来查看文字、图片和其他媒体资源,并且可以点击链接跳转到其他网页上。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从局域网到全球互联网的演进计算机网络,即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相互连接,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一种组织结构。

自20世纪60年代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诞生以来,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数十年的演进过程。

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发展和未来趋势。

一、计算机网络的形成计算机网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电子管理系统。

这个时期,科研人员开始研究如何将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起来,以便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到了60年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开始资助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研究分布式网络技术,以保障在战争时期,即使部分网络节点受到攻击,整个网络依然能够保持通信能力。

这就是计算机网络形成的起点。

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1、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局域网是一种在有限地理范围内使用的计算机网络,通常局限于一个建筑物、校园或特定的地区。

局域网使用以太网技术,通过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机制进行数据传输。

局域网的代表有以太网(Ethernet)和令牌环网(Token Ring)。

2、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广域网是连接不同局域网和计算机设备的网络,使得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可以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

广域网使用多种传输协议,如TCP/IP、PPP等,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3、因特网(Internet)到了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阶段。

美国国防部将ARPANET分为军用和民用两部分,其中民用部分发展成为今天的因特网。

因特网通过TCP/IP协议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通信网络。

三、计算机网络的未来1、5G技术 5G技术将为计算机网络带来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数。

这将使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得到更快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计算机网络发展史1. 早期的计算机通信计算机网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尝试在计算机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最早的计算机网络设计是为了实现远程终端访问主机的功能。

这些早期的网络通信方式主要依靠网络电报和专用方式线路。

然而,由于技术水平限制和硬件成本高昂,这些网络系统并不普及。

2. 分组交换网络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分组交换网络的出现催生了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

分组交换网络将信息分割成小的数据包并通过网络传输。

这种方式相比于之前的电路交换网络更加高效,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带宽。

同时,分组交换网络还具备更强的容错性,使得网络连接更加可靠。

最具代表性的分组交换网络就是今天广泛使用的互联网。

3. 互联网的崛起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开始崭露头角。

最初,互联网主要是由各大学和研究机构中的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互联网的巨大潜力。

然后,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成为一种全球性的信息交流平台。

4. 网络协议的演进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网络协议的支持。

最初,互联网使用的是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这成为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协议也不断演进。

出现了诸如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域名系统(DNS)、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等协议,使得互联网的应用更加丰富多样。

5. 无线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21世纪初,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无线网络的兴起。

人们不再受限于传统的有线网络,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络通信。

同时,智能方式等移动设备的普及,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崛起。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并享受各种网络服务。

6. 物联网的崛起物联网是近年来新兴的领域,指的是连接各种智能设备和传感器的网络。

物联网的出现使得各种设备可以相互连接和通信,实现了智能化的功能。

例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都是物联网的应用场景。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是指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互相连接而形成的一种网络系统。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以下是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发展阶段:1. 起始阶段计算机网络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主要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领域。

最初的网络架构采用的是分散式的结构,每个连接的计算机都是独立的实体。

2. 分组交换技术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随着分组交换技术的出现,计算机网络开始朝着现代意义上的互联网发展。

分组交换技术将数据分成小块进行传输,使数据传输更加高效和可靠。

3. 互联网的诞生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诞生了。

互联网是一个由多个互联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全球性网络,它使得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都能互相交流和共享信息。

4. 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互联网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普及开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交流平台。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在线交流等活动。

5.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21世纪初,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开始崭露头角。

人们不再局限于通过有线网络访问互联网,而是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享受丰富的移动互联网服务。

6. 云计算与物联网的发展近年来,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发展给计算机网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云计算使得计算和存储能力可以集中在云端,为用户提供更强大的计算资源。

物联网则将各种设备和传感器连接到网络中,实现设备间的智能互联。

总结来说,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分散结构、分组交换、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以及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与技术发展模式分析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与技术发展模式分析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与技术发展模式分析在当今这个高度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最初的简单连接到如今的复杂全球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创新和突破。

与此同时,其技术发展模式也在不断演变,推动着网络技术的持续进步。

让我们首先回溯到计算机网络的早期阶段。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国防部为了实现军事指挥系统的抗毁性和可靠性,资助开发了ARPANET(阿帕网)。

这被视为计算机网络的雏形,它采用分组交换技术,使得多个计算机能够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在一起进行数据交换。

在这个阶段,网络的规模很小,功能也相对简单,主要用于军事和科研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 世纪70 年代和80 年代,局域网(LAN)技术开始兴起。

以太网成为了当时最常见的局域网技术之一,它通过共享的通信介质,如同轴电缆,将办公室或建筑物内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数据传输。

这一时期,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范围逐渐从军事和科研扩展到了企业和教育机构。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互联网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

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出现使得网络不再仅仅是专业人员的工具,而是成为了普通人获取信息、交流和娱乐的平台。

TCP/IP 协议成为了互联网的核心协议,确保了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和网络能够相互通信。

这一时期,网络的规模迅速扩大,用户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在 21 世纪初,无线网络技术开始崭露头角。

WiFi 技术的普及让人们摆脱了网线的束缚,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地接入网络。

同时,移动网络从 2G 逐步发展到 3G、4G,甚至现在的 5G,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

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发展模式也经历了多次转变。

早期的技术发展主要是由政府和大型科研机构推动的。

例如,ARPANET 的开发就是由美国国防部主导的。

这种模式在网络技术的萌芽阶段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系工程硕士《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1、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历史。

答:计算机网络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⑴通信与计算机的结合——产生计算机网络(电路交换);⑵分组交换网的出现(包交换);⑶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⑷综合化:即各种业务综合;高速化:即宽带化。

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

答: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就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

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包括语法、语义和同步。

3、分层体系结构的优缺点。

答:优点: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分割开;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缺点:分层的层次数难以确定;有些功能会在不同的层次中重复出现,而产生了额外开销。

4、TCP/IP和OSI/RM体系结构。

答:OSI/RM的体系结构分为7层,自下而上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参考模型分为4层,自下而上分别为:主机至网络层,互连网层,传输层,应用层。

⑴两者之比较TCP/IP一开始就考虑到多种异构网的互连问题,并将网际协议IP作为TCP/IP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ISO和CCITT最初只考虑到使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将各种不同的系统互连在一起。

TCP/IP一开始就对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并重,而OSI在开始时只强调面向连接服务。

TCP/IP有较好的网络管理功能。

而OSI到后来才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TCP/IP对一些基本概念没有很清楚的区分,而且其模型的通用性较差。

⑵OSI模型和协议的缺点糟糕的提出时机糟糕的技术糟糕的现实糟糕的策略⑶TCP/IP 参考模型的缺点该模型没有明显地区分服务、接口和协议的概念。

TCP/IP 模型完全不是通用的,并且不适合描述除TCP/IP 模型之外的任何协议栈。

主机至网络层在分层协议中根本不是通常意义下的层。

TCP/IP 模型不区分(甚至不提及)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虽然IP 和TCP 协议被仔细地设计,并很好的实现了。

但是其他很多协议却很特别,没有被很好的实现就免费发送,造成现在很难被替换。

5、课本P31第10、11题,即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区别。

习题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

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解:采用电路交换:端到端时延:t c =s+x/b +k •d采用分组交换:端到端时延:t p =k•(p/b )+k •d+((x/p)-1)•(p/b)求满足t c> t p 的不等式习题1-11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 和(p+h )(bit ),其中p 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 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 的大小无关。

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 段链路。

链路的数据率为b (bit/s ),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

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 应取为多大?答:(k •((p+h)/b)+k •d+(x/p-1)•((p+h)/b))’ 求导6、最高码元传输速率和极限数据传输速率。

例:信号脉冲的时间宽度为1/16ms ,每个信号有16种变化值,那么数据传输速率为多少?解: N=16bps N W C W B TW s s ms T 12800043200016log 32000log 2320001600022160001600011116000110161161223=⨯=⨯=⨯==⨯======⨯==- S=1/T(log 2N)=1/(1/16ms)log 216=16*103*4=64000bps例:信噪比为30dB ,带宽为4kHz 的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为多少?解:。

),但后者比较代替用(使用计算器时,也可2lg )101lg(2ln )101ln(403010.0342lg )101lg(4)101(log 4)/1(log 1010/30)/lg(10)/(33332231030++=⨯≈+⨯=+⨯=+⨯====⨯=kbps N S W C N S dB N S N S dB7、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原理与应用。

答:⑴曼彻斯特编码:将每一个码元分成两个相等的间隔,码元“1”在前一间隔为高电平而后一间隔为低电平,码元0正好相反。

这种编码方式的好处是保证在每一个码元正中间的时间出现一次电平的转换,这对接收端提取位同步信号是非常有利的;⑵差分曼彻斯特编码:若码元为1,则其前半个码元的电平与上一个码元的后半个码元的电平相同;若码元为0,则其前半个码元的电平与上一个码元的后半个码元的电平相反。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需要复杂的技术,但可以获得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差分曼切斯特编码比曼切斯特编码的变化要少,因此更适合与传输高速的信息,被广泛用于宽带高速网中。

8、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答: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通过一些数据链路层协议(即链路控制规程),在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具体来说,包括:⑴链路管理。

⑵帧定界。

⑶流量控制。

⑷差错控制。

⑸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

⑹透明传输。

⑺寻址。

9、使用窗口机制进行流量控制,若用n 个比特对帧进行编号:⑴在连续ARQ 协议中,为什么W T ≤2n -1?举例说明。

答:当n=3时,有8个窗口,设发送端发送完0~7号共8个数据帧,因发生窗口已满,发送暂停;假定这8个数据帧均已正确达到接收端,并且对于每一个数据帧,接收端都发送了确认帧。

那么必须考虑下列两种情形:①所有确认帧都达到发送端,因而发送端接着又发出8个新的数据帧。

因为序号是循环使用的,这8个数据帧的序号还是0~7,虽然序号相同,但8个帧都是新的帧;②所有的确认帧都丢失了,发送端在计时器超时后重传了序号0~7的8个旧数据帧。

当接收端第二次收到编号为0~7的8个数据帧时,无法判定:这是8个新的数据帧,还是8个旧的、重传的数据帧。

可以证明,当用n 个比特进行编号,若接收窗口为1,则只有在发送窗口的大小W T ≤2n -1时,连续ARQ 协议才能正确运行。

⑵在选择重传ARQ 协议中,为什么W T +W R ≤2n ?举例说明。

答:因为对于选择重传ARQ 协议,接收窗口显然不应该大于发送窗口。

若用n 比特进行编码,则接收窗口的值受下式的约束:2/2n R W ≤因为对于选择重传ARQ 协议,没有T R W W ≥的情形。

当T R W W <时,n R T W W 2<+,即使W R 取最大值时,此时2/2n T R W W ==,n T R W W 2=+。

如n=3时,很容易知道当W R 取最大值时,42/2===n T R W W ,8=+T R W W ,仍旧没有超过23。

10、卫星信道的数据率为1Mbps ,取卫星信道的单程传播时延为0.25秒,每一个数据帧长都是2000bit 。

忽略误码率、确认帧长和处理时间。

试计算下列情况下的信道利用率:⑴停止等待协议⑵连续ARQ 协议,发送窗口等于7⑶连续ARQ 协议,发送窗口等于127⑷连续ARQ 协议,发送窗口等于255解:每个数据帧的发送时间:2000bit/(1Mb/s)=2ms 。

所以t f =2ms 。

由于忽略误码率、确认帧和处理时间t T =250×2+2=502ms当502ms 时,带有确认的帧完全到达发送方。

因此,两个发送成功的数据帧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即周期)为502ms 。

如果在502ms 内可以发送k 个帧(每个帧的发送用2ms 时间),则信道利用率是2k/502。

⑴停止等待协议时,数据帧逐个发送,因此U=2ms/502ms=1/251;⑵连续ARQ 协议,发送窗口为7,因此U=2*7ms/502ms=7/251;⑶连续ARQ 协议,发送窗口为127,因此U=2*127ms/502ms=127/251;⑷连续ARQ 协议,发送窗口为255,U=2*255ms/502ms=255/251>1,由于信道利用率必须要小于等于1,因此,U=1。

11、连续ARQ 协议中,若发送窗口为4,在发送端发出了3号帧,且已收到2号帧的确认帧后,发送端还可以发送几个帧?帧号分别是多少?解:根据连续ARQ 协议的特性,接收端每收到一个帧,接收窗口就会向前滑动一个位置。

为了减少开销,连续ARQ 协议还规定接收端不一定每收到一个正确的数据帧就必须发回一个确认帧,而是可以在自己连续收到几个正确的帧以后,才对最后一个帧发确认信息。

因此,发送端发出2号帧的确认帧,表明0~2号帧共3个数据帧已经准确无≤2n-1,此时误地达到了接收端。

此外,由于连续ARQ协议规定最大发送窗口数WT 4=2,则发送窗口数最大不能超过2n-1=3个,因此,发送端还可以发送三个帧,n=log2帧号是4、5、6。

12、海明码的原理。

答:海明码是一种多重奇偶检错系统。

它将信息用逻辑形式编码,以便能够检错和纠错。

用在海明码中的全部传输码字是由原来的信息和附加的奇偶校验位组成的。

每一个这种奇偶位被编在传输码字的特定位置上。

这个系统对于错误的数位无论是原有信息位中的,还是附加校验位中的都能指示出来。

13、CRC冗余算法:若冗余多项式为X4+X2+X+1,信息项为10111001,则CRC冗余码为多少?解:根据冗余多项式知生成码为10111(取系数),用信息项除以生成码101110010000/10111=10000001,余数为0111如果余数为0则传输成功,否则传输错误。

14、网卡的功能是什么?答:网卡通过串行连接与网络进行通信,通过计算机主板的I/O接口与计算机实现并行通信,因此网卡的一个主要功能是要进行串行/并行转换。

由于网络上的数据率和计算机总线上的数据率并不相同,因此需要在网卡上安装对数据进行缓存的存储芯片。

此外,网卡还要能够完成以太网协议(这个应该是以太网卡的吧,我认为“实现网络协议”更合适)。

在课本的103页1、数据的封装与解封2、链路管理3、编码与译码15、10Mbps的以太网,其跨距为 2.5km,若传播速率为5μs/km,一个中继器延迟为3.2μs,若要网络正常工作,最多可以使用多少个中继器?slottime=F/C=512bit/10mbps=2•(L/R)+2•N•t r=2╳2.5╳5us/km+2•N•3.2usN≈3.20 所以N=416、假定1km长的CSMA/CD网络的数据率为1Gbps,设信号在网络上的传播速率为5μs/km,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