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阶段考试卷
第1页,共6页 第2页,共6页密 封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201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学科阶段性考试卷(二)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共24分)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 )A. 一个苹果所受的重力约为20牛B. 人正常步行10分钟的路程约为6000米C. 高架上行驶的汽车速度约为25米/秒D. 一个普通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牛2. 某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沿同一方向匀速行驶的汽车,其中甲车速度最大,乙车其次,丙车速度最小。
若乙车上的人产生了向后退的感觉,则此感觉来自于 ( )A. 乙车上的人选择甲车作参照物B. 乙车上的人选择自己作参照物C. 乙车上的人选择丙车作参照物D. 乙车上的人选择地面作参照物 3. 下列运动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 沿平直铁轨匀速行驶的列车B. 运行中的过山车C. 绕地球匀速运动的人造卫星D. 踢到空中的足球 4. 下列各速度中,速度最快的是 ( ) A. 1千米/时B. 1米/秒C. 1分米/分D. 1千米/分5. 在地球上分别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测量同一物体,然后宇航员将此物体带到月球上再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各测量一次该物体,则两次读数相比较 ( ) A. 天平两次读数不同,弹簧测力计相同 B. 天平两次读数相同,弹簧测力计不同 C. 天平和弹簧测力计两次读数都相同 D. 天平和弹簧测力计两次读数都不同6. 以下关于重力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重力方向总是垂直向下B. 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桌面向下C. 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水平面向下D. 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向下7. 一个质量均匀的正方体木块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的重力为G 。
若在木块的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大小为F (F<G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 木块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增大 B. 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可能不变 C. 木块受到的合力一定不变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8. 小明静止站在体重秤上测体重,在下列所描述的几对力中,哪些是平衡力 ( ) ① 小明对体重秤的压力与体重秤对小明的支持力 ② 体重秤的重力与地面对体重秤的支持力 ③ 小明的重力与体重秤对小明的支持力 ④ 体重秤的重力与体重秤对小明的支持力 A. 只有②B. 只有③C. ②、③D. ①、②、③9. 现有一物体分别在拉力F 1和F 2的作用下做竖直向上的运动,两次运动的s-t 图像分别为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条图线,比较F 1和F 2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F 1>F 2 B. F 1=F 2C. F 1<F 2D. 无法判断 10.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的s -t 图像,若t =2秒时其中一个物体到另两个物体的距离恰好相等,则t =3秒时 ( )A .甲、乙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B .甲、丙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反C .甲、丙间的距离一定为4.5米D .乙、丙间的距离一定为3米1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 )(A )用力拉弹簧,弹簧拉长了 (B )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C )锯条被压弯了 (D )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滑行12.如图所示,将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然后用两只手捏住外壳上的环水平地用力向两侧拉,当弹簧测力计静止时( )A .两只手对拉环的拉力F1、F2大小相等且均为F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FB .两只手对拉环的拉力F1、F2大小相等且均为F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C .两只手对拉环的拉力F1、F2大小相等且均为F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D .两只手对拉环的拉力F1、F2大小相等且均为F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二、填空题( 共25分)13.在物理学中,把物体 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15-16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2015—2016学年末学业水平测试八年级物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人答题卷的(每空1分,有10小题,共20分)9. 形状 运动状态10.外 小11.增大压力 增加粗糙程度12.②④⑤ ③⑥⑦13.旅行包 压强14.连通器 越低15.400J 0J16.40N 竖直向上17.900J 22.5m18.0.4Kg 大于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共31分)19.(8分)(读数2分,示意图2分,每个力臂各2分)20.(8分) (1)①海绵的凹陷程度 ②受力面积 压力 ③乙和丙(2)①深度 ②液体密度 ③丙和丁 无关21.(7分)(1)8N 2N (2)液体密度 (3)增大 无关(4)2.4N 33/102.1m Kg22.(8分)(1)①高度 ②远 小 ③保持匀速直线运动(2)①匀速 ②3N ③压力相同时,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无关 ④等于四、综合题 (本题有3小题,共25分。
解答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需带公式和单位。
)23.(8分)(1)s m sm t s v /2.0102=== (2分) (2)J m N h G W 8002400=⨯==物有 (2分)(3)J m N Fs W 10004250=⨯==总 (2分) %801000J800J ===总有W W η (2分) 24.(8分)(1)重力 不变 (2分)(2)N m Kg N gV F 73333105.1101.5/10Kg/m 101.0⨯=⨯⨯⨯⨯==排水浮ρ (3分)(3)Pa m Kg N gh P 63310100/10Kg/m 101.0=⨯⨯⨯==水ρ (3分)25.(9分)(1)N Kg N Kg G 1400/10140mg =⨯== (2分)(2)Pa mS G F P 4210702.01400N S ⨯====(2分) (3)s m s m t s v /05.03600180=== (2分) W m N fv Fv P 2505.0500=⨯=== (2分)。
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第1页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第2页 共8页学校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装……………………订…………………线………………………………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物理试卷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 分一、填空题 (每空1分,计23分)1、填出下列数据的单位:填出下列数据的单位:一个学生的身高是170____;一张报纸的厚度约8×104_____ ;一枚壹圆硬币的厚度约2×103_____。
2、“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
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
3、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 块的长度。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 _____ ,它的量程是_____ ,所 测量的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 。
4、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和________ ;经过5 s ,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
5、如图2所示,停表的读数是______ min _____ s 。
6、在二胡表演时,表演者在用弓拉动琴弦的同时,不断用手指 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 “音调”、“音色”或“响度”)。
7、如图3所示,四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不同深度的水。
(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 顺序是:___________ (只填对应序号).(2)用棒敲击试管,则发出的声音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_______ .(只填对应序号)8、如图4所示,在城市的繁华路段旁常竖有噪声显示装置。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阶段达标八年级物理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阶段达标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35分) 16. 反射,虚,折射,虚; 17.绿,色散/折射; 18. 虚,6,漫;
19.倒立,实像,变大;不变 20. 反射,3,4; 21. EO ,30,OG,右边 22.凸,会聚; 23.直线,反射,折射;
24.平面镜,小孔,光的直线传播,月球; 25. 长度,3*108
26. 3.81*10
8
小于
27.折射,红
三、综合应用(本题共5题,共35分) 29.(12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每小题2分)
29.(6分)
(1)位置/到平面镜距离;(2)大小;(3)不能,虚像;(4)不能,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30.(4分)
(1)等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不能,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1. (7分)
(1)主光轴上,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放大,缩小;
(3)上、下;
(4)能,变暗。
32. (6分)
(1)B、D,控制变量;
(2)油。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八年级物理考试卷
的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结果分别为17.81cm 、17.82cm 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 )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 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9.山东烟台中考)如图1所示是音叉和长笛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图1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 10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11.一列队伍长50m ,跑步速度是2.5m/s ,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 的涵洞,需耍的时间是( ) A .60s B .50s C .40s D .20s1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 、10:3 B 、3:10 C 、8:15 D 、15:813. 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
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火炬一定静止 B.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 D.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4.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
如果战斗机在2s 内飞行了0.4km ,则它的速度是_________m/s 。
15.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________的,卡车是________的(前两空选填“静止”或“运动”)。
2015_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1)(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1)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A.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B.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C.课桌长4拃,约2.8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2.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无关,所以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也不能减小误差B.在测量中应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C.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D.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3.甲乙两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甲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当于地面()A.甲上升,乙下降B.甲下降,乙上升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慢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4.某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中,关于公式v=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B.速度v与路程s、时间t没有关系C.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5.要测量一个瓶子的直径,下列几种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6.听音乐时,要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音色D.音乐的节奏7.敲锣时,要想使锣停止发声,只要用手按住锣面即可,这是因为()A.锣声通过手掌被人吸收B.手对锣面形成真空,无法传声C.锣面停止振动D.有声音,但被手遮住,听不到8.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后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则它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4.2米/秒B.4米/秒C.5米/秒D.3米/秒9.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 ﹣t图象为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A.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C.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 D.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10.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上下移动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11.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 B.C. D.12.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汽车以36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B.航模飞行器以15m/s的速度飞行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13.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空气抽去一些后,钟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音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内,然后放入水中,人们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高速铁路和居民区之间设置隔声墙,是在人耳处减少噪声的B.离同一说话人较近的听众比远处的听众感觉声音更响亮些,是因为不同远近的听众,声波的振幅不一样C.通常女声比男声音调高,是由于女性声带振动比男性声带振动慢D.医生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可以传递能量15.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一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B.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C.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D.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16.上物理课时,老师做了这样的演示实验: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0℃的冰放在敞口的烧瓶中加热,直到沸腾.小红发现自己和另外三位同学根据记录数据,绘出的冰在物态变化全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不同,如图所示,你认为正确的是()A.B.C.D.17.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寒冷的冬天早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凝固形成的B.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因为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C.冬天在室外看到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后形成的D.冷却物体时,用0℃的冰和0℃的水效果一样,是因为它们温度相同18.自然界中有许多奥妙的声,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B.用超声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利用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19.“神舟”六号飞船的表面有一层特殊材料,可避免飞船因高速运动与空气摩擦生热被烧毁,这种材料能起到这种作用的主要原因是()A.材料坚硬,不怕热B.材料非常光滑,不易与空气摩擦生热C.材料不传热D.材料受热熔化,汽化吸收了它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20.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通过一长为1000m的隧道,若火车速度为72km/h,则火车司机通过该隧道所用时间为秒.2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0min内前进6km,停车10min后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汽车第一次停车前的平均速度为km/h;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km/h.22.李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为16.83cm,请问李明同学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所测得铅笔长度的准确值为,估测值为.23.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m/s(保留1位小数).(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24.在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请据图回答问题:(1)实验原理是.(2)在实验中,除了用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缺少的器材是.(3)所测路程为m.(4)假设所用时间为7s,那么小车的平均速度m/s.(保留两位小数)三、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22分)25.如图1中测量铅笔长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测量值是cm.图2中体温计的量程是,示数是.26.如图,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控制伸出桌面部分长度不变,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音调、响度、音色)2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在烧杯上盖上硬纸片,是为了,当水沸腾时,看到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填“大”或“小”),到水面破裂开来.某同学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可见水的沸点是℃.当水沸腾后若用猛火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温度计的示数(“升高”、“降低”、“不火加热试管,是为了使海波.表是一位同学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测量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熔化约用了分钟.物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这是(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此过程要热(选填“吸”或“放”).30.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图和图,响度相同的是图和图.四、简答题31.小明在家中听音响时,忽然想到课本上说声音能使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以此将声音传到远方.小明想:“声音的这种波动我为什么看不见?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小明想了一会儿,起身找来一个小碟、一段铁丝和一勺洗衣粉.小明将洗衣粉倒入碟子中,加水溶解;然后将铁丝弯成一个带把的铁圈,将铁圈放在水中,使铁圈附上一层薄膜.小明将铁圈放在音响的喇叭前,打开音箱.这时,他发现,薄膜随着声音不断的在发生变化,如图所示.(1)小明通过实验说明了什么结论?(2)小明的研究大致上经历了什么样的探究过程?(3)小明在实验的过程中成功运用了什么物理学的探究方法?五、计算题(33题6分,34题6分,共12分)32.有一支未刻刻度的水银温度计,当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cm,当玻璃泡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4cm.问:(1)对于这支水银温度计而言,外界温度每升高1℃时,玻璃管内的水银伸长多少cm?(2)当室温为22℃时,水银柱的长度为多少cm?(3)用这支温度计测某种液体的温度时,发现水银柱的长度为16cm,则该种液体的温度为多少℃?33.李明参加军训打靶,靶与李明同学的距离为340m,从枪响后经过1.5秒该同学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设空气阻力不计,子弹沿水平直线匀速飞行,声音速度为340m/s.(1)站在远处的同学先看到枪口的火光后听到枪声,原因是.(2)子弹离开枪口的速度是多少?(3)靶距该同学多远时,他只能听到一次声音?(计算保留二位小数)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A.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B.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C.课桌长4拃,约2.8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考点】长度的估测.【分析】首先要对题目中涉及的几种物体的长度有个初步的了解,并熟悉长度的各个单位,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选项.【解答】解:A、教室的宽一般接近10m;故8m符合生活实际;故A正确;B、教室的长度一般在8m左右,更不可能达到30m;故B错误;C、单人课桌长在1m以内,双人课桌长在1.5m左右,不会达到2.8m;故C错误;D、物理课本厚约1cm,达不到10cm;故D错误;故选A.2.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无关,所以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也不能减小误差B.在测量中应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C.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D.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产生原因是:①测量工具不精密;②测量方法不科学;③估读.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解答】解: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能减小误差,故A错误;B、在测量中应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误差只能减小,故B正确;C、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也会产生误差,故C错误;D、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D错误.故选B.3.甲乙两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甲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当于地面()A.甲上升,乙下降B.甲下降,乙上升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慢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甲、乙两人均看到楼房在匀速上升,说明甲、乙相对于地面都是匀速下降的,甲同时也看到乙在匀速上升,说明甲的下降速度比乙快.故选D.4.某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中,关于公式v=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B.速度v与路程s、时间t没有关系C.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运动方向都是不变的,而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实际上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时间t是原来的几倍,路程s就是原来的几倍,其速度v=是不变的.【解答】解:(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与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无关,故AD错误、B正确;(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也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C错误.故选B.5.要测量一个瓶子的直径,下列几种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长度的测量;刻度尺的使用.【分析】本题考查刻度尺的使用及常用的特殊测量方法﹣﹣辅助工具法.【解答】解: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一般应从零刻度线或某一整刻线开始测量,A、D 选项中的测量方法会使测量值偏小,不符合题意;B选项直接用刻度尺来寻找瓶子的直径的方法是不科学的,一般测量值会偏小,不符合题意;C选项所示的方法为“辅助工具法”,三角板的直角边所对应的示数即为瓶子直径的大小.故选C.6.听音乐时,要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音色D.音乐的节奏【考点】音色.【分析】解决此题需要掌握: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不同乐器的发声结构不同,所以会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音色辨别是何种乐器;故选C.7.敲锣时,要想使锣停止发声,只要用手按住锣面即可,这是因为()A.锣声通过手掌被人吸收B.手对锣面形成真空,无法传声C.锣面停止振动D.有声音,但被手遮住,听不到【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要让锣停止发声,用手按住锣面,锣面停止了振动,也就停止了发声.【解答】解: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要使锣停止发声就要让它停止振动.A、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手掌也可以传声.B、手与锣面是不可能形成真空的.C、锣面停止振动,锣声就会立即停止发声.D、声音可以通过手传播,手是遮不住声的.故选C.8.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后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则它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4.2米/秒B.4米/秒C.5米/秒D.3米/秒【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物体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平均速度,然后做出选择.【解答】解:由v=得:物体的路程s1=v1t1=3m/s×2s=6m,s2=v2t2=5m/s×3s=15m,s=s1+s2=6m+15m=21m,物体的平均速度v===4.2m/s.故选A.9.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 ﹣t图象为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A.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C.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 D.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1)根据s﹣t图象找出同一时刻a、b、c对应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判断三图象对应速度的大小关系;(2)由图象判断5s内,三图象的路程差;(3)根据图象a、b、c的速度及它们5s的路程差,根据题意选择答案.【解答】解:由图象可知,经过5s后a的路程为s a=5.5m,b的路程为s b=2.5m,c的路程为s c=1m,由此可知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大于c的速度,由题意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乙可能是b、c,甲可能是a、b;﹣﹣﹣﹣﹣﹣①由题意知,运动5秒后,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而a和b的距离大于2m,a和c的距离大于2m,可见甲、乙可能是a、b,也可能是a、c﹣﹣﹣﹣﹣﹣②综合①②可知,甲一定是a,不能使b、c.故选A.10.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上下移动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二胡发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琴弦的长度不同,则振动的快慢就会不同,导致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所以可以不断用手指上下移动去控制琴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二胡发出声音的音调,从而会有美妙的音乐;故选A.11.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 B.C. D.【考点】蒸发及其现象.【分析】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能使温度下降;但酒精蒸发后,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解答】解: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物体温度下降,低于25℃.随着酒精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相同时,不再上升.即温度计的示数会从25℃下降,然后又上升到25℃.故A、B、C不合题意,D合题意.故选D.12.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汽车以36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B.航模飞行器以15m/s的速度飞行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根据公式v=分别算出各选择项中描述的物体的运动速度,并使单位统一为国际单位,再进行比较选出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解答】解:汽车的平均速度为36km/h=36×m/s=10m/s;航模飞行器的平均速度为15m/s;百米赛跑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v===10m/s;从30m高出竖直下落的物体的平均速度v===12m/s;可见,平均速度最大的是航模飞行器的平均速度.故选B.13.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空气抽去一些后,钟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音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内,然后放入水中,人们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音调是由物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解答】解: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空气抽去一些后,钟声明显减弱,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不符合题意;B、把正在发音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内,然后放入水中,人们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可知在空气和水中传播,不符合题意;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会导致声音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说明琴弦发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符合题意;故选D.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高速铁路和居民区之间设置隔声墙,是在人耳处减少噪声的B.离同一说话人较近的听众比远处的听众感觉声音更响亮些,是因为不同远近的听众,声波的振幅不一样C.通常女声比男声音调高,是由于女性声带振动比男性声带振动慢D.医生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能量.【分析】(1)减弱噪声有三种: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2)响度的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大小有关;(3)音调的高低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4)声音即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解答】解:A、在高速铁路和居民区之间设置隔声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A 错误;B、离同一说话人较近的听众比远处的听众感觉声音更响亮些,是因为距离声源距离不同导致的,实际上,该现象中声波的振幅是不变的,故B错误;C、女性声带振动比男性声带振动快,所以通常女声比男声音调高,故C错误;D、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故选D.15.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一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B.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C.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D.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考点】响度;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分析】首先我们要知道各个成语的含义,然后根据我们对于声学知识的了解来作答.【解答】解:A、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太大了,将要把耳朵震聋了,说明声音的响度很大,所以A是正确的;B、隔墙有耳指的是隔着墙可以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所以B是错误的;C、掩耳盗铃指的是捂住耳朵去偷铃铛,自己听不到,但别人可以听到,不能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所以C是错误的;D、耳熟能详指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声音就可以知道是谁,靠的是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D是错误的.故选A.16.上物理课时,老师做了这样的演示实验: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0℃的冰放在敞口的烧瓶中加热,直到沸腾.小红发现自己和另外三位同学根据记录数据,绘出的冰在物态变化全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不同,如图所示,你认为正确的是()A.B.C.D.【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分析】冰熔化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水沸腾前温度上升,沸腾时温度不变,根据这一特点判断正确的图象.【解答】解:冰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当冰熔完后,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升高到沸点,水沸腾,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图象B是正确的图象.故选B.17.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寒冷的冬天早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凝固形成的B.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因为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C.冬天在室外看到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后形成的D.冷却物体时,用0℃的冰和0℃的水效果一样,是因为它们温度相同【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其内表面凝华为小冰晶;故A错误;B、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冻肉,在其表面凝华成小冰晶,附在肉上;故B正确;C、冬天在室外看到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后的小水滴;故C错误;D、冷却物体时,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因为冰熔化时吸热;故D错误;故选B.18.自然界中有许多奥妙的声,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B.用超声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利用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考点】骨传声及骨传导的原理;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信息;声与能量.【分析】声音可以在固体中进行传播.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这一点和电磁波相似.减弱噪声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接收处进行.【解答】解:A、牙齿是固体,可以传播声音,即骨传导现象.正确.B、人们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击碎体内的结石.正确.C、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正确.D、禁鸣喇叭是在噪声的产生处进行减弱的.错误.故选D.19.“神舟”六号飞船的表面有一层特殊材料,可避免飞船因高速运动与空气摩擦生热被烧毁,这种材料能起到这种作用的主要原因是()A.材料坚硬,不怕热B.材料非常光滑,不易与空气摩擦生热C.材料不传热D.材料受热熔化,汽化吸收了它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分析】飞船和空气摩擦生热,飞船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如果不进行处理,会使飞船熔化,损坏飞船,在飞船的表面涂一层特殊材料,特殊材料熔化并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温度不致升高很多,起到保护飞船的作用.【解答】解:。
2015-2016上期第一次段考八年级物理试题
35 34 28 40 22 35 34 29 24 24 24 31 30 29 28 39 9 8 16 20 21 13 19 26 8 25 16 6 22 9 15 18 3 25 5 3
188 187 184 184 184 184 183 182 169 168 167 166 156 154 151 144 136 135 132 132 127 123 123 117 116 113 112 110 108 107 97 95 93 88 84 76
52 35 49 37 27 10 48 36 26 22 34 9 54 6 29 23 29 35 36 14 6 26 29 9 26 30 12 35 9 12 11 26 26 14 6 26
34 43 33 38 51 57 44 33 39 32 27 41 28 20 27 20 13 18 23 23 22 16 24 14 18 25 18 20 27 20 32 10 16 27 9
姓名 翟梦阳 孟双贺 翟海洋 胡锦涛 岳俊熙 张林星 马梦欣 胡凌宇 姬斌然 张静茹 翟春明 关舒明 李云杰 张子怡 陈萌 翟瑞雪 翟梦璐 胡慧敏 赵瑞欢 张海滨 翟明辉 王发富 关燕燕 姬高建 候秀霖 刘慧杰 李慧雨 李依梦 李舒雯 胡梦婷 王莹莹 李静语 张淑配 张淑晗 翟振豪 李莹莹 邱家豪 黄倩倩 张明月 翟梦梦
考号
8601 8602 8606 8605 8603 8610 8607 8614 8608 8612 8611 8604 8622 8617 8620 8615 8629 8613 8609 8616 8619 8626 8621 8623 8627 8625 8618 8641 8624 8676 8628 8630 8639 8648 8632 8638 8631 8647 8649 8659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月考试卷(第1-6章)(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沭河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6章)一、选择题:(每题所列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1.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之路上,众多科学巨人给后人留下的财宝是()A.有关运动的三大规律B.物理公式、物理定律和实验设备C.经典物理学理论D.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方法、科学精神2.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一个鸡蛋质量约为500g D.学生用文具盒长40cm3.如图所示为流传千百年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闽南拍胸舞,舞者用力拍击自己的胸膛是为了使拍击声的()A.音调升高 B.响度增大 C.音色改变 D.音调降低4.2007年2月3日,我国成功地将第四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该定位卫星是一种地球同步卫星,地球上的人觉得它在空中是静止的,人们这时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流星5.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两侧设有3~4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污染6.一块体积是200cm3的金属块,质量为540g,把它切掉后,余下部分金属的密度是()×103kg/cm33C.1.8 kg/m3×103g/m3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反射的是()A.人影形成 B.水中倒影 C.凿壁借光 D.傍晚落日8.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9.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发现在右盘中加上1g的砝码时,指针偏右;减去这个1g的砝码时,指针偏左,若这时砝码盘中已无更小的砝码,则应该()A.调节横梁右边的螺母,使天平平衡后读数B.移动游码到适当的位置使天平平衡后读数C.在左盘上加1g的砝码,设法使天平平衡后读数D.将被测物体移到天平右盘,再测其质量10.在浴室里,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A.浴室地面应铺上带有凹凸不平花纹的地砖B.脚底下垫一条毛巾C.穿着带有凹凸不平花纹的拖鞋D.穿着平底塑料拖鞋11.一弹簧测力计,两个人用水平拉力拉它的两端,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0N,那么这两个人用力的情况是()A.两个人分别用10N的力B.两个人分别用20N的力C.一个人用20N的力,另一个人不用力D.一个人用5N的力,另一个人用15N的力12.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水桶受到的力有()A.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B.重力和手的拉力C.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D.重力和绳子的拉力13.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10cm B.小于10cm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14.一个物理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学完速度后,对速度的理解错误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的路程越长B.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得越快C.物体的速度越大,通过一定的路程用的时间就越少D.物体的速度越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就越大15.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 B.小孩沿直滑梯上匀速滑下C.嫦娥一号围绕月球运动 D.钟摆来回摆动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16.撑杆跳高运动员跳高时把撑杆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而撑杆对运动员的力使运动员越过横杆,这说明力可以______.17.一块冰重49N,它的质量是______kg,冰化成水后,质量为______kg.18.《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______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______的.19.如下两幅图片展示的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运比赛.射出的箭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这是因为箭具有______;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而人就前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20.一般教室的长为90______;骑自行车的一般速度是5______.三、实验探究题(作图4分,每空1分,16分,共20分)21.(1)完成图1中的光路.(2)小球悬挂在细绳下来回摆动,请画出小球在图2所示位置时所受绳子拉力F和重力G 的示意图.22.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实验中:(1)图1所示的是小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的实验,在这个测量中,小华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图1中这块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2)图2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N.23.小倩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______cm.(2)应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调节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______、______的______像.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或“幻灯机”或“放大镜”).(4)若要将凸透镜作放大镜用,应将蜡烛放在______,这种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在光屏上.(5)小倩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填“上”或“下”)调节.24.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常选用一块______作为平面镜,将其竖立在铺有白纸的桌面上.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前,另选一只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后进行观察.选用两只相同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如图所示,S′是蜡烛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25.某物理实验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做如下数据记录.见表:实验次数接触面的材料压力(牛)滑动摩擦力1 木块与木板 42 木块与木板 63 木块与毛巾 6(1)实验研究中,要使测量滑动摩擦力较准确,应保持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2)比较序号1与2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3)比较序号______与______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五、计算题:(共23分)×104N的拉力,用它能把质量为2.5t的钢材直接吊起吗?(g取10N/kg)27.有一个质量是1560g、体积是210cm3的铁球,问:这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若往空心部分注满水银后,整个球的质量是多少?28.有一空瓶子质量是50克,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250克,装满另一种液体称得总质量为200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沭河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6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所列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1.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之路上,众多科学巨人给后人留下的财宝是()A.有关运动的三大规律B.物理公式、物理定律和实验设备C.经典物理学理论D.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方法、科学精神【考点】物理常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探索财富的理解.人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既有知识结晶又有探究方法和高昂的探索精神.【解答】解:在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之路上,科学家不仅发现并总结了科学知识,还总结了有效的探究方法和为真理而奋斗的科学精神.所以选项A、B、C的说法都不全面.故选D.2.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一个鸡蛋质量约为500g D.学生用文具盒长40cm【考点】长度的估测;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铅笔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学生用文具盒长度略大于18cm,在20c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3.如图所示为流传千百年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闽南拍胸舞,舞者用力拍击自己的胸膛是为了使拍击声的()A.音调升高 B.响度增大 C.音色改变 D.音调降低【考点】响度.【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声源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解答】解:当用力拍击胸膛时,胸膛振动的幅度加大,这样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会增大;故选B.4.2007年2月3日,我国成功地将第四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该定位卫星是一种地球同步卫星,地球上的人觉得它在空中是静止的,人们这时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流星【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地球同步卫星是人为发射的一种卫星,它相对于地球静止于赤道上空.从地面上看,卫星保持不动,故也称静止卫星;从地球之外看,卫星与地球共同转动,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故称地球同步卫星.【解答】解:A、同步卫星绕着地球转动,地球绕着太阳转.以太阳为参照物,同步卫星到太阳的距离是变化的,相对于太阳的位置也是变化的,所以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B、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于赤道上空,符合题意;C、同步卫星到月亮的距离是变化的,相对于月亮的位置也是变化的,所以如果以月亮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D、如果以流星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也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5.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两侧设有3~4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污染【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解答】解:道路两侧设有3米至4米高的透明板墙是用来反射道路上的过往车辆所发出的噪声,其作用相当于一个隔音板,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道路两侧设置的是透明板墙,就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以减弱噪声对道路两旁住宅和办公楼的噪声污染,它并不能保护车辆安全行驶,也不能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和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故选D.6.一块体积是200cm3的金属块,质量为540g,把它切掉后,余下部分金属的密度是()×103kg/cm33C.1.8 kg/m3×103g/m3【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及其特性.【分析】已知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金属块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解答】解:金属块的密度:ρ==3×103kg/m3,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把它切掉3.故选B.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反射的是()A.人影形成 B.水中倒影 C.凿壁借光 D.傍晚落日【考点】光的反射.【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反射解释.【解答】解:人影形成、凿壁借光、傍晚落日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水中倒影是反射形成的.故选B.8.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成等大正立的虚像.但人眼观察到当人向镜前走近时,人像变大了.那是因为人的眼睛相当于凸透镜,当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人和像之间距离变小,人像对于人的眼睛是物,当物距变小时,像变大,这是指的平面镜中人像通过人眼这个凸透镜在眼的视网膜上成的倒立缩小实像变大.所以人的视觉认为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变大了.二者问题的实质必须弄清楚.【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和像大小相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所成的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故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故选C.9.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发现在右盘中加上1g的砝码时,指针偏右;减去这个1g的砝码时,指针偏左,若这时砝码盘中已无更小的砝码,则应该()A.调节横梁右边的螺母,使天平平衡后读数B.移动游码到适当的位置使天平平衡后读数C.在左盘上加1g的砝码,设法使天平平衡后读数D.将被测物体移到天平右盘,再测其质量【考点】天平的使用.【分析】在右盘中加上1g的砝码时,指针偏右;减去这个1g的砝码时,指针偏左,若这时砝码盘中已无更小的砝码,说明砝码盒中最小砝码是1g,在增大最小砝码太大,去掉最小砝码太小的情况下,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解答】解:A、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不符合题意.B、在增大最小砝码太大,去掉最小砝码太小的情况下,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符合题意.C、在左盘上加1g的砝码,整数值一下的质量还是无法解决.不符合题意.D、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不能任意调换.不符合题意.故选B.10.在浴室里,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A.浴室地面应铺上带有凹凸不平花纹的地砖B.脚底下垫一条毛巾C.穿着带有凹凸不平花纹的拖鞋D.穿着平底塑料拖鞋【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浴室里防止滑倒,要增大摩擦,根据实际情况,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解答】解:A、地面铺凹凸不平的地砖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防止滑倒.不符合题意.B、脚底下垫一条毛巾,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防止滑倒.不符合题意.C、穿着带有凹凸不平花纹的拖鞋,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防止滑倒.不符合题意.D、穿着平底塑料拖鞋,接触面比较光滑,摩擦力较小,容易滑倒.符合题意.故选D.11.一弹簧测力计,两个人用水平拉力拉它的两端,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0N,那么这两个人用力的情况是()A.两个人分别用10N的力B.两个人分别用20N的力C.一个人用20N的力,另一个人不用力D.一个人用5N的力,另一个人用15N的力【考点】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应用.【分析】弹簧测力计使用时总是在平衡状态下使用的,即弹簧测力计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工作的,此时弹簧测力计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解答】解:两个人同时用水平方向的力拉吊环和秤钩,测力计静止时,说明两个人是沿水平方向向相反的方向拉它,此时弹簧测力计受到了水平方向上的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故两人各用20N的力.故选B.12.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水桶受到的力有()A.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B.重力和手的拉力C.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D.重力和绳子的拉力【考点】力的概念.【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解答】解:用绳子提水过程中,绳子与水桶接触,对水桶有向上的拉力;水桶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水桶受到的力是重力和绳子的拉力.故选D.13.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10cm B.小于10cm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焦距的定义,可知所测的10cm正好为此凸透镜的焦距,而用放大镜可观察物体的细微之处,正好运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解答】解:当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焦点,并且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则f=10cm,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所成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而放大镜正是如此,所以邮票到透镜的距离正好为物距,即物距小于f.故选B.14.一个物理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学完速度后,对速度的理解错误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的路程越长B.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得越快C.物体的速度越大,通过一定的路程用的时间就越少D.物体的速度越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就越大【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①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由v=可知,速度的大小是由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决定的.②物体通过路程与速度和时间成正比;物体运动时间与路程成正比,与速度成反比.【解答】解:A、由s=vt可知,物体运动的路程由速度和时间决定,物体速度大,运动的路程不一定大,故A错;B、速度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故B正确;C、由t=知,在路程一定时,速度越大、运动时间越小,故C正确;D、由v=可知,速度的大小是由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决定,速度越大也就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越大,故D正确.本题是选错误的,故选:A.15.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 B.小孩沿直滑梯上匀速滑下C.嫦娥一号围绕月球运动 D.钟摆来回摆动【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运动状态改变是指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或者二者同时改变.【解答】解:A、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这一过程中速度会越来越快,运动状态改变了.不符合题意.B、小孩从滑梯上匀速下滑,其速度和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运动状态没变,符合题意.C、嫦娥一号围绕月球运动,其方向不是直线,速度也是变化的,不符合题意.D、钟表来回摆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改变了,运动状态改变了,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16.撑杆跳高运动员跳高时把撑杆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而撑杆对运动员的力使运动员越过横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改变和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解答】解:(1)撑杆压弯,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撑杆对运动员的力使运动员越过横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7.一块冰重49N,它的质量是 5 kg,冰化成水后,质量为 5 kg.【考点】重力的计算.【分析】根据G=mg求出水的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解答】解:∵G=mg∴冰的质量m冰===5kg;冰熔化成水后,状态改变,但是其质量不变,所以水的质量m水=m冰=5kg.故答案为:5;5.18.《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静止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答】解:以河岸为参照物,船与河岸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船是运动的;而剑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剑是静止的,所以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故答案为:运动;静止.19.如下两幅图片展示的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运比赛.射出的箭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这是因为箭具有惯性;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而人就前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考点】惯性;力作用的相互性.【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任何物体都有惯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解:射出的箭能继续飞,是因为箭具有惯性能保持离开弦时的速度;运动员向后划水时,水同时产生对手向前的反作用力,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答案为:惯性,相互.20.一般教室的长为90 dm ;骑自行车的一般速度是5 m/s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速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速度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解答】解:一般教室的长度在9m=90dm左右;一般骑自行车的速度在18km/h=18×m/s=5m/s左右.故答案为:dm;m/s.三、实验探究题(作图4分,每空1分,16分,共20分)21.(1)完成图1中的光路.(2)小球悬挂在细绳下来回摆动,请画出小球在图2所示位置时所受绳子拉力F和重力G 的示意图.【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力的示意图.【分析】(1)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2)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然后过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和拉力的方向.【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2)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F,如图所示:22.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实验中:(1)图1所示的是小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的实验,在这个测量中,小华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图1中这块木块的长度为 1.45 cm.(2)图2测力计的读数为 2.8 N.【考点】长度的测量;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最小刻度值即分度值为1mm;物体起始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末端在1.4与1.5之间,估读为1.45cm;(2)由图知: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指在“2”以下第4条刻度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4×0.2N=2.8N.故答案为:(1)1mm;1.45;(2)2.8.23.小倩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10 cm.(2)应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调节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或“幻灯机”或“放大镜”).(4)若要将凸透镜作放大镜用,应将蜡烛放在1倍焦距之内,这种像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在光屏上.(5)小倩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上(填“上”或“下”)调节.【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焦距是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2)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光屏、烛焰、凸透镜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3)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或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4)当物距小于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5)像在光屏的上方,可将烛焰向上移动、或将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将光屏向上移动.。
山西省太原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阶段测评(一)物理试卷
太原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阶段测评(一)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含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1、下列估测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160mmB.太原11月份的平均气温约30℃C.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0.8mD.中学生跑完50m所用的时间约3s答案:C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5.1km=5.1km×1000m=5100mB.5.1km=5.1km×1000=5100cmC.5.1km=5.1×1000=5100mD.5.1km=5.1×1000m=5100m答案:D;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时出现的误差就是错误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误差是由于操作错误造成的D.利用精密仪器测量可消除误差答案:B;4.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我市为市民提供了公共自行车的服务。
图1是小聪骑着公共自行车沿迎泽大街自西向东骑行,看到两旁的高楼在向西运动。
小聪选择的参照物是()A.小聪骑的自行车B.对面驶来的汽车C.迎泽大街D.天上飞过的小鸟答案:A5.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迅速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来鉴别银元的真假,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A.声速B.响度C.音色D.回音答案:C6.下列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实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D.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了答案:D7.地震前,地下的地层岩石运动或断裂会产生小于20Hz的次声波,某些动物会接收到并作出反应.图2是几种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其中能提前感觉到地震的动物是()A.狗B. 猫C. 蝙蝠D. 海豚答案选A.8. 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其原理是()A.凝固吸热B. 熔化吸热C.凝华放热D. 液化放热答案:B9.图3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B.在第6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C.该图像可能是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答案:D10. 图4甲是用高速摄像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两木块每次曝光时自左向右运动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在图4乙的v-t图像中,正确描述两木块运动情况的是()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观察到纸屑在不停的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放在真空罩里的发声手机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这说明了;严禁爬雪山的登山运动员高声喊叫,是为了防止声波传递而引起雪崩.答案:振动、真空不能传声、能量12.图5是某住宅小区内的提示牌,图中A表示在处减弱噪声,图中B表示的含义是,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m至少需要s.答案:声源;限速为5km/h;72s13.图6是将三个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与甲音调相同的是,响度相同的是.答案:乙;丙14.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
人教版2015八年物理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阶段质量检测八年物理试题(考试时间:8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下列现象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划破夜空的流星运动;B 、奔驰的骏马的运动;C 、植物开花结果;D 、地球绕太阳公转。
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误差是未遵守操作规程产生的;B 、只要有精密的仪器,认真测量,可避免误差;C 、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D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
3、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使用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图中正确的测量方法是: ( )A B C D4.作匀速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运动时间之比为1:3,通过路程之比为4: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 ( )A.12:1B.1:12C.3:4D.4:35、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B.我们所用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5cm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mmD.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6、如图所示的图像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A与BB、A与CC、C与DD、B与C7、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路程成反比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速度与时间成反比8、王刚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B. 6.25m/sC. 6.75m/sD. 7.5m/s9、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面上启动并向岸边驶去,水中的鱼可听到马达声,岸边飞翔的鸟、散步的人也可听到,若鱼、鸟、人距快艇的距离相同,则听到快艇启动声音的顺序是()A、鸟先于人B、鱼先于鸟C、人先于鱼D、鸟先于鱼10、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指没有改变的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12、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 、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 、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 、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13、在坟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
2015~2016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测试试卷
2015~2016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测试试卷一、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单位中,请选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A.米 B. 秒C.米每秒 D. 毫升2.下列长度最接近1dm的是()A.指甲的长度 B. 物理课本的长度C.手掌的宽度 D. 课桌的高度3.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不恰当...的是()A.刻度尺不能歪钭 B. 刻度紧贴被测物体C.视线跟尺面垂直 D. 零刻度线一定要与被测物体左边对齐4.如图所示,小轩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方法正确..的是()5.在测量过程中,一般我们会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A.为了减小错误 B. 避免产生误差C.避免产生错误 D.为了减小误差6.小蓝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只笔的长度,其结果分别为16.29cm,16.28cm,16.27cm,关于三次测量结果,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16.29cm正确B.只有16.28cm正确C.只有16.27cm正确D. 三次都正确7.科学探究七个要素中的第一步应该是()A. 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D. 评估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音乐会上,人们常用响度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C.刮风时,我们能听到树叶发出的声音,说明树叶在振动D.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减弱噪声9.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A.音调高B.音调低C.响度大D.响度小10.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A.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小一些 B.每位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11.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传播方向1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B.“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D.“大雪过后,万籁俱静”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13.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A.太阳B.烛焰C.月亮D.火把14.当观察那些站在远处敲锣打鼓的人时,我们总是先看到他的动作,后听到锣鼓的声音,这一现象说明()A.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而声音的传播要时间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C.用人眼看物体比用耳朵听声音反应理灵敏些D.敲打锣鼓后隔一段时间锣鼓才发出声音15.下列事物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有()A.用红绿灯做信号灯B.在阳光下戴茶色玻璃眼镜C.古代人用日晷来计时D.战士打靶时瞄准16.关于光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年是时间的单位B. 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C.光年是表示两城市间距离的单位D. 光年是体积的单位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7. 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_________和__________。
2015-2016第一学期初二物理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检初二年级物理科试卷题号 一(27分) 二(28分) 三(8分) 四(16分) 五(11分) 六(10分)总分(100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填到每题后边的括号中。
)1、坐在行驶着的列车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A .路边的树木B .走动的列车员C .停在车站上的另一辆车D .火车车厢2、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下列图1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②④ B.①③ C .①④ D .②③3、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对教学的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在教室校园周围植树D.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人耳能听到次声波C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 .声音不能在水中传播 5、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吸热的是( )A .熔化、汽化、升华B . 熔化、液化、凝华C.汽化、液化、升华 D . 凝固、液化、凝华6、在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2所示主要用来探究( )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 C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D 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的关系图1图27、如图3所示,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B.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比实物大C.棋子与它的像关于镜面对称D.棋子移近平面镜时,像会远离平面镜 8、如下图4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是()A B C D9、对密度公式ρ=VM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密度与物质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质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质的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二、填空题:(本题7小题,每空2分,每小题4分,共28分) 10、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54km/h= m/s (2)250g = kg1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句诗出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诗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__现象和__________现象.12、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 根据声音的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 断的;如图5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 形可知:图______是乐音的波形.13、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了 使荧光物质发光。
2015-2016-1第一次学业水平测试八年级物理试题
第2题图2015-2016-1第一次学业水平测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卷)1.你身体上最接近15mm 长度的是( )A .大拇指指甲的宽度B .拇指的长度C .头发丝的直径D .肩膀的宽度 2.某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作如下的记录:(1)18.74厘米(2)1.87×102毫米(3)0.187米(4)1.874×102毫米。
正确的是( ) A .(1)和(3) B .都符合要求 C .(2)和(4) D .(1)和(4)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4.如下图,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5. 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A. 心情激动B. 铁生锈了C. 太阳升上了天空D. 五四运动6. 对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路旁的学生们有如图所示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学生们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B. 不论以什么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C. 司机说乘客没有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D. 图中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运动与否的7.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 ) A .百米运动员速度10m /s B .手扶拖拉机行驶速度5m /s C .某学生骑车速度20km /h D .城区汽车行驶速度40km /h8.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两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1:4,运动路程之比为3:1,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 ) A. 3:4 B. 4:3 C. 12:1 D. 1:129、人在教室中说话,听不到回声,其原因是 ( ) A .教室中的墙壁有四个面,反射回来的回声相互抵消了 B .声音从教室里的门和窗传出去C .教室内空间太小,回声和原声进入耳朵的时间差太小,人耳无法分辨D .没有声音反射,因而听不见回声10.“闻其声而辨其人”,最重要是因为各人声音的 ( ) A .音量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响度不同 11.拿一张硬纸片,把它的一头伸进自行车轮的辐条中间,然后转动车轮,就会听到纸片振动发出的声音。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段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段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3分×12=36分)1.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行驶后,驾驶员常常会停下车,拿根铁棒敲打车轮,凭借声音可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因为敲击的轮胎内空气充足时发出声音的()A.响度较大B.音调较高C.音调较低D.响度较小【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解答】解:当拿根铁棒敲打车轮时,则轮胎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即轮胎内空气越充足,敲击时轮胎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因此凭借声音的高低可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故选B.【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分析解答.2.如图所示,是发生日食的情况,月球把太阳遮住了一半,此时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是()A.月牙形的B.圆形的C.树叶形的D.小孔的形状【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挡在屏幕与物体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体的倒立的实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这个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2)日食是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解答】解:太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因为树叶的缝隙其实就是一个个小孔,阳光通过小孔后,在地面上形成太阳的像,因为月亮挡住了射向地球的部分光线,所以在地面上产生的光斑形状是月牙形的.故答案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日食的形成原因,知道日偏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知道发生日食时,太阳、地球、月球间的位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要学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三个试管中分别装甲、乙、丙固体,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甲、乙、丙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丙之间的质量关系,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B.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C.乙的质量大于丙的质量D.乙的质量小于丙的质量【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图析法;图像综合题.【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同时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2)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解答】解:(1)晶体熔化图象有一段时间温度不变,非晶体图象随时间增加温度不断上升;由图可知,这三种物质都是晶体;熔点相同可能是一种物质,甲乙熔点相同,可能是同种物质;因为乙熔化的时间比甲长,所以乙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大.故A错误.B正确.(2)乙丙熔点不同,所以无法从图象中比较二则的质量关系,故CD错误.故选B.【点评】由图象来辨别晶体非晶体,这也是晶体熔化图象中常见的问题,根据图象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4.使装水的试管B浸在烧杯A的水中,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则()A.烧杯A中的水不能沸腾,试管B中水能沸腾B.烧杯A中的水能沸腾,试管B中水不能沸腾C.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都不能沸腾D.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一起沸腾【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应用题.【分析】沸腾的条件是: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解答】解:用酒精灯对大烧杯加热时,烧杯中的水由于吸热温度逐渐升高,达到沸点,试管中的水吸收大烧杯中水的热,温度也会升高,达到沸点;烧杯中的水温度达到沸点以后,还在继续吸热,所以会沸腾,不断的有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由于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所以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时,与外面的温度相同,不能再吸收热量了,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但温度很高,蒸发很快,水量也在减小.故选B.【点评】掌握好沸腾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并且会用这一条件分析生活中的现象.5.大雪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其主要原因是()A.大雪后,气温降低,人的听觉变迟钝B.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分析】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可归纳为“隔、吸、消”,“吸”就是把声能吸收耗散掉,达到减噪目的;最常用的吸音材料是多孔性材料,它的机理是让声波进入后,在吸音材料的微孔中发生摩擦而将声音的能量消耗掉.【解答】解:大雪蓬松且多孔,声波进入后在微孔中发生摩擦而将声音的能量消耗掉,因此对噪声有吸收作用;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防治噪声的途径的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6.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内能增加,温度很高B.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C.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D.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考点】蒸发及其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解答】解:炎热的夏天,被晒得发烫的柏油路温度很高,洒上水后,加快了水的蒸发,蒸发的水蒸气再液化,变成水,自然就要放热,热量都被散发到周围的空气里,使周围空气湿度增加,减缓了身体一部分汗液蒸发.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了解和掌握.7.当太阳射向月亮的光被地球挡住时,地球上的人会观察到月食.设想一下:若干年后,我国的航天员成功登月,此时恰好在地球上出现月食现象,那么航天员会()A.观察到月食 B.观察到日食C.同时观察到日食和月食D.观察不到日食和月食【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太阳发出的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月亮,挡住了阳光,地球上的人看不见太阳光,此时形成日食;如果地球把射向月亮的太阳光给挡住了,地球上的人看不到月亮了,此时形成月食.【解答】解:当太阳、地球与月球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太阳光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现象就是月食;如果此时航天员在月球上,地球挡住了阳光,月球上的宇航员看不见太阳光,此时形成日食.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现象,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都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要求我们能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8.2010年1月2日起,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遭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工路等交通.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A.“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熔化B.“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熔化C.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D.“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熔点和凝固点.【专题】应用题.【分析】影响晶体熔点高低的因素:物质的种类、压力的大小、是否有杂质.种类不同,熔点一般不同;压力越大,熔点降低;当有杂质掺入时熔点降低.【解答】解: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盐水是掺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即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交通方便.故选C.【点评】明确晶体熔点高低的影响因素是很必要的.9.如图所示,现有一个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和一只筷子.小名同学将一支筷子斜插入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若小名从杯子正面观察,可能观察到筷子和筷子在杯中水下部分的成像情况最可能的是()A. B.C.D.【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分析】当将筷子插入水中时,由于光的折射现象,从上面看起来水中的部分会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所以就会看起来向上弯折.【解答】解:如图所示:水中的物体反射的光线斜射到水面,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在水面以上看到的物体的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即A点的像在A′点,所以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由于光的折射,看上去筷子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水内的部分看上去向上弯折,而且看到的是筷子在水中变粗的虚像,因此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从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时,都是将物体看“高”了,比如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池底变浅等等.10.如图所示,两平面镜OA、OB夹角为θ,位于镜前P点的某人分别在OA、OB镜内看到自己像的个数为()A.1;1 B.2;1 C.2;0 D.1;0【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图析法.【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作出人在P点时,人在两个平面镜中成的像,当眼睛和像之间没有遮挡时(成像的该平面镜除外),眼睛能看到物体像,否则看不到像.【解答】解:由P向平面镜A作垂线并延长,在距离平面镜等距离的位置作出像点D,眼睛和像点D之间除A平面镜以外没有其他物体遮挡,所以眼睛能看到在平面镜A中成的像.由P向平面镜B作垂线并延长,在距离平面镜等距离的位置作出像点C,眼睛和像点C之间被A平面镜遮挡,所以眼睛不能看到在平面镜B中成的像.故选D.【点评】物体在两个平面镜中都能成像,只是眼睛看到像是有一定范围的,当眼睛和物体的像之间没有物体遮挡时(成像的平面镜除外),是可以看到物体的像的.11.以平面镜MO和NO为两个侧面的一个黑盒子里有一个点光源S,黑盒子的另一侧面EN上开有一个小孔P,如图所示.一位观察者在盒外沿与EN平行的方向走过时,通过P孔能几次被S所发出的光照射到()A.1次B.2次C.3次D.4次【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专题】图析法.【分析】光线从小孔P射出有四种情况:(1)由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直接从小孔P射出;(2)由S发出,经过平面镜MO反射后,直接通过小孔P的光线;(3)由S发出,经过平面镜NO反射后,直接通过小孔P的光线;(4)由S发出,经过平面镜MO反射后再经过平面镜NO反射通过P的光线.【解答】解:S发出的光线,从小孔P射出,有以下四种情况:(1)由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直接从小孔P射出,如下图;(2)由S发出,经过平面镜MO反射后,直接通过小孔P的光线,如下图;(3)由S发出,经过平面镜NO反射后,直接通过小孔P的光线,如下图;(4)由S发出,经过平面镜MO反射后再经过平面镜NO反射通过P的光线,如下图:故选D.【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规律作图,是作图的基本类型.12.以下关于厨房中的物理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化石油气是利用降温的方法使其液化的B.烧热的油锅里掉入几滴水,水迅速汽化,甚至“溅出”,这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高C.烧开的水上方冒“白气”,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D.滚烫的肉汤却不冒“白气”,那是因为厚厚的油层阻碍了水的汽化【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石油气可以采取加压的措施,使其变成液体,装在受压容器内;同一气压下,油的沸点远大于水的沸点,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液化.【解答】解:A、液化气经加压液化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水的密度比油大,水会下沉,而油的沸点较高,沸腾的油锅中温度甚至会超过200摄氏度,此时水迅速气化,体积剧烈膨胀,导致发生物理性爆炸,并将油滴溅出,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水加热时会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故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水的密度比油大,水会下沉,油浮在上面,厚厚的油层阻碍了水的汽化,故不会有白气现象,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液化和汽化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知道水的沸点小于油的沸点.二、填空题(2分×7=14分)13.沪蓉快速铁路是横贯东西的又一铁路大通道,有多趟动车停靠麻城城北站,为了节省列车进出站的时间,有人建议设计移动站台,使动车组不停车,乘客上、下车,则移动站台的要求是与动车组的运动方向相同,并且速度大小一样.【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参照思想.【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我们平时说的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若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改变,则静止;若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运动.【解答】解:动车组不停车,乘客上、下车,则移动站台与动车组的运动方向必须相同,运动速度的大小必须相等,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才不变,它们彼此才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故答案为:与动车组的运动方向相同,并且速度大小一样.【点评】要正确解答此题,需要求学生对“相对静止”有正确的理解:相对静止的两物体必须是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14.气温影响空气密度,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则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的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1)赤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对方的大声叫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声音在传播时向上(上/下)拐弯了.(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的途径向下(上/下)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考点】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专题】应用题;简答题;信息给予题.【分析】(1)白天的沙漠地区,地表附近空气温度高,高处空气温度低;(2)深夜,地表附近的空气温度低,高处空气温度高.【解答】答:(1)声音传播时会向上拐弯.因为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总爱拣温度低的路径,所以人的说话声会拐向高空,其结果就是相距不太远的人也听不清对方的喊叫声了.(2)深夜空气温度较地表温度高,即寺内温度高而枫桥河畔的温度较低.由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总爱拣温度低的路径,所以寺内的钟声会偏向地表,沿地表传向数里外的枫桥河畔.故答案为:(1)上;(2)下.【点评】这是一道探索性试题,解答此类题时要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释试题呈现的问题.探索性试题十分注意对学生探索能力的考查,主要包括:提出问题的能力,猜想与假设能力,选择研究方法的能力,分析和推理问题的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等.15.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大.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距离s和在某金属管道内传播同样距离所需时间之差为t,且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则声音在该金属管道内的传播速度是v金=.【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声现象.【分析】设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为v金,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分别求出声音在空气中与在金属管道中传播的时间;根据声音在空气与金属管道中传播的时间差列方程,解方程组求出声音在金属管道中的速度.【解答】解:(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距离s需要的时间t空气=…①;(2)设声音在金属管道中的传播速度为v金,声音在金属管道中传播距离s需要的时间t金=…②;(3)由题意知t空气﹣t金=t…③;由①②③得:﹣=t,则=﹣t,整理得,v金=.故答案为:v金=.【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变形公式的应用,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及题意列方程,然后解方程组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6.在野外有一种获取饮用水的方法.用大塑料袋套在树叶浓密的嫩枝上,扎紧袋口.随着植物中水的不断汽化和液化,经过一段时间,塑料袋的内表面上就会出现一层水珠.【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叶子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又液化为水.【解答】解:植物叶子内有很多的水,叶子上有很多的气孔,叶子中的水从气孔蒸发变为水蒸气,这是汽化过程;水蒸气遇冷的塑料袋液化为水,获得饮用水.故答案为:汽化;液化.【点评】掌握六种物态变化,并能用六种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17.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朝向正西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小明设计安装了一块能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如图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那个角度应为α=45°;午后,随着太阳西斜,α应适当减小(选填“增大”或“减小”).【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光的反射.【专题】应用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要解决此题,关键是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根据数学平面几何知识,找出α与入射角的关系,分析解答本题中的问题.【解答】解:如图,∠1为入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2=∠1,由平面几何知识:∠α=∠3,而∠3=90°﹣∠2,∴∠α=90°﹣∠1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反射光线朝正东的水平方向,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90°,入射角为45°,即∠1=45°,所以α=45°;午后,随着太阳西斜,入射角∠1增大,则∠α=90°﹣∠1减小.故答案为:45°;减小.【点评】在反射现象中,入射是因,反射是果,所以要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本题中反射光线的方向是不变的,入射光线改变方向,入射角会变化,反射角也跟着变化,找到几何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三、综合运用(6分+4分+4分+4分+10分=28分)18.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风挡车窗上出现白色的“哈气”,于是他打开暖风,很快就能除掉“哈气”;夏天,在下大雨后,风挡车窗上也出现“哈气”影响安全驾驶,于是司机打开空调制冷,很快“哈气”也被除掉.为什么同样的现象,司机采取不同的方法却收到了相同的效果?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首先要根据生活经验确定题目中提到的白色的“哈气”是什么,然后再针对其形成采取相应的措施.【解答】答:水蒸气遇冷才能凝结成水珠形成“哈气”,司机采取的措施都是从抑制气体液化的条件入手的.在冬季,司机用暖风提高挡风玻璃的温度,使水蒸气不能在挡风玻璃上液化而形成“哈气”;在夏季下大雨时,车外温度较低,关闭车窗后,车内温度较高,挡风玻璃的温度较低,车内水蒸气在挡风玻璃上遇冷可以液化形成“哈气”,此时打开空调制冷,使车内温度低于挡风玻璃的温度,车内水蒸气不能在挡风玻璃上液化,从而起到预防“哈气”产生的作用.【点评】明确题目中所说的哈气是什么,是解决此题的入手点.19.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A的位置,请画出:(1)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所以找到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是解决本题的第一关键,又因为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所以找到此光线的入射点是解决本题的第二关键,这两个问题得到解决,本题也就基本完成了,剩余的就是连接A1、A2点以及人眼与光线的入射点之间的连接问题了,连接时注意连线的虚实和光线的方向问题即可.【解答】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A1关于水面的像点A1′,连接A1′与人眼,交于水面一点O,过O点垂直水面作出法线,A1到O为入射光线,O 到人眼为反射光线,如图;(2)A2到O为入射光线,O到人眼为折射光线,如图:【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的折射规律和光在空气中发生反射的规律的综合应用,要熟记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才能灵活解答本题.20.如图所示,在x轴的原点放一点光源S,距点光源为a处放一不透光的边长为a的正方体物块.若在x轴的上方距x轴为2a处放一平行于x轴且面向物块的长平面镜,则在正方体x轴上被点光源S发出经长平面镜反射而照亮的长度为a.【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一定过电光源的像点,作出点光源的像点,补出第一条的反射光线交不透明物体右侧的地面于点B,第二条的反射光线交右侧地面于点A,则AB区域即为不透明物体右侧被照亮的范围.【解答】解:先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点光源S的像点S′,因为S距离平面镜为2a,则S′距离平面镜也为2a,那么镜中的像S′与点光源S相距2a+2a=4a;连接SA,光反射到D点,连接S′B,光反射到C点。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八年级物理试题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试题分第Ⅰ、Ⅱ两卷,I 卷是选择题,Ⅱ卷是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试题答案一律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的一律无效.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20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2分,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1.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7cm 、2.38cm 、2.38cm ,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 .2.37cmB .2.38cmC .2.376cmD .2.377cm2.通过城市的高速路入口一般采用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1所示,该设施长175m ,高7m ,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采用全封闭隔音表示声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音的传播B .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C .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D .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 3.晚上,小科同学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对该像描述正确的是( )A .所成的像是实像B .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折射C .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D .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4.如图2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 .若蜡烛A 距玻璃板4cm ,则蜡烛B 距玻璃板8cm 才能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B .若蜡烛A 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 .若在玻璃板与B 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无法透过玻璃板看到A 的像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5.如图3所示,一束光线射入杯底形成光斑,现逐渐往杯中加水,其它不变,则光斑位置将( )A .向右移动B .向左移动C .不动D .无法确定 6.冬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浴室内的镜子会变得很“模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A .液化B .熔化C .汽化D .凝固7.在某些重要会议入场时,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0.5m 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A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B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5mC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2mD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2m8.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4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A .1:2B .3:2C .2:3D .3:19.在下列动物中质量可能是30000g 的是( )A .一只蚊子B .一只麻雀C .一只鸡D .一只羊 玻璃板 玻璃板A甲 丙 A 玻璃板 A 乙 图2 图3m /gV /cm 3 图410.用如图5所示的水平仪检验桌面是否水平,当把它在桌面上东西方向放置,人站在水平仪北方观察,发现铅垂线锥体偏向水平仪刻度线下端的左方;当把它在桌面上南北方向放置,人站在水平仪西方观察,发现铅垂线锥体偏向水平仪刻度线下端的右方;则此时的桌面情况是( )A .东南高,西北低B .西南高,东北低C .东北高,西南低D .西北高,东南低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28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系B .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加了力,桌子对手也施加了力的作用C .弹簧被拉伸时产生的力是弹力,钢丝绳悬挂重物的力不是弹力D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12.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拍电影时倒塌的房屋用密度小的泡沫制作B .空气密度的变化引起空气的流动从而形成风C .由密度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D .一块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不变13.下列关于图6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图6A .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 .图乙中,人配载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图5C .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 .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4.如图7所示,是我们常见的图象,这种图象如果在横纵坐标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可以用来描述( )A .弹簧的长度与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B .密度与质量的关系C .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D .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15.有一体积为20cm 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B .此固体的密度为8×103kg/m 3C .把此固体砸扁,质量不变D .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4×103kg/m 316.下列实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 .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的小动物B .撑杆跳高运动员将撑杆压弯C .穿旱冰鞋的同学推墙会向后滑动D .将弹簧拉力器拉开17.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8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 .当u =15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C .当u =25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 处移动到30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图7图8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三、实验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18.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9-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9-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图9(1)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如图10所示的甲、乙两图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10(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A正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跟它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调整蜡烛、透镜和光屏到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空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下列数据比较符合实际的是()A.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0cmB.我们常用的圆珠笔的长度约为1800mmC.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25m/sD.一本字典的厚度为3.5cm3.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175m,高7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采用全封闭隔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4.汽车在平直高速路上行驶,1分钟通过1200米路程汽车速度是()A.1200米/秒B.72米/秒C.60米/秒D.20米/秒5.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A.振动 B.静止不动 C.一直向右运动 D.一直向左运动6.如图: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其中正确的是()A.B.C.D.7.2008年9月27日16时43分,航天员翟志刚随“神七”载人飞船一起以78km/s的速度绕地球高速运动,并实施出舱活动(如图)他在舱外活动时间为19min35s,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他在太空行走了9165km,这一距离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神七”载人飞船B.太阳C.地球 D.月亮8.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9.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B.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C.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D.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10.2015年6月1日晚,“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水域监利段发生翻沉,客轮倒扣在江面上.为了尽快救出被困者,搜救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在水面的船体并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铁锤振动发声B.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能量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11.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12.如图所示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13.短跑运动员5秒跑了50米,羚羊奔跑速度是20米/秒,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千米/时,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14.如图是音叉和长笛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5.给下列测量记录补上单位:一根火柴的长度约为40;南京长江二桥全长21.97;小汽车行驶的速度是25.16.图甲所示的实验说明可以传声;图乙所示的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从方面控制噪声的.17.运动的描述: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18.“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19.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不是的(填“相对”或“绝对”),而是参照物而言的.20.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21.物理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科学探究的环节是:(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22.观察图可知汽车做直线运动;观察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图乙,可知苹果做直线运动.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8分)23.探究声音的特征: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24.在海难打捞中,沉船定位和测量海深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又叫“声呐”),它的探测系统将所获得的数据送到中央处理器进行运算并显示.图中是测量船利用超声测位仪测定海深的示意图.若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中,探测系统只需测出这一物理量,而中央处理器只须运用这一简单公式进行运算就能显示出海深.四、简答题25.设计一种方法,用刻度尺测出物理课本一页纸张的厚度.五、计算题(13分=6分+7分)26.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桥全长6772米,其中江面正桥长1577米.一列长300米的火车通过江面正桥用了2分钟,求:(1)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米/秒?(2)以这个速度行驶,通过整个铁路桥要多长时间?27.2003年元月26日,50多年来首架飞临祖国大陆的台湾民航客机飞经香港在上海浦东机场着陆后,载运200多名台商及眷属从上海经香港返回台北.如果飞机的平均飞行速度为500km/h,香港至台北760km,香港至上海1140km.问:(1)飞机从上海飞经香港回到台北至少需多少小时?(2)如果台湾当局同意直航,飞机从上海直飞台北,可节约时间2h42min,问上海至台北直线距离约为多少千米?2015-2016学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空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1)声音的特征有三个:响度、音调、音色.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A、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故A正确;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空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即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故B错误;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D、超声波也是声波,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故选A.2.下列数据比较符合实际的是()A.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0cmB.我们常用的圆珠笔的长度约为1800mmC.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25m/sD.一本字典的厚度为3.5cm【考点】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常用圆珠笔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180m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大于10m/s,一般运动员百米赛跑成绩不可能达到25m/s.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大拇指的长度在4cm左右,一本字典的厚度略小于4cm,在3.5cm左右.故D 符合实际.故选D.3.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175m,高7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采用全封闭隔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考点】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A、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B、减弱噪声的措施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C、音调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D、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解答】解:A、高速公路安装的隔音板能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故A错误;B、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为单位来划分,故B正确;C、隔音板不能降低噪声的音调,故C错误D、声音向四面八方传播,不是直线传播,故D错误.故选B.4.汽车在平直高速路上行驶,1分钟通过1200米路程汽车速度是()A.1200米/秒B.72米/秒C.60米/秒D.20米/秒【考点】速度的计算.【分析】汽车运动的时间为1分钟,即60秒,通过的路程为1200米,故汽车速度可用公式来计算.【解答】解:汽车的速度为.故选D.5.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A.振动 B.静止不动 C.一直向右运动 D.一直向左运动【考点】声音的产生.【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当喇叭振动会发出声音后,声音经过空气传播到肥皂泡处,由于声音有能量可以使肥皂泡产生振动.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6.如图: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刻度尺的使用.【分析】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A、图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所以选项A不正确.B、图中视线未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选项B不正确.D、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紧贴被测物体,所以选项D不正确.所以选项A、B、D的做法都不正确.故选C.7.2008年9月27日16时43分,航天员翟志刚随“神七”载人飞船一起以78km/s的速度绕地球高速运动,并实施出舱活动(如图)他在舱外活动时间为19min35s,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他在太空行走了9165km,这一距离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神七”载人飞船B.太阳C.地球 D.月亮【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宇航员行走的距离是以“78km/s”这个速度来讲的,因此找出这个速度所选的参照物即是正确答案.【解答】解:由于宇航员相对飞船是静止的,而“载人飞船一起以78km/s的速度绕地球高速运运动”说明了这个运动速度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所以行走的距离所取的参照物是地球.故选C.8.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分析】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当发声体的振幅越大时,发出声音的响度也越大.【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这是因为用力不同时,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因此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故选B.9.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B.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C.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D.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速度大小跟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时间都没有关系;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解答】解:A、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速度跟路程无关.故A错误;B、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运动速度与时间无关,故B错误;C、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速度大小跟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时间都没有关系,故C正确;D、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由s=vt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故D正确.故选CD.10.2015年6月1日晚,“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水域监利段发生翻沉,客轮倒扣在江面上.为了尽快救出被困者,搜救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在水面的船体并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铁锤振动发声B.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能量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与信息.【分析】①声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②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③人的听觉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④一般地,声音在固体中的传声效果最好,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差.【解答】解: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船体振动产生声音.此选项错误;B、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信息,希望被困者做出回应.此选项错误;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更清晰地听到求救的信号,但不是超声波.此选项错误;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更容易发现信息.此选项正确.故选D.11.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用控制变量法.即:时间相同时,比运动路程的长短,运动路程长的,运动快;路程相同时比运动时间,运动时间短的,运动快;当时间、路程都不相同时,则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平均速度则是路程与其相应时间的比值(所有的时间都计算在内)【解答】解:A、兔子在前半程比乌龟用的时间少,在整个路程则比乌龟用的时间长,运动较慢,故A选项说法错误.B、选择地面上的树木等为参照物,乌龟与参照物的位置也发生变化,同样说明乌龟是运动的,故B说法错误.C、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若以乌龟为参照物,则兔子是运动的,此C说法错误.D、在全程中,兔子与乌龟运动路程相同,而乌龟用的时间少,所以平均速度大,故D说法正确.故选:D.12.如图所示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条件,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声,真空不能传声;(3)蝙蝠中的多数具有敏锐的听觉定向(或回声定位)系统,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具有回声定位能力的蝙蝠,能产生短促而频率高的声脉冲,这些声波遇到附近物体便反射回来,蝙蝠听到反射回来的回声,能够确定猎物及障碍物的位置和大小.【解答】解:甲图: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乙图: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丙图:太空中没有空气,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说明真空不能传声;丁图: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因此声学知识相同的是乙和丙.故选B.13.短跑运动员5秒跑了50米,羚羊奔跑速度是20米/秒,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千米/时,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1m/s=3.6km/h.(3)根据V=进行计算.【解答】解:短跑运动员的速度:v===10m/s;羚羊的速度是:20m/s;汽车的速度:54km/h=15m/s;速度从小到大排列为:运动员、汽车、羚羊.故选C.14.如图是音叉和长笛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1)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解答】解:如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长笛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偏离原位置相同,因此响度相同;它们的波形不同,所以发声体不同,故音色不同.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5.给下列测量记录补上单位:一根火柴的长度约为40mm;南京长江二桥全长21.97 km;小汽车行驶的速度是25m/s.【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速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速度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即可.【解答】解:①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大约10cm=100mm,一根火柴的长度接近拳头宽度的一半,所以为40mm;②南京长江二桥横跨两岸,全长为21.97km;③小汽车行驶的速度为90km/h=90×m/s=25m/s.故答案为:mm;km;m/s.16.图甲所示的实验说明固体(桌子)可以传声;图乙所示的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从防止噪声产生方面控制噪声的.【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①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②减弱噪声的途: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入耳处减弱.【解答】解:①图甲所示的实验说明固体(桌子)可以传声;②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从防止噪声产生方面控制噪声的.故答案为:固体(桌子);防止噪声产生.17.运动的描述: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考点】机械运动.【分析】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整个宇宙中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只要位置发生了变化的运动都是机械运动.【解答】解:物理学上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即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故答案为:相对于;位置.18.“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止声音的传播.【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包括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入耳三个方面.【解答】解:“掩耳盗铃”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止声音的传播,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故答案为:产生;传播.19.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不是绝对的(填“相对”或“绝对”),而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主要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解答】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则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故答案为:绝对;相对于.20.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3.68c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首先要看清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完整,然后认准分度值.起始端没有从0开始,把10.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0cm 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可知,刻度尺把1cm长度分成10份,即分度值是1mm,被测物体的起始刻度值为:10.00cm,末端在13.6与13.7之间,切接近13.,估读为:13.68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13.68cm﹣10.00cm=3.68cm.故答案为:3.68cm;1mm.21.物理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科学探究的环节是:(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考点】物理常识.【分析】(1)根据物理学史上一些物理学家的贡献解答;(2)结合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2)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故答案是:牛顿;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22.观察图可知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观察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图乙,可知苹果做变速直线运动.【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这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解答】解:由图可知: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都是20m/s,所以汽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苹果在下落过程中,在相等的时间内(频闪的时间间隔是一定的)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所以苹果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匀速,变速.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8分)23.探究声音的特征: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ABC,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考点】音调.【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来决定.【解答】解: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如图ABC都能改变物体振动频率,所以能够完成探究目的,得出结论:音调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D图改变的是物体振动的振幅,可以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答案为:ABC;频率24.在海难打捞中,沉船定位和测量海深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又叫“声呐”),它的探测系统将所获得的数据送到中央处理器进行运算并显示.图中是测量船利用超声测位仪测定海深的示意图.若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中,探测系统只需测出时间这一物理量,而中央处理器只须运用s=vt这一简单公式进行运算就能显示出海深.【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分析】回声是指声音发射出去后,被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可以用来计算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