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控制系统重点
《运动控制系统》复习题
图 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有特性或自然特性。
异步电动机
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所谓调速,就是人为地改变机械特性的参数,
使电动机的稳定工作点偏离固有特性,工作在
人为机械特性上,以达到调速的目的。 能够改变的参数可分为3类: 电动机参数、电源电压和电源频率(或角频率)
异步电动机
调压调速:
保持电源频率为额定频率,只改变定子电压的调 速方法称作调压调速。
最大转矩,又称临界转矩
Tem
21 Rs Rs2 12 ( Lls L'lr ) 2
3n pU s2
临界转差率:对应最大转矩的转差率
sm
' Rr 2 Rs
2 1 ( Lls
' 2 Llr )
异步电动机
当s很小时,忽略分母中含s各项
Te
3npU s
1R
2 s ' r
异步电动机
交-直-交变频器主回路结构图
异步电动机
变压变频调速系统—转速开环变压变频调速系统
图5-40 转速开环变压变频调速系统
异步电动机
交流电动机工作在发电制动状态时,能量
从电动机侧回馈至直流侧,导致直流电压 上升,称为泵升电压。 电动机储存的动能较大、制动时间较短或 电动机长时间工作在发电制动状态时,泵 升电压很高,严重时将损坏变频器。
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的机械特性
异步电动机
变压变频调速
变压变频调速是改变异步电动机同步转速的一种 调速方法,同步转速随频率而变化
60 f1 601 n1 np 2n p
异步电动机
变压变频调速
运动控制系统 复习知识点总结
1 运动控制系统的任务是通过对电动机电压、电流、频率等输入电量的控制,来改变工作机械的转矩、速度、位移等机械量,使各种工作机械按人们期望的要求运行,以满足生产工艺及其他应用的需要。
(运动控制系统框图)2. 运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为电动机,运动控制的目的是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转角,要控制转速和转角,唯一的途径就是控制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使转速变化率按人们期望的规律变化。
因此,转矩控制是运动控制的根本问题。
第1章可控直流电源-电动机系统内容提要相控整流器-电动机调速系统直流PWM变换器-电动机系统调速系统性能指标1相控整流器-电动机调速系统原理2.晶闸管可控整流器的特点(1)晶闸管可控整流器的功率放大倍数在104以上,其门极电流可以直接用电子控制。
(2)晶闸管的控制作用是毫秒级的,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晶闸管可控整流器的不足之处晶闸管是单向导电的,给电机的可逆运行带来困难。
晶闸管对过电压、过电流和过高的du/dt与di/dt都十分敏感,超过允许值时会损坏晶闸管。
在交流侧会产生较大的谐波电流,引起电网电压的畸变。
需要在电网中增设无功补偿装置和谐波滤波装置。
3.V-M系统机械特4.最大失控时间是两个相邻自然换相点之间的时间,它与交流电源频率和晶闸管整流器的类型有关。
5.(1)直流脉宽变换器根据PWM变换器主电路的形式可分为可逆和不可逆两大类(2)简单的不可逆PWM变换器-直流电动机系统(3)有制动电流通路的不可逆PWM-直流电动机系统(4)桥式可逆PWM变换器(5)双极式控制的桥式可逆PWM变换器的优点双极式控制方式的不足之处(6)直流PWM变换器-电动机系统的能量回馈问题”。
(7)直流PWM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6..生产机械要求电动机在额定负载情况下所需的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之比称为调速范围,用字母D来表示(D的表达式)当系统在某一转速下运行时,负载由理想空载增加到额定值时电动机转速的变化率,称为静差率s。
《运动控制系统》教案
《运动控制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控制系统的概念、组成和作用。
2. 掌握运动控制系统的常用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
3. 学会分析运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4. 能够运用运动控制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运动控制系统的概念及组成1.1 运动控制系统的定义1.2 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要素1.3 运动控制系统的分类2. 运动控制系统的常用传感器2.1 速度传感器2.2 位置传感器2.3 力传感器2.4 加速度传感器3. 运动控制系统的执行器3.1 电动机3.2 液压执行器3.3 气动执行器3.4 步进执行器4. 运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器4.1 开环控制器4.2 闭环控制器4.3 模糊控制器4.4 神经网络控制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控制系统的概念、原理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运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
3. 实验法:进行运动控制系统的实验操作。
4. 小组讨论法:探讨运动控制系统相关问题。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控制系统的概念、组成、原理及应用。
2. 教学难点:运动控制系统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的选择与配置。
五、教学课时本课程共48课时,其中理论教学32课时,实验教学16课时。
教案内容请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这份教案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联系。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运动控制实例,如智能家居中的窗帘自动打开、关闭,引出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运动控制系统的概念、组成和作用,以及常用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运动控制系统应用实例,如、数控机床等,让学生了解运动控制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 实验操作: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运动控制系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5. 总结:对本次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运动控制系统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发言、提问等。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运动控制系统》课程的第五章,主要讲述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其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包括控制器、执行器和传感器等基本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 运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包括控制算法、反馈控制和开环控制等基本原理。
3. 运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包括在工业、数控机床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其应用,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培养学生运用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运动控制技术在现代工业和科技领域的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运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2. 教学重点: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在工作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工业为例,介绍运动控制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知识点讲解:讲解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其应用。
3. 例题讲解:分析运动控制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运动控制系统的原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运动控制系统在现代工业和科技领域的重要性。
6. 板书设计: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复习和巩固。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设计1. 题目:分析下列运动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1)数控机床;(2)电动汽车;(3)工业。
2. 答案:(1)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是一种采用数字控制技术进行运动的机床。
通过控制器预设机床的运动轨迹,执行器按照控制器的指令进行运动,实现对工件的加工。
(2)电动汽车:电动汽车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来源,通过控制器调节电动机的转速和扭矩,实现车辆的运动控制。
运动控制复习要点及答案
第一部分运动控制复习要点(IRON)1、直流调速系统用的三种可控直流电源和各自的特点。
P21)旋转变流机组——用交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组成机组,以获得可调的直流电压。
2)静止式可控整流器——用静止式的可控整流器,以获得可调的直流电压。
3)直流斩波器或脉宽调制变换器——用恒定直流电源或不控整流电源供电,利用电力电子开关器件斩波或进行脉宽调制,以产生可变的平均电压。
2.电流连续和断续时,V-M系统机械特性的差别,电流断续有何不良影响。
P91)当电流连续时,特性还比较硬;断续段特性则很软,而且呈显著的非线性,理想空载转速翘得很高。
2)电流断续给用平均值计算描述的系统带来一种非线性因素,也引起机械特性的非线性,影响系统的运行性能。
3、直流调速系统闭环静特性和开环机械特性的联系和区别(画图分析)。
P23~24a、闭环系统的静态特性可以比开环系统的机械特性硬很多;b、闭环系统的静差率比开环系统小得多;c、如果所要求的静差率一定,则闭环系统可以大大提高调速范围。
d、要取得上述三项优势,闭环系统必须设置放大器。
4、电流截止负反馈及其作用。
P28当电流大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的电流负反馈叫做电流截止负反馈,简称截流反馈。
作用:限流保护,即解决反馈闭环调速系统启动和堵转时电流过大的问题。
5、比例调节器、积分调节器、比例积分调节器各自的控制规律和特点。
比例调节器:a、Uc=KpΔUn输出信号与偏差信号成比例;有差调节。
b、能迅速响应控制作用。
积分调节器:a、输出信号的速度与偏差信号成正比。
b、无静差调速。
比例积分调节器:a、稳态精度高,动态响应快;b、比例部分能迅速响应控制作用,积分部分则最终消除稳态偏差。
(控制规律即公式)6、无静差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图和稳态结构参数关系。
P43无静差调速系统的稳态参数计算很简单,在理想情况下,稳态时Un=0,因而Un=Un*=α*n,即m ax*m axn n U =α(1-66),α为转速反馈系数(V.min/r ),Nmax 为电动机调压时的最高转速(r/min ),U*nmax 为相应的最高给定电压(V )。
运动控制系统重点
运动控制系统重点第一章直流拖动控制系统1.2晶闸管一电动机系统的主要问题 1, 在V-M 调速系统中,当电流断续时,平均电压 系统性能恶化,难控制。
2, V-M 系统的机械特性:(如书本图1-11) 3, 晶闸管触发与整流装置可看成是一个纯滞后环节。
Udo(Udm) f,等效R (几~几十倍)1.3 PWM 调速系统的主要问题 1,不可逆PWM (1) (2) (3) (4) 电压不可逆 电流不可逆 电流连续时 变换器 Ud=+ Id=+ Ud= p T 转速不可逆 T 电机电动,不可发电制动 Us 电流断续(断续期间ud=Em)则Ud 上升2,电流可逆二象限 PWM (1) (2) (3)Ud= p Us= + ld=(Ud-Em)/R= +/-Ud>Em T Id=+ Ud<Em T Id=- 电压不可逆T 转速不可逆 电流可逆T T *电机状态可逆 电动 发电(制动,减速) 电流连续,Ud 不受断流影响 (4) 3, UI 可逆四像限PWM (1) 电压Ud 可逆T 电机转速可逆(2) 电流Id 可逆T 电机状态可逆:电动,发电(制动,减速 (3) 电流连续,Ud 不受断流影响 4, 由于电流连续,电压稳定,机械特性线性好 1.4反馈控制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分析和设计 1,调速范围:生产机械要求的电机最高和最低转速之比2, 静差率:由理想空载到额定负载所对应的相对转速降 Tila z\ VDid+lidXn N 与理想空载转速n o 之比3, n N•调速范围、静差率和额定速降之间的关系 s N9,抗扰能力:反馈控制能有效地抑制一切被负反馈环所包围的前向通道上的扰动作用(书本 P25)。
10, 11, 如图所示:限流的方法: 12, 13, (1) (1)加积分给定环节--限制给定上升率,间接防起动过流 (2 )根本方法--设直接限流环节 机械特性 (2)(3) 带限流(理想)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调节的直流调速单闭环 Ui=Rs (ld-lc )+ --正值有效,负值取0 lc=Ucom/Rs —转折电流 n=0T 堵转电流 Idb=U n*/Rs + Ic 机械特性 (4) 系统的稳定条件:系统临界增益: Kc 齐i 卜当工K c:时,系 统稳定 上当7W +时,系统不稳定; -------------------- [■ 1.6无静差PI 调速系统.1,无静差系统:采用比例积分调节器的闭环调速系统则是无静差调速系统; 2,无静差的特点:(1) n=n*,Un =心*,一 A Un=0 , n 0,s 0。
运动控制系统复习整理
n N (1 s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静差率是用来衡量调速系统在负载变化下转速的稳定度; 机械特
性硬度是用来衡量调速系统在负载变化下转速的降落 1.8 脉宽调速系统的开关频率是否越高越好?为什么? 不是,当开关频率非常高时,当给直流电动机供电时,有可能导致电流还未上 升至负载电流时,就已经开始下降,导致平均电流小于负载电流,电机无法运 转 1.9 泵升电压是如何产生的?对系统有何影响?如何抑制? 泵升电压是当电动机工作在回馈制动状态时,将动能转换为电能回馈到直流侧, 由于二极管整流器的能量单向传递性,电能不能通过整流装置送回交流电网, 只能向滤波电容充电,造成滤波电容侧电压升高,即为泵升电压。泵升电压过 大将导致电力电子功率开关器件被击穿。 适当选择电容的电容量,或采用泵升电压限制电路 1.10 V-M 开环调速系统中为什么转速随负载增加而降低? 负载增加,负载转矩变大,则电枢电流(负载电流 Id)变大,根据其机械特性 表达式 n
泵升电压是当电动机工作在回馈制动状态时将动能转换为电能回馈到直流侧由于二极管整流器的能量单向传递性电能不能通过整流装置送回交流电网只能向滤波电容充电造成滤波电容侧电压升高即为泵升电压
1.1 直流电动机有哪几种调速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答: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有: (1)调节电枢电压调速(连续基速向下) ; (2 ) 改变电枢回路电阻调速(有级基速向下) ; (3)减弱磁通调速(连续基速向上) 前两种调速方法适用于恒转矩负载,后一种调速方法适用于恒功率负载。调节 电枢电压调速可实现无级调速,机械特性斜率不变,速度稳定性好,调速范围 较大。改变电枢回路电阻调速为有级调速,调速平滑性差,机械特性斜率增大, 速度稳定性差,受静差率的限制,调速范围很小。减弱磁通控制方便,能量损 耗小,调速平滑,受最高转速限制,调速范围不大。直流调速系统往往以调压 调速为主,只有当转速要达到基速以上时才辅以弱磁调速。 1.2 为什么 PWM 变换器-电动机系统比相控整流器-电动机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控 制性能? PWM 开关频率高,响应速度快,电流容易连续,系统频带宽,低速性能好,稳速 精度高动态响应快,动态抗扰能力强,电机损耗和发热小,开关损耗小,效率 高 1.3 直流 PWM 变换器驱动电路的特点是什么? 直流 PWM 变换器采用脉冲宽度调制的方法,把恒定的直流电源电压调制成频率 一定,宽度可变的脉冲序列,通过调节占空比改变平均输出电压的大小,以调 节直流电动机的转速 1.4 简述直流 PWM 变换器电路的基本结构 直流 PWM 变换器包括 IGBT 和续流二极管,三相交流电经过整流滤波后送往直流 PWM 变换器,通过改变直流 PWM 变换器中 IGBT 的控制脉冲占空比,来改变其输 出电压的大小,二极管起续流作用 1.5 PWM 变换器在双极性工作制下会不会产生电流断续现象?不会
运动控制复习重点
9.直流电机的转速公式是什么?通常改变直流电机转速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对于调节电枢电压调速,为什么必须在额定电压以下进行调速?
答:
n=U-IR/KeФ
方法有:1。调节电枢供电电压U;2。减弱励磁磁通Ф;3。改变电枢回路电阻R。
对于要求在一定范围内无级平滑调速的系统来说,以调节电枢供电电压的方式为最好。改变电阻只能有级调速;减弱磁通虽然能够平滑调速,但调速范围不大,往往只是配合调压方案,在额定转速以上做小范围的弱磁升速。因此,自动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往往以变压调速为主。
7.在基于稳定模型的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中,基频一下调速时,为什么要进行低频补偿和电流补偿?
答: 低频时,定子电阻和漏磁感抗压降所占的份量比较显著,可以人为地把定子电压抬高一些,以便近似地补偿定子阻抗压降,称作低频补偿,也可称作低频转矩提升。
基频以下运行时,采用恒压频比的控制方法具有控制简便的优点,但负载的变化将导致磁通的改变,因此采用定子电流补偿控制,根据定子电流的大小改变定子电压,可保持磁通恒定,从而解决了负载改变的扰动问题。
下面以电动自行车为例进行说明:最左边是把手上的开关,给出给定信号,控制器是一个微处理器,里面有一小段P.I.D控制程序,它输出的信号很弱,不能直接驱动电动机,所以要加一个功率放大与变换装置,把调整后的信号输给电动机,驱动电动机转,。电动机再带动负载。车轮。转动。用传感器检测车轮的转速,经过信号处理之后将反馈信号送到开关处的比较,从而控制电动自行车的运动过程。
8.运动控制系统以及组成,并分析各个组成单元的作用?举例说明实际项目中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对应的关系?
答:控制器: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
功率放大与变换装置:对控制器输出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与变换,从而驱动电动机的转动。
《运动控制系统》教案
《运动控制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控制系统的概念、组成和作用。
2. 掌握运动控制系统的常见类型及其原理。
3. 学会分析运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4. 能够运用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运动控制系统概述运动控制系统的定义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运动控制系统的应用领域2. 运动控制系统的类型模拟运动控制系统数字运动控制系统单片机运动控制系统计算机运动控制系统3. 运动控制系统的原理位置控制原理速度控制原理加速度控制原理4. 运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稳态性能指标动态性能指标系统误差指标5. 运动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控制器执行器反馈元件辅助元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性能指标。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运动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加深学生对运动控制系统的理解。
3. 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运动控制系统。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四、教学资源1. 教材:《运动控制系统》2. 课件:运动控制系统的图片、图表、动画等。
3. 实验室设备:运动控制系统实验装置。
4.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论文、企业案例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实验报告等。
2. 考试成绩: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论述题。
3. 实践能力:实验室操作运动控制系统的表现。
4. 综合素质:小组讨论、课堂提问、问题解答等。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包括16次课堂讲授,8次实验操作,8次小组讨论。
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小组讨论与个人作业相辅相成。
3. 进度安排:按照教材和课件内容,依次讲解各个章节,安排实验和小组讨论。
七、实验环节1. 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运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2. 实验内容:包括运动控制系统的搭建、调试和性能测试。
八、小组讨论1. 讨论主题: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运动控制系统》知识要点[002]
《运动控制系统》知识要点——— PH.D 戴卫力 CH1 绪论运动控制系统(电力拖动)实现了电能向机械能之间的能量转换。
运动控制系统由电动机、功率放大与变换装置、控制器及相应的传感器等构成。
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运动方程: dtdn GD T T L e 3752=- 2GD :转动惯量,为飞轮矩(2Nm )n :转子的机械转速(r/min )πω260m n = 转矩控制是运动控制的根本问题。
生产机械的负载转矩特性一般分为恒转矩负载、恒功率负载和风机、泵类负载。
恒转矩负载又分为位能性和反抗性负载两种。
前者有重力产生,具有固定的大小和方向。
反抗性恒转矩负载的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转速反向。
恒功率负载的特征是负载转矩与转速成反比,而功率为常数。
即 m LL P T ω=风机、泵类负载的转矩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
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直流调速公式的推想Φ-=e K IR U n Φ=e e K C ① 调节电枢电压U ;② 弱磁(只能弱,升磁会导致磁饱和);③ 改变电枢回路电阻R属无级调速的为①和②;有级调速的为③;调速范围小的②因此,采用的最多的是①。
CH2 转速反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2.1 加在直流电机电枢绕组上的直流电源类型:旋转变流机组、静止式可控整流器、PWM 控制变换器抑制电流脉动的措施:1)增加整流电路相数,或采用多重化技术。
2)设置电感量足够大的平波电抗器。
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中串接大电感的作用有:一是平波,即抑制电枢绕组电流脉动;二是使电动机尽量工作在电流连续模式。
V-M 系统电流工作在断续时,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机械特性变软;二是理想空载转速高。
晶闸管整流器的失控时间Ts :整流电路输出电压脉动周期的一半。
不可逆PWM 变换器中,加在电机两端的端电压是_____________桥式可逆PWM 变换器的输出平均电压为(2D-1)Us (D 为占空比,D=ton/T ) 调速系统的稳态性能指标:调速范围D :电动机提供的最高转速max n 和最低转速min n 之比;min max /n n D =注意的是:这里的最高和最低转速是指电动机额定负载时的最高和最低转速。
运动控制或者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知识点整理
33、开环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
n U d 0 RI d KsUc RI d
Ce
Ce
Ce
34、开环调速系统稳态结构图
35、采用反馈控制技术构成转
速闭环的控制系统。转速闭环 控制可以减小转速降落,降低 静差率,扩大调速范围 36、反馈控制的基本作用。 根据自动控制原理,将系统的 被调节量作为反馈量引入系 统,与给定量进行比较,用比 较后的偏差值对系统进行控 制,可以有效地抑制甚至消除 扰动造成的影响,而维持被调 节量很少变化或不变,这就是 反馈控制的基本作用。 37、在负反馈基础上的“检测误 差,用以纠正误差”这一原理组 成的系统,其输出量反馈的传 递途径构成一个闭合的环路, 因此被称作闭环控制系统。在 直流调速系统中,被调节量是 转速,所构成的是转速反馈控 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38、带转速负反馈的闭环直流 调速系统原理框图
速系统(V-M 系统)原理 图
VT 是晶闸管整流器,通过调节 触发装置 GT 的控制电压 Uc 来 移动触发脉冲的相位,改变可 控整流器平均输出直流电压 Ud,事先平滑调速。 14、V-M 系统有点 门极电流可以直接用电子控 制;有快速的控制作用;效率 高 15、 触发装置 GT 的作用 把控制电压 Uc 转换成触发脉 冲的触发延迟角α,用以控制 整流电压,达到变压调速的目 的。 16、带负载单相全控桥式整流 电路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波形 由于电压波形的脉动,造成了
1、电力拖动实现了电能与机械 能之间的能量转变。 2、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运动控制系统的任务是什么? 通过控制电动机电压、电流、 频率等输入量,来改变工作机 械的转矩、速度、位移等机械 量,是各种工作机械按人们期 望的要求运行,以满足生产工 艺及其他应用的需要。 3、运动控制系统及其组成 运动控制系统由电动机及负 载、功率放大与变换装置、控 制器及相应传感器构成
运动控制系统期末复习第5章
5.2 异步电动机的三相数学模型
• 无论异步电动机转子是绕线型还是笼型的,都可以等 效成三相绕线转子,并折算到定子侧,折算后的定子 和转子绕组匝数相等。
• 异步电动机三相绕组可以是Y连接,也可以是Δ连接。 若三相绕组为Δ连接,可先用Δ—Y变换,等效为Y连 接。然后,按Y连接进行分析和设计。
• 定子漏感 Lls ——定子各相漏磁通所对应的电感,由于绕组的对称性,各相漏 感值均相等;
• 转子漏感 Llr ——转子各相漏磁通所对应的电感。 • 定子互感 Lms——与定子一相绕组交链的最大互感磁通所对应的电感; • 转子互感 Lmr——与转子一相绕组交链的最大互感磁通所对应的电感。 • 相间互感——相与相之间的互感
运动控制系统—
第5章
基于动态模型的异步电动机 调速自动控制系统
基于动态模型的异步电动机调速
异步电动机具有非线性、强耦合、多变量的性质, 要获得高动态调速性能,必须从动态模型出发, 分析异步电动机的转矩和磁链控制规律,研究高 性能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案。
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是已经获得成熟应用的 两种基于动态模型的高性能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基于动态模型的异步电动机调速
矢量控制系统通过矢量变换和按转子磁链定向, 得到等效直流电动机模型,然后模仿直流电动机 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利用转矩偏差和定子磁链幅值 偏差的符号,根据当前定子磁链矢量所在的位置, 直接选取合适的定子电压矢量,实施电磁转矩和 定子磁链的控制。
学习内容
5.1 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的性质 5.2 异步电动机的三相数学模型 5.3 坐标变换 5.4 异步电动机在正交坐标上的动态数学模型 5.5 异步电动机在正交坐标系上的状态方程 5.6 矢量控制的变频调速自动控制系统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期末复习重点第6章
与直流调速系统相比,以异步电动机作为执行机构,更加难于理解。
但实际上基于异步电动机的调速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直流调速系统是一致的。
由于转矩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产生的,为了控制转矩,必须兼顾电流和磁场,为了能使电机输出尽量大的转矩,提高带载能力,磁通要工作在接近饱和状态。
因此整个第六章、第七章交流调速部分都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如何在维持磁通恒定的情况实现一般性能的转速调节和高性能的转速调节。
第六章基于稳态模型的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1. 以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为例说明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中维持磁通恒定的必要性由机械特性易理解调速原理,但如何解释调压时机械特性变软,临界转矩随电压成平方下降:需结合磁通分析,调压时磁通随电压成反比下降,调压时定子电流也会近似反比下降。
导致电机转矩随着电压下降快速下降。
2. 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重点,难点)➢异步电动机从额定转速向下调速时,如果单电机频率,显然电机磁通会增加,需要更大的激磁电流。
➢磁通表示单位面积通过的磁力线的多少,为了使电机在整个转速胃内出力最大,总是希望用足铁芯,即使电机调速时磁通一直接近饱和状态,磁通超过饱和状态时会使激磁电流过大,导致损耗过大,磁通增加又很少,为了使电机在整个调速范围内都能输出足够的电磁转矩,最好保持电机气隙磁通恒定,一直接近饱和状态。
➢如何保持气隙磁通恒定?可以从磁通与反电动势关系入手,即式6-11,而电机反电动势不能直接测量,忽略定子绕组和漏抗压降,可以得到式6-12,从而引出恒压频比控制。
并据此分析异步电动机采用恒压频比(书中也称变压变频调速)控制时电压、频率、磁通的变化规律。
3. 异步电动机采用恒压频比(变压变频)控制时的机械特性(重点,难点)➢表征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的几个关键参数包括:同步转速、临界转矩(表征最大带载能力)、起动转矩(表征起动带载能力)、线性段斜率(表征机械特性硬度)。
分析变压变频调速时机械特性曲线变化也关注以上方面。
运动控制系统总结
• 电流环设计完成后,把电流环等效成转速环(外 环)中的一个环节,再用同样的方法设计转速环 为典型II型系统。
图3-26 双闭环调速系统内环和外环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 I——电流内环 n——转速外环
(3)内、外环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比较 • 外环的响应比内环慢,这是按上述工程设计方法设计多环控
• 准确的测速时间是用所得的高频时钟脉冲个数M2 计算出来的,即 Tt M2/ f0,
• 电动机转速为
n 60 60 f0 ZTt ZM2
(2-80)
• T(M法2-测1)速时的转分速辨的率变定化义量为,时钟脉冲个数由M2变成
Q 6f0 0 6f0 0 6f0 0 Z(M 21 ) Z2 MZ2 M (M 21 )
h
3
4
5
6
7
Hale Waihona Puke 89 1052.6% 43.6% 37.6% 33.2% 29.8% 27.2% 25.0% 23.3%
tr / T 2.4 2.65 2.85 3.0 3.1 3.2 3.3 3.35
ts / T 12.15 11.65 9.55 10.45 11.30 12.25 13.25 14.20
异步电动机传递的电磁功率
Pm
3I
'2 r
Rr'
s
机械同步角速度
m1
1
np
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机械特性方程式 )
Te
Pm
m1
3np
1
Ir'2
Rr' s
1Rs
3npUs2Rr' /s
《运动控制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第1章绪论1.什么是运动控制? 电力传动又称电力拖动,是以电动机作为原动机驱动生产机械的系统的总称。
运动控制系统是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用以实现生产机械按人们期望的要求运行,以满足生产工艺及其它应用的要求。
2.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现代运动控制技术是以电动机为控制对象,以计算机和其它电子装置为控制手段,以电力电子装置为弱电控制强电的纽带,以自动控制理论和信息处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数字仿真或计算机辅助设计为研究和开发的工具。
3.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运动方程式:第2章转速反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1.晶闸管-电动机(V-M )系统的组成:纯滞后环节,一阶惯性环节。
2.V-M 系统的主要问题:由于电流波形的脉动,可能出现电流连续和断续两种情况。
3.稳态性能指标:调速范围D 和静差率s 。
D =??(1-??),额定速降??,D =????,s =????04.闭环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静态特性、结构图?5.反馈控制规律和闭环调速系统的几个实际问题,积分控制规律和比例积分控制规律。
积分控制规律:t 0n cd 1tU U 比例积分控制规律:稳态精度高,动态响应快6.有静差、无静差的主要区别:比例调节器的输出只取决于输入偏差量的现状;而积分调节器的输出则包含了输入偏差量的全部历史。
比例积分放大器的结构:PI 调节器7.数字测速方法:M 法测速、T 法测速、M/T 法测速。
8.电流截止负反馈的原理:采用某种方法,当电流大到一定程度时才接入电流负反馈以限制电流,而电流正常时仅有转速负反馈起作用控制转速。
电流截止负反馈的实现方法:引入比较电压,构成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9.脉宽调制:利用电力电子开关的导通与关断,将直流电压变成连续可变的电压,并通过控制脉冲宽度或周期达到变压变频的目的。
10.直流蓄电池供电的电流可反向的两象限直流斩波调速系统,已知:电源电压Us=300V,斩波器占空比为30%,电动机反电动势E=100V,在电机侧看,回路的总电阻R=1Ω。
运动控制系统_复习知识点总结
1 运动控制系统的任务是通过对电动机电压、电流、频率等输入电量的控制,来改变工作机械的转矩、速度、位移等机械量,使各种工作机械按人们期望的要求运行,以满足生产工艺与其他应用的需要。
(运动控制系统框图)2. 运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为电动机,运动控制的目的是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转角,要控制转速和转角,唯一的途径就是控制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使转速变化率按人们期望的规律变化。
因此,转矩控制是运动控制的根本问题。
第1章可控直流电源-电动机系统容提要相控整流器-电动机调速系统直流PWM变换器-电动机系统调速系统性能指标1相控整流器-电动机调速系统原理2.晶闸管可控整流器的特点(1)晶闸管可控整流器的功率放大倍数在104以上,其门极电流可以直接用电子控制。
(2)晶闸管的控制作用是毫秒级的,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晶闸管可控整流器的不足之处晶闸管是单向导电的,给电机的可逆运行带来困难。
晶闸管对过电压、过电流和过高的du/dt与di/dt都十分敏感,超过允许值时会损坏晶闸管。
在交流侧会产生较大的谐波电流,引起电网电压的畸变。
需要在电网中增设无功补偿装置和谐波滤波装置。
3.V-M系统机械特4.最大失控时间是两个相邻自然换相点之间的时间,它与交流电源频率和晶闸管整流器的类型有关。
5.(1)直流脉宽变换器根据PWM变换器主电路的形式可分为可逆和不可逆两大类(2)简单的不可逆PWM变换器-直流电动机系统(3)有制动电流通路的不可逆PWM-直流电动机系统(4)桥式可逆PWM变换器(5)双极式控制的桥式可逆PWM变换器的优点双极式控制方式的不足之处(6)直流PWM变换器-电动机系统的能量回馈问题”。
(7)直流PWM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6..生产机械要求电动机在额定负载情况下所需的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之比称为调速围,用字母D来表示(D的表达式)当系统在某一转速下运行时,负载由理想空载增加到额定值时电动机转速的变化率,称为静差率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控制系统重点 第一章 直流拖动控制系统1.2 晶闸管—电动机系统的主要问题1,在V-M 调速系统中,当电流断续时,平均电压Udo(Udm)↑,等效R ↑↑(几~几十倍) 系统性能恶化,难控制。
2,V-M 系统的机械特性:(如书本图1-11) 3,晶闸管触发与整流装置可看成是一个纯滞后环节。
1.3 PWM 调速系统的主要问题1,不可逆PWM 变换器(1)电压不可逆Ud=+ →转速不可逆(2)电流不可逆Id=+ → 电机电动, 不可发电制动(3)电流连续时Ud=ρUs(4)电流断续(断续期间ud=Em)则Ud 上升2,电流可逆二象限PWM(1)Ud=ρUs= + 电压不可逆→转速不可逆(2)Id=(Ud-Em)/R= +/- 电流可逆→ →*电机状态可逆(3)Ud>Em → Id=+ 电动Ud<Em → Id=- 发电(制动,减速)(4)电流连续,Ud 不受断流影响3,UI 可逆四像限PWM(1)电压Ud 可逆→电机转速可逆(2)电流Id 可逆→电机状态可逆:电动,发电(制动,减速)(3)电流连续,Ud 不受断流影响4,由于电流连续,电压稳定,机械特性线性好1.4 反馈控制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分析和设计1,调速范围:生产机械要求的电机最高和最低转速之比2,静差率:由理想空载到额定负载所对应的相对转速降N n ∆与理想空载转速0n 之比3,.调速范围、静差率和额定速降之间的关系4,一个调速系统的调速范围,是指在最低速时还能满足所需静差率的转速可调范围。
5,闭环系统结构:maxmin n D n =0N n n s ∆=N min N min 0N n n n n n s ∆+∆=∆=)1(N N s n s n D -∆=6,闭环调速系统静态流图如上图所示:当∆Uc, ∆Udo, I d …….→ n ↓ 则: → U n ↓ → ∆U n ↑ → U c ↑ → U d0↑ → n ↑ 闭环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p s e K K K C α=Φ,p K 放大器的电压放大系数;s K 电力电子变换器的电压放大系数。
7, 0c n 为闭环空载转速,c n ∆为闭环转速降,op n ∆为开环转速降。
8,由于0c n = op n ∆/(1+K )--闭环转速降更小,机械特性更硬;K 越大 静态性能越好 9,抗扰能力:反馈控制能有效地抑制一切被负反馈环所包围的前向通道上的扰动作用(书本P25)。
10,如图所示:11,限流的方法:(1)加积分给定环节--限制给定上升率,间接防起动过流(2)根本方法--设直接限流环节12,带限流(理想)机械特性op c **0cc 0111/1n KI KCe R n U U K K n n n :n d n n c ∆+=+Φ=∆≈+=∆-=αα闭环转速降闭环空载闭环13,带电流截止负反馈调节的直流调速单闭环(1)Ui=Rs(Id-Ic)+ --正值有效,负值取0Ic=Ucom/Rs —转折电流(2)n=0→堵转电流 Idb=Un*/Rs + Ic(3)机械特性(4)系统的稳定条件:系统临界增益:Tm Kc Ts≈,当K ﹤Kc 时,系统稳定,当K ﹥Kc 时,系统不稳定;1.6 无静差PI 调速系统1,无静差系统:采用比例积分调节器的闭环调速系统则是无静差调速系统;2,无静差的特点:(1)n=n*,Un=Un*,ΔUn=0,0,0n s ∆==。
(2)前期(大偏差) P 为主,快速减小偏差;后期(小偏差) I 为主,逐渐消除偏差;1.7 电压负反馈电流正反馈(补偿)调速1,系统静态结构流图:2,由结构图可得如下关系(1)Uu*=Uf=γUd –βId →Ud=Uu*/γ+(β/γ)Id(2)n=(Ud-RId)/(Ce Φ)=(Uu*/γ)/(Ce Φ)-(R-β/γ)Id/(Ce Φ)(3)电流补偿:β/γ= R 全补—不可能> 过补—不稳定< 欠补—工程常用第二章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2.1.1 n-i 双闭环系统的组成(如书本P53图2-2):1,如图可知:n 环—外环,主环, 主要作用:调转速;ASR (转速调节器)输出-- i 环的给定通过调电流来调转速。
2,i 环--内环,辅环,作用是:调电流,i 环通过调电压来调电流是n 环前向通道的一个环节 。
3,ASR (转速调节器)的作用:输出限幅U*im--决定电流(给定电压)的最大值; 4,ACR (电流调节器)的作用:输出限幅U cm --决定最大输出电压U dm 。
5,n-i 双闭环系统电路结构(如图书本P54图2-3):要求会标记各电压极性;2.1.2 稳态结构图和静特性1,结构框图如图所示:2,限幅作用:因为限幅使调节器饱和,导致①产生最大操作量;②失去线性控制能力。
2.2.2 起动过程分析Ⅰ阶段:恒流调节1,ASR: 突加U*n →ΔUn =Un*大值 →输出Ui*↑→饱和Uim* 起动过程:n<n* →ΔUn> 0→PI 的I 功能维持饱和;ASR 产生最大电流给定2,ACR : 按电流给定Uim*升压,调Id=Uim*/β;电机以最大电流升速起动Ⅱ阶段:恒转速调节3,n 升至超速n>n *→ΔUn<0 →ASR 退饱和(I 功能,输出↓)→恢复线性调速功能→Ui*↓ →ACR 降Id →n ↓,经衰减波动调节过程→n=n*,Id=IL 。
2.2.3 动态抗扰性能分析1,n-i 双闭环静特性、动态限流、起动快速性、抗网压扰动性能比n 单闭环优;而n 单闭环抗负载扰动的性能比n-i 双闭环优。
2.3 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2.3.1 工程设计处理:1, 高频段小惯性群近似为惯性环节;低频段大惯性近似近似为积分环节。
2.3.2 典型系统1,2阶I 型最佳系统动态性能:(1)跟随性好,超调小;(2)抗扰性差,恢复慢;(3)跟随超调越大→抗扰恢复越快。
2,3阶2型最佳系统动态性能:(1)(线性)跟随性差:超调大;(2)抗扰性好:恢复快(3)最大超速Δn=1.62*(R/Ce Φ)ΔI*(T Σn /Tm)。
3,退饱和后: 超速Δn m 与终速无关;超调σ与终速有关。
2.4 调节器的设计及参数计算: 1,电流调节器的实现:(书本P78及例题2-1)参数: )(2is pi ∑=T T K R K l β0pi i R K R =i l i /R T C =2,转速调节器的参数计算(书本P82及例题2-2)2.5(略)2.6 压磁配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如书本P92图2-36)1,调压回路:n-i 双闭环,通过调Un*调速,调磁回路:电压U-磁场F 双闭环. 给定Uv*固定,自动实现基速以下恒(满)磁,以上恒(满)压减磁2,调磁回路--电压U-磁场F 双闭环:(1)电压U 环--主(外)环:作用:调压,通过调电机磁场调压,输出Uif*--励磁给定, 饱和值Uifm*对应额定磁场 ---电压环通过调励磁力图 恒定电枢电压为额定(2)磁场F 环—内(辅)环,U 环前向通道一环节.作用:调磁,通过调励磁回路电压调磁。
3,系统工作原理:(1)基速以下调压回路(n-i 双闭环)调速→结果Ud<UN →调磁回路U 环:Uv<Uv*→ΔUv>0→AUR(I 作用) →输出Uif*增至饱和→产生恒满磁给定→F 环AFR 调磁→恒满磁(2) 基速以上调压回路(n-i 双闭环)调速过程 ↑Ud > UN →调磁回路U 环: Uv >Uv* →ΔUv<0→AUR ↓输出Uif* →F 环减磁→ n ↑升→ 超速→调压回路↓Ud …→ 稳态 Ud= UN 。
(3)基速以上调速过程:先过压→减磁→超速→降压→稳态恒压;调速过程Ud,n 必然波动。
4,系统性能改善:(1)U 环用部分电压反馈可以减小动态波动;(2)F 环用Φ环反馈代替i 环反馈可以加快响应;(3)加调磁回路后,n 环应加自适应环节(Φm / Φ) ,以保持动态性能。
第三章(暂略) 第四章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和位置随动系统4.1、可逆直流调速系统所谓可逆直流调速系统是指:系统电流、电磁转矩可逆的直流调速系统。
4.1.1PWM 电枢可逆直流调速系统(适用于中小功率系统)4.1.2 有环流控制的可逆晶闸管——电动机系统(V-M 系统)1,两组晶闸管装置反并联可逆线路(1)V-M 系统反并联可逆线路的工作状态(书本P124表4-1)(2)励磁可逆线路:①优点装置容量小;②缺点励磁绕组的电感大,响应慢反向经0磁,控制复杂。
2,可逆V-M 系统中的环流问题(1)环流: VF,VR 同时导通时,不流过负载,只在VF,VR 、电源间流通的短路电流fi fi /4R T C =n n /∑=T h τ记中频宽0pn n R K R =n n n /R C τ=0fn fn /4R T C =e m pn n (1)2C T h K h R T βα∑Φ+=(2)环流的分类:①静态环流,包括直流环流,脉动环流;②动态环流控制角α变化过程的环流。
(3)配合控制:αf +αr≥180°αf≥βr→α≥β,Uc=0→αf =αr =初相位α0 ≥90 °Αf和ar为控制角,βr为逆变角。
(4)环流的处理:①自然环流系统直流环流用配合控制消除;②脉动环流用电抗抑制。
(5)环流前后,换流前正组逆变;换流后反组整流。
(6)可控环流系统环流控制原则:环流随负载增大减小至消失。
(7)有环流可逆系统特点:过渡平滑、响应快,但环流与电抗器加大系统风险与成本。
4.1.2 无环流可逆V-M系统1,逻辑无环流可逆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见书本P130图4-11)(1)VF/VR工作原则:①Id≠0时, 维持原整流器组工作--整流或逆变--无论Ui*(Id要求)为+ 或–②切换原则:Id回0时,根据Ui*极性切换;(2)逻辑无环流系统问题与改进:①增加反组逆变,减小电流冲击;②有准备推β切换: 推β至满足:Uβ=E ,消除推β时间死区。
推β用正反馈实现记忆。
2,逻辑无环流系统特点(1)优点:无环流电抗,系统成本降低;无环流损耗与风险,可靠性提高(2)缺点:有切换时间死区,影响快速性。
4.2 位置随动系统4.2.1 位置随动系统的组成(书本P133了解)4.2.2 位置随动系统与调速系统的比较1,调速系统---恒值控制,主要问题是抗扰;2,随动系统---跟踪控制,主要问题是跟随;调速系统是随动系统前向通道的一环节。
4.2.3 位置传感器主要有:电位器、基于电磁感应的位置传感器、光电编码器、磁性编码器4.2.4 位置随动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1,跟随性能:(I型、II型系统相比较)终值误差e(∞)=(1/K)(d/dt)m+1x(t)|t→+∞I型系统II型输入x(t) m+1 = 1 2 --积分环节位置 C 终值ep(+∞)= 0 0均速Vt ev(+∞)= V/K 0均加速at2/2 ea(+∞)= +∞a/K直接跟踪终值误差差好但相裕/稳定性大/高小/低带宽/动态响应宽/快窄/慢4.2.5 位置随动系统的抗扰分析级校正1,系统的主要扰动来自调速系统内部其消除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开环调速抗扰:f前积分个数m >/= f阶数---扰动误差→0/恒值(2),闭环调速抗扰: 通常调速系统都用闭环,提高抗扰动能力;①抗扰前馈控制:可主动快速减小扰动偏差,但不能消除偏差,属于粗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