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老师的望海潮
《望海潮》译文
《望海潮》译文我站在海滩上,望着巨大的波浪。
浩如山岳般的波涛,澎湃汹涌向前涌。
大海吞噬了天边的地平线,似乎永远无尽无涯。
凶猛的浪花飞溅起来,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我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力量,这海洋如此强大,让我感到自己的渺小。
我内心的惧怕和不安,在这无边无际的海洋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尽管知道会有风暴来临,我依然立于此地,如雕塑般坚定不移。
望着海潮的翻涌,我庆幸自己的生命之旅,彷徨与困惑都已然过去。
现在,只有感受这浩渺的海洋,体验它那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力量。
当涌向岸边的波浪,势不可挡地奔向我时,我感到了生命的意义。
望着海潮,我不再畏惧未来的风暴,因为我已经找到了勇气和坚强。
在这广阔无垠的海洋前,我愿意用一生去追逐梦想,去征服人生的巅峰。
望海潮,让我在无垠的海洋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宏伟和无限。
这浩渺的海洋带给我无尽的想象空间,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我身上涌动,让我感受到自己的微不足道,同时也让我感到自己的不可替代。
人生就如同此时此刻的海洋,汹涌澎湃,时而平静如镜,时而喧嚣如雷。
无论是荣耀的时刻还是低谷的时刻,我们都需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决心。
面对无边无际的海洋,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对未来的迷茫和困惑。
曾经,我像一片迷失的叶子,飘荡在人生的海洋中,不知往何处去。
我曾经焦虑不安,追逐一叶难寻的浪花,渴望一瞬即逝的成功和荣耀。
然而,生活并非如此,它不止有浪花,还有狂风暴雨和汹涌的潮水。
我逐渐明白,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追逐短暂的荣光,而在于真正体验和感受人生的意义。
望着涌动的海潮,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敬畏和融入感。
这广袤的海洋展现着它无所不能的力量,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就像海浪一样,我们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活力和生命力,才能奋发向前,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在这浩渺的海洋中,我仿佛听到了无尽的告诫和启迪,它们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思考着如何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
望海潮,更是让我明白了"波光粼粼皆浪花"的道理。
望海潮教案一等奖
望海潮教案一等奖这是望海潮教案一等奖,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望海潮教案一等奖第1篇教学目标《望海潮》教学设计(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3、学习诗词中铺陈的表现手法(二)过程与方法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学习炼字方法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对杭州西湖的热爱之情;感受词的意境、情韵;学习诗中铺陈的表现手法学习方法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反复诵读,感悟体会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江南胜景自古令人魂牵梦绕,展开柳永的望海潮满眼一派商似繁盛的承平气象,富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八月钱塘西湖秀色,钱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涛卷霜雪的黄钟大吕,西湖美景则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丝竹管弦,美的景致,美的画面,美的笔调,美的神韵,美的音律,柳永在这里告诉我们什么叫真正的美,脱俗的美。
二、知识积累1、词牌介绍2、作者介绍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3、背景介绍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
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翻译及赏析《望海潮》是描绘北宋时期杭州景象的。
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望海潮·东南形胜宋代: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
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
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
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
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注释三吴:即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
烟柳:雾气笼罩着的柳树。
画桥:装饰华美的桥。
风帘:挡风用的帘子。
翠幕:青绿色的帷幕。
参差:参音此跟反,差音此衣反。
近似;高下不齐貌。
云树:树木如云,极言其多。
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天堑:天然沟壑,人间险阻。
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
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
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重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
柳永《望海潮》赏析
柳永《望海潮》赏析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 )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qiān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sǒu)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作者简介: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属福建)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创始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死时靠妓女捐钱安葬。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有《乐章集》。
柳永词作鉴赏译文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
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赏析一】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以《望海潮》深入解读柳永
以《望海潮》深入解读柳永《望海潮》是中国古代著名词人柳永的代表作之一,该词以其深刻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广受欢迎,并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柳永是宋代最杰出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以情感真挚、意境优美而著称。
而《望海潮》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更是展现出了柳永深厚的情感和艺术造诣。
本文将从词的整体结构、艺术表现手法、意象和意境等方面深入解读《望海潮》这首著名的词,揭示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以期能更好地理解柳永及其作品。
我们来看《望海潮》的整体结构。
这首词共分两首,每首四句。
每句四字,共八句,三十二字。
整个词构思简练,结构严谨,给人以整齐利落的感觉。
每句四个字的长度,使得整首词在形式上非常紧凑,而在内容上却又意蕴隽永。
我们来分析《望海潮》的艺术表现手法。
柳永在这首词中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反复、对比等。
其中对仗是最为明显的一种手法,这首词中几乎每句都是对仗句,通过对仗的运用,柳永巧妙地传达了词中所蕴含的情感。
柳永还运用了一些重复和对比的手法,例如“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和“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通过这种对比,加深了词中情感的表达,使整个词更加动人。
接下来,让我们来探究《望海潮》中所用的意象和意境。
这首词以“望海潮”为题,海潮的涌动成为了词中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潮在词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它不仅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更象征了人生的沧桑和变迁。
柳永通过“望海潮”这一意象,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逝去岁月的无奈。
让我们从情感和思想的角度来解读《望海潮》。
这首词以“望海潮”为题,表达了柳永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逝去岁月的无奈。
在这首词中,柳永用“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样的词句,表现了他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深刻体验和感悟。
他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逝去岁月的无奈,在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柳永《望海潮》教案设计(通用6篇)
柳永《望海潮》教案设计(通用6篇)柳永《望海潮》教案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柳永《望海潮》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柳永《望海潮》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因声求气,掌握诵读方法。
2、推敲语言,体会炼字技巧。
3、描述意境,学习点染艺术。
【教学重点】1、体会炼字技巧。
2、学习点染艺术。
【教学难点】1、探寻主旨。
2、背诵全词。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公元1161年,金大举进攻北宋。
据《鹤林玉露》一书记载:有一首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后人谢处厚有感于此,写了一首诗:“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
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谢处厚把金兵大动干戈、大举进攻北宋的责任归到这首词及其作者身上。
完颜亮的侵犯是不是就因为这首词的关系?(肯定不是的,他们都夸大了文学的作用了。
)但有一点肯定的是,这首词的影响非常大。
这首词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柳永的《望海潮》。
二、积累·整合1、柳永介绍。
【据中国社科院杨义研究员统计,柳永今存下212首词中,近40首词近乎全景式地描绘大都市!】2、题目解说。
既是词牌(柳永自制之词牌,与音乐有关),又是标题(与内容有关)。
三、感受·鉴赏(一)因声求气,掌握诵读方法。
1、学生朗读。
2、教师正音。
①读准字音。
(注意韵脚)②读对句读。
(注意节奏)③读出情感。
(注意抑扬)3、教师范读。
(或听配乐朗诵)4、学生体味,师生齐读。
①全词感情饱满,适度夸张,铿锵有力。
②上片写形胜之地和钱塘江潮的壮观:词句短小,“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
③下片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
望海潮优秀教案
望海潮优秀教案教案名称:《望海潮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望海潮》这首诗词,培养学生的诗词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理解《望海潮》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2. 学会诵读《望海潮》这首诗词。
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引入与大海、浪涛、潮水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为学习《望海潮》创设基础。
2. 欣赏课文:先带领学生欣赏整首《望海潮》的诗词音韵和意境,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美和力量。
3. 文本解读:分段介绍、阐释《望海潮》中的意象和诗人的内心情感,并进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4. 朗读训练:带领学生进行逐句逐节的诵读,注重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同时纠正发音错误并提高咬字清晰度。
5. 诗词默写:将《望海潮》的几个重要片段进行摘抄,让学生默写并发表自己的解读,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和思考。
6. 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如设计一份展板、制作一个小视频或创作新的诗句等,以促进学生的合作与创造力发展。
教学方法:1. 情感诱导法:通过图片、音频和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产生与大海、浪涛和潮水相关的情感共鸣。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互帮互助、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 情景再现法:通过展示有关大海和潮汐的情景,提高学生对《望海潮》中意象的理解力。
教学评价:1. 师生互动:通过提问、回答和讨论,检查学生对《望海潮》的理解程度。
2. 诗词朗读评价: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估,重点关注发音准确度和情感表达。
3. 作品评价:对学生合作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创新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拓展延伸:1. 邀请诗词专家或文学爱好者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解读《望海潮》和其他相关诗词作品。
2. 鼓励有兴趣的学生继续学习和创作诗词,组织诗歌朗诵比赛或诗词创作展示活动。
备注:此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望海潮》优秀课件
描绘杭州繁华景象及自然风光
繁华景象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 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词人笔下展现了一个繁华的杭州城,这里有美丽的 自然风光、热闹的市场和富裕的人家。
自然风光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词人通过对重湖 、叠巘、桂子、荷花等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清新美丽的杭州。同时,通过描绘渔翁、莲娃等 人物形象,进一步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
宋代文化特色
通过对市井的描绘,词中也展现了宋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如礼仪、习俗、艺术等方面的 传承和发展。
柳永其他作品中所展现的市民生活情趣
对都市生活的热爱
柳永的作品中多次表达对都市生 活的热爱和向往,如《鹤冲天·黄 金榜上》中的“忍把浮名,换了 浅斟低唱”等句,体现了对都市
生活的沉醉和留恋。
对市民阶层的关注
抒发作者对杭州的赞美之情
对杭州的赞美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词人通过对杭州美景的描 绘和赞美,表达了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 异日图将好景”也暗示了词人希望将杭州的美景永远留存在 心中的愿望。
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词人通过对官员 出行场面的描绘和对箫鼓、烟霞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和 平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这也暗示了词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 关注和思考。
06 知识巩固与课堂 互动环节
重要知识点回顾总结
文学常识
回顾《望海潮》的作者 柳永及其时代背景、文
学成就等相关知识。
文本解读
总结《望海潮》的主题 思想、情感表达、艺术 手法等文本解读要点。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 2.4名家点评《望海潮》
名家点评《望海潮》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云“东南形胜”云云。
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近时谢处厚诗云:“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
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余谓此词虽牵动长江之愁,然卒为金主送死之媒,未足恨也。
至于荷艳桂香,妆点湖山之清丽,使士夫流连于歌舞嬉游之乐,遂忘中原,是则深可恨耳!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九:柳永咏钱塘词曰“参差十万人家”,此元丰前语也。
自高庙车驾自建康幸杭驻跸,几近二百馀年,户口蕃息,近百万馀家。
杭城之外城,南西东北,各数十里,人烟生聚,民物阜蕃,市井坊陌,铺席骈盛,数日经行不尽,各可比外路一州郡,足见杭城繁盛耳。
高二语文《望海潮》教案(精选
高二语文《望海潮》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宋词精选》章节,详细内容为《望海潮》一词的解析与学习。
《望海潮》是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作品,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望海潮》的背景、作者、词牌、韵律等基本知识。
2. 领悟词中所表达的景象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词中意象的把握和情感的体会。
重点:词的背景、作者、词牌、韵律等基本知识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望海潮》。
2. 讲解背景:介绍作者柳永,讲解《望海潮》的背景和词牌特点。
3. 诗词解析:a. 学生自读诗词,初步感受词的意境。
b. 教师逐句解析,分析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c. 学生讨论,共同探讨词中的难点和重点。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类似的宋词,分析其意象、情感和表达手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另一首宋词。
7. 课后作业布置:见第七部分。
六、板书设计1. 《望海潮》2. 内容:a. 作者:柳永b. 背景:钱塘江大潮c. 词牌:长调d. 意象:潮、云、月、风等e. 情感:壮志未酬、忧国忧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望海潮》中的三个意象。
b. 分析《望海潮》中的情感。
c. 比较本节课所学宋词与另一首宋词的异同。
2. 答案:a. 潮:象征国家的命运,波澜壮阔。
云:象征人生的浮沉,变幻无常。
b. 《望海潮》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对壮志未酬的忧虑。
c. 学生需自行分析比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词的背景、作者、词牌等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词中意象和情感的体会程度。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宋代词人的作品,了解不同词人的风格和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望海潮》中的点染手法
《望海潮》中的点染手法望海潮》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林海音的代表作之一,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深受读者喜爱。
在林海音的作品中,点染手法被广泛运用,给人以意境美、境界美和心灵美的艺术享受。
下面我们将分步解析《望海潮》中的点染手法。
首先,点染手法是指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采用生动具体的描写手法,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手法,把人、事、物的细节描绘得十分具体、生动,并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引起读者的感触,加深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感染力。
在《望海潮》中,林海音采用点染手法来描绘海边的景色。
他用“细沙滩上,经常留下一些洁白无瑕的贝壳,看上去是那么的美丽动人”来点染了海滩的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海滩之上,感受到了海滩的美丽与神秘。
而在描写海风的时候,他写道:“海风在身上拂过,感觉顿时象是品尝了天然的清凉饮品一般”。
这样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海风的清凉和舒适,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
其次,点染手法常常在人物描写中得以运用。
在《望海潮》中,林海音透过对主人公的描写,运用点染手法来塑造主人公的性格形象。
他用“他的眉毛长得稀疏又柔软,一眼看去就让人感到亲切”来描述主人公的容貌,用“默默地苦笑一下,却又转身拍我一下肩,说道:我倒是有点口渴了”来描绘主人公的性格。
这些生动的描写使主人公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此外,点染手法还常常被用于描绘情感的细腻变化。
在《望海潮》中,作者通过对情感的点染,使作品充满了细腻的情感。
比如,林海音在描写主人公思念故乡时写道:“原乡的情思藏在思绪里,时刻鼓荡着我的心,使我感到人生本是干涸得难支的心肠,在这打击的情境里,流露出点点的丝丝柔情来”。
这些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情感起伏,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
综上所述,《望海潮》中的点染手法在描绘景色、人物、情感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使整个作品更具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通过对点染手法的深入解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也能够更好地运用点染手法来丰富自己的创作。
《望海潮》理解性默写(带答案三)
《望海潮》理解性默写
1、《望海潮》中“嬉嬉钓叟莲娃”写老人和小孩的生活状态,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
2、《望海潮》中“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3、《望海潮》中“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三句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点出杭州位置重要、历史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4、《望海潮》中“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写达官贵人要将杭州美景绘成画带回朝庭接受众人夸赏,侧面衬托出杭州美。
5、《望海潮》下片运用借代手法的句子是: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6、《望海潮》中,通过“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描写把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的的句子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7、《望海潮》中描写杭州居民众多、房屋错落的一句是:参差十万人家。
1。
《望海潮》教案一等奖
《望海潮》教案一等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望海潮》。
具体内容包括:1. 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2. 《望海潮》诗句的解读与分析;3. 诗歌的韵律与节奏;4. 诗歌意境的描绘与体会。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望海潮》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2. 通过对诗句的解读与分析,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把握诗歌的韵律与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的意境描绘与体会。
教学重点:诗句的解读与分析,诗歌韵律与节奏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望海潮》课文、PPT、黑板、粉笔;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大海的联想,激发学习兴趣。
2. 作者简介与背景介绍:讲解诗人苏轼的生平事迹,介绍《望海潮》的创作背景。
3. 诗句解读与分析:(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分析诗句的意象,理解诗句的内涵;(3)讨论诗句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4. 实践情景引入:(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2)学生分角色朗读诗句,感受诗句的节奏与韵律。
5. 例题讲解:(1)诗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中的“天下无”是什么意思?(2)诗句“水满有时觉浅深,山多不觉险与平”是如何表现作者情感的?6. 随堂练习:(1)请学生模仿诗句的写作手法,创作一首描绘大海的诗歌;(2)学生相互评价,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望海潮》2. 板书内容:作者:苏轼背景介绍:钱塘江大潮诗句解读与分析:意象、内涵、修辞手法韵律与节奏:感受、朗读1. 作业题目:(1)请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苏轼及其创作背景;(2)分析诗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中的“天下无”所表达的意思;(3)模仿《望海潮》的写作手法,创作一首描绘大海的诗歌。
2. 答案:(1)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号东坡居士,代表作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望海潮十四韵
望海潮十四韵1.《望海潮・东南形胜》- 柳永•原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上片侧重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从地理位置、城市风貌、人口户数,到钱塘江的壮观、市场的繁荣等,一一展现。
下片则着重描写西湖,通过描绘湖山之美、四季之花、百姓的游乐,以及官员的风流雅事等,展现了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全词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2.《望海潮・匆匆那年》- 倾城•原文:第一部听香牵梦,星移斗转,人间路过匆匆。
东海看帆,西窗望月,鹭鸥知晓情衷。
孤影与谁同。
浪潮拍琴岛,有曲淙淙。
飘至光岩,来寻今日几英雄。
舟头白袂青瞳。
正横吹玉笛,宛若春风。
云散日升,霞飞水暖,翩翩神采惊鸿。
一霎梦游中。
偕手江湖老,拼醉千盅。
管甚王侯将相,快意自从容。
第二部莺声娇软,桃花娇艳,女儿美过千香。
私语缠绵,深闺寂寞,那番绮梦凉凉。
何处诉衷肠。
慰藉孤单影,懒弄新妆。
堪笑天真,未曾谋面竟痴狂。
何人小院中央。
正提壶唱曲,沐暖歌扬。
眉目澈澄,英姿挺拔,一身墨绿戎装。
凝目绞衣裳。
不觉心扉处,小鹿横撞。
移步深情款款,不敢问萧郎。
第三部柳开青眼,风梳紫燕,闲云来往清溪。
时踏钓舟,时听鸟啭,已然晚照催归。
自在向山移。
远处炊烟袅,暝色微微。
翁媪相呼,林中高树掩荆扉。
痴看深羡忘机。
奈红尘牵绊,绮梦依稀。
轻折数条,罗衣采采,春寒剪剪周围。
恼恨景光迷。
不识归家路,怯怯谁知。
俄尔君来背起,背上泪成泥。
第四部廉纤微雨,蹉跎花事,深闺绮梦虚无。
妆弄懒慵,心生怅惘,朝朝来去如初。
倚案乱翻书。
又见周公瑾,大将英儒。
赤壁东风,纶巾羽扇笑穷徒。
《望海潮》优秀课件教学版
词的下阕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州风貌?
西湖湖山之美
重湖 桂子
荷花
羌管
下 百姓生活愉悦 片
菱歌 嬉嬉
千骑
长官生活休闲 乘醉
吟赏
祝愿官员: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通过描写诚杭州的繁华
思 考
———
与美丽《 现 代,抒发诚实,守信了他怎信:样的情感?何 为 诚
汉
用
语 词
。
典
信 ?
》
湖南宁远一中高一语文组
威仪的钱塘潮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 视线从城内转到钱塘江边,来写“形胜”
“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 “怒”字写出钱塘潮的盛世之况。
“卷”字又状狂涛汹涌,波浪滔滔之势。
问:若把上片中的“卷”改为“推”好不
不好。“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 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 势,用“推”则显得平板生硬,力度、气势都 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 “卷”形象逼真。
点染间不能有其它相隔,必须是 一气而下。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染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点
分析《望海潮》中哪些是“点”,哪些是 “染” ?
点、染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点
居住环境华美,钱塘景观壮阔,百姓生活富有 (分)
——染 重湖叠巘清嘉(总) ——点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最美在西 湖,宋代苏轼曾在《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中这样描写 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 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将西湖与西子相比 可谓推陈出新,愈发显出西湖全方位的柔美姿态。 而 南宋还有一位著名词人柳永也对杭州和西湖情有独钟, 写下了著名的词作《望海潮》。传说金主完颜亮读到这 首词后,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十分倾 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于1161年大举进攻南宋, 虽未成功,但柳永也差点成了千古罪人。当然,这只是 前人牵强附会的说法,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柳永这首 词影响非常大。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该词,再度领略古都 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吧。
望海潮试讲逐字稿
望海潮试讲逐字稿
尊敬的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一首诗歌,它的名字叫做《望海潮》。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文征明所写,诗中表达的是对海洋的无限向往和向海洋致敬的情感。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依旧烟笼十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楼房阁,连云接雨。
只有香知味,数声啼鸟。
如何不见江村月,向晚照里,孤帆半片挂天边。
人在画图为快乐,时光如水,一东流去。
整首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看: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一个美丽的海港城市——钱塘,并以丰富的细节描绘了钱塘的美景,如“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烟笼十里”等等。
这里的“望海潮”
也有双重含义,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对海洋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是对钱塘这个海港城市的赞美。
后半部分的诗则更注重人的情感表达。
诗中提到了“江村月”,暗示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诗中还写到了“画图为快乐”,表达出在流连于美景的同时,诗人内心深处依然渴望自由自在地描绘
自己的人生。
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优美,意境悠远,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文征明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听到他自由自在、情感真挚的声音,也能够分享他对生命的感悟。
此外,这首诗还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代表,它激励了很多文人墨客对海洋的向往和探索精神,同时也在文化交流中传递着中国精神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望海潮》这首诗的解读,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文化的博大精深。
非常感谢您的聆听!。
《望海潮》的注释及赏析
《望海潮》的注释及赏析
《望海潮》的注释及赏析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望海潮》
【内容】: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长忆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
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
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喈。
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
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作者】: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人。
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
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
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
工诗词。
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
诗风与词风相近。
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注释】:
梅英:梅花。
疏淡:花稀色淡。
冰澌溶泄:冰块融化流动。
金谷:洛阳园名。
俊游:游览胜地。
铜驼:洛阳街名。
巷陌:街道。
误随车:身不由己地尾随陌生少女的车子。
芳思交加:春天引发复杂的情思。
西园:泛指园林。
笳:胡笳,乐器名。
飞盖:飞驰的.车。
兰苑未空:园林仍未荒芜。
是事:事事
【赏析】:
此词追忆昔日在洛阳游赏名园的盛况,感叹如今重游的愁怨,因而思归心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诚 实 , 守 信 用 。
信 :
何 为 诚 信 ?
湖南宁远一中高一语文组
———
2012年上期
4、词的下阕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州风貌?
西湖湖山之美 重湖 桂花 荷花 羌管 菱歌 嬉嬉 千骑 乘醉 吟赏
下 片
百姓生活愉悦
长官生活休闲
祝愿官员: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思 考
诚 诚 何 信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点明了 实 : 词人写作目的是拜谒孙何,借以赞颂他
点、染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点
居住环境华美,钱塘景观壮阔,百姓生活富有 (分) ——染
1、从地理位置上看 【东南重镇】 太平、富 2、从历史传统上看 庶、安定、 【自古繁华】 祥和的都 3、从自然景观上看 市生活景 【西湖、钱塘江】 象 4、从市井面貌上看 【建筑精美、人口密集】 5、从百姓生活上看 【安居乐业】
译文(下阙)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 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 丽,有秋天的桂花, 十里的荷花。羌管欢 快地奏乐晴天,夜晚 划船采菱唱歌,钓鱼 的老翁、采莲的姑娘 都嬉笑颜开。千名骑 兵簇拥着长官,乘醉 听吹箫击鼓,观赏、 吟唱烟霞风光。他日 画上美好景致,回京 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1 、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样
, 为 政绩卓著。“好景”,表层意思是指杭 《 守 州的美好景观,实际代指其政绩成就。 现 直接称美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 信 诚 代 作风,并预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最 用 汉 末两句虽有粉饰升平的味道,却也部分 语 。 信 程度的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荣奢靡的社会 词 现实。 典 ? 》
2012年上期
惊叹 赞美 艳羡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积累三首像《望海潮》一 样的描写一个地点人文风光的古诗 词。并指出它是描绘的哪里的风景 景观。写在作业本上,明早交至语 文课代表处!
参差 (cēn cī)
绕堤沙
(dī) (jī)
天堑 (qiàn)
罗绮 重湖叠
珠玑
竞豪奢
(qǐ)
(shē)
(chóng yǎn) ) 千骑 (jì
羌管 (qiāng)
《望海潮》一词写了怎样的都市
思 考
生活景象?
•诵读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 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 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 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 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 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 /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人,被誉为“才子诗 人”,代表作《望海潮》《雨霖铃》。
柳词从题材方面看,大体可分三类: 写都市生活和风光; 写男女间的恋情; 写羁旅行役之苦。
柳永词 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 皆能歌柳词”。
写 作 背 景
《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友 孙何相见而作。柳永在杭州生活期间, 对杭州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有着亲身 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当时旧友孙何正 任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因身份悬殊, 门禁森严,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就写下 了《望海潮》首词,先在歌妓中传唱, 结果很快就让孙何听到了。问及词作者 原来是故人,孙何便请柳永前去赴宴。
风格比较
豪放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
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 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 岳飞等; 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 婉约派: 含蓄,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多写个人 遭遇或者男女恋情。 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 清照、周邦彦等。
柳永
(约987--约1053年),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 福建崇安人。流落于汴京、苏 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 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 曲。至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柳郎中、柳七(排行第七)。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 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 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 很广。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 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外 。
5、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
湖南宁远一中高一语文组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点染”艺术鉴赏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点”:抽象的评点(总写)
染 点
“染”:具体的描述(分述) 二者紧密相连,表达共同意境。
7、分析《望海潮》中哪些是 “点”,哪些是“染” ?
东南形胜
总 写
—— 地理位置重要 —— 社会条件优越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 有长期繁盛的历史
分 写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三吴都会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东南形胜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繁
华
4、词的下阕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 诚 州风貌?
思 考
《 现 代 汉 语 词 典 》
《 现 代 汉 语 词 典 》 ———
何 为 诚 信 ?
, 守 信 用 。
湖南宁远一中高一语文组
2012年上期
3、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杭州的 形胜与繁华?诚
思 考
《 现 代 汉 语 词 典 》
实 , 守 信 用 。
诚 信 :
何 为 诚 信 ?
2012年上期
湖南宁远一中高一语文组
———
3、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杭州的形胜与 繁华?
译文(上阙) 东南湖山优美, 三吴的都会,钱塘自 古繁华。如烟的柳树、 彩绘的桥梁,翠绿的 幕帐,房屋参差高低。 如云的大树环绕着沙 堤,怒涛卷起霜雪一 样白的浪花,天然的 江河绵延无边。市场 上陈列着珠玉珍宝, 家里充满着绫罗绸缎, 争讲奢华。
原文(下阙)
重湖叠巘清嘉,三 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 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 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 去凤池夸。
思 考
诚 何 实 , 上片主要写杭州美丽和繁华; 为 《 守 现 下片主要写西湖美景和杭州人 信 诚 代 用 汉 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语 。 信 词
的内容?
——— 典 》
诚 信 :
?
2012年上期
湖南宁远一中高一语文组
2 、这首词写的是杭州,哪两个
思 考
诚 词语最能体现杭州的特征? 诚 信 实 :
平湖秋月
双峰插云
苏堤春晓
断桥残雪
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
雷峰夕照
三潭印月
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 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 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 余”“曲子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 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 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 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岳飞等;婉约派的主 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解题
望海潮,词牌名 。 为柳永所创,大约取意 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 这首词共 117 字,属于长 调、慢词 。
原文(上阙) 东南形胜(优越、美 好),三吴都会,钱 塘自古繁华。烟柳画 桥,风帘翠幕,参差 (cēn cī )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dī )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 (qiàn )无涯。市列 珠玑,户盈罗绮( qǐ) qǐ ,竞豪奢(sh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