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时期电信业服务现象分析探究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时期电信业服务现象分析探究论文
摘要: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提高边远落后地区、高成本地区的电信服务水平,是当前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由于我国电信业体制及其本身的特点,我国电信普遍服务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和谐现象:一是“分片包干”失效,二是运营商定位问题,三是农村用户只用不消费。
针对问题,提出政府必须做好推动者,做好立法、成立专门的普遍服务管理机构、加快建立普遍服务基金等工作。
而运营商必须准确定位,送科技下乡、补贴农民、实现低ARPU 值下的运营。
关键词:和谐社会电信业普遍服务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我国电信业面临着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电信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要缩小这个差异,电信业必须依靠电信普遍服务,使“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能以承担得起的价格享受电信业务,而且业务质量和资费标准一视同仁。
”
一、电信普遍服务的内涵
国际电信联盟(ITU)在《世界电信发展报告(1998)》中提出实施普遍服务的三条标准。
而这三条标准即可将普遍服务的内涵概括出来。
1.1可接入性
可接入性指的是有覆盖全国的电信网络,用户不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需要电信服务,都可以接入电信网络。
1.2非歧视性
非歧视性指的是各类用户应当受到相同的对待,就价格、服务内容和质量而言,不论地理位置或者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如何,应当没有歧视。
1.3可承受性
可承受性指的是电信服务的价格应定位在大多数用户能够承受的水平上。
我国根据自身经济、电信业发展状况,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地将电信普遍服务的内涵延伸丰富。
到2007年底,我国普遍接入的目标己基本上实现,我国农村地区行政村的通电话率已达99.2%。
今后我国普遍服务的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乡镇能上网”。
即在已通电话的乡镇,还提供农村互
联网接入平台,对部分有条件的乡镇提供宽带数据业务。
二、电信普遍服务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必要性
作为最能体现现代化科技生产力的电信业,已经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社会文化大繁荣、建设和谐社会中起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电信业如何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解决更多的问题、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依靠推动电信普遍服务。
2.1社会层面
2.1.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因为只有农村发展起来了,使农民们安居乐业,城乡才能和谐发展,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乡村。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就需要依靠推进普遍服务不断扩大农村信息消费需求,拉动信息产业在农村的大发展。
2.1.2消除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是指:由于收入、受教育水平、所处地域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城乡居民在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差距。
这个问题如不能很好的解决,将导致城乡居民在社会中面临贫富分化、机遇不均等问题。
因此,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要消除数字鸿沟。
据《2007年中国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为5.1%,而城镇互联网普及率已达21.6%,城乡“数字鸿沟”差距达4倍。
由以上数据,可发现我国数字鸿沟还是较深的,如何填平这就需要普遍服务。
在完成“村村通”工程的同时,为广大的农村提供INTERNET”服务,让广大的农民能够用上互联网、掌握信息。
2.2电信业层面
电信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其自身特点决定了其需要依靠普遍服务,谋求发展。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电信产业有如下特点:一是自然垄断性:进入、立足电信业都需要高额的固定资本投资;二是规模经济性:电信需求量增加的越多,每一单位电信需求量分担的固定成本降的越来越少;因此,网络的效用和成本与用户数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所以,现阶段各大电信运营商都在不断地扩大市场抢
夺用户,谋求发展。
我国农村地区现有7.45亿总人口,手机甚至固定电话的覆盖率还不是很高,而城市里几乎人手一部手机。
因此,农村电信市场的增长潜力十分巨大。
现在,各大运营商在城市已经争得头破血流了,应避开这红海(已知的市场空间),运用蓝海战略到未知的市场空间发展,把目标投向农村,使农村市场成为电信运营商新增用户的源泉。
因此,运营商在承担普遍服务,承担义务的同时,将又获得了用户数及收入的迅速增长,可谓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之事。
2.3用户层面
我国电信业在城乡间的发展及为不平衡,远未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推进普遍服务,使广大的农村和西部落后地区享受到电信基本服务,这不仅不会到损害城市居民的效益和福利,反而会增加他们的效益和福利,因为电信业有网络正外部性:当消费同样产品的人数不断增加时,某使用者在消费该产品所获得的效用也将增加。
因此,推进电信普遍服务,使广大农民享受到通讯的权利,无疑给他们带来了效益和福利;同时也会增加城市和东部地区人们的效益和福利。
三、电信普遍服务中不和谐现象及分析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电信普遍服务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和谐社会要求实现电信基本服务的均等化,使每个人能够均等的消费起电信业务、享有到通信权。
但为只有几户人家的偏远山区用上电话,投资几十万元建设备,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收益。
因此,我国的电信普遍服务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3.1政府指导原则“分片包干”失效
我国普遍服务采用的是“分片包干”原则。
将全国的31个省、市、自治区视为31个普遍服务地区,根据各运营商的市场份额进行义务分摊,任务的分配依据是对每个省的实施难度进行打分,再乘以任务系数,计算出每个省的电信普遍服务任务量。
这种原则好像体现了公平,但实事上不然,而且已经带来了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3.1.1难以真正公平
一是难度系数和任务系数确定过程中指标的选取,非常复杂,难以做到真正
地公平。
二是任务分到各运营商的总公司,执行者却是其各省公司,忽略了不同地点的成本差异,导致了西部省份难度普遍比东部大。
因此,很多运营商的省公司有抵触情绪。
3.1.2没有约束作用
这是“分片包干”致命的缺陷,因没有规定对未完成任务运营商的具体处罚措施,实际上是个软约束。
运营商想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导致很多边远山区的普遍服务实施不到位。
3.1.3导致重复建设
当初“包片分干”政策出台是为了防止重复建设,但如今却加剧了在发展较快的农村市场的重复建设,因为这个强制性政策对无利可图的边远农村是有效的,但对于发展较快的农村市场,例如江浙一带富裕的农村,原先的运营商为了利润早已经进入,而“包干”后反而强制性地增加了一个新的竞争者,导致了各大的重复建设。
3.2运营商定位两难
这里的定位问题,是指运营商将普遍服务如何定位的问题。
是当作包袱,硬着头皮按要求把普遍服务做完,不管利润;还是当作利润源泉,从中获取用户增长、收入增长等回报。
目前,农村通信的实施成本远远高于城市,且农村通信的单位收益都大大低于城市。
因此,有些运营商常有怠工的情况出现,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而运营商在承担普遍服务的责任同时又想获得高额的回报,使农村市场成为其利润的源泉,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建设好和谐社会。
这里就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运营商如何在低ARPU值即低收益的条件下实现低成本的运营。
3.3农村用户只用不消费
有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事,外地打工的儿子每星期固定时间给远在边远山区的家里打电话,用铃响的次数来表示是否平安。
可以说是不花一分钱却达到了目的,所以很多运营商发现辛辛苦苦建起来的线路,却没有任何收益。
不难看到,农村用户消费电信服务的习惯并未养成,而且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用户会从最节省的目的出发来使用电信服务。
四、电信普遍服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策略
我国普遍服务存在着“分片包干”原则失效、运营商定位两难、用户只用不
消费的问题,因此本文从政府、运营商两大角度提出若干策略,来化解这三个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4.1政府做好推动者
推进普遍服务,促进和谐社会,政府要做的就是当好推动者。
通过一系列的法规、政策为普遍服务提供支持。
4.1.1立法
以立法的形式确定电信普遍服务义务。
通过制定电信普遍服务的规划政策,激励竞争、激励提高电信普遍服务水平,确保信息安全、通信稳定、互联互通,对各运营商的服务进行监督并将信息及时公布于众。
4.1.2成立专门的普遍服务管理机构
现在,我国经过多次电信重组后,电信市场的垄断已经被打破,有效竞争逐步形成。
另外,我国已加入WTO,伴随着国际资本涌入中国市场,具有外资背景的电信企业也会逐渐增多,因此普遍服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必将越来越大。
本文认为,我国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协助电信管制部门进行管理。
在设立专门的普遍服务管理机构时,应符合透明何效率原则,接受公众、政府部门和其他相关利益群体的监督,定情公告普遍服务的进展情况,并有责任向政府提出普遍服务改进建议。
4.1.3加快建立普遍服务基金
2005年,在信息产业部和财政部达成共识后,普遍服务基金的建立已然确定无疑。
现在,没有确定的只是时间和基金的管理方式的问题。
那么,普遍服务基金如何进行管理呢,在这里本文想借鉴印度的成功经验。
因为两国同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且印度在经济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中国的背景下,但其农村地区的普遍服务却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而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普遍服务基金的建立,引入了竞争机制。
印度普遍服务基金由电信部下属的基金管理部管理,通过竞标的方式来选择运营商。
基金管理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投标程序,包括投标条款和条件,然后评估各运营商的投标方案,最后选择普遍服务提供商。
此外,基金管理部还要持续监控普遍服务运营商每一个环节的情况。
在进行招标之前,基金管理部根据招标地区的地理、人口特点,聘请专家计算出这个地区实现普遍服务需要多少投资,然后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招标的最高补贴数额。
在招标过程中,基金管
理部提出一系列要求,包括计算好的投资计划和建设方案,然后选择报价最低的(报价应低于政府提出的最高补贴数额)运营商为该地区提供接入服务。
4.2运营商实现低成本运营
4.2.1送科技下乡
各大运营商在推进普遍服务建设的同时,可以送科技下乡,了解农村用户的需求,使他们接触电信基础服务,让他们享受到使用电信服务的好处,培养他们的消费习惯。
运营商在送科技下乡时就可以深入了解农民需求,例如运营上可就农民在农作的时候说关心的气候以及销售渠道等有关于农产品的外部环境问题,开发出相应的业务;也可以专就农村的劳务输出对通信的需求开发新的业务。
真正的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
4.2.2补贴农民
本文认为要从根本上转变农村用户不花钱就能用电信服务的心理,除了大力的宣传之外,还要切实让农村的用户感受到电信服务的好处。
比如说在只要有了通话,那么按通话的时间,运营商或政府给予一定的奖励,这笔钱可以从普遍服务基金里拿出来。
同时,也可以补贴给使用电信量大的农户,不断拉动农民对电信的消费需求。
变普遍服务这种强制性手段为收入的再分配,对穷人、农民进行主动补贴。
变城乡间的不和谐为和谐,带动运营商普遍服务的积极性。
4.2.3实现低ARPU值下的运营
普遍服务运营商找准定位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如何在低ARPU值的条件下实现低成本的运营。
那么如何解决,本文认为,首先,运营商在建设基础设施时,应利用最为经济合理也适合当地情况的技术。
例如选择450M无线接入系统应用于偏远地区的农村通信,经济方便。
其次,为农民提供贴心服务。
例如中国移动推出了“农信通”的业务品牌和相关业务,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供求信息、科技信息等通过“农信通”的平台送到农民手上。
而且“农信通”的价格定为1~2元/月,价格低,这对农民有一定的吸引力。
到2006年10月,“农信通”用户已经达到1267万。
这样,吸引到更多的农民用户,即可在农村低成本运营好。
自然,运营商在普遍服务中的位置也会摆的准。
其次,培育良好的用户群。
例如在刚进入时采取免费使用期或低价策略培育用户群,培养他们真正形成使用电信
服务的习惯。
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我国的电信普遍服务只有在政府不断地推动下,运营找准自己的定位,实现低收益情况下低成本运营,才能够消除种种不和谐现象,达到帕累托最优。
参考文献:
[1]唐守廉.电信管制[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2]游五洋.国外电信普遍服务简况及我国电信普遍服务的内容和目标[J].世界电信,2002,(05):10-12.
[3]高鸿业.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4]游五洋.中国电信普遍服务现状分析和研究[J].当代通信,2005,(03).
[5]李永良.我国电信普遍服务的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6.
[6]欧阳武.美国的电信管制及其发展[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