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比较看我国会议新闻报道
我国会议新闻报道改进策略——以西方会议新闻报道为借鉴
议报 道 自然成 了 政 府 与 人 民 群 众 之 间 的纽 带 其 重 要性 不 言 而喻 。 多年 来 , 但
.
为 报道主角。 会议新闻报道的一 我国
大 弊 病 就 是 会 议 信息 选 择 和传 播 的 重 心 是 会 场 上 的 领 导 人 。 其 是 主 要 领 尤 导人 的 谈 话 语 及 其 神 态 、 态 等 方 仪
大增 强 了会 议报 道 的 可 读性 I 另外
,
.
两 方 记 者 的 会 议 新 闻 报
提取受众关心 的内容。 新 闻用 语 朴 实 而 又 不 失 个 性 西 方 记 者 报 道 会 议 消息 ,并 不是 大段 大
还 注 重 凋 用 各 种 编 辑 符 号作 强 势 处 理 诸 如 运 用 多 行 标 题 、 红 、 黑 等 套 加
,
规 范 . 得 我 们去 研 究 , 中学 习 。 值 从
督 视 为 自己 的 神 圣 职 责 。 他 们 存 报 道 会 议新 闻 时 . 不 会充 当会 议 发布 者 从来
“ 情 洋 溢 的 讲 话 ” 等 更 是 西 方 记 者 热 所 审慎使用 的
。
议 报 道 往 往 大 量 引 用 领 导 i - 会 议 #i  ̄.
嚣
检 视 会 议发 布 的 信 息 。 …
我 国会议新 闻报道改进策 略
以西 方会 议 新 闻报 道 为 借 鉴
◎廖 志 慧( 湖北日报 407) 307
!前 , 议 已经 成 为现 实 生活 中总 会 挑 选 出 来 再 按 一 定 的逻 辑 顺 序 来组 织 议 新 闻报 道 存 在着 以 F几个 弊 端 :
结 经 验 、 署 1 作 、 流 信 息 、 播 思 部 一 交 传 想 、 传产 I 、 明 立 场 、 : 作 的 寅 ; 阐 『 l 建 立合 重 要 方 式 ,在 大 众 传 媒 的 报 道 埘 象 中 占有 举 足 轻重 的地 位 然 而 ,F 困 由 彳我
中外新闻报道对比
中外新闻报道对比摘要:分别列出中国和外国对哥本哈根峰会没取得显著成果的报道,而后分析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历史环境。
新华社的报道:发达国家企图逃避义务导致关键问题进展甚微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江国成)哥本哈根会议中国代表团谈判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26日说,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几乎没有进展,原因是发达国家企图逃避他们在有关国际公约和议定书的义务。
解振华2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长期以来,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就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技术等关键问题不断提出建议,但发达国家采取拖延战术,一直未给予正面回应,导致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在这些关键问题上几乎没有进展。
他说,在减缓气候变化影响问题上,发达国家不仅想方设法逃避到2020年的中期量化减排义务,还试图通过将矛头指向主要发展中国家来转嫁减排义务,转移谈判焦点。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规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历史责任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无约束地排放,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理应承担其历史责任,率先大幅度量化减排。
但现实是,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几十年后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在持续增长,人均排放量仍然很高,提出的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也与科学的要求和国际社会的期望有相当大的距离”。
他说,发达国家“无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向主要发展中国家提出很高的减排要求,这是不公正、不合理的”。
解振华说,在资金问题上,发达国家一直强调私营部门和碳市场的作用,试图逃避发达国家政府公共资金的出资义务,甚至试图让发展中国家出资,或是给发展中国家使用资金设置各种前提条件。
此次哥本哈根会议上,尽管发达国家在资金方面做出了一些承诺,但没有明确各国长期资金承诺的金额,也没有明确短期资金的来源,更没有明确短期资金如何落实。
谈到技术转让问题时,解振华说,在发展中国家的强大压力下,发达国家勉强同意建立一个技术机制,但极力将这一机制弱化为只有信息交流和咨询的功能,这样的机制无法使技术转让实实在在地发生,与发展中国家用得起、用得上气候友好技术的希望相去甚远。
中西方新闻报道比较
中西方新闻报道比较篇一:中西新闻报道比较中西新闻报道比较摘要:由于中西历史人文、意识形态的不同,中西新闻媒体对新闻的报道,在角度、内容、方式、思想上有很大差异。
本文重要针对中西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来做对比,探讨中西方新闻的差异性和共同点。
关键词:灾难新闻报道差异性共同点主要内容:灾难事件无论是对西方媒体还是中国媒体都是非常重要而常见的报道,灾难性报道指媒体对天灾人祸所进行的报道,这些报道由于其事发突然,影响重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由于中西媒介各方面的不同有所差异,有所相同。
一中西媒介对灾难新闻报道的差异性:1、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及公开性信息发布方面表现为信息发布的快速性和公开性。
这一点西方记者向来比较注意。
西方国家非常看重媒体的社会环境监测功能,同时媒体最关注的也是这种突发性、灾害性的事件,只要发现有涉及公共安全或者涉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异常情况,媒体就会积极行动起来。
他们秉承的理念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此无所不能的西方记者甚至连捕风捉影的灾难也要报道出来,哪管它仅仅只是传说呢。
像美国炭疽袭击,最后就证明多是谣言或恶作剧。
中国新闻界向来是以正面宣传为主,像灾难这样的“负面报道”要遵从统一口径,等到政府批示之后才开始报道,时效性明显不强。
但是近年来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以5·12地震为例,新华社在地震发生18分钟后就发布了第一条确认地震的报道。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32分钟后直播《关注四川地震特别节目》。
36分钟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断原有节目插播地震消息,19时电台推出特别直播《汶川紧急救援》,全面关注灾情和救灾工作。
中西方深度报道的异同
中西方深度报道的异同作为新闻业务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度报道已经被国内新闻学者探讨和研究了近20年。
其实,一种报道形式之所以能够受到垂青成为主流或重要的报道形式,与这种报道形式所能承载的报道功能密切相关,而这种报道功能所指向的必然是现实社会的需要。
正如有学者所言:“一种主流报道形式的出现,事实上总是与这个时代的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主流要求联系在一起的”。
一、中西深度报道的相同之处在于:(一)产生于社会动荡与变化的时代中西方深度报道产生和勃兴,都是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20世纪初的西方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都处于转型阶段,都面临着社会阶层加速变化、社会结构不断调整、社会问题急剧增多等问题,但政治和经济制度和文化状况均有迥然差异,社会发育和发达程度也非常不同。
中国深度报道的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同样处于开始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转型使中国社会出现前所未有过的新情况……正是中国社会变化与思想解放为深度报道在中国的出现、成长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其间的起伏涨落均与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密不可分。
”(二)反映受众的社会心理状态和心里需求作为继政党新闻、客观报道之后的第三种主流报道形式,深度报道在西方的出现同样根植于当时社会的现实土壤。
为争取市场、赢得读者,美国报纸对世纪之交社会中的诸多问题进行调查和揭露,包括政府丑闻、企业舞弊、官员腐败、犯罪活动等,其中,政府的腐败行为和企业的违法交易更是调查性报道关注的焦点。
20世纪70年代,《华盛顿邮报》对“水门事件”的报道直接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标志着这种报道形式发展的颠峰。
中国的深度报道作品也正是在这样的现实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批优秀的记者也因此脱颖而出,可谓“时势造英雄”。
以《中国青年报》为代表的是“中国深度报道的发源地”。
(三)体现出传媒深深的责任意识中西方对深度报道的理解和界定都强调将新闻置身于背景和关联中揭示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新闻的本质、意义和趋势。
中西新闻报道叙事差异比较研究
中西新闻报道叙事差异比较研究(赵强南宁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530001 )摘要:西方新闻报道像写故事一样,给读者客观、悬念、刺激感,而我们中国新闻报道像写报告一样,讲究准确、直观、详细。
那么是什么造成中西在新闻报道叙事上的差异,在市场经济越发完善的中国,我国的新闻报道叙事的手法会不会再将来和西方新闻报道手法趋同,或者说超越西方发达国家的创作手法,形成一种新的报道叙事方式和技巧,本文试图揭示西方发达国家私营媒介新闻报道叙事手法产生的原因,希望对中国学者产生启迪。
关键词中西、新闻报道、差异、自由贸易区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建成,中国的发展开始影响世界。
正如泰国《东亚日报》所言:“中国正真站起来了,成为世界大国。
”10月3日,同为金砖四国的发展中国家巴西里约热内卢获得2016年奥运会主办权。
而巴西人在申奥陈述中特别提到北京奥运会成功鼓舞了他们。
每年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也吸引了世界关注。
另外,南宁是除北京以外,唯一设有大使馆区的城市,也是继北京之后,第二个开通国际列车的城市。
这些新闻事件,都被中国和西方国家广泛报道。
但是同一事件,西方媒体报道叙事和中国媒体产生差异,导致西方受众的误读,而不是真实的新闻事件,这种差异不可小视。
什么是新闻报道文本的叙事?“文本(text)的原意是指一部文学作品书写或印刷的形式,即文学作品的物理印刷品或制成品”1。
同理,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新闻报道文本:是一种新闻的印刷形式或者说是书写形式的总称。
即我们看到的报纸的新闻手稿、及广播电视新闻的文案等等文字性新闻作品。
“新闻文本属于叙事文本,叙事是新闻报道的本质属性”。
1.新闻报道叙事差异的历史原因(1)记者本身的素质。
特别是记者和政府关系的差异。
这个在新闻报道中表现的很明显。
西方发达国家新闻记者和政府关系密切,但又保持中中立色彩。
记者和政府中的许多官员是朋友关系,记者可以很方便的从政府那里获得想要的信息。
中国新闻记者和政府是上下级服从关系,记者必须服从于政府的安排,听命于政府官员的指导和要求。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比较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比较电视新闻节目是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
在中外电视新闻节目中,有许多不同之处。
本文将比较中外电视新闻节目在视觉风格、报道内容和传播方式方面的差异。
首先,中外电视新闻节目在视觉风格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以严肃、庄重为主导,通常采用较为简洁的画面,注重以文字和图片为主要展示方式。
而在西方国家,电视新闻节目更注重视觉冲击力和娱乐性,经常使用动态的图像和视频剪辑,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西方新闻节目还更加注重个人形象的展示,主持人通常精心打扮,在镜头前表现自信和魅力。
其次,在报道内容上,中外电视新闻节目的关注重点也存在差异。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更加注重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报道,尤其是关于国家领导人活动和政府工作的报道往往占据主导地位。
与此相比,西方新闻节目更加注重国际事务和全球议题的报道,报导范围更加广泛,包括对国际冲突、经济变化以及社会问题等的深入分析和报道。
最后,中外电视新闻节目在传播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通常由国家控制的电视广播机构制作和播出,传播途径主要依靠传统的电视频道。
而在西方国家,电视新闻节目通常由多个不同的商业和非商业机构制作和播出,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化,包括电视频道、网络直播以及社交媒体等。
总的来说,中外电视新闻节目在视觉风格、报道内容和传播方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反映了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新闻和信息的需求和喜好的差异。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电视新闻节目,它们都为观众提供了了解世界、掌握信息的重要渠道。
通过比较中外电视新闻节目的差异,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国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在视觉风格上的差异不仅反映了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审美观和风格偏好,也影响了新闻的呈现方式和效果。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严肃、庄重风格反映了中国人对于新闻报道的认真态度和重大性的关注。
新闻主持人在节目中会采用正式的语言风格和肃穆的面部表情,以提醒观众对新闻事实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崇尚严谨、庄重的价值观。
中西方新闻报道特点之比较
94学术探讨中西方新闻报道特点之比较王建华(山东建筑大学 宣传部,山东 济南 250000)摘 要:新闻报道即大众传播者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和加工,面向受众进行信息传播的活动。
中西方文化价值和意识理念的不同,最终造成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差异化。
本文着重探讨了中西方文化价值体系下新闻报道的特点。
关键词:中西方;新闻;价值观;比较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21-0094-01一、中国强调人物的时代精神,西方注重体现个人价值观长久以来,中国新闻的定位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政治正确是压倒一切的需求。
因此,中国的新闻报道特别注重弘扬时代精神和正能量,从人物的思想意识入手,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新闻报道中的人物和事件都带有浓厚的时代印记,反映时代精神。
新闻稿件描摹典型人物的思想、情感的发展,从而体现人物的时代风貌。
中国新闻的价值观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将人物事件放在国家民族的大背景下,强调人的政治思想立场,提倡为国家民族大业或是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奉献的精神。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重在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追求自由的价值观。
因此,西方的新闻报道带有浓厚的追求个体生命价值的色彩,突出个人的社会存在感。
西方的人物报道通常从人的性格入手,以人物个性为重点展现人物事件的发展状态。
所以,西方的报道资料非常重视体现人物个性方面的东西,如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说话的声音语调、肢体语言等,彰显人物性格特点,吸引读者的注意。
例如,2015年的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大部分都是普通人物,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物个性突出,形象和情感都很饱满。
西方记者善于通过新闻人物的动作、外表、语言等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将人物的鲜明个性呈现给受众。
二、中国新闻报道注重维护国家形象,西方新闻报道注重揭露现实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深远,追求统一,追求和谐,偏重合作,群体意识强。
“思想大一统”和“王权观念”至今对新闻媒体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新闻报道有着较强的社会政治色彩,重要的新闻媒体通常只关注重大新闻的报道,并且遵循一定的传统规则要求,特大新闻报道通常与社会当前的政治与经济密不可分。
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差异及举例
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差异及举例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差异及举例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差异是由文化、历史、政治、价值观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中西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存在很大的不同,这也体现在了新闻报道中。
在中西方新闻报道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第一,中西方新闻报道的观众面向不同。
中西方的观众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新闻报道中,这种差异显得尤为明显。
中文媒体的观众往往需要的是一份更加详尽、丰富而又深刻的报道,而西方媒体更加强调新闻的迅速和简洁,即所谓的“10秒钟新闻”。
因此,西方媒体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内将新闻传达出去,而中文媒体往往更加注重新闻的深度和广度,需要更多的信息和分析。
例如,中西方报道香港反送中事件的立场和方式就存在较大差异。
西方媒体强调新闻的及时性,尤其是一些英语国家的主流媒体,他们的报道往往更加简洁,突出“警方与示威者冲突”的重点,同时同时也会提到其中涉及“自由民主”的部分内容。
而在中文媒体中,除了简洁明了的新闻概述之外,还经常出现了对香港历史、政治、社会生活的介绍和分析,这可能是因为中文媒体的受众需要对事件和背景有更深刻的了解。
第二,中西方新闻报道的价值评判标准不同。
中西方新闻媒体基于不同的核心价值观,对新闻事件的评价标准不尽相同。
西方媒体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由、平等、人权、民主,而中文媒体中很多则强调家庭、亲情、忠诚、礼仪等传统价值。
因此,中西方媒体在报道同一事件时,常常存在着不一致的价值判断,表现在情感上的关注点、词汇用语等方面。
例如,关于新冠病毒的报道,中文媒体中常常强调了国家的一些努力和计划,强调中国政府做出的特殊贡献,对抗病毒和保护人民的作用。
而在西方社交媒体中,则经常发表有关世卫组织态度的文章,发表有关新冠病毒治疗的文章。
这些文章往往强调西方的科技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强调政府的开放和直接的应对措施。
这种评判标准的不同不仅体现在新闻报道中,更表现为两方的政治、经济上的代价。
中西新闻报道比较
中西新闻报道比较摘要:由于中西历史人文、意识形态的不同,中西新闻媒体对新闻的报道,在角度、内容、方式、思想上有很大差异。
本文重要针对中西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来做对比,探讨中西方新闻的差异性和共同点。
关键词:灾难新闻报道差异性共同点主要内容:灾难事件无论是对西方媒体还是中国媒体都是非常重要而常见的报道,灾难性报道指媒体对天灾人祸所进行的报道,这些报道由于其事发突然,影响重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由于中西媒介各方面的不同有所差异,有所相同。
<一>中西媒介对灾难新闻报道的差异性:1、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及公开性信息发布方面表现为信息发布的快速性和公开性。
这一点西方记者向来比较注意。
西方国家非常看重媒体的社会环境监测功能,同时媒体最关注的也是这种突发性、灾害性的事件,只要发现有涉及公共安全或者涉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异常情况,媒体就会积极行动起来。
他们秉承的理念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此无所不能的西方记者甚至连捕风捉影的灾难也要报道出来,哪管它仅仅只是传说呢。
像美国炭疽袭击,最后就证明多是谣言或恶作剧。
中国新闻界向来是以正面宣传为主,像灾难这样的“负面报道”要遵从统一口径,等到政府批示之后才开始报道,时效性明显不强。
但是近年来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以5·12地震为例,新华社在地震发生18分钟后就发布了第一条确认地震的报道。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32分钟后直播《关注四川地震特别节目》。
36分钟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断原有节目插播地震消息,19时电台推出特别直播《汶川紧急救援》,全面关注灾情和救灾工作。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媒体纷纷向灾区最前线派出得力记者。
从5月13日起,四川省政府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适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快速、及时地向国内外发布抗震救灾的最新情况。
经由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不间断的覆盖式报道,5·12汶川地震的信息传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和公开,成为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的一个典范。
跨文化传播中的新闻叙事方式比较
跨文化传播中的新闻叙事方式比较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传播变得日益频繁和重要。
新闻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然而,由于文化背景、价值观和传播环境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新闻叙事方式存在显著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影响着新闻的传播效果,也反映了不同文化的特点和思维方式。
一、中西方新闻叙事方式的差异中国的新闻叙事方式往往注重整体性和综合性。
在报道事件时,通常会先提供一个宏观的背景介绍,将事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历史和政治环境中进行考量。
这种叙事方式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深层次的意义。
例如,在报道一场自然灾害时,中国的新闻可能会先介绍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历史上的灾害情况,以及政府的长期防灾减灾政策,然后再详细报道本次灾害的具体情况和救援工作。
相比之下,西方的新闻叙事方式更倾向于个体性和具体性。
他们更注重从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入手,通过讲述个人的经历和故事来吸引读者。
在报道同样的自然灾害时,西方新闻可能会聚焦于某个受灾家庭的遭遇,通过他们的视角来展现灾害的影响和救援的紧迫性。
此外,中国新闻在叙事时常常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注重传递正能量和积极的信息。
而西方新闻则更强调新闻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对政府和社会问题的监督和批评较为常见。
二、语言表达上的差异语言是新闻叙事的重要工具,不同文化在语言表达上的习惯也影响着新闻叙事方式。
中文新闻语言相对较为含蓄和委婉,常常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来表达观点。
在描述事件时,更注重语言的优美和韵律,用词较为丰富和华丽。
例如,“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这样的表述,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英文新闻语言则更加直接和简洁,注重事实的陈述和逻辑的清晰。
他们更倾向于使用具体的数据和实例来支持观点,语言表达较为客观和理性。
这种语言表达上的差异也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中对于情感表达和理性思考的不同侧重点。
三、视觉呈现的差异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新闻的视觉呈现方式也成为了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比较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比较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外电视新闻节目在传播方式、节目内容和报道风格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
下面将对中外电视新闻节目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是传播方式。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方式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媒体形式和传播平台方面。
在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仍然是主要的传播形式,大多数人通过电视机观看新闻节目,媒体公司主要依靠电视台频道播出节目。
而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通过网络、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获取新闻信息。
因此,西方国家的电视新闻节目逐渐倾向于将节目内容进行互动和多媒体呈现,以适应观众多样化的媒体习惯。
其次是节目内容。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差异主要表现在报道对象、观点倾向和报道深度上。
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在中国的电视新闻节目中,通常会报道国内和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大事,以及领导人的活动和讲话。
相比之下,在西方国家的电视新闻节目中,普通公民的声音、社会事件和人文故事也会得到更多的关注。
此外,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特殊国情,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对国家和政府的正面宣传和政策宣讲居多,报道观点倾向较为单一。
而在西方国家,新闻报道通常更加中立客观,多角度呈现问题,追求平衡报道。
当然,这些差异也受到国际新闻价值观的影响,每个国家的新闻价值观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最后是报道风格。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的报道风格差异主要表现在表演性和亲近感上。
中国的一些电视新闻节目,为了吸引观众,会采用一些娱乐性的元素,比如明星主持人、轻松幽默的台词、特效图像等,以增加观众的观看欲望。
而在西方国家,电视新闻节目更加注重报道的严肃性和专业性,主持人更加稳重和客观,不会过多强调个人情感。
此外,在面对突发事件和重大新闻时,中国电视新闻节目通常会采用集中报道、长时间连续播出的方式,而在西方国家,新闻节目更加注重即时报道,力求第一时间传递信息。
综上所述,中外电视新闻节目在传播方式、节目内容和报道风格上存在一些差异。
中外新闻报道中的框架分析比较
中外新闻报道中的框架分析比较新闻报道是传递信息、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途径,而不同国家的新闻报道往往受到各自文化、政治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框架和视角。
本文将对中外新闻报道中的框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在报道方式、内容呈现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异同点。
一、报道方式在报道方式上,中外新闻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的新闻报道往往以正面报道为主,强调政府政策的积极影响和成就,对负面信息进行控制和过滤。
而西方国家的新闻报道更加注重客观、公正,对政府和权力进行监督,报道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
此外,西方新闻报道更注重新闻价值观念,强调新闻真实性和独立性,而中国新闻报道则更受到政治导向的影响。
二、内容呈现在内容呈现方面,中外新闻报道也存在一定差异。
中国新闻报道更加注重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报道内容往往偏向正面,对一些敏感话题进行避讳。
而西方新闻报道更加开放和包容,对各种观点和声音都给予平等对待,报道更加多元化和深入。
此外,西方新闻报道更注重事实真相的还原,追求新闻报道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而中国新闻报道则更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报道内容受到一定限制。
三、价值取向在价值取向上,中外新闻报道也有所不同。
中国新闻报道更加强调国家主权和民族团结,强调正能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道内容往往带有明显的价值导向。
而西方新闻报道更加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强调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报道更加注重人权和民主价值。
此外,西方新闻报道更加注重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强调新闻的社会监督功能,而中国新闻报道则更受到政治导向和国家利益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外新闻报道中的框架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报道方式、内容呈现和价值取向等方面。
中国新闻报道更加注重政治导向和国家利益,报道内容受到一定限制;而西方新闻报道更加注重客观、公正,强调新闻的独立性和社会监督功能。
不同框架下的新闻报道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反映了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新闻传播特点。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外新闻报道之间的交流与对比将更加频繁,相互学习借鉴,促进新闻报道水平的提升和发展。
从中西比较看我国会议新闻报道
作者: 陈欣然
作者机构: 天津教育报刊社
出版物刊名: 西部广播电视
页码: 30-31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6期
主题词: 新闻报道 中西方 西方国家 媒体 记者
摘要:中西方媒体都很重视报道会议新闻,无论在我国还是西方国家,会议新闻都是媒体报道的重点。
然而,我国的会议新闻总是给人一种刻板、空洞、千篇一律的感觉。
相比起来,西方媒体记者更善于从会议中发现新闻线索,把会议新闻写得生动有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通过解析西方会议新闻,我们可以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中西新闻比较论纲读后感
中西新闻比较论纲读后感刚翻开书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好奇的探险家,要去挖掘中西新闻那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以前看新闻吧,就单纯看看热闹,哪知道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呢。
这本书让我发现,中西新闻就像两个性格迥异的小伙伴。
西方新闻啊,就像是一个特别爱自由、爱创新的“小潮人”。
他们在报道新闻的时候,那风格特别多样化,角度也是千奇百怪的。
感觉就像是一群无拘无束的小鸟,在新闻的天空里自由自在地飞,想怎么飞就怎么飞,想说啥就说啥。
有时候这种自由奔放的风格能挖掘出很多独特的新闻故事,可有时候呢,也会有点太放飞自我,让读者看了都有点晕头转向,不知道到底啥是重点。
再看看咱们中国新闻呢,就像是一个沉稳可靠的“老大哥”。
总是给人一种很踏实的感觉,报道的内容那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严谨核实的。
特别注重传递正能量,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
无论是大事小事,都想着怎么能给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而且中国新闻在报道国家大事的时候,那真是条理清晰,层层深入,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地把整个事情清楚地展现给读者。
不过呢,有时候可能就会显得稍微有点“严肃”,不像西方新闻那么“调皮”。
在新闻价值观这一块,区别也特别明显。
西方新闻有时候特别强调个人主义,什么事都先从个人的角度去看,就好像整个世界都是围绕着个人转似的。
而中国新闻更看重集体利益,总是把个体放在集体这个大框架里面去考量,感觉这样更能体现出一种团结和凝聚力。
书里还讲到新闻的传播方式和媒体管理方面的差异。
西方媒体的管理比较松散,各种各样的媒体就像一片大森林里的各种花草树木,参差不齐。
而中国的媒体管理则是有条不紊的,就像一个训练有素的军队,大家都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为的就是给大众提供准确有用的新闻信息。
读完这本书,我就像个刚刚参加完一场知识派对的人,脑袋里装满了关于中西新闻的各种新鲜事儿。
我觉得吧,虽然中西新闻有这么多不同,但其实都有各自的闪光点。
就像世界上有不同的美食,西方的汉堡披萨有它的美味之处,中国的饺子包子也别有风味。
中西新闻比较论纲读后感
中西新闻比较论纲读后感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就像个好奇宝宝。
我发现,中西新闻在好多方面都像是两个性格迥异的小伙伴。
就说新闻理念吧,西方的新闻理念就像个追求自由的探险家,强调新闻自由得像天空中那只无拘无束的鸟儿,谁也别想轻易抓住它,要客观中立,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就像个超级冷静的旁观者。
而咱们中国的新闻理念呢,更像是一个身负使命的文化传承者和社会建设者。
它既要报道事实,又要弘扬正能量,考虑到社会影响,得带着一种责任感,像个温暖的大家长,关心着社会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
再说说新闻内容。
西方新闻有时候就像个八卦小能手,什么名人的鸡毛蒜皮都能拿出来大做文章,他们在政治监督方面也确实很犀利,像个勇敢的战士,对政府的监督那是一点也不含糊。
而中国新闻的内容可丰富了,从国家的大政策到老百姓的小确幸,从古老的传统文化到现代的科技创新,就像一桌满汉全席,啥都有。
我们的新闻会把目光更多地投向那些默默奋斗的普通人,让大家看到平凡中的伟大,感觉特别接地气。
新闻体制也是很有趣的一点对比。
西方的新闻体制感觉像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各个媒体各自为政,商业利益在里面搅和得还挺厉害,有时候就为了博眼球、赚流量,把新闻搞得像一场闹剧。
咱们中国的新闻体制就像一个有条不紊的大乐团,在党的领导下,各个媒体各司其职,共同奏响和谐的乐章。
大家的目标很一致,就是为了推动社会发展,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读完这本书,我就想啊,这中西新闻的差异其实就像是不同的花朵,各有各的美。
西方新闻的那种自由批判精神有它的魅力,能让社会的黑暗面无处遁形。
但咱们中国新闻的责任感和大局观也特别棒,能把整个社会凝聚起来,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这就好比在一个大花园里,有玫瑰的娇艳,也有牡丹的华贵,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五彩斑斓的新闻世界。
我感觉自己对新闻的理解更上一层楼了,就像升级打怪成功后的小英雄,能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新闻现象啦。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外媒报道的多语种比较分析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外媒报道的多语种比较分析2019年10月1日,中国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盛大庆典。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也是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各国外媒在这一时刻对中国的报道自然也备受关注。
通过对多语种的外媒报道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的媒体对中国的态度、立场和观点,从而更全面地评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和地位。
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国媒体的报道。
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和超级大国,其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往往会带有一定的偏见和敌意。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之际,美国媒体往往会对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权状况和对外政策进行负面报道。
他们会强调中国的大国崛起对国际秩序造成的冲击,批评中国在南海、台湾等地区的行为,质疑中国对人权和宗教自由的态度。
美国媒体可能会选择报道中国国内的一些负面事件,放大中国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以此来抨击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体制。
在报道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时,他们往往会强调中国的问题和隐患,质疑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可持续性。
美国媒体的报道对中国更多是持批评和否定的态度,对中国的成就和进步往往选择性地忽略或淡化。
接下来是俄罗斯媒体的报道。
俄罗斯和中国是临近邻居,两国有着长久的友好关系。
俄罗斯媒体在报道中国的成就和庆典时会更多地表现出友好态度,强调中国在过去70年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赞扬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俄罗斯媒体还会关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认为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的重要力量。
不过,在报道中国的人权、宗教自由和少数民族等问题时,俄罗斯媒体也会进行客观的报道,避免过于偏袒中国。
俄罗斯媒体的报道更多是积极和友好的,对中国的成就和进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然后是日本媒体的报道。
中日两国有着复杂的历史和邻近的地理位置,因此在对中国的报道时,日本媒体往往会更多地表现出谨慎和保留的态度。
在报道中国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时,日本媒体会重点关注中国的军事和安全事务,特别是中国在南海和东海的行为。
中外媒体报道两会的不同
中外媒体报道两会的不同当前全球化程度日益提高,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愈加频繁,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各国重要会议新闻的报道不仅是本国人民更是外国人民对这个国家进行了解的重要渠道之一。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对中美会议新闻进行比较,探讨如何使会议新闻的传播效果最大化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人民日报》、《纽约时报》关于2010年“两会”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内容分析法对这些报道进行调查分析,同时辅以个案分析,以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综合《人民日报》、《纽约时报》“两会”期间的报道,并以它们为例得出中美会议新闻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会议新闻报道主要以正面报道为主,美国会议新闻则多以变动、反常和冲突为主要特色。
回顾《人民日报》、《纽约时报》对中国2010年两会的报道,同样的新闻事件,在中美两国的主流媒体中却显现出了巨大的差异。
《人民日报》通过新闻报道向大家树立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中国形象,向世人昭示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较高声望。
而在《纽约时报》的新闻报道中人们看到的中国却是负面问题多于正面成效,忧患大于喜悦。
比如对货币政策的报道,《人民日报》在2010年3月14日的报道中说“人民币汇率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中基本稳定,对世界经济复苏起了促进作用”。
而在当天的《纽约时报》中则报道:“Tensions are rising over Chinese economic policy,and rightly so: China’spolicy of keeping its currency,the renminbi,undervalued has become asignificant drag on global economic recovery.”(中国货币政策压力增大,这是毫无疑问的: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是保持人民币的汇率,由于其被低估严重拖累了全球经济的复苏。
中西新闻观之异同
中西新闻观之异同中西关于新闻价值观也同样存在差异与其意识形态、文化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西方的新闻传播事业深深植根于其资本主义制度中,它所处社会的经济架构是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文化观念是以崇尚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取向。
在平和时期,西方在选取和报道新闻事件时考虑更多的是经济效益,即能否引起关注制造轰动效应,而中国新闻传播事业是植根于以自由主义、实用主义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中的,并且它的新闻自由受着阶级性、国家利益、西方价值观念等的强烈制约。
所以我国的新闻报道则更偏向于社会效益,即能否确保舆论导向。
真实、新鲜是新闻与生俱来的两个基本特点。
而比较与大众传媒,新闻价值则是衡量人们选择新闻的依据。
新闻价值是指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社会需求,就是新闻本身之所以存在的客观理由。
它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以及趣味性等几个基本属性。
就新闻价值而言,西方的新闻报道更注重的是“抢”新闻,并在第一时间发出,而中国在时效性这一点上仍然存在欠缺。
但从2009年6月初开始,央视已率先在全国8个城市设立应急报道驻点,往各驻点派记者,一旦当地发生突发事件,驻点记者必须在4-6小时内赶赴现场报道。
重要性方面,西方媒体侧重于按新闻的重要性播报新闻,而我过则多数按特定的顺序安排,更多的是按时间顺序。
新闻挖掘的角度是多样的,在这一点上中西方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如对灾难性的报道,西方报道则更多聚焦灾难本身,面对灾难性事件和灾难造成的悲剧,西方记者惯于带着浓重的情感以大量的笔墨赤裸裸地描摹事实,着力表现灾难对人的摧残,表现人的悲惨境地。
例如在印度洋发生海啸时,美国的《纽约时报》大篇幅地向读者传达灾难信息,用很多形容词来展现、渲染灾难的破坏性。
而国内报道重在消除悲剧,我国著名新闻学者王中教授曾经说过:“灾难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
”我国的媒体对灾难报道持相对谨慎的态度,灾难报道往往聚焦于灾难中人的精神,用相关组织和部门的如何抗灾,救灾去消解灾难的悲剧性质,这种报道传统为稳定人心,鼓舞士气,战胜灾难起到重要作用。
关于中美会议新闻报道比较
当前全球化程度日益提高,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愈加频繁,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各国重要会议新闻的报道不仅是本国人民更是外国人民对这个国家进行了解的重要渠道之一。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对中美会议新闻进行比较,探讨如何使会议新闻的传播效果最大化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人民日报》、《纽约时报》关于2010年“两会”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内容分析法对这些报道进行调查分析,同时辅以个案分析,以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综合《人民日报》、《纽约时报》“两会”期间的报道,并以它们为例得出中美会议新闻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会议新闻报道主要以正面报道为主,美国会议新闻则多以变动、反常和冲突为主要特色。
回顾《人民日报》、《纽约时报》对中国2010年两会的报道,同样的新闻事件,在中美两国的主流媒体中却显现出了巨大的差异。
《人民日报》通过新闻报道向大家树立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中国形象,向世人昭示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较高声望。
而在《纽约时报》的新闻报道中人们看到的中国却是负面问题多于正面成效,忧患大于喜悦。
比如对货币政策的报道,《人民日报》在2010年3月14日的报道中说“人民币汇率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中基本稳定,对世界经济复苏起了促进作用”。
而在当天的《纽约时报》中则报道:“Tensions are rising over Chinese economic policy,and rightly so: China’s policy of keeping its currency,the renminbi, undervalued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drag on global economic recovery.”(中国货币政策压力增大,这是毫无疑问的: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是保持人民币的汇率,由于其被低估严重拖累了全球经济的复苏。
)我国会议新闻报道常常显露主观色彩,美国会议新闻则避免主观评价,重在表现,少去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