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下学期高考文学常识单元 易错题难题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三语文第二学期高考文化常识单元 易错题难题测试题

人教版高三语文第二学期高考文化常识单元 易错题难题测试题

人教版高三语文第二学期高考文化常识单元易错题难题测试题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后来演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B.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C.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管辖的地区(相当于今陕西中部地区)。

D. 社日是古代人祭祀谷神的节日。

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代以后开始有秋社。

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2.下列关于汉字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金帝国建立时,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命令完颜希尹和叶鲁创造文字,他们“依仿汉人楷书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族语”创造了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

B. 小篆是春秋战国晚期秦国使用的文字,秦统一中国后,小篆成为通行全国的文字。

C. 汉字是方块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汉字的“六书” 即六种构成方法,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一般认为前四种是构字方法,后两种是用字方法。

D.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它是汉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

汉字各种书体的代表性作品大多是靠碑帖保存下来的。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A. “孝廉”是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即选拔奇才异能之士来补充内廷。

汉武帝时开始令州郡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B.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制造新词,曾流行一时。

鲍照有拟作18首传世,他的作品对唐代诗人颇有影响。

C. 列土:封爵赐邑。

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高三语文下学期高考文学常识单元 易错题难题检测试卷

高三语文下学期高考文学常识单元 易错题难题检测试卷

一、高考文学常识1.下列句子有关文学常识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 《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

因为写在诗集之后,故称为后序。

诗集命名为《指南录》,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之意。

B.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春秋左传注》,《左传》是我国第一都记事详细完整的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和《公羊传》、《春秋》共称“春秋三传”。

C. 《品质》高尔斯华绥,英国批判浪漫主义作家。

他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现代喜剧》。

D. 《五人墓碑记》作者张溥,明代文学家,着有《七录斋集》。

碑记,又称碑志。

文章有叙有议,运用正反对比,突出了五义士的“死义”精神。

2.下列各项中,关于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寻梦者》感情真挚深沉,唱出了诗人戴望舒和他那一代知识分子寻求理想、憧憬光明、历经磨难而困顿彷徨的心路历程。

B. 《过去的年》是莫言回忆小时候过年时的几个重要日子,依次写了腊八、辞灶日、除夕,展现了极富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寄托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留恋之情。

C. 《警察与赞美诗》这篇小说语言方面最大的特点是幽默,小说通过夸张、比喻、拟人、反语等修辞来使语言达到幽默的效果。

D. 《语言的演变》属于语言学学术论文,文章从语音、语法、语汇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建安风骨”或称“汉魏风骨”,“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指骨格形态,是指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

思想感情更常常表现为慷慨激昂。

B. 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常建等。

C.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宋代词作家,工诗词、善书法、精音律。

其《扬州慢》一词抒写了时昔日扬州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破败景象的哀思。

D.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归有光、刘大櫆、姚鼐等。

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学期高考文学常识单元 易错题难题检测试卷

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学期高考文学常识单元 易错题难题检测试卷

一、高考文学常识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这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B. 鲁迅,原名周树人。

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祝福》就选自他的小说集《彷徨》。

C. 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代表作有《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他在50年代塑造了一批以《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为代表的"硬汉"形象。

D.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出现了以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他们虽然写作风格不尽相同,但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诗篇。

2.下列对联描述的对象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孔子)B.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屈原)C. 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

(王安石)D. 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当空头文学家。

(鲁迅)3.《三国志》中的三国,指的是()A. 秦赵燕B. 齐楚魏C. 魏蜀吴D. 吴越楚4.下列各项对文学常识的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

他提出“性善论”,是法家思想的重要代表,韩非子即为他的学生。

B. 柳宗元,字子厚,今称柳河东,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之首。

C. 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有韵的文体,讲求声律、押韵、对偶等形式,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

其特点为“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有时虚设主客,通过“抑客扬主”的方式阐述观点。

人教版高三语文第二学期高考文化常识单元 易错题难题专项训练检测

人教版高三语文第二学期高考文化常识单元 易错题难题专项训练检测

人教版高三语文第二学期高考文化常识单元易错题难题专项训练检测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列相关文学文化常识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先要沐浴、更衣、独居,忌食鱼肉荤腥,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做“斋戒”。

②(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有司。

③(九宾)古代外交最隆重的礼节,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④(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

镬,古代的一种鼎。

⑤(上卿)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为上、中、下三级。

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相当于丞相的位置。

大夫比卿低一等。

⑥(御史)战国时的史官。

秦代始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管理国家重要典籍,接受百官奏事等。

⑦(黄门驸马)宫中掌管宫门守卫的官员。

⑧(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⑨(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孝廉”。

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后来“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清对秀才的雅称。

⑩(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⑪(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也是天子的象征。

⑫(乞骸骨)古代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意为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与之同义的还有“致仕”。

⑬(视事)指上级官员到地方视察工作。

⑭(下车)官吏初到任。

A. ①③⑤⑥⑨⑩B. ②④⑦⑧⑪⑬C. ①②④⑧⑨⑭D. ③⑤⑥⑩⑫⑭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契诃夫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B. 《庄子•逍遥游》的“朝菌不知晦朔”一句,“晦朔”是说时间很短,其中“晦”是指阴历每月初一,而“朔”是指阴历月末最后一天。

C.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中的“彭泽”“邺水”“临川”分别是指陶渊明、曹植、谢灵运。

高三语文下学期高考文学常识单元 易错题难题测试提优卷试题

高三语文下学期高考文学常识单元 易错题难题测试提优卷试题

一、高考文学常识1.下面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顶是()A. “黎民不饥不寒”“氓之蚩蚩”“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中的“黎民”“氓”“氓隶”都是指平民百姓。

B. “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是二十八星宿中的星宿名。

我国古代占星家还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相对应,称作分野,比如参星对应蜀,井星对应秦。

C. 西汉董仲舒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这四部书都是儒家经典,属“经史子集”中的“经”部。

D. 李白的《蜀道难》和白居易的《琵琶行》属于古体诗,形式更自由灵活;杜甫的《登高》和李商隐的《锦瑟》属于近体诗中的七言律诗,四联中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是东晋著名诗人。

他的田园诗被誉为“中国田园诗的基石”,代表作有《饮酒》等。

B.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中国的鲁迅和法国的果戈理。

C. 巴金的《家》塑造了觉慧这一积极投身民主运动的青年,反映了封建大家庭的生活状况。

D. 中国古代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称为“戏曲”,主要包括南戏、杂剧、传奇以及各种地方戏。

3.下列选项中,课文内容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斑纹》一课中,作者以斑纹为线索,对许多动物的习性、生物界的一些自然规律做了说明,并且还对它们的启发意义做了引申性的阐发,如对“团结就是力量”另一面的解释,对善与恶关系的思考等等。

B. 《项脊轩志》首段情景交融,流露了作者“居于此,多可喜”的感情。

作者写“可喜”本意并不是为了写“可喜”,而是为了下文的可悲作铺垫,为了更好地写“可悲”。

C. “晓来谁染霜林醉”,这句反问中的“染”和“醉”,融入了离人的痛苦之情,使萧瑟的秋景更蒙上忧伤的色彩。

“总是离人泪”的“泪”让情景交融在一起,一片泪眼迷蒙。

D. 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庸人具有不敢正视现实、麻木健忘、苟安满足等特点,他们的普遍存在是“维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的基础。

高三语文第二学期高考文学常识单元 易错题难题测试综合卷检测试卷

高三语文第二学期高考文学常识单元 易错题难题测试综合卷检测试卷

一、高考文学常识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描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抒发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B. 《史记》是纪传体历史文学巨著,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三千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兰亭集序》“岁在癸丑”使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丑”是地支中的第三个字。

D. 《赤壁赋》描写了“七月既望”的秋夜江景。

“既望”指的是农历每月的十六日,“朔”指的是农历每月初一,“晦”则指的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关羽旧时箭伤常在阴天发作。

华佗认为应当切开臂膀刮掉渗入的毒药,病才能根除。

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

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

左右掩面失色。

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自若。

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

关公大笑而起,华佗称赞说:“君侯真天神也!”(《三国演义》)B. 大卫是个遗腹子,经常受继父毒打,被锁在楼上,只有佩葛蒂在夜半时分,偷偷前来送吃的,并安慰他,说他是她心目中最乖的宝贝,永远爱他。

大卫说,从那时起,他对她产生了一种无法言喻的深情。

(《大卫·科波菲尔》)C. 觉新深爱着表妹梅,但父亲却以抓阄的方式为他选定李家小姐瑞珏,他像一个傀儡似的,又像一个宝贝被人珍爱着,订婚,结婚。

觉慧则不同,在觉民鼓动下抗婚。

(《家》)D. 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红楼梦》)3.在下面空格处填入古代作家的名字,恰当的一项是()一两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三钱李商隐家的寒蝉半碗的一江春水煎煮/所有的春天喝下都传染上中国忧郁症(节选自张锋《本草纲目》)A. 李煜B. 李清照C. 李璟D. 李白4.下面是吟诵我国四大名楼的诗句,诗句与所咏对象对应恰当的一项是()甲: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考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课文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长亭送别》出自“元曲四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整折戏由不同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

B. 李密在《陈情表》中的“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这句话,有对蜀汉后主的赞颂,也有作者深受其恩的感激,想以此打消后主对他的疑心。

C. “朝菌不知晦朔。

”晦朔:月亮的盈缺。

晦,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D. 司马迁,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为人物传记,书是有关经济、文化、天文、历法等方面的论述,表是帝王、侯国间的大事。

2.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D.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3.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鸿门宴》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

B. 《赤壁赋》全赋由景生情,因情入理,情景交融。

C. 《八声甘州》抒发了思故乡、怀亲人的愁情,却又给人以雄浑阔大之感。

D. 《静女》全诗采取男子的视角,用第一人称手法写成。

4.下列各项中,关于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寻梦者》感情真挚深沉,唱出了诗人戴望舒和他那一代知识分子寻求理想、憧憬光明、历经磨难而困顿彷徨的心路历程。

B. 《过去的年》是莫言回忆小时候过年时的几个重要日子,依次写了腊八、辞灶日、除夕,展现了极富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寄托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留恋之情。

C. 《警察与赞美诗》这篇小说语言方面最大的特点是幽默,小说通过夸张、比喻、拟人、反语等修辞来使语言达到幽默的效果。

D. 《语言的演变》属于语言学学术论文,文章从语音、语法、语汇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5.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 遥知兄弟登高处,插遍茱萸少一人.B.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D.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6.下列对联涉及的传统节日按一年中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何处题诗酬锦句,有人送酒对黄花。

②叶脱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树齐香。

③禁火今年逢春早,飞花镇日为人忙。

④玉宇无尘一轮月,银花有焰万点灯。

A. ②④①③B. ④③②①C. ①②③④D.③④①②7.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兰诗》长篇叙事诗乐府双璧南北朝万里赴戎机B《孟子》四书之一儒家经典战国民贵君轻C《儒林外史》纪实体小说吴敬梓清代范进中举D《西游记》神话小说吴承恩明代大闹五庄观A. AB. BC. CD. D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在这部文集中,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倡“礼治”。

《季氏将伐颛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礼治”主张。

B. 《陈情表》选自南朝梁代萧统主编的《文选》,《文选》又名《昭明文选》。

“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C. 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代表作《雷雨》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前后30年的纠葛,表现了旧家庭的罪恶。

D.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他的第一部大型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巴黎圣母院》,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9.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高老太爷66岁生日宴席上,冯乐山向高家提亲事,要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慧,并建议马上订婚,高老太爷一口应允。

(《家》)B. 一天早晨,在圣母院里,爱斯梅拉达走到屋顶边上,从圆形圣约翰教堂的尖顶上方俯视广场。

她看到了她朝思暮想的弗比斯正勒马驰过广场。

看到爱斯梅拉达这般想见卫队长,卡西莫多就自告奋勇地去找他,可是弗比斯对此不屑一顾,策马远去。

(《巴黎圣母院》)C. 傻大姐在园中拾到一个绣有春宫画的香囊,王夫人大怒。

王夫人要查清物主,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大观园。

在怡红院里,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毫无私弊之物。

晴雯被王夫人赶出,抱恨而死。

(《红楼梦》)D. 大路上赶了两群羊,堂吉诃德把羊群看成是出现在他面前的左右两支军队,便紧握长枪,冲了上去,举枪乱刺,杀伤不少羊,堂吉诃德被牧羊人用石头打倒;桑丘抱怨主人不该自招烦恼。

《堂吉诃德》)10.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文体,讲究文采、音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宋代的赋进一步趋向散文化,如苏轼的《赤壁赋》。

B. 词,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是一种可和乐演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曲子词、诗余、长短句等。

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属于中调。

C. 1901年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已经颁发给了百余位优秀作家,褒奖他们“创作出富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

《获得教养的途径》作者赫尔曼·黑塞曾在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D. 朦胧诗派,20世纪80年代大陆诗坛上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派,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代表。

朦胧诗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往往借助象征、隐喻等手法,创造出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与意境。

1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

B. 年号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方式,《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桃花源记》中“晋太元中”、《曹刿论战》中“(庄公)十年春”都是这种纪年方式。

C. “祖道”是指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

《荆轲刺秦王》中“至易水上,既祖”中的“祖”就是“祖道”。

D. 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五律,宫和徵又各自有变音,这就是俗称的七音,变徵声调激越,羽声悲凉。

12.关于巴金的小说《家》,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小说中,觉新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

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

B. 小说细致地刻画了鸣凤临死前的矛盾心理和求助无门的痛苦。

既表现了鸣凤对罪恶世界的恨,又表现了她对觉民的真挚的爱。

C. 因有谣传晚上恐怕会发生抢劫的事情,于是大公馆里除了觉新这一房人,其他人都投亲靠友避开去了。

D. 《家》贯穿着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浓烈的抒情色彩,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多样的抒情手法的交替使用,增强了作品动人心魄的悲剧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1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词产生于隋唐,盛行于宋。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秦观)和婉约派(柳永、李清照、周邦彦)。

前者视野开阔,气概豪迈,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后者多为闺阁艳词,抒写离愁别绪。

B.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宋代词人。

世称“柳三变”或“柳七”。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风绮丽缠绵,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形成“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局面,被称为“才子词人”“慢词圣手”。

C. 苏轼北宋词人,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词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诗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D.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词人。

她的词以南渡为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词作多写离愁闲愁,词风是清丽柔媚,南渡后多写国愁家恨,词风是凄恻哀婉。

《李清照词两首》当中写于南渡之前的是《声声慢》,写于南渡之后的是《醉花阴》。

14.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全书本于历史,真实地记录了从东汉灵帝建宁元年黄巾起义,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百余年间的史实。

B. 全书开篇是从东汉末年朝纲混乱,十常侍乱政开始写起,体现了作者对于出现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局面原因的思考。

C.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观念,不仅暗示了小说由合而分、由分而合的结构,也表达了对历史治乱交替的认识。

D. 全书在记述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历史时,尊蜀汉为正统,体现了中国古代正统观念和百姓意愿的统一。

15.下列对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被称为“诗仙”。

他的诗想象奇特,气势豪迈,极具浪漫主义风格。

代表作有《行路难》等。

B. 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出师表》《捕蛇者说》《醉翁亭记》《陋室铭》。

C.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D.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16.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的重头戏,在这场著名的战役中,三方英雄各显其能,以下事迹与人物的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 苦肉计——黄盖;横槊赋诗——孙权;连环计——诸葛亮;诈降书——阚泽B. 苦肉计——黄忠;横槊赋诗——曹操;连环计——诸葛亮;诈降书——赵云C. 苦肉计——黄盖;横槊赋诗——曹操;连环计——庞统;诈降书——阚泽D. 苦肉计——黄忠;横槊赋诗——孙权;连环计——庞统;诈降书——赵云17.下列句子有关文学常识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 《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

因为写在诗集之后,故称为后序。

诗集命名为《指南录》,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之意。

B.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春秋左传注》,《左传》是我国第一都记事详细完整的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和《公羊传》、《春秋》共称“春秋三传”。

C. 《品质》高尔斯华绥,英国批判浪漫主义作家。

他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现代喜剧》。

D. 《五人墓碑记》作者张溥,明代文学家,着有《七录斋集》。

碑记,又称碑志。

文章有叙有议,运用正反对比,突出了五义士的“死义”精神。

1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描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有《柳河东集》。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他的著名的“永州八记”的首篇。

B. 《一个人的遭遇》是肖洛霍夫的战争题材小说,但作者没有完整地反映一场战役,也没有描写前线战斗的激烈情景,而是表现作者对人的命运的关注,对战争中普通人的生存问题的思考。

C. 碑记原是刻在石碑上,记述死者生前事迹,评价、歌颂其功德的一种文体。

写法上,原始碑记只叙述;后来的作者,或就所叙之事加以评论,或借题发挥抒写情志。

明代文学家张溥的《五人墓碑记》就是原始碑记。

D. 杂文属于散文,是随感式的杂体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