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2024年教案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2024年教案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功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掌握网络的组成、分类及各部分功能,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分类及功能,了解常见网络协议的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分类及功能。
难点:网络协议的理解及其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网络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网络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教学新课:(1)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
(2)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分类及功能,让学生对网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讲解网络协议的作用,以实际例子说明其在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计算机网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成果。
(2)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网络协议配置网络设备,学生跟随操作。
4. 例题讲解:讲解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功能》2. 主要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5)网络协议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分类及功能。
(2)举例说明网络协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见教材第三章第一节内容。
(2)例如:HTTP协议用于网页浏览,FTP协议用于文件传输。
2023年湘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2023年湘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一、课程概述本教案根据2023年湘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材编写而成,共分为若干个单元,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信息技术术语的定义和使用。
2. 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原理。
3. 学会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和演示制作。
4. 研究网络基础知识,了解网络的运行原理和应用。
5. 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单元一: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 信息技术概述2. 计算机硬件3. 计算机软件4. 信息存储与传输单元二:文字处理1. 常见文字处理软件介绍2. 文字输入与编辑3. 文字格式设置4. 图片插入与处理5. 文字处理技巧与实践单元三:数据处理1. 常见数据处理软件介绍2. 数据录入与编辑3. 数据排序与筛选4. 公式与函数的使用5. 数据处理技巧与实践单元四:演示制作1. 常见演示软件介绍2. 文字与图片的排版设计3. 动画与过渡效果制作4. 多媒体素材的使用5. 演示制作技巧与实践单元五:网络基础知识1. 网络概述与分类2. 网络协议与通信原理3.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4. 常见网络应用介绍5. 网络实际应用与体验单元六:信息技术实践1. 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3. 信息技术实践项目的设计与实施4.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评估与反思四、教学方法1. 组织课堂讲授,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理论概念。
2. 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并掌握相关技能。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项目设计和实施。
4. 运用多媒体教具,辅助教学内容的呈现和讲解。
5.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练:针对每个单元的重点内容进行练和巩固。
2. 作业布置:设计相关的实践项目和问题解决任务。
2023-2024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

举例:介绍防火墙的作用和配置方法,以及如何防范病毒、木马等安全威胁。
2. 教学难点
(1)网络拓扑结构的理解和应用:学生对不同拓扑结构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示进行详细讲解。
难点解析: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拓扑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提高其在实际项目中的选择能力。
- 建议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如个人信息保护、网络诈骗防范等,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
-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网络维护工作,通过实际工作了解网络管理和服务器的配置。
- 提供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竞赛或项目研究的建议,通过竞赛和项目实践,提升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堂
- 在课堂上,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的误区,并针对性地进行解答。
1. 在课堂导入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网络基础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生动有趣的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网络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在理论讲解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网络通信协议和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理解不够清晰。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我打算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互动性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课程主题:《计算机网络基础》
课程内容:
1. 网络基础知识介绍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拓扑结构
3. 网络通信协议及其作用
4. 网络设备及其功能
5. 网络安全基础
教学目标:
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拓扑结构
2. 掌握网络通信协议的基本原理及其作用
教案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教案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功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掌握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掌握网络的功能和通信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兴趣,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功能,网络通信原理。
难点:理解网络协议的作用,掌握网络通信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
2. 学具:计算机网络教材,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实际生活中的网络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网络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新课内容:a. 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与功能。
b. 讲解网络通信原理,包括OSI七层模型、TCP/IP协议等。
c.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理解网络协议的作用。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网络通信原理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惑。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功能2. 内容:a.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与功能b. 网络通信原理c. 网络协议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及其功能。
b. 简述OSI七层模型和TCP/IP协议的作用。
c. 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网络应用场景,说明网络通信原理。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功能掌握情况较好,但对网络协议的理解仍需加强。
2. 拓展延伸:a. 邀请网络工程师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网络技术的了解。
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一、概述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也愈发重要。
而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应运而生。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包括计算机操作、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2.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其信息获取、加工、应用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其学科综合能力。
4. 帮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培养其对信息技术的正确应用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操作-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 Office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2. 网络技术-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 使用网络资源的方法和技巧3. 多媒体技术- 图像处理技术- 音频制作和编辑技术- 视瓶制作和编辑技术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文、音视瓶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实践教学- 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3. 项目教学- 开展信息技术相关的项目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设备- 利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信息技术知识。
2. 实验室- 利用信息技术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
3. 教学软件- 利用各类信息技术教学软件,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 选用适合初中生的信息技术教材,内容丰富、有趣、易学。
2. 多媒体课件- 制作或采用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3. 实验设备- 配备信息技术实验室,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2023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精选8篇)

2023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精选8篇)2023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篇1依据教研室工作计划和我校本学期教导处及教科研制定的工作要点及精神,根据信息技术教研组特点特制定本学期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如下:一、落实课改理念,组织全组人员深入地学习新教材,掌握新教材的教学方法,推进我校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探索基于现代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认真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的问题,努力为教学服务。
二、认真开展教研活动。
严格围绕我校“学习、实践、反思、写作”的教科研主题,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特别是联片教研和中心备课组活动,配合区教研室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个人的博客管理。
经常保持与校外的沟通和联络,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研究的水平。
组织全组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学科的新教材培训、区市级优质课、校本课程的展示、综合实践活动课优质课等,在活动中学习借鉴全区各校优秀教师的经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和积累。
三、加强常规管理,严格要求以大纲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规范本组教师的教案书写、反馈、导言、板书设计等环节,使教案充分的为教学服务,提前备课,提前设计,严谨教育教学。
四、加大本组教师的业务理论拓展学习,在本学期之内提高本组人员的多媒体软件应用技能,为学校制作多媒体宣传片和教师的课程设计以及学生第二课堂辅导服务,同时也提高本组教师的业务水平。
五、进一步完善学校校园网建设,加强校园网站的维护与更新,使网站成为我校特色教育的宣传窗口,成为学校管理的平台。
继续丰富学校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为广大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提供资源保障。
加强全校各室及班机微机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满足正常信息技术教学,落实各项电教设备的管理制度,并做好学期工作小结。
六、配合办公室、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做好材料打印工作。
七、组织高中学生信息技术会考的考试辅导。
八、信息教研组活动内容及安排(略)2023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篇2一、教学指导思想:以教育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
2023年辽师大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3年辽师大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信息技术2. 信息技术的发展3. 计算机系统组成4. 操作系统简介5. 计算机网络基础6. 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详细内容:1. 信息技术的定义、特点与应用领域2.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现状3. 计算机硬件、软件、输入输出设备的作用及分类4.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分类及使用方法5.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分类与拓扑结构6. 网络安全知识、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二、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特点与应用领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输入输出设备的分类及作用,了解操作系统基本功能及使用方法。
3.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软件的组成与作用,操作系统的功能及分类,网络拓扑结构。
2.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计算机系统组成,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网络连接。
2. 学具:计算机、教材、练习册、网络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1.1 请学生举例说明自己生活中使用的信息技术。
2. 例题讲解2.1 请学生分析计算机硬件、软件、输入输出设备的组成及作用。
2.2 教师讲解操作系统基本功能、分类及使用方法。
2.3 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讲解网络拓扑结构。
3. 随堂练习3.1 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信息技术应用。
3.2 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1 教师点评学生练习,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 板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定义、特点与应用领域2) 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软件、输入输出设备3) 操作系统的功能、分类及使用方法4)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定义、组成、分类、拓扑结构5) 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列举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初中信息技术新版教案(全册)

初中信息技术新版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文件管理和应用软件操作课程内容1.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 中央处理器(CPU)- 存储器-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 运算、控制和存储- 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交互3. 计算机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常见操作系统的介绍和使用方法4. 文件管理- 文件的创建、复制和删除- 文件夹的创建和管理- 文件名和扩展名的意义和使用规范5. 应用软件操作-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 图形处理软件的使用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40分钟)- 第二课时: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文件管理 (50分钟)- 第三课时:应用软件操作 (60分钟)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使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和操作方法。
- 实践:通过实际操作计算机和应用软件,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掌握知识。
- 演示:通过示范操作和演示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评估-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研究心得和体会。
- 作业评估:布置适当的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实际操作: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展示成果,评估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资料-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 《应用软件操作指南》。
2023年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三篇

2023年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三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篇1我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围绕“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加快发展、提高质量”的总体工作思路,以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学习与研究,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研究。
1.继续在全区信息技术教师中开展学习教育理论活动,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我区信息技术教师整体素质与信息化水平。
本学期我区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重点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继续以《走进新课改》为内容,学习课改精神和优秀的教育理念,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索开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通过学习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克服浮燥情绪,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具体活动]:7月份对全区教师进行程序设计的培训。
2.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制度,提高集备、教研的实效性。
不断完善教研组的管理、评价、激励机制,提高教研的实效性,以科学的态度,潜心研究、探索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法与学法。
每月的第一周为各片集备时间,由各片长组织实施,另三个周组织全区集体教研,教研组摒弃以往那种你说我听、你说我记的教研模式,力求每一次交流都有新思路、新思想、新问题,依照“回顾——学习——设想——交流”的过程开展教研。
3.积极探索网上教研活动新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优势,提高教研活动的层次和效率。
并且通过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带动全区其它学科教师开展网上教研,推动我区的信息技术应用。
尝试在信息技术课中进行“双语”教学。
确立实验学校教师,制定实验教学方案及实施措施。
4.抓好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检测根据课改新理念,倡导信息技术课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023最新-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文是美丽的小编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篇一知识目标:确定电子小报的内容与版面能力目标:利用MicrosoftOfficeWord输入自己的要设计的电子小报的中心内容,确定要介绍的人物和主题、稿件内容,对小报版面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掌握MicrosoftOfficeWord的一些基本技巧。
情感目标:感受自己的作品设计,为自己制作电子小报提供自信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重点:电子小报的设计难点: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方法的引导教学方法:欣赏、演示、合作、操作、评价、反馈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优秀作品设计初识Word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窗口。
(2)使学生初步了解Word窗口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3)使学生初步了解文件的保存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的方法教学难点:认识Word窗口功能区及其重要功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图文并茂Word作品(激趣)。
漂亮不漂亮?它们是用美国Microsoft(微软)公司Office 办公系统中的Word做的。
想不想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Word。
二、探索新知1.启动Word演示操作步骤:单击任务栏上的“开始”按钮,指向“程序(P)”,单击“MicrosoftWord”。
出现Word窗口。
师:通过开始菜单可以启动Word窗口,双击桌面上Word的快捷方式的图标,同样也可以启动Word。
(练一练通过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启动Word。
)议一议哪种启动方法好?(让学生自主讨论)2.认识Word窗口师:Word窗口和Windows应用程序窗口很相似,你能记住窗口中的哪些名称呢?练一练1.说出下面窗口中的各部分名称。
2.说出窗口中各部分的功能Word窗口中还有这样两行特殊的小按钮:这是工具栏,上面一行是常用工具栏,下面一行是格式工具栏,单击工具栏上的按钮,就可以完成指定的操作。
教案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教案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3章第1节《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协同工作》。
本节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软件的分类及其作用,重点探讨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编程语言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协同工作原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安装、使用和卸载软件,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相互依赖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协同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软件的分类及其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PPT课件。
2. 学具:计算机、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起学生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教学活动: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2. 知识讲解:(1)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CPU、内存、硬盘、主板等。
教学活动:结合教材,让学生了解各硬件的作用,并通过PPT展示各硬件图片。
(2)软件的分类及其作用: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编程语言。
教学活动:讲解各软件的作用,举例说明。
3. 实践操作:教学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机硬件的拆解与组装,并学会安装、使用和卸载软件。
4. 例题讲解:教学活动:通过讲解具体例题,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协同工作原理。
5. 随堂练习:教学活动:布置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CPU、内存、硬盘、主板等2. 软件的分类及其作用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编程语言3.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协同工作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协同工作原理,并举例说明。
答案: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协同工作原理是指,计算机硬件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通过执行各种应用软件和编程语言,完成用户指定的任务。
2023年七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计划4篇

2023年七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计划4篇七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安排1一、教学指导思想依据学校工作安排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看法》以及学生的详细状况,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育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爱好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驾驭信息技术基本学问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实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运用的教材是河南高校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共4册,每学期一册。
七年级上册的主要内容为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的系统组成;操作系统的运用。
三、学生状况分析本年级20个班,平均每班54人。
学生状况特别,主要有如下两方面:一方面,起点不一。
有的学生在小学有过一些基础,有的家里有环境,每天都有机会运用计算机,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计算机。
所以进度要适中,同时兼顾落后和超前的两部分学生。
另一方面,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主动性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簇新,但是事实上学生感爱好的并不是计算机学问和技能的学习,而是打嬉戏和上网闲聊。
所以,本期有必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相识。
四、教学预定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育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相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育学生学习、运用计算机的爱好和意识。
3、初步学会盲打、并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的技能。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运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驾驭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育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励学生之间相互沟通,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6、对个别爱好爱好剧烈的学生进行主动引导,激励他们参与作品竞赛。
五、教学措施设想本期主要实行理论授课、老师提点、学生自主学习、演练操作等方式。
理论集中的部分在教室探讨学习。
其余课程均在机房,讲解5到15分钟,让学生自学和演练操作是主要的。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1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安全使用教学目的:1、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强教育,培养他们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
2、认识计算机病毒防护的重要性。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认识计算机病毒。
教学过程:引言由于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必然会产生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问题。
所以,在教学教程中要加强对学生道德规范教育,首先要求学生建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职业道德。
例如:有些人未经批准去使用某部门的计算机,有的没有征得软件制作者的许可就去拷贝该软件,有的人把别人制作的软件稍作改动就作为自己的软件去发表等等,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为。
我们不但要学生遵守正确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还要培养学生对各种不道德行为和犯罪行为进行斗争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向学生进行防治计算机病毒知识的教学,让他们认识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了解计算机病毒通常具有的几个特性,掌握预防和清除病毒的操作技能,以保证计算机的正常工作。
1、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安全的定义。
请同学们阅读书P10。
课后找有关信息资料了解计算机安全性法规。
2、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一种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这种特殊的程序能在计算机系统中生存,危害我们的计算机。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如下:A、隐蔽性B、传染性C、潜伏性D、可激发性E、破坏性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4、计算机病毒的表现常见的病毒表现一般有:屏幕出现系统运行不正常磁盘存储不正常文件不正常打印机不正常5、病毒的防治隔离来源控制外来磁盘,避免交错使用软盘。
静态检查定期用不同的杀毒软件对磁盘进行检测。
2023最新-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3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插入剪贴画、文本框和自选图形的方法。
2、学会运用Windows录音机给幻灯片插入声音。
教学重点掌握插入剪贴画、文本框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插入自选图形,并运用Windows录音机给幻灯片插入声音。
教学准备计算机教室、演示用幻灯片。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课题多媒体技术给信息技术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你知道什么是多媒体吗?其实多媒体通常是指记录、展示、传播信息时使用的文本、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和动画等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组合。
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在幻灯片中加入更多的多媒体元素。
学生自由回答。
插入剪贴画上节课我们学习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假如计算机中没有存储图片,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图片的问题?PowerPoint和Word中插入剪贴画的方法相似,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0页,仔细观察动手做的最终效果。
运用学过的插入剪贴画的知识进行骆驼和羊的故事标题页的制作。
学生作业展示。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看书自学操作。
插入文本框和自选图形1.引出文本框这是一则关于童话故事的幻灯片,光有标题当然不行,你觉得还应该要有哪些内容?一则好的故事幻灯片,文字和图片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
请同学们插入一张新幻灯片2,在上面试试输入文字。
能不能像在Word中直接打字?(不能)和周围的同学商量商量,再试一试,有什么好办法解决文字输入的问题。
2.插入文本框操作对!就是文本框。
在Word中我们学习过文本框,你还记得文本框的类型吗?(横排、竖排)请你用插入文本框的方式再次尝试在幻灯片2中输入22页的示范文字(骆驼和羊碰到一起,一个说高好,一个说矮好,谁也不服谁),并自学课文22-23的继续探究将文本框进行适当的修饰。
2023年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文集合6篇

2023年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文集合6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之一。
学会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是新世纪对第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具备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1、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正确的开关机,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简单使用计算机,了解键盘、鼠标的使用,能输入简单的文字。
3、掌握文字录入的基本方法,养成正确的姿势,科学的指法,培养盲打的习惯。
4、认识操作系统,了解应用软件,了解windows中文件、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学习使用附件中的画图程序。
认识软盘、光盘等存储介质,掌握使用windows附件中的录音机、计算器等应用程序。
学习使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处理。
1、七年级学情:七年级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充满好奇和渴望。
我打算先让他们去感受一下什么是计算机,培养学习兴趣,再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
2、八年级学情:八年级学生已经上过一个学年的信息技术课,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非常喜欢计算机,他们的强烈探索热情会使没有组织的课堂完全乱套。
加强八年级学生的教学管理,根据他们好动,不喜欢受约束的特点,多安排实践性的学习内容。
比如课堂学习以游戏、活动为主,尽量将理论学习的时间压缩在20分钟以内。
八年级学生要给他们规范的学习方式,用建构主义原理帮助他们建立关于计算机的系统知识,提倡他们运用信息技术于其他学科学习中,均衡地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3、九年级学情: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一般操作方法和使用常用软件,但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2023年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精选5篇)

2023年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精选5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安排1一、学生状况分析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特别比较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爱好,学习较主动,比较热忱,探讨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这是我们教学的优势。
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留意巩固,学生驾驭的状况不是很志向,参差不齐。
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娴熟,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学问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感爱好的并不是学习,而是局限于嬉戏消遣和上网闲聊方面,缺乏全面性。
对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学问不感爱好,只对消遣功能感爱好。
所以,学生对本课程的相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我们学校的教材采纳的是海南省的信息技术教材,本学期学习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的获得与管理;信息的整理与加工这三个单元的内容。
第一单元中涉及的学问点有:信息技术基础学问、网络基础学问。
其次单元中涉及的学问点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搜寻引擎的运用、常用下载工具的运用、常用压缩工具的运用、windwos软件的基本运用以及资源管理器的运用。
第三单元中主要是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运用。
三、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增加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运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干脆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精确性和相关性。
树立正确的学问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运用信息技术。
四、本学期教学的目标1、培育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增加技术利用中的责任感,能够合理的引用他人的观点或运用他人的成果,养成敬重他人著作权的习惯。
2023年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精选13篇)

2023年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精选13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篇1一、学生情况分析经过一个星期的观察了解,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是来自完小,而在完小几乎都不上信息技术课,所以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不是很多,对于怎样操作、还有没有别的操作方法等这些需要思考的内容比较生疏,学生上课的思维打不开。
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中,我更加注重学生在这些基本操作方面的培养,规范基本操作,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我们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是《新纲要__省实验教材》,该教材共有三个单元十三课,内容包括: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第二单元:制作电子报刊(简单的版式排版、图文混排、分栏设置、文本框和自选图形的使用、表格的使用、整体修饰),第三单元:数据统计与分析(初始数据统计、创建数据表、统计数据、数据的排序与筛选、制作图表呈现数据关系)三、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根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由于每星期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所以,我会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基础知识上,对于一些学的较快的学生会适当安排新任务。
四、本学期教学的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的技能,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6、了解和掌握一些word和excel的相关知识。
2023年初一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23年初一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2. 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
4.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系统- 常用输入输出设备的使用方法- 网络基础知识和网络安全意识2. 常用办公工具的使用-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 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3. 信息技术应用实践- 学习使用互联网搜索信息- 学习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创作和编辑- 学习使用编程软件进行简单的编程实践- 学习使用通讯工具进行远程交流和合作三、教学活动1. 理论讲解与实践演示-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 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示- 组织学生互动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2. 课堂练习与作业布置- 在课堂上布置小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配发作业册,布置相关课外作业- 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并及时批改和讲解3. 实践项目设计与演示- 设计实践项目,让学生选择并完成一个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任务- 学生完成项目后进行演示和分享,展示所学知识和技能4. 网络教学与远程合作-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和讨论- 引导学生利用通讯工具进行远程合作和交流- 借助在线资源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检索和应用能力四、教学评价1. 日常表现评价- 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和主动性- 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2. 作业和实践项目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和实践项目进行批改和评价- 评价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促进学生的自我提高3. 考试评价- 定期进行考试,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针对考试结果给予学生个别辅导和指导五、学校支持与家长配合1. 提供必要的教学设备和资源支持2.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定期举办家长会,向家长介绍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学计划3. 鼓励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配合监督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及时性4. 倡导学校与家庭共同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习惯总结:通过以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以及学校和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就能够实施一套全面、系统、科学效果显著的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23年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2023年初中信息技术教案2023年初中信息技术教案1课题:《计算机操作基础课认识键盘》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是自编教材,主要讲解键盘历史渊源、四大分区以及其中基本键区的使用。
是学习好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前提。
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学习的对象时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刚升入初中,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对键盘操作比较熟练,但有的太不熟悉,即使比较熟悉键盘的同学也不是那么全面了解,所以让同学们认识键盘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1、了解键盘的发展史,使学生产生兴趣;2、了解键盘的分区,掌握主键盘区、数字键、符号键的名称和分布规律;3、了解基本功能键的使用;4、了解盲打等打字方法;5、通过认识键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键盘的历史由来和认识并使用主键区教学难点:各功能键如shift、enter的使用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上课之前咱们先来回一下之前学的电脑的输入设备有哪些?(鼠标、键盘、扫描仪、麦克风、摄像头、手写板、光盘磁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就关于其中一个输入设备,是哪个呢?老师说一个谜语,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出来。
有户人家真奇怪,房子区域分四块有的面积大,有的面积小有的成员多,有的成员少别看他们不起眼,少了他们真麻烦(打一个电脑的输入设备)对,今天咱们将要学习的就是键盘。
板书:第七课认识键盘二、历史引入、激发兴趣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哪一座呢?(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那世界上第二的山峰是哪一座呢?(昆仑山乔戈里峰)(引入)就像大家都了解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1946)却从来很少有人去注意键盘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如果说cpu是电脑的心脏,显示器是电脑的脸,那么键盘----就是电脑的嘴。
是他实现了人和电脑的顺畅沟通,就是那么重要的一个小东西,它所受到的关注却很少,常常被大家忽略。
好了言归正传。
谁告诉我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1946)所以随着电脑的出现,键盘也在1946年应运而生被发明出来对不对?(错!)板书: 1、键盘之历史 1714 1868 克里斯托夫其实键盘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1714年,就开始相继有英国、美国、法国等国家发明了各种形式的打字机,最早的键盘就是那个时候用在那些技术还不成熟的打字机上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 年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6 篇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 2023 年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6 篇【精选推举】, 供大家参考。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整理的 6 篇《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盼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肯定的启迪作用。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以动手操作为主,教材用任务驱动方式完成整个网页的设计,通过网页设计中图像、文字、动画、声音等多媒体技术的处理,向学生介绍网页制作过程中需要把握的根本学问。
本节主要完成以下任务:启动frontpage 并建立网站、应用表格构造设计网页、应用框架构造设计网页,最终完成网页间的超级链接。
教学重点:应用两种方法设计网页以及网页间的超级链接。
教学难点:表单设计,表单中有“单行文本框”、“滚动文本框”、“复选框”、“单项选择按钮”等,教师在讲解时可依据学生实际状况,酌情处理,可以适当削减“意见反应表单”的内容。
在进展本节教学时可以与已学过的 word 结合起来,开拓学生思路多渠道查找解决问题途径,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力量,把创新理念融入到教学之中。
二、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初步了解网页制作的过程,熟识网页的各种元素;2.把握网页制作的一些技术和方法,能制作一个简洁的网页。
力量目标: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讨论性学习为载体,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动手操作力量;2.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受,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情感目标:1.培育学生与他人协作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协作力量;2.培育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严谨的治学态度。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运用的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首先通过学生自身或现实中感知的、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在学生所学过的网络学问的根底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在教学环节中多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力量,多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动手实践操作、与同学间相互沟通探讨来获得,让学生自始自终采纳讨论性学习的学习手段。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留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暴露思维冲突,展现学习的进程,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进度。
在教学重点(网页制作的技术)、难点(网页制作中文字的编辑,图片、动画的插入)的突破上,应细心设计相关的思索题,通过学生自学、争论沟通、操作演示等方法来解决。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富有共性的个人网站来展现给学生看。
首先请学生看一个个人的网站 http://zidingx,然后请学生看一个初一年级学生使用 frontpage 制作的网站,最终请学生观看教师做的网站。
通过以上几个网站的介绍,每个学生都已跃跃欲试了。
此时教师做一个过渡:“刚刚在扫瞄器中所看到的每一幅画面都是一个网页,这些网页有的美观大方,有的丰富多彩,有的共性鲜亮,那么我们自己能不能制作出具有自己风格的网页,并在网上公布,以便进展广泛的信息沟通呢?”学生肯定会说“能”。
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网页制作》。
教师导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讨论问题建构新知1.设疑、导入学问点一:网站的建立问题 1:在 e 盘根名目下建立一个名为“wweb”的网站。
组织教学:(1)首先让学生自学课本 p.135-136 的内容思索:①新建“站点”与新建“网页”有何不同?②使用新建“站点”有何优点?(2)学生演示操作(3)学生答复思索题(4)学生反应练习(在d:建立“网站web”的网站)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总结篇二与其它必修课相比,信息技术课程的最大特点是一门集学问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根底性课程。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的教师,最抱负的教学境地就是让学生既有学问又有技能。
在教学的方法上,我还在始终摸索和总结,但我最有感受的这一学科的教学要擅长开掘学生的兴趣,从而培育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不同学校计算机资源的配置是不一样的,我校中学部目前配备有一间计算机教室,共配有 53 台学生气,但由于硬件方面缘由,可以使用的有 40台,对于七年级根本上可以人手一台,但初二和初三还是不能满意。
学生气与教师机、效劳器通过局域网相连,今年我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讲课时能统一掌握学生气,可以锁定他们的屏幕,进展教学演示,学生练习时能开放学生用机。
基于这样的软硬件配备,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在机房中进展,我采纳了以下的教学模式,觉得效果不错。
1、边讲边练计算机学科是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强调学生操作力量的培育。
假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讲授理论学问,而不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计算机教学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反之,教师不讲,只让学生盲目的上机练习,学习效率很难得以保证,并且许多中学生的心理比拟脆弱,自学力量较差,面对一无所知的新学问茫然无措,上过一、两节这样满头雾水的课之后,就会失去对该课程的兴趣。
所以一堂课我一般只安排10-15 分钟进展讲解、示范,根据需要,该堂课的内容可以一次讲完,也可以分几次进展、讲完一个问题[]就让学生实践一下,等他们把握以后再讲下一个学问点。
这样每堂课讲授的学问学生们都能应用于实践并得到稳固,最终到达娴熟把握。
2、精讲多练讲课内容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作出适当调整,力求精讲、少讲,仅把同学们普遍感到生疏的学问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来讲,例如在讲到“控点”时,我就把所以要涉及到这一操作的操作都提出来,这样可以节省许多时间又把握住了重点,让学生重视起来。
把时间最大限度的放给学生去操作实习,实践证明,学生在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提出的问题要多得多,这说明操作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的思索。
3、结合课本配套光盘和课件,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多媒体课件以其生动的图像、声音等效果已越来越受到各学科教师的欢送。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展教学,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使学生有新奇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心情“和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每一章或每一节学问讲完之后,还可以使用课本配套光盘来帮忙学生回忆和总结。
但我发觉课本所配光盘的内容过于单调,而且讲解词上面没有深度,根本上是读课本,没有发挥,所以我自己就制作了不少课件,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问水平。
4、演示教学过程,改良教学手段以前的教学方式上一节多媒体课、一节上机课,学生从听课到上机操作要等很长时间,特殊是初二和初三的同学,等待时间长达一周,理论与实践脱节太多,这样下来学习的学问遗忘的特别快。
今日我从网上下载了电子多媒体教室软件。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的功能,把学生用机的屏幕锁定,使学生气的屏幕信息与教师机全都,这样再将教学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一步一步演示给学生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充分熟悉、了解课本中的理论学问是如何与实践相结合的,事实证明,以这种方式进展学问的讲授,学生把握学问的效率特别高,每节课操作作业优秀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5、分层次教学目前,计算机在我国正处于普及阶段,局部同学参与过这样或那样的培训班,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从来没碰过计算机,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给中学的计算机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有根底的学生“吃不饱“,很简单失去上课的兴趣;而后进生因“吃不了“经常会失去了信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试着进展分层次教学。
中学计算机教学主要是让同学们认知计算机,培育同学们猎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力量。
在开头学习新一类内容时,先测试一下,根底薄弱的按教材学习,从易到难,逐步熟悉、使用计算机。
对教材所要求的内容特别熟识且操作娴熟的同学,具备了肯定的自学力量,我会加深他们的学习深度。
另外,还对学生进展课外兴趣的培育,对有根底和潜力的学生可进展课本外学问的引导,比方:辅导他们学习电子报刊、电子绘画等进展一些竞赛,他们也因此而获得了一些奖项。
在益华的一年时间里,在老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下我也有了一些进步,教学上取得了一点成绩,在个人力量上学会了解决机房软件问题,但我的缺乏还是许多,由于教学外的事务繁杂,使我在做教学常规工作时的时间有些吃紧,常有拖延的状况发生,这是我今后要努力避开的。
同时我还是要加强学习,不能仅满意于课本学问的传授,而要将一些课外重要软件的学问带入课堂,扩大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学问层次。
为益华的“以计算机为特色”的学校这一目标作出应尽的努力。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篇三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安全使用教学目的:1、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强教育,培育他们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标准。
2、熟悉计算机病毒防护的重要性。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熟悉计算机病毒。
教学过程:引言由于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必定会产生使用计算机的道德标准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问题。
所以,在教学教程中要加强对学生道德标准教育,首先要求学生建立爱护学问产权的意识,培育他们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职业道德。
例如:有些人未经批准去使用某部门的计算机,有的没有征得软件制的许可就去拷贝该软件,有的人把别人制作的软件稍作改动就作为自己的软件去发表等等,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为。
我们不但要学生遵守正确使用计算机的道德标准。
还要培育学生对各种不道德行为和犯罪行为进展斗争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向学生进展防治计算机病毒学问的教学,让他们熟悉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了解计算机病毒通常具有的几个特性,把握预防和去除病毒的操作技能,以保证计算机的正常工作。
1、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安全的定义。
请同学们阅读书 P10。
课后找有关信息资料了解计算机安全性法规。
2、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一种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这种特别的程序能在计算机系统中生存,危害我们的计算机。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如下:A、隐藏性B、传染性C、埋伏性D、可激发性E、破坏性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4、计算机病毒的表现常见的病毒表现一般有:屏幕消失系统运行不正常磁盘存储不正常文件不正常打印机不正常5、病毒的防治隔离来源掌握外来磁盘,避开交叉使用软盘。
静态检查定期用不同的杀毒软件对磁盘进展检测。
发觉并准时去除病毒。
动态检查在操作过程中,要留意特别现象,发觉状况要准时检查。
以判别是否有病毒。
6、使用计算机的道德标准培育信息道德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道德标准。
提高学问产权的意识。
学习《计算机软件爱护条例》7、小结什么是计算机病毒?怎样预防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软件受那些法律的爱护?现在请同学们归纳答复。
布置作业: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2、怎么预防计算机病毒?3、计算机软件受哪些法律的爱护?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总结篇四一个学期快完毕了,上小学电脑课感受颇多,回忆这个学期所从事的三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本上是比拟顺当地完成任务。
固然也在工作中发觉一些存在的问题,从教学上讲我主要做了这一些工作:一、主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有:1、熟悉计算机、鼠标使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