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与教学论2022第二学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资料整理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资料整理笔记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理解与应用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需要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来指导课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施。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师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其重点在于探讨教学的原理与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在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整理重点资料的笔记,以便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教学的核心要点。
本文将针对课程与教学论的重点资料进行整理,帮助读者加深对教学的认识与理解。
一、教学原理的分类教学原理是指指导教学的准则和规范,是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理论依据。
根据教学原理的不同特点和内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发展原理:强调教学应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能的发展。
2. 激励原理: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效果。
3. 认知原理:关注学生的思维和知识结构,通过启发和引导,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4. 交往原理:强调教学应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方式和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课程与教学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它们的适用场景。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适用于知识传授和基础概念理解。
2. 讨论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适用于思维能力培养和问题解决。
3. 案例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用于应用性强的学科。
4. 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适用于实用性较强的学科。
三、教学评价与反馈的重要性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考察和评估,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
教学论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 评价的全面性:教学评价应考虑学生的多方面表现,包括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
2017年秋季《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课程作为学科。
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3.“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材观。
“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
前者是教书,后者是教人。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 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答:根据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
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
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 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3. 如何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答:(1)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2)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①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②以生成的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③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
(3)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三、材料分析(每题40分,共1题,计40分)阅读“第十名现象”,谈谈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周武是杭州市天长小学多年的班主任。
在一次学生毕业20周年的聚会中,他惊异地发现,一些业绩较为突出的同学,在小学时期大都是学习成绩不够显眼的学生;相反,当年老师们很喜欢的几个尖子生却大都业绩平平。
这种反差让周武陷入了久久的深思:为什么尖子生没有按照当初的预想发展下去,而一些不起眼的学生长大后竟能脱颖而出呢?于是,他开始了一项关于该校小学毕业生成长经历的跟踪调查。
(完整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提纲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理解课程与教学的概念课程的文本表现形式理解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内涵教学的基本要素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一些标志性的人物、事件、著作古德莱德的五个课程实施层次:理想课程(观念层次)、正式课程(社会层次)、理解课程(学校层次)、正式课程(教师教学)、体验课程(学生)第二章小学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理解课程目标的概念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培养目标、教育目标、教育目的的关系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教材内容的关系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掌握课程内容的横向组织与纵向组织的内涵、课程内容螺旋式与直线式的内涵、优势与不足、课程内容的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内涵第三章小学课程类型及课程结构课程的分类:按不同分类标准的课程类型理解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内涵、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综合课程的类型隐性课程新课改下小学课程结构的特征第四章无第五章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理解校本课程的含义、特征、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区别。
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校本的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内涵和区别掌握校本课程与活动课、选修课的区别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从学校总体角度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方式第六章小学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内涵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卢姆、加涅教学目标的表述:能够就一则具体的案例分析教学目标表述存在的问题、理解马杰的行为性目标表述法、格朗伦的内隐与外显相结合目标表述法和艾斯纳的表现性目标表述法。
第七章小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国外常用的小学教学模式国内主要的小学教学模式第八章小学原则与教学方法小学教学原则的内容理解直观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内涵及教学要求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及选用的依据第九章小学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小学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涵义、特点、优势和不足。
教案的类型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第十章小学教学管理与评价教学管理的内容理解小学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考试题型为: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这门学科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课程与教学论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一、课程的定义与类型课程,简单来说,就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学习内容和进程的安排。
它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学科课程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来组织的课程,例如语文、数学、物理等。
这种课程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但可能会与实际生活有些脱节。
活动课程则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参与各种实际活动来学习。
比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手工制作等。
综合课程试图打破学科界限,将多个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
例如科学与社会、艺术与生活等主题的课程。
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比如学校的文化氛围、师生关系等。
二、课程设计的模式目标模式是课程设计中常见的一种模式。
它首先确定课程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最后进行课程评价,以确定目标是否达成。
过程模式则更关注课程的过程和动态性,强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
情境模式则考虑到课程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使课程更具适应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这种方法效率高,但可能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
探究法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
四、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是目前学校教育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具有高效、系统等优点,但难以满足学生的个别差异。
小组教学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个别教学则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定制化教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二必背词条
小学科二必背词条背诵内容:教育与教学一1、教育的本质属性及社会属性(1)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2)社会属性:永恒性、阶级性、历史性2、教育的起源学说(1)生物起源说: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代表人物:利拓尔诺、沛西、能(2)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代表人物:孟禄(3)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
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3、古代教育的特点:(1)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3)教育内容形式单一;(4)身份地位的象征性。
(5)教学方法是崇尚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4、近现代社会教育(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5、 20 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孔子的教学原则(1)因材施教的原则——朱熹:“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2)启发诱导的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学思结合的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学记》的教学原则(1)教学相长原则——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2)豫时孙摩原则——预防性、及时性、循序渐进性、集体性教育原则。
(3)长善救失原则——知其心,然后能就失也,教也者,张善而救其失者也。
(4)启发诱导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5)课内课外结合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8、夸美纽斯(1)《大教学论》独立教育学形成的萌芽;(2)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3)第一次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
(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
9、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规范、独立教育学的诞生;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四段教学法10、杜威:(1)新三中心:儿童、活动、经验;(2)无目的论;(3)五步教学法教育与教学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一)1、(各种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实施步骤通用答案(1)查找文献资料;(2)设计研究,制定研究计划;(3)实施研究,收集资料;(4)分析、处理收集到的资料;(5)撰写研究报告。
小学课程教学论复习提纲
5.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6.小学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理论 联系实际、因材施教、直观性、启发性 7.教学模式内涵、构成
第十章 小学课程与教学评价
1.小学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导向功能、诊 断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筛选功能) 2.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方法:量化评价法、质性 评价法。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课程的含义、教学的含义、课程与教学的关 系 2.课程与教学论的对象、课程论核心原理问题 及最基本的价值主张(9页);教学核心原理 问题、教学论最基本的价值主张
第二章 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
1.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的关系 2.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确立的基 本程序、小学教学目标确立的一般性步骤 4.三维一体课程目标 5.小学教学目标表述的常用方法 ABCD行为目标表述方法、表意目标表述方法、 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表述方法
第六章 小学课程类型与课程结构
1.泰勒根据课程的组织结构,把学校课程分为 四类:学科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完全 未分化的结构 2.陈侠讲课程划分为四类:学科课程、活动课 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 3.主要课程类型:选修课与必修课;学科课程 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8.国内外主要教学模式 9.教学方法: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 法、讨论法和教师指导法);以直接观察为主的教学 方法(演示法、参观法);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学方 法(练习法、实验法) 10.小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一条纵的指导思想——启发 式。 11.现代小学常用的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幻灯、录音、 电视与录像、电影、语言实验室、计算机等。75页。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课程目标:在博比特看来,课程目标指(de)是那些人们需要掌握和形成(de)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de)形式.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de)学习效果.它是课程目标(de)进一步细化,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3、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展开(de),而自然生成(de)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是问题解决(de)结果,是人(de)经验生成(de)内在要求.4、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de)个性化表现.它与学生(de)主体性发挥(de)怎么样、个性展示得怎么样是相一致(de).5、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以现代学习理论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运用系统理论(de)思想与方法,根据学生(de)特点和教师自身教学观念、教学经验、个性风格,分析教学中(de)问题与要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de)步骤,选择和组织相应(de)教学策略与教学资源,为达到预期(de)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系列(de)教学实施方案(de)过程.6、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de)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采取(de)行为方式(de)总和.7、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论研究中运用系统科学(de)方法论(de)产物,它主张运用系统论(de)方法把教学现象与教学活动看做由各因子、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de)大系统,教师水平、学生状况、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要素都处在系统联系之中,并与外部(de)教学情境发生关系.8、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de)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de)结构形式,也就是教师与学生(de)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de)组合形式.简答题1、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制定(de)基本依据答:社会发展对人(de)教育提出(de)要求和人(de)自身对教育提出(de)要求,这两个要求是相辅相成(de),具有发展与要求(de)内在一致性.同时,由于课程与教学(de)核心成分是学科知识.因此制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必须对学生、社会及学科进行研究,并处理好这三者之间(de)关系.2、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de)原则含义及贯彻要求含义: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贯彻要求:1、保证教学(de)科学性;2、发掘教材(de)思想性,并通过教学各环节,如上课、作业、考试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de)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以自身(de)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修养影响学生3、课程和教学管理(de)意义答:1、课程与教学管理有助于建立稳定(de)课程与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效益;2、课程与教学管理有助于调动教师(de)积极性,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3、课程与教学管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de)主动性4、课程与教学管理有助于提高课程与教学(de)教学质量4、泰勒原理(de)基本内容答: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de)教育目标是什么2、为了达到这些教育目标所能提供(de)教育经验是什么3、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被有效地组织起来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被得以实现5、影响学校课程实施(de)因素答:一、学校(de)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是影响学校课程规划实施(de)重要因素,落后(de)教育观念可谓阻挡学校课程规划实施(de)认知根源.二、教师(de)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课程规划(de)实施.教师专业素养(de)提升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去理解课程,然后将课程解释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意.三、学校课程(de)领导:对课程规划提出“美好(de)愿景”并对变革参与者(de)情意与行为进行持续关注给予以合适“干预”.四、学校政策:着重强调教师教和学生学(de)政策,对学校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发挥起着至关重要(de)作用.6、教学过程(de)动力答:教学过程(de)动力就是从教学中产生(de)认识任务和实践任务与学生(de)知识技能和智力发展水平之间(de)矛盾.其内部动力是教学过程(de)内部矛盾,是指学习者(de)兴趣、需要、爱好等与其现有发展水平之间(de)矛盾.外部动力即教学(de)外部矛盾,指社会对学习者(de)要求和期望与学习者现有发展水平之间(de)差异.7、课程与教学研究(de)主要特征答:课程与教学研究是以教师为主体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完成(de).研究目(de)(de)确立,方法(de)抉择体现其研究(de)实践性特征.研究主体(de)形成,研究结果(de)表达体现其教师主体性(de)特征.8、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de)作用答: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维2、扩大课堂知识(de)容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3、减轻学生记忆负担,降低理解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4、加强情意教学,培养高尚情操9、在课程与教学管理中,如何实现人本化管理答:一、树立人本管理理念:1、管理要依靠人,依靠学校师生员工;2、管理中要尊重人;3、管理(de)目标是促进人(de)发展二.创新人本管理制度:给教师、学生更多(de)选择权,这样做充分调动教师教学(de)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较大程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de)需要三.变革管理方式:强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尊重人格,顺应环境,充分调动全体人员(de)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人性化管理10、班级授课制(de)优越性和局限性优越性:1、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2、有利于发挥教师(de)优势,突出教师(de)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集体(de)教育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de)发展和学生(de)社会化进程4、有利于学生之间(de)相互切磋、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成长局限性:1、学生(de)个性、独立性与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2、学生主要是接受性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de)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教学内容以间接经验为主,脱离学生(de)现实生活4、教学实践和教学内容预先设计,不能及时吸纳一些新(de)必要(de)科学成果5、缺乏有效(de)生生之间(de)交流与合作11、教学过程(de)性质和特点答:一、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而且是一种特殊(de)认识过程二、从学生角度来说,教学过程是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de)认知过程而且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素质全面提高(de)过程三、从教师角度来说,教学过程是值得哦学习(de)过程、是以个管理和服务(de)过程.四、从旁观者(de)角度来说,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双向和多边交流(de)过程.12、怎样进行日常课程与教学研究(de)改进和完善答:一、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教师不仅是课程(de)实施者,同时教师也是课程(de)开发者,具有一定(de)专业理论和素养二、日常课程和教学改革中(de)“教育性”与“教学性”问题是两个不同(de)概念,属于两个不同(de)领域,但是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教学性是教学论研究(de)主要问题域,教育性是教育学研究(de)主要问题领域.而且教学具有教育性,也是实现教育(de)基本途径.三、日常课程与教学改革中(de)“重建”与“发展”问题:发展是对原有事物进行质和量(de)提升与扩充;重建是在对原有事物特质彻底否定(de)前提下创生新(de)质和量.重建和发展二者在矛盾冲突中不断前进(de).。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重点
具体表现: 课程为教学提供了教学内容,教 学是课程系统的实施过程,教学是课程的 一种表现形式,教学是课程在课堂层面的 实施。
可编辑ppt
24
(四)循环关系
观点: 认为课程与教学存在着一种互为反馈 的延续关系。课程与教学虽然是分开的, 但是它们是相互循环的,存有延续的循环 关系,即课程对教学产生影响,教学也对 课程产生影响,彼此相互调试与改良。
功能: 有助于教学研究者了解教学现实,从中积累经验,提 出问题,总结规律,形成新的理论认识。
分类: 典型调查、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专家调 查。
程序步骤: 提出问题—搜集相关文献—确定研究题目与研究目的— 选取标的母群体—选取搜集资料的方式与工具—抽样— 进行正式调查—资料分析可并编辑讨ppt 论研究结果—提出研究结 32
优缺点: 强调了学习者的兴趣、爱好、需要和个性, 重视学习者与环境的作用,重视教育环境的设计 与组织,能够兼顾课程过程与课程结果、预期与 未预期的经验。但是,该课程观在实际中也带来 了教育过程的随意性、内容的不系统性和评价标 准的不确定性这样的弊病。
可编辑ppt
10
4.课程即“计划”
观点: 该观点是20世纪50年代流行的观点, 认为课程即“教育计划”或“学习计划”。 计划包含了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活 动和评价等。
特点:
a.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学习者作为课程 主体的重要性;
b.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来实 施课程;
c.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反对过于详细的分科教学;
d.强调活动是人心理发展的基础,重视学习活动水
小学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考试重点
1、课程论研究对象:课程问题,课程领域存在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种种矛盾和疑难;问题来源:课程实践中不同因素之间的对立;课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课程理论在不同观念、理论体系之间的矛盾等。
问题类型:事实、价值、技术问题2、课程论研究的目的与任务:概括课程理论,揭示课程规律;指导课程实践综上所述:课程论是研究课程问题、阐明课程理论、揭示课程规律、指导课程实践的学问3、教学论研究对象:学校教学:过于笼统、简单,不利于教学论发展;教学论研究客观规律;学习理论的应用;研究教养的一般规律;最优化教学法的科学;教与学的关系4、教学论研究对象是教学问题:是指反映到研究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学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教学论对教学问题选择的宗旨:教学实践中旨在有效教学的问题有效性:为预期效果的实现程度,并融合有效率、效果、效益三者之义。
以学生发展为主旨是有效教学的根本标准,也是最终追求。
有效教学是现代教学理念,也是一种实践5、教学论的研究任务:1、识教学现象:教学现象,专指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教学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
教学现象表现为三个方面或层面:环境的,活动性的,关系性2、揭示教学规律3、指导教学实践6、古代课程与教学思想(萌芽阶段)1、只是对课程问题的一些规定或描述,无理论说明2、人们已懂得要把学生学习内容分门别类(例:西周六艺、西方七艺)3、学习内容分配到不同年龄和水平学生4、不同学校设不同课程5、几乎没有关于课程的专门著作和论述7、古代主要教学思想中国古代教学思想1、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知识观:重道轻艺,重视文化历史与道德伦理方面的知识,忽视产生劳动与科技实践2、以人性问题为核心的教学价值观:重人文、人伦。
孔子:性相近,习相远;孟子性本善:教学的价值在于复性;荀子性本恶:教育要对人性陶冶和改造;王夫之:教学是“继善成性”的过程3、学思行结合的知行观西方教学思想“苏格拉底问答法”——“产婆术”(他的母亲是助产师,教师即产婆)8、教学论学科的形成(17-18世纪)教学论在欧洲诞生,诞生的标志被公认为夸美纽斯,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泛智教育(提问、讲解、练习)、系统直观、循序渐进…原则、创分科教学法、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提出了较完整的教学论体系卢梭:《爱弥尔》(个人主义教育价值取向、自然主义教育观、尊重儿童自然禀性)发现教学思想(研究儿童本生特点,让自己去发现)赫尔巴特:《普通教育法》,“四段教学法”。
完整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1、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价值取向,为培养、教育下一代所制定的一整套有目的、有计划、可执行的培养方案,具有目标的明确性、内容的科学性、方法的恰当性、策略的可操作性以及评价的合理性等特点。
2、广义的教学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的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
狭义的教学主要是指学校教学,是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的,以特定文化为对象的教与学统一的活动。
3、教育旦的是指教育的总体方向,它所体现的是最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
4、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
换言之,培养目标就是对某一级、某一类学校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
5、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是指一定阶段教育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得预期结果。
6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既是教师教的目标,也是学生学的目标。
7、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 S •布鲁姆长期从事教育目标研究,他把教育目标分成“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方面。
8、加涅主要从事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把学生的学习结果划分五种类型,即态度、动作技能、言语信息、智力技能和认知策略,以便教师能够根据学习结果的不同类型设计最佳的学习条件。
9、新课程倡导“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
10、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11、课程教学遵循的基本要求:(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恰当。
(4)教学组织严密。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知识点集锦
课程与教学论一、课程与教学目标1。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层次:教育目的(aims)、教育目标(goals)、课程与教学目标(objectives)。
2.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①普遍性目标取向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这些宗旨或原则直接运用于课程与教学领域,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
特点是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②行为目标取向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特点是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③生成性目标取向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
根本特点是过程性。
④表现性目标取向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学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扫产生的个性化表现.最求学生的多元性。
3.目标模式泰勒: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泰勒基本原理:1949年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该书提出四个基本问题,即“泰勒原理”.内容是:①确定教学目标。
泰勒认为,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
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都决定于预定的教育目标,目标是课程的灵魂.教育目标来源于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
②选择学习经验.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他能做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泰勒提出选择学习经验的五条原则:一是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二是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
三是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
四是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五是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③组织学习经验。
泰勒提出了学习经验的两种组织。
一种是纵向组织,指不同阶段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归纳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1、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P32、截止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才最先在美国比较完整地去里起来,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的课程开发理论与时间,开启了“课程开发理论”。
P43、博比特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的奠基者、开拓者。
P44、教育的本质:1教育为成人生活作准备2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3教育即生产。
课程的本质:在博比特看来,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P5-65、拉尔夫·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
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
他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也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P9-106、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八年研究”,泰勒原理的实质是:“技术兴趣”的追求P11-127、学科结构运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叫学科结构运动。
其中心内容是用“学科结构观”重建过程。
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学术中心课程”。
学科结构运动是课程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
P138、比较著名的新课程: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研究开发的PSSC 物理课程,“生物科学课程研究会”,研究开发的BSCS生物课程,研究开发的SMSG数学课程,“化学键取向研究会,研究开发的CBA化学与CHEMS化学,”地球科学科学设计研究会,所开发的ESCP地学等等这些课程可统称为“学术中心课程”。
P139、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会议主席杰罗姆·布鲁纳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
该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并从理论上理性地解决了存在与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之间的持久论战。
P1410、学术中心课程:是指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经典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课程目标:在博比特看来,课程目标指的是那些人们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
它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
3、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展开的,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成的内在要求。
4、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现。
它与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的怎么样、个性展示得怎么样是相一致的。
5、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以现代学习理论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运用系统理论的思想与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教学观念、教学经验、个性风格,分析教学中的问题与要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和组织相应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资源,为达到预期的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系列的教学实施方案的过程。
6、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7、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论研究中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论的产物,它主张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把教学现象与教学活动看做由各因子、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大系统,教师水平、学生状况、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要素都处在系统联系之中,并与外部的教学情境发生关系。
8、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形式,也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简答题1、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制定的基本依据答:社会发展对人的教育提出的要求和人的自身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这两个要求是相辅相成的,具有发展与要求的内在一致性。
同时,由于课程与教学的核心成分是学科知识。
因此制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必须对学生、社会及学科进行研究,并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2、课程和教学管理的意义答:1、课程与教学管理有助于建立稳定的课程与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效益;2、课程与教学管理有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3、课程与教学管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4、课程与教学管理有助于提高课程与教学的教学质量3、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先阐述四个问题)答:一、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是影响学校课程规划实施的重要因素,落后的教育观念可谓阻挡学校课程规划实施的认知根源。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重点
名词解释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
它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
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为一的课程形态。
它针对分科课程过度精细的学科化倾向,略语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日益综合化的需要。
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习、元认知监控的学习。
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的条件。
具体包括教材、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对工作极其热爱和投入的品质,对于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这样三种精神:敬业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
格包括良好的个性(性格)和高尚的品德(品格)。
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性资源的特点则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
比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属于素材性课程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定义(P3):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及学习经验;课程即文化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教学定义(P7):教学即教授;教学即教学生学;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学即探究。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P8):独立模式;包含模式;循环模式。
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
拉特克教学研究的四个特点(P11):一是以教学的方法技术问题为教学研究的中心;二是认为教学方法和技术既依赖于儿童的心理,又依赖于学科知识的性质;三是确立了“自然教学法”;四是认为如何教授语言和科学式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632夸美纽斯教学思想的四大原理(P11):一是教学以自然为建的原理;二是兴趣与自发原理;三是活动原理;四是直观原理。
课程开发定义(P34):所谓“课程开发”,就是指借助学校教育计划——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以改进课程功能的活动的总称。
课程开发的层次(P34):任务与结果视角:宏观层次的课程开发,中观层次的课程开发,微观层次的课程开发;主体的视角:国家课程开发,地方课程开发,学校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模式(P37):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实践模式。
课程设计定义(P42):课程设计就是对课程的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
课程设计取向(P43):学科中心取向,学生中心取向,社会中心取向。
课程设计的两个步骤(P45):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学科、学生、社会教学设计的定义(P49):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ADDIE(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表达了构成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P50):教学设计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是目标引导的;教学设计关注真实世界中的表现;教学设计强调评价手段的信度和效度;教学设计是经验性活动;教学设计是典型的团队协作活动。
史密斯—雷根把教学设计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和评价阶段。
(P52)教学设计模式:行为主义的认知主义的构建主义的教学目标的性质(P69):外显性,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可评价性,体验性和内隐性。
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P74):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性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
课程目标的表述方式(P77):马杰四个要素“ABCD”表述方式。
A指学习者,B指行为,C 指条件,D指程度。
课程目标的制定(P80):学生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的发展。
制定课程目标的要求(P81):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统一,外显性与内隐性相结合,学科特殊功能与课程一般功能相统一。
教学目标编写的基本要求(P83):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或体验)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P84):学科课程目标,学校教学资源,学生的智力和学历水平。
课程与教学内容和选择的涵义(P96):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一旦确定,课程与教学的其他一切活动便可以随之展开,课程与教学内容和选择是课程与教学开发的基本环节之一。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特征(P104):预成性,适应性,基础性,时代性。
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P116):明确社会的要求,分析教育对象的发展特征,明确教育学的要求。
这三个方面同时也分别构成了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社会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和教育哲学基础。
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范围(P118):知识,学习经验。
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环节(P121):确定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价值观,确定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确定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取向,确定具体的课程与教学内容。
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方法(P121):概念图的运用,工作分析法的运用。
课程组织的概念(P127):课程组织就是在一定的教育哲学观指引下,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将课程要素或学习经验进行恰当的编排与整合,使其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系统中产生合力,以便有效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促进课程资源整合的过程。
课程组织是针对课程要素进行的编排与整合。
泰勒认为,课程组织是在学习经验选择后把学习经验组织成单元、学程和教学计划的程序。
课程组织的要素(P127):概念,原理,技能,价值观。
课程组织的原则(P128):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
直线式课程组织的方式(P129):时序、远近、难度、关系。
研究性学习的五个阶段(P137):确定选题,制定计划,收集资料,总结整理,交流评价。
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P150):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
课程实施的取向(P160):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创生取向。
(P167)教学资源需要经过三个筛子的过滤,遵循两个重要的原则。
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第二个筛子是学习理论,第三个筛子是教学理论。
两个原则是优先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
小学课程评价的定义(P183):(1)课程评价是根据一定的课程价值观或课程目标,运用一定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资料,分析、整理,对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过程和结果等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从而为课程决策提供可靠信息的过程。
(2)课程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讨系统调查、收集数据资料,对学校课程满足社会和个人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以此来决定是否接受、改进或排除某课程或特定教科书的过程。
(3)所谓课程评价,就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
小学课程评价的对象(P184):外显的评价对象(是指通过感官观察到的对象,它包括小学课程设计方案,小学教材,教学媒体,课程评价结果总结等方面),内隐的评价对象(是指通过内心的体悟而生发出或者感知到的对象,它包括师生的知识经验,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者自身的观念等方面)。
小学课程评价的原则(P185):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先进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有效性原则。
小学课程评价的功能(P185):诊断功能,反馈功能,预测功能,修订功能,管理功能。
课程评价模式(P186):目标评价模式,目标游离评价模式,CIPP模式(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应答评价模式。
小学教学评价的定义(P194):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上的判断,并未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小学教学评价的对象(P194):以学生学的过程为对象的评价(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方法),以教师教的过程为对象的评价(知识结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
小学教学评价的原则(P196):客观性原则,方向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案例3-1教学目标的性质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教学目标:1.会读11个生字词,会写"儿"、"用"和"鱼"三个字,认识两个偏旁"虫"和"目";2.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并描述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4.通过感受冬天冰雪世界的晶莹剔透,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1.外显性。
通过"会读、会写、会认、会背、会说"的具体行为将教学目标外显化。
这些外显的行为在实际课堂教学情境中可以借助观察作为评价的依据。
2.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
小学低段语文的教学重点要落实在"口语教学"上,它不仅是培养儿童语感的手段,也是发展儿童情感能力的基础和环节。
通过教师示范、分组朗读、黑板抽查书写等教学手段,了解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3.可评价性。
对该节教学目标中的五个外显行为的测量,可以参照不同性别的儿童在朗读节奏、书写笔画顺序、偏旁造字、口语表达清晰度等公认的准则评价儿童该节课的学习结果。
4体验性和内隐性。
通过明课文,体验韵文富有童趣而纯正的儿童语言特点,将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潜移默化地积淀在幼小的心灵里;对自然对冰雪世界的切身感受,进一步拉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不仅拓展了儿童的活动范围,而且丰富了儿童与世界之间的联系。
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并制定一个活动方案计划。
(P137)研究性学习设计案例土壤——动植物的乐园主题目标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土壤表面和土壤中生活的动植物进行细致、全面、有顺序的观察和记录。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交流对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的动植物的发现。
尊重事实,养成实事求是的意识。
3.对探究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的动植物感兴趣。
细致观察,乐于表达。
活动建议1.活动内容(1)观察并统计土壤中的动植物,上网,看书或咨询老师。
查找土壤的相关知识。
(2)小组内交流所获的信息(3)完成蚯蚓养殖的实验。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班级内实验总结,谈一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2.活动范围学校、树林、花园,公园、因特网等3.活动方式以观察养殖为主,记录、统计为辅。
4.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
5.课时分配共计两课时。
一课时观察土壤中的动植物,了解土壤的相关知识。
二课时。
养殖蚯蚓记录并观察现象。
活动指导要点1.活动前提示室外观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关土壤的内容研究搜集资料。
在观察蚯蚓的活动中,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记录,也可以拍照,拍视频的方式记录。
2.活动中的指导(1)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需要长期的培养才能形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逐步落实。
为有效促进拓展活动的开展,建议教师提供一些必要的实验材料,并指导落实观察记录的方式。
(2)按照各小组观察记录活动的表现来进行汇报交流,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品质(3)鉴于学生室外活动的特点,活动前需要以关键字的形式简明扼要地明确各项要求,同时建议开展积极有效的评价激励措施,努力提升学生观察记录土壤中的动植物活动的品质。
3、活动后总结。
肯定学生有价值的问题、不断纠偏。
引导学生关注在活动过程中正确的操作,独到的发现和真实深刻的感受。
通过观察理解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密不可分。
4.评价要点评价方式主要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
评价内容,对活动的参与性合作性。
资料的收集。
蚯蚓的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