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意思及原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https://img.taocdn.com/s3/m/1019a66faf1ffc4ffe47ac23.png)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出自《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规、矩,是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多用来比喻标准法度。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是句俗语,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
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然而,现在流行一种说法:原则人定,它不变人变。
自此,原则也能变通,而“弹”了起来。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认为党员干部干工作、办事情就要坚守原则。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而“原则”就是所谓的“规矩”。
有了原则,说话办事才有根据,有底气,有道理,反之就要犯错误。
然而,现实中就有一些同志把原则看成是“有弹性”的,凡事抹不开面子,张不开嘴,该批评的不批评,该拒绝的不坚持,这种做法说好听了是处事老练,办事圆滑,实则是放弃原则,失了底线。
长此以往,不仅会侵蚀人们的原则观念,而且会破坏党性原则的严肃性,对党的事业百害无益。
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两袖清风,执政才能执得好。
领导干部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处理好亲情与党性的关系,凡事讲原则,不仅要管住自己,还要管好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别有用心的人从他们身上打开缺口,以此树立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为此,各级党员干部应当强化原则观念,坚持原则的自觉意识,肯定和支持那些看似“呆板”实则以原则为重,办事循规蹈矩的同志,批评和教育那些不原则“变通”在原则问题上大玩“弹”功的人,从而营造良好的干事氛围,推动事业不断取得进步。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接受约束,遵规守纪,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就有严明的组织纪律约束,这种约束对我们领导干部的成长、对我党的事业发展都是有好处的,离开这种纪律约束,我们很多人可能就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的事业可能就要受到这样那样的挫折。
②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分地强调规矩,不能墨守成规,有些时候,我们也要勇敢的突破“规矩”的限制,坚持“与时俱进”。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指什么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指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016d36f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b.png)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指什么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指圆规和曲尺。
原意是说如果没有规和矩,就无法制作出方形和圆形的物品,后来引申为行为举止的标准和规则。
这句话旨在教育人们做人要遵纪守法。
扩展资料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处: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
孟子要求当政者实施仁政的'呐喊。
具体落实到两个方面:一是“法先王”;二是选贤才。
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说法成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格言警句。
向你推荐的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列表
微信扫码分享。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原文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4e1720a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4.png)
孟子论“规矩”与“方圆”强调仁政与选贤才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原文是“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句话出自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章句上》,是孟子要求当政者实施仁政的呐喊。
具体落实到两个方面:一是“法先王”;二是选贤才。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背后反映了孟子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规矩的重要性:孟子认为,规矩是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基石,它通
过规范人们的行为和互动,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没有规矩的话,人们就会陷入自私、无序和混乱之中,无法实现方圆的完美。
2.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孟子认为人的道德修养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发展,
而教育的核心就是规矩。
通过学习和遵守规矩,人们可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从而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3.强调公正和公平:孟子认为,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建立在公正、公平
和规矩之上。
只有通过公正的治理和公平的分配,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总的来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强调了规矩在人的道德修养、社会秩序和政治管理中的重要性。
只有依靠规矩的约束,才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孟子对于道德、教育和社会治理的思考,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于规矩的四字成语是什么成语是什么意思
![关于规矩的四字成语是什么成语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551b630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8.png)
关于规矩的四字成语是什么成语是什么意思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示例:长辈们告诉我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多用来比喻标准法度.“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是句俗语,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它本来来自木匠术语,“规”指的是圆规,木工干活会碰到打制圆窗、圆门、圆桌、圆凳等工作,古代工匠就已知道用“规”画圆了;“矩”也是木工用具,是指曲尺,所谓曲尺,并非弯曲之尺,而是一直一横成直角的尺,是木匠打制方形门窗桌凳必备的角尺没有规和矩,当然无法做成方形或圆形的东西.2、中规中矩【拼音】zhōngguīzhōngjǔ【来源】庄子《逍遥游》【解释】符合规矩,平平常常,甚至比较死板、拘泥.常含贬义.3、三令五申:令:命令;申:说明.再三命令和告诫.4、严以律己:〖解释〗律:约束.对自己要求严格〖出处〗宋·陈亮《谢曾察院启》:“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5、循规蹈矩(xúnguīdǎojǔ)解释循: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出处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6、安分守已(ānfěnshǒujǐ)解释: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出处:《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从此养好了,可要安分守己,再别胡行乱闹了.”7、规行矩步发音guīxíngjǔbù释义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步:用脚走.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8、坏法乱纪:释义破坏法制和纪律.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礼运》:“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9、鸡犬不惊:形容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10、俯首贴耳〖解释〗俯首:低头.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服从,屈卑驯服的样子.〖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11、遵纪守法:遵守纪律和法律,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12、玩忽职守:释义不认真、不负责地对待本职工作.13、奉公守法:奉:奉行,遵守;公:公务.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14、令行禁止释义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出处《管子·立政》:“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破.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15、廉洁奉公解释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廉洁不贪,忠诚履行公职,一心为公.。
没有方圆不成规矩的意思
![没有方圆不成规矩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abaf84e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2.png)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的本意是没有圆规和矩尺,就没办法画出圆和方这两种图案。
现在引申过来后是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管做人做事,还是学习工作,都要按他们本身的规矩办理,不能随心所欲。
在学校有学校的规矩,在家有家中的规矩,在单位有单位的规矩,我们都应该遵守和执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意思是:“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古语很好地说明了秩序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就非常容易产生混乱,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个人意愿行事造成的无序浪费,更是非常糟糕的事。
规矩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人们总是要在规与矩所成形的范围内活动。
人们要遵守规矩,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个人更好地发展与进步。
这句话本来是来自木匠术语的,但是现在这句话已不再是木工专用,而变成了人们泛指任何事情若无一定规则,便会出错的告诫用语。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意思和道理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意思和道理](https://img.taocdn.com/s3/m/dd72528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c.png)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意思和道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咱可得好好唠唠。
就说有一次我去逛超市吧,那场面可真是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那天我推着购物车在超市里晃悠,本来心情挺好的,想着买点好吃的犒劳自己。
结果呢,在卖水果的区域,就看到有些人啊,那真叫一个没规矩。
有个大妈,直接把手伸进水果堆里挑挑拣拣,把好好的水果都给弄乱了,也不管别人还怎么选。
还有的人呢,试吃起来没完没了,都快把试吃品给吃光了,也没见他买点。
这让其他顾客咋办呀,这不是乱了套嘛!我当时就想,这要是大家都没个规矩,都这么乱来,那超市还不得变成战场啊。
就像走路得沿着人行道走,不能随便乱窜;开车得遵守交通规则,不能想怎么开就怎么开。
在社会生活中,规矩就是让一切有序进行的保障呀。
没有规矩,那岂不是乱了套啦。
比如排队的时候,要是大家都不排队,都往前挤,那谁也办不成事,还得闹矛盾。
再比如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这也是规矩呀,要是都扯开嗓子喊,那还不得吵死人。
所以说呀,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太对啦。
就像我们的生活,有了各种规矩,我们才能和谐相处,才能让一切都井井有条。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些规矩,得好好遵守,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呀。
下次再去超市,我可得看看,那些没规矩的人是不是变少了呢,哈哈。
总之呀,记住规矩很重要,让我们一起做个守规矩的好公民吧!。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https://img.taocdn.com/s3/m/5fd149e8a1c7aa00b52acbd0.png)
四怎样问好?
《礼记· 乐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 动于中,故声形于外。声成文,谓之音。” 师生校园偶遇,学生应在迎面老师五步处 停步,向老师微笑、问“老师好!”、鞠躬。 老师回颔首礼,老师走过后,学生再走。 注意三点:首先,态度要自然,使用文明 用语,面带微笑。 其次,问好时精神要集中,注视对方的眼 睛。 最后,不要一边问好,一边心不在焉,东 张西望,或者和第三者说话,或者做手拿笔做 记录等事情,这些都是不礼貌的。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出自《孟 子》的《离娄章句上》。意思是说比 如就象巧锤自己制作画圆和方形的工 具留给后人,才使后来的工匠们知道圆 应该怎么画,方形该怎么做。古人也 把它叫做规矩绳墨,国不可一日无法, 家不可一日无规,校不可一日无纪。
一 小学生站姿要求 1.脚:两脚跟相靠,脚尖展开60°,两 腿并拢直立,腿部肌肉收紧,大腿内侧夹紧, 髋部上提。身体重心主要支撑于脚掌、脚弓 之上。 2.手:五指并拢,拇指紧贴食指二关节 处(手掌稍拱),中指对裤缝,手臂下垂于 体侧。 3.胸腹:胸直挺,收腹部、不可突出, 保持肋骨上升的姿态。 4.肩:两肩宜平衡、勿高耸,肩应自然 并稍微往后。 5.眼:下颌微收,双目平视前方。
头正、颈直、 挺胸、收腹、立 腰。
二小学生走姿要求 小学生走路时要求挺胸抬头,身体 保持正直,两眼正视前方,肩臂自然摆 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 扭捏碎步或者大声踏步走。
三小学生坐姿要求
上身与站立姿势基本相 同,头正、肩平、身正、立 腰、挺胸。端正挺直而不死 板僵硬,不能半躺半坐,下 身应当是臀部坐在椅子或凳 子上,两腿上半部(即大腿 部分)自然平放,两腿间距 与肩同宽,不能叉开:就是迅速不拖拉,在上课、 间操铃声或老师口令结束后,学生必须 在这段时间内站在队伍里。 “静”:进入队伍后不得说话,我 们要保持安静,抬头挺胸,随着节奏进 行踏步。 “齐”:每位同学站在各自指定的 集合位置上,要求前后左右同学队伍整 齐,脚步一致。
弟子规第一课:无规矩不成方圆
![弟子规第一课:无规矩不成方圆](https://img.taocdn.com/s3/m/58df490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7.png)
《弟子规》纲领
这八句的意思是少年儿童在家要孝顺父母 ,出门要敬重兄长,说话要恭敬,谨慎、诚 信,要博爱大众,亲近仁义的学说,亲近有 道德的人。假如你还有余力的话,那么,再 去读其他的书,再去讲求其他的学问。“文 ”在这里泛指一切学问。
五
《弟子规》主要内容
四个主题
▪“首孝悌”怎么对待家长和家里的人,这是 齐家之道。
《弟子规》作者李毓秀夫子
《训蒙文》部分内容
现在流通的《弟子规》原名是《训蒙文》, 是李毓秀夫子的著作,后经雍正乾隆年间贾存仁改 编并改名,在清代后期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被誉为 “开蒙养正之最上乘者”,有“人生第一步,天下 第一规”之称,《训蒙文》意思是启蒙、教育子弟 尽人伦本分、忠厚生活的读物,全文仅1080个字, 以三字一句的形式编撰而成, 内容浅显易懂,通俗 押韵,易于读诵,很快流传于世,这本不起眼的《 弟子规》辗转翻印,流传南北,成为妇孺皆知、历 久弥新的修身读本。
(1) 圣人:指儒家创始人孔子。 (2)训:教导,教诲。 (3)悌:指弟弟服从兄长。 (4)谨:出言慎重,寡言。 (5)信:诚信。 (6)文:文化知识或文献典籍,泛指一切学问。
目录
一二
三
四
五
《弟子规》作者 《弟子规》 为什么要学习 《弟子规》 李毓秀夫子 从何而来 《弟子规》 核心思想
《弟子规》 主要内容
《弟子规》作者李毓秀夫子
李毓秀夫子,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毕生研究《大 学》、《中庸》,虽然李夫子学位不高、学历不高,但是, 有的时候好多科举不成功的人恰恰学有所成,这位李先生就 是一个典型。科举道路上,他是一个失败者,但是,在研究 《大学》、《中庸》的领域里,他却颇有建树,是一个相当 了不起的学者。 因撰写《弟子规》,去世后他的牌位被供 奉在绛州先贤祠。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意思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8cf451a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a.png)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意思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汉语成语。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说法成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格言警句。
规,圆规;矩,矩尺。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原意是不用圆规、矩尺等器具,就画不好方圆形状。
后则泛指没有要求,就不能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明敏的视力,公输般那样精巧的手艺,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准确的方形和圆形。
即使有师旷那样强的辨音能力,如果不用六律,就不能校正好五音;即使有尧舜那样的政治理想,如果不实行仁政,就不能把天下治理好。
不予规矩不能成方圆的意思
![不予规矩不能成方圆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8329e9e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63.png)
《不予规矩不能成方圆的意思》同学们,咱们今天来聊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
这句话说的呀,就是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就没办法做出好的东西,也没办法把事情做好。
比如说,咱们上课的时候,如果没有课堂纪律这个规矩,大家想说话就说话,想走动就走动,那老师怎么讲课,咱们怎么学习知识呢?肯定是乱成一锅粥啦。
再比如踢足球,如果没有比赛的规则,大家都随便踢,那还能叫比赛吗?肯定没法玩啦。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班组织拔河比赛,开始前大家没定好规则,结果比赛的时候,两边的人拉绳子的姿势都不一样,乱哄哄的,最后也没比出个结果。
所以呀,有了规矩,大家才能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把事情做好。
《不予规矩不能成方圆的意思》嘿,小伙伴们!“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大家都听过吧。
它的意思其实很简单。
就像咱们画画,如果没有尺子和圆规这些工具来定好形状和尺寸,那画出来的图形可能就歪歪扭扭的,不好看。
在生活中也是这样。
比如过马路,如果大家都不遵守交通规则,想怎么走就怎么走,那多危险呀,说不定就会出交通事故。
我有个朋友,有次骑自行车出去玩,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结果差点被车撞了,可把他吓坏了。
还有写作业,如果没有按时完成、认真书写这些规矩,那作业就会做得乱七八糟,也学不到知识。
所以,规矩很重要,能让我们的生活更有秩序,更安全,更有效率。
《不予规矩不能成方圆的意思》同学们,咱们来理解一下“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想象一下,咱们盖房子,如果没有设计图纸和施工标准这些规矩,那房子能盖得结实、漂亮吗?可能盖到一半就倒了。
做游戏也是,如果没有游戏规则,大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那游戏还有意思吗?我记得有一次参加学校的合唱比赛,因为有同学不遵守排练的时间和要求,导致我们的排练进度很慢,效果也不好。
后来大家都严格按照规矩来,最后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所以呀,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规矩,这样才能做好。
以规矩不成方圆的意思
![以规矩不成方圆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657354e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e.png)
以规矩不成方圆的意思
嘿,你知道吗?“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可老有道理啦!就
好比你要盖房子,要是没有那些个设计图纸和施工标准,那房子能盖
得起来吗?肯定东倒西歪不成样子呀!(盖房子需要规矩和标准)咱就说学校里吧,要是没有上课下课的时间规定,没有课堂纪律,
那不乱套啦?大家想干啥就干啥,还怎么学习知识呀!(学校需要规
矩来保障秩序)
再看看马路上,要是没有交通规则,车都乱开,那得多危险呐!说
不定天天都出大事故呢!(交通需要规矩确保安全)
你想想,生活中到处都得有规矩,小到家里吃饭得守餐桌礼仪,大
到社会运行得有法律法规。
没有规矩,那一切都没法正常运转啦!所
以说呀,规矩真的超级重要,它就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条理、有秩
序的保障呀!我的观点就是:规矩必不可少,它是成就方圆的关键呐!。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翻译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41a983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17.png)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翻译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中“规”指的是圆规,“矩”指的是画方形的尺。
如果没有“规”和“矩”,在古时候是画不出标准的图形和矩形的。
这句话引申出的意思是:人没有规矩办不成事,比喻做事要遵守规定,遵循一定的法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意思是:“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就是我们做人做事,包括学习工作,都要按他们本身的规矩办理,不能随心所欲。
在学校有学校的规矩,在家中家中的规矩,在单位有单位的规矩,我们都去要遵守执行。
这句话原本是木匠术语,但是现在这句话都用于教导人们做事要讲究秩序,遵循规矩。
不讲规矩不成方圆的意思
![不讲规矩不成方圆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e31979e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6.png)
不讲规矩不成方圆的意思
不讲规矩不成方圆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一个人不遵守规矩,不守法纪,不顾他人利益,不顾原则,不顾大局,只顾自己的私利,破坏了整体的秩序和和谐。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守规矩、不讲道义、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
这个成语源自于《论语·述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原本是在谈论交友的道理,意思是说如果有朋友从远方来,对方虽然不了解自己的为人,但自己不会因此而生气,这样的心态才是君子所具备的。
后来这句话从原本的意义演变成了“不讲规矩不成方圆”,即指一个人如果不谨守规矩,不遵守社会公德,就无法达到和谐的状态。
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来批评那些不守规矩的行为,例如一个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乱闯红灯,随意停车等等,就可以说他“不讲规矩不成方圆”。
在职场上,如果一个员工不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不尊重上级和同事,也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的行为。
总之,这个成语是用来批评那些不守规矩、不讲道义的人的行为的。
《孟子》离娄章句上凡二十八章全文注释及原文翻译
![《孟子》离娄章句上凡二十八章全文注释及原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c8418d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e.png)
《孟子》离娄章句上凡二十八章全文注释及原文翻译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
”孟子说:“即使有离娄的视力,公输般的手艺,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画好方和圆;即使有师旷的听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之道,如果不行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
现在有些诸侯,虽然心地仁慈声名远播,但是老百姓却感受不到他的恩惠,他的治国理政也不能成为后世的楷模,这都是由于不贯彻实行前代圣王之道的缘故。
所以说,光有颗善心,不足以治国理政;光有好办法,它自己也不会贯彻实行。
〔必须两者都有。
〕《诗经》上说:'不出错,不遗忘,都按既定方针办。
’依循前代圣王的法度而犯错误的,是从来没有过的。
”详细翻译“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
“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
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泄泄犹沓沓也。
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
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圣人既已用尽了视力,又用圆规、曲尺、水平仪、绳墨来制造方的、圆的、平的、直的各种器物,各种器物就用之不尽了;圣人既已用尽了听力,又用六律来校正五音,各种音阶也就运用无穷了;圣人既已用尽了脑力,又实行仁政,那么,仁德便广被天下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意思及原文是什么?不清楚的小伙伴看过来,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意思及原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意思
规,圆规;矩,矩尺。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原意是不用圆规、矩尺等器具,就画不好方圆形状。
后则泛指没有要求,就不能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明敏的视力,公输般那样精巧的手艺,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准确的方形和圆形。
即使有师旷那样强的辨音能力,如果不用六律,就不能校正好五音;即使有尧舜那样的政治理想,如果不实行仁政,就不能把天下治理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意思是:“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就是我们做人做事,包括学习工作,都要按他们本身的规矩办理,不能随心所欲。
在学校有学校的规矩,在家中家中的规矩,在单位有单位的规矩,我们都去要遵守执行。
这句话原本是木匠术语,但是现在这句话都用于教导人们做事要讲究秩序,遵循规矩。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原文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诗经》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
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
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
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
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泄泄犹沓沓
也。
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
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
拓展阅读: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例子
对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邱少云所在部队潜伏在前沿阵地里,准备打一场伏击战。
我军炮火绵绵不断地把敌人的碉堡炸掉,敌人只能动用飞机使用燃烧弹。
燃烧弹烧着了邱少云旁边的稻草,熊熊烈火立即点着了邱少云的衣服。
当时他只要脱掉衣服,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火扑灭。
可是邱少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下,这就保证了战斗的胜利。
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严守规矩严格纪律的人大有人在。
军纪严明的岳家军,之所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靠的就是军纪严明。
一次岳云违抗军令,私自带兵出战,差点令岳家军全军覆没。
岳飞不顾父子之情,要杀岳云,经众将劝解,才免除死罪,但还是打了一百杀威棍。
三国时候,曹操之所以强大,也
是靠军纪严明。
他定了不能骚扰民居、不能让战马踏入良田的规矩,违者死罪论处。
一次他带兵出征,不料座骑受了惊吓,踩倒了一片麦苗,为严明军纪,他立刻拨出佩剑,准备自裁,最后仍以割发代替死罪。
可见,没有规矩是不行的,没有规矩就成不了方圆。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在我们的同学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守规矩的现象。
有的成了电游迷;有的上课讲小话;有的打架骂娘,他们明明知道这是违反纪律的行为,可他们还是照样做。
这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学习,而且也严重损害了学校的形象。
当然,光有规矩不认真执行也是不行的。
如果邱少云叔叔不执行规矩,不遵守纪律,只顾自己的生命,那么后果可想而知,这场战役肯定会失败。
所以,我们一定要制规制矩,严格执行规矩,争做遵守规矩的模范。
推荐阅读:
忆秦娥娄山关赏析及原文
春望是什么意思及原文
春望的意思和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