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江南小镇》阅读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秋雨《江南小镇》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小镇
余秋雨
①我一直想写写“江南小镇”这个题目,但又难于下笔。
江南小镇太多了,真正值得写的是哪几个呢?一一拆散了看,哪一个都构不成一种独立的历史名胜,能说的话并不太多;然而如果把它们全躲开了,那就是躲开了一种再亲昵不过的人文文化,躲开了一种把自然与人情搭建得无比巧妙的生态环境,躲开了无数中国人心底的思念与企盼,躲开了人生苦旅的起点和终点,实在是不应该的。
②我到过的江南小镇很多,闭眼就能想见,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而离他们只有几尺远的乌篷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有又低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比之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河边由吊脚楼组成的小镇,江南小镇少了那种浑朴奇险,多了一点畅达平稳。
它们的前边没有险滩,后边没有荒漠,因此虽然幽僻却谈不上什么气势;它们大多又很有一些年代了,但始终比较滋润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让它们保留下多少废墟和遗迹,因此也听不出多少历史的浩叹。
它们当然有过升沉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之慨。
总之,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久,就像经纬着它们的条条石板街道。
③像多数江南小镇一样,周庄得坐船去才有味道。
在别的地方,河流虽然也可以成为运输的通道,但对普通老百姓的日常行旅来说大多是障碍,在这里则完全不同,河流成了人们随脚徜徉的大街小巷。
④两岸的屋舍越来越密,河道越来越窄,从头顶掠过去的桥越来越短,这就意味着一座小镇的来临。
中国很多地方都长久地时兴这样一首儿歌:“摇摇摇,摇到外婆桥。
”不知多少人是在这首儿歌中摇摇摆摆走进世界的。
人生的开始总是在摇篮中,摇篮就是一条船,它的首次航行目标必定是那座神秘的桥,慈祥的外婆就住在桥边。
早在躺在摇篮里的年月,我们构想中的这座桥好像也是在一个小镇里。
因此,不管你现在多大,每次坐船进入江南小镇的时候,心头总会渗透出几缕奇异的记忆,陌生的观望中潜伏着某种热识的意绪。
周庄到了,谁也没有告诉我们,但我们知道。
这里街市很安静,而河道却很热闹,很多很多的船来往交
错,也有不少船泊在岸边装卸货物,更有一些人从这条船跳到那条船,连跳几条到一个地方去,就像市井间借别人家的过道穿行。
⑤从船上向河岸一溜看去,好像凡是比较像样的居舍门口都有自用码头。
这是不奇怪的,河道就是通行,码头便是大门,一个大户人家哪有借别人的门户,迎来送往的道理?遍想当年,一家人家有事,最明显的标志是他家码头口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主人便站在码头上频频迎接。
⑥上午看完了周庄,下午就滑脚去了同里镇。
同里的桥,不比周庄少。
其中紧紧汇聚在一处的“三桥”则更让人赞叹。
三桥都小巧玲珑,构筑典雅,每桥都有花岗石刻的楹联,其中一桥的楹联为:
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
⑦淡淡地道尽了此地的魅力所在。
据老者说,过去镇上居民婚娶,花轿乐队要热热闹闹地把这三座小桥都走一遍,算是大吉大利。
老人66岁生日那天也必须在午餐后走一遍三桥,算是走通了人生的一个关口。
你看,这么一个小小的江镇,竟然自立名胜、自建礼仪,怡然自得中构建了一个与外界无所争持的小世界。
在离镇中心稍远处,还有稍大一点的桥,建造也比较考究,如思本桥、富观桥、普安桥等,是小镇的远近门户。
⑧就这样,江南小镇款款地接待着一个个早年离它远去的游子,劝他们好生休息,又尽力鼓励他们把休息地搞好。
这几乎已成为一种人生范式,在无形中悄悄控制着遍及九州的志士仁人,使他们常常登高回眸、月夜苦思、梦中轻笑。
江南小镇的美色远不仅仅在于他们自身,而更在于无数行旅者心中的毕生描绘。
(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描绘了一幅“江南小镇”平稳、滋润的日常生活画面,由小石桥、乌篷船、浣纱女交织而成,江南气息扑面而来。
B.作者把江南的船比作摇篮,神秘的桥是心底的外婆桥,代表的是中国文人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和对外婆的深切思念之情。
C.“码头”是人们离开家乡走向新生活的起点,是游子归来休憩的港湾,这体现了江南小镇是无数行旅者心中的美好所在。
D.这是篇洋溢着江南味道的文化散文,作者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赋予了江南小镇独特的人文意识。
2.请赏析文章画线句子。
(1)比之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河边由吊脚楼组成的小镇,江南小镇少了那种浑朴奇险,多了一点畅达平稳。
(2)但对普通老百姓的日常行旅来说大多是障碍,在这里则完全不同,河流成了人们随脚徜徉的大街小巷。
3.余秋雨的散文被称为“文化散文”,请说说本文的文化味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1.B
2.(1)运用对比的手法,拿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小镇跟江南小镇对比,衬托出了江南小镇畅达平稳的特点。
(2)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河流比喻成大街小巷,不仅突出了江南小镇河流多特点,更表现了小镇人把河流视为重要运输通道的独特情感。
3.①选材:写作对象为江南小镇,它不仅是历史名胜,不仅是文化遗迹,更是精神寄托。
①内容:以“江南小镇”含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材料为内容,从文化视角来观照这些对象,有深厚的人文情怀。
①主旨:江南小镇虽然多见,但在作者心里确是“人生苦旅的起点和终点”,这是作者给江南小镇作的一个文化上的定位,也是全文的文眼所在。
①语言:形象生动、意象优美、亲切平实、透彻练达。
在抒情中融入历史理性,在叙述中透露生命感悟,整散句、长短句相结合,增添了文章的文化韵味。
(答到三点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内容并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B.“把江南的船比作摇篮”错误,应该是“把摇篮比作江南的船”;对外婆的思念之情,无中生有。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语句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1)“比之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河边由吊脚楼组成的小镇”,采用对比手法,把江南小镇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吊脚楼小镇“浑朴奇险”进行对比,更衬托出江南小镇“畅达平稳”的特点;
(2)“河流成了人们随脚徜徉的大街小巷”,把河流比喻成“大街小巷”,形象地写出了江南小镇以河流为出行道路,居住在江南的人们出门就是河流,对河流这种运输道路感情极深,同时也写出了江南河流如同大街小巷一般网络密布、交叉纵横的特点。
3.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
要求分析本文的“本文的文化味”,可分别从选材、内容、主旨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分析。
选材上,作者选择的是“江南小镇”,“一一拆散了看,哪一个都构不成一种独立的历史
名胜……然而如果把它们全躲开了,那就是躲开了一种再亲昵不过的人文文化”“它们大多又很有一些年代了,但始终比较滋润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让它们保留下多少废墟和遗迹,因此也听不出多少历史的浩叹”等内容可见,江南小镇本身就构成了历史名胜,留存着人文文化,也是人们精神上的寄托;
内容上,作者并不仅仅只关注江南小镇的历史遗迹和优美风景,更以充满人文关怀的眼光来看待江南小镇,如江南居民们在此处的生活、出行的独特方式、沉淀在儿歌中的江南小桥、婚丧嫁娶的民俗文化等,让文章充满风俗人情的文化韵味;
从主旨来看,作者开篇就说“如果把它们全躲开了,那就是躲开了一种再亲昵不过的人文文化,躲开了一种把自然与人情搭建得无比巧妙的生态环境,躲开了无数中国人心底的思念与企盼,躲开了人生苦旅的起点和终点”,可见在作者心里,江南小镇就是无数中国人心底的思念与企盼,人生苦旅的起点和终点,全文就围绕这个主旨来写,富有文化底蕴;
从语言表达来看,文章多出运用对比、比喻、拟人等手法,形象生动,描写江南小镇时选取经典意象,如“傍河而筑的民居”、“浣洗”衣物的女性、乌篷船、炊烟、小桥等,优美而和谐,令人心生亲切之感;从“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久,就像经纬着它们的条条石板街道”“居民婚娶,花轿乐队要热热闹闹地把这三座小桥都走一遍,算是大吉大利。
老人66岁生日那天也必须在午餐后走一遍三桥,算是走通了人生的一个关口。
你看,这么一个小小的江镇,竟然自立名胜、自建礼仪,怡然自得中构建了一个与外界无所争持的小世界”“这几乎已成为一种人生范式,在无形中悄悄控制着遍及九州的志士仁人”等句子里,又满怀历史的理性,让人有所领悟;句式上整散错落,“前边没有险滩,后边没有荒漠,因此虽然幽僻却谈不上什么气势”“自立名胜、自建礼仪,怡然自得中构建了一个与外界无所争持的小世界”“登高回眸、月夜苦思、梦中轻笑”等句子,整散结合,长短错落,
显得极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