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教材分析与活动建议
小学教研室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教材主线和重点,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机结合,突出了爱家乡、爱祖国、生产与生活、交通与生活、通信与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内容,现将该册教材的总体特点介绍如下。
一、教材基本特点:
1、四年级下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
四下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
如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家乡的老街和老屋、家乡的地名、风味饮食作为基本事实,把爱护家乡文化遗产教育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蕴含其中。
第四单元以通信方式、通信的历史演变、未来通信的发展作为基本事实,将文明通信,从小关心国家大事,合理看电视等好习惯的培养蕴含在其中。
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四下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中工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工农业生产之间的密切联系,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行业的不断变迁;通过探究交通与生活的关系知道社会交通方式的多种多样,交通的变迁、交通与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密切联系,交通发展引发出的新问题;通过探究通信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现代通信的种类、古代人们的通信方式、通过大众传媒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等方面的社会常识。
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对社会基本事实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导他们看待社会现象的时候,能探究和思考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
3、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因此四年级下册教材在编写时,注意了将社会事实方面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如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让学生了解工农业生产过程,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和陌生,教材从“吃穿用哪里来”切入,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和一日三餐的
饮食,首先把握工业产品、农业产品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到农村去看看”和“到工厂去看看”两个主题活动,让学生认识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方面的基本过程。
4、注意了相关知识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打破学科界线的“综合课程”。
四年级下册教材在处理各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及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上,将跨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本册教材中,涉及到了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工农业生产常识、交通、通信等方面的知识,教材将这些知识综合在一起,强调认知与情感综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5、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
四年级下册教材通过多形式呈现社会事实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思考,以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社会研究能力。
如,第一单元“家乡的老街和老屋”,通过展示一组不同风格的老房子:北京的四合院、安徽民居、西南苗家吊脚楼、江南水乡、陕西窑洞、客家土楼等图片,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不同地区老房子风格会有不同,以达到让学生探究老房子与家乡地形、气候、历史之间的密切关系。
“看地图找家乡”通过呈现一幅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寻找家乡在祖国的位置,家乡周围的邻居。
教材第5页通过呈现一组车牌号,引导学生从车牌号上去寻找家乡的简称。
教材52页通过一组数据的呈现,让学生去判断人们选择最多的交通运输方式是什么。
教材64页通过图表的呈现,让学生探究农村交通发展的变化情况。
教材68页通过呈现一组文字资料,让学生探究解决汽车污染问题的方法。
总之,教材通过多样化的社会事实呈现方式,让学生懂得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信息和思考问题,由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探究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以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社会研究能力。
6、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
四年级下册教材仍注意了对学生活动的引导,教材根据内容需要设计了许多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历的活动来获得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
在本册教材中,设计了“我是小导游” “家乡交通新面貌图片展” “我是小小设计师”“我是小灵通”等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同时,教材也注意了留白的运用。
如教材第51页的留白是让学生掌握交通运输的特点等。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加以修改、增删内容。
总的来说,四年级下册教材在保持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中年段教材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为向高年段《品德与社会》教材的过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教材简析及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和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重点让学生了解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方面的情况。
交通是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它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交通包括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工具、交通线路、交通的客货流方式、交通运输的集散地等方面。
本单元重点选择了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即认识交通运输的方式、交通运输集散地等。
本单元在让学生
认识交通的同时,注意了对学生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因此让他们知道在车站、码头、机场有哪些为旅客服务的机构,乘车、乘机时要履行的基本程序等对他们的生活有许多实用意义。
同时,交通在人类发展史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古代的原始交通,到近代人们飞上蓝天梦想的实现,21世纪现代立体交通网的形成。
对交通发展史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交通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汽车噪音、尾气带来的污染,发展交通带来的对耕地的占用和城市的交通堵塞,能源的消耗等,让学生从小认识这些问题,树立起环境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古今交通的发展情况,以及交通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了解家乡交通的发展变化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二)单元结构和主题教学活动设计
本单元设计了三个活动主题:《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交通与我们的生活》《从古到今话交通》《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
主题一《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调查,了解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体会现代交通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感悟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本主题可组织这样几个活动:
活动一“看交通,查交通”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到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港口实地调查和参观,了解那里的设施和那里的一些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也可通过到图书馆、新华书店、上网查询有关交通运输方面的资料。
结合学生的调查,各组可采取不同的汇报形式(可用图、表格、资料说明等),向全班同学分别介绍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方式(教材P55“了望台”)的不同特点,填写P51页的表格(可参照教参P101页的介绍,用番号表示)。
活动二“说交通,用交通”让学生结合自己上学、外出旅游、参观时,曾经利用过的交通运输方式,谈谈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
根据本地区的特点,针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不同优势,让学生感受到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可创设几种外出情景,如旅游、参加夏令营、走亲戚家、外出上学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利用哪种交通方式能达到自己的要求。
设置出火车站、汽车站、飞机、轮船客运码头等情境和现场,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开展乘车、坐船、乘机的模拟活动。
让学生从活动中不但学会一些乘车、坐船、乘机的基本常识和技能,同时也从中体会到从事交通运输业的人们工作的艰辛,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们。
通过模拟人们在不同站点的活动情景,总结归纳交通运输站点的共同特点。
让学生结合本地区交通运输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研讨如何保护这些公共设施。
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小宣传和小建议活动。
主题二《交通与我们的生活》教学可突出两个重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感受交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了解“山区里的交通”,进一步理解交通对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所起的重要作用。
本教学可设计这样几个活动:
活动一“谈生活话交通”,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根据四个小课题开展研究活动:衣、食、住、行与交通的密切联系。
学生可收集照片、图片、新闻、数据等资料备用。
相互交流各种资料(包括书上的图片),可用讲故事的形式,谈谈交通为生活带来的便利之处。
学生选择自己生活中最喜欢的物品,调查它的运输经历,画出物品旅行记的连环画,感受交通对生活的作用。
活动二“山区交通”教师或学生共同展示一些反映山区地形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山区里人们出行有哪些不便。
让学生说一说山区里生产一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与交通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对“要想富,先修路”开展讨论。
并列举一些山区里由于有了交通后,人们生活和生产发生的变化。
引导学生制定一个开发山区交通的方案,请学生们用绘图、文字等方法为它设计开发方案,着重描述交通开发的重要性。
主题三《从古到今话交通》,本教学可突出这样几个重点:了解交通设施的演变过程,知道车、桥、路、船的变化;调查交通的变化,知道交通变化为家乡发展带来了机遇;知道未来交通的趋势──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
活动一“交通史话”,让学生围绕着古代人们的交通方式、分为车、船、路、桥和飞上蓝天的梦想等进行研究性学习和考察,搜集交通设施的演变过程的相关图片资料;结合教材图片,可先由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车的发展演变过程;学生汇报资料搜集情况,用讲故事的形式说说桥、船、路的演变过程,或古今交通设施的对比;汇报飞机的发明过程,可让学生自己讲飞机发明的故事(教材P62页)。
活动二“家乡交通今日谈”,调查家乡交通的变化,搜集图片。
了解磁悬浮列车的相关知识。
“家乡交通新面貌”图片展,由学生汇报畅谈家乡交通的变化,并将图片分类展览,可供学生下位自由观赏。
通过对家乡今日交通一系列图片的观赏,畅谈感受,设想家乡交通的未来发展情况。
设计未来绿色的交通工具。
主题四《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本教学可突出这样三个重点:结合本地区实际,认识交通标志、规定和标线;通过对本地区大街的观察,懂得交通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辩论会,让学生知道汽车的发展,要建立在保护环境和节能的基础上。
活动一“城市里看交通”,请学生利用课外、双休日时间到大街上进行观察,利用笔记、拍照、DV等方式记录下了解到的交通标志、规定和标线,认识到城市交通的复杂;利用教材呈现的一些交通问题,以及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交通安全宣传片”的片段,启发学生畅谈生活中还有哪些交通问题,并随即引导学生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如“堵车时你有什么感受?发生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的伤害”等。
活动二“汽车污染大家谈”,请学生调查了解有关汽车污染的问题,如:汽车尾气的污染问题、汽车喇叭声产生的噪音污染问题、大量能源消耗和交通堵塞问题、公路多耕地减少等;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这些问题对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哪些影响,并举出具体事例;针对这些问题,国家、政府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举出一些具体的事例,也可出示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开展“交通环保设计师”活动,设想还可以采取哪些办法。
活动三“畅想绿色交通”,教师通过图片、课件展示磁悬浮列车,并介绍相关知识,也可请学生介绍、提问质疑、共同研究解决;师生共同探究“为什么说磁悬浮列车是绿色交通工具?”;学生通过绘画、作文等方式设计、畅想绿色交通(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等)。
三、关于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围绕课程的核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开放的、强调儿童个性和学校与地方特色的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教科书明显不同的是,《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为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创造和开发课程留有很大的空间,是教师设计、组织活动,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而去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而不是供教师照本宣科地看图讲述或让儿童死记硬背的课本。
同时教材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变化,也使它成为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而不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或罗列知识、技能的清单来供教师讲授。
因此,在使用教科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改变“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观念。
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科书进行细致的研究和计划,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实际需要,灵活地使用。
在保证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对教育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创造和开发有特色的本地区、学校、班级的课程,或按照实际情况灵活地变动或生成符合实际情况的主题,扩展教材,而不是刻板地按照教科书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
教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具体来说:
1、充分挖掘教材所预留的空间
教材内容本身是开放的,为学生自主的学习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教师使用教材时,要引导学生大胆地多角度地探究,自由地、独特地研讨,淡化唯一结论,淡化教育痕迹。
挖掘空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抓教材中的“?”和“……”抓学生空白作品框,每一个“?”、“……”
都是一个话题,代表一定的导向,甚至可以生发出一个主题,开展一项活动。
2、充实调整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教学内容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社会各个部门、从事不同劳动的社会成员,都是重要而宝贵的课程资源。
教师本人应当善于利用这样一些资源,帮助学生达到课程目的和要求,同时应当引导学生充分地利用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从而使得他们的学习更为充实、丰满,他们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更为立体和真实。
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还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方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制者。
3、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
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实现教师角色和任务的转变
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支持者和指导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
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
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同时,活动的开展也必然是自主的,而不是教师统整领、导演和指挥的。
教师主要是通过在活动过程中与儿童的积极互动,通过参与儿童的活动,给予儿童支持、合作等实现对儿童的引导和指导。
教师的指导应有利于自由地尝试和利用自己的经验,不宜灌输式地教或命令儿童活动。
教师的言行不能对儿童的讨论、交流、思考等造成过多的干扰和阻碍。
活动的开展还必须注意有效性和有序性。
注:以上所提供的活动设计可以适当分解或重组,要根据本班、本地实际设计。
学生在进行调查、参观等活动时,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可以集体组织或由家长陪同。
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