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7课 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教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编制:孟老师日期:2019.9
一、课标要求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二、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等史实,以“危机四伏一因时而变一功败垂成”为主线,构建出一幅国人寻求救国道路与列强加剧侵略相交织的整体画面,有较清晰的时间线索。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初步掌握本课的大部分史事,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尚未形成联系、整体的历史思维方式,很难全面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教师在教学中可呈现一些观点相冲突的材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对“危机四伏一因时而变一功败垂成”主线的梳理,以时间为线索掌握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等事件的基本史实。
2.利用时间轴整理相关内容,综合利用相关历史资料,联系前后两课的内容,理解各事件的性质和意义;了解晚清时期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所作努力的意义,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通过重新审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脉络,深刻理解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统治阶级认识到民族危机并主动进行实践的艰难性,以及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地主主阶级所做做努力的局限性性。
【教学重点】:理清列强侵华相关史实及性质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努力的艰难性和和局限性。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主题代以“危机四伏—因时而变一功败垂成”为线索构建国人救国与列强侵略相交织的整体画面。
(二)过程展
导入
回顾上节课社会各阶级对列强侵略后果认识不足的史事。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社会各阶级也逐步觉醒,从少数知识分子到统治阶级,再到社会各阶级,形成了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学生活动】:回顾,思考分析。
【教师活动】:引导分析当时社会各阶级是如何看待列强对华侵略的
【设计意图】:联系单元线索,让学生从时间上建立因果联系,体现时空观念素养。
【学习任务】1:危机四伏——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政治局面。
【学生活动】:梳理太平天国运动、边疆危机的基本概况,认识其影响,交流讨论“海防、塞防之争”。【教师活动】:引导分析,组织讨论,帮助学生寻找资料支撑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归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基本内容得出《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以往农民运动的诉求,《资政新篇》则带有资本主义性质。引导学生将太平天国运动放入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分析得出农民阶级在改变自身命运的同时,也在寻求中国的近代化,从而理解太平天国运动被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原因。
材料120世纪90年代末,复旦大学潘旭澜教授…出版了《太平杂说》书…对太平天国及其领袖洪秀全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太平天国是神权统治,它鬼魅横行,引发了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大灾难,而作为太平天国领袖的洪秀全更是“人性异化”“极端主义”的“邪教主”;镇压太平天国,给太平军造反画上句号的曾国藩则为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冯友兰表示“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
天国是要推行神权政治…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
-----印少云《近十余年来太平天国研究重大争议的回顾和总结》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认识由于阶级本身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没能改变中国的面貌,也没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但是这场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甚至引起了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湘淮系军阀的汉人权力集团形成,清政府也将部分中央权力下放。
材料219世纪60年代,由于帝国主义的染指、干涉,加剧了西北边疆的混乱与纷争,民族分裂势力引发的边疆危机开始显现并扩散。……清王朝首先进行了一次国防战略的辩论,就“海防”与“塞防”二者孰轻孰重,孰先孰后,进行了多次商讨。在半年的时间里,朝中大臣基本形成了两大派:“塞防派”与“海防派”。海防派主要以时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李鸿章为首。…以左宗棠为首的众多臣工,则突出强调塞防的重要性。
-----张立程、李红卫《论晚清西北边疆危机与清廷对策》【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认识19世纪60年代中国边疆出现了多样的危机。面对这些危机,清政府内部形成“塞防派”与“海防派”,双方持不同立场,立的是主义建阶都有一定道理。但清政府当时面临的问题不是单方面的,不能顾此舍彼。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和分析材料,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时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提升历史解释素养。
【学习任务】2 :因时而变一洋务运动。
材料3况近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7月18日上奏)【问题设计】:概括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和口号
面对时局,农民阶级发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尽管由于各种局限性没能取得成功,但也刺激了清政府。目睹欧美国家的坚船利炮和国内的严峻形势,及受到魏源等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影响,统治阶级内一些当权人物开展了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洋务运动,目的则在于“剿发捻”“远略”。洋务派向西方学习,提出了“自强、求富”等口号。
材料4 他们是从清朝统治集团中分化出来的开明派,虽然他们的阶级属性仍是封建地主阶级,但由于从事洋务活动,兴办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工业,他们已旧肯大开始向资本主义挪动。尽管他们主观上是企图借西方国家的器物技艺来维护清朝,并不怀有什么高尚的动机或善良的愿望,但客观上却担负起了使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任务,就这方面说,他们不自觉地充当了历史的工具。
-----胡滨《从洋务运动看中国近代化早期的特点》【问题设计】:简述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和创办的主要企业,概括洋务运动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洋务运动在中央以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兴办了一批诸如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和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等民用企业,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一定基础。相较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更为务实。洋务运动通过政府的力量初步建立了一套不算完备的工业体系,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反侵略斗争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甚至还取得了如镇南关大捷这样的胜利。
材料5洋务派兴办资本主义近代工业,遇到了来自国内外的重重阻力,首先是帝国主义排挤和倾轧,其次是国内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和阻挠,从而使中国资本主义得不到健康、长足的发展。洋务派本身又具有较浓厚的封建性,他们用封建主义的方法经营管理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使这些工业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程度的封建性。洋务派没有而且也不可能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这是他们的阶级的和时代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胡滨《从洋务运动看中国近代化早期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