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庄子〉二则》阅读训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下《〈庄子〉二则》阅读训练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任务1-4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课文《<庄子>二则》)【乙】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①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

庄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④。


(选自《韩非子·喻老》)【注释】①患:担忧②睫:眼毛③庄跻: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与楚王不同时,系寓言假托。

④明:眼睛明亮,引申为明智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2处)
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怒.而飞怒:____________ (2)志.怪者也志:____________
(3)楚庄王欲.伐越欲:____________ (4)王乃.止乃: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化而.为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B.安知鱼之.乐/王之.伐越,何也
C.去以.六月息者也/不以.千里称也
D.不知其.几千里也/安求其.能千里也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课文的节选部分来看,庄子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写出一个与“鹏”有关的文学形象或一句诗词名句或一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任务1-4题。

[甲]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梁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小石潭记》
B、是鱼之.乐也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C、是故谋闭而.不兴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D、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河中石兽》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故人不独亲.其亲()
(4)男有分.,女有归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请循其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文中描绘的理想境界和《桃花源记》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答出三点即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鶵yuān chú,子知之乎?夫鵷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
..鸱chī得腐鼠,鵷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庄子是_______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分)
庄子来,欲代子相._____________于.是.鸱得腐鼠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

(2分)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庄子在文中将自己比作_____________的“鸩鶵”,将惠子比作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鸱”,把“腐鼠”比作_____________,巧借鸩鶵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2分)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任务1-4题。

秋水《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
(1)百川灌.河_____________(2)东面.而视_____________
(3)河伯始旋.其面目_____________(4)而轻.伯夷之义者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6分)
(1)(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河伯/始旋/其面目
4.这篇寓言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任务1-4题。

1.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2.振动翅膀记载想要于是
3.D【解析】A而:表顺承/表转折。

B之:助词,的/无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以:凭借,用/按照。

D项都是作代词。

4.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
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

5.根据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可知“鹏”的形象:形体硕大无朋,变化神秘莫测,奋飞气势壮美。

成语“鹏程万里”出自战国时期庄周《逍遥游》。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任务1-4题。

1.D【解析】A第一个为“游玩”,第二个为“游动”B第一个为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为音节助词,可不译。

C第一个为表示承接的连词,第二个为转折连词。

D都是介词“在、到”的意思。

2.(1)怎么(2)完全、完备(3)以……为亲(4)职分、职守
3.(1)请(让我们)追溯话题的本原
(2)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4.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5.示例:①人人安居乐业,生活悠闲、平和②人人受到社会的关爱③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④贫富差距不悬殊⑤有共同的信仰和道德价值观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惠施在梁国做国相,庄子去看望他。

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施非常害怕,于是在国都搜捕了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那鹓鶵是从南海起飞,要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就不栖息,不是竹子所结的子就不吃,不是甘甜的泉水就不喝。

在此时鹞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鹞鹰看到仰头发出‘喝!’的怒斥声。

难道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威吓我吗?”
1.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例如游刃有余、望洋兴叹、螳臂当车、涸辙之鲋、朝三暮四、沉鱼落雁、相濡以沫等。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分)
庄子来,欲代子相.做宰相于.是.鸱得腐鼠在这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

(2分)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4.庄子在文中将自己比作志向高洁的“鸩鶵”,将惠子比作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鸱”,把“腐鼠”比作功名利禄,巧借鸩鶵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2分)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任务1-4题。

秋季的霖雨如期而至,千百条小河注人黄河。

水流宽阔,两岸和水中洲岛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

于是乎,河伯洋洋自得,认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他自己这里。

顺着流水向东方行走,一直到达北海,面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这时,河伯改变他自得的神色,抬头仰视着海神若叹息说:“俗话所说的‘知道的道理很多了,便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说我呀。

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学识少,伯夷的义行不值得看重。

开始我还不敢相信,现在我亲眼目睹了大海您大到难以穷尽,如果我没有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嘲笑。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
(1)百川灌.河注入(2)东面.而视面向;朝向
(3)河伯始旋.其面目旋转;掉转(4)而轻.伯夷之义者认为……轻
2.翻译下面句子。

(6分)
(1)(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河伯)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2)“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知道的道理很多了,便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说我呀。

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河伯/始旋/其面目
4.这篇寓言的寓意是: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或: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能坐井观天。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壶口瀑布》是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也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游记,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情思。

《壶口瀑布》独具特色,表现黄河壶口瀑布的奇景。

作者调动形象生动的笔触,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热情赞美了祖国壮丽的河山。

同时通过壶口瀑布透视黄河“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雄壮之美,抒发了对黄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的由衷赞美。

【教学目标】
1、了解游记及其基本要素;了解游记常用的写作手法:移步换景、定点换景;理清作者的游踪。

2、整体感知壶口瀑布的气势特点。

3、细读,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涵泳本文独具特色的语言。

4、理解作者蕴含文中的人生思考。

【教学重难点】
1、细读,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涵泳本文独具特色的语言。

2、理解作者蕴含文中的人生思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一)识记字词
1、读一读字音
铸zhù 告诫jiè 推搡sǎng 霎时shà驰骋chíchéng
寒噤jìn 迂回yū汩汩gǔ湿漉漉lù 漩涡xuán wō
出轧zhá潺潺chán 震耳欲聋zhèn 怒不可遏è
2、记一记词义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

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

怒不可遏:遏:止。

愤怒地难以抑制。

形容十分愤怒。

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

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

欲:快要,就要。

千军万马: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勇往直前:勇敢的一直向前进。

推搡:使劲推。

二、教师点拨游记知识点、理清作者游踪+预习思考
1、何为游记。

游记:是散文的一种是专门记写游历山川,观赏风物的文章,是作者以亲身的经历和感受来描绘山水景物、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及抒发内心情怀的一种文章。

2、游记的基本要素及特点。

(1)所至,即作者的游踪。

(骨骼)
(2)所见,即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

(血肉)
(3)所感,即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

(灵魂)
3、游记常用的写作手法。

(1)移步换景:指不固定视点(即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和说明下来。

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如:《小石潭记》,由小丘到篁竹,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

【注意】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

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

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

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避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

最后要进行精心的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删去一般性的描写,避免记流水账。

(2)定点换景:是指作者的立足点不变,而从不同角度描绘不同方位景物的写作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描写层次清楚,鲜明逼真,给人以如临其境、如在目前的感觉。

(可先让学生们自行判断本课是属于哪种写作手法)(如:《壶口瀑布》,游目四顾,最后把视线收归脚下。


【注意】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做到“点”的确定,即作者始终立足于一个基点上,其立足点不能发生变化。

其次,要按“序”描写,或远近高低,或左右上下,或东西南北,从不同的方位将不同的景物依次描写出来。

4、理清作者的游踪。

师明确:
雨季:半山腰—到了河滩,便匆匆离去。

枯水季节:沟底—河心(定点绘景,立足点是河心,描绘水和石):先写水,后写石,视角反复转换。

先俯视龙槽,名“壶口”之来历;再仰观河面,看巨瀑之源头;然后视线随河水由上至下,“跌入”龙槽,继而又随水雾由上而下,直抵青山;接下来平视龙槽两边,细写千姿百态的河水;最后,视角转换,收回脚下,描写常年被黄河冲刷侵蚀的河底巨石。

4、在作者的笔下,壶口瀑布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5、作者写了雨季和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为什么要先写雨季,再写枯水季节?
6、作者写了壶口瀑布之后,为什么又写“脚下的石”?
三、细节批注
感受感受作者畅达、凝练的语言,批注你觉得精彩的细节,提前做点赏析。

第二课时
一、热场
非常开心,今天的这堂语文课,由我和大家一同度过。

自我介绍一下,我的名字,杨旭,一个非常普通而平凡的名字,全国大概有五六万人叫杨旭,男女皆有,不管有多少人叫杨旭,而我想说,我就是我!我也希望,在这堂课上,你们能全程开挂,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好!上课!
二、回顾游踪,明确“所至”
师过度:谢谢曾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第一课时的学习。

我们先通过大屏幕快速回顾作者的游踪。

(稍微停留,看游踪)了解作者的游踪是我们更快走进一篇游记的基本方法。

通过作者对游览中景物事物的细致描写,如身临其境般,作者在游览,就好像自己在游览一样。

接下来我们就要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感受壶口瀑布的特点。

(1-2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将预习和本节课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由老师的引导,自然过渡到本课具体内容的学习。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快速、大声并且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

(3-4分钟)
二、整体感知,壶口印象
请同学们用“这是一个的壶口瀑布”,说说壶口瀑布给你留下的印象。

(2-3分钟)
学生活动:全班自由朗读课文后,合上书,闭上眼,思考片刻,说说壶口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

(大概就是一竖排的同学)教师活动:教师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将学生所说到词语用“奇”、“雄”、“险”三个精炼的词语进行概括,教师在学生说到相关词语的时候,从学生提到的词语顺势进行总结,写到板书“黄河特点”处。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到:景色奇异、壮丽、雄壮、浑厚、气势磅礴、惊心动魄、雄浑壮阔、多姿多彩、震撼、陡峭奇绝、波澜壮阔、汹涌奔腾······设计意图: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通过课堂上教师的问题引导,学生呈现出对壶口瀑布的最初印象,有助于学生对课文进一步把握。

师总结:随着视角的变换,作者笔下景物的意境也有所不同。

当作者俯视龙槽,河中有河,重在“奇”;当作者仰观河面,浊浪奔涌,“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重在“雄”;当作者看河水冲跌而下,碎为水雾,重在“险”。

(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总结,顺势板书在“黄河特点”处,此处只是教师的总结)
三、细读“所见”,品味语言
师过渡:我们常说人的个性往往在具体事件中表现得最为充分,黄河的个性特点也就在壶口瀑布这个地方得到集中呈现。

接下来请同学们回到课文具体的语句中,看看是哪些字词句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和感受。

鉴于之前我们在品析句子的时候,多用修辞手法,因此今天我们的品析均不用修辞手法,这就是让我们除了抓修辞手法以外,一定要学会多角度赏析句子。

请同学们从遣词造句(动词、叠词、短句)的角度进行品析。

师过度:现在我们就开始小组活动,去品味品味梁衡的《壶口瀑布》,感受黄河独有的个性与气势。

小组活动具体要求如下:(5-7分钟)
小组活动:1、小组成员找好需要品析的句子,用你所知道的方法进行品析,并且在品的时候体现所用方法。

2、小组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1-2人负责品,1-2人负责补充,1人负责读。

3、各小组发言,其他小组可对小组发言进行评价,若有不同意见可提出。

······(1-2组发言后,若学生回答的不好,教师出示例子,给品析的方法;若学生回答得好,示例就作为方法来总结。


师示范:例: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赏析步骤:(6-8分钟)
1、抓住动词“剁”,整体感知词意。

(体验法)
大家试试“剁”这是个什么动作?体会一下“剁”这动作有何特点?同学们用手试试“剁”这个动作。

师明确:“剁”:用刀向下砍。

特点:首先动作非常快,要用力砍,有力,并且还是直力;其次用刀砍,说明刀一定是很锋利,这样才能砍下去。

2、细处涵泳“剁”之精妙。

(替换法+朗读法+比较法)
将“剁”换成“砍”,可以吗?
原句: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换句: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砍去。

学生活动:请一位同学试读这两个句子,说说这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

并分析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师明确:“砍”:用刀斧等猛力剁,用力劈。

同样也有用力的意思,但是和“剁”字相对比,“剁”的有些意思是“砍”字无法做到的。

体现作者用词特别精准凝练。

(顺势在黑板上板书“语言特点”:凝练。


3、局部品味,抓矛盾之处。

(矛盾分析法)
水这么柔的,怎么就与“剁”联系起来了呢?这不是相矛盾的吗?
追问:水是如何“剁”石的?
师明确:水的特点是流动的,而且非常柔;但是有这样一个词语大家都知道,就是“滴水穿石”,说明在长期的过程中,水又是坚韧的,这就是以柔克刚。

水通过长期的积淀,在这一秒、这一瞬间将它积淀的精神爆发出来,把石头剁下去。

看似矛盾,实则精准;看似柔和,实则有力,这体现了时间的韧性,水顽强的毅力。

4、再读,体会“剁”之精妙所在。

(朗读法)
师明确:读的时候尽量读缓慢一点,读出水在经过长期的积淀,慢慢地,慢慢地,终于在一刻爆发出来的感觉。

可以让学生试试,教师也可范读。

······(学生们发言,2-3组即可。

学生在品析的时候,教师要顺势将总
结到的语言特点“凝练”和“畅达”板书在“语言”处。

)(8-10分钟)师总结: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叠词、动词、短句的作用。

叠词:既摹状又可摹色,增加语言的韵律,升华作者的情感。

动词:选词准确,词语丰富,形象具体;适当的重复形成特殊的表达效果。

短句:铿锵有力,节奏性强,利于情感表达。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在品读课文时用到了体验法、替换法、朗读法、删除法、比较法、矛盾分析法。

我们用这些方法来品读课文,目的不是仅仅去学习涵泳的方法,而是在于通过多种方法渠道,更透彻更有效地去品味文章的美,感受黄河的宏伟。

四、理解“所感”,把握内涵。

作者写这篇游记散文是否仅仅是为了表现壶口瀑布之水的阳刚之美呢?作者由黄河之水想到了什么?作者想借壶口瀑布表达一种什么情感呢?
学生活动:全班齐读第4自然段“我突然陷入沉思”到文章最后,并思考。

师总结:由水想到个人,由个人想到民族。

(5-7分钟)
1、想到个人:“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

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学生活动:学生谈谈由黄河想到个人的理解。

师明确:作者看到壶口瀑布,由黄河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想到人的各种情感,想到了博大包容的胸怀。

正是因为如此,在作者笔下的黄河之水也被赋予人的情感。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阐述)
2、想到民族精神:“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教师板书民族精神)
学生活动:学生谈谈由个人想到民族精神的理解。

师明确:运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再次描写了惊心动魄的场面,雄浑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之水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性格特点及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

黄河浩荡广阔,至亲至和,但她遇到壶口这样的险阻,却毫不屈服,奋力抗争,形成壮观的壶口瀑布,这是黄河伟大的性格。

同时由黄河的性格想到中华民族虽历经艰难,但宁折不弯,坚韧刚强,勇往直前的精神。

通过议论和抒情,抒发了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赞美之情。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阐述)
(教师将“勇往直前”、“坚韧顽强”板书在“民族精神”处。


黄河的特点正是通过作者凝练、畅达的语言,在作者的笔端奔涌而下,形成了壶口瀑布。

(完善板书壶口瀑布,图形画完整)
五、结束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个性也正是中华民族的个性。

愿我们的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拥有这种坚忍不拔、无坚不摧的精神,努力做一个强者!
六、拓展阅读,开阔视野。

郁达夫《西溪的晴雨》
徐迟《黄山记》
王充闾《读三峡》
师总结:这堂课的结束,并代表我们游记学习的结束,老师把这些比较优秀的游记推荐给同学们,同学们可以在课下继续游记的阅读。

今天的课到此结束,谢谢同学们!下课!
七、板书设计
黄河
黄河精神 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