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投稿须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投稿须知
第一节投稿前须知
1.1 在国际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世界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国际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对促进各国科技发展和交流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意义:
1.建立信息交流网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科研领域的分工日趋复杂和精细,独门独户,闭门造车很难有大作为。
因此知识和技术共享与交流便成为促进科技工作的重要因素。
发表一篇有价值的国际论文会让作者结交一大批世界各地的同行和朋友,建立一个国际信息网,而作者将会从中受到的益处也是难以估量的。
2.促进研究工作发展
由于国际刊物面向全球发行的特点,作者的研究成果会通过论文的发表得到世界各地专家同行的关注,国内外同行们有价值的建议和评论也会纷至沓来。
这些通过其它途径很难获得的宝贵意见会对作者深化其研究工作大有裨益。
3.提高国家学术地位
发表在国际刊物上的论文数量和质量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目前的科研水平以及它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
正因为如此,很多国家的政府都想方设法鼓励本国科学家和教授尽可能多地在国际刊物上发表有价值的论文和研究成果,为提升本国的学术地位进而增强国家的影响力作出贡献。
这反过来也促进了国家的科技发展。
4.丰富科学知识宝藏
人类的科学知识宝藏是由无数人经过艰苦的研究和探索逐渐积累起来的,我们已从这些知识宝藏中受益匪浅。
如果我们能够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将其公之于世,这也将会是对世界知识宝库的一个贡献,尽管它可能只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
1.2 在国内和国外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区别
国际刊物比国内刊物的发行面广、影响面大,同时所投稿件一般要求用英语撰写,这两点区别是大多数作者所熟知的。
除此之外,在国内和国际刊物上投稿还有以下三点重要差别:1.审查的严格性
由于国际刊物发行面广,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比国内刊物要大,对稿件的审查也比国内刊物更加严格和谨慎,这就使投稿的过、程变得更加艰难,投稿时间也会相应地延长。
2.稿酬和出版费
在国内大多数刊物上发表论文,作者会收到相应的稿酬,但是在国外刊物上发表论文(特别是纯学术性质的刊物),作者不仅得不到稿酬,有时还要付版面费。
这种费用有时相当高,这一点也是作者选择投稿刊物时所应考虑的一个因素。
3.版权和版权转让
一旦论文发表,就存在版权的问题。
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版权问题的处理要依据中国版权法进行。
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则要遵循投稿刊物国家的版权法和相应的国际法来处理版权与版权转让问题。
1.3 国际专业性刊物的分类
为了使研究成果能在国际刊物上顺利发表,作者必须了解该领域的国际专业性刊物,熟悉其一般特点和特殊要求。
这些刊物可以在重点大学图书馆和一些地区图书馆找到。
现在这些刊物中有很多还以录音带、录像带及其它电子制作形式出版。
主要国际性期刊、杂志可分类如下:
1.期刊(Journal)
期刊一般是由一些国家的学术社团或学会主办,以月刊、双月刊或季刊的形式发行。
如著名的期刊TRANSACTIONS,就是由美国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主办,在世界学术圈内广泛发行的一种刊物。
2.学报(Acta)
学报是一种主要由高等学术机构主办和发行的重要学术刊物。
学报的投稿者和作者主要是大学教授和该地区的研究学者,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
3.公报,通报(Bulletin,Circular or Gazette)
公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研究成果的简报、研究项目的初步成果报道、科技新闻、科研研讨会及大会通知。
最著名的公报有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和Bulletin of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等。
通报是与公报类似的一种刊物。
4.快报(简讯) (Rapid Communications/Letters)
快报是一种公众通信和书信形式的刊物。
其投稿者主要是科研工作者、专业技术信息和数据处理工作者、科学杂志的编辑及工程技术工作人员。
快报以其快捷、直接和简洁的特点很受专业人士的欢迎。
5.评论性刊物(Review)
发表在评论性刊物上的文章其长度和范围大小不等,内容主要包括:
(1) 具有独创性的研究论文;
(2) 对一些作者和他们的论文或著作的评论和反思;
(3) 对目前研究发展状况或以前研究工作的调查报告、研究发展趋势分析等。
很多著名的国际学者、研究者和专家都被邀请为这些刊物投稿或工作。
以下是两种著名的评论性刊物:Comments on Modern Physics(由英国皇家科学院下属的物理学会主办);Physical,Review (由美国物理学会主办)。
6.论文集(Proceedings)
大多数论文集都是在相应的学术会议上宣读的论文及相关评论的汇编。
这些论文集常以专刊、增刊或系列论文集的形式出版。
论文集中的论文标题前常加有一些分类标题以帮助读者查阅。
例如:Development of Pragmatic Studies o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China。
除以上六种主要刊物外,还有一些专门性文献,如Standards (规格,标准),Reports(报告),Contracts(合同),Proposals(提案),Patents(专刊),Dissertations(学位论文)等,这些文献也与专业写作密切相关。
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能一一评述,如有兴趣可以阅读相关书籍。
第二节投稿过程须知
2.1选择投稿刊物
2.1.1 恰当选择刊物的重要性
在向国际刊物投稿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刊物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一些优秀的论文和研究成果在发表的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或者即使发表了也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和反响,其原因就在于刊物选择不当。
资料统计表明,在影响论文发表的各种因素中,“文章不适合于该刊物”列居首位。
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科学技术日趋精细化。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目前已存在500多个基础学科和大约400个技术领域。
2.国际专业性刊物数目众多。
资料表明,每年国际科技类刊物发行总量超过5万5千
份。
3.刊物内容的交叉和重叠现象严重。
由于出版刊物的数目众多,类似刊物的内容重叠现象就不可避免。
区分和选择这些刊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学术水平的高低。
4.发表论文的原则。
一篇论文只能在一个刊物上发表,同时向多家刊物投稿不仅不道德也是不允许的。
如果选择刊物不当可能会出现下面的几种结果:
第一、如果你的论文与该刊物内容风马牛不相及,不出几周你会收到一封退稿信,原因很简单,“文章不适合于本刊物”。
第二、如果你的论文与该刊物内容有点关系,但仅仅是搭边,可能遭遇的结果有三种:一是退稿。
二是论文不受重视,因为论文内容不属于刊物主要内容。
三是可能在如何改稿的问题上纠缠很长时间(由于审稿人不熟悉你的研究领域,可能提出不恰当的修改意见),最后弄得双方精疲力竭也未必有好的结果。
第三、即使你的论文被接受并且发表了,你的喜悦心情不久也会被失望所代替,因为你很快会发现,你的研究成果被埋没在一本你的同行们从不问津的杂志里。
2.1.2 选择刊物时所要了解的信息
对刊物的选择可以在你刚开始着手写作的时候就进行,这样在写作的过程中你就可以时刻把那本合适的杂志放在心中。
为了找到最适合你的论文发表的刊物,并使你的论文在各个方面尽量符合所选刊物的要求,你必须对以下有关候选刊物的信息进行全面了解。
1.刊物的正式名称。
如果该刊物有副刊,它的名称会包括在正式名称内。
例如,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of London—A 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Science(伦敦皇家协会论文集—数学和物理专集)。
2.期刊的种类。
本章第一节中我们已经介绍了不同种类的期刊。
作者在选择刊物时必须确认该刊物的类属。
3.刊物的性质。
包括刊物的特点、采编的策略、论文采用的标准、固定栏目的设计、编者的兴趣、刊物的主要目的(比如,刊物是以收集研究成果为目的或仅仅作为信息查询的索引)等。
4.刊物的学术水平。
这一点可以从刊物的相关信息获知,如主办和出版单位、编者的学术水平、刊物类别、发行量等。
5.刊物的特殊要求,如,所用语言、写作风格、文章长度、打印格式、一式几份等。
如果你已经决定向该刊物投稿,你就需要了解更多有关细节。
如该刊物所倾向使用的术语、语气、编者的偏好等等。
6.刊物出版周期。
刊物出版周期的长短一般和论文被发表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如,在季刊上发表一篇文章一般就要比月刊长两至三个月。
7.论文发表的程序。
8.通讯地址。
包括主办刊物的城市和国家。
在了解刊物的相关信息时,“刊物的知名度”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因素。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发表的论文数量多就能证明自己的学术水平高并以此作为今后提升和评奖的一个有利条件。
但实际上,对于一个有眼光的学术领导人来说(学术界这样的人有不少),真正能让他印象深刻的往往是发表在著名刊物上的一两篇有实力的文章,而不是十篇、二十篇发表在二、三流杂志上的文章。
也就是说,论文质量往往比数量更有说服力。
目前评价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是看该论文是否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所收录。
据新华社2000年12月17日电报道说,我国科技论文量多质不高。
我国科技论文虽然总数跻身世界八强,但与世界科技先进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
就论文数量而言,1999年,我国被《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数与排在前三位的国家相比,仅仅是日本的1/3,英国的1/4
和美国的1/13。
在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往往能证明自己论文的质量和档次。
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看如何判断一本杂志的知名度。
如果在你进行了广泛选择后剩下三本候选杂志,你想选择其中最有知名度的一本。
那么首先你要了解这三本杂志的一些相关信息。
假设杂志A是由一家商业出版单位作为一种商业投资所出版的一本颇有吸引力的新杂志,没有任何科学社团或组织的赞助和参与。
杂志B 是一本历史悠久、名气较大的小型杂志,由一家著名医院或博物馆出版。
杂志C是一种大型杂志,由代表你的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科学社团主办。
那么,按照一般原则来看(虽然也有一些特例),杂志C是知名度最高的一本杂志,同时C的发行量也会最大:部分因为杂志质量较好,部分因为社团或学会主办的杂志比大多数其它杂志要便宜,至少对于社团成员来说是这样。
杂志B可能会有同等的知名度,但是它的发行量有限(小型),而且在这种刊物上发表文章也较困难,因为它的多数篇幅都是为内部资料所保留的。
杂志A由于是一本新杂志,自然也会有发行量较小的缺陷,而且由于出版商的赢利目的以及缺乏固定订阅量的社团等机构的支持,杂志价格会相对较高,这也会影响发行量的扩大。
在这样的刊物上发表论文很自然会限制你的论文的传播面。
判断一本杂志知名度的方法很多,除了通过主办单位、发行量等因素之外,还可以通过杂志内容被引用的频率来判断。
一种刊物中的论文平均被引用的次数越多,这一刊物的影响力越大。
科学界通常用“影响因子”来表示影响力的大小。
1999年我国被《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为56种,影响因子最大的0.839,而《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的最大影响因子为47.564。
上面所举的例子只是提供一种判断杂志知名度的方法。
在实际运用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和判断,才能得出真正客观和正确的结论。
2.1.3 获取杂志相关信息的渠道
在长期的实践中,以下方法被证明是获取杂志必要信息的有效途径。
1.相关书籍或刊物
目前,有很多书籍和刊物对各种杂志提供全面、简明和精确的信息介绍。
以Ulrich’s International Peri odicals Directory (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为例,这是一本内容覆盖世界各地杂志的全面指南,在世界信息查询资料中很有影响力。
这本指南介绍刊物的各种信息,包括出版国、类属、正式名称、语言、出版周期、主办单位和出版单位的名称和地址、主要特点、发行量等。
2.刊物本身
一位专业人士可以直接通过刊物本身查到必要的信息,因为大多数信息可以在杂志的相应部分找到。
(1) 封面和封底:正式名称、刊号、出版时间、出版者、国际连续出版物标准编号。
(2) 称页和书脊:正式名称、刊号、出版时间、页数等等。
(3) 版权页:正式名称、出版周期、赞助者、出版者、编者、刊物的特点和目的、特别版权声明等。
(4) 内容目录:主要栏目和固定栏目的信息等。
(5) 投稿须知或投稿指南部分:如Notes for Contribution,Instructions to Authors,Guideline for Contributors,Information for Authors等等。
(6) 各种注意事项:一些重要信息常常可以在这个部分中查到。
如编者和出版者的策略、出版程序,采用论文的标准等。
(7) 广告与索引。
3.咨询
咨询也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如果弥向大型图书馆的信息部门查询,不仅可以获
得全面而准确的信息,而且可以通过他们的帮助了解到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信息。
你也可以向专家、教授及该领域的专门人士咨询,他们在选择杂志和发表论文方面有大量实践经验,能向你提供非常宝贵和准确的信息。
4.因特网
目前,著名的国际刊物、出版商与专业协会大都建有自己的网页,并借此来发送相关信息。
如果作者知道该杂志网页的资源共享地址(URL)就可以使用该网页。
作者可以通过强大的搜索引擎(如Y ahoo,Lycos等)找到URL来获取所需信息。
作者还可以通过E—mail直接和编辑联系。
2.2 投寄论文(Manuscript Submission)
在向选定的目标杂志投稿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论文寄给谁?这要根据不同的杂志来决定,寄稿前最好通过打电话或发E-mail咨询,一般有以下几种选择:
(1) 大多数出版社都希望作者把文章寄给编委会或编辑办公室。
(2) 论文寄给部门副编辑进行初步审稿后再交给相应的审稿编辑。
(3) 论文寄给执行编辑,或某位特定的预审员,或者是由编委会指定的收稿人。
(3) 网上投稿,即登陆杂志网址,在网上按照规定的要求在网上提交相应的稿件格式(如PDF格式),作者可以实时跟踪审稿的过程和结果。
2.仔细检查稿件内容并重温所选杂志的特殊要求,确认已满足了这些要求。
(详细内容请参看附一:投稿前需要检查的项目)。
3.作者需要随稿附上一封简短的投稿信,若有必要,可再加上由著名学者和教授写的推荐信,这一点对于使论文尽快,发表是很有帮助的。
4.邮寄文稿时应当非常小心仔细,以免寄出的稿件和相关内容受到损坏。
(1) 不要装订文稿,以免在装订时或在稿件收到后被拆开时受损,最好使用较大的回形针或纸夹来固定文稿。
(2) 使用较厚实的牛皮纸信封或特制的邮件袋,而且最好在封口处再贴上粘条以加固。
(3) 如有必要,可对文稿的附属内容采取一些保护措施以避免其受损。
如,在图片周边加上薄纸板或其它保护罩;将独立的图表、照片和图片用纸盒或竹筒封装寄出。
(4)要付够寄往国外航空邮件的邮资,并在邮件上标明“航空”字样。
5.其它细节:
(1) 如果你的论文寄往一家发表几种类型文章的杂志,就得说明你认为你的论文所属的类型。
如果你的学科是高度专业化的(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编辑可能会要你提供合适的审稿人的姓名,你可以在杂志的“作者须知”中找到有关这方面的说明。
(2) 附上作者或版权持有者寄给你的许可信的复印件,表明你可以引用未发表的内容,或者复制表格、插图及以前发表的材料中超过50个词的内容。
(3) 虽然大多数杂志社都有印好的明信片,用来通知作者已经收到稿件,但是你仍不妨附寄一张写明自己通信地址的明信片或信封,以便编辑用来通知你。
2.3 收稿函(Receipt Acknowledgment)
在收到来信后,编委会的工作人员会给稿件编码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案,包括收稿日期、总页数、图表、图片等等。
然后由指定的编辑大致检查一下稿件内容,如果基本符合要求就会给作者发一封收稿函。
如果超过此日期还未受到任何答复,作者可以打电话或发E—mail 询问有关事宜。
2.4 审稿(The Review Process/Manuscript Referral)
在国际刊物上发表文章要经过严格的审稿,审稿过程根据不同情况有以下几种方式:1.编辑独自审稿并作出最后决定。
这种方式很少采用,只有在编辑对该研究领域相当精通,或者编辑是该领域的权威泰斗时才采用。
2.由几位相应研究领域的专家、教授共同审稿,然后综合他们的意见,作出最后决定。
由于编辑的精力有限,而且不可能对任何研究领域都了解,因此这是审稿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
3.编辑审稿后,再请相关专家进一步审稿然后作出综合评定。
编辑即使是在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里,也不可能样样精通,因此,请相关专家进一步审稿就成为避免错误及不公正的必要方式。
无论采取以上三种中的何种方式,最后的决定都由编辑作出。
作为作者,最想了解也最应该了解的就是编辑作出某种决定的原因,以便在写稿时就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以增加自己的稿件被接受的概率。
编辑在收到稿件后首先要从两方面对稿件进行初审:
1) 稿件内容的研究方向是否在该杂志所涵盖的范围之内。
如果明显不是,稿件会立即退还给作者并附上简短的退稿说明。
由于刊物内容不是由编辑所决定的,因此这时作者所作出的任何解释、说明或申辩都无济于事(无论措辞多么委婉)。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的最佳选择就是:尝试另外一家刊物。
2) 稿件内容是否符合该刊物的基本要求。
稿件通过了初审后,会由编辑或相关专家进行复审。
下面我们通过一项调查来进一步了解在写稿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以下是理查德·M·大卫对85个由专业科学和技术协会主办的刊物编辑进行调查的结果。
表一:退稿的最常见原因
原因回答数
主题
不适合于该刊物63
过于陈旧 4
内容
意义不大55
信度较低39
肤浅39
冗长8
长度
过长26
过短 4
表述
结构不清35
表达欠佳33
图表不明或无用11
不符合文体要求 4
大卫还向被调查的编辑问了几个问题,包括“投稿者在文章中最常犯的错误”、“你对投稿者有什么建议”。
他们的回答也是很有启发性的。
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同意此观点的人数。
投稿者最常犯的错误:
内容组织和陈述(50)
散乱——未指明研究的问题和意义;无总结;未举例说明;未能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
过长——过多的细节信息;图表不清楚;未提到不确定性;技术错误。
文稿(21)
未能遵循刊物对文稿的要求。
一般性问题(51)
不了解刊物的内容范围——写稿前没有阅读几期准备投稿的刊物,不了解该刊物登载的是什么类型的文章。
过于注重公关——自吹自擂。
文章价值不大——未达到专业水准。
表达(8)
不清晰、不简明。
不适合读者阅读——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
给读者的总体建议:
文稿(27)
遵循刊物对文稿的要求与文体指南,投递一份干净整洁的文稿。
表达(20)
清晰、明了、简洁;表达明确,不用深奥难懂的术语;在投稿前多修改几遍。
内容组织和陈述(18)
考虑读者——考虑读者的兴趣;告诉读者研究的意义并强调有关内容。
恰当地列举相关研究——省去不必要的参考内容。
花时间在内容组织上——陈述研究的问题、意义和结论;不要试图在一篇文章中塞入过多细节。
一般性问题(10)
不要匆忙打印,几篇好文章胜过几十篇差文章。
修改(7)
请同事评论;把它在抽屉里放一到三个月——然后再修改。
审稿过程和修改建议(5)
不要催促和烦扰编辑,接受审稿建议。
2.5 稿件的结局
投出的稿件不外乎有三种结局:录用、退改、退稿。
一般来说,在投稿后一到一个半月时,就应该有审稿结果通知,如果过了两个月或是刊物所告知的期限后你还没有收到任何通知,你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打电话或写信询问。
有时可能因为编辑工作繁忙,稿件没有得到及时审阅,你的询问会使编辑注意到这一疏漏,促进问题的解决。
2.5.Ⅱ录用
稿件痛痛快快地被录用的情况是很少的,在一份比较好的刊物中,大约只有5%的可能性。
因此,作者是很值得庆贺一番的,并且一般要写信表示感谢。
有些刊物在发出录用通知时附去版权转让单,作者则要随信签字寄回,有时版权转让单有几位作者一起签名。
如没有什么意外,接下来就是等待看校样了。
为了慎重起见,对重要稿件,国际著名科技刊物都实行作者看校样的做法。
作者看后有什么变动应告诉编辑。
在收到录用通知后,如果作者由于种种原因不想在这个刊物上发表该论文,可以写信收回并致歉。
2.5.2 退改
如果你收到的是一封退改信,那么首先要仔细阅读修改稿和审稿人的意见。
接下来你将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是否按照审稿人的意见进行修改。
如果有两位审稿人同时提出一个问题,那么它应该就是一个问题。
一位审稿人出现偏差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一般不会两位都出现偏差。
即使是两位都误解了你的内容,那么审稿人会产生误解,读者也会。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作者细心找出问题或误解产生的原因并进行修改,然后再寄给该刊物或其它刊物。
如果只需要进行较少或较小的修改,那你就不要犹豫,马上认真修改后再投寄出去。
如果建议你进行较大的修改,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对文章和所提建议进行全面认真的考虑。
一般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审稿人的意见是正确的,你会发现你的文章中存在严重的问题。
此时,你应该遵循审稿人的意见,对稿件作出相应的修改。
2.审稿人或编辑对你的文稿产生严重误解的情况是会有的。
如果你认为他们的批评意见是完全错误的,你有两种选择:第一种,也是更可行的一种,把稿件投向另一刊物,期望能得到公正合理的审评。
第二种,如果你有强烈的理由要在这份特殊的刊物上发表你的作品,那就不要气馁,再次投稿给这家刊物。
这时,你要运用你所掌握的材料和技巧,对审稿人的意见进行逐点详尽的辩驳,但是一定不要以敌对的口吻写信。
要记住,编辑可能是尽义务为某个学术刊物努力工作。
如果你写信说编辑所选的审稿人是“愚蠢的”(曾有这样的信),那么100%你的作品不会有任何发表的希望;而如果你冷静而清楚地向编辑说明你正确的理由,编辑是有可能接受你的稿件的,至少会把它交给其它的审稿人进行再次审评。
如果再次投稿给同一家刊物,一定不要超过规定的期限,否则你在编辑社的档案会被抹去(认为你已收回或改投他刊),你修改后的稿件会被当成新稿件来对待,重新接受审阅。
3.退稿
当你收到的是一封退稿信时,你也不必灰心丧气,因为很多人有和你一样的处境——大多数刊物的退稿率都在50%或50%以上。
此时,你应该做的是仔细阅读退稿信。
正如退改一样,退稿也有三种类型:
(1) 完全性退稿(较少),也就是编辑不会再对稿件予以考虑。
(2) 更常见的情况是稿件包含一些有用的信息,但有些资料有误。
(3) 除了所做的实验有一些缺陷(如缺乏控制组等)外,稿件基本上是可以被接受的。
如果“退稿”属于第三种类型,你可以按照审稿人的意见考虑进行必要的修正,然后再次投稿给这家刊物。
如果你按照审稿人的意见作了重要修改(如增添了控制实验组,或重写了某一部分),你的改稿是很有可能被接受的。
如果“退稿”属于第二种类型,你首先要仔细阅读稿件租评论,确认数据是否有严重的错误。
若的确是有很大的缺陷,你应该认真弥补这个缺陷,比如修正错误,补充广泛而有力的证据以及清晰的结论,然后再投稿给这家刊物。
如果你认为是审稿有误,那么,除非你能对编辑进行有说服力的证明,最好不要将稿件再投给同一家刊物,可以考虑另投其它类似的刊物。
如果“退稿”属于第一种类型,再次投稿给同一家刊物或进行申辩都是毫无意义的。
如果稿件内容的确很糟,你最好不要把它投给任何一家刊物,以免败坏你的声誉。
如果稿件中还有值得保留的内容,你可以把它放入一篇全新的文章中去,然后再尝试投给另一家刊物。
无论你收到的是退稿信还是退改信,你都要记住,编辑和审稿人是和作者同一战线上的,他们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作者成功发表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
如果你能尊重编辑和审稿人,那么你就能保护自己的作品,经过认真修改过的退改稿甚至是退稿都是有可能被发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