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八校联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八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指定位置清楚地填写相关考生信息。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雅典每年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抽签选出6000名陪审员,再以抽签的方式分配到10个法庭审案,以抽签方式参审案件,以秘密投票方式判决案件,它反映了
A.陶片放逐法的实施 B.雅典各部落轮流执政
C.雅典公民大会盛况 D.雅典公民的广泛参政
2.有学者指出:“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这说明罗马法在形成过程中具有
A.开放性和灵活性 B.巩固统治缓和矛盾
C.随意性和实用性 D.维系帝国影响深远
3.右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
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
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
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4.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
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
这幅画意在A.抨击罗马教廷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D.倡导宗教宽容
5.从罗马帝国建立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其时间跨度是:
A约500年 B约1000年 C近1300年 D近1500年
6.“这个地方因具备良好的地理条件,当地人们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率先从中世纪转变到近代,创造出新的时尚”。
“新的时尚”的核心是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理性主义 D.唯美主义
7.“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
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中的这段话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
8.汉武帝命天下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这一举措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彻底改变了原有的选官制度 B.使儒学取得了独尊的社会地位
C.造成教育被儒家垄断的局面 D.有力推动了儒学在民间的传播
9.据某史料记载:1911年8月,法国巴黎商人埃克•皮埃法尔打电话到英国伦敦订购产品,
通过远洋货轮运到巴黎销售。
然后,他又把赚到的钱投资到中国上海和日本东京等地,结果
获利丰厚。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
A.无线电技术的发展 B.交通工具取得巨大进步
C.科技和市场的拓展 D.英国自由贸易政策推动
10.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
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
”这表明
A.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 B.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
C.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利 D.“主权在民”的观念在不断强化
11.《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
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这里将“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
族都卷到文明中来”的最主要手段是
A.资本输出B.武力威逼 C.人口流动D.商品输出
12.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时英国“一枝独秀”,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各先进国家“遍地开花”。
上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科学技术迅速推广
B 英国经济迅速下降
C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D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13.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中写道:“郑和的大战船被搁置朽烂,尽管有种种机会向海
外召唤,但中国还是决定转过身去背对世界。
”不能反映“中国转身背对世界”的影响是
A.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 B.阻碍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
C.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抵抗外来侵略 D.成为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14.“在文艺复兴初期,人们有一种感觉,认为一切都是古人说得对,以至于真正的问题就
是应该对古代膜拜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里的“古人”指的是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
②这里的“古人”指的是中世纪的欧洲人
③作者认为应该膜拜古人而不是上帝
④作者认为文艺复兴初期的人们盲目崇古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5.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16.有学者说:“南北战争以北方工业资本主义的胜利告终,工业化的深入和扩展铸造了一个无比强大而同质的民族国家——美利坚合众国”。
这里所说的“同质”是指
A.消灭了黑人奴隶制和种族歧视 B.统一的市场和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C.统一的联邦和统一的经济制度 D.推翻了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17.“在对自由权、参与权、反抗权的一片欢呼声中,得到《人权宣言》认可的人民大众似乎忘却了宣言制定者一再强调的依法行事的原则;而失却这一‘羁绊’,自由也就将如脱缰的野马而狂奔不止。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宣言制定者脱离民众 B.《人权宣言》引起法国大革命
C.法治比自由更加重要 D.绝对自由违背了《人权宣言》
18.下图是有关美国邦联政府、议会与州关系的一组漫画。
该组漫画反映了
A.邦联政府拥有征税权与财政权B.邦联议会须扩大法定权力
C.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听命于各州D.邦联议会财政支出须各州批准
19.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孝忠精神;与其过分关注高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适于生存的实际教育。
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
A.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B.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
C.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 D.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
20.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由此可知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21.“定居下来的征服者所采纳的社会制度形式,应当适应于他们所面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如果起初没有这种适应,那么社会制度形式就应当按照生产力而发生变化。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这一观点最能体现在以下哪项史实中?
A.秦商鞅变法 B.汉文景之治 C.王安石变法 D.孝文帝改革
22.《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秦代皇帝制度的内涵 B.古代官僚制度确立的背景
C.汉代损益秦制的措施 D.分封制退出历史舞台的根源
23.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宣布:“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
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
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
”这番话的实质是:
A.加强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
B.与英国进行商业竞争
C.发展工业使德国成为“世界工厂”
D.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企图控制全世界24.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间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25.右图为西汉末年郡国形势图,黑色区域代表当时的封国。
此图表明
A.西汉末年王国有死灰复燃之势
B.王国对中央已不构成严重威胁
C.郡县制暂时又让位给了分封制
D.封国存在有利于抵御外族入侵
26.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
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材料反映了
A.世卿世禄制度的沿革 B.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C.汉代以来推举的弊端 D.门第成为选才标准
27.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由此可知,该朝臣
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 C.主张加强相权 D.反对三省六部28.某历史教科书描述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三个办公机构构成中央政府的主要机关:秘书处负责制定政策,内阁审议,国务院执行”。
其中的“内阁”指
A.门下省 B.中书省 C.尚书省 D.礼部
29.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
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
这说明儒家思想
A.逐渐成为了统治者专制统治的工具 B.不断调整顺应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C.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 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社会价值观念30.清代档案史料记载:“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和世泰等奏,英吉利国贡使连日演习礼仪极为敬谨,……即派苏楞额、广惠各载原品顶戴沿途伴送。
钦此”。
此圣旨的撰拟者当是
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礼部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
选出最.佳一项
...,多选不得分。
31.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
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了陶片放逐的政策。
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
”这表明亚里士多德主张
A.陶片放逐可以抑制集体暴政 B.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
C.雅典民主容易导致集体暴政 D.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32.《独立宣言》原本有段文字:“英王乔治三世,侵犯了一个从来没有冒犯过他的远方的民族的人身、神圣的使命和自由的权利,俘虏了他们并把他们作为奴隶卖到另一个半球去,使许多黑人惨死于运输途中。
”后来又将这段文字去除。
根据当时的情况,这样的文字调整主要是考虑到
A.蕴含着启发黑人反抗种族压迫的意味 B.容易引伸出种植园主剥夺奴隶的人权C.触及了乔治三世违背天赋人权的罪行 D.不利于各殖民地联合反抗英国的统治33.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
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
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事客观评价 B.历史人物的评价受时代影响
C.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D.历史人物的评价受史料影响
3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与低级法院之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于规定期间应受俸金,该项俸金于任期内不得减少”。
作出这种规定的最主要目的是
A.确保司法至上 B.提高法官地位 C.保障司法独立 D.体现司法权威35.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
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
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
这反映出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文艺复兴已经影响教育领域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普罗旺斯之兴(12分)
普罗旺斯(provins)位于法国巴黎东南77公里处,由于交通便利,普罗旺斯在中世纪成为香槟地区乃至整个欧洲的重要市集。
十一世纪开始,普罗旺斯踏上了快速发展的征程,它的统治者,当时的伯爵们把它发展成一座城市,组织了“市集通道”,出钱护送整队前来市集的商人,该地区的文学、经济、艺术和时尚均是盛极一时。
问题:
(1)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11世纪后以普罗旺斯为代表的城市复兴的原因有哪些?(2分)
(2)一位宋代人来到普旺斯,他会万分的惊诧!宋代人“惊诧”的是什么?(4分)
(3)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普罗旺斯们”后来的发展为现代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分)
37.阿房宫之谜(共11分)
材料一:“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
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
项羽进入咸阳后“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唐)杜牧《阿房宫赋》
材料三:当代考古学者试图寻找阿房宫建筑群的遗迹,在相当于《史记》所记阿房宫前殿的位置,只发现了夯筑过的地基和东西北三侧的围墙,却根本找不到能表明此处曾被大火
焚烧的碳化物痕迹。
只有在咸阳宫旧址上发现了焚烧的痕迹,其他地方并无焚烧痕迹。
问题:
(1)材料一、二、三中关于阿房宫的文字最终指向怎样的结论?(4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于“阿房宫之谜”你的看法如何?(7分)
38.从分裂到一统(14分)
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
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
……郡县的长官……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
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忽必烈……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
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官吏任免上的本质区别,并据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义。
(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6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的主要趋势。
(2分)
39.制度变革真谛(13分)
“英国近现代的政治制度是英国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变革的并不是英国中世纪的政治体制的机构和框架,而只是变革了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政治体制中的阶级构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部分内容也被不断变革着,使之更加适合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试以13——18世纪英国历史发展说明材料的观点。
(13分)
40 马戛尔尼访华探源
1793年8月5日(清乾隆五十九年六月廿三),英国政府任命马戛尔尼为正使,乔治·斯当东为副使,以贺乾隆帝80大寿为名出使中国。
以下是有关这次出访的一些记录材料:材料一:使团到达广州,广东巡抚命人送来了大量的礼物,由于礼物太多,船上空间狭小,只能收下一部分,而以后不须提出请求,大批免费供应的物资源源不断送去。
使团从定海到天津,要找一个熟悉海路的人帮他们领航。
“他们派出的兵丁很快就带回了一群人。
他们是我平生所见神情最悲惨的家伙了,一个个双膝跪地,接受询问。
百姓当然厌恶白劳动,就罗列种种理由祈求赦免,但总兵不为所动,命令他们一小时后准备妥当。
沿白河返程时,由于水位下降,船开不动,脾气大发的主事官员竟然命令手下的兵丁让船长和全体船员挨板子,那些可怜的家伙提供了船只、服了两天的苦役,这就是所得到的唯一奖励!”。
1793年9月14日,乾隆帝正式接见使团,马戛尔尼代表英国政府向中国政府赠送了一批国礼,其中包括:前膛枪等武器、望远镜、地球仪等天文学仪器、钟表和一艘英国最先进的110门炮舰模型。
---------------乔治·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材料二:“本国早有心差人来,……便为着要见识普天下各地方有多少处,各处事情物件可以彼此通融,别国的好处我们能得着,我们的好处别人也可能得着。
……各国互相交易,大家都得便宜……”
——乔治三世致乾隆帝国书“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画界分疆,各有专属”。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乾隆致乔治三世敕谕1794年3月,马戛尔尼使团黯然回到英国。
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马戛尔尼访华时期中英两国不同的社会发展环境(4分)(2)结合材料,概括中英两国认识上的差异(6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怎样看待中英两国认识上的差异(15分)
xx第一学期高三SOEC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75分)
...项.,多选不得分。
31.B(AC) 32.D(AB) 33.A(BD) 34.C(BD) 35.A(BD)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普罗旺斯之兴(12分)
(1)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11世纪后以普罗旺斯为代表的城市复兴的原因有哪些?(2分)
(1)封建领主的支持(1分);城市位于交通便利地区;商人(和手工业者)聚集于城市;经济生产力的发展等。
(任1点1分)
(2)一位宋代人来到普旺斯,他会万分的惊诧!宋代人“惊诧”的是什么?(4分)(2)关于城市自治斗争;关于城市给予人们一定自由(城市生活自由);关于城市环境脏乱拥挤;关于城市大学兴起;关于市民阶层出现;关于基督教会的影响等。
(任4点得4分,每点1分)(其他符合史实的答案也可得分)
关于城市经济文化繁荣(商品经济繁荣不给分);
(3)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普罗旺斯们”后来的发展为现代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分)
(3)政治:等级君主制形成,王权加强,有利于封建割据局面瓦解,为15世纪以后民族国家形成以及君主专制创造条件。
(2分)
经济:城市复兴商品经济的繁荣,为15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
(2分)
文化:市民文学和大学的兴起,一定程度冲击动摇教会神学垄断,为15世纪以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运动创造条件。
(2分)
37.阿房宫之谜(共11分)
(1)材料一、二、三中关于阿房宫的文字最终指向怎样的结论?(4分)
材料一结论:阿房宫未建成;未明确说项羽火烧的是阿房宫。
(2分)
材料二结论:阿房宫确实存在;阿房宫被项羽放火烧毁。
(1分)
材料三结论:阿房宫并未建成;也没有火烧阿房宫的痕迹。
(1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于“阿房宫之谜”你的看法如何?(7分)
观点2分:如:阿旁宫并未建成,没有被项羽焚毁;(最好)
阿旁宫建成,不一定是项羽焚毁;
阿旁宫建成,被项羽焚毁。
史实证明5分:不论何种观点都要强调证据意识,还能够全面看问题和二重证据法。
如:阿旁宫并未建成,没有被项羽焚毁。
考古资料显示阿旁宫并未建成,在相当于《史记》所记阿房宫前殿的位置,只发现了夯筑过的地基和东西北三侧的围墙,这说明阿旁宫只是完成了基础的建设,在《史记》中也记载,阿旁宫未成,文献与考古可以相印证。
没建成自然也就不存在被项羽焚毁的问题了。
至于杜牧的《阿旁宫赋》记载,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属于二手史料、间接史料(判断史料类型),它的内容能一定程度反映作者以及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秦速亡的见解,也能够看出当时对于统治者大兴土木的态度(言之成理即可),但文学作品带有明显的艺术加工和主观色彩。
要进一步接近历史真实面貌,需要以多种史料相互印证。
38.从分裂到一统(14分)
(1)根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官吏任免上的本质区别,并据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义。
(6分)
(1)区别:分封制下,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出任政府职务,(1分)实行世卿世禄制(1分);郡县制下,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1分)对君主负责。
(1分)
意义:在国家制度中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1分)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
(1分)
(建议:答出“有利于加强君主对全国的统治,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可以酌情)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6分)
(2)特点: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是由中央直接派出的,(1分)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1分)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1分)
(建议:答出元朝将包括边地少数民族在内的全国各地区都置于中央的统一管辖之下。
可以酌情)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1分)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1分)加强了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系,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
(1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的主要趋势。
(2分)
(3)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2分)
39.制度变革真谛(13分)
13世纪中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复兴,英国市民政治力量崛起,英国建立议会,世俗贵族和教会贵族、市民力量组成的议会即加强了社会统一,又提高了市民政治地位。
(3分)
15世纪下半叶,随着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英国进入君主专制时期,封建贵族总体上已丧失昔日的权势,他们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君主专制初期,英国全力强化王权,并颁布了一系列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适应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需要,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4分)
17世纪上半期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相当发展。
新生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利益日益趋同,渴望废除君主专制,发展自由资本主义。
他们以议会为舞台,向专制王权发起了挑战。
发起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后,1689年,议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终止任何法律或增加税收,议员有言论自由。
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今后英国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这两部法案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
此后,英国进入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6分)
40.
(1) 政治上:英国建立起民主政治制度,中国君主专制已达顶峰(1分)
经济上: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工业化发展迅速,中国传统农业发达,商业城镇兴起(1分)
文化上:英国启蒙思想倡导自由、民主、平等,中国实行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
(1分)科技上:英国近代科技发达,中国传统科技渐趋没落。
(1分)
(2)外交理念:英国是平等的国家观,中国秉承华夷之辨。
(2分)
官民关系:英国主张平等,中国官尊民卑(2分)
经济交往:英国主张平等互利,中国强调朝贡贸易(2分)
(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
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观点(4分)
水平1:从社会存在决定思想意识等角度提出观点(4分)
·中英两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的程度决定着差异的存在
认识上的差异也预示着中英两国不同的发展结局
水平2:就中英两国认识上的具体差异提出观点(2分)
·英国是平等的国家观,中国秉承华夷之辨。
英国主张平等,中国官尊民卑
英国主张平等互利,中国强调朝贡贸易
水平3: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