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护理对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2-12T05:33:44.43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4期作者:黄于栖
[导读]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黄于栖
江油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

其中,对所有患者均实施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1d、3d、1个月后的生活质量(QOL评分)、焦虑情况(SAS评分)。

结果: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3天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比术后1天显著降低,且观察组3天后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护理实
施一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和生活质量总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糖尿病;生活质量;抑郁焦虑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以慢性血葡萄糖(以下简称为血糖)水平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细胞作用缺陷或者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作为全球分布广泛的需终身治疗的慢性病,目前全世界有1.5亿DM患者,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印度的糖尿病第二大国,患者将近4000万,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95%[1],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有大量资料表明[2],我国糖尿病患者中有超过2/3糖尿病患者存在血糖控制不良和抑郁情绪,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3]。

本文主要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

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28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48岁,平均(64.25±1.25)岁。

;观察组男17例,女32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50岁,平均
(62.75±1.41)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所有患者行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辅助以心理护理。

从患者的接受程度、性格习惯、理解能力、需求性等多方面出发,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机动的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①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健康知识宣讲和心理健康教育,耐心向其讲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有效测量血糖、预防以及治疗急性并发症[4]。

帮助其更好的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排除患者内心担忧,强调其治疗的依从性对疾病预后的重要性。

②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随时了解其心理状态。

若发现患者出现精神状态不好的现象,应及时处理。

③多关心和鼓励患者,为其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并做出正确指导。

1.3疗效评价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该量表是有世界卫生组织研制的,用于测量个体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的国际性量表[5]。

该表包括与生存质量有关的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和宗教信仰6个维度24个条目,每个条目4个问题,总计100个题目。

分数越高,说明生存质量越好。

在干预实施后1天,3天,1个月时发放问卷,按要求逐步填写后收回。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用(平均值±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P<0.05时,说明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情况观察组在实施个性化护理后,心理状态、生理功能、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和宗教信仰得分分别为(87.2±7.2)(6
3.54±9.45)(83.2±16.5)(82.4±12.3)(62.3±3.4)(51.2±
4.3),总生活质量为(63.75±17.5);对照组心理状态、生理功能、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和宗教信仰得分分别为(61.2±8.1)(56.21±7.5)(72.4±19.5)(42.5±18.5)(57.2±7.2)(50.4±9.1),总生活质量为(39.4±19.3)。

观察组5个维度及总体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满意度和护理前后焦虑(SAS)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1.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75.51%;对照组护理(SAS)1d后,3d 后得分为(51.57±9.65),(35.25±8.3);观察组护理(SAS)1d后,3d后得分为(54.12±9.81)、(29.73±7.44),观察组患者护理焦虑(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3讨论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指由多种复杂因素作用于机体而导致胰岛细胞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功能障碍等引起的脂肪、糖、水分、蛋白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包括遗传、体质、代谢、免疫、精神、功能紊乱等方面的因素。

糖尿病目前尚无治疗方法可以治愈,已经成为继癌症、艾滋病之后的医学又一大难题,带给患者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于造成患者抑郁。

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效提高院外依从性,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糖尿病患者出现抑郁症主要是由于神经生物因素以及社会的压力共同作用所造成的,患者个人心态非常重要。

心理护理应用于临床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负性反应的发生率、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贯彻了整体护理的概念,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最佳的护理方法,提高医护照顾品质。

为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

其中,对所有患者均实施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1d、3d、1个月后的生活质量(QOL评分)、焦虑情况(SAS评分)。

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3天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比术后1天显著降低,且观察组3天后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护理实施一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和生活质量总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对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钰仪,刘雪琴.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9,16(5A):9-12.
[2]黄春梅.心理护理对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25-226.
[3]杜献.小组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11(14):2069.
[4]张强.心理护理对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3):1863-1864.
[5]方积乾,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J].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49-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