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手绘透视作图方法和表现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设计手绘透视作图方法和表现技巧
室内设计手绘透视作图方法和表现技巧
在室内设计中,手绘效果图可以说是设计思路的一种快速表达方式,是设计师不可或缺的一项本领。
而透视原理在手绘效果图中起到的作用非同一般,透视的准确起到了形体准确的作用,而形体的准确恰恰是手绘艺术表现重要手段。
基于教学的经验,很想把透视原理进行解析,以便于同学们和设计师们共同学习和进步。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室内设计手绘透视作图方法和表现技巧,欢迎阅读。
1、空气透视
空气透视法是借助空气对视觉产生的阻隔作用,产生形象的远近虚实变化、色彩的纯度和冷暖变化,是表现绘画中空间感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主要借助于近实远虚的透视现象表现物体的空间感。
其特点是产生形的近实远虚变化、平面变化、繁简变化,以及色彩的纯度变化(近艳远灰)、冷暖变化(近暖远冷)。
2、散点透视
散点透视没有固定的消失点。
画面的图形按照一定原则排列,如空间位置关系,主次关系,疏密关系,叙事关系等来确定画面的安排。
散点透视主要是在我们中国的绘画和建筑艺术和大量运用,非常符合“写意”的表达意图。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移步换景的空间艺术效果来兴建,其恰恰就是运用了散点透视的特点。
3、焦点透视
也称为“线透视”这是基于科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透视理论。
为西方写实绘画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焦点透视、空气透视在中室内设计中占很大的比重。
焦点透视中主要是平行透视(一点透视)、成角透视(两点透视)运用最广。
透视基本专业术语
画面:假想的透明平面,也叫图面。
视平线:就是画面上通过心点的一条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只能有一条。
正中线:画面上通过心点的一条垂直线。
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心点:也叫主点。
就是视点对画面的垂直落点,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
消失点:当相互平行的'直线,与画面成一定角度时,平行直线间距离呈现向远处逐渐靠近变小的现象,最终消失在一个共同点上,这个点就是消失点也叫灭点。
天点:就是指向上倾斜面两边的平行直线向上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
地点:就是指向下倾斜面两边的平行直线向下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构图技巧
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们在写生时,面对景物取景构图,常常会作一番思考,以选取一个最佳角度。
前后、左右、高低不同位置的选择,所表现出来的景物会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这一切都是视点位置的变化而产生的结果。
视点、视平线的变化
如何选择视角及视平线的高度,关系着一张设计手绘图的信息量,同时也对图面的艺术性起着重要作用。
⑴视点在高低上的变化
视平线随着画者所站位置的高低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现象。
不难想像,我们分别在楼下和楼上观察同一景物,它的视觉效果会有巨大差异。
实际上是视平线在上下移动(也就是视点的上下移动)。
视平线作为上下分割景物及构图的基准线,在移动过程中势必会造成构图中上下景物的比例及消失变化的缓急程度。
视平线并非专限于地平线上,如果从高处向下看,或者从低处向高处看,那么视平线也要设置在与眼睛相平的位置。
或是在天空或是在地面的一定范围内。
平视:两眼平着向前看,上下景物在画面上的比例相当,消失缓
急均匀,给人一种稳定舒适感,给人自然、平易和亲近之感。
仰视:仰面向上看,或是抬头向上看。
视平线下移接近地面高度,是仰视效果,近大远小的比例加大,取景可上移,使画面充实而具有高大、崇高之感。
俯视:从上处往下看。
是视平线升高,景物大部分集中在视平线以下,这种特征属俯视效果,易得空旷之感,适于表现宏大场面,例如画城市规划效果图。
似全景和特写,显露而充实,有一览无余和扑面而来之感。
⑵视点左右位置的变化
通过心点作一条垂线,叫正中线,正中线将景物分成左右两部分。
它与视平线上下分割画面所显示的特征相同,立方体侧面面积的大小变化是其最主要特征。
在构图中可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位置变化。
⑶视点前后距离的变化
写生构图时除了左右、上下位置的选择外,还有远近深度的变化。
当然我们观察景物时,其距离的远近也还是有限度的,不能太近或太远,要根据所描绘景物在构图中的主次地位,和周围景物之间的对比、协调关系而定,太近会产生变形且不能看见全貌,太远则不能突出主体且模糊不清。
单眼视域范围——是指眼球向正前方看不转动的情况下,人单眼极限视域为156°,能看清的正常视域在90°内,剩余66°在人眼球的聚焦范围之外,而90°正常视域中舒适视域为60°左右,剩余30°为常说的“余光”范围。
由此可见我们的视域范围随广,但是舒适的视域范围只有60°。
下图就是我们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我们发现在距离中心点较近的位置的图像成像较真实,而偏离中心点位置的图像成像扭曲变形。
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不利因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