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中谈“共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中谈“共情”
孙贺娟刘伟喆郝建华
“以来访者为中心”最初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是在人性基础之上咨询师表达的对来访者充分的尊重。
“共情”不只是一种咨询技术,也是一种情感的反应与表达。
咨询师要做到真正的“以来访者为中心”就要准确共情,本文从“谁是来访者”、“资料的整合与把握”、“来访者是谁”、“聚焦此时此地”等方面,探讨以来访者为中心与共情之间的联系。
很多关于咨询的书中,例如心理咨询师考试的参考书目等都将“共情”作为心理咨询的一种技术对待,但“共情”不只是一种咨询技术。
“共情”本身涵盖的太多,需要咨询师具备大量的知识经验,同时又是一种情感的反应与表达。
因此,“共情”应当作为每一位咨询师应具有的心理特质。
“关注来访者”与共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是互相影响。
“以来访者为中心”最初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是在人性基础之上咨询师表达的对来访者充分的尊重。
咨询师要做到真正的“以来访者为中心”是十分困难但却十分必要的。
要想准确共到来访者的“情”,咨询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以来访者为中心。
1 谁是来访者
真正的以来访者为中心需要咨询师在咨询前对来访者一无所知,也就是在没有掌握来访者足够资料的前提下不能妄下结论。
要了解来访者,首先要了解“谁是来访者”,这就涉及到对来访者个人成长史资料的收集。
6W1H就是一种收集来访者资料很好的方式。
例如WHO,包括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基本性格特征、成长过程、兴趣爱好、世界观等等。
当然,作为咨询师并不是在收集资料时对着来访者抛下一系列的问题,而是从来访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准确锁定相关资料,整合成为有关信息。
从WHO的相关问题中,咨询师不仅要倾听,还要思考:这些信息为什么是他说出来而不是别人,要了解来访者是怎样的一个人,从他提供的资料中真正懂得她、真正关注他。
再如WHEN,这种提问在咨询中是最常见也是最保险的,询问来访者事件发生的时间、持续的时间,是否以前发生过、次数多少、情况如何等等。
当咨询陷入困境咨询师不知如何表达时,询问时间是一个很好的化解的方法。
但是最保险的往往对来访者的触动不是最深入的,可能当来访者终于鼓起勇气将自己所经历的事件、所产生的感受表达出来的时候,咨询师只问一句“你这种情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未免有些让来访者失望。
但是如果在询问之前加上一些情感表达会更容易让来访者接受。
2 资料的整合与把握
在对来访者资料收集的过程中,有时难免会有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咨询师要从繁杂的线索之中关注到当事人。
而要做到这些,咨询师要注意在这些资料之中,重要的不是现在或过去发生了什么事,而是当事件发生之后,当事人与自己的关系是否改变,以及当事人是如何对待自己的。
也就是说,当事件发生之后,当事人觉得自己怎么了,而这种更强调的是当事人内心的感觉。
当事人自己有了什么样的变化,自己与自己有哪些不同,以及当这些发生的时候,当事人做了什么是自己觉得好过些,或者当事人做了什么使事情没有变得更糟。
通过这些来收集资料也能避免咨询师因为个人喜好而是收集到的信息不准确,也更能体现是“以来访者为中心”,真正的关注到来访者,共情也会更加准确。
资料整合为一系列的信息之后,咨询师要做的就是准确地进入来访者的世界,真正的了解来访者、了解来访者的心理现实是怎样的,咨询过程应如何依从来访者的心理现实开展。
这时候心理咨询师应意识到何种心理现实为咨询师所感受到的心理现实,而哪种有真正的是来访者真正感受到的心理现实,这也正是“以来访者为中心”、关注来访者的体现。
3 来访者是谁
了解了“谁是来访者”之后,咨询师紧接着要思考的是“来访者又是谁”,这也正能引出心理咨询的一个原则,即“谁来谁是来访者”。
因为有很多情况是当事人不愿意来咨询,而他的家人或朋友认为其有心理问题前来咨询。
这时如果咨询师顺着前来“替咨询”的人的思路进行,会有失咨询的偏颇,同时也于问题解决无益。
遇到此类情况,咨询师要本着“谁来谁是来访者”的原则进行咨询,因为个体之所以出现在咨询室中不管其认为谁应该来咨询,个体都会和那个人有一定的关系。
例如,青春期孩子的各种问题都离不开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关系等。
其次,咨询本身是不可能对一个无法接触到的、只能由他人描述的个体进行咨询。
“来访者为中心”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来访者是怎样的人。
例如大一的学生因为人际交往问题前来咨询,咨询师就应该考虑到大一的学生本身具有的独特性,这些独特性会对人际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等。
再例如青少年的心理咨询,众所周知,青少年群体本身就具有其独特性,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心理、生理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对个体现在的心理问题又有何影响。
这些都是咨询师理解“来访者是谁”应该了解到的。
要想真正体现出“谁来谁是来访者”,咨询师需要掌握的一项技术便是“此时此地”。
4 聚焦此时此地
“以来访者为中心”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此时此地,它是最重要的治疗力量,也是咨询师与来访者最好的伙伴。
此时此地是指在咨询室且在咨询当时发生的事件。
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必然会更能将咨询聚焦于“此时此地”,并且对此时此地具有很好的敏感度,因为在咨询过程中,每时每刻都会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信息。
例如,来访者如何打招呼、咨询如何开始与结束、来访者的阻抗与移情的表现、来访者任何动作神态的变化、来访者交流的方式等等。
但是这并不是说咨询过程中任何细节都要处理,虽然说此时此刻发
(下转第247页)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生、服务学生的归宿,最终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以学生旳发展和需要为依据进行组织机构和职能设置院系基层学生工作必须的组织基础必须建立在配备完善、工作得力的学生工作机构上。
2.2 认真贯彻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是相对于“一言堂”的管理而言的。
学生在“微时代”下参与度空前提高,通过网络开放环境不断提升了民主意识。
民主管理对于现代教育管理、对于我国高校院系学生工作管理既是手段又是目标,一方面它是院系学生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保证,通过学生广泛参与,可以在学生中树立起主人翁意识,牢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它是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增强学生参加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民主管理内涵非常丰富,它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是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它不仅具有推进高校教育管理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讨论,而且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持,能够指导教育的实践。
2.3 工作中常怀“宽容”之心
宽容就是要求学生工作人员尽量理解甚至亲身参与到学生各种创造性活动中去,要鼓励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百鸟争鸣、百花齐放,不要用简单划一的制度和方式去规定日新月异的变化,减少对学生的强制要求和无谓监督。
既然有创新,也就意味着有风险,宽容就是要求学生工作人员特别是院系学生工作者要有勇气去替学生承担风险和压力,力所能及的为创新性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
当前大学生体现出个性多元化,发展差异化的特点,院系学生工作人员不仅要考察学生学业知识,还要考察学生的道德、创新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当前新媒体时代中,学生的认知不断提高,但是也在不断受到外界的干扰。
在知识丰富的同时犯错的几率也不断加大,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常怀“宽容”之心,我们自身更充分的认知新世界,并提醒他们可能出现的新风险。
2.4 以学生宿舍管理为基点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独特的创造性。
现今社会,“服务育人”的理念不断深入,对学生宿舍的设施,文化环境氛围,以及宿舍管理的服务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时代背景下,大家的交流多在寝室之间,他们获取信息会第一时间给室友分享,这时候积极的寝室文化可以较好的缓冲“微时代”下信息迅速传播对学生认知冲击。
作为高校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宿舍的稳定关系着高校的稳定。
因此将学生管理工作融入学生宿舍,是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要求。
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根据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特点,建立新的工作机制并加以实施。
如:辅导员进入学生宿舍,与学生聊学习、聊生活、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建议;强化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努力把学生宿舍建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场所;积极组织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环境。
学生管理工作进学生宿舍,强调重视对大学生群体行为的控制与监督,防止出现学生群体行为过程中失控性、行为后果破坏性的缺点。
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学生教育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全面、客观、辩证地思考问题,认识问题,与此同时更要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和对话机制,针对发生的问题,及时进行交流疏通,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与解决,从而有效的控制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解决问题。
当前,“微时代”的相关应用已成为国内外网络平台的一大热点。
然而,从总体上讲,我国对“微时代”应用于大学生个性化管理模式的研究成果相对来讲有些欠缺。
“微时代”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无法量化,其自身定义也比较模糊,运用在实际学生管理的可行性程度不确定。
本文从“微时代”的界定入手,弄清时代背景,总结在此背景下大学生个性化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结合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给出上述四个方面的对策。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上接第245页)
生的所有事情都可以用于治疗,但有的时候最好在当时就进行处理,而有些时候可以暂时不用处理,留在以后再处理。
其中一个原则就是,若此时处理“此时此刻”对于来访者是有建设性的帮助,那就可以进行,因为如果处理时机不对,反而会对咨访关系以及咨询效果造成不好的影响。
5 共情的层次
按照人本主义的观点,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这便说明了共情的复杂之处。
并不能将共情简单的理解为回应来访者所表达的感觉、想法,而是深入到来访者的内心世界,真正的感受其表达出来的各种情绪。
共情有很多的同义词,“通情达理”便最能体现出共情的含义,既要做到通情,又能够达理,既能回应来访者叙述中表面的东西,使来访者明白表达的感受、想法,又能表达出求助者叙述中隐含的,甚至自己都不知道的感受、想法,帮助求助者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未知或者是逃避的部分。
如若只是简单的对来访者的叙述进行回应,也就失去了共情的意义。
共情更多的是要来访者认清自己,引发其对当前问题的思考。
或者可以说,回应来访者表层的情感,属于低层次的共情,而促进来访者进行思考是高层次的共情。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咨询过程中,低层次的共情就不被使用。
当来访者叙述一个事件,表达一种情绪之后,咨询师应该先表达低层次的共情,再表达高层次的共情,这样层层递进,也易于来访者接受。
“共情”本身其实也是“以来访者为中心”的一种体现,同时“来访者为中心”也是作为咨询师能准确共情的咨询基础。
因为只有真正了解了来访者、真正进入到来访者的世界、真正接纳来访者,才能做到“我的眼里只有你”,才能准确共情。
更重要的是能让来访者感受到咨询师理解并且接纳了自己,咨询效果才能更好的体现。
小到咨询过程,大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都离不开“共情”,而真正的做到共情,便需要我们理解对方真正的需要,避免“自我中心”,避免将自己的感受强加于他人身上。
真正的体会他人的感受,承接他人的感受,这样的才是真正以来访者为中心,共情才会更有意义。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年度基金项目: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SQ171058)。
(作者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