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第1课时 变量与函数(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有理数的加减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正确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
【学习重点】
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会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学习难点】
有理数的加法中异号两数的加法运算.
一、情景导入
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一只小熊在一条数轴上移动:
(1)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2)向西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3)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4)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5)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6)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思考:“一共”的含义是什么?若设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你能写出算式吗?
解:一共的含义是两数相加.
列出算式分别为:(1)(+5)+(+3)=+8;(2)(-5)+(-3)=-8;
(3)(+5)+(-5)=0;(4)(+5)+(-3)=+2;(5)(+3)+(-5)=-2;
(6)(-5)+(+0)=-5.
二、新知探究
知识模块一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阅读教材P 17~P 19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内容是什么?
答: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绝对值.
典例:计算:
(1)(+2)+(+5)=__7__;
(2)(-2)+(+8)=__6__;
(3)(-2)+(-5)=__-7__;
(4)⎝⎛⎭⎫+278+⎝⎛⎭
⎫-178=__1__. 仿例1:已知数5和-4,这两个数的相反数的和是__-1__,两数和的相反数是__-1__,两数和的绝对值是__1__,两数绝对值的和是__9__.
仿例2:潜水艇原来停在海面下500米处,先上浮150米,又下潜200米,这时潜水艇在海面下__550__米处.
仿例3:计算:
(1)⎝⎛⎭⎫-56+⎝⎛⎭
⎫-718;
解:原式=-⎝⎛⎭⎫56+718
=-119
;
(2)(+8.6)+⎝⎛⎭
⎫-835. 解:原式=0.
知识模块二 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应用
问题:某水利勘察队,第一天向上游走了523千米,第二天向下游走了1013
千米,试用有理数的加法计算,第二天勘察队在距离出发点的什么位置?
解:(+523)+(-1013)=-423(千米).
典例:(1)某市一天上午的气温是10℃,下午上升2℃,半夜又下降15℃,则半夜气温是多少?
解:-3℃.
(2)已知|a|=5,b 的相反数为4,则a +b =__-9或1__.
解析:因为|a|=5,所以a =-5或5;因为b 的相反数为4,所以b =-4,则a +b =-9或1.
点拨与评价:本题涉及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定义,在解决绝对值问题时要注意考虑全面,避免漏解.
仿例1:已知两个数556和-823
,这两个数的相反数的和是__256__,.) 仿例2:某检修小组乘汽车沿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前进为正,后退为负,某天自A 地出发到收工时所行驶的路程(单位:千米)为:+10,-3,+4,+2,-8,+13,-2,+12,+8,+5.
(1)问收工时距A 地多远?
(2)若每千米耗油0.2升,问从A 地出发到收工时共耗油多少升?
解:(1)+10+(-3)+4+2+(-8)+13+(-2)+12+8+5=41(千米);
(2)0.2×(10+3+4+2+8+13+2+12+8+5)=0.2×67=13.4(升).
三、交流展示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有序展示(表演、口述讲解或板书)学习成果,并将疑难问题展示在黑板上,小组之间就上述问题“释疑”或“兵教兵”.
2.教师肯定点拨或矫正学生自学成果.
四、评价与反思
1.今天学习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有什么感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评并板书: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加法的实际应用.
2.分层作业:
(1)完成教材P 26习题1.4第1题和P 20练习第4、5题.
(2)完成“智慧学堂”相应训练.
五、教学反思
本课时利用情境教学、解决问题等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氛围,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