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全文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
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3.12.25•【文号】•【施行日期】2013.12.2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2013年12月2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发布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全面评估《纲要》实施进展情况,推进《纲要》顺利实施,对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要求,重点围绕《纲要》明确的主题主线、主要目标、战略任务、重大改革、重点工程等实施进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在深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基础上,立足《纲要》实施、着眼长远发展,提出强化实施的对策建议。
一、《纲要》实施总体顺利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纲要》主要目标实现程度良好,各项重大战略任务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经济增长超过预期目标。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3%,2012年增长7.7%,2013年上半年增长7.6%,经济增速高于《纲要》年均增长7%的预期目标。
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宏观调控目标也基本实现。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呈上升趋势。
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粮食总产量实现“十连增”,连续7年稳定在万亿斤以上。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进展,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的43.2%提高到2012年的44.6%。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水利建设扎实推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节选)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
第四节
推 进 农 村 环 境 综 合 整 治
分 享 农 产 品 加 工 、 流 通 增 值 收 益 。 因地 制 宜 发 展 特 色 高 效 农 业 , 利 用 农
业 景 观 资 源 发 展 观 光 、 休 闲 、 旅 游 等 农 村 服 务 业 ,使 农 民 在 农 业 功 能拓 展 中获 得 更 多 收益 。
型 农 村 社 会 养 老 保 险 基 础 养 老 金 ,提 高 新 型 农 村 合 作 医 疗 补 助 标 准 和
报 销水 平 ,提 高农村 最 低生 活保 障水 平 。积 极发 展政 策性 农业 保 险 ,
增 加 农 业 保 险 费 补 贴 品 种 并 扩 大 覆 盖 范 围 。 加 大 扶 贫 投 入 ,逐 步 提 高
变 。 搞 好 农 村 土 地 确 权 、 登 记 、颁 证 工 作 , 完 善 土 地 承 包 经 营权 杈 能 ,
依 法 保 障 农 民对 承 包 土 地 的 占有 、 使 用 、 收 益 等 权 利 。 在 依 法 自愿 有 偿
和 加 强 服 务 基 础 上 完 善 土 地 承 包 经 营权 流 转 市 场 ,发 展 多 种 形 式 的 适 度
第八 章 完 善 农 村 发 展 体 制 机 制
按 照 统 筹 城 乡发 展 要 求 ,加 快 推 进 农 村 发 展 体 制 机 制 改 革 , 增 强 农
业农村发展活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坚 持 和 完善 农村 基 本 经 营 制度
第三节
大 力 增 加 转 移 性 收 入
坚 持 以 家庭 承 包 经 营 为 基 础 、 统 分 结 合 的 双 层 经 营 体 制 。 完 善 农 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奖征答试题(第二期)
2要加 快城 乡居 民收入增 长 ,健全 初次 分 . 配 和再 分 配调 节体 系 ,合 理调 整 国家 、企 业 、 个 人 分 配 关 系 ,努 力 实 现 同步、 同步。
— —
— —
A 居 民收 入 增 长 和 GDp增 长 劳动 报 酬 增 长 和 劳 动 生 产 率 提 高 B 居 民 收 入 增 长 和 GDP增 长 劳 动 报 酬 增 长 和 企 业 利 润 增 长
民 i 2 1 ・ 0 5 l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 五年规划纲要》
有奖 征 答试 题
1 促进 区域 协调 互动 发展 ,实 施 区域发 . 要 展 总体 战略 和 主体 功 能 区 战略 ,把 实施 — 放在 区域发 展 总体战 略优先 位置
—
( 二期 ) 第
一
I. 1 积极稳 妥推 进城 镇化 ,要 把 — — 作 为 推进 城镇化 的重要 任务 。 A 符合 落户 条件 的农 业 转 移人 口逐 步 转
为 城 镇 居 民
①装备制造行业 ② 船舶 行业 ③ 汽车 行业 ④冶金 和建材行业 ⑤石化行业 ⑥ 包装 行 业 ⑦ 电子信 息行 业 ⑧ 建筑 行业
护 的 区域 要 — — 开 发 。 A 限 制 优 化 重 点 禁 止 B 优 化 重 点 禁 止 限 制 C 优 化 重 点 限 制 禁 止 D 禁 止 重 点 优 化 限 制
体化。 A 基础 设施 、公共服 务 、社会保 障 B 经济发展 、教 育 医疗 、社会 保 障 C 基础 设施 、公 共服务 、社会 管理 D 经济发展 、教 育 医疗 、社 会 管理 6 规 划纲 要》 在 “ .《 改造 提升 制造 业 ”一 章 中提 出 : “ 推进 重 点产 业结 构 调整 ” 。其 中 提到 的重 点产业 有 :
十二五规划纲要最全复习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练习题库1.“十二五”规划提出,把( C)大发展作为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
A第二产业B医疗制作C服务业D第一产业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是的关键时期,是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C)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和谐社会建设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和谐社会建设3、“十二五”的核心任务是( A )A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B 改变社会风气C 提高人均收入D 促进社会和谐. j4.“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 D 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A振兴 B改革 C现代化 D 发展5.“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 A ,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A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B必须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C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 D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6.“十二五”时期,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 B 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A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 B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C世界多极化、经济国际化 D世界一体化、经济国际化7、“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十二五”规划要具(A)特性。
A、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B、战略性发展性科学性C、科学性发展性前瞻性D、指导性发展性科学性8.“十二五”时期,从国内看, D 深入发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摘选)(续二)
服务 企业 能 力 。发 挥 国家创 新 型 城市 、 自主创新 示
集成 电路制造技术及 成套工艺 , 一代宽带无线 移动通信 , 新 高档数 控机床 与基础制造 技术 、 大型 油气 田及煤层 气开 发 , 大型先进 压水
堆 及 高 温 气 冷 堆 核 电 站 , 体 污 染 控 制 与 治 理 . 基 因 生 物 新 品种 水 转
源 资源 、 息 网络 、 型材 料 、 共安 全 和健 康 等领 信 新 公
金 融政 策 。保 持 财政 科 技经 费投人 稳 定增 长 , 大 加 政 府 对 基 础 研 究 投 入 , 化 科 研 经 费 管 理 制 度 改 深 革 。全 面 落 实 企业 研 发 费用 加 计 扣 除 等 促 进技 术
培育 , 重大新药创制 , 滋病 和病毒性 肝炎等重大传 染病 防治, 艾 大型
4 1 增 强科 技创 新能 力 .
实 施科 教 兴 国 战 略和 人才 强
区域创 新 中心 , 把北 京 中关 村 逐步 建设 成 为具 有 全 球 影响 力 的科 技创 新 中心 。
41 3 加 强科技基 础设 施 建设 ..
围绕 增 强 原 始 创 新 、 成 创 新 和 引 进 消 化 吸 集 收 再 创 新 能 力 , 化 基 础性 、 沿性 技 术 和 共性 技 强 前
把握 科 技发 展 趋 势 , 超前 部 署 基础 研究 和前 沿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审查结果报
财 政经 济 委员 会 认 为 ,“ 二 五 ” 十 时 期 是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的 关 键 时
务 , 合 国力 和 国际影 响力显 著 提高 , 综 人 民生活 不 断改 善 ,社 会 主义 经 济 建 设 、政 治 建设 、文 化建 设 、社 会 建设
决 突 出 问题 ,形 成 落 实本 规划 的重要 支 撑 和抓手 。
优化 、 民生 改善 、 源节 约 、 资 环境 保护 、 基本 公 共 服务 和社 会 管理 等 目标 任 务 完成 情 况 的综合 评 价 考核 ,考核 结 果 作 为 各级 政 府领 导 班 子调 整 和领 导 干
十 一届全 国人 大 四次 会 议主 席 团 :
建 议 》精 神 ,提 出 了未 来 五 年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指 导 思想 、总体 思 路 、 目 标 任 务和 重大举 措 , 总体安 排积 极 可行 , 建 议批 准 国务 院提 出的 《 国民经 济 和 社 会发 展 第 十二 个 五年 规 划纲 要 ( 草 案 )。 》
全 国各族 人 民要 测 评 估 制 度 , 加 强 监 测 评 估能 力 建设 ,加强 服 务业 、节 能减 排 、 候变 化 、 动就 业 、收入 分 配 、 气 劳 房地产等方面统计工作 ,强化对规划 实施 情况 跟 踪 分析 。 国务 院 有关 部 门
要 加 强对 规 划 相关 领 域实 施 情况 的评
估 ,接受 全 国人 民代 表 大 会及 其 常 务 委 员 会 的监 督 检查 。规 划 主 管部 门要 对 约束 性 指标 和主要 预 期 性指 标 完 成 情 况进 行 评估 ,并 向 国务 院提 交 规划 实 施 年度 进展 情 况 报告 ,以适 当方式 向社 会公 布 。 规划实 施 的 中期 阶段 , 在 由国务 院 组织 开展 全 面评 估 , 将 中 并 期评 估 报告 提 交全 国人 民代 表 大会 常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的通知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7.12•【字号】冀政函[2011]112号•【施行日期】2011.07.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的通知(冀政函〔2011〕112号2011年7月12日)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扩权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为确保实现《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现将《河北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省发展改革委、省环保厅要认真履行节能减排工作主管部门的职责,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公安厅、省商务厅、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要明确本领域“十二五”及各年度目标任务,并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如期完成。
省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并结合各自职责,完善具体配套措施。
各设区市要在2011年8月15日前,提出本地贯彻落实的具体方案并报送省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河北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十二五”时期,全省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确保实现约束性目标为核心,更加注重能耗总量控制与标准限额约束,更加注重结构节能减排与工程节能减排,更加注重重点领域突破与整体协调推进,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思想、舆论、组织等手段,使节能减排贯穿于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工作目标是:2015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降低18%,比2005年降低345%;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128.3万吨和10.1万吨以内,比2010年的142.2万吨和11.6万吨分别减少9.8%和12.7%;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125.5万吨和147.5万吨以内,分别比2010年143.8万吨和171.3万吨减少12.7%和1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奖征答试题(第一期)
l. 0要坚持 把 — — 作为加 快转 变经 济发 展方 式 的根 本 出发 点和落脚 点 。 A 保障和 改善 民生
B 改 革 开 放
民主 2 1 4 0 j・
C 科 技 进 步 和 创 新 D 建设 资源 节约型 、环境 友 好型社 会 1 . 坚持 把 — — 作 为 加 快 转 变 经 济 发 1 要 展 方式 的重要 着力 点 。
A 保 障 和 改 善 民 生 B 改 革 开 放
居 民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⑧ 农 村居 民 人 均 纯 收 入
⑨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⑩城 镇登记失业
奎
C 科 技 进 步 和 创 新 D 建 设 资 源 节 约 型 、环 境 友 好 型 社 会 1 . 坚 持 把 — — 作 为 加快 转 变 经 济 发 2要 展方式 的强 大动 力 A 保 障 和 改 善 民 生
的关 键 时 期 ,是 — — 的攻 坚 时期 ,必 须深 刻 认 识并 准 确 把 握 国 内外 形 势 新 变 化新 特 点 ,继续 抓 住 和 用 好 重要 战 略 机 遇 期 .努 力开创科 学发展 新局 面 。 A 建设 中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深化 改革 开 放 、加 快转 变经 济发展 方式 B 全 面 建 设 小康 社 会 深 化 改 革 开 放 、
— —
B 改 革 C 现 代 化 D 发 展
A 改 革 开放
3 十二 五 ”时期 ,世情 国情继 续发 生深 .“ 刻 变 化 ,我 国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呈 现 新 的 阶 段 性 特 征 。综 合 判 断 国 际 国 内形 势 ,我 国发 展 仍 处于 既 面 临 难 得 的 历 史 机 遇 ,也 面对 诸多 可以预见 和难 以预见 的风险挑 战 A 可 以大有作 为的重要 战略 机遇期 B 必 须 深 化 改 革 开放 的 攻 坚 时期 C 必须转 变经济发展 方 式的重要 时期 D 建 设 和 谐 社 会 的 关 键 时 期 4 十二五 ” 时期 ,从 国际看 ,和平 、发 .“ 展 、合 作仍 是 时 代潮 流 ,— — 深入 发 展 , 世界 经 济 政 治格 局 出现 新 变化 ,科 技 创 新 孕 育新 突 破 ,国 际环 境 总体 上 有 利 于 我 国 和 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 六篇 绿 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 约型 、 环境友 好型社会 第 四十 加快 财税 体制 改革 第 四十八章 深化 金融 体制改 革 第 四十九章 深化 资源性 产 品价格 和环保 收费改 革 第十 二篇 互 利 共赢 提 高对外 开放 水平
第 五 十章 完 善 区域 开放 格局
第 四十 五章 坚 持和完 善基 本经 济制度
第 十八 章 实施 区域 发展 总体 战略 第 十九 章 实施 主体 功能 区战 略 第 二 十章 积极 稳妥 推进城 镇化 第 二十一 章 积极 应对 全球 气候 变化 第 二十二 章 加 强资 源节约 和管 理 第二 十三章 大力 发展 循环经 济 第二 十 四章 加 大环境保 护力 度 第 二 十五章 促进 生态保 护和 修复
第五 章 加快 发展 现代农 业
第六 章 拓宽 农 民增 收渠 道
第 七章 改善农 村生 产生 活条件 第 八章 完善 农村发 展体 制机制 第三篇 转型 升级 提高产 业核 心竞 争力 第 九章 改造 提升制 造业 第 十章 培育 发展 战略性新 兴产 业
第 十一章 推动 能源生 产 和利用方 式变 革
第 三十三 章 健 全覆盖 城 乡居 民的社会保 障体 系
第 三十 四章 完 善基本 医疗 卫生制 度 第 三十 五章 提 高住房 保 障水 平
第三 十六 章 全 面做好 人 口工作 第 九篇 标 本兼治 加 强和创 新社 会管理
第 十二章 构建 综合交 通运 输体 系 第 十三章 全 面提高信 息化 水平 第 十 四章 推进海 洋经 济发展
第 四十章 完 善维护 群众 权益机 制 第 四十一章 加强公 共安 全体 系建设
第 十 篇 传 承 创 新 推 动 文 化 大 发 展 大 繁 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摘选)
响深 远 , 界 经 济增 长速 度 减缓 , 球 需 求 结 构 出 世 全
现 明显 变 化 , 围绕市 场 、 资源 、 才 、 术 、 准 等 的 人 技 标
竞 争 更 加 激 烈 , 候 变 化 以 及 能 源 资 源 安 全 、 食 气 粮
差 距较 大 , 科技 创 新 能力 不 强 , 业 结构 不合 理 , 产 农 业基 础仍 然 薄弱 , 乡区域 发展 不协 调 , 城 就业总 量压 力 和结构 性矛 盾并 存 , 物价 上涨 压力 加大 , 社会 矛盾
明显增 多 , 约科学 发展 的体 制机 制 障碍依 然较 多 。 制
未 来 五年 我 国经 济 社 会发 展 的宏 伟 蓝 图 , 全 国各 是 族 人 民共 同的 行 动 纲 领 , 政 府履 行 经 济 调 节 、 是 市 场 监管 、 会 管 理 和公 共 服 务职 责 的重要 依 据 。本 社
协 调 、 可 持续 问题依 然 突 出 , 要是 , 不 主 经济 增 长 的 资 源环境 约 束强化 , 资 和消 费关 系失衡 , 投 收入 分 配
城 乡发展 , 积极 稳 妥推进 城 镇化 , 加快 推进 社会 主义
从国际看 , 和平 、 展 、 作 仍 是 时 代 潮 流 , 发 合 世 界 多极 化 、 济 全 球 化 深 入 发 展 , 界 经 济 政 治格 经 世
局 出现 新 变 化 , 技 创 新 孕 育 新 突 破 , 际 环境 总 科 国
抬头 , 国发展 的 外部环 境 更趋 复杂 。 我
1 转变方式
1 1 发 展环境 .
开 创 科 式 为 主 线 , 化 改革 开放 , 障和 深 保 改 善 民生 , 固和 扩 大 应 对 国际 金 融 危 机 冲击 成 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环境保护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第一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综合运用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增加森林碳汇等多种手段,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严格用能管理,加快制定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总量控制目标和分解落实机制。
推进植树造林,新增森林面积1250万公顷。
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控制工业、建筑、交通和农业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
探索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推进低碳试点示范。
第二节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制定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总体战略,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观测和影响评估。
在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
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加快适应技术研发推广,提高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和沿海、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水平。
加强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和预防,提高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
第三节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参与国际谈判,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
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交流和战略政策对话,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推动建立资金、技术转让国际合作平台和管理制度。
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各类资源保障程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摘选)(续一)
交 通 和 农 业 等 领 域 温 室气 体 排 放 。探 索 建 立 低 碳 产 品 标 准 、 识 和 认 证 制 度 , 立 完 善 温 室 气 体 排 标 建 放统 计 核算 制 度 , 步建 立 碳排 放 交 易市 场 。推进 逐 低碳 试点示 范 。
4 1 2 增 强适 应 气候 变化 能力 ..
气候 变化 能力 。
4 1 1 控 制 温 室 气体 排 放 ..
发挥 承 东启 西 的 区位 优 势 , 大 优 势产 业 , 壮 发
展 现代 产 业 体 系 , 固提 升 全 国 重 要 粮 食 生 产 基 巩 地 、 源原 材料 基 地 、 代 装 备制 造 及 高技 术 产 业 能 现
制 机 制创 新 , 率先 完 善社 会 主 义市 场经 济 体制 。着 力 增强 可 持续 发展 能力 , 一 步提 高能 源 、 进 土地 、 海 域 等 资 源 利 用效 率 , 大 环 境 污染 治 理 力 度 , 加 化解 资 源 环境 瓶 颈制 约 。推 进 京 津 冀 、 江 三 角 洲 、 长 珠
江 三角 洲地 区区域 经 济一 体 化发 展 , 造 首都 经济 打 圈 , 点 推 进 河 北 沿 海 地 区 等 区域 发 展 , 重 建设 海 南
国 际旅 游 岛 。 ‘
坚 持把 深 入 实施 西 部 大 开发 战 略放 在 区域 发
展 总体 战略 优先 位 置 , 予特 殊 政策 支 持 。加 强基 给
业 体 系 , 动 装 备 制造 、 材 料 、 车 、 产 品 深 加 推 原 汽 农
工 等优 势产 业 升级 , 大力 发展 金 融 、 流 、 物 旅游 以及
力, 提高 生态文 明水 平 。
4 1 积 极应 对全球 气候 变 化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第一节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形成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国家干线传输网络。
引导建设宽带无线城市,推进城市光纤入户,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
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
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
以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促进网络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
第二节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推动面向全社会的信用服务、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建设。
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和完善网络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网上信访、电子监察和审计体系。
加强市场监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地理、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规范采集和发布,加强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
第三节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完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制度。
加快推进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试点示范和推广,加强信息网络监测、管控能力建设,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点信息系统安全。
推进信息安全保密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信息安全保密防护体系。
加强互联网管理,确保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
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第一节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教学提纲
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奋斗目标第三章实施“四个一”战略重点带动并活跃发展全局一、加快构筑环首都绿色经济圈二、加快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三、加快发展冀中南经济区四、加快培育千亿元级重点园区和大型企业集团第四章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培育壮大优势产业三、推进产业化经营四、努力促进农民增收五、增强农业服务保障能力第五章调整工业结构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一、大规模改造提升制造业二、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三、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四、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第六章拓展新领域全面加快服务业发展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二、做大做强旅游业三、大力发展金融业四、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五、培育壮大会展业六、扶持拓展服务外包业七、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第七章鼓励全民创业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一、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二、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引导民营企业聚集发展第八章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市发展上水平出品位一、构建城镇化新格局二、推进城市发展上水平出品位第九章坚持城乡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健全城乡良性互动机制二、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三、扎实推进新民居建设四、推动农村体制机制创新第十章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二、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三、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四、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五、加快发展卫生和体育事业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七、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八、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九、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省建设十、营造蓝天碧水生活环境第十一章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建立齐抓共管的社会管理格局二、完善社会管理工作机制三、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四、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五、加快城乡社区建设六、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七、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八、严格安全生产管理第十二章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着力推进文化创新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加快培育文化支柱性产业第十三章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建设创新型河北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推动企业管理创新三、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第十四章加快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增强发展支撑能力一、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二、提升能源保障水平三、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四、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第十五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二、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强度三、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四、坚定有序淘汰落后产能五、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七、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第十六章提高开放水平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一、提高利用外资的总体水平和综合效益二、打造出口竞争新优势三、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四、加强国内经济技术合作第十七章打好改革攻坚战建立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二、加快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三、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四、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第十八章健全规划保障机制推进规划有效实施一、加强规划分类指导和协调衔接二、抓好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落实三、以求真务实作风保障规划实施四、完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五、建立规划评估和调整机制“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攻坚时期。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2010年10月15日)
境保 护 扎 实推 进 ,区域 发展 协 调性 增 强 ,经 济运 行 质量 和 效益 稳 步提 高 。一 些 重要 领 域和 关键 环
识 、形 成社 会共 识 的过 程 。《 建议 》经 这次 全
会 审 议 通 过 后 , 国务 院 将 据 以编 制 “ 二 五 ” 十
规 划 纲要 f 案 ) 草 ,提 请 第 十 一 屑 全 国人 民 代 表 大 会 第 四 次 会 议 审 议 批 准 后 ,颁 布 实 施 。现
济 社 会 发 展 中具有 重要 影 响 的大 事 。我们 隆 重 庆 祝 改 革开 放 3 0周年 和 新 中国成 立 6 0周年 ,成 功
二 、 关 于 “ 二 五 ” 规 划 的 指 导 思 想 十 和 发 展 目标
“ 十二 五 ” 时 期 是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的关 键 时期 ,是深 化 改 革 开放 、加快 转 变经 济 发 展方 式 的攻 坚 时期 。根 据党 的十 七大 作 出 的 战略 部署 和 我 国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客 观 要 求 ,《 议 》明确 提 建
关 于 和 定 国 民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第 十 二 个五 年 规 划 建 议 的说 明
(00 1月1 日 ) 2 1年 0 5
温 家 宝
《中共 中 央 关 于 制 定 国 民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第 十 二 个 五 年 规 划 的 建 议 f 案 ) ,是 在 中央 草 》 政 治 局 常 委 会 直 接 领 导 下 研 究 制 定 的 。 胡 锦 涛 总 书 记 主 持 中 央政 治 局 常 委 会 和 中 央政 治 局 会 议 ,对 《 议 》稿 进 行 了 多 次 讨 论 ,对 一 些 重 建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9.21•【字号】冀政办函[2011]25号•【施行日期】2011.09.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冀政办函〔2011〕25号2011年9月21日)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河北省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河北省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一、规划基础与面临形势(一)规划基础。
“十一五”期间,全省国土资源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的要求,切实保护耕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规范矿政管理,推进地质找矿,加强海洋资源管理,优化服务,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建设沿海经济强省提供了资源保障。
1国土资源保障能力逐步增强。
土地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优先保障国家、省重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项目、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和民生项目用地需求,统筹安排地方各类项目建设用地,2006至2010年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7.21万公顷,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有效需求。
加大地质找矿力度,调控开采总量。
2006至2010年全省累计投入勘查资金34.82亿元,新发现大型以上矿产地20处,新增查明主要矿种煤炭、铁矿石资源储量分别为16.96亿吨、21.61亿吨。
2006至2010年全省累计煤炭产量4.28亿吨、铁矿石产量16.43亿吨。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共完成投资6.02亿元,加大了煤炭、铁矿石的生产供应基地建设,提高了矿产资源保障程度。
统筹用海,保障了重点项目用海需求。
全省共审批核准海域使用项目4215项,确权海域使用面积63767.04公顷,其中建设用海249项、海域使用面积8062.03公顷。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一节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
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规划纲要草案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今后五年,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基本要求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按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居民消费率上升。
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
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
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攻坚时期。
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对于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本规划纲要依据《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规划期为2011-2015年。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改革任务,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集中精力谋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预计达到20000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1.7%,人均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47万元提高到2.8万元;全部财政收入达到2410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30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3倍和2.6倍。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大力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钢铁、装备制造、石化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220亿元,是2005年的3.5倍;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850亿元,是2005年的1.8倍。
“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实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削减15%以上。
曹妃甸新区、沧州渤海新区、北戴河新区等沿海重点开发地区加快建设,进入了大规模聚集生产要素阶段。
——城镇面貌呈现新变化。
深入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三年打基础”工作圆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高,居民生活环境大为改观,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现代城市魅力初步显现。
城镇化率由37.7%提高到45%左右。
——农业农村工作得到新加强。
农业税全部取消,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粮食生产连续7年增收,2010年总产量接近600亿斤。
蔬菜、果品、畜牧等优势产业稳定增长,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8%。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省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达到3000个,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农村贫困人口减少84万人。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
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民航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机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旅客吞吐量增长6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新增2172公里,达到4307公里,跃居全国第二位;铁路通车里程新增400公里,达到5300公里;黄骅综合大港开航,全省港口吞吐量突破6亿吨。
电力装机新增1672万千瓦,达到4215万千瓦。
南水北调中线河北段、引黄入冀、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得到加强,森林覆盖率达到26%。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取得重大进展,河北钢铁、冀中能源、河北港口等大型企业集团成功组建,整合重组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削减。
财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省财政直管县(市)试点达到92个。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五项重点任务有序实施。
文化、新闻、出版等社会事业改革积极推进。
农村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
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外贸进出口总值累计完成152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170.7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20%和13.9%。
五年新增国家级开发区4个,对内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加强,与京津合作继续深化。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1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10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77.8%和58.3%。
五年间城镇新增就业265.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扎实推进,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城乡低保水平稳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大,为43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住房保障。
——和谐社会建设开创新局面。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健全,重大疾病预防能力明显增强。
公共文化事业扎实推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城乡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水平有了新提升。
人口与计生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94‰以内。
平安河北建设成效显著,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政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
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得到强化,安全生产事故有所下降。
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巩固发展。
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防灾减灾、气象、测绘、档案、人防、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地方志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新进步。
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我省“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如期实现。
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日益显现的发展活力、创造积累的发展改革经验,为“十二五”时期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国内外形势“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势不可挡,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趋势势不可挡;但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围绕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及金融安全的斗争更为复杂,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中抢占战略制高点的竞争更加激烈。
从国内看,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加速升级,区域经济合作加速推进,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经济社会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相当突出,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二)面临的机遇纵观国内外形势,我省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是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有利于承接吸纳京津先进生产要素,把独特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又好又快发展的优势。
二是我省沿海地区开发建设即将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有利于充分发挥沿海优势,大规模聚集生产要素,加快形成新的经济隆起带。
三是冀中南地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有利于发挥京广、京九沿线地区既有优势,加快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
四是国内产业和资本转移呈加速趋势,有利于我省发挥综合优势,通过开展战略合作,加快发展步伐。
五是国家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我省在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
六是我省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经济实力和物质基础,形成了政通人和、人心思进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凝聚各方力量,增强内生动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困难与挑战在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我省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一是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产业结构不合理且层次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节能减排压力大,发展方式粗放问题依然严重。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弱。
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专业人才短缺,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三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资源支撑能力减弱,生态环境容量不足,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供求矛盾突出。
四是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中城市数量少且功能不够完善,以城带乡、以工补农能力不足。
五是社会管理难度加大。
社会结构变动加剧,利益主体日趋多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
综合判断,“十二五”时期,我省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处于向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目标跨越的发力期,面临着既要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又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双重任务。
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经济社会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加快发展和加速转型双重任务,构筑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壮大沿海经济隆起带,打造冀中南经济区,培育一批千亿元级工业(产业)聚集区、开发区和大型企业集团,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提高创新能力,着力深化改革开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进程,努力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十二五”时期,最根本的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最重要的是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努力在新一轮竞争和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坚持下大气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努力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下大气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重点突破制约产业升级的核心关键技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转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轨道。
坚持下大气力统筹区域发展,推动省内不同区域优势互补、协作互助、良性互动。
坚持下大气力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抓好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坚持下大气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形成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环境。
坚持下大气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深入与晋蒙等地区经济协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坚持下大气力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增收。
坚持下大气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办好社会建设方面的实事,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