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情况
“十一五”时期是德州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亮点最多、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为“十二五”实现跨越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综合经济实力得到新提升。
连续5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
预计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7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2.9亿元,均较2005年实现翻番。
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年累计均是“十五”的2.4倍。
经济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预计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54:34。
工业总量快速膨胀,规模以上工业主要指标实现翻番,其中九大产业销售收入、利税和利润占比达到7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较“十五”末提高12个百分点。
服务业快速推进,三产增加值年均增长19%,占比年均提高近1个百分点。
高效优质农业成为新亮点,成为全国首个“亩均过吨粮、总产过百亿斤”的地级市,181个农副产品获“三品”认证。
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
城镇化率提高到45%,主城带动、组团发展、城乡一体、统筹推进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初步形成。
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60平方公里,“合村建区”成为全省样板。
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齐河、禹城、庆云和部分乡镇的综合配套改革逐步实施;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取消了农业税。
财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基本药物制度在临邑、禹城、德城等7个县市区先行实施。
8家企业成功上市。
开放合作谱就新篇章。
国际合作不断加强,成功举办了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
13个开发区全部被认定为省级开发区,德州经济开发区进入全省十强。
“南融北接”成效显著,对接央企成效显著。
区域合作不断深化,援川3年任务2年完成。
和谐社会建设呈现新局面。
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健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
城乡就业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左右。
生态环境展现新面貌。
全面推进碧水蓝天行动和生态城市建设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29.2%。
“十一五”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在海河流域和全国9个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中均名列第一。
为“十二五”实现跨越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二是始终坚持科学务实;三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四是始终坚持借势图强。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布局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建设区域经济文化高地为目标,围绕加快发展、加速转型双重任务,坚持科技人才、改革开放双轮驱动,推进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生态化,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经济社会协调进步,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努力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为节点,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横向区域发展轴,建设鲁冀边界经济隆起带。
三大经济区。
加快构建涵盖中心城区、陵县、宁津、平原、武城、夏津的中心城区综合经济区,涵盖乐陵、庆云的黄三角乐陵庆云示范区,涵盖齐河、临邑、禹城的济德经济协作区。
功能分区: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市域空间划分为四类区域。
优化开发区域,包括中心城区的老城区、运河开发区的大部分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包括德州经济开发区、高铁新区、陵县新城、禹城高新区、济南(齐河)特别工业园、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园等全市重点开发区域,及其它县市区的城镇建成区、经济开发区、重点产业功能区等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包括农田保护区、重要资源蕴藏区、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等。
禁止开发区域,包括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生态屏障区等。
三、转变方式与产业发展
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
以建设鲁西北冀东南先进制造业高地为目标,培植壮大五大新兴产业、升级突破四大传统产业,倾力打造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3个500亿级产业集群,培植15家以上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工业做大做强。
发展重点:培植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工程,打造新能源、生物技术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壮大新材料、体育装备、节能环保3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创建一批国家或区域性新兴产业基地。
加快发展其他新兴产业。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传统产业高端化工程,打造装备制造、化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四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
优化
发展建筑建材、有色金属、林纸加工等传统产业。
实现服务业新跨越。
坚持膨胀规模和优化结构并举,全面提高服务业总量、质量和素质,打造现代服务业区域高地,实现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3%的目标。
发展重点:三大战略性服务业。
全力发展现代物流、商贸餐饮、休闲旅游,夯实服务业发展的四大载体,突出抓好中心城区、齐河-禹城、乐陵-庆云等重点城区及华北商贸物流城、黄河北展区等重点园区建设。
提升高成长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房地产、社区服务、农村服务。
三大初创型服务业,着眼长远发展,积极培育会展业、商务服务、信息服务。
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以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京津济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为目标,实施“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战略,推进品质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区域化布局,着力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发展重点: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实施新增粮食千亿斤工程,“十二五”期间粮食总产稳定在600万吨以上。
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力争“十二五”末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新增蔬菜面积50万亩,新增果林30万亩,新增花卉苗木10万亩。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15家以上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150家以上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农副产品加工率达到80%以上。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检测检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技推广、农产品流通、农业金融等。
促进产业集聚融合。
按照“重点行业突出优势、重点企业形成特
色、重点产品创出品牌、重点区域建成基地”的思路,着力壮大主导产业、培强重点企业、推进产业融合,促进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四、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
构建安全可靠的能源体系。
优化发展火电。
建成华能德州电厂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加快华电齐河煤电、大唐禹城热电联产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促进公用热电厂改造提升。
加强电网建设。
扩建500千伏德州、陵县站,建设22个220千伏输变电站,增加110千伏变电站布点,改造一批35千伏输变电工程;升级农村电网,打造现代化供电网络。
合理开发煤炭油气资源。
对邱集、济西煤矿进行扩能改造,鼓励发展煤炭综合利用项目;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原油开采效率;布局建设输气管道和加气站点,高效利用过境天然气资源。
加快开发利用新能源。
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完善公路网。
“六纵四横一环”主框架全面形成。
建成德滨、德商、济乐和中心城区外环高速,“十二五”末实现县县通高速。
完善铁路网。
新增铁路通车里程254公里,其中客运专线188公里,“三纵三横”铁路运输网全面形成。
加快推进复航通航。
疏浚内河航道266公里,着力推进京杭运河、徒骇河、漳卫新河的复航通航工程,加快规划建设德州港。
合理布局建设运输场站。
建成京沪高铁德州综合客运站、德州快速客运站、德州汽车南站等。
在重点乡镇新建、扩改建客运站场。
结合需求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
建设综合配套的水利体系。
加快实施以德州水网为重点的民生水
利工程建设,构建综合配套的水网体系。
实施供水工程、灌区改造工程、饮水安全工程、防洪工程、水环境修复工程。
“十二五”末,建成武城大屯、临邑红坛、齐河天心等11座水库,新增蓄水能力1.4亿立方米,全市水库总库容突破3亿立方米,年供水能力不低于5亿立方米。
构建便捷高效的信息网络。
完善“三网”促进融合、提升电子政务建设水平、加强社会事业信息服务建设、健全完善农村信息网。
构建配套完善的市政服务体系。
中心城区建成“两环四横五纵”城市道路网,规划建设人行天桥、过街地道等配套设施,预留城市轻轨、立交等建设空间。
加快建设城市公用设施。
加快建设城市安全保障设施。
五、统筹城乡与协调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做大做强中心城区。
发展空间上,实施东进西优南控北延战略,重点规划建设高铁新区、南部生态片区和运河、岔河、减河等片区。
功能布局上,启动高铁新区,完善河东新区,优化提升老城区。
城市建设管理上,建立四级城区管理系统,突出水、绿、文化、太阳能的城市特色,建设以太阳能利用为特色的生态城市。
加快发展县城和县级市。
实施“小县大城”战略,鼓励县域人口、产业向县城集聚。
合理布局县城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加快县城城中村改造,增强城市的枢纽功能和宜居宜业功能。
加快建设次中心城市。
到2015年,较大的县市城区常住人口规模在20万人以上。
培育壮大重点小城镇。
以强化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城郊镇、
工业型、工贸型、商贸型、旅游型等特色小城镇。
每个县市重点培育1-2个中心镇,加快发展一般乡镇。
到2015年,重点中心镇常住人口规模达到3-5万人。
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民融入城市或向小城镇集中。
推动进城农民与市民平等待遇。
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稳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到2015年,农村社区并居率达到35%。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在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农民工资性、财产性收入。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
树立“全域德州”理念,建立城乡有机融合的规划体系。
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原则,编制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土地利用、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以及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等各类专项规划。
提升重点领域统筹发展水平。
推动“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与“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互动并进,重点提升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统筹发展水平。
建立多元投入的支农保障机制。
六、改善民生与促进和谐
促进民生改善。
努力促进和改善就业。
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每年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9万人以上。
调整分配关系提高收入水平。
坚持富民与强市并重,努力做到“两个提高”、“两个同步”,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力争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为重点,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解决好中等偏下及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提高人口素质。
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十二五”期间,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33‰以内,全市总人口不突破600万。
关注重点人群合法权益。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
建设和谐德州。
创新社会管理。
坚持和谐社会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保障公共安全。
强化全民公共安全意识,加强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
推进民主法治。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保障公民权利。
深入实施依法治市,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
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
打造文化强市。
提高全民文明素质。
挖掘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内涵,塑造具有德州特色的新时期城市精神。
深入实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德州大剧院、图书馆、艺术馆、美术馆等市级重大文化设施,健全城市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打造都市“15分钟文化圈”。
加快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点建设,全面普及县乡村三级“两馆一站一院(室)”。
壮大文化产业实力。
瞄准文化发展前
沿,科学开发、有效整合市域及周边文化资源,提高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力争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两番,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模式,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
七、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
推进节能降耗。
节约利用资源。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集约高效建设中心城区,引导乡镇理性发展,保障交通、水利、能源等重点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用地。
节约水资源。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
节约原材料。
积极推行“绿色制造”,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原材料消耗管理。
推进重点领域节能。
积极推进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
继续淘汰落后产能,突出抓好重点耗能企业改造。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实施循环经济十大示范工程,创建国家、省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企业,形成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资源循环式利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循环经济示范体系。
争取建成5个循环经济示范县,10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50个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改善生态环境。
完善生态功能布局。
形成“三区四屏八廊多点”生态功能网络,为建设国家级生态城市奠定基础。
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为目标,加大城区绿化力度,加快河道改
造,加快打造中心城区“四带三环五湖”水系布局;完善全市生态防护体系,实现人均绿地面积13平方米。
加强大气、水、固废辐射等污染防治,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推进绿色发展。
培育低碳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意义的低碳企业和低碳园区。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宜居型社会建设,营造绿色发展环境。
完善环境有偿使用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设立生态保障基金。
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推进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
八、科教兴德与人才强市
强化自主创新。
推进科技创新重点跨越。
在新兴产业领域开发一批关键技术,在优势产业领域突破一批共性技术,加大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健康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的技术攻关,实施一批科技自主创新引导工程,提升重点领域相关产业的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实施“四个十”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建设,强化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强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应用。
实施“中小企业健康成长计划”。
完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
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科技服务网络。
建设科技信息中心,加强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三大载体建设。
支持单位和个人兴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鼓励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开展科技服务。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创新科技投入方式,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
机制。
优先发展教育。
加快发展现代教育体系。
坚持“基础教育抓质量,职业教育办特色,高等教育上水平”的思路,巩固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升高等教育,实施终身教育。
公平配置教育资源。
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推动基础教育资源实现城乡、校际、区域公平。
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十二五”期间,确保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20%以上并保持稳定增长。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学校教育模式和考试评价制度。
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办学或参与学校管理,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建设人才强市。
加强人才培养。
优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人才集聚。
继续实施“首席专家”、“双百合作”等重点人才引进工程,开展区域人才合作推进工程、“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等人才引进新工程,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拔尖领军人才。
创新人才管理体制。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才选拔使用制度、人才评价服务体系,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激励机制,形成促进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发展的长效机制。
九、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
推进依法行政,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和决策项目公示、听证制度。
深化机构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深化财税及投资体制改革。
积极配合、稳步推进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加强县级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
加强财源管理工作和综合治税,不断优化财源税源结构。
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建立全口径预算体制。
加强投资政策法规建设,健全投资核准和备案制度。
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评估体系,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
完善投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投资运行监测分析。
深化所有制改革。
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形成多种所有制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投资服务业,参股地方金融机构,扩大进入基础设施等领域。
建立健全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的综合服务体系。
完善要素市场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健全要素市场发展政策体系,加快培养各类要素市场,规范和扶持市场中介组织。
推进水资源价格改革,逐步推行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和阶梯式水价。
健全非居民蒸汽煤热价格联动机制。
改革排污费和垃圾处理费征收方式,建立环境成本纳入企业成本的制度。
提高开放水平。
全力推进招商引资。
引资重点向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研发环节倾斜,向沿海发达地区、台湾、香港等地以及日韩等倾斜。
组建企业化、专业化招商机构,推进多种方式招商。
建立健全招商项目库、客商资源库。
积极参加省内外招商活动。
转变外经外贸发展方式。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扩大关键装备、重要能源和资源性产品进口,推动出口产品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提升加工贸易水平。
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不断拓展新兴市场,形成合理的市场分布。
提升园区建设水平。
加快特色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建设。
严格控制“两高”项目建设,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积极创建循环园区。
吸纳社会资金加快园区建设,扩大园区决策、协调权限。
强化园区对外交流,重点搞好与天津滨海新区、青岛保税区等先进园区的合作。
力争德州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禹城高新区升格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增2家省级开发区。
推进“走出去”战略。
推动优势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培育跨国公司和国际品牌。
强化金融保障,落实鼓励企业境外投资政策。
发展壮大境外工程承包主体,培育境外劳务输出培训和中介机构。
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和领域。
放大世界太阳城大会影响,加大对外交流的水平和层次。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领域。
巩固深化同境外友好城市交流关系。
促进区域合作。
加快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
以“融入济南、服务省会”为重点,推进济德一体化、同城化进程,加快与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科技教育、生态保护、文化建设、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合作。
接轨京津冀都市圈。
发挥与京津冀都市圈的地缘、亲缘优势,加快推进与京津冀都市圈的交通互联、产业互补、要素共享。
融入“黄三角”和对接半岛蓝色经济区。
推进庆云、乐陵率先发展,加快形成以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环境型工业为重点、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形成重点推进、整体联动的建设开发格局。
不断拓展合作领域。
十、规划实施与保障措施
增强消费需求。
提高消费能力。
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多渠道增加就业创业机会,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
拓展消费空间。
全力推进商贸流通、美食餐饮、休闲旅游和现代物流等发展,吸引外地居民来我市旅游、休闲、购物。
多渠道扩大托儿养老、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休闲旅游、房产物业、家政保洁、电子商务等提升生活品质的服务供给,培植消费热点,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优化消费环境。
扩大有效投资。
强化重大规划项目建设。
完善重大项目保障机制,对纳入全市重点建设计划的项目,在土地、资金等方面优先安排,并积极争取点供土地指标和上级资金扶持。
积极扩大融资。
增强企业直接融资能力,鼓励企业境内外上市,引入私募股权投资,开展股权场外柜台交易和发行企业债券等。
激活民间投资。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指导和管理,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
优化投资结构。
合理调整投资结构,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及重大基础设施领域倾斜。
规划实施保障。
强化《纲要》调控地位。
完善衔接协调机制,加强各专项规划、县域规划、区域规划等经济社会范畴规划与《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