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_2019版高中语文专题一向青春举杯专题检测试卷苏教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检测试卷(一)
(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部分(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抹煞.(shā)煞.白(shà)
撇.下(piē) 撇.嘴(piě)
B.怪癖.(pǐ) 自艾.自怜(ài)
引吭.高歌(hánɡ) 炫.耀(xuàn)
C.挚.友(zhì) 炽.烈(chì)
翱.翔(áo) 晨曦.(xī)
D.摭.拾(zhí) 弄.堂(lònɡ)
摆弄.(nònɡ) 自诩.(xǔ)
答案 B
解析“艾”读yì。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祟高灰烬激励势不两立
B.沉缅懊悔钦佩完美无瑕
C.作弊炫耀磕跘汗流浃背
D.抉择斟酌斑驳怨天尤人
答案 D
解析A项祟—崇。
B项缅—湎。
C项跘—绊。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六月,我们看海去》向我们展示的绝不仅仅是青春生命力的旺盛,还向我们传达了青年
人的一种探索精神,一种要去接受惊涛骇浪
....洗礼的企盼与渴望。
B.人生,有播种的春,有耕耘的夏,有收获的秋,也有在回顾四季的冬。
四季对每个人都是
相同的,但每个人的四季又是风马牛不相及
......的。
C.《沁园春·长沙》中,运用了多组对比使其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万山红遍”与“漫
江碧透”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是动作的对比;趾高气扬
....的“同学少
年”与被词人视为粪土的“万户侯”是明比,而“万类”的自由与被压迫人民的不自由则是暗比。
D.用诗歌唤起失落,用诗歌展望明天,用诗歌吟唱希望。
诗歌是苦难人生的润滑剂,是照亮
生活希望和美好未来的启明星。
诗人郭小川的诗作《致青年公民》充满深情地表现了激越的
时代特征,以极大的号召力,勉励青年人积极投身到水深火热
....的斗争生活中去,创造自己最富有的人生。
答案 A
解析B项“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两者全不相干。
此处应改为“各不相同”。
C项“趾高气扬”指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为贬义词,此处应改为“意气风发”。
D项“水深火热”形容人民生活处境异常艰难痛苦。
此处应改为“热火朝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以短短四句诗,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当代著名的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图。
B.诗歌大量采用整齐匀称的语言形式,它们在字、音、义上严格对应,在行上宽泛对应。
既有古典诗歌的整齐划一,又有新诗的自由奔放,表现了诗人既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的诗风。
C.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诗人虽然想象着尘世的幸福生活,并用平白、温暖的话语表达了对每一个人的真挚祝福,但我们仍旧分明感到在那份坦诚的语气中隐含的忧伤。
D.《雨巷》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构成了一种共同象征性意境,含蓄地暗示出诗人既迷惘、感伤又有所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答案 B
解析A项偷换主语,应在“宛如”前加“这幅江南秋景图”。
C项关联词和主语位置不当,“诗人虽然”应改为“虽然诗人”。
D项语序不当,应把“共同”移至“构成”前。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微信朋友圈里的很多人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私密性是微信朋友圈的基本属性。
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个人在各自朋友圈发信息时,要承担一定的“注意义务”。
①个人在朋友圈发布或转发信息要慎重
②还要恪守公共交往规则及秩序
③朋友圈又具有公共性质
④不能盲目动指头
⑤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
⑥在朋友圈里除了要遵守社交礼仪外
A.①⑤⑥②③④ B.③⑥①⑤④②
C.⑤③⑥②①④ D.⑥④⑤②③①
答案 C
解析 通读语段,本题中陈述对象是“微信朋友圈”,根据语句逻辑关系和总分关系进行解答,具体每一个句子的含意分析如下:①句主要说明个人在朋友圈发布或转发信息要慎重;②句主要说明在朋友圈要注意公共交往规则和规矩;③句主要说明朋友圈有公共性质;④句主要说明在朋友圈不能轻易发布信息;⑤句主要说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⑥句主要说明在朋友圈要遵守社交礼仪。
通过以上分析,该语段空缺部分前主要介绍微信朋友圈的基本属性——私密性,那么下文要介绍“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上文衔接紧密的应是⑤。
下文应接着介绍“朋友圈的公开性”③。
基于互联网的特点,所以在朋友圈要遵守社交礼仪⑥。
根据关联词“要……,还要……”可知,与⑥衔接紧密的应是②,由于以上原因,所以在朋友圈里发表信息要慎重,不能盲目发布,先①后④。
整个语段的顺序应为⑤③⑥②①④。
故选C 。
6.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这年我十八岁,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
B .那车头的盖子斜斜翘起,像是翻起的嘴唇。
C .那个时候汽车突然不叫唤了,像死猪那样突然不动了。
D .这话简直像是我兄弟说的,这话可真亲切。
我觉得自己与他更亲近了。
答案 D
解析 虽然有比喻词“像”,但不是比喻句。
7.下面四首古诗都含有我国民间的传统节令,诗中所表示的节令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②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③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④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A .元宵 七夕 重阳 春节
B .春节 中秋 端阳 除夕
C .七夕 元宵 清明 元旦
D .元旦 七夕 重阳 元宵
答案 A
解析 根据诗句中的特定意象来判断。
8.下列各组句子中,文言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 所欲有甚于生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B.⎩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C.⎩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 微斯人,吾谁与归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答案 C
解析 A 项状语后置句,“甚于生”为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句,“弗之怠”为宾语前置。
B 项省略句,“再”和“三”后均省略谓语动词“鼓”;状语后置句,“假借于藏书之家”为状语后置。
C 项均为判断句,“也”为判断句的标志。
D 项宾语前置句,“谁与”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句,“江湖之远”为定语后置。
9.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
B .好读书,不求甚解。
——喜欢读书,但不求深入理解,只求懂个大概。
C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备酒招待他。
D .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推究她所说的话,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娄那样的人物吗? 答案 B
解析 B 项应翻译为“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一字一句的琐细理解”。
10.下列对《如梦令》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 .“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 .“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 .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 .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答案 D
解析 四个选项分别考查了词语的含义、词语的炼字炼意、词作的思路、词作的表现手法,这些都是古诗词鉴赏的基本要素。
A 项是分析“不消”二字的深层含义,从全词立意看A 项是正确的。
B 项是对炼字炼意的分析,这里“绿”“红”“肥”“瘦”都是借代手法,体现作者炼字的新奇,历来颇受称颂把玩,分析也是正确的。
C 项是对词作思路的概括,词虽简短,却有叙事过程和抒情层次,分析正确。
D 项鉴赏的角度是表现手法,作者寓情于事,融情于景,并非“直抒胸臆”,因而D 项分析不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
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
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
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渔人甚异.
之 异:认为……奇特非凡 B .无论..
魏晋 无论:不要说 C .处处志.
之 志:记住 D .寻.
病终 寻:不久 答案 C
解析 志:动词,做标记。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欲穷其.林其.人视端容寂
B.⎩⎪⎨⎪⎧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犹鱼之.有水也 C.⎩⎪⎨⎪⎧ 不复出焉.不入虎穴,焉.
得虎子 D.⎩⎪⎨⎪⎧ 乃.不知有汉乃.重修岳阳楼
答案 A
解析 A 项都是指示代词,那。
B 项代词,这/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C 项兼词,“于之”,从这里/疑问副词,怎么。
D 项副词,竟/连词,于是、就。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误入桃花源的渔人惊异地看到,这里土地肥美,生活和乐,没有压迫,没有纷争,老幼幸
福愉快,人人融洽友好,这完全是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花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逃脱了外界的纷争与祸乱。
C.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了它的似有似无,寻觅而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D.这篇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然。
答案 B
解析B项感叹“‘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属于无中生有。
14.下列对《断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935年10月
A.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B.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C.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
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D.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人,“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
全诗虽无一个“美”字,但“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
答案 B
解析B项“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这种理解与原诗意境完全不符。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写出了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
的共同要素。
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
《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
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
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
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
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
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
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
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
19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
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
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
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答案 B
解析B项“本质差异在于”表述错误,原文第二段是“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
1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C项“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无中生有,原文是“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
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强调的是对待故事的方式变得复杂了。
非选择题部分(52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每题1分,共3分。
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
(1)________________,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
(2)________________/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郑愁予《错误》)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_________________,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食指《相信未来》)
答案(1)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2)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3)万类霜天竞自由(4)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4分,第19题5分,共9分)
对比阅读《沁园春·长沙》(上片)和《天净沙·秋思》,完成18~19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二者描绘形象的方法有什么不同?(4分)
答:
答案毛泽东的词以一个“看”字总领七句,远近相间,动静结合,运用对照,从多角度集中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马致远的小令,主要采用了意象叠加的方法。
前三句九个名词排列,描写了九种富有特征的景物,动静结合,冷暖对比,和谐地组合成一幅深秋夕照图。
19.二者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5分)
答:
答案毛泽东的词即景抒情,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关注国家命运,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了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马致远的小令借景抒情,表现了旅人的寂寞和悲凉的情怀。
四、写作题(本大题4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颗充满浮躁的心,使我们犹如置身于迷雾之中,我们既不能真实地看清自己,也不能知道自己的位置,更不能看清我们所处的世界。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论述文,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③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给出的材料具有丰富的内涵,具有时代性、人文性和哲理性。
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快节奏的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强烈追求物质的欲望给人们增添了无形的压力,人们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浮躁现象。
这种现象遮住了人们的眼睛,使人们容易迷失自我。
理清材料的关系,本题材料为因果关系。
“因”是“一颗充满浮躁的心”;“果”是“我们既不能真实地看清自己,也不能知道自己的位置,更不能看清我们所处的世界”,这是一个递进关系复句。
具体写作时可以对材料进行切分。
可以写浮躁对个人的危害,也可以写浮躁对社会的危害,还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写;可以正面写,也可以反面写“宁静”“安静”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