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33.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33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33
一、单选题
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
1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
2 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 ( )
(A)专业型课程
(B)结构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本位型课程
3 制订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 )
(A)学科设置
(B)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C)学科顺序
(D)课时分配
4 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5 《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 ) (A)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
(B)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
(C)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
(D)社会权利的客体非独立地位
6 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 )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7 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
(C)美圆教育家杜威
(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8 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 )
(A)发展智力
(B)提高思想品德
(C)传授知识
(D)发展个性
9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10 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11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 )
(A)主导因素
(B)决定因素
(C)物质前提
(D)无关因素
12 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充分说明了( )是教育的重要条件。(A)后天学习和训练
(B)遗传素质
(C)教师教学水平
(D)遗传素质质的成熟程度
13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14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 ( ) (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B)杜会环境的要求
(C)教育要求的内化
(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15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 ( )
(A)主导作用
(B)制约作用
(C)决定作用
(D)内部动力作用
16 提出人力资本学说的人是 ( )
(A)舒尔茨
(B)恩格斯
(C)列宁
(D)马克思
17 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是 ( )
(A)生物遗传
(B)选择经验
(C)社会实践
(D)教育
18 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 ( ) (A)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B)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
(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19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 )文化
(A)精神或观念
(B)物质环境
(C)建筑与设计
(D)自然生态
20 一定社会条件下,制约教育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直接的社会因素是 (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社会人才观
(D)国家教育传统
二、多选题
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正确的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21 课程评价的阶段包括 ( )
(A)搜集信息
(B)组织材料
(C)分析资料
(D)报告结果
(E)确定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
22 在学业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中,努力属于 ( )
(A)稳定性因素
(B)不稳定因素
(C)内在因素
(D)外在因素
(E)可控因素
23 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主要表现在 ( ) (A)行为功能
(B)动力功能
(C)意识功能
(D)调节功能
(E)评价功能
24 义务性规则的表述词是 ( )
(A)有权
(B)不得
(C)应当
(D)可以
(E)必须
25 教学语言按其传递方向和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 )
(A)内部语言
(B)提问语言
(C)对话语言
(D)朗读语言
(E)独自语言
26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有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比较合适的做法有 ( ) (A)用眼神提醒学生
(B)用语调变化提醒学生
(C)边讲课边走到学生旁边并稍作停留
(D)敲击讲台,提醒学生
(E)暂停讲课,提问违纪学生的同桌
27 学生管理的原则包括 ( )
(A)全员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