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光孝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光孝寺
作者:陆琦
来源:《广东园林》 2014年第6期
广州市光孝寺位于如今越秀区的光孝路北端,是岭南年代最古、规模最大的一座名刹,在
中国佛教史及中外佛教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1961 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孝寺创建于1700 多年前,广州民间流传有“未有广州,先有光孝”的俗语。虽不可确信,但也足以表明其创建之早。据清代顾光修编的《光孝寺志》所载,西汉时,寺址原为南越
王赵佗五世孙赵建德王府。三国时,岭南为东吴属地,东昊名士骑都尉虞翻因得罪孙权被贬广州,在此谪居讲学,听学者达数百人。虞翻将庭院辟为苑舍,在庭院中种下许多苹婆、诃子树,绿荫成林,时人称为“虞苑”“诃林”。时至今日,寺内还有两株高大的诃子树,虽为宋代以
后补种,也是弥足珍贵的古木了。虞翻死后,家人返归家乡浙江余姚,施宅为寺,取名“制止寺”,作为寺院的历史始于此时。
东晋安帝隆安元年(397 年),罽宾国(今克什米尔)高僧昙摩耶舍在广州传教,建大殿,改名“王苑朝延寺”,又称“王园寺”。唐贞观十九年(645 年)改为“乾明寺”“法性寺”。东土禅宗的初祖菩提达摩到广州后,曾到这里开讲传教。至唐代禅宗五祖弘忍传衣钵时,慧能
以著名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四句偈语,深悟禅机胜过大
师兄神秀,因而成为禅宗六祖。唐仪凤元年(676 年),慧能至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听僧
人讲经,恰巧风吹幡动,引起“幡动”“风动”之争,慧能插话:“风幡非动,动自心耳!”一语妙演禅机,震惊满堂,连正在讲经的印宗法师都为之折服。此后,寺中住持法才亲自在菩提
树下为他削发,后人募资建六祖瘗发塔和风幡堂以纪念此事。入宋后,为“乾明禅院”(962 年),再改“崇宁万寿禅寺”(1111 年)。南宋绍兴七年(1137 年),宋高宗发布诏令改寺
名为“报恩广孝禅寺”,绍兴二十一年(1151 年)易“广”为“光”,改定为“光孝禅寺”,寺名沿用至今。
至盛时光孝寺有十三殿、六堂、三阁、二楼及僧舍坛台等。现存面积30 490 m2,总建筑
面积为12 690 m2。
寺院坐北向南,沿中轴线布置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藏经楼东、西侧分别
为六祖殿和罗汉殿。东院有伽蓝殿、睡佛阁、洗砚池、莲花池、东铁塔、洗钵泉;西院有禅堂、大悲幢、瘗发塔、西铁塔及碑褐刻石等。寺内建筑疏落有致,古木婆娑,巨榕如盖,环境幽雅。
大雄宝殿始建于东晋隆安元年至五年(397—401 年),为昙摩耶舍始建,历代均有重修,南宋绍兴年间曾大修,清顺治十一年(1654 年)由五间扩至七间,大殿现仍有唐宋建筑风格。现大殿面阔七间35.36 m,进深六间24.8 m,四周走廊宽1.46 m。高13.6 m,建筑总面积1 104 m2,为岭南佛殿之冠。建筑为重檐歇山顶,立面的檐柱间全部开有门窗,斗栱间无栱垫板,使其造型稳重又不乏岭南古建筑空间通透之特色。大殿下檐斗栱硕壮,出檐平缓深远。上檐不
用斗栱铺作出跳,仅在内檐柱用一跳插栱出跳,出檐较小。上檐与副阶起脊处垂直距离较小,
使上下屋顶距离较为接近。屋顶坡度举折较为平缓,下面以平阔低矮之月台承托,使大殿生发
庄严、稳固之感。屋脊线从中间向两端缓缓生起,配上优美的屋顶和翼角檐口曲线及屋脊上的
各种脊饰,又给大殿平添几分活泼优雅。柱子为梭形柱,柱础采取石雕须弥座形式,起防潮作用。大殿台基高1.4 m,四周绕以石栏杆,望柱头饰雄健的石狮,其余栏杆为后代重制。殿前
有宽敞的月台,左右有一对塔式花岗石法幢,七层八角,高4. 95 m,每层刻有佛龛,十分庄
严稳重。
大殿前西南角有石经幢一座,建于唐宝历二年(826 年),平面八角,高2.19 m,幢身八
面刻有梵文和汉文大悲咒,故名大悲幢,全称大悲心陀罗尼经幢。幢下基座为力士承托莲花状,幢身上施宝盖,宝盖檐枕与角梁相交处刻出一跳华拱作为承托。
大殿东面是伽蓝殿和六祖殿。伽蓝殿为明弘治七年(1494 年)重建,伽蓝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歇山顶、斗拱、格扇都仿大殿所制而尺度缩小,显得小巧玲珑。六祖殿位于伽蓝殿之后,供奉六祖惠能,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始建,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 年)重建,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前檐下用八角石柱,余为木柱,出檐达2.4 m,殿内柱础扁平古朴,用
青石造成覆莲状,梁架上安有驼峰,上刻飞仙,广东建筑较少见。殿内六祖坐像高2.5 m,惠
能结枷跌坐,闭目凝思,面露笑容,重现出这位大彻大悟者的风采。
瘗发塔外观为楼阁式,高7.8 m,八角七层,每层有八个佛龛。据说惠能在菩提树下削发后,将发埋此处,上盖塔以纪念之。六祖发塔历代均有募修,基本上还是保持原形。
寺内东西两侧各有两座铁塔,分别建于南汉大宝十年(967 年)和大宝六年(963 年),
东塔是以南汉主刘鋹名义铸造,西塔是以刘鋹的太监龚澄枢及侍女邓氏三十二娘联名铸造,是
我国现存铸造年代的最早铁塔。两塔的铸造工艺精致工巧,其高度和式样相仿,都是四角七层,各层四面都有一个大佛龛,供奉坐在莲花座上的弥陀佛,大龛外遍布小佛龛。东塔高6.35 m,
石雕须弥座高1.34 m,总高7.69 m,塔身下为莲花铁座,铸成之初,塔外贴金,称涂金千佛塔。西铁塔因护塔房屋倒塌,压崩四层,只剩三层,残高3.1 m,现置于寺内西侧碑廊庭中。
六祖殿东邻碑廊,置有六祖像碑等碑刻,是研究六祖及南宋佛教的重要文物。
光孝寺的古树名木以菩提树和诃子树最为有名。菩提树是继诃林以后种植的,该菩提树非
常有名,“光孝菩提”于宋代成为羊城八景之一。据寺志记载:“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
梵僧智药三藏自西竺国持菩提树一株,航海而来,植于坛前,预志曰:‘吾过后一百七十年,
有肉身菩萨于此树下开演上乘,度无量众’”。唐仪凤元年(676 年)六祖慧能至此树下,时恰智药三藏的预言过去175 年。以后菩提树繁殖开来,远传至肇庆、德庆、韶关等地。十分有
趣的是,光孝寺的菩提叶浸水后叶质腐烂,剩下叶的细脉如纱,可作为灯纱、书字画的工艺品,而其他寺庙的菩提叶却不成。原植的菩提树于1798 年被台风吹倒枯死,今六祖殿前菩提树是
由韶关南华寺取枝再植。诃子树是热带果木,诃林到明代还保存五、六十株,至清初时已绝。
今大雄宝殿后仅存的一棵诃子树是清中叶后再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