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十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
一、产品市场均衡——IS 曲线 二、货币市场均衡——LM 曲线 三、IS—LM 模型
一、产品市场均衡——IS 曲线
在产品市场上,总需求包括消费和投资。其中,消费是 国民收入的函数,而投资则是利率的函数。通常来说,投资 是可变的,我们把投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不随利率变动 的自发投资,另一部分随利率变动的引致投资。根据前面对 货币投机需求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引致投资随着利率的 降低而增加,随着利率的升高而减少。这里,我们用I代表 总投资,用e代表不变的自发投资,用dr代表引致投资,其中 d为投资与利率的系数,则投资函数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I=e-dr
(三)货币供给和LM曲线
货币的实际供给量(用M表示)一般由国家加以控制, 所以我们把它看作一个外生变量,其不随利率和收入的变动 而变动。
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是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可以用 公式表示为:
M=L=L1(Y)+L2(r)=kY-hr
从上式可以看出,为了保持货币市场均衡,当货币供给 既定时,如货币的交易需求与预防需求增加(即L1增加), 则货币投机需求L2必然减少。我们已经知道,L1增加对应国 民收入增加,L2减少则对应利率上升,由此得出,在货币市 场实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必然是同方向变动。
1.边际储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简称MPS)表示新增加的每一单位 收入中储蓄所占的比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由定义可知,0<MPS<1。MPS还可以扩展为:
(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我们把储蓄定义为收入和消费之差,并利用消费函数推 导出了储蓄函数。下面我们把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画在同一 个坐标系中,从而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在左图中,储蓄为零 的点对应消费曲线上的A 点,即消费曲线与45°线 的交点。在A以左,收入 小于消费时,储蓄为负, 即消费者负债,对应的消 费曲线位于45°线之上; 在A以右,收入大于消费 时,储蓄为正,对应的消 费曲线位于45°线之下。
二、两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
(一)两部门经济的总供求分析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支出包括两部分:消费支出C和投 资支出I;总收入也包括两部分:消费C和储蓄S。因此, 两部门经济中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组成是: 总支出=总需求(AD)=消费(C)+投资(I) 总收入=总供给(AS)=消费(C)+储蓄(S) 由此可得到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I=S
从上图中也可以看出,随着Y增加,APC不断减小;当Y 趋近于无穷大时,APC趋近于 ,即趋近于MPC。
(二)储蓄函数义
储蓄是收入中用于消费后剩余的部分。我们用储蓄 函数描述储蓄和收入之间的关系,S代表储蓄,Y代表收 入,则储蓄函数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与储蓄函数对应的储蓄曲线是纵截距为负,且向右 上方倾斜的直线,如下图所示。
(二)货币需求函数
对货币的总需求是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 投机需求的总和。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取决于收入, 两者都与收入呈正方向变动。如果用L1表示这部分货币需求 量,用Y表示实际收入,则有: L1=L1(Y)=kY 货币的投机需求取决于利率,人们为投机持有的货币量 和利率呈反方向变动。如果用L2表示这部分货币需求量,用r 表示利率,则有: L2=L2(r)=-hr 因此,对货币的总需求可以描述为: L=L1(Y)+L2(r)=kY-hr 其中,k和h均为系数。
2.预防动机
预防动机是指个人和企业持有货币是为了预防意外事 故(如交通事故、失业、疾病等)支出。如果说货币的交 易需求产生于收入和支出间缺乏同步性,那么,货币的预 防需求则产生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西方经济学 认为,个人对货币的预防需求量主要取决于他对意外事件 的看法,但从全社会来看,这一货币需求大体上取决于收 入,收入越高,为预防意外事故持有的货币量就越大。 3.投机动机 投机动机指个人和企业持有货币是为了抓住有利的购 买有价证券的机会。我们知道,购买债券带来的收益通常 比储蓄要多。假定人们拥有一些财富,那么,其会想到根 据利率水平或有价证券价格水平的变换进行投机。可见, 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产生于有价证券未来价格的不确定性。
二、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
通常来说,利率越高,人们越倾向于储蓄;利率越 低,人们越倾向于投资。但是,利率并不是由投资和 储蓄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决定的。 同样的,货币市场均衡也是由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决 定的。
(一)货币需求
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又称为“流动性偏好”。所谓“流 动性偏好”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牺 牲利息收入来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众 所周知,人们的财富如果不以货币形式持有,而以其他形式 持有,会给他们带来收益。例如,以债券形式持有,会有债 息收入;以股票形式持有,会有股息及红利收入;以房产形 式持有,会有租金收入。那么,为什么人们愿意持有其他形 式的货币呢?凯恩斯认为,就是因为货币具有这种使用上的 灵活性,随时可满足以下三类不同的动机。
需要指出的是,乘数发生作用是有一定条件的:只有在社会 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总需求的增加才会使各种资 源得到利用,从而产生乘数作用。如果社会上各种资源已经得 到了充分利用,或者某些关键部门(如能源、原料、交通等) 存在着制约其他资源利用的“瓶颈状态”,乘数作用也无法得 到发挥。
(二)其他乘数
五、乘数理论
我们已经知道,消费、投资、政府行为和进出口等 各种需求的变动都会引起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那么, 它们变动一单位能引起国民收入变动多少呢?乘数理 论可以回答这一问题。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 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是国民收入增加量 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
一、总需求
二、两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
三、三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
四、四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 五、乘数理论
一、总需求
总需求是指在一定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 企业、政府和外国想要购买的本国最终产品的总和。所 以,总需求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部分构 成。假设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既定,那么,消费将 决定总需求,由消费函数自然可推出均衡国民收入。下 面我们就从消费函数开始讨论。
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是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将投资 函数代入均衡条件,则有: AD=AS=Y=C+I= +e-dr
在左图中,横轴表示国民 收入Y,纵轴表示利率r,IS曲 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 这说明了在产品市场实现均衡 时,利率与国民收入呈反方向 变动,即利率高,则国民收入 低;利率低,则国民收入高。
在上图中,IS曲线与LM曲线交于E点,该点表 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达到了均衡。即在国民收 入为Y0,利率水平为r0时,投资等于储蓄,货币供 给等于货币需求。 整个宏观经济学的均衡国民收入是由IS曲线和 LM曲线共同决定的,所以,当IS曲线和LM曲线发 生变动时,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也会随之发生 变动。下面我们分别介绍IS曲线和LM曲线变动对宏 观经济均衡的影响。
(二)消费函数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
四、四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
(一)四部门经济的总供求分析
在一个对外开放的经济体系中,除了本国的企业、消费者、 政府外,还增加了外国的企业、消费者和政府,宏观经济学中统 称为国外。与三部门经济相比,四部门经济的总需求增加了出口 (X),总供给则增加了进口(M)。
由此,可以得到四部门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构成是:
(二)消费函数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
三、三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
(一)三部门经济的总供求分析
与两部门经济相比,三部门经济的总支出除了消费C和投 资I外,还包括政府购买G;其总收入则包括:消费C、储蓄S 和政府税收T。因此,三部门经济中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组 成是: 总支出=总需求(AD)=消费(C)+投资(I)+政府 购买(G) 总收入=总供给(AS)=消费(C)+储蓄(S)+税收 (T ) 由此可得到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C+I+G=C+S+T
(一)消费函数
wk.baidu.com
与消费函数对应的消费曲线是纵截距为正,且向右 上方倾斜的直线,如下图所示。
从上式看,边际消费倾向是不变 的,但实际上,在消费者收入增加到 一定水平后再继续增加,边际消费倾 向会出现递减的现象。这是因为收入 增加到一定水平说明消费也增加到一 定水平,此后连续增加的每单位消费 带来的效用是递减的。边际消费倾向 递减在图形上表现为:消费曲线向上 凸起,且逐渐趋于平坦,如右图所示。
在实际生活中,债券价格高低又与利率的高低成反比。 假定一张债券一年可获利息10美元,而利率若为10%,则 这张债券的市价就是100美元,若市场利率为5%,则这张 债券的市价就为200美元,因为200美元在利率为5%时若 存放在银行也可以获得利息10美元。由此得出,人们出于 投机动机所持的货币量和利率有密切关系。
(一)消费乘数
从上式可以看出,消费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 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低,消费乘数 就越小。这就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增加的收入就有更多 的部分用于消费,从而使总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得更多。 从上式还可以看出,因为MPC是小于1的,所以,乘数一定 是大于1的。可以解释为,某一部门自发需求的增加不仅会使本 部门收入增加,而且会在其他部门引起连锁反应,从而使这些 部门的支出与收入也增加,最终使国民收入的增加数倍于最初 自发总需求的增加。当然,乘数的作用是双重的,自发总需求 的减少也会引起国民收入更多地减少。
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率和收入之间 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LM曲线上任何一点都是L=M, 即货币市场实现均衡。 在图中,横轴表示国民收 入Y,纵轴表示利率r,LM曲 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这说明了在货币市场实现均衡 时,利率与国民收入呈同方向 变动,即利率高,则国民收入 高;利率低,则国民收入低。
1.交易动机 交易动机是指个人和企业持有货币是为了进行正 常的交易活动。由于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不是同步 的,因而个人和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货币资金来支付日 常需要的开支。个人或企业出于这种交易动机所需要 的货币量决定于收入水平以及惯例和商业制度,而惯 例和商业制度在短期内一般可假定为固定不变。于是, 我们认为,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 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所交换的商品和劳务 的价格越高,从而为应付日常开支所需的货币量就越 大。
利率是经常波动的,当利率很高,即有价证券价格很 低,人们若认为这一价格已降低到正常水平以下,预计很 快会回升,其就会抓住机会及时买进有价证券,于是,人 们手中出于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就会减少;反之,人 们手中出于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就会增加。由此可见, 人们为投机持有的货币量和利率呈反方向变动。
当外部多种情况发生变化时,LM曲线的位置也会 发生移动。例如,当货币供应量减少时,LM曲线向 左上方平移,如下图中LM曲线从LM0移动到LM1;当 货币供应量增加时,LM曲线向右下方平移,如下图 中LM曲线从LM0移动到LM2。
三、IS—LM模型
(一)IS—LM 模型概述
我们已经知道,在IS曲线上,有 一系列利率与相应国民收入的组合 可使得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同样的, 在LM曲线上,有一系列利率与相应 国民收入的组合可使得货币市场达 到均衡。对于宏观经济来说,均衡 意味着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 到均衡,因此,只有将IS曲线和LM 曲线结合起来,才能找到同时能使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的收 入和利率的组合,如下图所示。
总支出=总需求(AD)=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 (G)+出口(X)
总收入=总供给(AS)=消费(C)+储蓄(S)+税收(T) +进口(M)
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C+I+G+X=C+S+T+M
(二)消费函数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
我们不再分析与三部门经济相同的变量,只分析出口和进口。 出口是国外对本国商品的需求,一般视为外生变量。进口是本 国对国外商品的需求,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国民收入变动 无关,称为自发进口,这里写作M0;一部分随着收入的变动而 变动,这里写作δY,δ是进口率(0<δ<1)。由此可得,进口 为M=M0+δY。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