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代谢和体温PPT学习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 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三、基础代谢
第二节 体温
一、体温及生理变动 二、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三、体温调节
第2页/共60页
生命的基本 特征之一
物
质
新
代
陈
谢
代
谢
能
量
代
谢
合成代谢:吸能反应(储能)
分解代谢:放能反应(放能)
能量释 放 能量转移
能量贮存
能量利用
能量代谢:在物质代 谢过程中所伴随着的能 量的释放、转移、贮存 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 量代谢(energy etabolism)
31~40 41~50 51以
158.7 154.1
146.4
100 ×
142.4
﹪
实测值同正常平均值比较, 相差在±10% - ± 15%之内都属正常。
章目录
第20页/共60页
上一页 下一页
BMR测定的临床意义 : 有助于诊断某些疾病 ★甲低:BMR比正常低 40%~20% ★甲亢:BMR比正常高 25%~80% ★BMR:发热、糖尿病、红细胞增 多症、白血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有呼吸困难的心脏病等。 ★BMR :阿狄森病、肾病综合征、 病理性饥饿、垂体性肥胖等。
度 梯 度 。体 表最外 层皮肤 各部位 的温度 差也大 。 3 ) 随 着 环 境温 度的变 化,体 核与体 表两者 相对的 比例可 出现
大 幅 度 的变 动。 3 、 体 温 : 生理 学所说 的体温 是指体 核温度 。
第26页/共60页
T < 22℃→心 跳停止; T > 43℃→酶 变性而死亡; T = 27℃→低 温麻醉。
>±20%→可能是病态
第18页/共60页
BMR的正常水平及其异常变化
基础代谢率与年龄、性别及身材大小有 关:一般男子BMR比女子高,幼年比 成年高,年龄越大,BMR值越低。同 一个体BMR值较稳定。
BMR值正常与否判定:将所测值与表7 -4对应正常平均值比较,相差在10 %~15%之内,均属正常。
第3页/共60页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一 、机体的能量来源和利用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
1. 糖 糖主要功能是供给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 量。机体所需能量的70%是由糖类提供的。
2.脂肪 脂肪的主要功能是贮存和供给能量。 3.蛋白质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构成细胞成分和 形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
第4页/共60页
章目录
第41页/共60页
当环境温度≥皮肤温度时,蒸发是唯一 的散热途径。
实际上,机体在寒冷环境中,通常在战 栗之前,首先出现战栗前肌紧张,当肌紧张 上升到一临界水平时就转变为战栗。
⑵非战栗产热:又称代谢产热,机体所有 的组织器官都能进行代谢产热,但以褐色脂 肪组织的产热量最大(约占70%)。
第35页/共60页
(二)散热
部位:皮肤(主要)、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
皮肤方式: 辐射 传导 对流 蒸发 ( 分为不显汗和显汗)
蛋白质:30% 糖和脂肪:4~6% 混合食物:10% 。
其产生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肝脏处理蛋白
分解产物或糖原合成有关。
第14页/共60页
三、基础代谢
(一) 概念
1.基础代谢: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称为 基础代谢。
基础状态的条件如下:。 ①清晨空腹,即禁食12~14h,前一天应清淡、 不要太饱的饮食,以排除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的影响 。 ②平卧,全身肌肉放松,尽力排除肌肉活动的影 响。 ③清醒且情绪安闲,以排除精神紧张的影响。 ④室温20~25℃,排除环境温度的影响。 其能量消耗只用于维持心跳、呼吸等维持生命所 必需的基本生理活动。 2.基础代谢率(BMR):第1单5页/位共60时页 间内的基础代谢。
第29页/共60页
2.性别:女子体温平均比男子高0.3℃; 女子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
排卵前体温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 体温升高约0.3℃~0.6℃。
第30页/共60页
3.年龄:新生儿体温>成年人>老年人
每年长10岁,体温约降低0.05℃。14~ 16岁与成年人相近。
新生儿(特别早产儿)调节机构未发育完善 ,老年人调节能力差,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基 础代谢率低,体温亦偏低。
第22页/共60页
第二节 体温
一、体温及生理变动
(一)正常体温
概念:机体深部组织的平 均温度
正常值: 直肠 36.9~ 37.90C
37.70C
口腔 章目录
36.上一7页~
第23页/共60页
下一页
腋窝 36.0~
体表体温和体核体温
表层温度:机体表层部分(皮肤、皮下组 织、肌肉)的温度,不稳定,差异大。手、 足温度低,易长冻疮。
第21页/共60页
BMR的临床意义: 1)BMR与我国人正常的BMR平均值比较:
相差在10-15%之间,均不属病态; 相差之数超过20%时,才可能是病理变化。
2)BMR的测量是临床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重要辅助方法 。
甲状腺功能低下时,BMR可比正常值低20-40%;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BMR可比正常值高出25-80%。
(3)腋窝温度 正常值: 36.0 ~ 37.4℃;临 床常用口温和腋温。测定腋温时要注意夹紧体 温计和测量时间(约需10min)。
第25页/共60页
2、差别: 1 ) 体 核 温 度相 对稳定 ,各部 位之间 差异小 ——肝 温度38 0C
(最高) 2 ) 体 表 温 度要 低于体 核温度 ,由表 及里, 存在比 较明显 的温
状态
产热量(KJ/m2.min)
───────────────
躺卧
2.73
开会
3.40
擦窗子
8.30
洗衣
9.89
扫地
11.37
打排球
17.50
打篮球
24.22
踢足球 持重机枪跃进
24.98 42.39
───────────────
第11页/共60页
(二)精神活动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 能量代谢
①激动时→ 骨骼肌的紧张性→ 能量 代谢
皮肤温与局部血流量有关。 核心温度:机体核心部分(心、肺、脑、
腹腔内脏等处)的温度。较高,稳定,差 异小。
第24页/共60页
核心温度:数值高,稳定,各部差异小。
(1)直肠温度 正常值:36.9 ~ 37.9℃;测 量时应将肛表插入直肠6cm以上。
(2)口腔温度 正常值: 36.7 ~ 37.7℃;婴 幼儿和行为不能自控的人不能采用。
1.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 在20~30℃的环境中较为稳 定。
2.环境温度超过30℃,能量 代谢率增加。
3.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 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机体产 生寒战和肌紧张增加以御寒, 同时增加能量代谢率。
第13页/共60页
(四)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人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1h开始,持续7~ 8h),•即使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产热量却比进食前有所 增加,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 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 的特殊动力效应。
但精神处于紧张状态(烦躁、恐
惧②、交情绪感激神动等经)时兴,由奋于→会导儿致茶酚胺释放→ 无意能识的量肌代肉紧谢张率性增强、交感
神经兴奋及促进代谢的内分泌激 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显 著增加。
人在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影响不大 ,其产热量一般不超过4%。
第12页/共60页
(三)环境温度
单位kJ/(m2.h)
第9页/共60页
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 素
肌肉活动 精神活动 环境温度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0页/共60页
二、影响能量代谢的Leabharlann Baidu要因素
(一) 肌肉活动
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运动或劳动的强度
消耗的能量 。
表7-3 劳动和运动时的能量代谢率
───────────────
(二)能量代谢率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基础代谢率、肺活量、肾小球滤过率、心输 出量、主动脉和气管的横截面积都与体表面 积呈比例关系,而与机体体重相关性不明显 。
1. 体表面积(m2) =0.0061×身高(cm )+0.0128 × 体重( kg)-0.1529 , 2.体表面积测算图:
第16页/共60页
第38页/共60页
(1)辐射散热(60%):指人体以热射
线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较冷物质的一种
散热方式。
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
辐射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
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
第39页/共60页
与皮肤接触物体的温度差 传导散热量取决于 与皮肤接触面积的大小
与皮肤接触物体的导热性
(2)传导散热:指能体热直接传给与机体 相接触的温度较低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
利用: 肌肉收缩、腺体分泌;合成代谢;神经传导等 等。
热能、机械功能、贮备能
第8页/共60页
(三)能量代谢的表示方法
机体的能量代谢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即 在安静不作外功时,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所 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
因此,测定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发散的总热 量或所消耗的食物量,可测算出整个机体在 单位时间内能量代谢的量,即能量代谢率。
hh肌肉活动肌肉活动精神活动精神活动环境温度环境温度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肌肉活动肌肉活动精神活动精神活动环境温度环境温度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下一页上一页章目录第10页共60页二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一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运动或劳动的强表73劳动和运动时的能量代谢率状态产热量kjm躺卧273开会340擦窗子830洗衣989扫地1137打排球1750打篮球2422踢足球2498持重机枪跃进4239第11页共60页二精神活动二精神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能量代谢能量代谢激动时激动时骨骼肌的紧张性骨骼肌的紧张性能量能量代谢代谢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儿茶酚胺释放能量代谢率能量代谢率但精神处于紧张状态烦躁恐惧情绪激动等时由于会导致无意识的肌肉紧张性增强交感神经兴奋及促进代谢的内分泌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显著增加
下一页
第5页/共60页
(二)能量的转移、贮存 和利用
第6页/共60页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机体的能量来源于体内物质的分 解氧化。其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迅速转 化为热能,一部分经ATP供给组织细 胞以完成各种功能活动。
第7页/共60页
1、三磷酸腺苷(ATP):是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 ,又是机体能量的直接提供者。 2、磷酸肌酸(CP):是高能磷酸键的贮存库。
运动时 骨骼肌
第33页/共60页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一)产热
1.主要产热器官: 安静状态,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尤其肝
脏,其次是脑)。 活动状态,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此外,环境温度、进食、精神紧张等能够影响能 量代谢的因素,也都可影响机体的产热量。
第34页/共60页
2.产热形式 ⑴战栗产热: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 缩, 其特点是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不做 外功但产热量很高。
第19页/共60页
中国人正常基础代谢率的平均值[kJ/(m2 .h)]
年龄 11~15 16~17 上
男性 195.5 149.1
女性 172.5 138.6
基础代谢率 (相对值)
193.4 181.7
=
18~19
166.2
154.1
(实测值-正常平均值)
正常平均值
20~30 157.8 149.1
第27页/共60页
(二)体温的生理变动
昼夜变化:波幅一般不超过10C
性别:成年女性的平均体温比男 性高0.30C
年龄:少年 〉成人 〉老人
肌肉活动:体温升高
其他因素:情绪紧张、进食后体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28页/共60页
温升高、麻药使体温降低
1.昼夜变化——清晨最低,午后最高人的体 温在一昼夜中呈现周期性波动,称为体温的 昼夜节律。清晨 2:00~6:00 最低; 午后 1:00~6:00 最高;波动幅度不超过1摄氏度
体表面积测算图 使用时将受试者的身高和体重两点连成直线,直线与体表 面积尺度交点的数值,即为受试者的体表面积值
第17页/共60页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BMR的测定和正常值
1.BMR的测定:(通常采用简易法计算BMR)即
:
产热量=耗氧量20.19KJ/L/体表面 积2.BMR正常值:=±10%~±15%
水的导热性好,因此临床上常利用冷 水袋或冰袋为高热患者降温。
脂肪的导热性差,因而肥胖者炎热的 天气易出汗。
第40页/共60页
(3)对流散热:指通过气体流动进行热 量交换的一种散热方式。
对流散热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 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
对流散热量主要取决于 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 风速 棉毛衣物保暖
能量代谢和体温
会计学
1
学习目标
1.描述能量的来源、贮存、转移及利用 2.说出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记住基础代谢率 3.说出体温的正常值及生理变动 4.说出产热的主要器官和散热的主要方式 5.解释名词:能量代谢、基础代谢率、食物的特殊 动力作用、体温、蒸发散热、调定点
第1页/共60页
下一页
第一节 能量代谢
4.情绪和体力活动其它因素的影响:如肌肉活 动时体温升高。肌肉活动时,肌肉代谢明
显增强,产热增加,测温时应避免其影响
第31页/共60页
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人体正常体温的维持,是在体温调节机构的协调 和控制下,产热和散热过程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
第32页/共60页
二 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一)产热的器官 安静时 内脏
章目录
第36页/共60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散热过程
面积大
1.散热部位:
主:皮 肤
与外界接 触 血流丰富
次:肺、尿有、汗粪腺
散热方式
百分数(%)
辐射 传导 对流
70
皮肤水分蒸发
27
呼吸
2
尿、粪
1
第37页/共60页
2.散热方式
当环境温度﹤皮肤温度时,机体通过辐 射、传导和对流等方式进行散热。
当环境温度≥皮肤温度时,蒸发将成为 机体惟一有效散热形式。
第二节 体温
一、体温及生理变动 二、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三、体温调节
第2页/共60页
生命的基本 特征之一
物
质
新
代
陈
谢
代
谢
能
量
代
谢
合成代谢:吸能反应(储能)
分解代谢:放能反应(放能)
能量释 放 能量转移
能量贮存
能量利用
能量代谢:在物质代 谢过程中所伴随着的能 量的释放、转移、贮存 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 量代谢(energy etabolism)
31~40 41~50 51以
158.7 154.1
146.4
100 ×
142.4
﹪
实测值同正常平均值比较, 相差在±10% - ± 15%之内都属正常。
章目录
第20页/共60页
上一页 下一页
BMR测定的临床意义 : 有助于诊断某些疾病 ★甲低:BMR比正常低 40%~20% ★甲亢:BMR比正常高 25%~80% ★BMR:发热、糖尿病、红细胞增 多症、白血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有呼吸困难的心脏病等。 ★BMR :阿狄森病、肾病综合征、 病理性饥饿、垂体性肥胖等。
度 梯 度 。体 表最外 层皮肤 各部位 的温度 差也大 。 3 ) 随 着 环 境温 度的变 化,体 核与体 表两者 相对的 比例可 出现
大 幅 度 的变 动。 3 、 体 温 : 生理 学所说 的体温 是指体 核温度 。
第26页/共60页
T < 22℃→心 跳停止; T > 43℃→酶 变性而死亡; T = 27℃→低 温麻醉。
>±20%→可能是病态
第18页/共60页
BMR的正常水平及其异常变化
基础代谢率与年龄、性别及身材大小有 关:一般男子BMR比女子高,幼年比 成年高,年龄越大,BMR值越低。同 一个体BMR值较稳定。
BMR值正常与否判定:将所测值与表7 -4对应正常平均值比较,相差在10 %~15%之内,均属正常。
第3页/共60页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一 、机体的能量来源和利用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
1. 糖 糖主要功能是供给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 量。机体所需能量的70%是由糖类提供的。
2.脂肪 脂肪的主要功能是贮存和供给能量。 3.蛋白质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构成细胞成分和 形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
第4页/共60页
章目录
第41页/共60页
当环境温度≥皮肤温度时,蒸发是唯一 的散热途径。
实际上,机体在寒冷环境中,通常在战 栗之前,首先出现战栗前肌紧张,当肌紧张 上升到一临界水平时就转变为战栗。
⑵非战栗产热:又称代谢产热,机体所有 的组织器官都能进行代谢产热,但以褐色脂 肪组织的产热量最大(约占70%)。
第35页/共60页
(二)散热
部位:皮肤(主要)、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
皮肤方式: 辐射 传导 对流 蒸发 ( 分为不显汗和显汗)
蛋白质:30% 糖和脂肪:4~6% 混合食物:10% 。
其产生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肝脏处理蛋白
分解产物或糖原合成有关。
第14页/共60页
三、基础代谢
(一) 概念
1.基础代谢: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称为 基础代谢。
基础状态的条件如下:。 ①清晨空腹,即禁食12~14h,前一天应清淡、 不要太饱的饮食,以排除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的影响 。 ②平卧,全身肌肉放松,尽力排除肌肉活动的影 响。 ③清醒且情绪安闲,以排除精神紧张的影响。 ④室温20~25℃,排除环境温度的影响。 其能量消耗只用于维持心跳、呼吸等维持生命所 必需的基本生理活动。 2.基础代谢率(BMR):第1单5页/位共60时页 间内的基础代谢。
第29页/共60页
2.性别:女子体温平均比男子高0.3℃; 女子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
排卵前体温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 体温升高约0.3℃~0.6℃。
第30页/共60页
3.年龄:新生儿体温>成年人>老年人
每年长10岁,体温约降低0.05℃。14~ 16岁与成年人相近。
新生儿(特别早产儿)调节机构未发育完善 ,老年人调节能力差,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基 础代谢率低,体温亦偏低。
第22页/共60页
第二节 体温
一、体温及生理变动
(一)正常体温
概念:机体深部组织的平 均温度
正常值: 直肠 36.9~ 37.90C
37.70C
口腔 章目录
36.上一7页~
第23页/共60页
下一页
腋窝 36.0~
体表体温和体核体温
表层温度:机体表层部分(皮肤、皮下组 织、肌肉)的温度,不稳定,差异大。手、 足温度低,易长冻疮。
第21页/共60页
BMR的临床意义: 1)BMR与我国人正常的BMR平均值比较:
相差在10-15%之间,均不属病态; 相差之数超过20%时,才可能是病理变化。
2)BMR的测量是临床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重要辅助方法 。
甲状腺功能低下时,BMR可比正常值低20-40%;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BMR可比正常值高出25-80%。
(3)腋窝温度 正常值: 36.0 ~ 37.4℃;临 床常用口温和腋温。测定腋温时要注意夹紧体 温计和测量时间(约需10min)。
第25页/共60页
2、差别: 1 ) 体 核 温 度相 对稳定 ,各部 位之间 差异小 ——肝 温度38 0C
(最高) 2 ) 体 表 温 度要 低于体 核温度 ,由表 及里, 存在比 较明显 的温
状态
产热量(KJ/m2.min)
───────────────
躺卧
2.73
开会
3.40
擦窗子
8.30
洗衣
9.89
扫地
11.37
打排球
17.50
打篮球
24.22
踢足球 持重机枪跃进
24.98 42.39
───────────────
第11页/共60页
(二)精神活动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 能量代谢
①激动时→ 骨骼肌的紧张性→ 能量 代谢
皮肤温与局部血流量有关。 核心温度:机体核心部分(心、肺、脑、
腹腔内脏等处)的温度。较高,稳定,差 异小。
第24页/共60页
核心温度:数值高,稳定,各部差异小。
(1)直肠温度 正常值:36.9 ~ 37.9℃;测 量时应将肛表插入直肠6cm以上。
(2)口腔温度 正常值: 36.7 ~ 37.7℃;婴 幼儿和行为不能自控的人不能采用。
1.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 在20~30℃的环境中较为稳 定。
2.环境温度超过30℃,能量 代谢率增加。
3.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 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机体产 生寒战和肌紧张增加以御寒, 同时增加能量代谢率。
第13页/共60页
(四)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人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1h开始,持续7~ 8h),•即使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产热量却比进食前有所 增加,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 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 的特殊动力效应。
但精神处于紧张状态(烦躁、恐
惧②、交情绪感激神动等经)时兴,由奋于→会导儿致茶酚胺释放→ 无意能识的量肌代肉紧谢张率性增强、交感
神经兴奋及促进代谢的内分泌激 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显 著增加。
人在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影响不大 ,其产热量一般不超过4%。
第12页/共60页
(三)环境温度
单位kJ/(m2.h)
第9页/共60页
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 素
肌肉活动 精神活动 环境温度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0页/共60页
二、影响能量代谢的Leabharlann Baidu要因素
(一) 肌肉活动
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运动或劳动的强度
消耗的能量 。
表7-3 劳动和运动时的能量代谢率
───────────────
(二)能量代谢率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基础代谢率、肺活量、肾小球滤过率、心输 出量、主动脉和气管的横截面积都与体表面 积呈比例关系,而与机体体重相关性不明显 。
1. 体表面积(m2) =0.0061×身高(cm )+0.0128 × 体重( kg)-0.1529 , 2.体表面积测算图:
第16页/共60页
第38页/共60页
(1)辐射散热(60%):指人体以热射
线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较冷物质的一种
散热方式。
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
辐射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
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
第39页/共60页
与皮肤接触物体的温度差 传导散热量取决于 与皮肤接触面积的大小
与皮肤接触物体的导热性
(2)传导散热:指能体热直接传给与机体 相接触的温度较低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
利用: 肌肉收缩、腺体分泌;合成代谢;神经传导等 等。
热能、机械功能、贮备能
第8页/共60页
(三)能量代谢的表示方法
机体的能量代谢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即 在安静不作外功时,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所 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
因此,测定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发散的总热 量或所消耗的食物量,可测算出整个机体在 单位时间内能量代谢的量,即能量代谢率。
hh肌肉活动肌肉活动精神活动精神活动环境温度环境温度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肌肉活动肌肉活动精神活动精神活动环境温度环境温度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下一页上一页章目录第10页共60页二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一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运动或劳动的强表73劳动和运动时的能量代谢率状态产热量kjm躺卧273开会340擦窗子830洗衣989扫地1137打排球1750打篮球2422踢足球2498持重机枪跃进4239第11页共60页二精神活动二精神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能量代谢能量代谢激动时激动时骨骼肌的紧张性骨骼肌的紧张性能量能量代谢代谢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儿茶酚胺释放能量代谢率能量代谢率但精神处于紧张状态烦躁恐惧情绪激动等时由于会导致无意识的肌肉紧张性增强交感神经兴奋及促进代谢的内分泌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显著增加
下一页
第5页/共60页
(二)能量的转移、贮存 和利用
第6页/共60页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机体的能量来源于体内物质的分 解氧化。其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迅速转 化为热能,一部分经ATP供给组织细 胞以完成各种功能活动。
第7页/共60页
1、三磷酸腺苷(ATP):是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 ,又是机体能量的直接提供者。 2、磷酸肌酸(CP):是高能磷酸键的贮存库。
运动时 骨骼肌
第33页/共60页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一)产热
1.主要产热器官: 安静状态,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尤其肝
脏,其次是脑)。 活动状态,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此外,环境温度、进食、精神紧张等能够影响能 量代谢的因素,也都可影响机体的产热量。
第34页/共60页
2.产热形式 ⑴战栗产热: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 缩, 其特点是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不做 外功但产热量很高。
第19页/共60页
中国人正常基础代谢率的平均值[kJ/(m2 .h)]
年龄 11~15 16~17 上
男性 195.5 149.1
女性 172.5 138.6
基础代谢率 (相对值)
193.4 181.7
=
18~19
166.2
154.1
(实测值-正常平均值)
正常平均值
20~30 157.8 149.1
第27页/共60页
(二)体温的生理变动
昼夜变化:波幅一般不超过10C
性别:成年女性的平均体温比男 性高0.30C
年龄:少年 〉成人 〉老人
肌肉活动:体温升高
其他因素:情绪紧张、进食后体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28页/共60页
温升高、麻药使体温降低
1.昼夜变化——清晨最低,午后最高人的体 温在一昼夜中呈现周期性波动,称为体温的 昼夜节律。清晨 2:00~6:00 最低; 午后 1:00~6:00 最高;波动幅度不超过1摄氏度
体表面积测算图 使用时将受试者的身高和体重两点连成直线,直线与体表 面积尺度交点的数值,即为受试者的体表面积值
第17页/共60页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BMR的测定和正常值
1.BMR的测定:(通常采用简易法计算BMR)即
:
产热量=耗氧量20.19KJ/L/体表面 积2.BMR正常值:=±10%~±15%
水的导热性好,因此临床上常利用冷 水袋或冰袋为高热患者降温。
脂肪的导热性差,因而肥胖者炎热的 天气易出汗。
第40页/共60页
(3)对流散热:指通过气体流动进行热 量交换的一种散热方式。
对流散热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 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
对流散热量主要取决于 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 风速 棉毛衣物保暖
能量代谢和体温
会计学
1
学习目标
1.描述能量的来源、贮存、转移及利用 2.说出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记住基础代谢率 3.说出体温的正常值及生理变动 4.说出产热的主要器官和散热的主要方式 5.解释名词:能量代谢、基础代谢率、食物的特殊 动力作用、体温、蒸发散热、调定点
第1页/共60页
下一页
第一节 能量代谢
4.情绪和体力活动其它因素的影响:如肌肉活 动时体温升高。肌肉活动时,肌肉代谢明
显增强,产热增加,测温时应避免其影响
第31页/共60页
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人体正常体温的维持,是在体温调节机构的协调 和控制下,产热和散热过程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
第32页/共60页
二 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一)产热的器官 安静时 内脏
章目录
第36页/共60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散热过程
面积大
1.散热部位:
主:皮 肤
与外界接 触 血流丰富
次:肺、尿有、汗粪腺
散热方式
百分数(%)
辐射 传导 对流
70
皮肤水分蒸发
27
呼吸
2
尿、粪
1
第37页/共60页
2.散热方式
当环境温度﹤皮肤温度时,机体通过辐 射、传导和对流等方式进行散热。
当环境温度≥皮肤温度时,蒸发将成为 机体惟一有效散热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