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上母书》原文及翻译译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狱中上母书》原文及翻译译文
《《狱中上母书》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狱中上母书》原文及翻译译文
《狱中上母书》原文及翻译夏完淳
原文: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

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

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

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

致慈君②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zuò)衰薄,终鲜兄弟。

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

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③,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

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

——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

如其不然,万勿置后④!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⑤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

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

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

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

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⑥之鬼,则吾愿毕矣!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

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

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

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

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

恶梦十七年,报仇于来世。

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选修读本)
『注解』①夏完淳:原名复,明末松江华亭县人,少年抗清英雄,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年纪最轻的华夏先烈。

②慈君:作者的嫡母盛氏。

③推干就湿:把床上干处让给幼儿,自己睡在湿处,形容母亲抚育子女的辛劳。

④置后:抱养别人的孩子为后嗣。

⑤西铭:张溥,明末复社的领袖。

张溥死后,次年立钱谦益等被立为后嗣。

钱谦益后来投降了清朝。

人们认为这有损张溥的名节。

⑥若敖氏,春秋时楚国公族名,因为越椒背叛楚而被灭族绝后。

译文:
不孝完淳如今就要死了,用身体奉献给父亲,不能再以身体来报答母亲了。

悲痛自从父亲离我而去,已有两个年头。

怨恨惨痛日益加深,历尽了艰难辛苦。

本来指望重见天日,来报大仇,使死者得到慰恤,生者获得荣封,向九泉之下的父亲告慰我们的成功。

无奈上天不保佑我们,聚集灾祸到先朝,一支军队刚兴起,就被击得粉碎。

去年的义举,完淳已自料非死不可,谁知当时不死,却死于今天,短短地延续了两年的生命,却没有尽一天孝养之责。

以致尊贵的嫡母托身于佛门之所,亲生的母亲寄生在异姓之家。

家门漂泊,活着不能相互依靠,死了不能相互安慰;完淳今日又溘然先赴九泉:不孝之罪孽,连上天都已知晓了。

唉呀,两位母亲还健在,下面又有妹妹、女儿,家运衰败,并无兄弟。

我死了并不值得可惜,只是哀痛不已的八位亲人,凭什么维持生计?即使这样,还是算了吧!完淳的身子,是父亲留给的,但完淳的生命,是为国君所用的。

为了先父为国君,死对两位母亲又哪里是辜负!只是尊贵的嫡母对我爱护备至,教我学礼习诗,十五年来从未改变,嫡母如此慈爱恩惠,千百年来所少有。

大恩未曾报答,使我悲痛到了极点,——现在我只得把尊贵的嫡母托付给姐姐义融,把亲生的母亲托付给妹妹昭南了。

完淳死后,妻子的遗腹能得到一男孩,那就是家门的幸运。

如果不然,千万不要抱养他人为后嗣。

会稽夏家望族,到如此已零落到了
极点。

铭记气节,彰显道义,象我父子这样的有几个呢?象西铭先生立一个不肖后嗣,被世人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是好啊!唉呀!天地是无穷无尽的,家族终究会归于不能再繁衍的。

有一日朝廷中兴重建,那么,我们就能在庙中接受千百年的祭祀,那岂能只是享受麦饭豚蹄,不成为饿鬼而已的呀!如果有妄言另立后嗣的人,我与父亲在冥冥中一定要诛杀这个顽固愚蠢之人,决不饶恕他!
兵戈遍布天地,完淳死后,战乱不会有停止之日。

两位母亲请好好保重身体,不要把我挂念在心里。

(再生)二十年之后,完淳跟父亲又要做扫平塞北的义举了!不要悲伤,不要悲伤!嘱托的话,千万不要违背。

外甥武功是未来成大器的人物,家里的事都交托他。

清明前夕寒食时节,七月十五盂兰盆会,供完淳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要让完淳成为无人祭祀的饿鬼,那么我的心愿就了结了。

妻子与我成婚二年,贤孝素来为人所深知,外甥武功替我好好地看待她,这也是外甥武功渭阳家族之情脉啊!语无伦次,这都是将死之人的肺腑之言。

悲痛啊,悲痛啊!
人哪有不死的呢?贵在死得其所罢了!父亲能成为忠臣,儿子能成为孝子。

含笑归天,完成我分内的事。

佛门本无所谓生存,把自己的身体看作破旧的鞋子吧。

完淳只是被刚正气节所激愤,懂得了天人之理。

十七年来只是一场恶梦,报仇留给来世吧。

完淳的神魂将遨游天地之间,可以无怨无悔了!
《狱中上母书》
2、苏轼《上韩枢密书》原文及翻译译文
苏轼《上韩枢密书》原文及翻译苏轼
原文:
唐太宗既平海内,破灭突厥、高昌、吐谷浑等,且犹未厌,亲驾征辽东。

当时大臣房、魏辈皆力争,不从,使无辜之民,身膏草野于万里之外。

其后太子承乾、齐王佑、吴王恪,皆相继诛死。

其余遭武氏之祸,残杀殆尽。

武帝好古崇儒,求贤如不及,号称世宗。

太宗克己求治,几致刑措,而其子孙遭罹如此。

岂为善之报也哉?由此言之,好兵始祸者,既足以为后嗣之累,则凡忍耻含垢以全人命,其为子孙
之福,审矣。

轼既无状窃谓人主宜闻此言而明公宜言此此言一闻岂惟朝廷无疆之福将明公子孙实世享其报。

轼怀此欲陈久矣,恐未信而谏,则以为谤。

不胜区区之忠,故移致之明公。

虽以此获罪,不愧不悔。

皇天后土,实闻此言。

(注)①韩枢密:韩缜,曾以龙图阁直学士同知枢密院事,故称韩枢密。

译文:
唐太宗平定四海,攻破剿灭突厥、高昌、吐谷浑等,还不满足,御驾亲征辽东。

当时的大臣房玄龄、魏征等一类人都力争,可是皇帝不听从他们的意见,使无辜百姓死于万里之外的野草中。

后来太子李承乾、齐王佑、吴王恪,都相继被杀。

其余的人遭遇武氏之祸,几乎被残杀干净。

武帝好古尊崇儒生,求贤若渴,号称世宗。

唐太宗克制自己,想要天下太平,几乎到了刑罚置不用的地步,可是他们的子孙却有这样的遭遇。

这难道是行善的报应吗?由此看来,喜好打仗,招来祸患的都成了后世子孙的罪孽。

那么,凡是能够忍受耻辱来保全百姓性命的,能成为子孙的福报,是明白的了。

我无能,但私下里认为君王应该听到这些话,而您应该在皇上面前说说这些道理。

这些道理一旦让皇上听闻,哪里只是朝廷无边的福祉,将来您的子孙,实际上是世代享受这份福报。

我苏轼怀有这样的想法,想陈述给朝廷很久了,担心不被信任而进谏,那么就会被当作诽谤,可我克制不住这么微末的一点点忠心,所以写了这封信给明公您。

即使因为这封信获罪,我也不愧不悔。

皇天后土,都能听到这番话。

苏轼《上韩枢密书》
3、苏轼《上王兵部书》原文及翻译译文
苏轼《上王兵部书》原文及翻译苏轼
原文:
①荆州南北之交,而士大夫往来之冲也。

执事②以高才盛名,作牧于此,盖亦尝有以相马之说告于左右者乎?闻之曰:“骐骥之马,一
日行千里而不殆,其脊如不动,其足如无所著,升高而不轾,走下而不轩③。

其技艺卓绝,而效见明著,至于如此;而天下莫有识者,何也?不知其相而责其技也。

②夫马者,有昂目而丰臆,方蹄而密睫;捷乎若深山之虎,旷乎若秋后之兔;远望目若视日,而志不存乎刍粟;若是者飘忽腾踔,去而不知所止。

是故古之善相者立于五达之衢,一目而眄之,闻其一鸣,顾而循其色,马之技尽矣。

何者?其相溢于外而不可蔽也。

士之贤不肖,见于面颜,而发泄于辞气,卓然其有以存乎耳目之间,而必曰久居而后察,则亦名相士者之过矣。

③夫轼,西州之鄙人,而荆之过客也。

其足迹偶然而至于执事之门,其平生之所治以求闻于后世者,又无所挟持以至于左右,盖亦易疏而难合也。

然自蜀至于楚,舟行六十日,过郡十一,县三十有六,取所见郡县之吏数十百人,莫不孜孜论执事之贤,而教之以求通于下吏。

且执事何修而得此称也?轼非敢以求知,而望其所以先后于仕进之门者,亦徒以为执事立于五达之衢,而庶几乎一目之眄,或有以信其平生尔。

④夫今之世,岂惟王公择士,士亦有所择。

轼将自楚游魏,自魏无所不游,恐他日以不见执事为恨也,是以不敢不进。

不宣。

轼再拜。

【注】①苏轼中进士后不久,听说王兵部以伯乐自许,为了广交权贵,早进仕途,苏轼写了这封干谒(为某种目的而求见地位高的人)信。

②执事:书信中对对方的敬称,后文“左右”意同。

③轩轾:高低。

此句意思是拉车上坡,车不后仰;下坡,车不前倾。

译文:
荆州处南北通衢之地,是士大夫往来的大路。

您因高才大名,在此地做州官,大概也曾经有人把观察品评马的优劣的言论告诉给您吧?听他们说:骐骥这种良马,一天行走千里而不懈怠,它的脊背像没有动,它的足像没有奔跑过,拉车上坡,车不后仰;下坡,车不前倾。

它的本领高超卓越而功效显著到了这种程度,然而天下没有认识的人,为什么呢?不了解它的形貌却责求它的本领。

这种良马,有高昂的头,丰腴的胸脯,方正的蹄子,浓密的睫毛;
像深山的老虎一样敏捷,像秋后的野兔一样放纵飞驰;举目远望,象远远地看着太阳,它的志向是不在乎草料的好坏;跑起路来轻快如飞,一会儿就跑得不见踪影了。

因此古时善相马的人站立在通往五方的大路上,看它一眼,听它叫一声,回头而抚摸它的毛色,马的本领全部清楚了。

为什么呢?是因为它的特征太明显了。

士子的贤能与不才,从面容形貌显现出来,而且从言辞声调抒发出来,他有特异的样子存在于耳目之间,然而一定要说长久相处之后才明察,那么也是名为相士的人的过错了。

我苏轼,蜀地西部的鄙陋之人,荆州的过客。

足迹偶尔而到达您的门下,我平生努力学习,想留名于后世,但没有什么东西敬献给你,很不礼貌,这恐怕容易遭到冷淡吧。

然而从蜀地到楚地,船行六十天,经过十一个郡,三十六个县,总共见到的郡县官吏上百人,没有哪个不详细地谈论您的贤能,都教我前来求教您,不知您怎样修养而获得这样的称赞。

我不敢求得您的赏识希图迟早进入仕途,只是想让站立在通往五方的大路上的您看上我一眼,我这一生的志向就可能得到伸展了。

当今的时代,哪里只有达官贵人选择士子,士子也有所选择。

我将要从楚地游览到魏地,从魏地就没有哪里不游览,担心以后的日子因不能见到您而成为遗憾,因此不敢不奉上此信。

心意不能尽说。

苏轼《上王兵部书》
4、韩愈《上张仆射书》原文及翻译译文
韩愈《上张仆射书》原文及翻译韩愈
原文:
九月一日,愈再拜:受牒②之明日,在使院中,有小吏持院中故事节目十余事来示愈。

其中不可者,有自九月至明年二月之终,皆晨入夜归,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许出。

当时以初受命不敢言,古人有言曰:人各有能有不能。

若此者,非愈之所能也。

抑而行之,必发狂疾,上无以承事于公,忘其将所以报德者;下无以自立,丧失其所以为心。

夫如是,则安得而不言?
凡执事之择于愈者,非为其能晨入夜归也,必将有以取之。

苟有
以取之,虽不晨入而夜归,其所取者犹在也。

下之事上,不一其事;上之使下,不一其事。

量力而任之,度才而处之,其所不能,不强使为,是故为下者不获罪于上,为上者不得怨于下矣。

盂子有云,今之诸侯无大相过者,以其皆“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今之时,与孟子之时又加远矣,皆好其闻命而奔走者,不好其直己而行道者。

闻命而奔走者,好利者也;直己而行道者,好义者也。

未有好利而爱其君者,未有好义而忘其君者。

今之王公大人,惟执事可以闻此言,惟愈于执事也可以此言进。

愈蒙幸于执事,其所从旧矣。

若宽假之,使不失其性,加待之,使足以为名,寅③而入,尽辰而退;申而入,终酉而退,率以为常,亦不废事。

天下之人闻执事之于愈如是也,必皆曰:执事之好士也如此,执事之待士以礼如此,执事之使人不枉其性而能有容如此,执事之欲成人之名如此,执事之厚于故旧如此。

又将曰:韩愈之识其所依归也如此,韩愈之不谄屈于富贵之人如此,韩愈之贤能使其主待之以礼如此,则死于执事之门无悔也。

若使随行而入,逐队而趋,言不敢尽其诚道有所屈于己天下之人闻执事之于愈如此皆曰执事之用韩愈哀其穷收之而已耳;韩愈之事执事,不以道,利之而已耳。

苟如是,虽日受千金之赐,一岁九迁其官,感恩则有之矣,将以称于天下曰:知己知己!则未也。

伏惟哀其所不足,矜其愚,不录其罪;察其辞,而垂仁采纳焉。

愈恐惧再拜。

(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
【注释】①张仆射:张建封,字本立,兖州人。

贞元酔为徐州刺史,徐、泗、、凌三州节度使;十二年加检校右仆射,其任命韩愈为徐州节度使推官。

②牒:任命的文书。

③寅:十二时辰之一,凌晨3点到5点。

辰:早上7点到9点。

申:下午3点到5点。

酉:下午5点到7点。

译文:
九月一日,韩愈再拜:我接受任命书的第二天,在节度使官署内,有府中小吏拿着官署中原有的规章制度十多条来给我看。

其中有一条
我做不到,即自今年九月至来年二月末,都要早晨进来,到晚上回去,不是生病或其他变故就不许随便出去。

当时因为刚刚受任命,不敢说。

古人有过这样的话:每个人都有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也都有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

像这样的规定,就不是我韩愈所能做到的。

如果强迫自己去执行它,那我—定会犯疯癫病的。

(这样)对上我无法接受您委托办的事情,忘记我将用来报答您的恩德的方法;对下使我无法自立于世,丧失用来保持独立人格的心志。

既然如此,那么我怎么能够有话不说呢?
大概您之所以选择我给您做幕僚,并不是因为我能“晨入夜归”,必定是我有其他可取之处。

如果是我有其他可取之处,那么即使我不“晨入夜归”,我的可取之处依然存在。

在下位的人事奉上司不—定采用同样的做法;在上位的人任用下属,也不一定采用同样的做法。

应该衡量他的能力来任用他,衡量他的才干来安排他,他所不能做的事情,不要强迫让他去做,因此就可以使在下位的人不得罪在上位的人,在上位的人也不会被在下位的人所怨恨了。

孟子曾经说过:如今的诸侯们之所以没有(在才,德方面)远选超过别人的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只喜欢用听他们的话的人为臣,而不喜欢用能够教导他们的人为臣”。

如今的当权者,和孟子时代的当权者相比,就相差更远了,他们都喜欢那些接受命令就赶快去做的人,而不喜欢那些自己守正不阿而努力实践自己主张的人。

接受命令就赶快去做的人,都是好谋私利之徒;守正不阿而努力实践自己主张的人,都是好行信义的人。

从来没有好谋私利的人真正忠爱其国君的,也从来没有好行信义的人而忘记为其国君效力的。

如今的王公大人中,只有您可以听进去这些话,也只有我韩愈能够把这些话说给您听。

我承蒙您对我的宠幸,是由来已久的了。

假如能宽容我,使我不丧失本性;优待我,使我足以知名。

我每天寅时进入宮署上班,辰时过完下班;申时我再进入官署上班,酉时过完下班,大抵经常如此,我也不因此耽误公事。

天下的人知道您这样对待我,一定都会说:您是这样的爱士,您是这样的以礼待士,您能如此宽容使人不枉屈其本性,您能如此想成人之名,您能如此厚待老朋友。

人们又将说:韩愈能如
此识别自己所投靠的人,韩愈能如此不曲意逢迎有权势的人,韩愈的贤达竟能使主人如此待之以礼。

如果这样,那么我就是死在您的门下也毫不怨悔。

如果让我随众人的行列去上班,跟随众人而趋进,说话不敢竭尽自己的诚意,也不能行自己之直道,天下的人听说您这样对待我,都会说:您任用我韩愈,只是哀怜我的困窘,把我收容起来罢了;我韩愈事奉您,也不是因为志同道合,而是图一己之私利罢了。

假如是送样,即使您每天给我千金的赏赐,一年九次升我的官职,让我对您感恩那是有的,如果将让我对天下人说:(您是我的)知己,知己!那是不可能的。

韩愈《上张仆射书》
5、《邹孟轲之母也》原文及翻译译文
《邹孟轲之母也》原文及翻译
原文:
邹孟轲之母也。

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乃去舍市傍。

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傍。

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

”遂居之。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

”孟母以刀断其织。

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

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

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

”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

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

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

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

妇人之义,盖不客宿。

请归父母。

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

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

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译文:
(鲁国)邹邑人孟轲的母亲,人称孟母。

(当初)她的家靠近(一片)墓地。

(因此)孟子小时候,游戏玩耍的都是下葬哭丧类的事,特爱(学)造墓埋坟。

孟母(见了)说到:“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是(带着孟子)离开了这里,迁住在了(一个)集市的旁边,孟子(又)学玩起了奸猾商人夸口买卖那一类的事。

孟母又说:“这里(也)不是我应该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是)再次把家迁到了一个公学学校的旁边。

(这时)小孟子所学玩的,才是祭祀礼仪、作揖逊让、进退法度(等仪礼方面的学问)了。

孟母说:“(这里才)真正是可以让我(带着)儿子居住的地方啊!”于是,把家安在了这里。

等孟子长大成人,(便很顺利地)学(精)了《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六艺,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大名。

(后来的)君子贤人都说孟母善于利用(环境)渐染教化(孩子)。

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什么来赠送给你呢!”说的就是这件事。

[来源:]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回答说:“跟过去一样。

”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

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

有德行的入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求问才能增长知识,因此,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

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这和依靠织布而生存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假如中途废弃而不做,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儿子有衣服穿并且长期不缺乏粮食呢?女子若失去她赖以生存的的技艺,男子若对修养德行懈怠,那么不是去做小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

”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为天下有名的大儒。

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
做母亲的法则。

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什么来向你禀告呢!”说的就是这件事。

孟子娶妻以后,有一次刚进入内室,他的妻子裸着身体在屋里。

孟子不高兴,于是离开不再进去。

他的妻子向孟母告别要求离去,说:“我听说夫妇之间的规矩,在洞房里可以不遵守。

现在我在卧室偷懒,而丈夫见到我勃然大怒,这是把我当成客人了。

做女人的规矩,不能住在别人家里,请让我回到父母家中。

”孟母于是叫来孟子对他说:“‘礼’上说过,将要进入大门,要问一下谁在里边,这是表示尊敬;将要进入厅堂,声音一定要响亮,这是表示通知了人家;将要进入屋子,眼睛一定要向下看,表示担心撞上人有尴尬的时候。

如今你不遵守礼节却责怪别人没有礼节,不是(和圣人)差得太远了吗!”孟子道歉,于是挽留了他的妻子。

君子说孟母懂得礼节而且清楚如何处理婆媳之间的关系。

6、柳宗元《王叔文母刘氏》原文及翻译译文
柳宗元《王叔文母刘氏》原文及翻译柳宗元
原文:
夫人姓刘,其先汉河间王。

王有明德,世绍显懿。

至于唐,有文昭者,为绵州刺史,号良二千石。

其嗣慎言,为仙居令、光州长史,克荷于前人。

光州,夫人之父也。

夫人既笄五年,从于北海王府君伟某。

府君举明经,授任城尉左金吾卫兵曹。

修经术,以求圣人之道;通古今,以推一王之典。

会世多难,不克如志,卒以隐终。

夫人生二子:长曰舁伦,早夭;少曰叔文,坚明直亮,有文武之用。

贞元中,待诏禁中,以道合于储后,凡十有八载,献可替否,有匡弼调护之勤。

先帝弃万姓,嗣皇承大位。

公居禁中;讦谟定命,有扶翼经纬之绩。

由苏州司功参军,为起居舍人、翰林学士。

加户部侍郎,赐紫金鱼袋。

内赞谟画,不废其位,凡执事十四旬有六日。

利安之道,将施于人,而夫人卒卞堂,盖贞元之二十一年六月二十日也。

知道之士,为苍生惜焉。

天子使中谒者临问其家,赙以布帛。

呜呼!夫人之在女氏也,贞顺以自处,孝谨以有奉;其在夫族也,祗敬以承上,严肃以莅下。

事良人四十有九年,而勤劳不懈;生户部五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