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
说课稿
选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说课稿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我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分析
本课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的第一课,又是这册教材的起始课,主要教给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和原则。

本课主要介绍了秦始皇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帝的历史活动,包括其历史功绩和暴政,引导学生学会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

教给学生学会根据历史人物的活动来客观公正的去评价历史人物。

2.课标要求
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3.教学目标要求及确立依据
1.知识与水平:掌握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了解秦始皇的暴政。

准确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水平和准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水平。

2.过程与方法:以歌曲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教材。

分组合作学习秦始皇的主要历史活动,列出其功与过,展示材料,分析重要活动的原因及影响。

根据史实准确评价秦始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度析人物活动,学习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雄心抱负。

确立依据:通过初中历史及必修一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各种影视剧、书籍的观看与阅读,学生对秦始皇的活动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水平也有一定的提升,对历史人物感兴趣,尤其对这些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兴趣很高。

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以上目标。

4.说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秦灭六国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
突出方法: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历史人物每一项活动的作用,增强直观性;通过层层设问,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前后联系,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培养知识迁移整合水平,突出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客观全面客观的评价秦始皇
突破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分析材料,观察图片,并结合自己对人物的理解,拓展思维,理论联系实际,史论结合。

使难点得以突破
二、说教法:
1.教法选择:
本课的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辅助手段,以视频、图片材料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每一个学习者都能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的自主学习过程。

2.具体做法:
(1)视频图片展示法:利用视频及大量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很直观的了解人物的活动。

(2)材料分析法。

通过名人对秦始皇的评价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发表自己的观点。

(3)分析归纳法。

通过学生的自读与理解,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内容分析秦实现统一的原因,并对原因实行归纳。

(4)合作讨论法。

通过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自己对秦始皇的看法,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3、教学手段:
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搜集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历史图片。

确立依据及要达到的目的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历史学习中应提供主动建构的时间空间,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

根据这个理论,在课堂上要提供平台给学生展示和讨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图片、文字资料,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明确概念、启发思维的目的。

力图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水平,理应加深理解,培养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水平和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人物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史论结合、以史实为依据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形成准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2.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法:
根据教材的发展,设计能让学生思考甚至讨论的题目,引导学生自读了解。

(2)分析归纳法:
此法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分析过程注重与阅读法和图示法结合。

(3)小组合作学习法:
将班级分为不同的小组,互相协助,完成某一教学任务。

将知识交与学生解决,老师指点。

此法不但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注重生生之间的互动,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4)练习巩固法:
通过练习题巩固本课所学知识,以练促学。

依据:根据新课标改革关于发挥学生主动性要求和本课的特点。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1、导入新课:
歌曲导入法:播放影视作品《秦王扫六合》歌曲,了解学生对秦始皇及秦朝的理解。

学生边听边思考:如何去评价秦始皇?
2、推动新课
活动一:解读方法,合作学习,展示交流。

1.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思考: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并展示材料,了解名人对秦始皇的评价,提问学生评价是否准确。

2.告诉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边自学边合作交流信息,总结归纳秦始皇的主要活动。

(把学生分为“功”“过”两个组,各四个小组,合作学习)
3.检查学生合作学习成果,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学习成果,组员补充。

(可辩论、质疑)
活动二:演示过程,分析原因及影响。

1.投影展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1)分析战略方针:“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2)经过:韩、赵、魏、楚、燕、齐——“喊赵薇去演戏”(谐音记忆)(多媒体展示秦统一六国过程)
从公元前230至公元前221年,嬴政相继兼并六国,建立起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南达南海,北到长城一带的大一统帝国。

2.引导学生分析秦得以统一六国的原因,媒体打出。

(1)客观条件:(根本原因: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①从经济方面看,生产力的提升,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民族、各地区地联系增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了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长期的兼并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③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族间联系日益增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④广大劳动人民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

(2)主观条件:
①秦国商殃变法比较彻底,国力强盛,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

②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准确策略。

③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个人条件:坚忍刚毅的性格和敏锐迅捷的决断力、
雄才大略。

重用人才:破格录用一批谋臣猛将:善于发现人才,礼待人
才,并能用人不疑。


3.分析秦统一的影响: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建立起强大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有利于民族融合,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活动三:展示疆域,提问:面对如此辽阔的国家,以秦始皇为首的封建地主阶级又如何去巩固统一和增强管理的呢?
1.设问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采取哪些措施巩固统一?引导学生联系旧知,分析归纳。

2.展示材料,分析政治措施.
中央建立皇帝制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政治上:地方实行郡县制
作用:强干弱枝,增强中央权力
(2)演示秦朝的中央集权制(金字塔式,“垂直管理”)
御史大夫
机构:皇帝——中央:
丞相 ——郡(守)——县(令) 太尉
(3)分析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

3.经济上:①统一货币②统一度量衡
4.文化上:①统一文字: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
②焚书坑儒:维护专制统治
5.军事上:统一六国、开疆拓土
(1)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并增加设四郡
(2)修建万里长城。

6.交通上:陆——修驰道、直道; 水——灵渠道
便于政令下达,调遣军队,巩固统治,也便于各地交流
7.表格总结秦始皇的功绩。

活动四:分析秦始皇的暴政(展示材料,总结归纳)
1.表现:①焚书坑儒:限制思想,摧残文化; ②修筑长城:百姓徭役增加,大量死亡,民怨沸腾③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骊山墓;消耗大量钱财、挥霍无度 ④刑法严酷 ⑤赋税沉重
2.影响:激化阶级矛盾,加速秦的灭亡
活动五:评价(出示相关人物对秦始皇的评价,给学生提示准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对秦始皇科学评价)
1.展示材料,判断评价的客观性
2.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并说出理解的依据。

(雄心壮志,霸气,帝气,偏激,自傲)
五、说板书设计:采用知识框架图,归纳展示的方法利于学生归纳与理解
六、说效果预测:
在这节课的讲授过程中,我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采取参与式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对问题我只给些点拨和引导,该怎样改进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使学生处于主动地位,逐步养成自主评价,自主改进的习惯。

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了,课堂表现出宽松、热烈局面。

课堂上部分学生的见解使我也受益很多,我们师生间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相长。

本课我除了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的兴趣外,还设计了一系列学生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总结知识,拓展思维。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歌曲开头、结尾、贯穿课堂中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也存有着一定的不足,如学生有时候思考不成熟,导致一
时的冷场;在时间上把握不太准确,导致课堂前半部分较松、活跃,学生活动充分,后半部分时间太紧,学生未能活动开,结尾收的太快;对学生的评价还不到为,激励性的语言不丰富,有待进一步提升;师生之间的关系还没有达到那种亲密无间,学生的很多话有时还不能完全与老师交流。

值得提出的是,学生的社会分辨水平正在形成之中,思想不定型,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难免有失全面与客观,应予以准确引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