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生操作技能培养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职学生操作技能培养方法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中职学生操作技能培养的方法。
只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严格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技能。
关键词:操作技能形成过程有效措施
技能是什么?技能就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它是通过训练而获得的”。
技能可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其中心智技能是动作技能的基础,通常是在完成各学科任务中得到提高和完善。
只是由于职教教学中更强调教学的实践性,所以这两者就成为紧密的联合体,只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严格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技能。
所谓操作技能是按一定要求完成操作程序的能力,具体归结到职教教学中就是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严格训练,熟练而准确地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一、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要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可以把操作技能的获得分三个阶段:
(一)学习兴趣产生阶段。
这一阶段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所要学习的技能。
学生在学习某项实际操作技能前,先要让他们了解操作的全过程以及全过程可分解成多少个简单动作,了解操作要求、操作的工具、工作方法和方式等内容以及操作过程如何自检、如何防止出错、如何注意安全等等。
(二)强化操作技能阶段。
这一阶段,学习者已经初步掌握了完整的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大量练习,加强有用的反应,排除无用的反应,学生把各个子技能形成大的连锁。
在这一阶段中,要让学生学会把各个基本动作有机衔接起来,逐步消除动作间的过渡和干扰,增强协调性、稳定性、灵活性,使动作品质不断提高,速度不断加快,并使之成为自动化动作。
(三)熟练掌握操作技能阶段。
这一阶段学习者熟练地掌握了完整的操作技能,各子技能已经达到协调完善,并达到很熟练的程度。
这一阶段教师的角色不再只是理论的传授者、讲解者,更多地是学生操作能力的观察者、协调者。
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和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按操作熟练程度、工序完成的质量、速度和工作协调程度来评价自己的技能,调节自己的活动,最终形成协调和完善的操作技能。
在整个技能培养过程中,应经常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进行检测,了解教学效果,发现问题,以便下一步对教学进行调整。
例如,在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中,要求学生从选电子元器件,到制作电路板、焊接、测试、调试、直至完成电子产品成品,都要求认真去训练操作技能,这样可以检验学生的操作技能熟练程度。
在学期期中、期末的技能考核中,把具体的操作技能的要求和熟练程度作为考核标准。
这样通过宏观和微观的双向把握,不仅可以使学习者对操作步骤有细微的辨别和观察能力,也可以使学习者更轻松自如地运用所学的操作技能。
二、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有效措施
(一)掌握技能的基本标准和操作过程。
国家已经对我国现在的职业情况进行了细化分类,并制定了相关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对目前还没有职业技能标准的职业,各级职业学校可因地制宜,自己制订有关标准,或请有关行业的专家与学校相关专业的骨干教师共同研究制订。
标准制订后,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中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考核时也要严格按照部颁和省统一标准或学校标准来执行。
通过学习与考核,使学习者不仅要对某一专业技能包含哪些步骤都有清醒、正确的认识,而且要对操作步骤中出现的差错做出及时纠正。
(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操作技能训练。
操作技能形式的关键在于学生自己长期的练习,但这种练习决不应当是一种简单的机械重复,而应当是在科学训练规律指导下的最优练习法,教师应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三)操作技能训练要做到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
技能训练进程安排的依据是掌握技能的过程,是一个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
新技能的形成依赖于旧有的经验。
如果二者差距过大,便很难建立稳定的联系,不利于技能迅速地形成。
所以,对于复杂的操作,首先应将其分解为简单动作环节,在逐步掌握后,再过渡到完整的技能。
(四)注意技能训练速度与质量的掌控。
训练初期是一个熟悉的过程,为保证练习活动的准确性,速度可适当要求慢些。
在训练中后期,速度可适当加快。
因为当技能训练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每一个动作系列已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已巩固下来,并且能根据情况的变化,灵活、迅速而准确地完成动作,能自动地完成一个接一个的动作,几乎不需要有意识的控制。
同时,在训练的初期,教师对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坚持按科学的方法进行严格的训练,不允许为方便或偷懒而采用不正确的训练方法。
因为错误动作一旦形成,纠正起来就非常困难。
(五)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多样化的操作技能训练手段。
技能的形成和保持需要有足够的训练次数和时间。
在安排训练时间次数时一方面要考虑有利于技能的巩固,另一方面要考虑避免练习疲劳引起的厌倦情绪导致兴趣下降。
还要根据不同专业技能的性质和特点对待,合理地安排训练的间隔时间及每次的训练时间长短。
单一的训练方式往往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兴趣下降,影响效果。
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技能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
但也要注意不要变化太多,否则不利于巩固。
(六)注意练习与反馈的双重刺激。
及时反馈,让学生了解每次训练的结果。
因为只有当学习者从他们的动作或动作的结果中得到反馈时,它才能对学习起促进作用,所以在训练中,要经常采用检查、评讲、比赛等方式,对训练情况进行了解,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自己训练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使正确运用不断强化,巩固。
(七)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
中职培养的学生应能反映社会的需求,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也可以使学校直接面向企业办学,以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为专业设置依据,制订培养方案。
中职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节约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率。
让学生参加到企业的实际生产当中去在真实的场景中辨别操作技能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使学生的操作技能臻于熟练。
当然中职校要抓住产业调整的新动向,摸清产业需求及劳动力市场状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用得上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工作之忧。
总之,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中必须重视操作技能,掌握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及特点,使中职校生走出传统教学的旧格局,把中职校生真正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修订版),1997.5
[2]张爱卿.现代教育心理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3]黄强、张燕逸、武任恒:《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12
[4]李向东,赵欣,黄强.试动对动作技能练习成绩影响的研究[J].理论研究,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