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雷锋精神学习的文献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靳赫.党报学雷锋报道的嬗变以《人民日报》为例[J].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2:1-48.雷锋是建国后树立的诸多典型人物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1963年至今,"学雷锋"的宣传已经历了约50个年头,虽然历经数个冷热的轮回却始终没有淡出历史,并在2012年乘着文化建设的东风掀起又一个高潮。党报的"学雷锋"报道可视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宣传样本,对此类报道进行剖析,对整个宣传工作的脉络进行考察,有助于我们从整体着眼,更好地看清这一类的宣传活动,从而分析利弊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并在具体工作之上抽象出普遍的规律。为了弄清党报"学雷锋"报道的变化脉络,本文选取党报中最有代表性的《人民日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框架分析的方法,从时间维度上考察前后几十年这份报纸上刊载的"学雷锋"报道框架的变化,并总结出此类报道的规律,分析变化的原因,希望对今后此类工作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此之前已有研究党报"学雷锋"宣传历时性变化的文献,但是侧重于雷锋形象的变迁这一方面,在研究方法上也是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缺乏客观数据。本文以内容分析的方式将研究量化,并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在大的时间跨度里,党报对于学雷锋的整体宣传框架是如何随着时代的推移而逐渐发生转变的。(本论文运用抽样法对1960—2012年人民日报关于雷锋精神的报道进行研究,采用框架分析法从报道的主题、任务、地域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归纳出雷锋形象嬗变的原因与规律。研究者认为,雷锋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而发生变化的。到目前为止,雷锋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好人,而是抽象道德形象的浓缩。)
[2]蒋洁蕾.教科书中雷锋形象嬗变的话语分析[J].教材建设.2012,(06):56-59.
1963 年以来雷锋一直是我国的道德榜样。语文教科书是塑造雷锋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那么,我国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塑造了怎样的雷锋形象?雷锋形象在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又是如何演变的?话语分析和频度分析发现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雷锋的形象经
历了嬗变,表现为:从“具体”雷锋转向“精神”雷锋,由“政治”雷锋变为“生活”雷锋,从“英雄”雷锋趋向“平民”雷锋,由“内心独白”的雷锋变成“被寻找”的雷锋。总体而言,雷锋形象诠释了我国社会公共道德的基本内涵。(从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分析雷锋形象的嬗变,雷锋逐渐由一个被政治建构的的雷锋,发展为生活建构的雷锋形象,到由学生自己建构的雷锋形象。)
[3]张萍.从传播学角度看雷锋精神的现实困境[J].东南传播,2012,(08):54-55.
雷锋精神核心在于服务他人、提倡良善互助的社会风气,却在当下社会的传播过程
中遭遇了困境,本文将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对这种困境作解读,以求厘清当下雷锋精神在传播机制上的得失利弊。一、由宣传而传播,范围的溢出使效果面临新的检验;二、传播环境与受众心理的变迁:不可忽略的外因;三、雷锋精神与雷锋形象的混同:偶像坍塌以致其精神受疑。主流话语中对雷锋精神的阐释有一个变迁的过程,从1963 年以来,20 世纪对雷锋精神含义的阐释经历的几次变迁从《人民日报》的报道中可见一斑:“文革”初期立足点是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中“爱”的层面;1973 年- 1976 年的重点是“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中“憎”的一面;1977 年 3 月 5 日的《人民日报》中,雷锋宣传第一次以社论的形式出现,在社论中,周恩来的题词成为对雷锋精神的“精辟概括”:“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到了八十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钉子”精神得到了新的阐发,被定义为“勤奋学习文化科学技术,努力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的精神;1983 年- 1989 年,改革的需要被进一步融入雷锋精神,“傻子”精神和“螺丝钉”精神被概括出来;1990 年关于学习雷锋精神的社论再次出现,雷锋精神被定义为:一种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其核心是共产主义精神;1993 年纪念为雷锋题词三十周年的大会上,胡锦涛的讲话再一次全面总结雷锋精神在新形势下所
要求的表现形式,“钉子”精神被概括为“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螺丝钉”精神被提炼为“立足本职,忠于职守”,雷锋精神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道德风尚,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精神中所包含的传统美德,被总结为爱国主义精神,它在新形势下的要求就是“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5]([5]柴子文.从人民日报报道看雷锋精神变迁[N].羊城晚报,2012- 03- 04(B2).)
早在八十年代末,《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就指出,“雷锋作为一个典型个人,从他的事迹汇总可以直观或派生出许多可贵的精神,但雷锋精神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精神,其实质和精髓我认为不应该随意用‘政治剪刀’去‘剪裁’……一个社会进步的精神丰碑,怎能成为任人捏塑、为我所用的‘七巧板’‘、橡皮泥’。([6]王超海关于“雷锋精神”[N].人民日报,1989- 05- 05(5))
[4]吕鹤颖.雷锋形象的文化建构[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47.
雷锋,一个革命时代被塑造的政治符号,在告别革命的后革命时代却重新引起人们的
广泛关注,这本身就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雷锋形象的文化建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从历史主义的视角出发,用文化研究的方法,把雷锋形象放在具体的社会语境中加以关照,试图以此明晰雷锋这个政治符号产生的历史根源,探究雷锋形象的变化所传达的意义,揭示其中蕴涵的当代社会文化症候。
本文绪言部分主要概括了雷锋形象的文化建构的基本情况,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
前人的研究成果。正文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分重在重返历史现场,分析革命时代雷锋被建构成政治符号的背景、思想基础、个人特征、受众及其形象在1961 年至1989 年《人民日报》中的变化;下半部分对社会转型期的雷锋形象做了主流话语与大众文化两个方面的描述,分析其发生语境,并对网络恶搞的雷锋形象作了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分析在后革命时代,雷锋形象是如何被建构的,以及为什么这样建构。(此文章重点分先了后革命语境下,雷锋形象:1、作为道德标签的雷锋;2、道德困境的参照物;3.被质疑的雷锋;4.被网络恶搞的雷锋。其中的原因,1、世俗化关怀;2、日常生活审美化;3、国家意识形态的政策性包容)
[5]刘长海.学习雷锋,回到雷锋———关于“学雷锋”运动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07):52-54.
此论文分析了当下在学习雷锋运动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不适合时代的需求了;(2)学习雷锋活动中,出现了形式化和功利化的倾向;(3)学习雷锋活动是一种硬性任务。
[6]胡丰顺,肖凯.雷锋精神的精神优势及其生成机理和转化策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04):130-135.
建设精神优势,可以产生系列效应: 一是将精神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精神力量; 二是使物质优势产生几何式的扩大效应; 三是借助物质与精神优势的有机结合来增强国力,使国家的眼光更远、根基更牢、力量更强,对推动现代化建设和社会顺利转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精神优势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它需要人们根据新的宏阔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也需要对雷锋精神进行坚守和推进,使之始终成为人类前行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为此,本文拟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