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行政管理任务范围扩大
任务范围扩大和交往手段的发达推动分工 基础上的集中统一管理。 (经会p294-295)
3
结论: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
统组织向现代大型组织的转型, 需要引领现代社会组织发展方 向的科学理论。
4
二、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 容 (一)官僚制的权威基础:法理型权威
1、没有权威不成组织,权威是组织 不可或缺的要素。
8
2、权威等级化。 纵向分层,将职位及权威按等级组织起来, 实行层级节制;上级指挥监督下级,下级报告 请示上级,构成统一有序的运行体系。 3、公私分离,档案管理。 现代行政组织原则实行公私分离,办公机构 与私宅分离,公共财产与私人财产分离,官方 活动与个人生活分离。 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以正式的文件下达, 记录在案,凭文办事,用毕归档,妥善保管。 这有利于下级明确任务、要求和权责,也有利 于上级监控。
经济与社会p296二民主政治需要铲平经济社会差异平等原则要求实施抽象的规则统治拒绝特权和个案处理经会p305三行政管理任务范围扩大任务范围扩大和交往手段的发达推动分工基础上的集中统一管理
第三章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法政学院公共管理系 鞠连和
1
一、韦伯“官僚制”理论形成的经济社会条 件
二、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中国化与应用
2
一、“官僚制” 理论的经济社会条件
(一)市场经济呼唤科学的行政管理
兼职的传统行政管理,不准确、不统一和 浪费时间,造成管理对象经济上的损失。 (概念与案例,p87;经济与社会p296)
(二)民主政治需要铲平经济社会差异
平等原则要求实施抽象的规则统治,拒绝 “特权”和“个案处理” (经会p305)
9
4、公职人员专业化。 专业性的机构管理以全面的专业训练为前 提。分工导致专业化,岗位的专业性需要 训练有素的公职人员队伍。 5、公务活动职业化。 公务活动要官员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只有 职业化的专职人员才能胜任,兼职、业余 和挂名式官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10
6、照章办事,非人格化。 非人格的规则构成了官僚世界的生命线。公 务活动遵循一般性规则,照章办事,依法行政, 对事不对人。这与那些通过个人特权和送礼来 调节关系截然不同,它限制了官员的武断和个 人偏私。 7、规范的职位(官职)管理。 (1)职业要求忠于职守。 官员把职位当做一种职业,要忠诚于职业而 非个人。官职的本质是一种责任,进入一个机 构意味着接受一种特殊的为机构效力的义务, 得到的是一种有保障的生活,而不能视其为获 取租金和酬金的来源。
官僚制的早期含义是仅指官员的统治。19 世纪末,其含义扩展为国家乃至所有大型组织 中由受过训练的专职人员组成的行政管理机构。
韦伯认为,“官僚制”是由科层制组织 起来的专业人员按规则实施管理的行政组织。
现代官僚制的理想类型有如下基本特征和要 求:
7
1、分工法制化。 横向分科,工作被合理分成个人或群体能 承担的部分,由法律和行政法规明确规定。 内容包括: (1)行动职责; (2)权力配置; (3)工作方法和任职资格。 具有固定权限的常设公共权力机构是现代 社会的产物。以往,统治者通常由私人亲 信、食客和宫廷臣仆来实行最重要的法令; 他们的使命和权限都不是明确规定的,而 是因情况而定。
13
三、“官僚制”理论的中国化与应用
(一) “官僚制”的优势及其理论价值 1、“官僚制”较之其他类型组织,有
明显的技术效率优势。它具有严密性、合 理性、稳定性和普适性。
2、“官僚制”理论揭示了行政组织中的 许多重要特征和管理原则,把行政管理和 最大限度追求效率紧密联系,强调以知识 和技能为基础的科学化管理。
韦伯按权威类型比较研究组织形态,具有 重要方法论意义。
14
(二) “官僚制”弱点及其理论局限
1、“官僚制”使人成为官僚机器的附属品, 压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分工过细就可能 无法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完全由上级决定 下级命运,会影响效率;照章办事易于产生 本位主义,忽视组织整体目标。
2、 “官僚制” 理论,过分强调静态的正 式组织功能,忽略了实际过程中非正式组织 的作用;过分强调层级节制,不利于调动下 级积极性;过于强调人员稳定、年资,易导 致论资排辈和组织惰性。
15
(三) “官僚制”及其理论的中国化 1、 “官僚制”及其理论的普遍性 2、“官僚制”及其理论的特殊性
思考: 中国应在哪些方面汲取“官僚制”及其 理论成分?如何汲取?
16
再见
17
权威与权力。
辨析:权威就是权力。
错误。 权威与权力不同。权力是无视人们的 反对,强迫他人服从的能力;而权威则意 味着人们在接受命令时出于自愿。
5
2、三种类型权威的组织。 (1)传统型权威组织
封建帝国 (2)魅力型权威组织
宗教组织 (3)法理型权威组织
官僚制组织
6
(二) “官僚制”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官僚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1
7、规范的职位管理。 (2)考试录用。 官员录用必须经过一般和专门的考试。 (3)保证官员地位受社会尊重。 如等级秩序的规定、拥有资格证书的要求、 固定的薪金与退休保障等。 (4)官员由上级任命而非民选。 上级任命的官员的标准是纯粹的工作目的和 工作质量。
12
7、规范的职位管理。 (5)终身任职。 官员只要按公务员法尽忠职守,法律保证 他不被武断地免职。 (6)官员拿固定的薪水和养老金。 薪水不同工资,不按工作量衡量,而是根 据不同的职责(“官阶”)和服务年限确定, 使公职成为值得追求的职业。 (7)稳定的升迁机制。 由低级到高级晋升;晋升依据工作成绩和 资历,而不是人际亲疏关系
任务范围扩大和交往手段的发达推动分工 基础上的集中统一管理。 (经会p294-295)
3
结论: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
统组织向现代大型组织的转型, 需要引领现代社会组织发展方 向的科学理论。
4
二、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 容 (一)官僚制的权威基础:法理型权威
1、没有权威不成组织,权威是组织 不可或缺的要素。
8
2、权威等级化。 纵向分层,将职位及权威按等级组织起来, 实行层级节制;上级指挥监督下级,下级报告 请示上级,构成统一有序的运行体系。 3、公私分离,档案管理。 现代行政组织原则实行公私分离,办公机构 与私宅分离,公共财产与私人财产分离,官方 活动与个人生活分离。 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以正式的文件下达, 记录在案,凭文办事,用毕归档,妥善保管。 这有利于下级明确任务、要求和权责,也有利 于上级监控。
经济与社会p296二民主政治需要铲平经济社会差异平等原则要求实施抽象的规则统治拒绝特权和个案处理经会p305三行政管理任务范围扩大任务范围扩大和交往手段的发达推动分工基础上的集中统一管理
第三章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法政学院公共管理系 鞠连和
1
一、韦伯“官僚制”理论形成的经济社会条 件
二、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中国化与应用
2
一、“官僚制” 理论的经济社会条件
(一)市场经济呼唤科学的行政管理
兼职的传统行政管理,不准确、不统一和 浪费时间,造成管理对象经济上的损失。 (概念与案例,p87;经济与社会p296)
(二)民主政治需要铲平经济社会差异
平等原则要求实施抽象的规则统治,拒绝 “特权”和“个案处理” (经会p305)
9
4、公职人员专业化。 专业性的机构管理以全面的专业训练为前 提。分工导致专业化,岗位的专业性需要 训练有素的公职人员队伍。 5、公务活动职业化。 公务活动要官员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只有 职业化的专职人员才能胜任,兼职、业余 和挂名式官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10
6、照章办事,非人格化。 非人格的规则构成了官僚世界的生命线。公 务活动遵循一般性规则,照章办事,依法行政, 对事不对人。这与那些通过个人特权和送礼来 调节关系截然不同,它限制了官员的武断和个 人偏私。 7、规范的职位(官职)管理。 (1)职业要求忠于职守。 官员把职位当做一种职业,要忠诚于职业而 非个人。官职的本质是一种责任,进入一个机 构意味着接受一种特殊的为机构效力的义务, 得到的是一种有保障的生活,而不能视其为获 取租金和酬金的来源。
官僚制的早期含义是仅指官员的统治。19 世纪末,其含义扩展为国家乃至所有大型组织 中由受过训练的专职人员组成的行政管理机构。
韦伯认为,“官僚制”是由科层制组织 起来的专业人员按规则实施管理的行政组织。
现代官僚制的理想类型有如下基本特征和要 求:
7
1、分工法制化。 横向分科,工作被合理分成个人或群体能 承担的部分,由法律和行政法规明确规定。 内容包括: (1)行动职责; (2)权力配置; (3)工作方法和任职资格。 具有固定权限的常设公共权力机构是现代 社会的产物。以往,统治者通常由私人亲 信、食客和宫廷臣仆来实行最重要的法令; 他们的使命和权限都不是明确规定的,而 是因情况而定。
13
三、“官僚制”理论的中国化与应用
(一) “官僚制”的优势及其理论价值 1、“官僚制”较之其他类型组织,有
明显的技术效率优势。它具有严密性、合 理性、稳定性和普适性。
2、“官僚制”理论揭示了行政组织中的 许多重要特征和管理原则,把行政管理和 最大限度追求效率紧密联系,强调以知识 和技能为基础的科学化管理。
韦伯按权威类型比较研究组织形态,具有 重要方法论意义。
14
(二) “官僚制”弱点及其理论局限
1、“官僚制”使人成为官僚机器的附属品, 压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分工过细就可能 无法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完全由上级决定 下级命运,会影响效率;照章办事易于产生 本位主义,忽视组织整体目标。
2、 “官僚制” 理论,过分强调静态的正 式组织功能,忽略了实际过程中非正式组织 的作用;过分强调层级节制,不利于调动下 级积极性;过于强调人员稳定、年资,易导 致论资排辈和组织惰性。
15
(三) “官僚制”及其理论的中国化 1、 “官僚制”及其理论的普遍性 2、“官僚制”及其理论的特殊性
思考: 中国应在哪些方面汲取“官僚制”及其 理论成分?如何汲取?
16
再见
17
权威与权力。
辨析:权威就是权力。
错误。 权威与权力不同。权力是无视人们的 反对,强迫他人服从的能力;而权威则意 味着人们在接受命令时出于自愿。
5
2、三种类型权威的组织。 (1)传统型权威组织
封建帝国 (2)魅力型权威组织
宗教组织 (3)法理型权威组织
官僚制组织
6
(二) “官僚制”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官僚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1
7、规范的职位管理。 (2)考试录用。 官员录用必须经过一般和专门的考试。 (3)保证官员地位受社会尊重。 如等级秩序的规定、拥有资格证书的要求、 固定的薪金与退休保障等。 (4)官员由上级任命而非民选。 上级任命的官员的标准是纯粹的工作目的和 工作质量。
12
7、规范的职位管理。 (5)终身任职。 官员只要按公务员法尽忠职守,法律保证 他不被武断地免职。 (6)官员拿固定的薪水和养老金。 薪水不同工资,不按工作量衡量,而是根 据不同的职责(“官阶”)和服务年限确定, 使公职成为值得追求的职业。 (7)稳定的升迁机制。 由低级到高级晋升;晋升依据工作成绩和 资历,而不是人际亲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