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教学方法应用指导(梦山)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2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2)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2)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品德与生活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观念和生活态度。
2. 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1. 分享和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2. 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义和方法。
3. 学会与他人友善相处的原则。
4. 学会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方法。
第二单元:关心他人,关爱别人1. 学会理解和同情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2. 学会关心和照顾弱者,如老人、儿童、残疾人等。
3. 学会帮助他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第三单元:我与他人的关系1. 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和个性。
2. 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互相体谅和支持。
3. 学会处理分歧和冲突,保持良好的关系。
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法:通过讲解故事、实例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品德与生活的相关概念和原则。
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和交流关于品德与生活的问题,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通过模拟情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游戏活动法:设计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品德与生活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评价学生的品德表现和生活态度。
2. 对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访谈,了解学生对品德与生活的理解和体验。
3. 组织学生进行小测验或作业,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进行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进步,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反馈。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2)精选2篇(二)课程名称:品德与生活课程学年:小学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守信、友善、谦虚等。
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方案与解析
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方案与解析一、引言品德与生活课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课程。
本文将针对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为教师提供一套可行的教学方案与解析。
二、教学内容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如诚实、守信、友善、公平等;2. 社会生活常识:介绍社会生活中的规则、礼仪、习俗等,使学生了解社会的运作方式;3. 健康生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运动、卫生等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意识;4. 安全教育:让学生学会避免危险、防范自身安全隐患,提高自我保护能力;5. 环境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习惯。
三、教学目标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自律能力;3.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技能,使他们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素质;5.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与行动。
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给学生创设逼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2.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3. 观察与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与实践能力;4.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活跃度;5. 讨论与互动法: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互动交流,培养他们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方案与解析1. 教学方案:(1)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2)教学准备:准备相关教学材料、教具和活动方案;(3)教学实施:按照计划进行教学活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4)教学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反馈他们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中围绕主题的五步教学法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中围绕主题的五步教学法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小学《品德与生活》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
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是《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
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力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以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呢?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应该围绕主题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引导、观察、讨论、评价、实践。
一、引导学生,找到主题。
在教学中无论是什么科目都要讲求引导,《品德与生活》课更是这样。
巧妙的引导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比如:学习《与邻居和睦相处》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导的:一位老爷爷生病了,他的儿女们都在外地工作,生活没人照顾,邻居们知道后主动给老爷爷看病,并且轮流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老爷爷很快恢复了健康。
同学们想一想:当他的儿女们回家后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呢?(生说:“这真是远亲不如近邻啊”!)这样自然而然就引导出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的道理,也懂得了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另外,学生获得的道德观点主要是来自于教材,所以《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拓展课文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现有认知深化他们的认识,强化他们已获得的道德观点。
如:在教学《当他遇到困难》一课时,学生们从教材中了解到小明的父母遭遇了不幸,教师提问:“了解到这些情况,你有何感受?你打算怎么办?”学生的反应是:同情、帮助。
“同情别人的不幸,帮助有困难的人”,这一主题就很自然地引导出来了。
如何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2014-01观察思考《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基本理念告诉我们: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
课程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求。
小学生的特点是:“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
”因此,教学活动一定要从学生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营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喜欢的方式去体验。
以活动为纽带,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悟。
只有这样,才能使《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回归生活。
教学中我的具体做法是:一、创建平台收集调查,使教学源于生活新课程标准强调:《品德与生活(社会)》是学生生活或社会化的启蒙教育课程,是一门从学生社会生活实际出发,旨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对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认识还处于模糊的状态,对周围的环境和氛围还不是很在意,存在盲点甚至误区。
因此,学生只有通过亲自搞调查研究,收集真实素材和资料,参与体验,以社会生活为主线,认真学习相关的常识、规范,才能逐步养成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只有将生活实际和课堂教学相结合,才能让学生真正地走进社会。
例如,在教学浙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安全伴我行》时,我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理念,课前指导学生采访父母长辈,看书报、电视,查资料实地考查,走向社会进行调查了解,课堂上结合自己的遭遇畅谈交流。
学生收集了许多有关防火灾、防溺水、防触电、防车祸、防遭遇陌生人等不安全因素造成严重后果的小资料,进一步加深了对“消除隐患防事故”的认识。
使学生从小就树立起安全防患意识,珍爱生命,健康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类似的活动平台还有:收集有关防地震、防中毒、防洪水、防偷盗、防雷电、防迷信等小资料,了解如何防止意外事故而引发灾难。
品德与生活说课稿
品德与生活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具体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品德与生活的关系,了解品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品德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3. 情感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品德与生活的关系,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规范。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品德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PPT课件、案例材料、小组讨论活动所需的纸张和笔。
2. 素材准备:精心挑选与品德与生活相关的案例材料,确保案例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品德与生活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PPT课件,向学生介绍品德与生活的概念和关系。
解释品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品德与生活的互动关系。
3. 案例分析(15分钟)将准备好的案例材料分发给学生,让他们小组讨论并分析案例中的品德问题和生活影响。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提取出品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4. 规范归纳(10分钟)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分享,归纳总结出一些常见的品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通过PPT展示给全班学生。
让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讨论,补充和修改归纳出的规范和准则。
5. 情境模拟(15分钟)设计一些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品德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可以设置小组竞赛,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生活场景,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规范。
6. 总结反思(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体会。
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所学的品德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计划
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计划一、引言:品德与生活课的重要性品德与生活课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培养学生的品德、道德素养和生活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在学校和社会中养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并具备应对生活中各种挑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生活技能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道德品质和生活技能。
通过学习,学生将逐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课程内容的设置:关注道德教育和生活技能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内容应既关注道德教育,又注重生活技能的培养。
课程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文化与道德观念: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和经典名著,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荣誉感和责任感。
2.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介绍社会交往的规范、礼仪常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
3.情感管理与心理健康:教导学生如何理解和管理情绪,增强自信心,提高抗压能力。
4.法律与安全知识:介绍法律法规,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和安全意识。
5.健康与生活方式:传授健康饮食知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课堂教学方法:结合理论与实践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方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讲授、互动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道德观念和生活技能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评价中,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既需要定期的考试和作业评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需要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际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品德和生活技能。
六、校园与社会的结合:品德与生活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将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可以组织校园与社会相结合的实践活动。
比如,开展义工活动、参观社区服务机构、组织社会实践等,提供学生锻炼品德和生活技能的机会。
七、家校合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需要家校合作,家长在品德教育中的积极参与和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对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方法
如何对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方法?好的方法将为人们展开更广阔的图景,使人们认识更深层的规律,从而更有效地改造世界。
在教学过程中,面对一群思想单纯的孩子,要让他们懂得深层的思想教育内涵,确实需要教者创新的应用各种教育方法。
1、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学习保持最佳状态的关键,它可以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把所学归于生活,就必须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加强教学的感染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游戏、猜谜、看录像、听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教育情境,使他们在课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
因此,导入课文的环节很关键,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那么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利了。
2、以人为本,引导学生亲身活动学生的道德水平发展,不是一个依靠知识灌输和传递的过程,而是要依靠学生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无论教师的讲授多么精彩,都不可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
只有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知识才能真正领悟,能力才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才能被触及和调动,态度和价值观才可能真正改变或形成。
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活动,比如:采访、调查、辩论、表演、辨析等,让学生自己调查、自己画、自己说、自己表现,在活动中成长,让课堂充满活力。
3、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里。
”我们在思品教学中认识到,认识的发展不能代替情感的发展,因为人对某种价值的认同,不仅是认知所及,而且是情感所致。
没有情感做为人的行动的动力机制,缺乏情感在人的行为系统中的调控作用,忽略情感在建立道德信念过程中的本源性基础,个体的道德人格大厦将无从矗立。
品德与生活说课稿
品德与生活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生活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品德观念,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品德观念的理解和应用2. 生活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品德观念2. 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课件:包括品德观念的解释和案例分析3. 实物:如道德故事书籍、生活技能工具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品德和生活的思考。
2. 品德观念的讲解和应用(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常见的品德观念,如诚实、守时、友善等,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这些品德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品德观念。
3. 生活技能的培养(20分钟)选择一种常见的生活技能,如洗衣、做饭等,通过实物展示和演示,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这种生活技能。
分组讨论和合作实践,让学生互相帮助和分享经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生活技能。
4. 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20分钟)设计几个常见的情景,如遇到陌生人搭讪、遇到欺凌等,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学会应对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
5. 总结和反思(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品德观念的应用和生活技能的培养。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反思,提出改进和提高的建议。
六、板书设计品德与生活- 品德观念的理解和应用- 生活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品德和生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他们能够正确应用品德观念,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同时,通过生活技能的培养和角色扮演的实践,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让他们积极参与,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但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浅谈《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形式的有效运用
载体 和途径 , 学 生通 过丰 富多彩 的教 学活 动 , 与环境 互动 、
得丰 富的 知识或 经验 ,获得 创造 性 和实践 能力 的发 展 。 如 何 有效 运用 教 学 活 动 形 式 ,以达 到教 学 目标 ? 这 里 ,本人将 介绍 教学 时 常用 的几 种 教学 活动形 式 。
可 以精选 音像 资料 、 文 字资料 , 合学生心理需求 ; 3 . 确定形式 ,可 以是导向式讨论 、竞争 欢喜喜 过春 节 的热 闹场面 ,
长期 以来 ,许多 教师 认 为低年 级学 生不 具备 讨论 问题 村 截 然不 同 的风格 ,进 而让 学 生结 合 当地 的实 际 ,畅所 欲 的能力 ,讨 论效 果不 佳 。我认 为 ,只要 在讨 论 中能 使学 生 言 , 自然 ,一 股浓 浓 的 、充 满喜 庆 的春 节气 息 就飘 荡在 教 有 机会 表达 自己的感 受 、想法 ,展 示 自己的成果 ,学 生 自 然 而然 也就 具备 了讨 论 能力 ,达 到 了讨论 的效 果 。例 如 , 在 教学 《 坐 有坐 相 、站有 站 相 》时 ,可 以根据 学生 对正 确
性演习活动 ,借助体验换位的心理感受,更好地理解教育 采用的教学活动形式都不是单一的,而是从许多的教学活
动形 式 中 ,依 据教 材 、教 学 目标 、学生 年龄 特 点 、认 知 规 律及 儿童 的 生活 实际 ,选 取活 动 的有效 形 式 。活动 中 ,教
活动的步骤是 : 1 . 准备情境 ,一个或几个相关情境,
讨论 , 并 加 以总结 , 培养儿 童分 析 问题 的全 面性 和 客观性 ,
新闽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上教案
新闽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上教案一、教学内容
本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核心素养
- 人生观
- 健康与生活
- 心理素质
- 家庭与社会
- 环保与未来
二、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本教材,学生将能够:
-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掌握健康的生活惯和方法
-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和勇气
- 学会尊重他人,发展友好关系
- 关注环保问题,担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掌握健康的生活惯和方法
-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和勇气难点
- 学会尊重他人,发展友好关系
- 关注环保问题,担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四、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取以下策略:
-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讲解、演示、实践、讨论等
-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发言,促进交流和合作
-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辅导策略
五、教学评价
针对本教材,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价方式:
- 日常表现评价
- 调查问卷评价
- 期末综合评价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新闽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上教案的介绍和编写,感谢阅读。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山东版)全册教案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山东版)全册教案第一章:主题一《我们爱学习》1.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热爱学习的情感。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1.2 教学内容: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方法与技巧1.3 教学重点与难点:让学生理解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学习的信心。
1.4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游戏、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5 教学步骤:1.5.1 导入:教师通过讲故事、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重要性。
1.5.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1.5.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优秀学习习惯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1.5.4 小组讨论:1.6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与家长一起制定学习计划。
第二章:主题二《我们讲卫生》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关心集体卫生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个人卫生公共卫生集体卫生2.3 教学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关心公共卫生,为创建和谐校园环境做出贡献。
2.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
2.5 教学步骤:2.5.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卫生小故事,引导学生关注个人卫生。
2.5.2 新课导入:2.5.3 示范演示:教师示范正确的卫生做法,让学生跟着学。
2.5.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维护公共卫生和关心集体卫生。
2.6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与家长一起制定卫生计划。
第三章:主题三《我们尊重他人》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树立和谐相处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尊重他人的意义尊重他人的表现尊重他人的方法3.3 教学重点与难点: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够做到尊重、理解、包容。
3.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尊重意识。
小学《品德与生活》趣味教学模式创新
型
南艳梅
( 河 间市 曙光 小 学 , 河北 河间 0 6 2 4 5 0)
小 学 《品 德 与 生 活 》趣 味 教 学 模 式 创 新
摘 要 : 《 品德与 生活》 教 学应 当密切贴近 儿童 生活 , 精 心 设 计 不 同的 游 戏 和 各 种 活动 , 点 燃 学 生 的 学 习热 情 . 从 而 促 使 学 生积 极 主 动 地 参 与 课 堂教 学 .让 学 生在 各 种 游 戏 活 动 中 体验 、 了解 、 探 索和认 识 生活 . 明晰事 理 . 引 导 孩 子 改 正 坏 毛 病、 培 养 好 习惯 . 不断进步成长。 关 键 词 :《 品 德 与 生活 》 趣 味 教 学模 式 创 新 途 径
பைடு நூலகம்
铃声响了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 上课 的时候该怎么做 , 下 课 的 时 候该做什么等。 通过唱这些拍手谣 . 我 发 现 孩 子 们 听 到 上 课 铃 声都知道回班级座位上坐好 . 多 数孩 子 知 道 上 课 听 课 不 玩 耍 . 下课做有意义的游戏 . 也不再打闹了。 孩 子 们 对 学 校 的 学 习 生 活 有 了初 步 的 了 解 , 知道上 、 下 课 铃 声 表 达 的 是 什 么 意 思 上 课 应 该 怎样 做 , 下 课应该做什 么 : 知道走路 要遵守交 通规则 , 不 乱 穿 马路 ; 在公 共场所遵守社 会公德 , 不 大声吵 闹 , 不 破 坏 公物 , 不 随地 吐痰 , 不乱 丢纸 屑 , 不随手 丢废 弃物 , 不 踩 踏 草 坪, 上 完 厕 所 必 须 冲水 ; 遵守校规校纪 , 说话用礼貌用语 , 尊 敬 老师 , 见 了师 长 和 长 辈 应 该 问好 ; 不 说脏话 不打架 , 同学 之 间 团结友爱 : 不 可 以随 便 拿 别 人 的 东西 , 借 别 人 的东 西用 要 得 到 人 家 的 允许 .借 东 西 应 该 按 时 归 还 ,归 还 的 时候 应该 说 谢 谢 等。 通 过 学 习这 些 拍 手 歌 谣 , 孩 子 们 逐 步 养 成 了好 的 学 习 习 惯 和 生 活 习惯 . 变 得 比以 前 懂 事 了 . 也 更有礼 貌了 , 这 样 课 堂 教 学效率更高了 , 教学效果更好了。 四、 因势 利 导 。 让 学 生在 问答 交 流 中 明理 成 长 在《 品德 与 生 活 》 教学 中, 尝 试 采 用 提 问 和 问 答 的方 式 , 比 较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好奇心强 、 好 探究 、 爱 提 问 的 特 点 。 这 种 问 答 方式 能更 好 地 激 发 学 生 的探 究 兴 趣 和学 习 热情 .还 能 很 好 地 集 中 学 生 的注 意 力 , 并 且 激 励 学 生 积 极 自主地 学 习 。 在 学 习一 些 校 规 校 纪 、 生活常识 、 保 护 自己、 遵 守 社 会 公 德 和 防 灾 逃 生 等 内 容 的 时候 , 每 当 我提 出一 个 问 题 , 同学 们 就 会 在 下 面 议 论 纷纷 , 好 奇 地 探 讨 这 个 问题 的 答 案 , 这 时孩 子 们 的 注 意 力 就会 不 知 不觉 地 集 中 起 来 , 学 习热 情 空 前 高 涨 , 而 且 积 极 动 脑琢磨问题 、 互相交流 、 探讨议论 , 并积极回答问题。 这 时 课 堂 气氛就会特别活跃 . 学 习兴 趣 浓 , 师 生 互 动流 畅 。 由 于 此 时 学 生 是 在 主 动 探究 学 习 , 因此 教 学 效 果 出 乎 意 外 地 好 。例 如 : 在 学 习 遵 守校 规校 纪 这 一课 时 ,我 首 先 提 出 问题 : “ 学 校 为 什 么 要有校规校纪呢? ” 话 音 刚落 , 下 边 同 学 就议 论 纷纷 , 开 始 互 相 交流了 , 学 习 兴 趣 盎 然 。还 有 的 同学 已经 大 声 说 出了 自 己的 想 法和答案 : “ 因 为 没 有 校 规 校 纪 不 行 …… ”我 再 提 出 问 题 : “ 为 什 么 没 有校 规校 纪不 行 呢 ? ” 有 同学 回答 说 : “ 没 有 校 规 校 纪 就 会 乱 … … ” 于 是 我 提 出 问题 : “ 为 什 么 没 有 校 规 校 纪 就 会 乱 呢?” 有 的 同学 回答 : “ 因 为没 有 校规 , 同学 想 做 什 么 就 随 便 做 什么 ” 。 我 再 提 出 问题 : “ 那 你 们 说 学 校 没 有 校 规 校 纪 行 不 行 呢? ” 同 学们 大声 回答 : “ 不行 。 ” 然 后 我 再 给 同 学 们 讲 解 为 什 么 学 校 必 须 有 校规 校 纪 , 为什 么没 有 校 规 校 纪 会 乱 , 我 们 为 什 么 要 遵 守 校 规 校 纪 。遵 守 校 规 校 纪 对 我 们 有 什 么好 处 及 重 要 性 等 知识 。 总之 , 《 品德 与生 活 》 课要 贴 近儿 童 日常 生 活 , 针 对 小 学 低 年 级 儿 童 的 年 龄 特 点 和 心 理 特 征 .精 心 设 计 不 同 的 游 戏 和 各 种活动 . 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热 情 . 从 而 促 使 学 生 积 极 主 动 地 参 与 课堂教学 , 让 学 生 在各 种 游 戏 活 动 中 体 验 、 了解 、 探 索 和 认 识 生活 , 明晰事理 , 引导孩子改正坏毛病 , 培养好习惯 , 不 断 进 步 成 长 参考文献 : [ 1 ] 康 华发. 品德 课程 教 学 实践 与体会 [ J ] . 北 京教 育 , 2 0 0 9 , 5 [ 2 ] 万 贵 妃. 品德 新课 程 的教 学 设 计 与 实 践 [ J ] . 河北教 育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小学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学生品德与生活教育的培养。
品德与生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面对生活和社会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准则。
本文将研究和探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有效方法,并探索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一、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可以帮助他们增强对他人的关心和理解,培养友善、宽容和谦虚的品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1 以身作则: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展示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良好的情感品质,激励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1.2 情感倾听:教师应当积极倾听学生的情感需求,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困扰,并及时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1.3 情感体验:通过情感体验活动,如情感剧场、情感日记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各种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理解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品德与生活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可以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方法:2.1 案例分析:以真实的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其中的道德问题,激发他们的道德思考和判断能力。
2.2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真实生活中的道德情境,体验不同行为的后果,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选择能力。
2.3 德育活动:组织各种德育活动,如道德讲堂、道德演讲比赛等,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引导学生感知道德的重要性。
三、培养学生的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品德与生活教育的延伸和拓展。
通过生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生活中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方法:3.1 实践体验:组织实地参观、实验活动等,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生活技能,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2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义工活动等,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实施方法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实施方法小学阶段是孩子性格、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品德与生活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品德与生活教育旨在培养孩子健康、积极、阳光的品格,让他们学会与人相处、生活自理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小学中实施品德与生活教育的方法。
首先,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品德与生活教育至关重要。
学校要注重创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和谐、宽松、友好的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如文明礼仪周、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在实际中感受到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品德修养。
其次,课堂教育是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在各学科课堂中穿插相关的品德教育内容,结合具体的故事、案例和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在语文课上可以讲述一些正能量的故事,或者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并理解正确的行为方式;在数学课上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专题讲座或者开设选修课程,深入探讨一些与品德与生活教育相关的话题,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生活技能。
第三,家庭教育在品德与生活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是孩子最主要的教育者和榜样,他们应该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共同制定家规、树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引导他们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权益,并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
此外,家长还可以与学校建立紧密的联系,共同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品德与生活素养。
此外,社会实践是品德与生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区、博物馆、慈善机构等,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了解社会规则和价值观。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最后,评价和反馈是品德与生活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品德和生活习惯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
《品德与生活》的教案(优秀3篇)
《品德与生活》的教案(优秀3篇)《品德与生活》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班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
感受集体对个人进步的帮助。
2、提高交往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看法的能力。
3、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别人的感谢,以发展同学之间的友谊,促进同学之间的团结。
德育目标:增强爱集体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1、体会班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
感受集体对个人进步的`帮助。
2、提高交往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看法的能力。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回忆一件自己和同学或和老师之间发生的一件事。
2、教学器材:一棵有枝无叶的大树、40—50片树叶、3、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幻灯片导入--学生回忆故事、讲述故事--感谢伙伴--感谢卡表达感谢--体会、感悟友情与深情,集体的智慧与力量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在一起已经生活一年了,大家相互关心、共同学习和游戏,是不是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呀?我们来讲一讲、演一演我们班的故事。
二、新授:1、导入:以幻灯片形式的课件出示10、11页的图画,配上学生的配音。
(1)图1、大家好!我叫李燕,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发生在我和同学之间的故事。
记得春游那天我忘记带水了,我们组的李晓明发现了,马上把他带的两瓶水分给我一瓶,我接过同学递过来的水,感激地说:“谢谢你!”王晓东看见了也要把他带的饮料送给我喝,我连忙说:“够了,够了!”(2)过渡语: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你和你的同学之间、你和老师之间是不是也发生了像李燕和他的同学之间这样的故事。
(3)图2、11页的三幅图:当你生病的时候,老师……;当你和伙伴有了矛盾的时候……;当我们班获奖的时候……。
(4)这些故事你能和你的同学讲讲吗?2、分小组讲一讲你和同学之间,你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并推荐出组内讲得较好的同学。
3、全班汇报:请组内推荐的同学给全班同学讲讲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也可以邀请帮助过自己的同学和自己一起演一演)听了这位同学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1)过渡语:老师、同学曾经给予你多少帮助,那时你的心情怎样,你最想感谢谁?把最想感谢的同学的名字记在绿树叶上。
《品德与生活》公开课教案与教学反思素材
一、教案主题:《品德与生活》公开课教案与教学反思素材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知识点。
2. 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生活技能,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3. 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教学要点:了解品德教育的概念、意义和作用,理解品德教育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第二课时: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教学要点:学习并掌握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负责任等。
3. 第三课时: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教学要点:学习并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如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目标管理等。
4. 第四课时:家庭关系处理教学要点:学习并掌握处理家庭关系的方法和技巧,如与父母、兄弟姐妹的沟通、合作等。
5. 第五课时:社交礼仪与沟通技巧教学要点:学习并掌握社交礼仪和沟通技巧,如礼貌、倾听、表达、同理心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品德教育的概念、意义和作用,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自我管理方法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家庭关系处理、社交礼仪与沟通技巧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自我管理方法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自我反思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培养自我教育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他们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交流观点、合作解决问题等。
3. 自我反思报告:评价学生在自我反思报告中的内容质量和思考深度。
4. 课程测试:通过课程测试评价学生对品德教育、道德规范、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素材: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3. 教学评价是否全面,是否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初中品德与生活教育课堂教学方案
初中品德与生活教育课堂教学方案一、方案简介本方案旨在通过初中品德与生活教育课的教学实施,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生活技能,以帮助他们成为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价值判断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情感管理,提升自我意识和情商。
3.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塑造健康的人格。
4.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5.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服务他人的意识和行动。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1 品德教育方面:1.1.1 尊重他人: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社交礼仪等,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
1.1.2 诚实守信:通过学习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坦诚正直的品质。
1.1.3 关爱他人:通过学习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1.2 生活教育方面:1.2.1 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学习饮食、运动、卫生等生活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1.2.2 情绪管理:通过学习情绪管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
1.2.3 社交技巧:通过学习与他人相处的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1.3 社会实践方面:1.3.1 参与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慈善募捐等活动,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意识。
1.3.2 参观社会机构:安排学生参观相关社会机构,增加他们对社会的了解与认知。
2. 教学方法2.1 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教学,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2 角色扮演法:通过学生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学习人际交往技巧。
2.3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
2.4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增强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与考核1. 教学评价方法1.1 观察记录: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品德行为等,定期进行记录评价。
1.2 作业评价: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通过批改作业进行评价。
《品德与生活》导引效用
《品德与生活》导引效用低年级学生具有通过具体的活动和体验来进行思考这一发展特点,在教学中重视开展直接体验性活动,使学生积极地学习、生活。
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新理念,笔者认为,《品德与生活》课必须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深入感受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科学运用引“动”策略,努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设问题——促学生脑“动”学生学习往往从问题开始。
在课堂上,教师要力图通过再现丰富的、生动的、形象的生活事例或生活问题,精心设计问题,制造悬念,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需要,有了这个需要才能萌发内心的冲动,让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
如在教《我为家人添欢乐》一课时,课前可让每位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进行家庭采访、调查:(1)爸爸妈妈累了,你是怎样做的?(2)妈妈生病了,你又是怎样做的?(3)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学习、生活的?(4)在家里,你除了学习,还做了哪些家务活?上课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交流采访、调查的情况。
学生交流时可以初步认识到: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疼爱我们,我们应了解父母的辛劳,要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和感激,在家中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要积极主动做父母的小帮手,学习以实际行动给家庭亲人带来欢乐。
二、导辨析——激学生口“动”《课程标准》指出“讨论是最常用的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
辨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导行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结合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评议,认清美丑;还可以自编一些讨论题,让学生分清是非,辩明真伪。
三、融生活——诱学生心“动”新世纪、新形式,对于人的品德与生活也必然有新的要求。
新课程要求学校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
《品德与生活》的教案
《品德与生活》的教案《品德与生活》的教案(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品德与生活》的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品德与生活》的教案1教材分析: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第六单元的教育主题是“下雪啦”。
本单元是由“玩雪”、“雪花雪花我问你”、“雪中生活”、“可爱的小雪花”四部分组成。
教材根据东北气候特点和人们生活特点设计,充分体现了东北地方特色。
《玩雪》一课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切入,让学生讨论下雪天开展的玩雪活动和游戏,交流玩中的快乐。
在玩雪中学习自然常识和科学知识,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1、在欣赏雪景及玩雪的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浓厚的好奇心。
2、通过欣赏雪天的美景及感受雪天给人们带来的不便,使学生认识到每件事情都具有好坏两个方面。
3、在除雪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
4、能根据天气和季节变化注意防冻保暖,学会自我保护。
在玩雪时能注意安全。
在活动中养成文明守纪的良好习惯。
设计说明:东北的冬天冰天雪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特别是下雪更是令孩子们高兴的事。
让学生通过这样一件高兴愉快的事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关注人们生活的变化,在这种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乐于实践和探究的,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过程设计:一、课前准备1、教师收集有关雪花、雪景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3、准备放大镜、照相机等,并通知家长为学生准备玩雪用品及除雪用具。
4、提醒孩子们记录下雪时间,并指导他们观察雪天的美丽景色及雪天人们生活的不便。
二、教学过程(一)雪天的美景谜语导入:“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美丽展示:1、播放课件:课件展示雪天的`美丽景色,学生边观察边抒情。
品德与生活教学措施
品德与生活教学措施1. 引言品德与生活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品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生活教学则是通过学习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经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品德与生活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种有效的教学措施。
2. 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行为的教育活动。
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质。
要实施有效的品德教育,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示范引领:教师要成为学生道德行为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情感教育: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理解和感悟道德价值,并从内心发自真诚地接受和践行。
•案例教学: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到道德行为的好坏,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班会活动:在班会上组织一些情感教育和道德意识培养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并通过交流和合作来增强团队意识和责任感。
3. 生活教学生活教学是通过学习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经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生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教学措施:•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生活,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项目学习:通过开展项目学习,让学生参与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面对各种情境和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挑战的勇气。
•社区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让他们了解社区的需要,同时培养他们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的意识和行动能力。
4. 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整合品德与生活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可以相互整合,形成有机的教育体系。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促进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整合:•主题研究:设置主题研究课程,将品德教育和生活教学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通过研究和实践来深入理解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杂化倾向表现
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取得令人满 意的教学效果, 往往在教具制作(包括多 媒体课件)时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使活动过于繁琐、复杂,乱花渐欲迷人眼 , 学生被新颖靓丽的外在物质所吸引反而忽 视了在活动中去积极体验 、感悟认知。
表演化倾向表现
《品德与生活》课的活动化教学是再现生活场景, 帮助学生回忆、联想、体验、认知从而提升道德品 质的一种有效的模式手段,但在很多的观摩、研讨 课中,它却成了教师学生展现演技的舞台。 试问:短短几分钟内那一板一眼的动作、声情并茂 的语言为何那般默契、甚至天衣无缝呢 ?课前准 备充分的活动早已失去了它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也 只能以赏玩的心态去对待。
启示
这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为许多成人忽视的一 个情况,然而, 在学校里, 在各种教育情 境中又有多少类似的情形被忽视甚至被误 解呢? 成人总是习惯从自身的视角来考虑问题, 即使从儿童的角度来考虑教育, 也往往是 一种高高在上的、想当然的态度, 缺乏对 儿童内心真正需要的体验与敏感。
案例3:杨利伟叔叔在太空展开国旗(?)
泛滥化倾向表现
“泛滥化”表现为活动过多过滥。 为了活跃 课堂气氛追赶“活动化 教学”的潮流。教 师不遗余力,浓墨重彩,滥用活动。 案例: 一 位 教 师在 教《怎样到达目的地》 时,先让学生讨论最想去哪儿玩, 做什么 交通工具 ,然后又不厌其烦地让数名学生 依次上台操纵鼠标 ,点击自己最想去游玩 的地方及乘坐的工具 ,平级活动过多,造 成低水平重复 ,费时费力收效低。
该“教学目标”分析
(1)了解鹰的生活习性和本领,从雄鹰身上认识 到自己娇气的地方,鼓励学生做勇敢、坚强的 孩子。 (2)初步懂得克服困难和挫折的意义,学会一些 战胜胆怯的方法,并且有勇气尝试富有挑战性 的活动。 (3)结合雄鹰精神与同学展开讨论,说出自己在 生活学习中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并结合自 己的经验给大家出主意,从而帮助学生在交流 研讨的过程中初步进行研究性学习。
案例一:学做“小雄鹰” 活动目标(龙
岩)
1.观看“小鹰学飞翔”的视频,发现“小 雄鹰”成长道路可能遇到的困难。 2.以身边不怕困难的同学为榜样,尝试解 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3.观看“小英雄林浩”的视频,树立克服 困难的决心,做勇敢的“小雄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案例一: 学做“小雄鹰”设计思路(439
案例二:学做“小雄鹰” 设计思路
本课“学做小雄鹰”是围绕学习雄鹰精神展 开教学的,从农村学校的实际出发,尝试对 教材进行合理地开发,坚持“还课堂于学生” 的教学理念,走符合农村学校实际的教学道 路。 力求结合品德与生活课程特点,创设丰富的 教学活动情境,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 等的教学氛围,达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 教育效果。
四、影响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
1.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3.学生的特征 4.教师自身的特征 5.教学资源 6.教学组织形式 7.使用的教学媒体
1.分析教学内容,思考拟用的教学方法
一是建构教材内容的知识体系; 二是确定知识点; 三是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学科教学中的“道”、“学”和“技” 的问题:
“道”属于哲学范畴,表现为理念、立场、 观点、方法论; “学”属于科学范畴,表现为对事物的判 断、事理分析、规范确立等; “技”属于技能范畴,表现为技巧、技艺, 也就是操作方法、具体行为步骤等。
我的看法:
《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道”已充裕, “学”渐丰满,唯“技”阙如。 实践于第一线的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 对于各式各样的道理已不陌生,对于教育教 学应遵循的规范、规则也了然于胸,而对于 如何化理念为方法、化规则为秩序、化规定 为智慧则不胜了了。 以人教版《学做小雄鹰》为例。
2.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的 目标力求全面、明确、具体,并能 通过活动得以实现。
3.了解学生的特征,确定教学方法
一是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主要包括学生的 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 二是了解学生的起始能力,即已经具备的有 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学习内容的态度; 三是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同班级学生的 学习风格有不同特点。
莫言小说叙事的特点
儿童视角 梦幻色彩 我向思维
案例2:妈妈的发现
有位母亲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 女儿很聪明、活泼,但 最不爱逛商场, 每次带她去商场, 她总是哭着闹着死活 不愿意进去。这位母亲十分不理解: 商店里有琳琅满目 的商品, 孩子应该喜欢才对,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逛商场 呢?后来她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原因。 一次, 女儿的鞋带散开了, 她蹲下来, 给女儿系好鞋带。 当她蹲下来和她的孩子一样高的时候, 就在那一时刻她 突然发现眼前一片腿的“森林”, 就是说站在孩子的那 个高度根本看不到商品, 看到的都是拥挤的、摆来摆去 的人的两条腿, 给她一种很不舒服的压抑感, 有一种单 调的感觉, 她终于找到了孩子不愿意逛商场的原因。
该“设计思路” 分析(一)
本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 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品生课, 紧紧围绕课文的主旨以及学生的实际, 根据孩子们意志品质薄弱,怕苦畏难 现象仍具有普遍性的情况,结合新课 程标准的有关要求,通过创设一定情 境,主要采用“活动式”教学模式组 织教学。
该“设计思路”分析(二)
几种错误倾向
教师虽有活动的意识,但采用活动化的教学 却问题多多,致使教学目标和教师的指导作 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移。概括起来主要有 以下几种倾向 一、形式化倾向; 二、泛滥化倾向; 三、复杂化倾向; 四、表演化倾向。
形式化倾向表现
“形式化”是指教师采用活动教学时把教学目标局 限于认知维度的目标过于单一、呆板。活动成了教 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灌输道德理论的工具。 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 组织作用 太突出, 活动成了被教师高度控制的一种教学手 段,无法相融于教学 。 即使有时活动得当, 学生兴趣趋向高涨 。可是教 师担心教学内容无法完成活动,戛然而止 ,一晃 而过 ,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并没有真正得以激发。
如:通过“小鹰学飞翔”的故事,让学生充分 理解和体会勇于克服困难与挫折的重要意义; 接着,看学习、生活的视频,找身边的小榜样, 夸小英雄林浩,树立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 心。 设计“雄鹰展翅大比拼”现场体验活动,搭建 一个“交流”的平台;设计“写一写,贴一贴” 环节,并实施奖励“小雄鹰”奖章,解决生活 中的实际困难,培养学生的挑战意识。
两本必读书
1.活动教学法
活动教学是指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 要为基础,以活动为 主线, 以学生主动 参与、主动探索、 主动操作为特征 ,以 活动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 。
活动教学法就是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 、 以情境为中心 、以活动为中心”的新课堂。 然而以我所见现实课堂中存在着“浓妆艳抹、 形似而神异”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分类(郑金洲教授)
1.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2.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 3.教与学并重的教学方法。
1.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述法: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教学方 法。 演示法: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教学方 法。 练习法:以实际训练形式获得技能、技巧的 教学方法。 这些方法教学方法之所以还经常被使用, 主要是因为它们都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对提 高教学质量具有特定的功效。
2.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以学生自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 自我把握学习进程为特征; 合作学习: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师生合 作以及生生合作为特征的; 探究学习: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为线索。
3.教与学并重的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法:以感受体验形式获取知识; 讨论法:以参与互动形式获取知识 问题教学法:以质疑问难形式获取知识。 这些方法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 性,学生通过主动活动获取知识,是教学方 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2011年版)》指出:“以活动为教 与学的基本形式。…… 教学应引导儿 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访问、制 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 进行学习”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2011年版)》指出:
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 教学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 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 方式进行学习。 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 动地进行建构,而不是依赖教师的直接 讲授。
该“设计思路”分析
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找到 战胜困难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在现实的生活 和学习中进行大胆的尝试,树立起战胜困难 的决心,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营造开放式 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验领 悟。
二、关注儿童视角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
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
品德与生活
教学方法应用指导
福建省普教室 高本光 2014年5月 梦山
探讨五个问题
一、《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现状;
二、关注儿童视角; 三、教学方法分类(郑金洲教授); 四、《品德与生活》常用的教学方法; 五、《品德与生活》参评课例的反思
猜一猜?
猜一猜?
猜一猜?
三坊七巷印象
一、《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
字)
《品德与生活(2011版)》强调: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 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 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生活中捕捉 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共同选择…… 本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品生 课,紧紧围绕课文的主旨以及学生的实际,根据孩子们意志品质薄弱, 怕苦畏难现象仍具有普遍性的情况,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通 过创设一定情境,主要采用“活动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如:通过 “小鹰学飞翔”的故事,让学生充分理解和体会勇于克服困难与挫折 的重要意义;接着,看学习、生活的视频,找身边的小榜样,夸小英 雄林浩,树立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设计“雄鹰展翅大比拼” 现场体验活动,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设计“写一写,贴一贴” 环节,并实施奖励“小雄鹰”奖章,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培养学 生的挑战意识。 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树立不怕困难,面对挑战不胆怯的勇 气和信心,促进其意志品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