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音乐概论复习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传概论笔试复习资料
一、中国传统音乐按照流行的场所和流行的人群阶层的分类。
宫廷音乐、文人音乐、XX音乐、民间音乐
二、中国民族音乐五大类的分类。
民歌、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
三、民歌的艺术特点。
(1)、诗与乐的高度结合
(2)、用短小的结构、凝练的音乐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
(3)、创作过程的集体性、传播方式的口头性、表演过程的即兴性、曲调传统的变异性四、汉族民歌的分类角度常见的有两种分别是按民歌体裁和按民歌产生所在地的色彩区分类。
按体裁
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按色彩
1北方色彩东北、华北、西北
2 南方色彩江南、闽粤、湘鄂、西南
五、劳动号子定义及劳动号子的功能劳动号子的分类及音乐特征
定义
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
功能
(1)实用功能:在劳动中具有发出号令、组织劳动、指挥劳动、调节精力、鼓舞劳动情绪等功能
2表现功能:能抒发劳动者的感情、表现了人的喜怒哀乐、给人以精神上愉悦的感受
分类
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和船渔号子
特征
1坚实有力、粗犷豪迈的音乐风格
2歌词创作的即兴性
3节奏的律动性音乐材料的重复性
4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段接、句接、密接、重叠
5曲式结构乐句反复段落回返式
六、山歌的在全国各地的不同的叫法。
山歌按照两种不同角度的分类。
北方
陕北的《信天游》
XX的《山曲》
内蒙的《爬山调》
XX的、XX、XX一带的《花儿》XX的《神歌》等南方
客家山歌弥渡山歌兴国山歌XX山歌
分类
1. 按歌唱场合的分类:放牧山歌、田秧山歌、一般山歌。
2. 按歌唱方法的分类:高腔山歌、平腔山歌、矮腔山歌。
七、陕北信天游的流行区域歌词特点以及音乐特点。
流行地区:XX北部和XX、XX的东部
歌词特点:喜用比兴、叠字
音乐特点:曲调多为两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上句呈开放型下句呈收拢型。
曲调类型a、节奏自由旋律起伏较大音域较宽音调高亢开阔具有较强的山歌性格b节奏较匀称固定旋律较平和抒婉比较接近小调的性格
八、XX花儿的分布地区唱法以及曲调和歌词特点。
分布地区
XX、XX、XX
唱法
尖音假声、苍音真声、真假声并用具有高亢、奔放、粗犷、刚健的风格。
曲调歌词
花儿的曲调多称为“令”之前冠以地名、族名、花名或其他。
其唱词格式多样衬词丰富曲调结构也较多样以呼应型的两句体为多。
九、XX山曲的分布地区内容题材。
流行地区
XX西北部的河曲、保德一带和XX的府谷、神木
内容
以“走西口”生活和爱情生活者较多
乐曲结构短小多为上下句结构
旋律起伏度较大情感真挚粗犷。
十、山歌的音乐特征。
1音乐奔放、嘹亮、曲调悠长、节奏自由广泛使用自由延长音和拖腔
2歌词多在自然景观的联想下即兴创作喜用语气衬词
3演唱形式以独唱最多此外还有对唱、数人接唱、齐唱等
4音乐结构多为一段体常见的组合形式有二句体、四句体、五句体、超五句和联八句
十一、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常见的有哪几种每一类的代表民歌。
1孟姜女调XXXX的《孟姜女》、《月儿弯弯照九州》、东北的《摇篮曲》等
2鲜花调XXXX的《茉莉花》
3绣荷包XX晋中的《绣荷包》
4剪靛花凋XX南皮的《放风筝》、XXXX的《姑苏风光》中的《马头调》等
十二、地方性小调的定义。
以及按照歌曲题材和内容的分类方法。
每一类有哪些代表民歌。
定义
在某一地域内传唱并和当地方言、民间音调紧密联系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的小调
分类方法及代表作品
1表现农村生活的地方性小调XX的《农家苦》、XX的《庄稼调》、《采花》、XX 的《小白菜》等
2表现爱情生活的地方性小调陕北的《三十里铺》、《五哥放羊》等
3表现儿童生活的地方性小调XX的《鸭婆子呷呷》、XX的《猜调》等
十三、歌舞性小调的分类。
以及每一类有哪些代表民歌。
1花鼓调XX的《凤阳花鼓》
2灯调歌XX的《杜鹃花开》
3花灯调XX的《黄杨扁担》、XX的《十大姐》、《绣荷包》等
4采茶调XX的《摘茶》
5秧歌剧陕北的《拥护八路军》
6. 跑旱调《跑旱船》
十四、戏剧与戏曲的关系、中国戏曲的定义、戏曲唱腔结构的分类。
关系
我们说的“戏剧”实指剧本戏剧文学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
定义
戏曲是中国的传统戏剧形式是以文学剧本为主体以音乐、舞蹈、表演含武术、杂技、舞美等为表现手段的综合艺术。
分类
1. XX腔
2. 高腔
3. 梆子腔
4. 皮黄腔
5. 越剧尺调腔
6.评剧板腔体
7.黄梅戏花腔、平词
8.XX花鼓戏板腔体和曲牌体的综合结构
十五、剧种与声腔的定义及各自的分类。
剧种定义
戏曲剧种是根据起源地点、流行地区、艺术特色和民族等因素而划分的戏曲种类
剧种分类
根据使用声腔的多少分单声腔剧种和多声腔剧种
声腔定义
通常是指具有渊源关系的某些剧种所使用的音乐特征一致的腔调
声腔分类
XX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
地方剧种声腔越剧尺调腔
十六、XX腔的音乐种类音乐结构。
昆剧的代表作品及著名唱段。
音乐种类
1北曲源于北方民间音乐用七声音阶旋律跳进较多音域广节奏急促活跃无赠板字多调促辞情多于声情宜表现慷慨激昂之情。
2南曲源于南方民间音乐用五声音阶旋律迂回曲折多用级进节奏舒展平稳有特慢的加赠板4/8拍,字少腔长声情多于辞情宜表现感伤、凄婉、怀念等
音乐结构
曲牌联缀南套、北套、南北合套
每一套曲由若干支曲牌联缀而成。
套曲结构为引子+ 正曲+ 尾声。
节拍形式主要有一板三眼4/4拍、一板一眼4/2拍、散板自由节拍和加赠
板的4/8拍。
代表作品及唱段
首部作品《浣纱记》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清代洪升《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十七、皮黄腔的起源、分布剧种及伴奏乐队。
起源
皮黄腔是西皮腔和二黄腔的合称。
一般认为西皮腔是XX秦腔传至XX先演变为襄阳腔后演变为西皮腔。
二黄腔是在长江中游一带南方音乐土壤中诞生的。
分布剧种
京剧、汉剧、湘剧、徽剧、粤剧、赣剧、川剧、婺剧、滇剧等。
均采用皮黄腔。
伴奏乐器
京胡、月琴、京二胡等。
俗称“三大类”
配以笙、笛、唢呐和整套打击乐器。
十八、二黄腔的定弦、分类及音乐特点。
二黄腔定弦为“5 2 ”弦式音乐特点:曲调以级进较多,流畅平和,各板式多采用板起板落,节奏较平稳,速度较慢,具有南方音乐特点,宜表现悲伤感叹之情
反二黄腔其采用15定弦音乐特点:曲调是二黄腔的移调变化,宜表现哀怨或悲愤之情。
十九、西皮腔的定弦、分类及音乐特点。
西皮腔
京胡定弦“6 3 ”弦式音乐特点:跳进较大,各板式多采取眼起板落,节奏活跃,具有北方性格,宜表现愉快活泼或慷慨激昂之情
反西皮腔其也用6 3定弦音乐特点:曲调则是西皮腔的高弦低唱宜表现凄凉、悲愤之情高弦低唱。
二十、京剧的历史唱腔及板式。
历史
徽汉合流(1790---1862)
老生谭鑫培时期1862---1908
旦角梅兰芳时期民国时期
文革样板戏时期建国后
唱腔及板式
除了西皮腔、二黄腔为主外还有昆腔、吹腔、高拨子、XX调、南梆子等
板式
板式也较为完善西皮腔有导板、慢板4/4拍、快三眼4/4拍、原板4//2或4/1拍、流水4/1拍、快板4/1拍)、摇板等
传统二黄腔有导板、慢板、快三眼、原板、回龙、散板、摇板等。
现代京剧中仿效西皮二六、流水、快板的特点创造了二黄的二六、流水和快板增强了二黄腔的表现力。
唱段
《贵妃醉酒》之《海岛冰轮》
《白毛女》之《躲账归来》
《杜鹃山》之《家住安源》等。
二十一、黄梅戏的历史、唱腔。
剧本的分类。
以及代表剧目和优秀唱段。
历史
(1)清代乾隆年间鄂、晥、赣交界地方小戏后东移至XX的怀宁地区
(2)民国之后职业班社的出现a、新舞台b、爱仁戏院(1931 年XXXX市新舞台爱仁戏院。
上演剧目《文素臣》)
( 3)建国以后的新发展1953 年后XX省XX市成立了黄梅戏剧团。
演员严凤英、王少舫。
唱腔
1花腔多用于歌舞小戏具有生活气息、民歌风味喜用衬词
2平词调正本戏唱腔平词调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
听起来委婉悠扬。
剧目有两类
小戏和正本戏各有不同唱腔。
代表剧目及唱段
小戏《打猪草》之《对花》、
正本戏《天仙配》之《夫妻双双把家还》、
正本戏《女驸马》之《谁料皇榜中状元》等。
二十二、越剧的历史、唱腔(尺调腔的音乐特点)及板式
历史
产生于XX嵊县东王村
1、1906 年前后由当地农民演唱当地的山歌、小调和“落地说书”称之为“的笃班”、“小歌班”。
后进入市镇业余班社发展为职业班社。
2、1916 年进入XX吸收绍剧、滩簧、京剧等因素经历了“XX文戏”、“女子越剧”等阶级渐次成熟以其抒情细腻的独特艺术风格成为全国文明的剧种。
3、1942年袁雪芬改革尺调腔
4、建国以后的发展戏曲影片
唱腔
越剧的唱腔属于板腔体结构基本唱腔有三尺调腔定弦“5 2 ”均用1=G
弦下调腔定弦1 5
四工调腔定弦6 3
1、唱腔旋法以级进为主。
曲调委婉舒展。
徵宫交替
2、大量运用“7”音七声徵调式
3、核心旋法27 727 23
板式
慢板、慢中板、中板、紧中板、快板、器板、散板、清板等
二三十、越剧的伴奏、代表剧目与唱段。
伴奏
采用小型民乐队伴奏有越胡主胡、三弦、月琴、琵琶、笙、箫、笛、大胡、鼓板等代表剧目与唱段
《祥林嫂》
《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楼台会》。
Power by YOZOSO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