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细辛脑雾化吸入辅治毛细支气管炎50例疗效观察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α-细辛脑雾化吸入辅治毛细支气管炎50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ɑ-细辛脑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方法:对确诊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治疗组应用ɑ-细辛脑4mg/次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用地塞米松2mg加ɑ-糜蛋白酶雾化吸入,以上治疗每日2次。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96%(p0.05>0.05>0.05>0.051.2方法:两组均按常规给予抗感染,抗病毒,解痉止咳,化痰等综合治疗。

治疗组采用ɑ-细辛脑针剂(桂林南药生产)4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ml中雾化吸入,每日2次;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2mg,a-糜蛋白酶5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ml中雾化吸入,每日2次,疗程5-7天。

1.3疗效判断:①治愈:治疗7d以内咳嗽、喘憋消失,气促缓解,肺部喘鸣音及湿罗音消失;②好转:治疗7d咳嗽、喘憋减轻,气急缓解,肺部喘鸣音及湿罗音减少;③无效:治疗7d后咳嗽、喘憋、气促、肺部喘鸣音及湿罗音无明显减少。

1.4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具体数据,(见表2)。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x2=11.4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两组患儿治疗结果比较
组别例数治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5043(86)7(14)0100对照组5028(56)20(40)2(4)96x2〖6〗11.43p
〖6〗 <0.052.2两组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具体数据,(见表3)。

试验组的喘憋消失、哮鸣音消失、咳嗽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3两组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χ±s,d)组别例数喘憋消失哮鸣音消失咳嗽缓解住院时间治疗组502.72±1.384.38±1.425.02±1.427.45±1.88对照组503.74±
1.455.46±1.515.97±
2.139.03±2.12t
3.603.682.623.94p
<0.05<0.05<0.05<0.053.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病毒性肺炎,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高峰年龄为2-6个月,80%以上病例在1岁以内,其病原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主,rsv病毒损伤了呼吸道上皮,暴露气道壁的各种激动受体,易与各种刺激物接触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有细胞破坏物、纤维素堵塞、上皮细胞坏死、气道粘膜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

气道反应亢进,加上此年龄的婴儿毛细支气管尚处于发育之中,管腔十分狭窄,气道易阻塞,一但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肺部广泛哮鸣音及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常规临床治疗中均采用地塞米松和氨茶碱,由于地塞米松亦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不利于机体清除感染的病毒,而氨茶碱易使心率加快,且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无血药浓度监测条件,易发生中毒而危及生命。

ɑ-细辛脑是从中药石菖蒲挥发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可选择性兴
奋体内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抑制内分泌性致病物质释放,改善循环障碍,能增强气管、微纤毛运动,减少纤毛-粘液之间的黏合吸附,有利于痰液稀释及分泌、排送,还可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咳喘中枢,缓解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有类似氨茶碱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而无氨茶碱的副作用,还能提高大脑皮层的电刺激作用,抵制电刺激的突触传导及癫痫性电的扩散,具有镇静作用,还具有抗菌、消炎作用。

本文结果显示,采用ɑ-细辛脑雾化吸入辅治毛细支气管炎效果确切,且具有使用方便、疗效显著之优点,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7版.人了卫生出版社,2002:1199.
[2]李昌崇,苏苗堂.呼吸道合胞病毒致毛细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及其诊断治疗策略,实用儿科临订杂志,2006,21(16):1045-1046.
[3]richand e,behrman md,robert m,et al.nelson,textbook of pedat-rics16th edition volumel,2001:201.
[4]李源,张曼林.雾化吸入药物治疗毛支炎的进展.儿科药学杂志,2004,10(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