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协调企业生产与品管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协调企业生产与品管的
关系
目录
1.前言
2.影响两者关系的几个因素
3.协调两者关系的几点做法
前言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的自尊心,这是很多企业家、很多的企业管理者经常说的话。

但企业没有产量,则无法生存。

质量与产量是一对矛盾共同体,相互制约。

质量抓严了,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产量;同样产量上去了,又或多或少的对质量造成影响。

因此,企业品管与生产这对矛盾共同体随着质量与产量之间矛盾的产生而产生。

因此,如何协调好品管与生产的关系,则成了企业管理者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影响品管与生产关系的因素
第一、质量意识。

很多基层生产管理者都认为产品质量是品管的事,我只要完成生产计划就行。

第二、沟通渠道不畅。

生产班长很少主动去和QC沟通。

第三、不愿承担责任。

在责任面前有种种借口、相互指责。

第四、QC的业务水平不高。

在现场误判产品质量,导致不必要的返工。

生产中出了问题时不能及时做出反应。

操作工遇到问题时,给不了正确的指导等。

第五、不能正确定位。

有些QC在现场总是高高在上,显示自己的地位要比员工高一等。

协调两者关系的几点做法
第一、提高质量意识
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产品质量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产量这是我们作为生产管理者必须牢牢记住的。

第一、提高质量意识
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
“这个找品管去”
“这是QC管的”
“还挑选,我的生产计划怎么完成”“你把这些开成次品,你给我买单啊?”
第一、提高质量意识
生产管理人员,更应该具备较高的质量意识:
包括规范作业
改进作业方式
以产品质量为中心来组织生产
优化生产等。

第二、相互沟通
品管和生产关系的两面性:
侧重质量与侧重产量的矛盾面;确保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需求是两者的共同面。

第二、相互沟通
在很多企业中,只看到生产与品管矛盾的一面,从而相互职责、出了问题之后相互推诿,导致生产与品管的关系很僵,特别是在生产的班组长和品管QC之间更甚,可以用水火不容这个词来形容两者的关系。

这种矛盾的存在,除了上面提到的意识方面的不足之外,另外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沟通。

第二、相互沟通
改善沟通的两个渠道:
改变班前和班后会的组织模式:
由以前班前和班后会只是生产班长主持,改为由班长和QC共同主持。

第二、相互沟通
改变以前简单内容的培训模式。

培训的方式由单一的生产集中培训,内容为现场管理、班组建设等。

改变为与品管共同培训,授课人由生产和品管共同参与,分别授课或共同授课相结合。

增加质量意识、品质控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要勇于承担责任
几种缺乏责任感的表现:
“这不是我的事”
“这是品管的事,我不管”
“这是生产的事,我只管质量”
“反正QC已经签名了”等等
第三、要勇于承担责任
在问题面前正确的态度:
要勇于承担责任,多做自我检讨,在问题面前多问问自己,我自己做得怎么样?自己有没有做到位?而不是去抱怨别人没有做好。

第三、要勇于承担责任
生产管理者应该有的一种心态:
品管不是在为难我们,而是在帮助我们,帮助我们提高,帮助我们改进。

品质管理者应该有的一种心态:
作为一个监督职能部门,要为生产服务,为生产提供质量监控服务,提供品质改进服务
提高业务水平
QC应具备的业务知识:
对产品合格与否的准确判定
现场出现质量异常时的迅速反映能力
与生产管理人员的沟通能力
品管常用的管理手法及产品工艺、产品标准的熟练程度
有这样的一个例子。

有一个从员工中提升上来的QC(这是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方法),很想把工作做好,而且很努力。

但在一次产品质量判定的时候,开始凭自己的经验判为合格,生产员工按照他的要求作了,做到快结束的时候,QC主任来巡查的时候,发现产品有问题,一问他原来是他判错了,导致包装的产品全部返工。

自此,每当他做出一项评判时,生产员工都会反问他一句,“准不准?”。

这极大的打击了他的自信心,也给他继续做好工作设置了障碍。

第五、摆正心态、正确定位
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以及将自己正确的定位,对我们处理好工作中的各项关系至关重要。

第五、摆正心态、正确定位
品管的定位:
错误的定位:趾高气昂、颐指气使,高高在上、唯我独尊。

正确的定位:品质监督是服务,为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服务,为指导员工正确操作服务,为生产改进产品质量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