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排放有关物质引起的.下列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不相关的是( )
A.温室效应CO2B.光化学污染NO2
C.酸雨SO2D.臭氧层破坏C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B.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C.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时间pH增大
D.测定某溶液pH应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
3.在下列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原溶液一直保持澄清的是( )
A.硅酸钠溶液B.氯化钡溶液C.石灰水D.漂白粉溶液
4.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分离水和CCl4B.
干燥Cl2C.
转移溶液D.
蒸发食盐水
5.观察丁达尔现象的正确方法是( )
A.观察者视线与入射胶体内一束光平行
B.将一发光的白炽灯悬在盛有胶体的烧杯正上方
C.观察者视线垂直于一束入射光,胶体置暗盒内
D.胶体置明亮背景处,观察者视线与入射胶体内的红色激光垂直
6.下列各组物质,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
A.NaCl、BaSO4、SO2B.Cu、CH3C00H、酒精
C.氯化钠晶体、水、酒精D.KNO3、NH3?H2O、CaCO3
7.从化学原理和经济效益角度分析下列从海水中提取镁单质的方法最可行的是( )
A.海水Mg(OH)2Mg
B.海水MgCl2Mg
C.海水Mg(OH)2Mg
D.海水Mg(OH)2MgCl2Mg
8.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
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D.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9.下列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O32、SO42、H+B.K+、AlO2、H+、Cl
C.Fe2+、K+、H+、NO3D.Al3+、H+、NO3、SO42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硫酸反应 Fe+2H+Fe3++H2↑
B.氢氧化铝与足量盐酸反应 Al(OH)3+3H+Al3++3H2O
C.钠和冷水反应 Na+2H2ONa++H2↑+OH
D.铜片与稀硝酸反应 Cu+NO3+4H+Cu2++NO↑+2H2O
11.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都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的是( )
A.Al→Al2O3→Al(OH)3→Na[Al(OH)4]B.Fe→FeO→Fe(OH)2→Fe(OH)3
C.Si→SiO2→H2SiO3→Na2SiO3D.Na→Na2O2→Na2CO3→NaOH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8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A
B.11.2L氯气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C.2.4gM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D.32g氧气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A
13.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完成的实验组合是( )
选项制气装置洗气瓶中试剂瓶中气体
A氯酸钾 MnO2浓硫酸O2
B石灰石 稀盐酸NaHCO3溶液CO2
CZn 稀硫酸浓硫酸H2
DMnO2 浓盐酸浓硫酸Cl2
A.AB.BC.CD.D
14.在标准状况下,将V L气体A(摩尔质量为M g?mol1)溶于0.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cm3,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B.
C.D.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共50分)
15.将浓硫酸下列性质的代号,填入各小题后面对应的括号中:
A.脱水性; B.强酸性; C.难挥发性; D.氧化性; E.吸水性
(1)将胆矾放入装有浓H2SO4的干燥器中,过一段时间胆矾变白色.__________
(2)在烧杯中放入蔗糖,滴入浓H2SO4变黑,并产生大量气体.__________
(3)用稀硫酸清洗金属表面的氧化物__________.
16.过氧化氢H2O2(氧的化合价为1价),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作用来清洗伤口.对于下列
A~D涉及H2O2的反应,填写空白:
A.Na2O2+2HCl2NaCl+H2O2
B.Ag2O+H2O22Ag+O2+H2O
C.2H2O22H2O+O2
D.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
(1)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填代号)__________.
(2)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填代号)__________.
(3)B反应式中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
(4)上述反应说明H2O2、Ag2O、K2CrO4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
17.氮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广泛.而汽车尾气中含有NO等多种污染物.
(1)常用作食品袋中填充气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常用作制冷剂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该物质在空气中与HCl相遇有白烟现象,产生该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
(2)铵盐在农业上大多用作化肥.实验室可用固体铵盐NH4Cl与固体Ca(OH)2加热反应来制备氨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汽车燃料中一般不含氮元素,但尾气却所含有NO,产生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
(4)NO对大气的影响之一是导致酸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O形成酸雨的原因是__________.
18.除杂(括号内为杂质):请把所加试剂和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填在空白处.
试剂离子方程式
①NaHCO3溶液(Na2CO3)
②Fe2O3(Al2O3)
③FeCl3溶液(FeCl2)
④CO2(HCl)
19.某氧化铝样品中含有氧化铁和二氧化硅杂质,现欲制取纯净的氧化铝,某同学设计如图的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A的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沉淀B的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第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在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20.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铜与浓硫酸能发生反应,并检验生成气体的性质,如图所示,在试管里加入2mL浓硫酸
,用带导管和一个小孔的胶管塞紧,从孔中插入一根铜丝,加热,把放出的气体依次通入品红溶液和石蕊溶液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试管a、b分别检验生成气体的性质,写出观察到的现象及其作用.试管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作用是
__________.试管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
(3)装置中浸碱面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
(4)如图将铜丝改为可抽动的铜丝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
三、计算题
21.取20mL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液体,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4.66g白色沉淀,然后继续向溶液中加入ag(足量)铁粉,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为896mL(标准状况下).
(1)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2)计算原混合液体中,硫酸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mol/L,盐酸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mol/L(写出计算过程).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排放有关物质引起的.下列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不相关的是( )
A.温室效应CO2B.光化学污染NO2
C.酸雨SO2D.臭氧层破坏CO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专题:热点问题.
分析:根据产生环境问题的成分判断.
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相关,故A不选;
B、光化学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工厂产生的氮氧化合物,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相关,故B不选;
C、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而不是二氧化碳,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相关,故C不选;
D、氟氯烃可以破坏臭氧层,而一氧化碳不能,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不相关,故D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和治理,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学以致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B.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C.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时间pH增大
D.测定某溶液pH应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
考点:二氧化硫的污染及治理;氯气的化学性质;试纸的使用.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A.酸雨的pH<5.6;
B.石灰石可与二氧化硫反应,减小二氧化硫的排放;
C.氯水中含有次氯酸,见光易分解生成HCl和氧气;
D.测定pH时应尽量减小误差.
解答:解:A.正常雨水因溶解二氧化碳而使溶液pH<7,但大于5.6,酸雨的pH<5.6,故A错误;
B.石灰石可与二氧化硫反应,减小二氧化硫的排放,故B正确;
C.氯水中含有次氯酸,见光易分解生成HCl和氧气,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故C错误;
D.测定pH时应尽量减小误差,不能将pH事先湿润,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酸雨、二氧化硫的污染、次氯酸以及pH的测定,为2015届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3.在下列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原溶液一直保持澄清的是( )
A.硅酸钠溶液B.氯化钡溶液C.石灰水D.漂白粉溶液
考点:比较弱酸的相对强弱的实验.
专题:碳族元素.
分析:A、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硅酸白色沉淀;
B、BaCl2溶液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不反应;
C、先出现白色碳酸钙沉淀,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白色沉淀又会溶解;
D、碳酸的酸性比次氯酸强,先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白色沉淀又会溶解.
解答:解:A、Na2SiO3溶液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所以生成硅酸白色沉淀和碳酸氢钠,故
A不符合;
B、BaCl2溶液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不反应无沉淀生成,故B符合;
C、澄清石灰水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先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钙沉淀又会溶解,最终无沉淀生成,故C不符合;
D、Ca(C1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先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过量的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溶于水,最终无沉淀生成,故D不符合.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比较基础,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4.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分离水和CCl4B.
干燥Cl2C.
转移溶液D.
蒸发食盐水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A.水和CCl4互不相溶;
B.导管长进短出;
C.转移液体需要引流;
D.蒸发食盐水需要用玻璃杯搅拌.
解答:解:A.水和CCl4互不相溶,可用分液分离,故A正确;
B.导管长进短出,否则会将硫酸排出,故B错误;
C.转移液体需要用玻璃杯引流,故C错误;
D.蒸发食盐水需要用玻璃杯搅拌,防止液体飞溅,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转移液体、物质分离与提纯等,侧重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原理的考查,注意装置的作用及实验的操作性、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5.观察丁达尔现象的正确方法是( )
A.观察者视线与入射胶体内一束光平行
B.将一发光的白炽灯悬在盛有胶体的烧杯正上方
C.观察者视线垂直于一束入射光,胶体置暗盒内
D.胶体置明亮背景处,观察者视线与入射胶体内的红色激光垂直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
分析: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
解答:解:A.观察者视线与入射胶体内一束光垂直,故A错误;
B.白炽灯不是一束光,故B错误;
C.胶体置暗盒内,便于观察,故C正确;
D.胶体置明亮背景处,不方便观察,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丁达尔效应,题目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6.下列各组物质,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
A.NaCl、BaSO4、SO2B.Cu、CH3C00H、酒精
C.氯化钠晶体、水、酒精D.KNO3、NH3?H2O、CaCO3
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蔗糖、乙醇等都是非电解质,大多数的有机物都是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解答:解:A、氯化钠为强电解质电解质,二氧化硫为非电解质,而硫酸钡为强电解质,不属于弱电解质,故A错误;
B、铜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氯化钠晶体为强电解质、水为弱电解质、酒精为非电解质,满足题中要求,故C正确;
D、硝酸钾为强电解质、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而碳酸钙为强电解质,不是弱电解质,不满足题中要求,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及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明确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明确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7.从化学原理和经济效益角度分析下列从海水中提取镁单质的方法最可行的是( )
A.海水Mg(OH)2Mg
B.海水MgCl2Mg
C.海水Mg(OH)2Mg
D.海水Mg(OH)2MgCl2Mg
考点: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海水中含有镁离子,先将海水蒸发、浓缩得到含有镁离子的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将Mg 2+转化为Mg(OH)2,将Mg(OH)2溶于稀盐酸得到MgCl2,将MgCl2在HCl氛围中加热得到MgCl2固体,电解熔融MgCl2得到Mg.
解答:解:海水中含有镁离子,先将海水蒸发、浓缩得到含有镁离子的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将Mg 2+转化为Mg(OH)2,加入的沉淀剂应该具有碱性且价格较廉价、来源丰富,贝壳中含有CaCO3且来源丰富,煅烧贝壳得到CaO,将CaO溶于水得到Ca(OH)2,所以加入的沉淀剂是Ca(OH)2,将镁离子转化为Mg(OH)2;将Mg(OH)2溶于稀盐酸得到MgCl2,将MgCl2在HCl氛围中加热得到MgCl2固体,电解熔融MgCl2得到Mg,MgCl2(熔融)Mg+Cl2↑,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知道每一步发生的反应及操作方法,再结合物质的性质、金属冶炼方法的选取等知识点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8.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
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D.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考点: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NaHCO3与Na2CO3相比,NaHCO3的热稳定性差,且与碱反应生成碳酸盐,二者都含钠元素,焰色反应都成黄色,与酸反应,碳酸氢钠更剧烈.
解答:解:A.碳酸氢钠解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者加热时都有残留物,不能鉴别,故A错误;
B.二者都含钠元素,焰色反应都成黄色,不能鉴别,故B错误;
C.加入澄清石灰水,分别发生:Na2CO3和Ca(OH)2混合后生成CaCO3,发生
Na2CO3+Ca(OH)2=CaCO3↓+2NaOH,NaHCO3可与澄清石灰水发生Ca(OH)2+NaHCO3CaCO3↓+NaOH+H2O或
Ca(OH)2+2NaHCO3CaCO3↓+Na2CO3+2H2O,不能鉴别,故C错误;
D.加入醋酸,碳酸氢钠反应剧烈,可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异同,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Na2CO3和NaHCO3性质,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9.下列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O32、SO42、H+B.K+、AlO2、H+、Cl
C.Fe2+、K+、H+、NO3D.Al3+、H+、NO3、SO42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生成水、沉淀、气体,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离子能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因CO32、H+能结合生成水和气体,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
B.因AlO2、H+能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
C.因Fe2+、H+、NO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
D.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熟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氧化还原反应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硫酸反应 Fe+2H+Fe3++H2↑
B.氢氧化铝与足量盐酸反应 Al(OH)3+3H+Al3++3H2O
C.钠和冷水反应 Na+2H2ONa++H2↑+OH
D.铜片与稀硝酸反应 Cu+NO3+4H+Cu2++NO↑+2H2O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A.铁为变价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不会生成硫酸铁,该离子方程式中反应产物错误,应该生成Fe2+离子,不是生成Fe3+;
B.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
C.钠为1价金属,2mol钠生成1mol氢气,离子方程式两边电荷不守恒;
D.离子方程式两边总电荷不相等,违反了电荷守恒.
解答:解:A.由于Fe3+的氧化性大于氢离子,则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不会生成硫酸铁,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A错误;
B.氢氧化铝与足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故B正确;
C.钠和冷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H2↑+2OH,故C错误;
D.铜片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气体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NO3+8H+3Cu2++2NO↑+4H2O,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难溶物、氧化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的物质,注意铁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离子,不是铁离子,为易错点. 11.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都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的是( )
A.Al→Al2O3→Al(OH)3→Na[Al(OH)4]B.Fe→FeO→Fe(OH)2→Fe(OH)3
C.Si→SiO2→H2SiO3→Na2SiO3D.Na→Na2O2→Na2CO3→NaOH
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硅和二氧化硅;钠的重要化合物;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分析:A.Al2O3→Al(OH)3,不能一步实现转化;
B.FeO→Fe(OH)2无法一步转化;
C.SiO2→H2SiO3,不能一步实现转化;
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解答:解:A.Al2O3不溶于水,则Al2O3→Al(OH)3,不能一步实现转化,故A错误;
B.FeO不溶于水,则FeO→Fe(OH)2无法一步转化,故B错误;
C.因二氧化硅不溶于水,则SiO2→H2SiO3,不能一步实现转化,故C错误;
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常见无机物的性质,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是关键.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8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A
B.11.2L氯气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C.2.4gM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D.32g氧气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根据n=计算出水的物质的量,水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
B、没有告诉是标况下,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氯气的物质的量;
C、镁为2价金属,1mol镁变成镁离子失去2mol电子;
D、根据氧气的物质的量计算出含有氧原子数目.
解答:解:A、18g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10mol电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故A错误;
B、不是标况下,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B错误;
C、2.4g镁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与足量盐酸反应失去0.2mol电子,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故C正确;
D、32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2mol氧原子,所含的氧原子数为2NA,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阿伏加德罗常数是2015届高考的“热点”,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
13.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完成的实验组合是( )
选项制气装置洗气瓶中试剂瓶中气体
A氯酸钾 MnO2浓硫酸O2
B石灰石 稀盐酸NaHCO3溶液CO2
CZn 稀硫酸浓硫酸H2
DMnO2 浓盐酸浓硫酸Cl2
A.AB.BC.CD.D
考点:实验装置综合.
专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A.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
B.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杂;
C.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法收集;
D.反应需在加热条件下进行.
解答:解:A.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而装置没有加热,不能生成氧气,故A错误;
B.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杂,故B正确;
C.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法收集,故C错误;
D.反应需在加热条件下进行,不能生成氯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气体的制备、除杂和收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的条件以及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
14.在标准状况下,将V L气体A(摩尔质量为M g?mol1)溶于0.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cm3,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B.
C.D.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
分析:标准状况下,Vm=22.4L/mol,n=来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利用m=n×M来计算气体的质量,溶剂和溶质的质量和为溶液的质量,利用V=来计算溶液的体积,最后利用c=来计算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解:标准状况下,Vm=22.4L/mo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
气体的质量为mol×M g?mol1=g,
水的质量为100mL×1g/mL=100g,
即溶液的质量为g+100g,
则溶液的体积为,
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式计算,明确溶液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及溶液的体积即可计算,溶液的体积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本题中应按照气体与水不反应来分析.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共50分)
15.将浓硫酸下列性质的代号,填入各小题后面对应的括号中:
A.脱水性; B.强酸性; C.难挥发性; D.氧化性; E.吸水性
(1)将胆矾放入装有浓H2SO4的干燥器中,过一段时间胆矾变白色.E
(2)在烧杯中放入蔗糖,滴入浓H2SO4变黑,并产生大量气体.AD
(3)用稀硫酸清洗金属表面的氧化物B.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
分析:(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吸收晶体中的结晶水;
(2)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够使蔗糖炭化,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
(3)浓硫酸具有酸性能够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解答:解:(1)将胆矾放入装有浓H2SO4的干燥器中,过一段时间胆矾变白色.是因为浓硫酸吸收了胆矾中的结晶水,体现了吸水性;
故答案为:E;
(2)在烧杯中放入蔗糖,滴入浓H2SO4变黑,是因为浓硫酸将蔗糖中的H、O元素脱去生成水,体现了脱水性.同时浓硫酸与生成的碳反应,体现了强氧化性;
故答案为:AD;
(3)用稀硫酸清洗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利用的稀硫酸的酸性,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熟悉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酸性是解题关键,注意浓硫酸吸水性与脱水性的区别.
16.过氧化氢H2O2(氧的化合价为1价),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作用来清洗伤口.对于下列
A~D涉及H2O2的反应,填写空白:
A.Na2O2+2HCl2NaCl+H2O2
B.Ag2O+H2O22Ag+O2+H2O
C.2H2O22H2O+O2
D.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
(1)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填代号)D.
(2)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填代号)C.
(3)B反应式中的氧化产物是O2.
(4)上述反应说明H2O2、Ag2O、K2CrO4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g2O>H2O2>K2CrO4.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1)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体现氧化性;
(2)O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
(3)根据还原剂生成的产物为氧化产物判断;
(4)根据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判断.
解答:解:A.Na2O2+2HCl2NaCl+H2O2,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Ag2O+H2O22Ag+O2+H2O,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知,氧化剂是Ag2O,还原剂是H2O2,Ag2O的氧化性大于H2O2的氧化性,O2为氧化产物;
C.2H2O22H2O+O2,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知,H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知,H2O2是氧化剂,K2CrO4是氧化产物, (1)以上反应中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为D,
故答案为:D;
(2)以上反应中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C,
故答案为:C;
(3)以上反应中,B反应Ag2O+H2O22Ag+O2+H2O,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知,氧化剂是Ag2O,还原剂是H2O2,生成的
O2为氧化产物,
故答案为:O2;
(4)反应Ag2O+H2O22Ag+O2↑+H2O中,氧化银做氧化剂,双氧水作还原剂,则氧化性Ag2O>H2O2,
反应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中,双氧水做氧化剂,铬酸钾做氧化产物,则氧化性
H2O2>K2CrO4,
故答案为:Ag2O>H2O2>K2CrO4.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2015届高考常见题型,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把握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其氧化性、还原性即可,题目难度不大.
17.氮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广泛.而汽车尾气中含有NO等多种污染物.
(1)常用作食品袋中填充气的是N2;(填化学式)常用作制冷剂的化合物是NH3,(填化学式)该物质在空气中与HCl相遇有白烟现象,产生该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H3+HClNH4Cl.
(2)铵盐在农业上大多用作化肥.实验室可用固体铵盐NH4Cl与固体Ca(OH)2加热反应来制备氨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3)汽车燃料中一般不含氮元素,但尾气却所含有NO,产生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2+O22NO.
(4)NO对大气的影响之一是导致酸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O形成酸雨的原因是2NO+O22NO2、3NO2+H2O2HNO3+NO. 考点: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铵盐.
分析:(1)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食品袋中填充气,氨气易液化,属于碱性气体,易和氯化氢反应;
(2)铵盐可以和强碱反应生成氨气;
(3)空气中的氮气在放电或高温下反应生成NO;
(4)NO与空气的主要成份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解答:解:(1)N2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食品袋中填充气,NH3易液化,常作制冷剂,氨气属于碱性气体,易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即NH3+HCl=NH4Cl,
故答案为:N2;NH3;NH3+HCl=NH4Cl;
(2)铵盐可以和强碱反应生成氨气,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来制取氨气,原理方程式为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3)空气中的氮气在放电或高温下反应生成NO,该反应为N2+O22NO,
故答案为:N2+O22NO;
(4)NO与空气的主要成份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反应方程式为:2NO+O22NO2,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所以NO对大气的影响之一是导致酸雨,
故答案为:2NO+O22NO2、3NO2+H2O2HNO3+N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含氮元素物质的性质以及应用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8.除杂(括号内为杂质):请把所加试剂和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填在空白处.
试剂离子方程式
①NaHCO3溶液(Na2CO3)
②Fe2O3(Al2O3)
③FeCl3溶液(FeCl2)
④CO2(HCl)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①可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生成碳酸氢钠;
②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可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③氯化亚铁具有还原性,可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
④可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除杂.
解答:解:①向Na2CO3中通入二氧化碳,会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溶液,达到除杂的目的,离子方程式
:CO2+H2O+CO32=2HCO3;
②Al2O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而三氧化二铁不反应,离子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
③氯气能将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
④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实质是:HCO3+H+=H2O+CO2↑,且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碳不反应,
故答案为:
试剂离子反应方程式
①CO2CO2+H2O+CO32=2HCO3
②NaOH溶液Al2O3+2OH=2AlO2+H2O
③Cl22Fe2++Cl2=2Fe3++2Cl
④饱和的NaHCO3溶液HCO3+H+=H2O+C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